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8789A - 车身前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8789A
CN110588789A CN201910485345.3A CN201910485345A CN110588789A CN 110588789 A CN110588789 A CN 110588789A CN 201910485345 A CN201910485345 A CN 201910485345A CN 110588789 A CN110588789 A CN 110588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portion
frame
width direction
side fram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53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真康
森泽卓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88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8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7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for side impa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侧车架因折曲而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的车身前部构造。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车架(2);设于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分支车架(30);和架设于侧车架(2)及分支车架(30)之间的连结板(50),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在侧车架(2)内固定于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上的内壁部,形成于分支车架(30)上的棱线与形成于侧车架(2)的内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于连结板(50)上的棱线与形成于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上的外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身前部构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用于提高由碰撞所产生的撞击能量的吸收量的构造,该碰撞是在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小重叠(small overlap)碰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前部构造在前侧车架的外侧面固定有俯视呈L字形的能量吸收部件,使弯矩作用于前侧车架的外侧面,以使前后方向上的小重叠碰撞的输入成为左右方向上的应力。
由于前侧车架会折曲而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所以在电动汽车的高压电装零部件等禁不起碰撞的零部件处于前侧车架的内侧面的情况下,难以采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身前部构造。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记载了一种构造,其中,分支角撑板从前侧车架的内侧面(内中央壁)贯穿截面并以倾斜状延伸,且在分支角撑板的后表面接合有外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608231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62845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构造将被输入至分支角撑板的载荷向前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内壁部传递。即使在该构造中,前侧车架也会折曲并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研发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侧车架因折曲而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的车身前部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车架;设于所述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分支车架;和架设于所述侧车架及所述分支车架之间的连结部,所述分支车架的后端部在所述侧车架内固定于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内壁部,形成于所述分支车架上的棱线与形成于所述侧车架的所述内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上的棱线与形成于所述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外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侧车架因折曲而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仰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示意表示前侧车架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表示从图5中除去外面板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身前部构造
2 前侧车架(侧车架)
2A、2B、2C 折曲部
3 下构件
10 内面板
20 外面板
30 分支车架
40、50 连结板(连结部)
60 下面板(面板)
70 上面板(面板)
80 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
90 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适当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在以下说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方向的表达以车辆的乘员(驾驶员)为基准。另外,采取左右一对的车身前部构造中的车辆左侧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具备前侧车架2、下构件3、上构件4、前柱5、分支车架30、连结板(连结部)40、50(参照图2)、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和托架90(参照图3)。
<前侧车架>
前侧车架2是在车辆的前部且在车宽方向端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骨架部件。前侧车架2以随着向前方延伸而趋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倾斜配置(参照图1的角度θ)。在该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高压电装零部件(未图示)。
如图2所示,前侧车架2在主视下呈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形状,具备内面板10和外面板20。
《内面板》
内面板10是构成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内部的部件。内面板10一体地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内壁部11;从内壁部1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12;从内壁部1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13;从下壁部12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4;和从上壁部13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15。
内壁部11通过以下部分构成:构成该内壁部1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凹壁部11a;从凹壁部11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11b;从凹壁部11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11c;从延伸壁部11b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壁部11d;和从延伸壁部11c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壁部11e。即,内壁部1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侧车架2的内侧(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A1(参照图6)。
《外面板》
外面板20是构成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外部的部件。外面板20一体地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外壁部21;从外壁部2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下壁部22;从外壁部2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设置的上壁部23;从下壁部2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4;和从上壁部2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5。
凸缘部24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凸缘部14接合。凸缘部25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凸缘部15接合。
外壁部21通过以下部分构成:构成该外壁部2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凹壁部21a;从凹壁部21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21b;从凹壁部21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21c;从延伸壁部21b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壁部21d;和从延伸壁部21c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凸壁部21e。即,外壁部2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前侧车架2的内侧(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槽部A2(参照图5)。
外面板20的前端部与内面板10的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后方(参照图1)。外面板20的外壁部21的前端部以随着向前方延伸而趋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弯曲形成,构成与分支车架30的固定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壁部21的凹壁部21a与外壁部21的其它部位相比向前方突出,构成与分支车架30的固定部位。
<下构件>
下构件3是与前侧车架2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金属制的骨架部件。下构件3是上构件4的前延长部,呈随着向后方延伸而趋向上方的弯曲形状。关于下构件3之后会详细说明。
<上构件及前柱>
上构件4是在比前侧车架2高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下构件3的后端部与前柱5的下端部连接的金属制的骨架部件。前柱5是构成车室前侧的左右角部的金属制的骨架部件。
《分支车架》
分支车架30是架设在前侧车架2与下构件3的前端部上的金属制的面板部件。如图2所示,分支车架30一体地具备:构成该分支车架30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凸壁部31;从凸壁部31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32;和从凸壁部31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前方)延伸设置的延伸壁部33。另外,分支车架30一体地具备:从延伸壁部3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凹壁部34;从延伸壁部33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凹壁部35;从凹壁部34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后方)延伸设置的缘壁部(凸缘部)36;和从凹壁部35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后方)延伸设置的缘壁部(凸缘部)37。即,分支车架30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槽部A3(参照图5及图6)。另外,凸壁部31、延伸壁部32、33及凹壁部34、35构成该分支车架30的主体壁部。
如图1所示,分支车架30在俯视下呈向着前侧车架2的前端部凸出的弯曲形状(换言之,在俯视下呈向着大致车辆前方以及大致车宽方向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分支车架30的前部与前侧车架2的外面板20的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前方,并从前侧车架2露出。分支车架30的后部与前侧车架2的外面板20的前端部相比配置于后方,并收容于前侧车架2。
如图6所示,在分支车架30的收容于前侧车架2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凹壁部34、35的从内壁部11分离的部位)形成有多个开口部30a。开口部30a用于在将与该开口部30a相比设于前方的托架90(参照图3)通过点焊与内面板10接合时供焊枪从后方穿插。
如图3所示,分支车架30的前端部沿大致车宽方向延伸,并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内面板10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
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并与后述的折曲部2A相比在前方通过焊接等与前侧车架2的内壁部11的内面侧接合。更具体而言,在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凹壁部34通过焊接等与内壁部11的凸壁部11d接合,凹壁部35通过焊接等与内壁部11的凸壁部11e接合(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
分支车架3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通过焊接等与前侧车架2的外壁部21的前端部(弯曲形成部位)的内面侧接合。更具体而言,在分支车架3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凸壁部31通过焊接等与外壁部21的凹壁部21a接合(参照图2)。
《下侧的连结板》
如图2及图4所示,连结板40是架设在前侧车架2的前下端部与分支车架30的前下端部上的金属制的面板部件。连结板40一体地具备:在俯视下呈随着向后方延伸而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的下壁部41;从下壁部41的前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前凸缘部42;从下壁部4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内凸缘部43;和从下壁部4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外凸缘部44。
在下壁部41上形成有呈三角形的孔部41a(参照图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壁部41在俯视下呈大致三角框形状。前凸缘部42通过焊接等与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参照图4)接合。内凸缘部43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凸缘部14接合。外凸缘部44(即棱线L41)以沿着分支车架30的方式在俯视下呈向着前侧车架2的前端部凸出的弯曲形状。外凸缘部44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的凹壁部34接合。
《上侧的连结板》
连结板50是架设在前侧车架2的前上端部与分支车架30的前上端部上的金属制的面板部件。连结板50一体地具备:在俯视下呈随着向后方延伸而宽度变窄的大致三角形的上壁部51;从上壁部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前凸缘部52;从上壁部5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内凸缘部53;和从上壁部5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外凸缘部54。
在上壁部51上形成有呈三角形的孔部51a(参照图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壁部51在俯视下呈大致三角框形状。前凸缘部52通过焊接等与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参照图4)接合。内凸缘部53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凸缘部15接合。外凸缘部54(即棱线L51)以沿着分支车架30的方式在俯视下呈向着前侧车架2的前端部凸出的弯曲形状。外凸缘部54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的凹壁部35接合。
与外面板20的前端部相比在前方,内面板10、分支车架30及连结板40、50在主视下呈闭合截面构造。
<下构件>
如图4所示,下构件3是通过焊接等将构成该下构件3的下部的下面板60与构成该下构件3的上部的上面板70接合而构成的。
《下面板》
下面板60构成该下构件3的下壁部。下面板60的前端部且车宽方向内端部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接合(参照图3)。
《上面板》
上面板70构成该下构件3的上壁部、内壁部及外壁部。上面板70的前端部通过切缺部70a而使车宽方向内部大范围地被切缺。上面板70的前端部且车宽方向外端部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及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以三片重叠的方式接合(参照图3)。
在下构件3的前下端部,分支车架30、下面板60及上面板70在俯视下构成闭合截面。
《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
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是固定于前侧车架2的前端部及连结板40、50的前端部上的金属制的面板部件。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一体地具备在主视下呈矩形框形状的主体部81、和从主体部81的开口部81a的缘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82。在主体部81的前侧通过螺栓等固定有未图示的保险杠横梁。
主体部81的下边部(开口部81a的下侧)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连结板40的前凸缘部42。主体部81的上边部(开口部81a的上侧)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连结板50的前凸缘部52。主体部81的外边部(开口部81a的车宽方向外侧)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的凸壁部31及凹壁部34、35接合。从主体部81的内边部(开口部81a的车宽方向内侧)向后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82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凸壁部11d、11e接合。
《托架》
如图3所示,托架90是在前侧车架2内架设在内面板10的内壁部11与分支车架30上的金属制的部件。托架90的车宽方向外端部通过焊接等与分支车架3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接合,并与外面板20的外壁部21的前端部协作来夹持分支车架30。托架90的车宽方向内端部与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相比在前方通过焊接等与内面板10的内壁部11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托架90也作为副车架固定件而发挥功能,该副车架固定件用于将支承车辆的发动机的副车架固定于前侧车架2。在此,在内面板10的下壁部12的托架90附近形成有用于固定副车架的孔部12a。
<小重叠碰撞时的载荷传递>
当具备车身前部构造1的车辆在与前侧车架2相比在车宽方向外侧发生了碰撞(小重叠碰撞)的情况下,碰撞载荷经由保险杠横梁及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而被输入至分支车架30及连结板40、50的前端部。
被输入至分支车架30前端部的碰撞载荷的一部分向下构件3传递。
被输入至分支车架30前端部的碰撞载荷的另一部分沿着该分支车架30的弯曲形状从该分支车架30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向外面板20传递。在此,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凸壁部31及延伸壁部32、33)与外面板20的槽部A2(凹壁部21a及延伸壁部21b、21c)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参照图5)。具体而言,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凸壁部31与延伸壁部32之间的棱线L33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凹壁部21a与延伸壁部21b之间的棱线L23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另外,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凸壁部31与延伸壁部33之间的棱线L34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凹壁部21a与延伸壁部21c之间的棱线L24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向外面板20的槽部A2适当地传递。
被输入至分支车架30前端部的剩余碰撞载荷沿着该分支车架30的弯曲形状从该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向内面板10传递。在此,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凹壁部34与缘壁部36之间的棱线L31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凸壁部11d与下壁部12之间的棱线L1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参照图6)。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向内面板10的棱线L11适当地传递。
另外,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凹壁部35与缘壁部37之间的棱线L32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凸壁部11e与上壁部13之间的棱线L1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参照图6)。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2向内面板10的棱线L12适当地传递。
另外,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凸壁部31及延伸壁部32、33)与内面板10的槽部A1(凹壁部11a及延伸壁部11b、11c)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参照图6)。具体而言,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凸壁部31与延伸壁部32之间的棱线L33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凹壁部11a与延伸壁部11b之间的棱线L13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另外,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凸壁部31与延伸壁部33之间的棱线L34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凹壁部11a与延伸壁部11c之间的棱线L14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另外,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延伸壁部32与凹壁部34之间的棱线L35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延伸壁部11b与凸壁部11d之间的棱线L15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另外,构成于分支车架30的延伸壁部33与凹壁部35之间的棱线L36和构成于内面板10的延伸壁部11c与凸壁部11e之间的棱线L16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向内面板10的槽部A1适当地传递。
被输入至连结板40前端部的碰撞载荷向外面板20传递。在此,构成于连结板40的下壁部41与外凸缘部44之间的棱线L41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凸壁部21d与下壁部22之间的棱线L2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连结板40的棱线L41向外面板20的棱线L21适当地传递。此外,构成于连结板40的下壁部41与内凸缘部43之间的棱线L42也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凸壁部21d与下壁部22之间的棱线L2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助于碰撞载荷的适当传递。
另外,构成于连结板50的上壁部51与外凸缘部54之间的棱线L51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凸壁部21e与上壁部23之间的棱线L2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根据该结构,碰撞载荷从连结板50的棱线L51向外面板20的棱线L22适当地传递。此外,构成于连结板50的上壁部51与内凸缘部53之间的棱线L52也和构成于外面板20的凸壁部21d与下壁部22之间的棱线L21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有助于碰撞载荷的适当传递。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排列是指,既可以是前侧的槽部或棱线的后端部与后侧的槽部或棱线的前端部连续的结构,也可以是前侧的槽部或棱线的后端部与后侧的槽部或棱线的前端部分离且位于彼此延长的位置上的结构。
另外,连结板40的棱线L41与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在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相对,连结板50的棱线L51与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2在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外侧相对。
《前侧车架的折曲部》
如图1所示,在车身前部构造1中,前侧车架2具有折曲部2A、2B、2C。折曲部2A、2B、2C是在被输入了来自前方的碰撞载荷时容许折曲的部位。此外,在图1中,用单点划线描绘了因来自前方的碰撞载荷而折曲的前侧车架2。
最前方的折曲部2A配置于分支车架30与外面板20的外壁部21之间的固定部位的后侧。由于来自分支车架30及连结板40、50的碰撞载荷相对于外壁部21从车宽方向外侧向内侧倾斜地输入,所以折曲部2A因该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式折曲。
前后方向中间的折曲部2B配置于前侧车架2与减震器外壳6之间的固定部位。由于内壁部11通过与减震器外壳6的固定而被加强,所以折曲部2B因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的方式折曲。
最后方的折曲部2C配置于前侧车架2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折曲部位。另外,在折曲部2C中,在前侧车架2的车宽方向内部安装有副车架固定件7。折曲部2C由于预先向车宽方向外侧折曲形成、且车宽方向内部通过与副车架固定件7的固定而被加强,所以因碰撞载荷而以向车宽方向内侧凸出的方式折曲。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备: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车架(前侧车架2);设于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分支车架30;和架设于侧车架及分支车架30之间的连结部(连结板40、50),分支车架30的后端部在侧车架内固定于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内壁部11,形成于分支车架30上的棱线L31、L32与形成于侧车架的内壁部11上的棱线L11、L1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形成于连结部上的棱线L41、L51与形成于侧车架的外壁部21上的棱线L21、L2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来自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输入载荷(碰撞载荷)从分支车架30向内壁部11传递、并将其从连结部向外壁部21传递。即,车身前部构造1通过使来自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输入载荷(碰撞载荷)向侧车架的内壁部11及外壁部21适当地传递,能够抑制侧车架因折曲而向车宽方向内侧移动,并能通过使侧车架高效地折曲来进行能量吸收。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的前端部配置于与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分支车架30在俯视下呈向着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凸出的弯曲形状。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分支车架30相对于车宽方向外侧较长地延伸设置,并能适当地承受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在适用于电动汽车等的情况下,能够将侧车架设置于车宽方向内侧,同时适当地承受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连结部具备设于侧车架与分支车架30之间的壁部(下壁部41、上壁部51)、和从壁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延伸设置并在与壁部之间构成该连结部的棱线L41、L51的外凸缘部44、54,分支车架30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主体壁部、和从主体壁部的上下方向端部延伸设置并在与主体壁部之间构成该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L32的凸缘部(缘壁部36、37),连结部的棱线L41、L51及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L32在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彼此相对。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由于连结部的棱线L41、L51及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L32呈弯曲形状且同时彼此相对,所以能够更适当地承受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侧车架具备构成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部且包括内壁部11的内面板10、和构成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部且包括外壁部21的外面板20,连结部具备从所述壁部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延伸设置的内凸缘部43、53,内凸缘部43、53固定于内面板10,分支车架30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固定于外面板20的外壁部21。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连结部的棱线L41、L51与外壁部21的棱线L21、L22适当地排列。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A3,外壁部21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槽部A2,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及外壁部21的槽部A2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沿着分支车架30改变方向,并将其向相对于碰撞载荷偏移的侧车架的外壁部21适当地传递。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的棱线L31、L32与形成于侧车架的内壁部11上的棱线L21、L22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沿着分支车架30改变方向,并将其向相对于碰撞载荷偏移的侧车架的内壁部11适当地传递。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A3,内壁部11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A1,分支车架30的槽部A3及内壁部11的槽部A1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向相对于碰撞载荷偏移的侧车架的外壁部21适当地传递。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的前端部与下构件3固定,并与下构件3一起构成闭合截面,该下构件3是从车身的前柱5向前方延伸设置的上构件4的前延长部。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通过闭合截面对分支车架30的前端部(车宽方向外端部)加强,由此防止分支车架30的折曲,并将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向侧车架及下构件3双方适当地传递。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侧车架具有容许因来自前方的载荷而产生的折曲的多个折曲部2A、2B、2C,多个折曲部2A、2B、2C中的位于最前方的折曲部2A配置于分支车架30与外壁部21之间的固定部位的后侧。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通过从分支车架30向外壁部21传递的输入载荷适当地促进折曲部2A的折曲。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分支车架30在收容于侧车架的部位具有开口部30a。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不阻碍侧车架的折曲且不阻碍向侧车架的载荷传递地,提高向侧车架内配置其它部件(例如托架90)时的作业性。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侧车架随着向前方延伸而趋向车宽方向外侧。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抑制侧车架因折曲而产生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
该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适当地适用于在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侧配置有高压电装零部件等的电动汽车。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侧车架的前端部及连结部的前端部上的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强化侧车架及连结部的结合。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具备固定于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前端部上的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下构件3通过将两个面板(下面板60及上面板70)组合而构成,两个面板中的一方固定于分支车架30,两个面板中的另一方固定于分支车架30及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80,分支车架30及两个面板构成闭合截面。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构成对分支车架30的前端部(车宽方向外端部)进行加强的闭合截面,适当地防止分支车架30的折曲,并将与侧车架相比车宽方向外侧的碰撞(正面碰撞)载荷向侧车架及下构件3双方适当地传递。
另外,车身前部构造1的特征在于,在侧车架内具备与外壁部21协作来夹持分支车架30的托架90。
因此,车身前部构造1能够将在分支车架30内传递的碰撞载荷更确实地向外壁部21传递。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适当变形。

Claims (14)

1.一种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车身前部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侧车架;
设于所述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分支车架;和
架设于所述侧车架及所述分支车架之间的连结部,
所述分支车架的后端部在所述侧车架内固定于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内壁部,
形成于所述分支车架上的棱线与形成于所述侧车架的所述内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上的棱线与形成于所述侧车架的车宽方向上的外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的前端部配置于与所述前侧车架的前端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大致相同的位置上,
所述分支车架在俯视下呈向着所述前侧车架的所述前端部凸出的弯曲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具备:
设于所述侧车架与所述分支车架之间的壁部;和
从所述壁部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壁部之间构成该连结部的所述棱线的外凸缘部,
所述分支车架具备:
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主体壁部;和
从所述主体壁部的上下方向端部延伸设置并在与所述主体壁部之间构成该分支车架的所述棱线的凸缘部,
所述连结部的所述棱线及所述分支车架的所述棱线在所述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侧彼此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车架具备构成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内部且包括所述内壁部的内面板、和构成该侧车架的车宽方向外部且包括所述外壁部的外面板,
所述连结部具备从所述壁部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延伸设置的内凸缘部,
所述内凸缘部固定于所述内面板,
所述分支车架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固定于所述外面板的所述外壁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外壁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分支车架的所述槽部及所述外壁部的所述槽部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的所述棱线与形成于所述侧车架的所述内壁部上的棱线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内壁部具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凹陷的槽部,
所述分支车架的所述槽部及所述内壁部的所述槽部彼此在前后方向上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的前端部与下构件固定,并与所述下构件一起构成闭合截面,该下构件是从车身的前柱向前方延伸设置的上构件的前延长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车架具有容许因来自前方的载荷而产生的折曲的多个折曲部,
多个所述折曲部中的位于最前方的所述折曲部配置于所述分支车架与所述外壁部之间的固定部位的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车架在收容于所述侧车架的部位具有开口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车架随着向前方延伸而趋向车宽方向外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于所述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前端部上的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固定于所述侧车架的前端部及所述连结部的前端部上的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
所述下构件通过将两个面板组合而构成,
两个所述面板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分支车架,
两个所述面板中的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分支车架及所述保险杠横梁安装用板,
所述分支车架及两个所述面板构成所述闭合截面。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侧车架内具备与所述外壁部协作来夹持所述分支车架的托架。
CN201910485345.3A 2018-06-12 2019-06-05 车身前部构造 Pending CN1105887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2341 2018-06-12
JP2018112341A JP2019214289A (ja) 2018-06-12 2018-06-12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8789A true CN110588789A (zh) 2019-12-20

Family

ID=6876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5345.3A Pending CN110588789A (zh) 2018-06-12 2019-06-05 车身前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3827B2 (zh)
JP (1) JP2019214289A (zh)
CN (1) CN11058878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0873B2 (ja) * 2017-03-24 2020-09-23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車両用構造体
SE1750635A1 (en) * 2017-05-22 2018-11-23 Gestamp Hardtech Ab Bumper beam with reinforcement patch
JP7376453B2 (ja) 2020-10-23 2023-11-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91A (zh) * 2006-04-27 200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US20130241233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2015189407A (ja) * 2014-03-28 2015-11-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
CN106005018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7039467A (ja) * 2015-08-21 2017-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骨格構造
CN106687361A (zh) * 2014-09-12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7031733A (zh) * 2015-10-19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7031725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0642B2 (en) * 2004-02-12 2006-11-28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uel tank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504820B2 (ja) * 2009-10-26 2014-05-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357953B2 (ja) * 2011-04-01 2013-1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74475B2 (ja) * 2011-12-20 2016-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3248898A (ja) * 2012-05-30 2013-12-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US8608231B1 (en) 2012-07-30 2013-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tructural frame with partial-overlap-barrier-impact deformation scheme
JP5858006B2 (ja) * 2013-06-28 2016-02-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5836418B2 (ja) * 2014-03-31 2015-12-24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235628B2 (ja) * 2016-02-03 2017-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2691A (zh) * 2006-04-27 2007-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US20130241233A1 (en) * 2012-03-19 2013-09-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2015189407A (ja) * 2014-03-28 2015-11-0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
CN106687361A (zh) * 2014-09-12 2017-05-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CN106005018A (zh) * 2015-03-27 2016-10-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7039467A (ja) * 2015-08-21 2017-02-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骨格構造
CN107031733A (zh) * 2015-10-19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CN107031725A (zh) * 2016-01-25 2017-08-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53827B2 (en) 2021-03-23
US20190375356A1 (en) 2019-12-12
JP2019214289A (ja)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1477B (zh) 车身结构
CN108349537B (zh) 前副车架结构
CN102905960B (zh) 前部车身构造
EP1985527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vehicle
CN101722993B (zh) 车身前部结构
EP1852331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20100171340A1 (en) Vehicle body frame structure
US20120242113A1 (en) Vehicle body panel joining structure
CN107922015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05339243A (zh) 车辆的车身前部结构
CN110588789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10304149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TW200426061A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17226386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0000866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1746445A (zh) 车体结构
CN108725590B (zh) 前部车身增强结构
KR102371242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CN210258578U (zh) 前车体加强结构
CN113710562B (zh) 用于车辆的车身前端结构
CN11077487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JP3622715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01191874A (ja) バンパービーム構造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