CN115257589A -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57589A
CN115257589A CN202210750954.9A CN202210750954A CN115257589A CN 115257589 A CN115257589 A CN 115257589A CN 202210750954 A CN202210750954 A CN 202210750954A CN 115257589 A CN115257589 A CN 1152575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ode
collision
normal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095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宁甲奎
孙鹏远
张荣辉
刘国栋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5095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575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257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575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用于车辆日常使用;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发生事故以及包括事故后的拖运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和降低车辆因素导致的人员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在发生事故后,车辆的各种不可控因素将对人员造成二次危害,同时在车辆的拖运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和降低车辆的安全风险。
现有技术多关注于车辆的正常运行模式以及电源管理模式等等,例如专利文献CN111038413A公开的一种主要涉及车身相关模块对整车模式的响应;专利文献CN113589783A主要侧重于不同模式下的故障检测;专利文献CN113752970A和CN113043970A主要强调的是电源和负载管理模式的控制逻辑;目前市场车辆暂无从人员与车辆安全层面来进行车辆模式定义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进一步的,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进一步的,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进一步的,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
进一步的,碰撞模式下,行车记录仪至少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动和加速踏板记录。
进一步的,碰撞模式下,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远程推送定位信息至远程服务器。
进一步的,碰撞模式下,柴油车还需要关闭节气门,防止车辆发生意外。
进一步的,拖运模式下,停用驱动系统,自动停用或向用户发出信息,以停用驻车制动、自动手刹及P挡锁。
进一步的,拖运模式下,若拖车速度或拖车时间超出了预先设置的上限,向牵引车发出提醒。拖车模式不能用于长距离拖动车辆,也不能以过高速度拖动车辆,否则会导致传动系统部件损坏。
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通过对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的切换,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车辆模式逻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车辆碰撞模式控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1中车辆拖运模式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行车记录仪至少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动和加速踏板记录。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行车记录仪至少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动和加速踏板记录,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远程推送定位信息至远程服务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行车记录仪至少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动和加速踏板记录,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远程推送定位信息至远程服务器。柴油车还需要关闭节气门,防止车辆发生意外。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拖运模式下,停用驱动系统,自动停用或向用户发出信息,以停用驻车制动、自动手刹及P挡锁。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以满足用户需求,车辆在交付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拖运模式下,停用驱动系统,自动停用或向用户发出信息,以停用驻车制动、自动手刹及P挡锁。
若拖车速度或拖车时间超出了预先设置的上限,向牵引车发出提醒。拖车模式不能用于长距离拖动车辆,也不能以过高速度拖动车辆,否则会导致传动系统部件损坏。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这样,司机和乘员通过和柔性的安全气囊接触,避免了和车内刚性物体碰撞而引起人员伤害。从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安全气囊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既是传感器获取的碰撞信号的分析与处理装置,同时也是点火指令发出与否的判断装置。车辆接收到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碰撞信号时,判断为车辆发生了碰撞,车辆自动转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包括正常模式和拖车模式。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自检正常则说明车辆发生碰撞后仍可使用,此时可以返回碰撞发生前的模式。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本发明可以对车辆在正常行驶以及发生碰撞事故和后续的拖车的整个环节,进行模式管理,减小人员安全风险以及车辆安全风险。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为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处理器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s)。
存储器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实施例11:
附图1为本发明车辆模式控制逻辑图,其中: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正常模式指车辆交付到用户之后,是保证用户对车的正常使用。正常模式下车辆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除了车辆出现事故或严重故障需要维修,车辆在交付至用户之后会一直维持在正常模式。车辆在交付至用户之后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除非遇到碰撞和故障时需要切换至特殊的模式去进行拖车/维修,其余时间应该始终保持在正常模式。
碰撞模式,是当车辆发生碰撞后,整车进入一种安全状态的模式。此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当发生碰撞后,保证车辆安全,切断不必要的负载,保证低压蓄电池电量给必要的负载,用于求救。
拖运模式,是指当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后无法再驾驶,能够在没有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牵引,拖动或推动车辆(例如,将故障车辆拖动至平板卡车上;在车间中拖动故障车辆)。拖车模式即不能用于长距离拖动车辆,也不能以过高速度拖动车辆,因为这样会导致传动系统部件损坏。
附图1中同时列出来三种车辆模式的切换进入逻辑,具体如下:
S11:由正常模式进入碰撞模式的条件是,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该信号可通过总线形式或硬线连接形式,接收到该信号后立即进入碰撞模式。
S12:由碰撞模式进入正常模式的条件包括:
进入碰撞模式前为正常模式
AND高压绝缘自检正常
AND制动液自检正常
AND冷却液自检正常
AND燃油泄漏自检正常
AND用户有启动车辆操作
S13: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的条件包括:
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本案例中该开关为软开关,通过关闭HMI“拖运模式”来实现;
S14: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的条件包括:
电源模式为Standby或Driving,其中Standby表示车辆处于上电状态,对于混动车型就是高压上电状态,Driving为车辆行驶状态;
AND制动踏板为踩下状态
AND触发“拖运模式”开关,本案例中该开关为软开关,通过关闭HMI“拖运模式”来实现;
S15:由拖运模式进入碰撞模式的条件是,车辆安全气囊SRS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该信号可通过总线形式或硬线连接形式,接收到该信号后立即进入碰撞模式;
S6:由碰撞模式进入拖运模式的条件包括:
进入碰撞模式前状态为拖车状态
AND高压绝缘自检正常
AND制动液自检正常
AND冷却液自检正常
AND燃油泄漏自检正常
AND用户有启动车辆操作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碰撞模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0:车辆通过检测安全气囊控制器SRS的碰撞信号进入碰撞模式。
S21:碰撞模式激活后,行车记录仪(EDR/DVR)需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记录(制动和加速踏板等),并通过VBOX远程推送GPS等关键信息到远程服务器,以便后台第一时间获取事故相关信息并提供救援。同时车辆停用所有与安全不相关的功能及系统,仅保留维持基本呼叫和安全的功能及系统,尽量保留低压电池电量,用于求救/逃生。并且第一时间应该开启声音/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
S22:在上述操作完成后需要及时启用相关安全功能,当碰撞模式激活时,车辆应该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以便于乘客逃生;同时车辆应该切断高压系统以保证车辆安全,同时驱动系统(电机/发动机)也应该立即停止驱动,燃油车需要断开燃油供应系统(燃油泵),柴油车还需要立即关闭节气门;
S23:在上述操作完成后,应该进行高压绝缘检测/燃油泄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车辆模式管理模块。若检测结果为正常,用户可以再次启动车辆退出碰撞模式恢复至正常模式或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若检测结果为不正常,车辆不可以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需要等待救援及维修。
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拖运模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0:通过触发“拖运模式”开关来进入拖运模式,本案例中该开关为软开关,通过打开HMI“拖运模式”来实现;
S31:拖运激活后,涉及车辆安全的相关功能首先需要被禁止,车辆应该停用驱动系统,不可输出扭矩即车辆不会由于加速踏板被踩下而发生移动;车辆应该停用“驻车制动”,“电子驻车制动”,“AutoHold”等功能及相关系统。
S32:在上述操作完成后需要对驾驶员进行相关功能操作提醒,车辆需要提醒驾驶员手动解除驻车制动及P挡锁,将动力域调整为可被拖运的状态。避免损坏传动系统,避免由于电机倒拖产生大电流导致高压部件损坏。
S33:在上述操作完成后,拖运过程中,需要限制最高拖运车速,如果车速超过了拖车模式下最大允许车速(本案例中设置为60Km/h),车辆应该提醒/警示驾驶员,要求前方牵引车降低速度(如果车速过大,会导致电驱系统过热损坏);同时需要限制最长拖运时间,如果拖车时间过长超过了最大允许时间(本案例中设置为60Min),车辆应该持续报警/提示直到车辆静止。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模式控制方法,能在车辆发生事故或故障的情况下有效的降低成员的人身安全风险,同时也能有效的降低车辆的安全风险。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所作出的任何修改、变动,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常模式、碰撞模式和拖运模式;
正常模式为默认模式,整车所有功能均可以正常开启及使用,用于车辆日常使用;
当车辆安全气囊控制器发送车辆碰撞信号,车辆接收到该信号时进入碰撞模式;
当整车电源模式处于上电状态、制动踏板踩下状态且触发拖车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正常模式进入拖运模式;
当车辆处于碰撞模式下,车辆进行安全自检正常且有启动车辆操作时,车辆由碰撞模式进入碰撞模式之前的模式;
当关闭拖运模式开关时,车辆由拖运模式进入正常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安全自检包括高压绝缘自检、制动液自检、冷却液自检、燃油泄漏自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安全自检结果为不正常,车辆驱动系统无法启动,维持在碰撞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碰撞模式下,驱动系统停止驱动,车辆切断高压系统,低压蓄电池电量仅用于求救,车辆立即停车并解锁四门,车辆开启声音和/或文字警报提醒乘客离开车辆至安全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碰撞模式下,行车记录仪至少保留碰撞前后一段时间内的制动和加速踏板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碰撞模式下,通过远程信息处理器远程推送定位信息至远程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碰撞模式下,柴油车还需要关闭节气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拖运模式下,停用驱动系统,自动停用或向用户发出信息,以停用驻车制动、自动手刹及P挡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拖运模式下,若拖车速度或拖车时间超出了预先设置的上限,向牵引车发出提醒。
10.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750954.9A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152575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0954.9A CN115257589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0954.9A CN115257589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57589A true CN115257589A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63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0954.9A Pending CN115257589A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5758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5399A1 (de) * 2004-11-17 2006-05-18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Fahrzeugs
CN103419636A (zh) * 2012-05-14 2013-12-04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的车载设备
CN111137132A (zh) * 2018-11-02 2020-05-1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断电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电动汽车
CN112606787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被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696881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拖车控制系统
CN114407912A (zh) * 2022-01-18 2022-04-2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救援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55399A1 (de) * 2004-11-17 2006-05-18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eines Fahrzeugs
CN103419636A (zh) * 2012-05-14 2013-12-04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检测车辆的碰撞的车载设备
CN111137132A (zh) * 2018-11-02 2020-05-12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断电控制方法、系统及一种电动汽车
CN112606787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汽车被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696881A (zh) * 2021-08-30 2021-11-26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拖车控制系统
CN114407912A (zh) * 2022-01-18 2022-04-29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救援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0174B2 (en) Restraint and fuel system cutoff control module
CN109830002A (zh) 行车事件数据记录方法、装置及事件数据记录器
CN201280116Y (zh) 一种控制汽车启动的安全装置
US20200273263A1 (en) Smart driv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7054336A (zh) 操作状况外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电动驻车制动器使用
CN110126835A (zh) 驾驶行为的干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4426137B2 (ja) 自動車用ブレーキ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2005026442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driver fatigue
CN108501733A (zh) 紧急制动辅助预警功能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6080444A (zh) 车辆安全电源管理
CN115257589A (zh) 一种车辆多种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98335A (zh) 特种车辆的防撞系统
KR102334775B1 (ko) 차량의 자율주행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210530944U (zh) 发动机保护系统、发动机及车辆
US1138369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ngine start during refueling of hybrid vehicle
JP2016183603A (ja) 車両事故の二次被害防止装置
KR20150018154A (ko) 차량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844330A (zh) 车辆用电池热失控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和车辆
CN102632804A (zh) 一种客车超员报警熄火装置
CN112849131B (zh) 一种车辆爆胎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106080386A (zh) 基于机动车行车盲点检测的安全预警系统和车辆
CN112092619A (zh) 机动车安全系统
CN113099415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5g通信技术的车辆安全监控系统
CN11187393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t-box防盗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158211B (zh) 防追尾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