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6892A -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6892A
CN115216892A CN202210312557.3A CN202210312557A CN115216892A CN 115216892 A CN115216892 A CN 115216892A CN 202210312557 A CN202210312557 A CN 202210312557A CN 115216892 A CN115216892 A CN 115216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moisture
sheet
section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25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昌英
田中英树
永井芳之
中井葉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216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68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GCALENDERS; ACCESSORIES FOR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G7/00Damp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7/00Other details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7/003Indicating or regulat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lay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58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in combination with mechan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s other than embos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1/00Pretreatment of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4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from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8Moulding or pressing
    • B27N3/18Auxiliary operations, e.g. preheating, humidifying, cutting-off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7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 D04H1/72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orming fleeces or layers, e.g. reorientation of fibres the fibres being randomly arranged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00Wet end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1/66Pulp catching, de-watering, or recovering; Re-use of pulp-wat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11/00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 D21F11/06Process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lengths of paper, or of cardboard, or of wet web for fibre board production, on paper-making machines of the cylinder type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3/00Press section of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3/02Wet presses
    • D21F3/0272Wet presses in combination with suction or blow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FPAPER-MAKING MACHINES; METHODS OF PRODUCING PAPER THEREON
    • D21F9/00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 D21F9/04Complete machines for making continuous webs of paper of the cylinde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y Formation Of Fiberboard And The Like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造即使不使用树脂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的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方法包括: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水分给予工序,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Description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小型化、节能而提出一种由干式方式所实现的薄片制造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如下的薄片制造方法,所述薄片制造方法包括:解纤工序,将被解纤物在大气中进行解纤;混合工序,将包含树脂的添加物在大气中混合至被解纤了的解纤物中;调湿工序,对将解纤物和添加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进行调湿;加热工序,对调湿后的混合物进行加热。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制造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从而作为粘合材料而需要树脂。近年来,谋求一种即使不使用树脂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的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74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包括: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水分给予工序,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本发明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包括:料片形成部,其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水分给予部,其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加压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加热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利用所述水分给予部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在所述加压部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所述加热部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图。
图2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制作条件以及评价结果的表。
图4为用于对薄片的密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5为用于对薄片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对技术方案中所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不当地进行限定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下文中所说明的全部结构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的必要结构要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包括: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水分给予工序,向料片给予水分;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压;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热。以下,首先对能够实施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并在此后对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薄片制造装置
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适于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1为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图。
如图1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例如包括供给部10、粗碎部12、解纤部20、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旋转体49、混合部50、堆积部60、第二料片形成部70、薄片形成部80和切断部90。
供给部10向粗碎部12供给原料。供给部10例如为用于向粗碎部12连续地投入原料的自动投入部。通过供给部10而被供给的原料例如为废纸或纸浆薄片等含有纤维的原料。
粗碎部12将通过供给部10而被供给的原料在大气中等空气中分割以使之成为碎片。碎片的形状或大小例如为几cm见方的碎片。在图示的示例中,粗碎部12具有粗碎刃14,并能够通过粗碎刃14而对被投入的原料进行分割。作为粗碎部12,例如使用碎纸机。通过粗碎部12而被分割后的原料在由料斗1承接之后经由管2而被移送至解纤部20。
解纤部20对通过粗碎部12而被分割后的原料进行解纤。在此,“进行解纤”是指,将多根纤维粘合而成的原料解开成一根一根的纤维的情况。解纤部20还具有使附着在原料上的树脂粒或油墨、色粉、防渗剂等物质与纤维分离开来的功能。
将穿过了解纤部20的物质称为“解纤物”。在“解纤物”中,也存在除了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纤维之外还包含在拆解纤维时从纤维分离出的树脂粒、油墨、色粉等色剂、或防渗材料、纸力增强剂等添加剂的情况。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的形状为绳状。被拆解开的解纤物既可以以不与其他被拆解开的纤维相互缠绕的状态、即独立的状态而存在,也可以以与其他被拆解开的解纤物相互缠绕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即形成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解纤部20以干式的方式来实施解纤。在此,将并非在液体中而是在大气中等气体中实施解纤等处理的方式称为干式。作为解纤部20,例如使用叶轮磨机。解纤部20具有产生抽吸原料并排出解纤物这样的气流的功能。由此,解纤部20能够通过自身所产生的气流而从导入口22将原料与气流一同进行抽吸,并进行解纤处理,且将解纤物向排出口24进行输送。穿过了解纤部20的解纤物经由管3而被移送至筛选部40。另外,用于使解纤物从解纤部20输送至筛选部40的气流既可以利用解纤部20所产生的气流,也可以设置鼓风机等气流产生装置并利用其气流。
筛选部40将通过解纤部20而被解纤了的解纤物从导入口42导入,并根据纤维的长度来进行筛选。筛选部40例如具有滚筒部41、和对滚筒部4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43。作为滚筒部41,例如使用筛子。滚筒部41具有网,并能够将与网的网眼的大小相比而较小的纤维或粒子、即穿过网的第一筛选物、和与网的网眼的大小相比而较大的纤维、未解纤片或团块、即未穿过网的第二筛选物区分开。例如,第一筛选物经由管7而被移送至堆积部60。第二筛选物从排出口44经由管8而返回至解纤部20。具体而言,滚筒部41为通过电机而被旋转驱动的圆筒的筛子。作为滚筒部41的网,例如使用金属丝网、将设有切缝的金属板拉伸而成的多孔金属网、利用冲压机等而在金属板上形成孔的冲孔金属网。
第一料片形成部45将穿过了筛选部40的第一筛选物输送至管7中。第一料片形成部45例如具有网带46、架设辊47和抽吸机构48。
抽吸机构48能够将穿过筛选部40的开口并被分散在空气中的第一筛选物抽吸到网带46上。第一筛选物堆积在进行移动的网带46上,并形成料片V。网带46、架设辊47以及抽吸机构48的基本结构与后述的第二料片形成部70的网带72、架设辊74以及抽吸机构76相同。
料片V通过经由筛选部40以及第一料片形成部45,从而被形成为富含空气而柔软蓬松的状态。堆积在网带46上的料片V被投入管7,并向堆积部60被输送。
旋转体49能够将料片V切断。在图示的示例中,旋转体49具有基部49a、和从基部49a突出的突部49b。突部49b例如具有板状的形状。在图示的示例中,突部49b被设置有四个,并且四个突部49b以等间隔的方式而被设置。通过基部49a向方向R进行旋转,从而突部49b能够以基部49a为轴而进行旋转。通过利用旋转体49而将料片V切断,从而例如能够减小向堆积部60被供给的每单位时间内的解纤物的量的变动。
旋转体49被设置在第一料片形成部45的附近处。在图示的示例中,旋转体49被设置于在料片V的路径上位于下游侧的架设辊47a的附近处。旋转体49被设置在突部49b能够与料片V接触的位置、且不与堆积有料片V的网带46接触的位置处。由此,能够对网带46因突部49b而被磨损的情况进行抑制。突部49b与网带46之间的最短距离例如为0.05mm以上且0.5mm以下。这是能够在网带46不会受损的条件下将料片V切断的距离。
混合部50例如对穿过了筛选部40的第一筛选物和添加物进行混合。混合部50例如具有供给添加物的添加物供给部52、对第一筛选物和添加物进行输送的管54、以及鼓风机56。在图示的示例中,添加物从添加物供给部52经由料斗9而被供给至管54。管54与管7连续。
在混合部50中,通过鼓风机56而产生气流,并且在管54中能够在使第一筛选物和添加物进行混合的同时对之进行输送。另外,使第一筛选物和添加物混合的机构并未被特别限定,既可以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而进行搅拌的机构,也可以为像V型搅拌机那样利用容器的旋转的机构。
作为添加物供给部52,使用图1所示的那样的螺旋给料机、或未图示的圆盘给料机等。
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例如也可以包含用于使多个纤维粘合在一起的树脂、淀粉等水溶性多糖。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添加物也可以包含树脂,但是对于能够进一步提高薄片的环境适应性这一点而言,优选为不包含树脂。
在使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含有树脂的情况下,多个纤维在添加物被供给的时间点未被粘合。作为树脂而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为AS(Acrylonitrile Styrene:苯乙烯-丙烯腈)树脂、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醚、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尼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混合使用。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既可以为纤维状,也可以为粉末状。
另外,在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中,也可以根据所制造出的薄片的种类而含有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或用于抑制纤维的凝集以及添加物的凝集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不易燃烧的阻燃剂。穿过了混合部50的混合物经由管54而被移送至堆积部60。
堆积部60将穿过了混合部50的混合物从导入口62导入,以解开相互缠绕的解纤物,且使之在空气中分散的同时落下。并且,堆积部60在从添加物供给部52被供给的添加物的树脂为纤维状的情况下,将相互缠绕的树脂解开。由此,堆积部60能够使混合物均匀性良好地堆积在第二料片形成部70上。
堆积部60例如具有滚筒部61、和对滚筒部6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63。作为滚筒部61而使用进行旋转的圆筒的筛子。滚筒部61具有网,并使穿过了混合部50的混合物所含有的、与网的网眼的大小相比而较小的纤维或粒子落下。滚筒部61的结构例如与滚筒部41的结构相同。
另外,滚筒部61的“筛子”也可以不具有对特定的对象物进行筛选的功能。即,作为滚筒部61而被使用的“筛子”是指具备网的部件,且滚筒部61也可以使被导入至滚筒部61中的所有混合物落下。
第二料片形成部70使穿过了堆积部60的穿过物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W。第二料片形成部70例如具有网带72、架设辊74和抽吸机构76。
在网带72上堆积有穿过了堆积部60的开口的穿过物。网带72成为通过架设辊74而被架设、并使穿过物难以通过而使空气通过的结构。网带72通过架设辊74进行自转从而进行移动。通过在网带72连续地移动的同时使穿过了堆积部60的穿过物连续地落下并堆积,从而在网带72上形成了料片W。
抽吸机构76被设置在网带72的下方处。抽吸机构76能够产生朝向下方的气流。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能够将利用堆积部60而被分散在空气中的混合物抽吸至网带72上。由此,能够增大从堆积部60排出的排出速度。并且,通过抽吸机构76,从而能够在混合物的落下路径上形成下降气流,进而能够防止在落下过程中解纤物或添加物相互缠绕的情况。
如上文所述,通过经由堆积部60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从而形成了富含空气而柔软蓬松的状态的料片W。
对于被堆积而成的料片W,在被输送至薄片形成部80的中途给予水分。水分通过水分给予部78而被给予。水分给予部78以形成料片W的预定的含水率的方式来给予水分,并且例如能够通过水蒸气、雾气、淋浴、喷墨等方式来构成。此外,在图示的示例中,在水分给予部78的隔着料片W而对置的位置上设置有抽吸机构79。抽吸机构79能够产生朝向下方的气流。通过抽吸机构79,从而能够对从水分给予部78产生的水分以使之穿过料片W的方式来进行抽吸。由此,能够在料片W的厚度方向上更均匀地给予水分。
通过水分给予部78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W向薄片形成部80被输送。
薄片形成部80对堆积在网带72上的料片W进行加压以及加热,从而使薄片S成形。在薄片形成部80中,向被混合、被堆积且被给予了水分的解纤物以及添加物的混合物施加压力以及热量。在薄片形成部80中,在料片W的厚度变小且密度提高的同时,水分被蒸发。通过利用压力而使密度提高且利用热量而使水分蒸发,从而多个纤维由氢键而被结合。由此,能够形成机械强度良好的薄片S。并且,在作为添加物而具有水溶性多糖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压力而使密度提高且利用热量而使水分和水溶性多糖的温度上升,从而使水溶性多糖糊化,之后,通过使水分蒸发,从而经由糊化了的水溶性多糖而使多个纤维被粘合。由此,能够形成机械强度更加良好的薄片S。并且,在作为添加物而具有树脂的情况下,通过热量而使树脂软化,并且经由软化了的树脂而使多个纤维粘合。由此,能够形成机械强度更加良好的薄片S。
薄片形成部80具有对料片W进行加压加热的加压加热部84。加压加热部84作为对料片W进行加压的加压部而发挥功能,且作为对料片W进行加热的加热部而发挥功能。虽然未图示,但是薄片形成部80也可以作为各自分开的机构而具有对料片W进行加压的加压部、和对料片W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加压加热部84例如能够使用加热辊、热冲压成型机来构成。此外,在将加压部和加热部作为各自分开的机构来设置的情况下,对于加热部而言,除了前文所述的机构之外,还能够使用热板、暖风机、红外线加热器、闪光定影器来构成。在图示的示例中,加压加热部84为一对加热辊86。另外,加热辊86的数量并未被特别限定。通过加压加热部84,从而能够对于料片W而同时实施加压以及加热。
切断部90将通过薄片形成部80而被成形出的薄片S切断。在图示的示例中,切断部90具有第一切断部92和第二切断部94,其中,所述第一切断部92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所述第二切断部94在与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第二切断部94例如将穿过了第一切断部92的薄片S切断。
通过以上方式,从而成形出预定尺寸的单张的薄片S。被切断后的单张的薄片S向排出承接部96被排出。
2.薄片制造方法
接下来,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例如能够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来实施。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薄片制造方法包括:料片形成工序(步骤S1),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粘合材料添加工序(步骤S2),向解纤物以及料片中的至少一方添加粘合材料;水分给予工序(步骤S3),向料片给予水分;加压工序(步骤S4),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压;加热工序(步骤S5),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热。
2.1.料片形成工序
在料片形成工序中,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在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情况下,解纤物通过解纤部20而被形成。堆积部60以及第二料片形成部70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解纤物包含纤维。作为纤维并未被特别限定,其能够使用广泛的纤维材料。作为纤维,可以例示出天然纤维(动物纤维、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有机无机复合纤维)等。更加详细而言,纤维可以列举出由纤维素、丝、羊毛、棉、大麻、洋麻、亚麻、苎麻、黄麻、马尼拉麻、西沙尔麻、针叶树、阔叶树等构成的纤维等,既可以单独地使用它们,也可以将它们适当混合来使用,还可以作为实施了精制等的再生纤维来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纤维具有形成氢键的能力。
作为纤维的原料,例如可以列举出纸浆、废纸、旧布等。此外,纤维也可以被实施各种表面处理。此外,纤维的材质既可以为纯物质,也可以为包含杂质及其他成分等、多个成分的材质。
纤维的长度并未被特别限定,但是在独立的一根纤维中,沿着该纤维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1μm以上且5mm以下,优选为2μm以上且3mm以下,更优选为3μm以上且2mm以下。
2.2.粘合材料添加工序
在粘合材料添加工序中,向解纤物以及料片中的至少一方中添加粘合材料。在粘合材料添加工序中,既可以仅向解纤物添加粘合材料,也可以仅向料片添加粘合材料,还可以向解纤物以及料片的双方添加粘合材料。在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情况下,粘合材料添加工序能够通过添加物供给部52来实施。如上文所述,利用粘合材料添加工序而被添加的粘合材料既可以为聚酯等树脂,也可以为淀粉等水溶性多糖。
另外,也可以不实施粘合材料添加工序。通过不实施粘合材料添加工序,从而能够实现工序的缩短化。并且,通过不添加树脂,从而能够制造更加环保的薄片。另一方面,如果实施粘合材料添加工序,则能够制造强度更高的薄片。此外,粘合材料添加工序只要在加压工序以及加热工序之前,也可以在水分给予工序之后被实施。
2.3.水分给予工序
在水分给予工序中,向料片给予水分。具体而言,在水分给予工序中,向料片给予水。在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水分给予部78来向料片给予水分。
利用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的水的量例如能够以料片的含水率的形式来进行管理。利用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优选为14质量%以上且52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4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此外,在水分给予工序中,优选为向料片给予水蒸气或雾气。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则能够在料片上更加均匀地给予水分,并且能够以更简单的装置结构来对薄片进行制造。
2.4.加压工序
在加压工序中,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压。在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情况下,加压工序能够通过薄片形成部80来实施。
加压工序对料片施加压力,以使料片变薄,并使料片的密度提高。通过加压工序而被施加给料片的压力为0.2MPa以上且15MPa以下,优选为0.2MPa以上且13MPa以下,更优选为0.3MPa以上且10MPa以下,进一步更优选为0.4MPa以上且2.0MPa以下。
2.5.加热工序
在加热工序中,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热。在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的情况下,加热工序能够通过薄片形成部80来实施。加压工序和加热工序例如被同时实施。由此,成为更简便的制造方法,并且能够使实施该制造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简化。另外,加压工序和加热工序也可以不被同时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在加压工序之后实施加热工序,也可以在加热工序之后实施加压工序。
加热工序向料片施加热量,以使料片中所包含的水分蒸发。加热工序中的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在加热工序中,以使料片的温度成为如下温度的方式来进行加热,即: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9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且96℃以下。
2.6.其他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除了上述的工序以外,例如也可以包括解纤工序、筛选工序、切断工序等。如果使用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则这些工序能够通过解纤部20、筛选部40、第一料片形成部45、旋转体49、切断部90等而容易地实施。
2.7.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包括: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水分给予工序,向料片给予水分;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压;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热。利用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在加压工序中向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加热工序中的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能够通过氢键来使解纤物中所包含的多个纤维粘合。由此,能够制造即使不使用树脂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具体而言,通过在使料片的含水率成为12%以上之后以100℃以下的温度来进行加热,从而能够形成纤维彼此的氢键。如果以例如高于100℃的温度来进行加热,则会使得分子运动较为激烈,从而难以形成氢键。并且,通过在使料片的含水率成为12%以上之后进行加压,从而能够以更低的压力来提高料片的密度,并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通过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来形成料片,从而与湿式造纸法相比,能够减少料片的形成中所使用的水分的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设为,利用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的含水率为40质量%以下。如果料片的含水率为40质量%以下,则能够提高料片的输送性以及成形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设为,在加压工序中向料片施加的压力为10MPa以下。如果向料片施加的压力为10MPa以下,则能够抑制纤维的劣化。因此,能够使将所制造出的薄片解纤而成的解纤物成为原料而再次制造薄片。
在本实施方式的薄片制造方法中,也可以设为,加热工序中的料片的温度为60℃以上。如果料片的温度为60℃以上,则能够减少加热工序所花费的时间。
3.实施例以及比较例
3.1.薄片的制作
使用与上述的薄片制造装置100相对应的装置而制作出薄片。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并且在向料片给予了水分之后,通过一对辊来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料片进行加压加热,从而制作出薄片。树脂及水溶性多糖等粘合材料并未使用。料片的加压和加热被同时实施。
图3为表示No.1~10的薄片的制作条件的表。如图3所示,对所给予的水分量(含水率)、压力以及辊的温度进行了标注。No.1~10的薄片的克重为80g/cm2左右。另外,压力基于下述式(1)、(2)而进行了计算。
压力=向辊给予的载荷/压区面积…(1)
压区面积=辊宽×压区宽度…(2)
压区宽度利用以下的方法而测量出。首先,使一对辊升温至100℃。接下来,将市售的层压薄片夹入到一对辊中并进行了夹压(给予了预定的载荷)。接下来,将压区开放大约1秒,并将层压薄片取出。接下来,由于层压薄片的被加热了的部分变成透明,因此对透明部分的宽度进行了测量。
此外,关于薄片温度,如图4所示的那样,在与压区出口E分离的位置A、B、C处利用辐射温度计而对薄片温度进行了测量。以下为测量结果的一个示例。薄片温度为被加热了的料片的温度。另外,图4为用于对薄片的密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Figure BDA0003567651450000111
制作将从压区出口E起的到达时间设为横轴且将薄片温度设为纵轴的曲线图。然后,利用二次曲线来制作近似曲线,从而计算出x=0(压区出口)的温度。在上述的示例中,近似曲线由下述式(3)来表示,作为切片的薄片温度成为85.9℃。
y=0.7813x2-12.5x+85.875…(3)
3.2.评价条件
针对以上述方式而制作出的薄片,对强度、密度、干燥时间以及反复再生进行了评价。
3.2.1.强度
在本实验例中,强度为比拉伸强度。从制作出的薄片中切出宽度10mm×长度50mm的薄片切片,并基于下述式(4)来求取出比拉伸强度。比拉伸强度通过拉伸试验而进行了评价。作为试验装置,使用了岛津制作所制造的“AGS-X500N”。将拉伸速度设为1mm/s。
比拉伸强度(N·m/g)=最大拉伸载荷(N)/薄片切片宽度(mm)/薄片切片克重(g/cm2)…(4)
比拉伸强度(N·m/g)的评价基准如以下所述。
A:10以上
B:8以上且小于10
C:小于8
3.2.2.密度
从制作出的薄片中切出30mm×200mm的薄片切片,对薄片切片的厚度以及质量进行测量,并通过下述式(5)而计算出密度。厚度利用测微计并如图5所示的圆那样对薄片切片的五处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平均值。另外,图5为用于对薄片温度的计算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密度=质量/(厚度×3×20)…(5)
密度(g/cm3)的评价基准如以下所述。
A:0.55以上
B:0.50以上且小于0.55
C:小于0.50
3.2.3.干燥时间
干燥时间以0.8秒为标准,在以0.8秒而进行干燥的情况下,就此(将干燥时间设为0.8秒)实施。在水分较多且以0.8秒干燥不了的情况下,降低加热辊的转速,以延长薄片穿过加热辊的压区的时间。采用干燥后的薄片的含水率成为10质量%以下的转速,并将此时的干燥时间作为指标。具体而言,通过下述式(6)而计算出干燥时间。
干燥时间(s)=压区宽度(mm)/辊的周速(mm/s)…(6)
作为含水率测量的测量装置,使用了A&D公司制造的“MX-50”。将加热模式设为“将干燥时间保持为固定的方法”。以使薄片切片的质量成为1g的方式而从薄片中切出薄片切片并对之进行了评价。
干燥时间(s)的评价基准如以下所述。
A:1.2以下
B:大于1.2且5以下
C:大于5
3.2.4.反复再生
以所制造出的再生纸为原料来进行造纸,反复实施两次该处理并对强度进行了测量。即,总共进行了三次造纸。强度的测量方法如上文所述。求取出一次再生RC1和三次再生RC3的强度的比率(RC3强度/RC1强度)。
反复再生的评价基准如以下所述。
A:比率为0.9以上
B:比率为0.8以上小于且0.9
C:比率小于0.8
3.3.评价结果
图3示出了No.1~10的薄片的评价结果。No.1、2、5、7~10的薄片为实施例所涉及的薄片。No.3、4、6的薄片为比较例所涉及的薄片。
如图3所示,No.1的薄片在所有评价项目中均为“A”,且为与No.2~10的薄片相比而较为良好的评价结果。
No.2的薄片强度以及密度较高,但是由于薄片温度较低,因此会在干燥上花费时间。
No.3的薄片由于薄片温度过高,因此无法形成氢键,从而强度以及密度较低。
No.4的薄片由于压力较低,因此薄片无法完全压碎,从而密度较低。因此,强度也较低。
No.5的薄片的第一次的再生较为良好,但是由于压力过高,因此纤维会劣化,从而反复再生的评价较差。
No.6的薄片由于含水率较少,因此无法形成氢键,从而强度以及密度较低。
No.7的薄片含水率过多,从而在压区处从薄片渗出水而导致漏液。此外,会在干燥上花费时间。
No.8的薄片由于含水率较少,因此第一次的强度略低。并且,由于压力较高,因此反复再生的评价略差。
No.9的薄片由于含水率略多,因此干燥时间略长。
No.10的薄片由于含水率略多而压力略低,因此第一次的强度略低。反复再生为较为良好的评价。
本发明包括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实质上相同的结构,例如包括功能、方法以及结果相同的结构、或者目的以及效果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对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的非本质的部分进行了置换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相同的作用效果的结构、或者能够达成相同的目的的结构。此外,本发明包括对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结构中附加了公知技术的结构。
从上述的实施方式推导出以下的内容。
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为,包括:
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水分给予工序,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
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
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
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
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根据该薄片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即使不使用树脂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40质量%以下。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提高料片的输送性以及成形性。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10MPa以下。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将对所制造出的薄片进行解纤而得的解纤物作为原料来再次制造薄片。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60℃以上。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减少加热工序所花费的时间。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所述加压工序和所述加热工序被同时实施。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使实施该制造方法的装置的结构简化。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包括粘合材料添加工序,所述粘合材料添加工序为在所述加压工序以及所述加热工序之前向所述解纤物以及所述料片中的至少一方中添加粘合材料的工序。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强度更高的薄片。
在所述薄片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设为,
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中,向所述料片给予水蒸气或雾气。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以更简单的装置结构来对薄片进行制造。
薄片制造装置的一个方式为,包括:
料片形成部,其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水分给予部,其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
加压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
加热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部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
在所述加压部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
所述加热部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根据该薄片制造装置,能够制造即使不使用树脂也具有足够的强度的薄片。
符号说明
1…料斗;2、3、7、8…管;9…料斗;10…供给部;12…粗碎部;14…粗碎刃;20…解纤部;22…导入口;24…排出口;40…筛选部;41…滚筒部;42…导入口;43…壳体部;44…排出口;45…第一料片形成部;46…网带;47、47a…架设辊;48…抽吸机构;49…旋转体;49a…基部;49b…突部;50…混合部;52…添加物供给部;54…管;56…鼓风机;60…堆积部;61…滚筒部;62…导入口;63…壳体部;70…第二料片形成部;72…网带;74…架设辊;76…抽吸机构;78…水分给予部;79…抽吸机构;80…薄片形成部;84…加压加热部;86…加热辊;90…切断部;92…第一切断部;94…第二切断部;96…排出承接部;100…薄片制造装置。

Claims (8)

1.一种薄片制造方法,包括:
料片形成工序,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水分给予工序,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
加压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
加热工序,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
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
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40质量%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加压工序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10MPa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加热工序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6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加压工序和所述加热工序被同时实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包括粘合材料添加工序,所述粘合材料添加工序为在所述加压工序以及所述加热工序之前向所述解纤物以及所述料片中的至少一方中添加粘合材料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水分给予工序中,向所述料片给予水蒸气或雾气。
8.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包括:
料片形成部,其使解纤物以干式的方式进行堆积从而形成料片;
水分给予部,其向所述料片给予水分;
加压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压;
加热部,其对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进行加热,
利用所述水分给予部而被给予了水分的所述料片的含水率为12质量%以上,
在所述加压部中向所述料片施加的压力为0.2MPa以上,
所述加热部中的所述料片的温度为100℃以下。
CN202210312557.3A 2021-03-31 2022-03-28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Pending CN1152168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9787A JP2022156206A (ja) 2021-03-31 2021-03-31 シート製造方法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1-059787 2021-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6892A true CN115216892A (zh) 2022-10-21

Family

ID=80999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2557.3A Pending CN115216892A (zh) 2021-03-31 2022-03-28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7988B2 (zh)
EP (1) EP4067030B1 (zh)
JP (1) JP2022156206A (zh)
CN (1) CN115216892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062A (zh) * 1998-07-21 2001-10-10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超吸水性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387592A (zh) * 1999-09-03 2002-12-25 雷昂尼尔产品及财务服务公司 用于使用在吸收制品中的柔软的吸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675424A (zh) * 2002-06-25 2005-09-28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压制的吸收性织物
CN10149807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1516589A (zh) * 2006-09-28 2009-08-26 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预浸料坯基材的制造方法、层合基材及纤维增强塑料
CN104805721A (zh) * 2014-01-23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16078367A (ja) * 2014-10-20 2016-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07428024A (zh) * 2015-04-06 2017-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WO2018043065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8350632A (zh) * 2015-11-11 2018-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薄片制造方法及添加物供给装置
CN11009380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10352271A (zh) * 2017-03-01 2019-10-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20016004A (ja) * 2018-07-27 2020-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0894283A (zh) * 2018-09-12 2020-03-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用结合材料、收纳容器、薄片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64708B1 (en) 2011-01-12 2017-04-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aper recycling system and paper recycling process
JP5720255B2 (ja) 2011-01-12 2015-05-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紙再生装置及び紙再生方法
JP6127882B2 (ja) 2013-10-01 2017-05-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6001704A1 (en) 2014-07-03 2016-01-07 Arcelormitt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igh strength steel sheet and sheet obtained
JP2022055784A (ja) 2020-09-29 2022-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7062A (zh) * 1998-07-21 2001-10-10 株式会社日本吸收体技术研究所 超吸水性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387592A (zh) * 1999-09-03 2002-12-25 雷昂尼尔产品及财务服务公司 用于使用在吸收制品中的柔软的吸收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675424A (zh) * 2002-06-25 2005-09-28 麦克内尔-Ppc股份有限公司 压制的吸收性织物
CN101516589A (zh) * 2006-09-28 2009-08-26 东丽株式会社 复合预浸料坯基材的制造方法、层合基材及纤维增强塑料
CN101498077A (zh) * 2008-01-29 2009-08-0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4805721A (zh) * 2014-01-23 2015-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16078367A (ja) * 2014-10-20 2016-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及びシート製造方法
CN107428024A (zh) * 2015-04-06 2017-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8350632A (zh) * 2015-11-11 2018-07-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薄片制造方法及添加物供给装置
WO2018043065A1 (ja) * 2016-08-31 2018-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0352271A (zh) * 2017-03-01 2019-10-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10093805A (zh) * 2018-01-30 2019-08-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JP2020016004A (ja) * 2018-07-27 2020-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0894283A (zh) * 2018-09-12 2020-03-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薄片制造用结合材料、收纳容器、薄片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6138A1 (en) 2022-10-06
EP4067030A1 (en) 2022-10-05
US11807988B2 (en) 2023-11-07
EP4067030B1 (en) 2023-12-13
JP2022156206A (ja)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3155B (zh) 片材制造装置
CN107254792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CN107428024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8699741B (zh) 薄片制造装置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08291348B (zh) 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制造装置的控制方法、薄片制造方法
CN107923094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15595730A (zh) 纤维体制造方法
CN112878083A (zh) 纤维成形物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结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US11866885B2 (en) Sheet producing method and sheet producing apparatus
CN112962217B (zh) 纤维体成形方法以及纤维体成形装置
CN115216892A (zh)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5216893B (zh) 薄片制造方法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CN115434075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CN112832048B (zh) 解纤方法、纤维体成形方法以及解纤装置
JP6804837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16135534A (zh) 缓冲材料
US20230150231A1 (en) Buffer material
JP2024062538A (ja) セルロース繊維集合体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5595728A (zh) 纤维体制造装置、纤维体制造单元以及纤维体制造方法
CN116219783A (zh) 缓冲材料以及缓冲材料的制造方法
JP2021091998A (ja) 繊維体成形方法および繊維体成形装置
JP2023069751A (ja) 緩衝材
JP2021091999A (ja) 繊維体
CN114249923A (zh) 纤维结构体、以及纤维结构体的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