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7101A -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7101A
CN111847101A CN202010189854.4A CN202010189854A CN111847101A CN 111847101 A CN111847101 A CN 111847101A CN 202010189854 A CN202010189854 A CN 202010189854A CN 111847101 A CN111847101 A CN 111847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bbin
yarn
pair
error
hold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98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7101B (zh
Inventor
上田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4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05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or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 B65H67/041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or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for loading an empty c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10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for making packages of specified shapes or on specified types of bobbins, tubes,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7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yarn-winding machines
    • B65H54/72Framework; Casings;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86Arrangements for taking-up waste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winding or depositing
    • B65H54/88Arrangements for taking-up waste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winding or depositing by means of pneumatic arrangements, e.g. suction gu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5/00Securing material to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Abstract

本发明的纱线卷取机具备:具有一对筒管支架和摇架的卷取装置、操作装置、供给装置、挂纱装置和控制部。控制部在检测到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以从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作为筒管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且将纱线钩挂到第2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控制部在检测到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该捕捉动作时发生的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以维持第1筒管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并将纱线钩挂到第1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

Description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内容涉及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纱机等的纱线卷取机中,存在例如在利用落纱台车从卷取装置排出满卷的卷装后,利用落纱台车所具有的供给装置给卷取装置所具有的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并且利用落纱台车所具有的挂纱装置给筒管挂纱的情况(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6-225092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在上述那样的纱线卷取机中,如果在从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什么错误,则存在从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新的空筒管的时候开始重做这一连串的动作的情况。这是由于:在发生错误时存在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上的原来的筒管上的可能性的缘故。但是,如果一律重做这一连串的动作,则每次发生错误时让操作者负担回收原来的筒管的作业,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每次发生错误时,更换筒管需要一定的时间,工作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内容以提供这样的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为目的:即使在从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具备卷取装置,具有保持筒管的一对筒管支架和支承一对筒管支架的摇架;操作装置,通过操作摇架而使一对筒管支架开闭;供给装置,向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挂纱装置,捕捉纱线并将纱线钩挂到筒管上;以及控制部,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控制部,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以从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作为筒管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且将纱线钩挂到第2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该第1种错误是在第1筒管被作为筒管而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错误,在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以维持第1筒管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而将纱线钩挂到第1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第2种错误是在第1筒管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捕捉动作时发生的错误。
在该纱线卷取机中,与从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相对应,改变用于修复该错误的动作的内容。具体为,在检测到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的第1筒管上的可能性高,因此从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且将纱线钩挂到第2筒管上。由此,能够没有操作者介入地更换筒管,通过更换该筒管能够防止形成包含不需要的纱线的卷装。并且,在检测到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该捕捉动作时发生的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第1筒管上的可能性低,因此维持第1筒管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地将纱线钩挂到第1筒管上。由此,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所需要的时间相当的量。如上所述,根据该纱线卷取机,即使在从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回收从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的第1筒管的筒管回收部,以及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保持预定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的第2筒管的筒管保持装置;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供给装置从一对筒管支架接收第1筒管并移交给筒管回收部,且从筒管保持装置接收第2筒管并移交给一对筒管支架。由此,由于没有必要与供给装置分开地另外设置用来从一对筒管支架接收第1筒管并移交给筒管回收部的装置,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供给装置可以构成为,具有把持筒管的把持部,把持部能够在把持部的待机位置即第1位置与对一对筒管支架进行筒管的移交和接收的位置即第2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把持部能够在第1位置与对筒管回收部进行筒管的移交的位置即第3位置之间移动;筒管保持装置构成为,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把持部的轨道上的位置即第4位置、与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的把持部的轨道外的位置即第5位置之间移动。由此,能够简化筒管保持装置、筒管回收部和供给装置的布局,并且能够简化筒管保持装置和供给装置的动作路线。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第1位置与第3位置之间的把持部的轨道在高度方向上经过第4位置和第5位置的上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筒管保持装置、筒管回收部和供给装置的布局,并且能够进一步简化筒管保持装置和供给装置的动作路线。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筒管回收部构成为搬送第1筒管的输送机。由此,能够自动地将第1筒管搬送到规定地点。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筒管回收部可以构成为保管第1筒管的储料器。由此,不使用输送机等就能够回收第1筒管,能够自动地将保管在储料器中的第1筒管排出到设置在规定地点的回收箱等中,或者操作者将其回收。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检测纱线是否被挂纱装置捕捉到了的第1传感器,以及检测纱线是否正被卷取装置卷取的第2传感器;在第1传感器检测到纱线被捕捉到了后、第2传感器检测到纱线没被卷取的情况下,控制部作为检测到了第1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在第1传感器检测到捕捉到纱线后第2传感器检测到纱线没被卷取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的第1筒管上的可能性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能够没有操作者介入地更换筒管,通过更换该筒管,能够防止形成包含不需要的纱线的卷装。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也可以还具备利用捻回空气流给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的气流纺纱装置,以及检测是否从气流纺纱装置纺出了纱线的第3传感器;在第3传感器检测到没有纺出纱线的情况下,控制部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在第3传感器检测到没有纺出纱线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的第1筒管上的可能性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所需要的时间相当的量。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控制部在第3传感器检测到纺出了纱线后第1传感器检测到纱线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可以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在第3传感器检测到纺出了纱线后第1传感器检测到纱线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缠绕到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第1筒管上的可能性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供给装置和挂纱装置,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所需要的时间相等的量。
在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纱线卷取机中,卷取装置可以配置在卷取从下侧朝向上侧行进的纱线的位置上。由此,由于即使在卷取装置的位置较高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实施错误的修复,因此能够防止由操作者在高的位置处作业导致的纱线卷取机的工作效率降低。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挂纱方法为在具备以下装置的纱线卷取机中实施:具有保持筒管的一对筒管支架和支承一对筒管支架的摇架的卷取装置,通过操作摇架而使一对筒管支架开闭的操作装置,给一对筒管支架提供筒管的供给装置,以及捕捉纱线并将纱线钩挂到筒管上的挂纱装置;该挂纱方法具备以下的步骤: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从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作为筒管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且将纱线钩挂到第2筒管上,第1种错误是在第1筒管被作为筒管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挂纱装置捕捉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错误;以及在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维持第1筒管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而将纱线钩挂到第1筒管上,第2种错误是在第1筒管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捕捉动作时发生的错误。
根据该挂纱方法,与上述纱线卷取机一样,即使在从筒管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作为本发明公开的纱线卷取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卷取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4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5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6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7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8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9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10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动作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11为与图1所示的控制部相关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纺纱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3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4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5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6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7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8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19为用来说明图1所示的落纱台车的动作的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添加相同的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纺纱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纺纱机(纱线卷取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纱线卷取单元)2、落纱台车10和控制部100。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成一列。各纺纱单元2牵伸纱条(纤维束)S从而生成纤维束F,利用捻回空气流给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将纱线Y卷取到筒管B上而形成卷装P。落纱台车10能够沿着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移动。在某个纺纱单元2处形成了满卷的卷装P的情况下,落纱台车10将满卷的卷装P从该纺纱单元2排出,将空的筒管B提供给该纺纱单元2。控制部100控制纺纱机1的动作。控制部100例如由机体控制装置及多个单元控制器构成。机体控制装置为多个单元控制器的上位控制器。各单元控制器设置在每规定数量(1个或多个)的纺纱单元2内,控制各纺纱单元2的动作。
以下将纱条S、纤维束F及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的上游一侧称为“上游侧”,将该行进方向上的下游一侧称为“下游侧”。将与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上的一侧(例如作业通道一侧)称为“前侧”,将该水平方向上的另外一侧称为“后侧”。将竖直方向上的上侧称为“上侧”,将竖直方向上的下侧称为“下侧”。
各纺纱单元2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具备牵伸装置3、气流纺纱装置4、纱线监视装置5、纱线存积装置6、接头装置7和卷取装置20。而且,各纺纱单元2具备第1捕捉引导装置8和第2捕捉引导装置9。作为一例,从牵伸装置3开始到纱线存积装置6为止的纱条S、纤维束F及纱线Y的行进方向为从前侧朝向后侧的方向,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侧倾斜。从纱线存积装置6开始到卷取装置20为止的纱线Y的行进方向为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向前侧倾斜。在各纺纱单元2中,纱线Y的行进方向在纱线存积装置6处变换。
牵伸装置3牵伸纱条S来生成纤维束F,将纤维束F提供给气流纺纱装置4。牵伸装置3由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的多个辊对以及张架在规定辊对的各辊上的龙带构成。气流纺纱装置4利用捻回空气流给来自牵伸装置3的纤维束F加捻从而生成纱线Y。
纱线监视装置5监视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根据监视到的信息检测有无纱疵。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纱线监视装置5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部100。在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的情况下,为了将纱线Y切断,控制部100以中断纱线Y的供给的方式使牵伸装置3及气流纺纱装置4的动作停止。在接收到纱疵检测信号的情况下,为了将纱线Y切断,控制部100也可以使例如纱线监视装置5所具有的切断器动作。
纱线存积装置6具有纱线存积辊61和挂纱部件62。纱线存积辊61由电动机(图示省略)驱动旋转。挂纱部件62安装在纱线存积辊61的下游侧的端部,能够相对于纱线存积辊61旋转。但是,挂纱部件62上作用有阻止相对于纱线存积辊61旋转的磁力。因此,在纱线Y上没有产生规定以上的张力的状态下,挂纱部件62与纱线存积辊61一体地旋转,纱线Y缠绕(存积)在纱线存积辊61上。在纱线Y上产生规定以上的张力的状态下,挂纱部件62相对于纱线存积辊61旋转,纱线Y从纱线存积辊61上退绕。纱线存积装置6通过这样地存积纱线Y,吸收在纱线存积装置6的下游侧纱线Y上产生的张力变动,并且从气流纺纱装置4稳定地抽出纱线Y。
在纱线存积装置6的上游侧,配置有第1导纱器63。第1导纱器63引导从上游侧进行到纱线存积装置6的纱线Y。第1导纱器63能够移动,在进行接头之际等,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拉拽到纱线存积装置6一侧。在纱线存积装置6的下游侧,配置有第2导纱器64、第3导纱器65和第4导纱器66。第2导纱器64和第3导纱器65引导从纱线存积装置6行进到下游侧的纱线Y。第2导纱器64能够移动,能够将纱线Y引导到第3导纱器65。第4导纱器66能够移动,将纱线Y钩挂到挂纱部件62上,或者从挂纱部件62上摘下纱线Y。
在纱线Y被切断,或者由于某种原因纱线Y断纱的情况下,接头装置7进行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与来自卷装P的纱线Y拼接的接头。接头装置7为利用捻回空气流将纱端彼此捻合的捻接装置。但是,接头装置7也可以是机械式打结器等。第1捕捉引导装置8和第2捕捉引导装置9分别能够以其根端部分为中心转动。在进行接头之际,第1捕捉引导装置8通过转动到下侧而利用吸引空气流捕捉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然后通过转动到上侧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引导到接头装置7。在进行接头之际,第2捕捉引导装置9通过转动到上侧而利用吸引空气流捕捉来自卷装P的纱线Y,然后通过转动到下侧将来自卷装P的纱线Y引导到接头装置7。
卷取装置20将被纱线存积装置6抽出的纱线Y卷取到筒管B上而形成卷装P。如图1和图2所示,卷取装置20具有滚筒23、一对筒管支架即第1筒管支架21和第2筒管支架22、以及摇架24。在卷取装置20的上游侧,配置有第5导纱器26。第5导纱器26引导从上游侧行进到滚筒23的纱线Y。另外,在图2中表示了没有卷取纱线Y的空的筒管B,但卷取装置20的各部分对纱线Y卷取到了筒管B上的卷装P(参照图1)也同样作用。
滚筒23与筒管B接触而使筒管B旋转。在纱线Y被卷取到了筒管B上的状态下,滚筒23与卷装P接触而使卷装P旋转。滚筒23被框架25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设置于每个纺纱单元2的滚筒驱动部(图示省略)的驱动下以旋转轴线L1为中心线旋转。即,各纺纱单元2具有驱动滚筒23的滚筒驱动部。在滚筒23的表面形成有横动槽(图示省略)。由此,在纱线Y被卷取到筒管B上之际,纱线Y被横动。另外,也可以不在滚筒23的表面形成横动槽,而利用另行设置的横动装置在纱线Y被卷取到筒管B上之际使纱线Y横动。
第1筒管支架21保持筒管B的端部B1,第2筒管支架22保持筒管B的端部B2。这样,一对筒管支架21、22通过保持筒管B的两端部来保持筒管B。摇架24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能够开闭、并且一对筒管支架21、22能够相对于滚筒23移动的状态下将一对筒管支架21、22支承为能够旋转。摇架24能够以转动轴线L2为中心线转动。摇架24通过以转动轴线L2为中心线转动而吸收伴随纱线Y向筒管B卷取的卷装P的直径增大。
摇架24具有摇架臂24a。摇架臂24a安装在摇架24的支承第2筒管支架22的部分上。通过操作摇架臂24a,一对筒管支架21、22能够开闭。具体为,通过以使第2筒管支架22离开第1筒管支架21的方式操作摇架臂24a,使摇架24中的支承第2筒管支架22的部分摆动到外侧,能够使被施力成保持筒管B的状态的一对筒管支架21、22打开。即,一对筒管支架21、22张开状态下的一对筒管支架21、22之间的距离比一对筒管支架21、22闭合状态下的一对筒管支架21、22之间的距离大。
通过操作摇架臂24a,一对筒管支架21、22还能够相对于滚筒23移动。具体为,通过以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离开滚筒23的方式操作摇架臂24a使摇架24以转动轴线L2为中心线转动,能够使筒管B或卷装P远离滚筒23。
如图1所示,落纱台车10具有框架11、操作装置12、排出装置(图示省略)、供给装置30、筒管保持装置14、筒管储料器15、按压装置16和挂纱装置17。框架11支承操作装置12、排出装置、供给装置30、筒管保持装置14、筒管储料器15、按压装置16和挂纱装置17。
[落纱台车的结构及动作]
参照图3~图10对落纱台车10各部分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3~图10中省略了控制部100的图示,但落纱台车10各部分的动作由控制部100控制。
如图3所示,在利用卷取装置20形成满卷的卷装P后,使牵伸装置3和气流纺纱装置4的动作停止,中断纱线Y的供给,通过使滚筒驱动部停止来使滚筒23的旋转停止。此时,第1导纱器63和第2导纱器64分别移动到离开纱线存积辊61和挂纱部件62的位置。接着,操作装置12保持摇架臂24a并操作摇架臂24a。由此,像图4所示那样,一对筒管支架21、22移动到排出位置。排出位置为满卷的卷装P离开滚筒23的位置。这样,操作装置12以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相对于滚筒23移动的方式操作摇架24。
接着,如图5所示,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打开,排出装置从位于排出位置的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满卷的卷装P。这样,操作装置12以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开闭的方式操作摇架24。接着,如图6所示,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移动到供给位置。供给位置为比排出位置(参照图4和图5)离滚筒23近的位置。
接着,如图7所示,筒管保持装置14将保管在筒管储料器15中的空的筒管B移交给供给装置30,供给装置30从上侧将空的筒管B提供给位于供给位置并且打开着的一对筒管支架21、22(参照图2)。然后,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而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闭合,利用第1筒管支架21保持筒管B的端部B1,利用第2筒管支架22保持筒管B的端部B2。接着,如图8所示,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而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移动到挂纱位置。挂纱位置为比供给位置(参照图6和图7)离滚筒23近的位置,为保持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上的筒管B与滚筒23接触的位置。
在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移动到挂纱位置的同时,使牵伸装置3和气流纺纱装置4开始动作,开始(重新开始)纱线Y的供给。此时,转动到下侧的第1捕捉引导装置8利用吸引空气流捕捉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然后,第1捕捉引导装置8通过转动到上侧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引导到接头装置7。接着,通过第1导纱器63靠近纱线存积辊61地移动,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被拉拽到纱线存积装置6一侧。而且,通过第2导纱器64靠近挂纱部件62地移动,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被钩挂到挂纱部件62上。由此,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被缠绕到纱线存积辊61上。
接着,如图9所示,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位于挂纱位置的状态下,按压装置16将保持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上的筒管B按压在滚筒23上。按压装置16具有与筒管B接触的接触部16a及使接触部16a移动的移动机构16b,接触部16a能够更换地安装在移动机构16b上。接触部16a根据筒管B的种类更换。通过按压装置16将筒管B按压在滚筒23上、并且第4导纱器66从挂纱部件62上摘下纱线Y地移动,从挂纱部件62上摘下纱线Y。由此,从纱线存积辊61上退绕纱线Y,纱线Y的供给开始时不稳定的纱线Y被第1捕捉引导装置8吸引并废弃。接着,挂纱装置17移动到接头装置7附近从第1捕捉引导装置8接过纱线Y。具体为,挂纱装置17利用吸引空气流捕捉被纱线存积装置6抽出的纱线Y。
接着,如图10所示,在按压装置16将筒管B按压在滚筒23上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而在筒管B的端部B2与第2筒管支架22之间设置间隙(参照图2)。另一方面,通过第4导纱器66移动到原来的待机位置,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钩挂到挂纱部件62上。由此,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被缠绕到纱线存积辊61。接着,挂纱装置17将纱线Y引导到设置在筒管B的端部B2与第2筒管支架22之间的间隙内。接着,在纱线Y配置在该间隙中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装置12操作摇架臂24a使一对筒管支架21、22闭合,将纱线Y钩挂到筒管B上。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闭合后,挂纱装置17在挂纱装置17与筒管B之间切断纱线Y。这样,在一对筒管支架21、22位于挂纱位置的状态下,一对筒管支架21、22开闭,挂纱装置17从下侧将被纱线存积装置6抽出的纱线Y钩挂到筒管B上。当挂纱装置17将纱线Y钩挂到筒管B时,滚筒驱动部使滚筒23的旋转停止。
在纱线Y钩挂到筒管B上后,操作装置12、按压装置16和挂纱装置17回到落纱台车10中的待机位置,通过使滚筒驱动部动作而使滚筒23开始旋转,开始卷取装置20进行的卷装P的形成(向筒管B卷取纱线Y)。更具体为,在开始形成卷装P时,利用设置在落纱台车10中的限制引导件(图示省略)使纱线Y不被横动槽横动地进行限制,在筒管B端部B2的内侧形成包头纱(日文:バンチ巻き)。形成了包头纱后,解除限制引导件对纱线Y的限制,继续形成卷装P。在纺纱机1中,各纺纱单元2具有驱动牵伸装置3的牵伸驱动部(图示省略),牵伸装置3以与各纺纱单元2的状况相对应的牵伸速度进行动作。卷取装置20将纱线Y卷取到筒管B上的卷取期间(从卷取装置20开始将纱线Y卷取到空的筒管B上起、到形成满卷的卷装P为止的期间)的牵伸速度,比卷取期间以外的准备期间(某个卷取期间与下一个卷取期间之间的期间)的牵伸速度快。另外,牵伸速度为例如平均牵伸速度,与气流纺纱装置4的纺纱速度相对应。
[筒管供给时发生的错误的修复]
下面对在从空的筒管B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起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的错误(以下有时简称为“错误”)的修复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关于错误的修复,控制部100根据第1传感器101、第2传感器102和第3传感器103的检测结果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筒管保持装置14和挂纱装置17。控制部100构成为包含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通信设备等的计算机装置。控制部100通过处理器执行读入内存等的规定的软件(程序)、控制内存和存储器中数据的读取和写入以及通信设备进行的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来实现各种功能。
第1传感器101检测纱线Y是否被挂纱装置17捕捉到。第1传感器101为例如在挂纱装置17从第1捕捉引导装置8接过纱线Y之际检测挂纱装置17处是否有纱线Y的传感器等。第2传感器102检测纱线Y是否被卷取装置20卷取。第2传感器102为例如检测卷取装置20中纱线Y是否在横动的传感器、检测纱线存积辊61中纱线Y的存积量是否在上限值以内的传感器、检测纱线存积装置6与卷取装置20之间是否存在行进的纱线Y的传感器等。第3传感器103检测从气流纺纱装置4纺出纱线Y。第3传感器103为例如检测气流纺纱装置4与纱线监视装置5之间是否存在行进的纱线Y的传感器、在第1捕捉引导装置8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引导到接头装置7之际检测第1捕捉引导装置8中是否存在纱线Y的传感器、在开始纱线Y的供给时不稳定的纱线Y被第1捕捉引导装置8吸引并废弃之际检测在纱线存积装置6的下游侧是否存在纱线Y的传感器等。
在对错误的修复进行说明之前,对供给装置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供给装置30具有框架31、凸轮部件32、臂34、把持部35、第1轴36、第2轴37、第1电机38和第2电机39。另外,在图12~图19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凸轮部件32。
框架31安装在落纱台车10的框架11(参照图1)上。框架31支承凸轮部件32、臂34、把持部35、第1轴36、第2轴37、第1电机38和第2电机39。在凸轮部件32上形成有凸轮槽33。凸轮槽33具有根端部分33a和顶端部分33b。根端部分33a比凸轮槽33中的除根端部分33a以外的部分加宽。在凸轮槽33中配置有设置在臂34上的凸轮从动件34a。
在臂34的根端部分设置有第1轴36,把持部35安装在臂34的顶端部分上。把持部35能够把持筒管B地构成。第1电机38经由多个齿轮(图示省略)与第1轴36连接,使臂34和把持部35以第1轴36为中心轴一体地转动。第2电机39通过多个齿轮(图示省略)与第2轴37连接,使臂34、把持部35和第1轴36以第2轴37为中心轴一体地转动。在供给装置30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凸轮从动件34a位于凸轮槽33的一部分即承接部33c上,臂34的根端部分位于设置在框架31上的止挡部31a上。
利用以上的结构,把持部35能够在第1位置A1与第2位置A2之间移动,并且能够在第1位置A1与第3位置A3之间移动。第1位置A1为在供给装置30处于待机状态的情况下把持部35的待机位置。第2位置A2为对一对筒管支架21、22进行筒管B的移交和接收的位置。第3位置A3为对输送机18进行筒管B的移交的位置。
另外,输送机18沿着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延伸,从筒管供给装置(图示省略)将用于保管到筒管储料器15中的筒管B搬送到落纱台车10中,同时从落纱台车10将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上排出的筒管B搬送到设置在与筒管供给装置相反一侧的回收箱内。这样,输送机18起回收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的筒管B的筒管回收部的作用。
筒管保持装置14将预定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筒管B保持在筒管储料器15上,并且能够在第4位置A4与第5位置A5之间移动。第4位置A4为第1位置A1与第2位置A2之间的把持部35的轨道上的位置。第5位置A5为第1位置A1与第2位置A2之间的把持部35的轨道外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比第4位置A4靠后侧的位置)。第1位置A1与第3位置A3之间的把持部35的轨道在竖直方向、即机体高度的方向(高度方向)上经过第4位置A4和第5位置A5的上侧。
供给装置30在控制部100的控制下如下地将空的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首先,像图13所示那样,第2电机39使臂34、把持部35和第1轴36一体地以第2轴37为中心轴转动。由此,凸轮从动件34a移动到上侧,离开凸轮槽33的承接部33c。接着,像图14所示那样第1电机38使臂34和把持部35一体地以第1轴36为中心轴转动。由此,凸轮从动件34a在凸轮槽33的根端部分33a内移动,把持部35从第1位置A1经过第4位置A4而移动到第2位置A2。此时,把持部35在第4位置A4上从筒管保持装置14接收筒管B,在第2位置A2将筒管B移交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
下面参照图15~图19对修复错误时落纱台车10各部分的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该错误为从空的筒管B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起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的错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筒管B称为“第1筒管B”,将预定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空的筒管B称为“第2筒管B”。
在检测到在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下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第1种错误(以下有时简称为“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如下地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来实施第1种错误的修复。
首先,像图15所示那样,保持着第2筒管B的筒管保持装置14从第4位置A4移动到第5位置A5。接着,把持部35从第1位置A1经过第4位置A4移动到第2位置A2,把持部35在第2位置A2处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接收第1筒管B。把持部35从第1位置A1经过第4位置A4移动到第2位置A2之际各部的动作与图13和图14所示的各部分的动作一样。
接着,像图16所示那样,第1电机38使臂34和把持部35一体地以第1轴36为中心轴转动。由此,凸轮从动件34a在凸轮槽33的根端部分33a内移动,把持着第1筒管B的把持部35从第2位置A2经过第4位置A4而移动到第1位置A1。
接着,像图17所示那样,把持着第2筒管B的筒管保持装置14从第5位置A5移动到第4位置A4。接着,像图17、图18和图19所示那样,第2电机39使臂34、把持部35和第1轴36一体地以第2轴37为中心轴转动。由此,凸轮从动件34a沿着凸轮槽33移动到顶端部分33b,把持着第1筒管B的把持部35从第2位置A2经过第4位置A4和第5位置A5的上侧而移动到第3位置A3。接着,把持部35在第3位置A3处将筒管B移交给输送机18。
接着,把持部35回到第1位置A1,像图13和图14所示那样将第2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然后,像上述那样利用操作装置12和挂纱装置17等将纱线Y钩挂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2筒管B上(参照图8、图9和图10)。
如上所述,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以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第1筒管B,将第2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并且将纱线Y钩挂到第2筒管B上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来实施第1种错误的修复。另外,在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被捕捉到后第2传感器102检测到纱线Y没被卷取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第1种错误为例如纱线Y没被夹在第1筒管B的端部B2与第2筒管支架22之间(参照图2)、或者在被夹着后纱线Y立即断纱的错误,为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高的错误。
在检测到在第1筒管B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下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该捕捉动作时发生的第2种错误(以下有时简称为“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以维持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重试将纱线Y钩挂到第1筒管B上的方式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来实施第2种错误的修复。另外,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没有纺出纱线Y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并且,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纺出了纱线Y后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落纱台车10的各部分。第2种错误为例如气流纺纱装置4纺出纱线Y失败、或者挂纱装置17接过来自第1捕捉引导装置8的纱线Y失败的错误,为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了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低的错误。
[作用及效果]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在纺纱机1中,与从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开始到规定量的纱线Y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的错误的内容相对应地改变用于修复该错误的动作内容。具体为,在检测到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高,因此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第1筒管B并将第2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同时将纱线Y钩挂到第2筒管B上。由此,能够不用操作者介入地更换筒管B,通过更换该筒管B能够防止形成包含不需要的纱线Y的卷装P。并且,在检测到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该捕捉动作时发生的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低,因此维持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将纱线Y钩挂到第1筒管B上。由此,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B所需的时间相当的量。如上所述,根据纺纱机1,即使在从筒管B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起到规定量的纱线Y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在纺纱机1中,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供给装置30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接收第1筒管B并移交给输送机18,从筒管保持装置14接收第2筒管B并移交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由此,由于没有必要与供给装置30分开地另外设置用来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接收第1筒管B并移交给输送机18的装置,因此能够简化结构。
在纺纱机1中,供给装置30构成为把持部35能够在第1位置A1与第2位置A2之间移动、并且把持部35能够在第1位置A1与第3位置A3之间移动,筒管保持装置14构成为能够在第4位置A4与第5位置A5之间移动。由此,能够简化筒管保持装置14、输送机18和供给装置30的布局,并且能够简化筒管保持装置14和供给装置30的动作路线。
在纺纱机1中,第1位置A1与第3位置A3之间的把持部35的轨道在机体高度方向上经过第4位置A4和第5位置A5的上侧。由此,能够进一步简化筒管保持装置14、输送机18和供给装置30的布局,并且能够进一步简化筒管保持装置14和供给装置30的动作路线。
在纺纱机1中,回收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的第1筒管B的筒管回收部构成为搬送第1筒管B的输送机18。由此,能够自动地将第1筒管B搬送到规定地点。
在纺纱机1中,在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被捕捉到后第2传感器102检测到纱线Y没被卷取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在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被捕捉到后第2传感器102检测到纱线Y没被卷取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能够不用操作者介入地更换筒管B,通过更换该筒管B能够防止形成包含不需要的纱线Y的卷装P。
在纺纱机1中,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没有纺出纱线Y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没有纺出纱线Y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B所需要的时间相当的量。并且,由于在例如操作者进行了气流纺纱装置4的维护后不用更换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就能开始纱线Y向该第1筒管B的卷取,因此能够减轻纺纱单元2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在纺纱机1中,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纺出了纱线Y后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控制部100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在第3传感器103检测到纺出了纱线Y后第1传感器101检测到纱线Y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不需要的纱线Y缠绕到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第1筒管B上的可能性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作为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控制操作装置12、供给装置30和挂纱装置17,能够将修复错误所需要的时间缩短与更换筒管B所需要的时间相当的量。
在纺纱机1中,在各纺纱单元2处卷取装置20配置在卷取从下侧朝向上侧行进的纱线Y的位置上。由此,由于即使在卷取装置20的位置高的情况下也能自动地实施错误的修复,因此能够防止由操作者在高的位置处作业导致的纺纱单元2的工作效率降低。
在纺纱机1中实施的挂纱方法具备如下步骤:在检测到在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下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第1筒管B,并将第2筒管B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并且将纱线Y钩挂到第2筒管B上的步骤;以及在检测到在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下挂纱装置17捕捉纱线Y的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该捕捉动作时发生的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维持第1筒管B被提供给了一对筒管支架21、22的状态并将纱线Y钩挂到第1筒管B的步骤。根据这种挂纱方法,与上述纺纱机1一样,即使在从筒管B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起到规定量的纱线Y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回收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排出的第1筒管B的筒管回收部也可以构成为保管第1筒管B的储料器。由此,不用输送机18等也能够回收第1筒管B,并将保管在储料器中的第1筒管B自动地排出到设置在规定地点的回收箱等中,或者操作者进行回收。在上述纺纱机1中,能够将这样的储料器设置在落纱台车10中。
用来从一对筒管支架21、22接收第1筒管B并移交给输送机18等筒管回收部的装置也可以与供给装置30分开地另外设置。实施在从空的筒管B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21、22起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B上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的错误的修复的各装置也可以与落纱台车10分开地另外设置。也可以落纱台车10不具备筒管储料器15,供给装置30接收由输送机18搬送来的空的筒管B而直接提供给卷取装置20。落纱台车10只要具备将卷装P落纱的功能即可,也可以不具备提供空的筒管B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牵伸装置3具备多个辊对。但是,配置在纤维束F的行进方向上离气流纺纱装置4最近的位置上的辊对(前辊对)也可以构成为其他装置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纺纱单元2具备将牵伸装置3牵伸过的纤维束F提供给气流纺纱装置4的供给装置,前辊对包含在该供给装置的一部分中。前辊对既可以包含在牵伸纱条S的牵伸装置3或将纤维束F提供给气流纺纱装置4的供给装置中,也可以不包含在其他装置中而单独设置。
也可以取代牵伸装置3而设置梳齿辊,气流纺纱装置4给从梳齿辊提供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
气流纺纱装置4还可以具备沿互相相反的方向给纤维束F加捻的一对空气喷嘴。
卷取装置20并不局限于驱动滚筒23旋转、与滚筒23接触的筒管B从动旋转的类型,也可以是驱动筒管B旋转、与筒管B接触的滚筒23从动旋转的类型。即,滚筒23只要是与筒管B接触而旋转的滚筒就可以。
在纺纱单元2中,纱线Y的行进方向在纱线存积装置6中变换,但纱线Y的行进方向也可以不在纱线存积装置6中变换。
在纺纱单元2中,以在机体高度方向上下侧提供的纱线Y在上侧卷取的方式配置了各装置。但是,在纺纱单元2中,也可以以在机体高度方向上在上侧提供的纱线Y在下侧卷取的方式配置各装置。这种情况下,既可以落纱台车10以在纺纱机1下部的行进路线上行进的方式设置,也可以排出的第1筒管B被排出到纺纱机1下部的排出部。
为了从气流纺纱装置4抽出纱线Y,也可以在气流纺纱装置4与纱线存积装置6之间配置输送辊和夹持辊。在设置输送辊和夹持辊的情况下,可以取代纱线存积装置6而设置使用了吸引空气流的松弛消除管和/或机械式张力调节辊等。
纱线监视装置5也可以配置在纱线存积装置6与卷取装置20之间。
接头装置7、第1捕捉引导装置8和第2捕捉引导装置9也可以设置在能够沿着多个纺纱单元2的排列方向移动的接头台车上。也可以在各纺纱单元2或落纱台车10上设置在进行接头等之际抽出来自卷装P的纱线Y的纱线抽出装置。
纱线卷取机并不局限于纺纱机1,也可以是自由端精纺机等。自由端精纺机为在上述纺纱单元2中取代牵伸装置3和气流纺纱装置4而设置了自由端纺纱装置(转子式纺纱装置)的精纺机。自由端纺纱装置为利用梳齿辊或空气流将纱条S的纤维分离,利用空气流将分离纤维搬送到高速旋转的转子内,利用转子的内壁使纤维收集成束的装置。通过从自由端纺纱装置抽出收集成束的纤维从而生成纱线Y。
在纺纱单元2中,也可以取代利用接头装置7将2个纱端连接的结构,而通过将来自卷装P的纱线Y插入气流纺纱装置4中、并开始牵伸装置3的牵伸动作和气流纺纱装置4的纺纱动作,来将来自气流纺纱装置4的纱线Y与来自卷装P的纱线Y连接(接头)。
以上所述的各结构的材料和形状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和形状,能够采用种种材料和形状。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能够与该实施方式中的至少一部分以外的结构任意组合。
根据本发明公开,能够提供即使在从筒管被提供给一对筒管支架起到规定量的纱线被卷取到该筒管上为止的一连串的动作中发生了错误,也能够减轻与修复该错误相关的操作者的劳力和时间,并且能够减轻由修复该错误导致的工作效率降低的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Claims (11)

1.一种纱线卷取机,具备:
卷取装置,具有保持筒管的一对筒管支架和支承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摇架;
操作装置,通过操作所述摇架而使所述一对筒管支架开闭;
供给装置,向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提供所述筒管;
挂纱装置,捕捉纱线并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筒管上;以及
控制部,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
所述控制部,
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以从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作为所述筒管提供给所述一对筒管支架、且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第2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该第1种错误是在所述第1筒管被作为所述筒管而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所述挂纱装置捕捉所述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错误,
在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以维持所述第1筒管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而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第1筒管上的方式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所述第2种错误是在所述第1筒管被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所述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所述捕捉动作时发生的错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
在检测到所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回收从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的所述第1筒管的筒管回收部,以及
在检测到所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保持预定提供给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所述第2筒管的筒管保持装置;
在检测到所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所述供给装置从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接收所述第1筒管并移交给所述筒管回收部,且从所述筒管保持装置接收所述第2筒管并移交给所述一对筒管支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卷取机,所述供给装置构成为,具有把持所述筒管的把持部,所述把持部能够在所述把持部的待机位置即第1位置与对所述一对筒管支架进行所述筒管的移交和接收的位置即第2位置之间移动,并且所述把持部能够在所述第1位置与对所述筒管回收部进行所述筒管的移交的位置即第3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筒管保持装置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所述把持部的轨道上的位置即第4位置、与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2位置之间的所述把持部的轨道外的位置即第5位置之间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卷取机,所述第1位置与所述第3位置之间的所述把持部的轨道在高度方向上经过所述第4位置和所述第5位置的上侧。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所述筒管回收部构成为搬送所述第1筒管的输送机。
6.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所述筒管回收部构成为保管所述第1筒管的储料器。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检测所述纱线是否被所述挂纱装置捕捉到了的第1传感器,以及
检测所述纱线是否正被所述卷取装置卷取的第2传感器;
在所述第1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纱线被捕捉到了之后、所述第2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纱线没被卷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作为检测到了所述第1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纱线卷取机,还具备:
利用捻回空气流给纤维束加捻而生成所述纱线的气流纺纱装置,以及
检测是否从所述气流纺纱装置纺出了所述纱线的第3传感器;
在所述第3传感器检测到没有纺出所述纱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作为检测到所述第2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卷取机,在所述第3传感器检测到纺出了所述纱线后、所述第1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纱线没被捕捉到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作为检测到所述第2种错误的情况来控制所述操作装置、所述供给装置和所述挂纱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纱线卷取机,所述卷取装置配置在卷取从下侧朝向上侧行进的所述纱线的位置上。
11.一种挂纱方法,在具备以下装置的纱线卷取机中实施:
具有保持筒管的一对筒管支架和支承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摇架的卷取装置,
通过操作所述摇架而使所述一对筒管支架开闭的操作装置,
给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提供所述筒管的供给装置,以及
捕捉纱线并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筒管上的挂纱装置;
该挂纱方法具备以下的步骤:
在检测到第1种错误的情况下,从所述一对筒管支架排出第1筒管并将第2筒管作为所述筒管提供给所述一对筒管支架、且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第2筒管上,所述第1种错误是在所述第1筒管被作为所述筒管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所述挂纱装置捕捉所述纱线的捕捉动作后发生的错误;以及
在检测到第2种错误的情况下,维持所述第1筒管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而将所述纱线钩挂到所述第1筒管上,所述第2种错误是在所述第1筒管提供给了所述一对筒管支架的状态下、所述捕捉动作之前或进行所述捕捉动作时发生的错误。
CN202010189854.4A 2019-04-26 2020-03-18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Active CN111847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5275A JP2020179985A (ja) 2019-04-26 2019-04-26 糸巻取機及び糸掛け方法
JP2019-085275 2019-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7101A true CN111847101A (zh) 2020-10-30
CN111847101B CN111847101B (zh) 2023-11-21

Family

ID=7029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9854.4A Active CN111847101B (zh) 2019-04-26 2020-03-18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30436A1 (zh)
JP (1) JP2020179985A (zh)
CN (1) CN11184710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7079A (en) * 1969-04-29 1973-02-14 Elitex Zavody Textilniho Controlling the knotting procedure in textile machines particularly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s
DE4241992A1 (de) * 1992-12-12 1994-06-16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augen eines Fadenanfangs einer Ablaufspule
DE4422596A1 (de) * 1994-06-28 1996-01-04 Schlafhorst & Co W Automatischer Kopswechsel an einer Spulstelle
CN1119621A (zh) * 1994-06-13 1996-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络筒机的纱线卷取用的筒管供给装置
JP2006225092A (ja) * 2005-02-16 2006-08-31 Murata Mach Ltd 自動玉揚げ動作方法
CN10212664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
DE102013014195A1 (de) * 2012-11-10 2014-05-15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Behebung einer Fadenunterbrechung beim Wickeln eines Fadens auf eine Kreuzspule
CN104671000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保持装置、筒管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EP2952462A1 (de) * 2014-06-07 2015-12-09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leerhülsenqualität
CN105253703A (zh) * 2014-07-10 2016-01-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5819269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7304013A (zh) * 2016-04-22 2017-10-3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处理装置
CN108468120A (zh) * 2017-02-23 2018-08-31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落纱的方法和相应的落纱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7079A (en) * 1969-04-29 1973-02-14 Elitex Zavody Textilniho Controlling the knotting procedure in textile machines particularly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s
DE4241992A1 (de) * 1992-12-12 1994-06-16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augen eines Fadenanfangs einer Ablaufspule
CN1119621A (zh) * 1994-06-13 1996-04-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络筒机的纱线卷取用的筒管供给装置
DE4422596A1 (de) * 1994-06-28 1996-01-04 Schlafhorst & Co W Automatischer Kopswechsel an einer Spulstelle
JP2006225092A (ja) * 2005-02-16 2006-08-31 Murata Mach Ltd 自動玉揚げ動作方法
CN102126647A (zh) * 2010-01-15 2011-07-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落纱装置
DE102013014195A1 (de) * 2012-11-10 2014-05-15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Behebung einer Fadenunterbrechung beim Wickeln eines Fadens auf eine Kreuzspule
CN104671000A (zh) * 2013-11-26 2015-06-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筒管保持装置、筒管设置装置及纱线卷绕机
EP2952462A1 (de) * 2014-06-07 2015-12-09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der leerhülsenqualität
CN105253703A (zh) * 2014-07-10 2016-01-20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05819269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卷绕机
CN107304013A (zh) * 2016-04-22 2017-10-3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纱线处理装置
CN108468120A (zh) * 2017-02-23 2018-08-31 里特机械公司 用于纺纱机落纱的方法和相应的落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0436A1 (en) 2020-10-28
JP2020179985A (ja) 2020-11-05
CN111847101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4175B (zh) 纺纱机械以及残留于纱线贮存罗拉的细纱的除去方法
JP2011162351A (ja) 玉揚げ装置
CN109385703B (zh) 气流纺纱机
JP2015147633A (ja) ボビンセット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JP2013067883A (ja) 糸巻取機
EP2907780B1 (en) Bobbin setting device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JP4529977B2 (ja) コアヤーン紡績機
CN111847101B (zh) 纱线卷取机及挂纱方法
CN109969862B (zh) 纱线卷取机
CN109969861B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筒管供给方法
CN105819269A (zh) 纱线卷绕机
EP2966199B1 (en) Spinning machine and spinning method
CN109930260B (zh) 纺纱机和纱线捕捉方法
JP3161382B2 (ja) 紡績機の自動玉揚げ装置
CN111661706B (zh) 废纱产生量输出装置及纤维机械
CN103010832A (zh) 卷取单元以及纱线卷取机
CN116891164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15465731A (zh) 纱线卷取机
CN116803878A (zh) 纱线卷取机以及纱线卷取方法
CN115467057A (zh) 纺纱机
JP2024007744A (ja) 紡績機、パッケージの形成方法及びパッケージ
CN116804296A (zh) 纺纱机
JP2019081631A (ja) 糸巻取機及び糸掛け方法
CN113774526A (zh) 气流纺纱机
JP2021155876A (ja) 空気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