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46444A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46444A
CN115246444A CN202210117692.2A CN202210117692A CN115246444A CN 115246444 A CN115246444 A CN 115246444A CN 202210117692 A CN202210117692 A CN 202210117692A CN 115246444 A CN115246444 A CN 115246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ont side
width direction
side fram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76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口智英
中本直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46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46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在输入碰撞载荷时能够避免朝向车辆后方位移的发动机钩挂于各前侧车架的弯曲部。该车身前部构造具备配置于前侧车架(12)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动力单元(34),在动力单元(34)中的与前侧车架(12)相对的侧面的车辆后端侧形成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滑动面(36),前侧车架(12)具有仰视观察以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50),在该弯曲部(50)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52),该滑动面(36)与斜面(52)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等车辆的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技术思想:在输入正面碰撞载荷时,通过使驱动装置沿着由朝向车辆后方下降的倾斜面构成的隔壁滑到底板下方来保护乘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55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对于车辆前方的发动机室中搭载有横置发动机的车辆而言,分别在左右前侧车架的中间部分设有与其他部位比较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展的弯曲部。
在横置发动机由于正面碰撞载荷的挤压力而向车辆后方后退时,横置发动机的后端部在左右前侧车架的弯曲部处钩挂,难以确保期望的碰撞行程。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在输入碰撞载荷时能够避免朝向车辆后方位移的发动机钩挂于各前侧车架的弯曲部的车身前部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动力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侧,在所述动力单元中的与所述前侧车架相对的侧面的车辆后端侧形成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滑动面,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以在仰视观察时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在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所述滑动面与所述斜面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得到在输入碰撞载荷时能够避免朝向车辆后方位移的发动机钩挂于各前侧车架的弯曲部的车身前部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身下方观察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仰视图。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前侧车架的弯曲部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斜面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设置于仪表板下部的倾斜面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与前侧车架相连的底板骨架机构的放大仰视图。
图5是从驾驶室内侧观察仪表板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前侧车架的顶端部与下构件的顶端部相连结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B是示出沿着图6A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设置于前侧车架的第1加强板及第2加强板的侧视图。
图8是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将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及上构件的前端部彼此以保险杠横梁延伸件相连的状态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从图9的状态将保险杠横梁延伸件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设置于前侧车架的车辆下方的副车架的局部假想侧视图。
图12是示出图11所示的第1凸部及第2凸部等的仰视图。
图13是示出碰撞载荷从车辆前方碰输入而动力单元向车辆后方后退的状态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前部
12 前侧车架
28 仪表板下部
30 仪表板横梁
32 倾斜面
34 动力单元
36 滑动面
38 开口部
40 车架主体部(主体部)
42 中空体
44 背板
48a 上壁
48b 内壁
48c 倾斜壁
50 弯曲部
52 斜面
54 底板骨架机构
62 第1加强板
64 第2加强板
66 闭合截面
68 保险杠横梁延伸件
70 壁面
72 副车架
74 前紧固部
76 后紧固部
78a 第1凸部
78b 第2凸部
78c 第3凸部
80 转向齿轮箱元件
82a 第1滑台部
82b 第2滑台部
82c 第3滑台部
F 碰撞载荷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直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前部10包含: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其在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上构件14,其配置在各前侧车架12的车宽方向外侧,并在上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以及下构件16,其在各上构件14的车辆前方端部向下方分支。
此外,车身前部10构成为,包括:减震器外壳18,其架设于前侧车架12与上构件14之间;以及减震器基座20,其固定于该减震器外壳18的上端。
如图1所示,在各减震器外壳18的车辆后方设有分隔发动机室22与驾驶室的仪表板24。如图5所示,该仪表板24构成为,包括:主体部26;仪表板下部28,其设置于该主体部26的下方;以及左右一对仪表板横梁30,其配置在仪表板下部28的驾驶室内侧,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仪表板下部28具有倾斜面32,该倾斜面32面向发动机室22侧,并以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下降的方式倾斜(参照图3)。
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室22中配置有例如发动机及变速器一体地单元化并沿车宽方向并排设置的动力单元34。在该动力单元34的一侧的后端部设有滑动面36。该滑动面36由仰视观察时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换言之,在构成动力单元34的发动机或变速器中的与前侧车架12相对的侧面的车辆后端侧形成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滑动面36。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滑动面36仅设置在动力单元34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的一侧,但也可以同时在车宽方向的另一侧设置滑动面3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动机采用横置发动机,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纵置发动机。
如图6B所示,前侧车架12由车架主体部(主体部)40和背板44构成,其中,该车架主体部(主体部)40具有在车宽方向外侧开口的开口部38,轴垂直截面呈大致U字截面,该背板44封堵该车架主体部40的开口部38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体42。车架主体部40设有上部凸缘部46a及下部凸缘部46b,并借助该上部凸缘部46a及下部凸缘部46b与背板44接合。
如图8所示,车架主体部40的顶端侧具有设置于顶面的上壁48a、从该上壁48a向下方弯曲并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壁48b及与该内壁48b的下端连续的倾斜壁48c。背板44将车架主体部40的上壁48a与倾斜壁48c相连以构成中空体42。
如图1所示,在前侧车架12的前端侧设有以随着趋向前侧而向车宽方向外侧(下构件16侧)扩展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50。另外,下构件16以随着趋向前侧而向车宽方向内侧(前侧车架12侧)靠近的方式弯曲。
如图2所示,在各前侧车架12的弯曲部50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斜面52。该斜面52在侧面观察时以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动力单元34的滑动面36与前侧车架12的斜面52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其至少一部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
如图1所示,在该斜面52的车辆后方配置有仰视观察时呈L字状且与前侧车架12相连的底板骨架机构54。如图4所示,该底板骨架机构54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部件56和轴垂直截面呈帽形状并朝向车辆后方延伸的通道侧框架58构成。横梁部件56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与前侧车架12的后端60的车辆前方端部连结。另外,横梁部件5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与通道侧框架58的车辆前方端部连结。
该底板骨架机构54配置于面向发动机室22的仪表板下部28的倾斜面32(参照图3)。另外,底板骨架机构54与前侧车架12一并连续固定(粘接)于仪表板下部28的倾斜面32。例如,在图4中,“×”标记表示点焊形成的接合点,网点部分表示由粘接剂形成的接合部分。
如图7所示,在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部以与该前侧车架12的内侧的下部侧棱线重叠的方式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轴垂直截面呈L字状的第1加强板62。另外,在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部设有随着趋向前端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置的第2加强板64。第1加强板62的车辆前端62a与第2加强板64的车辆后端64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排列配置。
即,如图7所示,配置于车辆前部的第2加强板64的车辆后端64a与配置于车辆后部的第1加强板62的车辆前端62a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抵接的状态并排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轴垂直截面呈L字状的第1加强板62,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轴垂直截面呈コ字状的未图示的第1加强板。
如图8所示,第2加强板64随着从前侧车架12的车架主体部40的内壁趋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在与背板44之间构成闭合截面66。包含该闭合截面66的空间与由车架主体部40和背板44构成的车辆后部侧的中空体42连续(连通)。
另外,如图9及图10所示,第2加强板64的车辆前方端部与设置于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方端部的保险杠横梁延伸件68的壁面7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如图9所示,壁面70以将呈筒状的保险杠横梁延伸件68的筒内左右分隔开的方式构成。此外,第1加强板62能够对应于车身重量来变更材质或截面形状。
如图11所示,在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下方配置有副车架72。该副车架72构成为例如仰视观察时呈井字状,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向框架以及沿车宽方向延伸并将左右一对纵向框架分别相连的一对横向框架。
该副车架72通过沿车辆前后方向配置的前紧固部74及后紧固部76分别安装于各前侧车架12。
另外,副车架72分别设有具有第1凸部78a的前紧固部74、具有第2凸部78b的转向齿轮箱元件80及具有第3凸部78c的后紧固部76。此外,在输入前碰撞载荷时,前侧车架12及底板骨架机构54具有分别与前述第1凸部78a、第2凸部78b及第3凸部78c抵接并将副车架72朝向车辆下方引导的第1滑台部82a、第2滑台部82b及第3滑台部82c(参照图11)。
如图11所示,第1滑台部82a、第2滑台部82b及第3滑台部82c分别位于第1凸部78a、第2凸部78b及第3凸部78c的车辆后方,由随着从车辆前方趋向车辆后方而从车辆上方朝向车辆下方下降的倾斜面构成。该倾斜面具有在输入前碰撞载荷时将副车架72朝向车辆下方引导的功能。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前部10基本上按照上述方式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动力单元34中的与前侧车架12相对的侧面的车辆后端侧形成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滑动面36。前侧车架12具有仰视观察以随着趋向车辆前方的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部50。在弯曲部50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52。该滑动面36与斜面52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碰撞载荷F从车辆前方输入而动力单元34向车辆后方后退时,滑动面36在前侧车架12的弯曲部50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斜面52上滑动,能够使动力单元34进一步向车辆后方后退(参照图13)。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动力单元34钩挂于前侧车架12的弯曲部50,增大前侧车架12变形的碰撞行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斜面52的车辆后方配置有与前侧车架12相连且仰视观察呈L字状的底板骨架机构54。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输入碰撞载荷F时利用该底板骨架机构54制止动力单元34的后退,适当地避免动力单元34进入驾驶室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底板骨架机构54配置于仪表板下部28的发动机室22侧的倾斜面3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由仪表板下部28的倾斜面32制止输入碰撞载荷F时的动力单元34的后退,适当地避免动力单元34进入驾驶室内。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板骨架机构54与前侧车架12一并连续地固定于仪表板下部28的倾斜面3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强底板骨架机构54与仪表板24的接合,可靠地制止动力单元34的后退。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仪表板下部28的倾斜面32的驾驶室内侧沿着车宽方向配置有仪表板横梁30。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仪表板横梁30使仪表板24的刚性/强度加强,因此能够提高从车辆前方输入碰撞载荷时的前碰撞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车架12的下方配置有副车架72。该副车架72构成为包括具有第1凸部78a的前紧固部74、具有第2凸部78b的转向齿轮箱元件80及具有第3凸部78c的后紧固部76。前侧车架12及底板骨架机构54具有分别与前述第1凸部78a、第2凸部78b及第3凸部78c对应的第1滑台部82a、第2滑台部82b及第3滑台部82c。
在输入正面碰撞载荷(正碰撞载荷)时,副车架72被后退的动力单元34挤压,前紧固部74及后紧固部76与车身分离,第1凸部78a、第2凸部78b及第3凸部78c通过第1滑台部82a、第2滑台部82b及第3滑台部82c而依次或连续滑落,副车架72整体朝向底板下方滑落。特别是,即使在具有复杂的凹凸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在副车架72滑落的过程中使得某一凸部滑落于某一滑台部,从而在正面碰撞的整个过程中连续地使副车架72滑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部以与该前侧车架12的内侧的下部侧棱线重叠的方式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轴垂直截面L字状的第1加强板62。在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部设有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偏置的第2加强板64。第1加强板62与第2加强板64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排列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小重叠碰撞载荷从第2加强板64传递至第1加强板62。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前侧车架12与第1加强板62一起变形,从而能够吸收微小重叠碰撞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侧车架12由大致U字截面的车架主体部40和背板44构成,其中,该车架主体部40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开口部38,该背板44封堵车架主体部40的开口部38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体42。第2加强板64从车架主体部40的内壁朝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在与背板44之间构成闭合截面66。由该闭合截面66包围的空间部与前侧车架12的后部的中空体42连续(连通)。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微小重叠碰撞载荷从前侧车架12的前部的闭合截面66传递至后部的中空体42,能够促进前侧车架12的后部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加强板64的车辆前方端部与设置于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方端部的保险杠横梁延伸件68的壁面7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
由此,在输入微小重叠碰撞载荷时,微小重叠碰撞载荷从保险杠横梁延伸件68的壁面70经由第2加强板64传递至前侧车架12的车架主体部40。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促进前侧车架12的棱线(上侧棱线及下侧棱线)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加强板62能够对应于车身重量来变更材质或截面形状。第1加强板62能够以维持同一板厚的状态变更前侧车架12的强度,因此,例如,无需对未图示的隔板等其他接合零部件进行变更就能够将同一前侧车架12应用于不同车型。

Claims (9)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以及
动力单元,其配置于所述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侧,
在所述动力单元中的与所述前侧车架相对的侧面的车辆后端侧形成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滑动面,
所述前侧车架具有弯曲部,该弯曲部以在仰视观察时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
在所述弯曲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具有以随着趋向车辆后方而成为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的斜面,
所述滑动面与所述斜面以从车宽方向观察时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斜面的车辆后方配置有与所述前侧车架相连且仰视观察呈L字状的底板骨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骨架机构配置于仪表板下部的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骨架机构与所述前侧车架一并连续地固定于所述仪表板下部的所述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仪表板下部的所述倾斜面的驾驶室内侧沿着车宽方向配置有仪表板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侧车架的下方配置有副车架,
所述副车架包含具有第1凸部的前紧固部、具有第2凸部的转向齿轮箱元件以及具有第3凸部的后紧固部,
所述前侧车架及所述底板骨架部件具有分别与所述第1凸部、所述第2凸部及所述第3凸部对应的第1滑台部、第2滑台部及第3滑台部,
在输入正面碰撞载荷时,所述第1凸部、所述第2凸部及所述第3凸部连续地相对于所述第1滑台部、所述第2滑台部及所述第3滑台部滑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辆后部,以与该前侧车架的内侧的棱线重叠的方式沿着长度方向设有轴垂直截面呈L字状或轴垂直截面コ字状的第1加强板,
在所述前侧车架的车辆前部设有随着趋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偏置的第2加强板,
所述第1加强板与所述第2加强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排列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车架由背板和大致U字截面的主体部构成,其中,该主体部在车宽方向外侧具有开口部,该背板封堵所述主体部的开口部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中空体,
所述第2加强板随着从所述主体部的内壁趋向车辆前方而向车宽方向外侧倾斜,在与所述背板之间构成闭合截面,
该闭合截面与所述中空体连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加强板与保险杠横梁延伸件的壁面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
CN202210117692.2A 2021-04-26 2022-02-08 车身前部构造 Pending CN11524644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73803A JP2022168398A (ja) 2021-04-26 2021-04-26 車体前部構造
JP2021-073803 2021-04-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46444A true CN115246444A (zh) 2022-10-28

Family

ID=83697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7692.2A Pending CN115246444A (zh) 2021-04-26 2022-02-08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68398A (zh)
CN (1) CN11524644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8820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5980242A (zh) * 2014-02-12 2016-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031725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602533A (zh) * 2016-01-28 2018-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及车身前部构造的冲击吸收方法
CN108974133A (zh) * 2017-05-30 2018-1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131582A (zh) * 2017-06-27 2019-01-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11746642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的构造
JP2021008236A (ja) * 2019-07-02 2021-0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48820A1 (en) * 2011-04-01 2012-10-04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05980242A (zh) * 2014-02-12 2016-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031725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602533A (zh) * 2016-01-28 2018-09-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及车身前部构造的冲击吸收方法
CN108974133A (zh) * 2017-05-30 2018-1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9131582A (zh) * 2017-06-27 2019-01-0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11746642A (zh) * 2019-03-29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副车架的构造
JP2021008236A (ja) * 2019-07-02 2021-01-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68398A (ja) 202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91874B (zh) 汽车的车身前部构造
US7914072B2 (en) Moon roof frame module for reinforcement of automotive roof
US8702158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front portion
JP5280550B2 (ja) 車体パネル接合構造
US5002333A (en) Under frame of a motor vehicle
CN110171477B (zh) 车身结构
US20060181107A1 (en) Vehicle door
KR100462091B1 (ko) 차체 구조
CN107922015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JP2009006902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110816675B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6397534B1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CN106515866A (zh) 车辆框架结构
JP656071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7097858B (zh) 车身结构
EP1741619A1 (en) Underbody structure of sliding-door vehicle
JP2020183188A (ja) 車体側部構造
CN113401223A (zh) 汽车车身
CN111152850A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10588789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15246444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2009012703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4341558B2 (ja) 車体構造
JP2011105269A (ja) 車両のピラー下部構造
CN101983154A (zh) 汽车的加强的a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