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6871A -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6871A
CN115216871A CN202210372966.2A CN202210372966A CN115216871A CN 115216871 A CN115216871 A CN 115216871A CN 202210372966 A CN202210372966 A CN 202210372966A CN 115216871 A CN115216871 A CN 1152168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upply package
package
layer side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29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利山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2168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68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5/00Piecing arrangements ; Automatic end-finding, e.g. by suction and reverse package rotation; Devices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yarn during pie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9/00Unwinding or paying-out filamentary material; Supporting, storing or transporting packages from which filamentary material is to be withdrawn or paid-out
    • B65H49/02Methods or apparatus in which packages do not rotate
    • B65H49/04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 B65H49/10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 B65H49/12Package-supporting devices for one operative package and one or more reserve packages the reserve packages being mounted to permit manual or automatic transfer to operating posi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3/00Other common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D01H13/04Guides for slivers, rovings, or yarns; Smoothing di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 B65H2701/313Synthetic polyme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接头处理装置(9A)控制吸嘴(614)以及臂部(612)以执行挂丝处理,该挂丝处理包括以下动作的至少一方:第一挂丝动作,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设置于接头机构(64)的第一设置动作之前,使吸嘴(614)保持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以及第二挂丝动作,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设置于接头机构(64)的第二设置动作之前,使吸嘴(614)保持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

Description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假捻加工机,对从供丝卷装供给的多根合成纤维丝实施假捻加工,在卷取装置中对加工后的合成纤维丝进行卷取而形成卷取卷装。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680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假捻加工机,具有保持多个供丝卷装的供丝架以及对从供丝卷装供给的丝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加捻装置。在这样的供丝架中,进行将一个梭芯所支承的供丝卷装的合成纤维丝与另一个梭芯所支承的供丝卷装的合成纤维丝相连的接头处理(接尾处理)。由此,即使一个供丝卷装的合成纤维丝用尽,也从另一个供丝卷装供给合成纤维丝,因此能够向加捻装置连续地供给合成纤维丝。
在上述接头处理中,从两个供丝卷装分别拉出丝线,使用捻结器来连接这些丝线。在该连接结束时刻,将供丝卷装间相连的丝线部分成为相当松弛的状态。假设在保持不变的状态下一方的供丝卷装变空,则在卷装间松弛的丝线部分被向加工部一侧送出时,由于对该丝线部分的一部分施加局部负荷、或者该丝线部分与周边部件接触,由此会产生丝线的损伤、断丝。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情况,作业者在基于捻结器进行丝线连接之后,使卷装间的丝线部分卡止于设置在供丝架的规定位置的卡止部,并在该卡止状态下使一方或者双方的供丝卷装向拉抻该丝线部分的方向转动,由此消除松弛。
当前正在研究使这样的一系列动作,即包括从两个供丝卷装分别拉出丝线而引导并设置到捻结器、且通过捻结器使这些丝线彼此连接的接头处理、以及使连接后的丝线卡止于上述卡止部的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自动化的技术方案。然而,为了使丝线周详地动作以便可靠地卡止于卡止部,需要在保持部中以丝线不活动的方式强力地进行把持,但在该情况下,所把持的丝线部分会损伤。另一方面,例如在将丝线钩挂于钩而进行保持等在不使丝线损伤的形态下进行保持的情况下,由于丝线上存在不规则的松弛而难以使丝端周详地移动,向卡止部的挂丝容易失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能够实现兼顾丝线品质的维持与动作精度的提高,并且能够实现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为,用于将安装于供丝架的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并且使连接后的丝线成为卡止于设置在供丝架的至少1个卡止部的状态,该接头处理装置具备:通过吸引丝线来保持丝线的吸引保持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的移动部;将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控制吸引保持部、移动部以及连接部的控制部,控制部控制吸引保持部、移动部以及连接部以执行接头处理,该接头处理包括:第一设置动作,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第二设置动作,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以及连接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以及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连接部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连接,并且控制部控制吸引保持部以及移动部以执行挂丝处理,该挂丝处理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方:第一挂丝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卡止部;第二挂丝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卡止部。
此处所述的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以及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不仅是指丝线的前端,还指以该前端为基点具有规定长度的丝线部分。此外,供丝架设置于丝线加工装置的供丝部,支承多个供丝卷装。在供丝卷装上卷绕有向丝线加工装置的加工部供给的丝线。在该构成的接头处理装置中,与作业者进行的以往的作业顺序不同,在进行丝线的连接之前向卡止部进行挂丝。然后,由吸引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的第一供丝卷装以及第二供丝卷装各自的丝线,总是在吸引方向上作用有吸引力,因此对从供丝卷装遍及到吸引保持部的丝线部分作用张力。移动部能够使张紧状态下的丝端移动,因此与使不规则地松弛的丝线的丝端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丝线周详地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对卡止部进行挂丝。此外,由于通过吸引来进行丝线的保持,因此不会产生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那样的丝线损伤。此外,在对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连接的丝线进行吸引保持的情况下,由于在丝线的一部分折弯的状态下被吸引保持部吸引,因此丝线会损伤,而在该构成中,由于对第一供丝卷装以及第二供丝卷装各自的丝端进行吸引保持,因此也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折弯。由此,即使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丝线,丝线也不会损伤。作为这些的结果,能够实现兼顾丝线品质的维持和动作精度的提高,并且同时能够实现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中也可以为,卡止部包括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第一挂丝动作是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卡止部的动作,第二挂丝动作是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卡止部的动作。
在该构成的接头处理装置中,即使在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所钩挂的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所钩挂的第二卡止部设置于供丝架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在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卡止部、并且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卡止部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更稳定的卡止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中也可以为,第一卡止部包括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包括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并且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连接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进行连接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连接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进行连接的动作。
在该构成的接头处理装置中,在供丝架中,即使在与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线以及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卡止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特别是,在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在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并且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的情况下,以及,在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在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并且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卡止部中的卡止状态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供丝装置也可以为,具备:供丝架,具有安装第一供丝卷装的第一安装部、安装第二供丝卷装的第二安装部、以及卡止丝线的卡止部;以及接头处理装置,用于将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的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安装于第二安装部的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并且使连接后的丝线成为卡止于卡止部的状态,在该供丝装置中,卡止部包括:用于使从第一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卡止的至少1个第一卡止部;以及用于使从第二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卡止的至少1个第二卡止部,接头处理装置具备:通过吸引丝线来保持丝线的吸引保持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的移动部;将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以及控制连接部、吸引保持部以及移动部的控制部,控制部控制吸引保持部、移动部以及连接部以执行接头处理,该接头处理包括:第一设置动作,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第二设置动作,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以及连接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以及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连接部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并且控制部控制吸引保持部以及移动部以执行挂丝处理,该挂丝处理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方动作:第一挂丝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卡止部;第二挂丝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卡止部。
在该构成的供丝装置中,与作业者进行的以往的作业顺序不同,在进行丝线的连接之前向卡止部进行挂丝。然后,由吸引保持部保持的状态下的第一供丝卷装以及第二供丝卷装各自的丝线,总是在吸引方向上作用有吸引力,因此对从供丝卷装遍及到吸引保持部的丝线部分作用张力。移动部能够使张紧状态下的丝端移动,因此与使不规则地松弛的丝线的丝端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丝线周详地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挂丝于卡止部。此外,由于通过吸引来进行丝线的保持,因此不会产生进行把持的情况下那样的丝线的损伤。此外,在对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连接的丝线进行吸引保持的情况下,由于在丝线的一部分折弯的状态下被吸引保持部吸引,因此丝线会损伤,而在该构成中,对第一供丝卷装以及第二供丝卷装各自的丝端进行吸引,因此也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折弯。由此,即使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丝线,丝线也不会损伤。
并且,在该构成的供丝装置中,在供丝架中,设置有与第一供丝卷装对应地设置的第一卡止部以及与第二供丝卷装对应地设置的第二卡止部。由此,与兼用于第一供丝卷装的挂丝和第二供丝卷装的挂丝的卡止部相比,能够将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设置于更适当的位置以及方向。其结果,能够容易地进行挂丝,并且挂丝后的丝线难以脱离。
并且,在该构成的供丝装置中,能够使在接头动作后为了除去松弛而使供丝卷装旋转的情况下对卡止部施加的负担,分散到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的各自中。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丝线从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的各自中脱离。并且,假设即使丝线从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的一方脱离,由于丝线卡止于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的另一方,因此也能够维持在供丝卷装之间相连的丝线的卡止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该构成的供丝装置中,能够实现兼顾丝线品质的维持和动作精度的提高,并且能够实现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供丝装置中也可以,第一卡止部配置于比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中央靠第一安装部侧的位置,第二卡止部配置于比第一安装部与第二安装部之间的中央靠第二安装部侧的位置。
在该构成中,从第一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卡止于配置在第一供丝卷装附近的第一卡止部,从第二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卡止于配置在第二供丝卷装附近的第二卡止部。由此,能够对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以更高精度实现更稳定的挂丝。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供丝装置中也可以为,第一卡止部包括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包括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并且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连接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进行连接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吸引保持部保持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移动部使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连接部的动作,从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连接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进行连接的动作。
在该构成的供丝装置的供丝架中,与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线、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线以及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线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卡止部。由此,能够将各卡止部设置于更适当的位置以及方向。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卡止部的挂丝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能够实现兼顾丝线品质的维持和动作精度的提高,并且同时能够实现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假捻加工机以及卷装更换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安装有接合器的供丝卷装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筒子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夹持器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梭芯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卷装更换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更换单元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接头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包括接头处理装置的卷装更换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接头处理装置中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
图13A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4B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5A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5B是表示图12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配置有变形例1所涉及的夹持器的筒子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
图18A是表示图17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8B是表示图17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9A是表示图17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19B是表示图17的一系列动作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配置有变形例2所涉及的夹持器的筒子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
图22A是表示通过变形例2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接头后的状态的图。
图22B是表示通过变形例2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接头后的状态的图。
符号的说明
1……假捻加工机,20……筒子架(供丝架),25……梭芯(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29……夹持器(卡止部),29A……第一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29B……第二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29C……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29D……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29E……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29F……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60……接头装置,611……吸枪,612……臂部(移动部),613……吸管,614……吸嘴(吸引保持部),64……接头机构(连接部),66……捻结器,9……卷装更换装置,9A……接头处理装置,94……控制部,100……供丝装置,P1……供丝卷装,P11……第一供丝卷装,P12……第二供丝卷装,Y……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的供丝装置100具备筒子架(供丝架)20以及接头处理装置9A。筒子架20设置于假捻加工机1。一个实施方式的接头处理装置9A搭载于卷装更换装置9。接头处理装置9A包括之后详述的接头装置60以及控制部94而构成(参照图1以及图11)。在以下的说明中,图中所示的“Z方向”为铅垂方向(上下方向),“X方向”为水平方向,“Y方向”为与“X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且也是与X方向以及Z方向的双方正交的方向。
图1所示的假捻加工机1为,对从多个供丝卷装P1供给的丝线(合成纤维丝)Y实施加工,并制造卷取卷装P2。丝线Y例如是由聚酯、聚酰胺等热塑性的合成纤维构成的合成纤维丝。在供丝筒管B1上卷取部分取向丝(POY:Partially Oriented Yarn)而形成供丝卷装P1。在卷取筒管B2上卷取拉伸变形丝(DTY:Draw Textured Yarn)而形成卷取卷装P2。即,假捻加工机1对作为部分取向丝的丝线Y实施加工而生成拉伸变形丝。
如图2所示那样,在供丝卷装P1上安装有接合器8。接合器8保持丝线Y。接合器8具有安装部81、第一保持部82以及第二保持部83。安装部81以能够同步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供丝卷装P1的供丝筒管B1。安装部81形成为圆筒状。安装部81安装于从供丝卷装P1的侧面突出的供丝筒管B1的端部。
第一保持部82保持供丝卷装P1的外层侧(丝头一侧)的丝线Y的丝端(以下,将外层侧的丝线Y的丝端也称为第一丝端Y1。)。第一保持部82设置于安装部81。第一保持部82具有第一臂821、第一把持具822以及第一导丝器823。第一臂821的基端一侧固定于安装部81的侧面,并沿着安装部81的径向延伸。第一把持具822把持第一丝端Y1。第一把持具822设置于第一臂821的前端一侧。第一导丝器823设置于第一臂821。
第二保持部83保持供丝卷装P1的内层侧(丝尾一侧)的丝线Y的丝端(以下,将内层侧的丝线Y的丝端也称为第二丝端Y2。)。第二保持部83设置于安装部81。第二保持部83具有第二臂831、第二把持具832以及第二导丝器833。第二臂831的基端一侧固定于安装部81的侧面,并沿着安装部81的径向延伸。第二臂831被配置为,位于与第一臂821成为同一直线状的位置。第二把持具832把持第二丝端Y2。第二把持具832设置于第二臂831的前端一侧。第二导丝器833设置于第二臂831。此外,此处所述的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丝端Y2不仅是指丝线Y的前端,还是指以该前端为基点而具有规定长度的丝线部分。
在接合器8中,经由第一保持部82的第一导丝器823而由第一把持具822把持供丝卷装P1的第一丝端Y1,并且经由第一保持部82的第一导丝器823以及第二保持部83的第二导丝器833而由第二把持具832把持从供丝卷装P1的内层侧拉出的第二丝端Y2。接合器8例如由作业者安装于供丝卷装P1。在供丝筒管B1上,也可以在与安装有接合器8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安装有筒管罩(图示省略)。
如图1所示那样,假捻加工机1具备供丝部2、加工部3、卷取部4、主机体5、卷取台6以及支承框架7。后述的供丝部2、加工部3以及卷取部4所具有的各构成,在与从供丝部2通过加工部3而到达卷取部4的丝线通道上所配置的丝线Y的行进面(图1的纸面)正交的Y方向(机体纵长方向)上排列有多个。
供丝部2向加工部3供给丝线Y。供丝部2具备对多个供丝卷装P1进行保持的筒子架20。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筒子架20具备筒子基台部21、第一支柱22、第二支柱23、分隔板24、梭芯(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25以及夹持器(卡止部)29。筒子基台部21设置于地面等,对第一支柱22以及第二支柱23进行支承。第一支柱22以及第二支柱23立设于筒子基台部21。
第一支柱22沿着Z方向(铅垂方向)延伸。第一支柱22在Y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第一支柱22配置于筒子架20的X方向的一方侧F1。X方向的一方侧F1是有之后详述的加工部3所配置的一侧,且是向实施假捻加工的加工部3送出丝线Y的一侧。
第二支柱23沿着Z方向延伸。第二支柱23在Y方向上按照两根一组而配置,在Y方向上排列有多组第二支柱23、23。第二支柱23配置于筒子架20的X方向的另一方侧F2。X方向的另一方侧F2是之后详述的卷装更换装置9所行进的一侧,且是实施接头作业的作业者进行作业的一侧。由多个第一支柱22构成的第一支柱22组与由多个第二支柱23构成的第二支柱23组在X方向上对置地排列。
分隔板24以跨越第一支柱22和第二支柱23的方式设置。分隔板24是板状部件,在Z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分隔板24防止供丝卷装P1从梭芯25落下。
梭芯25支承供丝卷装P1。梭芯25设置于第二支柱23。梭芯25在第二支柱23的Z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有多个(例如,4个)。梭芯25在Z方向上配置在两张分隔板24之间。此外,梭芯25与按照两根一组而配置的第二支柱23、23对应地按照二个一组而配置,在Y方向上排列有多组(一对)梭芯25、25。
在该构成的梭芯25中,能够将一对中的一方的梭芯(第一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丝线Y与一对中的另一方的梭芯(第二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丝线Y相连。具体地说,将一对中的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一丝端Y1与一对中的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二丝端Y2相连,或者将一对中的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二丝端Y2与一对中的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一丝端Y1相连。由此,从一对梭芯25、25分别支承的两个供丝卷装P1、P1供给一根丝线Y。即,能够向加工部3连续地供给丝线Y。
夹持器29在Y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一对梭芯25、25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上述一对梭芯25、25的中央部。如图4所示那样,夹持器29具有一对盘形板291、292、将一对盘形板291、292向分隔板24一侧施力的弹性部件293以及轴部294。一对盘形板291、292被设置为能够在轴部294的延伸方向上在规定范围内移动,并由弹性部件293向分隔板24一侧施力。丝线Y构成为,当配置在一对盘形板291、292之间时,被一对盘形板291、292夹持,丝线Y被卡止。此外,弹性部件293的弹力被适当地选择或者调整,以使当作业者拉抻丝线Y时从一对盘形板291、292的卡止脱离。
如图5所示那样,梭芯25具有供丝卷装支承部251、梭芯主体部252、第一转动机构253、主体支承部254以及第二转动机构255。
供丝卷装支承部251支承供丝卷装P1。供丝卷装支承部251具有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为棒状部件。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由梭芯主体部252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为,沿着一个方向延伸并且相互平行。梭芯25通过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在二点支承供丝卷装P1。
在卷装支承部件251A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覆盖部251D。在卷装支承部件251B的延伸方向的一端部设置有覆盖部251E。覆盖部251D、251E例如由摩擦系数较大的橡胶(树脂)等形成。覆盖部251D、251E与卷取卷装P2的供丝筒管B1的内周面接触(抵接)。卷装支承部件251A的一端与卷装支承部件251B的一端通过连结部件251F而连结。
梭芯主体部252将卷装支承部件251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1B支承为能够围绕其旋转轴旋转。梭芯主体部252设置有限制部件252A。限制部件252A例如形成为圆盘状。限制部件252A配置于梭芯主体部252的一侧面。限制部件252A供卷装支承部件251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1B插入而安装。限制部件252A与供丝卷装P1的端面对置,限制供丝卷装P1在卷装支承部件251A以及卷装支承部件251B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在梭芯主体部252形成有插入孔252B。筒子架20的第二支柱23(参照图3)插入于插入孔252B。
第一转动机构253具有从动带轮253A、驱动带轮253B、动力传递带253C以及第一轮253D。从动带轮253A设置于卷装支承部件251A的另一端。驱动带轮253B设置于卷装支承部件251B的另一端。动力传递带253C架设于从动带轮253A以及驱动带轮253B。第一轮253D设置于驱动带轮253B(卷装支承部件25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轮253D是构成十字轮机构的十字轮。第一轮253D通过后述的接头装置60的第一接头驱动器621或者第二接头驱动器631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主体支承部254形成为筒状。主体支承部254的一端与梭芯主体部252连接,主体支承部254与梭芯主体部252一体地形成。主体支承部254的中空部与梭芯主体部252的插入孔252B连通。在主体支承部254内插有筒子架20的第二支柱23(参照图3)。
第二转动机构255是构成十字轮机构的十字轮。第二转动机构255与主体支承部25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转动机构255与主体支承部254一体地形成。第二转动机构255通过后述的转动装置932的转动驱动器932A的驱动而旋转。梭芯主体部252随着第二转动机构255的旋转而旋转。由此,卷装支承部件251A、251B转动。
加工部3对从供丝部2供给的丝线Y实施假捻加工。如图1所示那样,加工部3具备止捻导丝器31、第一加热装置32、冷却装置33、假捻装置34、第二加热装置35以及喂丝辊36(喂丝辊361~363)。止捻导丝器31、第一加热装置32、冷却装置33、假捻装置34、第二加热装置35以及喂丝辊36(喂丝辊361~363)分别相对于从供丝部2供给的各个丝线Y分别独立地设置,在Y方向上排列为一列。
止捻导丝器31防止由后述的假捻装置34对丝线Y施加的捻转向比止捻导丝器31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一侧传播。第一加热装置32对从供丝部2经由喂丝辊361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冷却装置33对由第一加热装置32加热后的丝线Y进行冷却。假捻装置34使丝线Y捻转。第二加热装置35对从假捻装置34经由喂丝辊362送来的丝线Y进行加热。
在筒子架20与止捻导丝器31之间设置有喂丝辊361,在假捻装置34与第二加热装置35之间设置有喂丝辊362,在第二加热装置35与卷取装置41之间设置有喂丝辊363。各喂丝辊36(喂丝辊361~363)包括驱动辊以及从动辊而构成。各喂丝辊36分别也在Y方向上排列为一列。
喂丝辊362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喂丝辊361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快,丝线Y在喂丝辊361与喂丝辊362之间被拉伸。喂丝辊363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比喂丝辊362对丝线Y的输送速度慢,丝线Y在喂丝辊362与喂丝辊363之间松弛。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加工部3中,在喂丝辊361与喂丝辊362之间被拉伸的丝线Y,由假捻装置34加捻。由假捻装置34形成的捻转传播到止捻导丝器31,但不向比止捻导丝器31靠丝线行进方向上游一侧传播。在被拉伸的同时被加捻的丝线Y,在由第一加热装置32加热而热定型之后,由冷却装置33冷却。在假捻装置34的下游丝线Y被解捻,但通过上述热定型而各长丝维持被假捻的状态。
丝线Y在喂丝辊362与喂丝辊363之间松弛并且由第二加热装置35热定型。最后,从喂丝辊363送出的丝线Y由卷取部4的卷取装置41卷取,并形成卷取卷装P2。
卷取部4具备卷取装置41、卷装存储器42以及落纱装置(图示省略)等。卷取装置41对由加工部3实施了假捻加工的丝线Y进行卷取而形成卷取卷装P2。卷装存储器42存积由卷取装置41形成的卷取卷装P2。落纱装置将由卷取装置41形成的卷取卷装P2取下,并将该卷取卷装P2转移到卷装存储器42,并且向卷取装置41进行空的卷取筒管B2的安装等。
卷装更换装置9从梭芯25回收供丝筒管B1,并且向梭芯25安装供丝卷装P1。如图6所示那样,卷装更换装置9沿着轨道98行进。轨道98敷设在地板上,沿着Y方向延伸。即,卷装更换装置9被设置为能够沿着Y方向行进。卷装更换装置9具备行进单元90、升降单元91、保持单元92、更换单元93、接头装置60、以及控制各单元90、91、92、93及接头装置60的动作的控制部94(参照图11)。
行进单元90设置有在轨道98上行进的车轮以及驱动机构等。行进单元90支承升降单元91、保持单元92以及更换单元93。升降单元91供作业者搭乘而进行升降。升降单元91在维护等时使用。升降单元91具备供作业者搭乘的作业台911、将作业台911支承为能够在Z方向上移动的引导部912、以及驱动作业台的驱动机构(图示省略)。
保持单元92保持多个(例如,4个)供丝卷装P1。保持单元92从卷装补给装置(图示省略)接受供丝卷装P1的供给而暂时保管供丝卷装P1,并且向更换单元93供给供丝卷装P1。保持单元92被设置为,能够在大致90°的范围内转动。更详细地说,保持单元92被设置为,能够在从卷装补给装置接受供丝卷装P1的供给的补给位置与向更换单元93供给供丝卷装P1的供给位置(图6所示的位置)之间转动。
更换单元93在梭芯25上进行供丝筒管B1与供丝卷装P1的更换。具体地说,更换单元93从梭芯25回收供丝筒管B1(参照图1),并且向梭芯25安装供丝卷装P1。更换单元93与保持单元92相邻接地设置。如图7所示那样,更换单元93具备基台931、转动装置932、回收装置933、供给装置934以及旋转台936。此外,在图6中,省略转动装置932、回收装置933、供给装置934、旋转台936以及之后详述的接头装置60的记载。
基台931支承转动装置932以及旋转台936,旋转台936支承回收装置933、供给装置934以及接头装置60。基台931设置为沿着Z方向升降自如。转动装置932固定于基台931。转动装置932使筒子架20的梭芯25转动。转动装置932具有转动驱动器932A以及转动臂932B。
转动驱动器932A使梭芯25的第二转动机构255(参照图5)旋转。转动驱动器932A是构成十字轮机构的十字轮驱动器。转动驱动器932A通过马达(图示省略)的旋转驱动而旋转。转动臂932B支承转动驱动器932A。转动臂932B被设置为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摆动。转动臂932B例如由马达或者气缸(图示省略)驱动。转动装置932被设置为,与在筒子架20中按照两个一组而设置的一方的梭芯25以及另一方的梭芯25分别对应。
转动装置932为,在向梭芯25安装供丝卷装P1时,使梭芯25转动而变更梭芯25的朝向。更详细地说,转动装置932使转动臂932B摆动,而使转动驱动器932A与梭芯25的第二转动机构255卡合。当转动驱动器932A与第二转动机构255卡合时,转动装置932使转动驱动器932A向一个方向旋转。梭芯25为,当第二转动机构255旋转时,主体支承部254旋转。由此,梭芯25转动,供丝卷装支承部251的前端部朝向更换单元93一侧。
回收装置933设置于由基台9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台936。回收装置933从梭芯25回收供丝筒管B1。回收装置933具有支承供丝筒管B1的供丝筒管支承部933A。回收装置933为,通过在未支承供丝筒管B1的状态下使供丝筒管支承部933A相对于梭芯25前进,由此支承供丝筒管B1,通过在支承了供丝筒管B1的状态下使供丝筒管支承部933A相对于梭芯25后退,由此从梭芯25回收供丝筒管B1。
供给装置934设置于由基台9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台936。供给装置934向梭芯25供给供丝卷装P1。供给装置934具有支承供丝卷装P1的供丝卷装供给部934A。供给装置934为,通过在支承了供丝卷装P1的状态下使供丝卷装供给部934A相对于梭芯25前进,由此将供丝卷装P1安装于梭芯25,通过在未支承供丝卷装P1的状态下使供丝卷装供给部934A相对于梭芯25后退,由此向梭芯25供给供丝卷装P1。
卷装更换装置9除了进行上述的从梭芯25回收供丝筒管B1以及向梭芯25安装供丝卷装P1以外,还将筒子架20的一对梭芯25、25上所安装的一对供丝卷装P1、P1的丝端彼此进行连接(接头处理),并且使连接后的丝线成为卡止于设置于筒子架20的至少1个夹持器29的状态(挂丝处理)。上述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由接头处理装置9A执行。接头处理装置9A包括接头装置60以及控制部94而构成。
接头装置60设置于由基台931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台936。接头装置60为,对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一丝端Y1与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或者对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二丝端Y2与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的第一丝端Y1进行接头。以下,将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也称为第一供丝卷装P11,将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供丝卷装P1也称为第二供丝卷装P12。如图8、图9以及图10所示那样,接头装置60具备挂丝机构61、第一旋转机构62、第二旋转机构63、以及接头机构64。
挂丝机构61对供丝卷装P1的丝线Y进行捕捉,并将丝线Y引导至接头机构64。挂丝机构61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捕捉,并引导至接头机构64,或者,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进行捕捉,并引导至接头机构64。挂丝机构61具备吸枪611、臂部(移动部)612以及钩部615。
吸枪611对丝线Y进行吸引而捕捉。吸枪611具有吸管613以及吸嘴(吸引保持部)614。吸嘴614设置于吸管613的前端部。吸嘴614吸引丝线Y。吸管613连接有负压源(图示省略)。由此,在吸嘴614产生吸引流。吸管613的基端一侧与臂部612连接。钩部615设置于吸管613的前端部且是背对吸嘴614的位置。钩部615对由接头装置60络交(接头)后的丝线Y进行卡止而使其移动。臂部612使吸枪611移动。臂部612包括连杆机构以及多个马达而构成。臂部612由托架616支承。
第一旋转机构62对一方的梭芯25进行操作而使第一供丝卷装P11旋转。第一旋转机构62为,在通过挂丝机构61将丝线Y向接头机构64引导时,使第一供丝卷装P11旋转而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排出丝线Y。第二旋转机构63对另一方的梭芯25进行操作而使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第二旋转机构63为,在通过挂丝机构61将丝线Y向接头机构64引导时,使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而从第二供丝卷装P12排出丝线Y。
第一旋转机构62具有第一接头驱动器621、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一臂部623。第一接头驱动器621由第一臂部623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第一接头驱动器621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624。第一马达622固定于第一臂部623。在第一马达62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驱动带轮625。第一马达622将第一驱动带轮625围绕轴旋转驱动。在第一从动带轮624以及第一驱动带轮625上架设有第一动力传递带626。由此,第一接头驱动器621通过第一马达622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第二旋转机构63具有第二接头驱动器631、第二马达632以及第二臂部633。第二接头驱动器631由第二臂部633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在第二接头驱动器631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634。第二马达632固定于第二臂部633。在第二马达63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二驱动带轮635。第二马达632将第二驱动带轮635围绕轴旋转驱动。在第二从动带轮634以及第二驱动带轮635上架设有第二动力传递带636。由此,第二接头驱动器631通过第二马达632的旋转驱动而旋转。
接头机构64进行接头。接头机构(连接部)64具有捻结器66、第一引导机构67以及第二引导机构68。
捻结器66具备接头部661、一对夹持部662、663、设置于夹持部662的切断器664、以及设置于夹持部663的切断器665。接头部661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络交(连接),或者,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络交(连接)。一对夹持部662、663设置于夹着接头部661的位置。一对夹持部662、663夹持向接头部661的腔室插入的丝线Y(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丝端Y2;参照图14A)。切断器664、665从由接头部661接头后的丝线Y的接头部分,例如将包括吸嘴614所吸引保持的部分在内的多余部分等切断。
第一引导机构67对丝线Y进行卡止而引导。第一引导机构67被设置为能够摆动。在第一引导机构67设置有用于检测丝线Y的张力的电位计(图示省略)。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一旋转机构62的第一马达622的动作。即,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来调整第一供丝卷装P11的旋转量(排出量),并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拉出丝线Y。
第二引导机构68对丝线Y进行卡止而引导。第二引导机构68被设置为能够摆动。在第二引导机构68设置有用于检测丝线Y的张力的电位计(图示省略)。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来控制第二旋转机构63的第二马达632的动作。即,接头装置60基于电位计的检测结果来调整第二供丝卷装P12的旋转量(排出量),并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二供丝卷装P12拉出丝线Y。
如图7所示那样,旋转台936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基台931。旋转台936为,在回收供丝筒管B1时,被旋转为供丝筒管支承部933A位于成为对象的梭芯25的正面。此外,旋转台936为,在供给供丝卷装P1时,被旋转为供丝卷装供给部934A位于成为对象的梭芯25的正面。此外,旋转台936为,在接头装置60进行丝线Y的接头处理时,被旋转为位于成为对象的梭芯25的正面。
如图11所示那样,控制部94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I/O端口以及通信端口等构成的电子控制单元。在ROM中记录有用于控制行进单元90、升降单元91、保持单元92以及更换单元93的各部分的程序。此外,控制部94的各功能为,通过将规定的计算机软件读入到CPU以及主存储部等硬件上,由此在CPU的控制下执行。
控制部94将吸嘴614、臂部612以及捻结器66控制为,执行包括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以及接头动作(连接动作)的接头处理。并且,控制部94将吸嘴614以及臂部612控制为,执行包括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中的一方动作的挂丝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向加工部3供给丝线Y时)(以下,也称为第一场景)的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接头动作、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
第一场景中的第一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被设置于捻结器66。第二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被设置于捻结器66。接头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以及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捻结器66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连接。
第一场景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第一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在第一场景中,仅进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的任一方。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向加工部3供给丝线Y时)(以下,也称为第二场景)的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接头动作、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
第二场景中的第一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被设置于捻结器66。第二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被设置于捻结器66。接头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以及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捻结器66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连接。
第二场景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第二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夹持器29。在第二场景中,也仅进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的任一方。
以下,使用图10~图15,对接头处理装置9A中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将如下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上述第一场景时),通过接头装置60对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
接头处理装置9A为,当开始接头动作时,如图10所示那样,通过第一旋转机构62对一方的梭芯25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二旋转机构63对另一方的梭芯25进行操作,通过吸嘴614使接合器8旋转到能够捕捉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位置(图12的步骤S1)。
具体地说,控制部94使第一马达622驱动,使与一方的梭芯25的第一轮253D卡合的第一接头驱动器621旋转。当第一接头驱动器621旋转时,第一供丝卷装P11旋转,随之接合器8旋转。控制部94使第二马达632驱动,使与另一方的梭芯25的第一轮253D卡合的第二接头驱动器631旋转。当第二接头驱动器631旋转时,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随之接合器8旋转。控制部94基于对设置于接合器8的检测体(图示省略)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图示省略)的检测结果,对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二马达632进行控制而使接合器8旋转到规定位置。
控制部94使吸枪611启动(图12的步骤S2)。由此,吸枪611变得能够在吸嘴614处对丝线Y进行吸引保持。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而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图12的步骤S3)。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3A所示那样,使吸嘴614移动到夹持器29,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卡止于)夹持器29(图12的步骤S4:第一挂丝动作)。更详细地说,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通过被夹持器29的一对盘形板291、292夹持而卡止。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夹持器29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3B所示那样,使保持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引导机构67,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由此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12的步骤S5:第一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图12的步骤S6)。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4A所示那样,使保持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12的步骤S7:第二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对接头装置60的捻结器66进行控制,如图14B所示那样,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连接)。此外,控制部94对接头装置60的切断器664、665进行控制,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接头部分,例如将包括吸嘴614所吸引保持的部分在内的多余部分切断除去(图12的步骤S8:接头动作(连接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枪611停止(图12的步骤S9)。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在将接头后的丝线钩挂(保持)于钩部615之后,使钩部615移动到接头机构64的外侧。由此,如图15A所示那样,接头后的丝线Y从接头机构64、第一引导机构67以及第二引导机构68的卡止脱离,出到接头装置60的外侧(图12的步骤S10)。
接下来,控制部94对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二马达632进行控制,使第一接头驱动器621以及第二接头驱动器631旋转驱动,如图15B所示那样,使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由此,能够消除钩挂于夹持器29的状态下的接头后的丝线Y的松弛(图12的步骤S1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与作业者进行的以往的作业顺序不同,在进行丝线Y的接头处理之前向夹持器29进行挂丝。然后,由吸嘴614保持的状态下的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各自的丝线Y、Y总是在吸引方向上作用有吸引力,因此对从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各自到吸嘴614为止的丝线Y部分作用张力。臂部612能够使张紧状态的第一丝端Y1(或者第二丝端Y2)移动,因此与使不规则地松弛的丝线Y的第一丝端Y1(或者第二丝端Y2)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丝线Y周详地移动,因此能够高精度向夹持器29进行挂丝。
此外,通过吸嘴614的吸引来进行丝线Y的保持,因此不会产生在把持丝线Y的情况下产生的丝线损伤。此外,在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被连接的丝线Y、或者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被连接的丝线Y进行吸引的情况下,丝线Y的一部分在折弯的状态下被吸嘴614吸引,因此丝线Y会损伤,而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构成中,通过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或者第二丝端Y2、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或者第一丝端Y1进行吸引来进行丝线Y的保持,因此也不会产生上述那样的折弯。由此,即使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丝线Y也不会损伤。作为这些的结果,能够实现兼顾丝线品质的维持和动作精度的提高,并且能够实现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个方案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筒子架20中,关于夹持器29,如图3所示那样,列举在Y方向上在上述一对梭芯25、25之间配置有一个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6所示那样,筒子架20在Y方向上在一对梭芯25、25之间配置有两个夹持器29A、29B。
即,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筒子架20中构成为,包括配置于比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远离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位置的第一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29A、以及配置于比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接近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位置的第二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29B。变形例1所涉及的筒子架20的第一夹持器29A配置在比一对梭芯25、25之间的中央靠支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一方的梭芯25一侧的位置,第二夹持器29B配置在比一对梭芯25、25之间的中央靠支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另一方的梭芯25一侧的位置。
变形例1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9A的控制部94对吸嘴614、臂部612以及捻结器66进行控制,以便执行包括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以及接头动作(连接动作)的接头处理。关于上述第一场景(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以及第二场景(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的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以及接头动作,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控制部94在第一场景以及第二场景的各自中对吸嘴614以及臂部612进行控制,以便执行包括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双方的动作的挂丝处理。
第一场景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第一夹持器29A。第一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第二夹持器29B。
第二场景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第一夹持器29A。第二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在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第二夹持器29B。
此外,即使在具备第一夹持器29A以及第二夹持器29B的构成中,在第一场景以及第二场景的各自中,也可以仅执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中的一方。
以下,使用图17~图19,对接头处理装置9A中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也将如下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在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上述第一场景时),通过接头装置60对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控制部94使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二马达632驱动,使接合器8(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到能够通过吸嘴614捕捉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位置(图17的步骤S21)。
控制部94使吸枪611启动(图17的步骤S22)。由此,吸枪611能够在吸嘴614处对丝线Y进行吸引保持。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图17的步骤S23)。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8A所示那样,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夹持器29A,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夹持器29A(图17的步骤S24:第一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夹持器29A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8A所示那样,使保持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引导机构67,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17的步骤S25:第一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图17的步骤S26)。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8B所示那样,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夹持器29B,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夹持器29B(图17的步骤S27:第二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夹持器29B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18B所示那样,使保持了第二丝端Y2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引导机构68,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二供丝卷装P12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二供丝卷装P12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17的步骤S28:第二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对接头装置60的捻结器66进行控制,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连接)。此外,控制部94对接头装置60的切断器664、665进行控制,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接头部分,例如将包括吸嘴614所吸引保持的部分在内的多余部分切断除去(图17的步骤S29:接头动作(连接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枪611停止(图17的步骤S30)。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在将接头后的丝线钩挂(保持)于钩部615之后,使钩部615移动到接头机构64的外侧。由此,如图19A所示那样,接头后的丝线Y从接头机构64、第一引导机构67以及第二引导机构68脱离卡止,而出到接头装置60的外侧(图17的步骤S31)。
接下来,控制部94对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二马达632进行控制,使第一接头驱动器621以及第二接头驱动器631旋转驱动,如图19B所示那样,使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由此,能够消除钩挂于夹持器29的状态的接头后的丝线Y的松弛(图17的步骤S32)。
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9A以及供丝装置100中,通过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在第一夹持器29A以及第二夹持器29B的双方卡止丝线Y,因此能够得到更稳定的卡止状态。
(变形例2)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的变形例,例如,如图20所示那样,在筒子架20上,也可以在Y方向上在一对梭芯25、25之间配置有4个夹持器29C、29D、29E、29F。
即,变形例2所涉及的筒子架20构成为,包括:一对的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29C以及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一卡止部·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29D,配置于比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远离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位置,并且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以及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分别对应地设置;以及一对的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29E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卡止部·第二卡止部·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29F,配置于比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一供丝卷装P11接近另一方的梭芯25所支承的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位置,并且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分别对应地设置。
本变形例2的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经由托架24A而固定于分隔板24。此外,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与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的朝向(一对盘形板291、292的朝向)相互不同。此外,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与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的朝向相互不同。
变形例2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9A的控制部94对吸嘴614、臂部612以及捻结器66进行控制,以便执行包括第一挂丝动作、第二挂丝动作、第一设置动作、第二设置动作以及接头动作(连接动作)的接头处理。
第一场景(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第一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此外,在第一场景中,进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的双方。
第一场景中的第一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被设置于接头机构64。第一场景中的第二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被设置于接头机构64。第一场景中的接头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连接的动作。
第二场景(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中的第一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卡止于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第二场景中的第二挂丝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卡止于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此外,在第二场景中,进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的双方。
第二场景中的第一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被设置于接头机构64。第二场景中的第二设置动作为如下动作:通过吸嘴614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通过臂部612使吸嘴614移动以使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被设置于接头机构64。第二场景中的接头动作是使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进行连接的动作。
此外,在具备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的构成中,在第一场景以及第二场景的各自中也可以仅执行第一挂丝动作以及第二挂丝动作中的一方。
以下,使用图21~图22,对接头处理装置9A中的包括接头处理以及挂丝处理的一系列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将如下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上述第一场景时),通过接头装置60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与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控制部94使第一马达622以及第二马达632驱动,使接合器8(第一供丝卷装P1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旋转到吸嘴614能够捕捉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位置(图21的步骤S41)。控制部94使吸枪611启动(图21的步骤S42)。由此,吸枪611能够在吸嘴614对丝线Y进行吸引保持。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图21的步骤S43)。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22A所示那样,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图21的步骤S44:第一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保持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引导机构67,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一丝端Y1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21的步骤S45:第一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图21的步骤S46)。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图21的步骤S47:第二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保持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引导机构68,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二供丝卷装P12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二供丝卷装P12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二丝端Y2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图21的步骤S48:第二设置动作)。此外,之后的处理(图21的步骤S49~步骤S52)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12的步骤S8~步骤S1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此外,在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退绕丝线Y时(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向加工部3供给丝线Y时)(第二场景),接头装置60对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进行接头。
具体地说,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如图22B所示那样,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第一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保持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一引导机构67,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一供丝卷装P11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一供丝卷装P11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丝线Y钩挂于第一引导机构67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一供丝卷装P11的第二丝端Y2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第一设置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使吸嘴614捕捉(保持)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接下来,控制部94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第二挂丝动作)。
接下来,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保持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的吸嘴614移动到第二引导机构68,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控制部94基于设置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电位计的检测结果,对第二供丝卷装P12的旋转量(排出量)进行调整,以规定的张力从第二供丝卷装P12拉出丝线Y。并且,控制部94在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丝线Y钩挂于第二引导机构68的状态下,对臂部612进行控制,使吸嘴614移动到接头机构64,将第二供丝卷装P12的第一丝端Y1设置(引导)于接头机构64(第二设置动作)。以后,到消除丝线Y的松弛为止的处理与上述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变形例2所涉及的接头处理装置9A以及供丝装置100中,与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内层侧的丝线Y、第一供丝卷装P11的外层侧的丝线Y、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内层侧的丝线Y以及第二供丝卷装P12的外层侧的丝线Y分别对应地设置有夹持器(第一内层侧用夹持器29C、第一外层侧用夹持器29D、第二内层侧用夹持器29E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夹持器29F)。由此,能够以更适当的位置以及朝向设置各夹持器。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夹持器中的挂丝的精度以及稳定性。
(其他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筒子架20为,列举夹持器29配置于一对梭芯25的中央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夹持器29也可以配置于接近一对梭芯25中的任一方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列举提高一次挂丝动作中在1个卡止部卡止丝线Y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一次挂丝动作在多个卡止部卡止丝线Y。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作为将丝线Y向各夹持器29、29A~29F引导、或者将丝线Y向接头机构64引导的挂丝机构61,列举具有吸嘴614以及钩部615的吸枪611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设置钩部615。在该情况下,代替通过使钩部615移动来将接头后的丝线Y弄出到接头装置60外侧的方案,也可以通过使接头装置60后退来将接头后的丝线Y弄出到接头装置60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列举对卷装更换装置9的行进单元90、升降单元91、保持单元92以及更换单元93进行统一控制的控制部94,对接头装置60进行控制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控制部94也可以被设置为专用于对接头装置60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94也可以不设置于卷装更换装置9,而以能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进行通信的方式设置于远离卷装更换装置9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列举具备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置不具备第一旋转机构62以及第二旋转机构63的接头装置60。在该情况下,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省略使供丝卷装P1旋转的动作(图12的步骤S1、步骤S5、步骤S7以及步骤S11等)。对于上述变形例也同样,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接头处理装置9A中省略使供丝卷装P1旋转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作为丝线加工装置的一个例子而列举了假捻加工机1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即,作为加工部3的一个例子,虽然列举实施捻丝线加工(假捻加工)的装置的例子来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应用于实施无捻丝线加工(空气喷射加工)的装置。

Claims (6)

1.一种接头处理装置,用于将安装于供丝架的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并且使连接后的丝线成为卡止于设置于上述供丝架的至少1个卡止部的状态,该接头处理装置具备:
吸引保持部,通过吸引丝线来保持上述丝线;
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
连接部,将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吸引保持部、上述移动部以及上述连接部,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吸引保持部、上述移动部以及上述连接部以执行接头处理,该接头处理包括:
第一设置动作,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
第二设置动作,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以及
连接动作,在上述第一设置动作以及上述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上述连接部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
并且,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吸引保持部以及上述移动部以执行挂丝处理,该挂丝处理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第一挂丝动作,在上述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卡止部;以及
第二挂丝动作,在上述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卡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卡止部包括第一卡止部以及第二卡止部,
上述第一挂丝动作是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卡止部的动作,
上述第二挂丝动作是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卡止部的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处理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卡止部包括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
上述第二卡止部包括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连接动作,是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连接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连接动作,是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连接的动作。
4.一种供丝装置,具备:
供丝架,具有安装第一供丝卷装的第一安装部、安装第二供丝卷装的第二安装部以及卡止丝线的卡止部;以及
接头处理装置,用于将安装于上述第一安装部的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安装于上述第二安装部的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并且使连接后的丝线成为卡止于上述卡止部的状态,
在该供丝装置中,上述卡止部包括:
用于卡止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的至少1个第一卡止部;以及
用于卡止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拉出的丝线的至少1个第二卡止部,
上述接头处理装置具备:
吸引保持部,通过吸引丝线来保持上述丝线;
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
连接部,将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连接部、上述吸引保持部以及上述移动部,
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吸引保持部、上述移动部以及上述连接部以执行接头处理,该接头处理包括:
第一设置动作,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
第二设置动作,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以及
连接动作,在上述第一设置动作以及上述第二设置动作之后,通过上述连接部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进行连接,
并且,上述控制部控制上述吸引保持部以及上述移动部以执行挂丝处理,该挂丝处理包括以下动作中的至少一方动作:
第一挂丝动作,在上述第一设置动作之前,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卡止部;以及
第二挂丝动作,在上述第二设置动作之前,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卡止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丝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卡止部配置于比上述第一安装部与上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中央靠上述第一安装部侧的位置,
上述第二卡止部配置于比上述第一安装部与上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中央靠上述第二安装部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供丝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卡止部包括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
上述第二卡止部包括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以及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连接动作,是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连接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一外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挂丝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丝线卡止于上述第二内层侧用卡止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一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第二设置动作,是通过上述吸引保持部保持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通过上述移动部使上述吸引保持部移动以使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被设置于上述连接部的动作,
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外层侧退绕丝线时的上述连接动作,是使上述第一供丝卷装的外层侧的丝端与上述第二供丝卷装的内层侧的丝端连接的动作。
CN202210372966.2A 2021-04-16 2022-04-11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Pending CN1152168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9790A JP2022164352A (ja) 2021-04-16 2021-04-16 糸継処理装置及び給糸装置
JP2021-069790 2021-04-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6871A true CN115216871A (zh) 2022-10-21

Family

ID=81307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2966.2A Pending CN115216871A (zh) 2021-04-16 2022-04-11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79670A1 (zh)
JP (1) JP2022164352A (zh)
CN (1) CN115216871A (zh)
TW (1) TW20224179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10008198A (ko) * 1989-10-04 1991-05-30 고시바 헤이지 위사 급사체의 트랜스퍼테일 형성장치
JP2557028B2 (ja) 1994-06-06 1996-11-27 株式会社ソフィア 封入球式弾球遊技機
EP3771674B1 (en) * 2019-07-30 2022-09-07 TMT Machinery, Inc. Yarn joining system for synthetic yar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64352A (ja) 2022-10-27
TW202241798A (zh) 2022-11-01
EP4079670A1 (en) 2022-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873962B1 (en) Optical fiber dual spindle winder with automatic threading and winding
JP2017172096A (ja) 糸切れとスピンドル欠陥の自動検出方法とそれらを回復するためのロボット
EP2441718B1 (en) Yarn winding apparatus
JP7425696B2 (ja) 合繊糸用糸継システム
ITMI940578A1 (it) Filatoio ad estremita' aperta producente bobine incrociate
CN112299147B (zh) 卷装更换装置
CN108394758B (zh) 丝线卷取机、纺丝牵引装置及丝线卷取机中的生头方法
US455977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tarting a yarn spinning apparatus
CN115216871A (zh) 接头处理装置以及供丝装置
CN106976755B (zh) 丝线卷绕机、生头部件及丝线卷绕机的生头方法
JP7431693B2 (ja) ペッグ、パッケージ交換装置及び糸加工システム
CN112301483B (zh)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CN117228416A (zh) 保持方法、供丝装置以及供丝架
CN112301485A (zh) 合成纤维纱用捻接器
CN112299146B (zh) 合成纤维纱用接头系统
CN116281433A (zh) 丝线卷装的结头解除装置、接头处理装置以及喂丝装置
JPH02127368A (ja) 精紡機の粗糸替方法
CN117361231A (zh) 纺纱机械、卷装的形成方法以及卷装
CN116891164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JP3346304B2 (ja) 紡績機の糸継ぎ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6732662A (zh) 挂丝装置、假捻加工机以及挂丝方法
CN115043253A (zh) 喂丝卷装安装系统
CN112299145A (zh) 接合器以及卷装更换装置
CN116409677A (zh) 用于接头熔纺丝线的接头装置
CN111847101A (zh)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