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10145A - 杀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杀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10145A
CN115210145A CN202180018935.0A CN202180018935A CN115210145A CN 115210145 A CN115210145 A CN 115210145A CN 202180018935 A CN202180018935 A CN 202180018935A CN 115210145 A CN115210145 A CN 115210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e
conveyor
chamber
bactericid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893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10145B (zh
Inventor
早川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210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10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101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5/00Preserving, protecting or purifying packages or package cont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55/02Sterilising, e.g. of complete packages
    • B65B55/025Packaging in aseptic tu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5/00Preserving, protecting or purifying packages or package content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55/02Sterilising, e.g. of complete packages
    • B65B55/04Sterilising wrappers or receptacle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 B65B55/10Sterilising wrappers or receptacles prior to, or during, packaging by liquids or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01Cleaning of filling devices
    • B67C3/005Cleaning outside parts of fil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7/00Concurrent cleaning, filling, and closing of bottles; 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at least two of these operations
    • B67C7/0006Conveying; Synchronising
    • B67C7/002General lay-out of bottle-handl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7/00Concurrent cleaning, filling, and closing of bottles; 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at least two of these operations
    • B67C7/0006Conveying; Synchronising
    • B67C7/004Conveying; Synchronising the containers travelling along a circular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7/00Concurrent cleaning, filling, and closing of bottles; Processes or devices for at least two of these operations
    • B67C7/0073Sterilising, aseptic filling and clo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210/00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ackaging machine
    • B65B2210/06Sterilising or cleaning machinery or condu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CCLEANING, FILLING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OR EMPTYING, OF BOTTLES, JARS, CANS, CASKS, BARRELS, OR SIMILAR CONTAINE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UNNELS
    • B67C3/00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Filling casks or barrel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 B67C3/02Bottling liquids or semiliquids; Filling jars or cans with liquids or semiliquids using bottling or like apparatus
    • B67C3/22Details
    • B67C3/26Filling-heads; Means for engaging filling-heads with bottle necks
    • B67C2003/2688Means for filling containers in define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 B67C2003/2694Means for filling containers in defined atmospheric conditions by enclosing a set of containers in a cha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杀菌方法,其具备: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工序;和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无菌水的无菌水供给工序。

Description

杀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菌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将饮料填充至瓶等容器的系统,已知有一边对饮料本身进行杀菌、一边对缓冲罐、配管、填充嘴等进行杀菌而成为无菌状态的内容物填充系统。在这样的内容物填充系统中,例如更换饮料的种类时,进行CIP(在线清洁,Cleaning in Place),进而进行SIP(在线灭菌,Sterilization in Place)(例如,专利文献1~3)。
CIP用于将附着于饮料的流路、罐的前次的饮料的残留物等除去,通过使例如水中添加了苛性钠等碱性试剂的清洗液在饮料的流路中流过后,使水中添加了酸性试剂的清洗液流过而进行。
SIP用于对饮料的流路、罐进行杀菌处理而成为无菌状态,例如,通过在通过CIP进行了清洗后的流路内流过加热蒸气或热水而进行。
另外,为了净化,在配置有用于填充内容物的填充装置的填充腔室内、设置于填充腔室的出口侧的出口腔室也进行COP(定位外清洁,Cleaning out of Place)及SOP(定位外灭菌,Sterilizing out of Place)(例如,专利文献4~8)。
在填充腔室内、出口腔室内配设有各种喷射嘴,进行COP及SOP时,将碱清洗剂、过氧乙酸清洗剂、过氧化氢水等杀菌剂、无菌水等从这些喷嘴以喷雾状或淋浴状依次喷射至填充腔室内、出口腔室内。利用该杀菌剂、无菌水的雾、淋浴等净化填充腔室、出口腔室的内壁面、填充装置(填料)等机器的表面而无菌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18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532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2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315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299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18903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8-135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6-206501号公报
然而,在这样的内容物填充系统的杀菌中,要求提高内容物填充系统的杀菌效率。
本发明考虑到这样的方面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内容物填充系统的杀菌效率的杀菌方法。
发明内容
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是出口侧结构体的杀菌方法,上述出口侧结构体设置于配置有用于向瓶中填充内容物的填充装置的填充腔室的出口侧,
上述出口侧结构体具备:
出口腔室,其具有与上述填充腔室连结的无菌区域腔室、和与上述无菌区域腔室连结的灰色区域腔室;和
非无菌区域,其与上述出口腔室连结,
在上述无菌区域腔室内设置有对填充有上述内容物的上述瓶进行运送的无菌区域传送机,
在上述灰色区域腔室内设置有从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收取上述瓶、并且对上述瓶进行运送的灰色区域传送机,
在上述非无菌区域设置有从上述灰色区域传送机收取上述瓶、并且对上述瓶进行运送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
上述种杀菌方法具备:
在使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旋转的状态下,向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工序;和
在使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旋转的状态下,向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供给无菌水的无菌水供给工序。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可以是:上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包含多个中间传送机,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及上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多个上述中间传送机中的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侧的上段中间传送机旋转,并且使上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侧的下段中间传送机停止。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可以是:在上述无菌区域腔室及上述灰色区域腔室内形成有储存上述杀菌剂的储存部,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将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及上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上述储存部内的上述杀菌剂中,并使它们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可以是:上述灰色区域传送机由单一的传送机构成,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及上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上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停止。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可以是:在上述无菌区域腔室及上述灰色区域腔室内形成有储存上述杀菌剂的储存部,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将上述无菌区域传送机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上述储存部内的上述杀菌剂中,并使其旋转。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上述杀菌剂的温度可以为50℃以上且80℃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上述杀菌剂可以包含氢氧化钠。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在上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可以使上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停止。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在上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可以使上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停止。
在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中,可以是:上述无菌区域腔室的容积为0.3m3以上且5m3以下,向上述无菌区域腔室内供给的上述杀菌剂的供给量为1.2m3/h以上且12m3/h以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内容物填充系统的杀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进行杀菌的内容物填充系统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进行杀菌的内容物填充系统的出口侧结构体的正视示意图(图1的II线向视图)。
图3是示出进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杀菌系统的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框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正视示意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正视示意图。
图10是示出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进行杀菌的内容物填充系统的出口侧结构体的变形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变形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9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以下示出的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的图。因此,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夸张了各部的大小、形状。另外,可以在不脱离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变更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示出的各图中,有时对相同部分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一部分详细说明。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各构件的尺寸等数值及材料名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适当选择而使用。在本说明书中,关于特定形状、几何学条件的用语、例如平行、正交、垂直等用语,除了严格的含义以外,也包括实质上相同的状态。
(内容物填充系统)
首先,通过图1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进行杀菌的设置有出口侧结构体的内容物填充系统(无菌填充系统、asepsis填充系统)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内容物填充系统10是对瓶30填充饮料等内容物的系统。瓶30可以通过对将合成树脂材料注塑成型而制作的预塑形坯进行双向拉伸吹塑成型而制作。作为瓶30的材料,优选使用热塑性树脂、特别是PE(聚乙烯)、PP(聚丙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除此以外,作为容器可以是玻璃、罐、纸、小袋、或它们的复合容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用合成树脂制的瓶作为容器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内容物填充系统10具备:瓶供给部21、瓶杀菌装置11、空气喷淋装置14、无菌水喷淋装置15、填充装置(填料)20、盖安装装置(压盖机、卷边机及封盖机)16、以及产品瓶运出部22。这些瓶供给部21、瓶杀菌装置11、空气喷淋装置14、无菌水喷淋装置15、填充装置20、盖安装装置16、及产品瓶运出部22沿着瓶30的运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设。另外,在瓶杀菌装置11、空气喷淋装置14、无菌水喷淋装置15、填充装置20、及盖安装装置16之间设置有在这些装置间运送瓶30的多个运送轮12。
瓶供给部21从外部向内容物填充系统10依次接收空的瓶30,并将所接收的瓶30向瓶杀菌装置11运送。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瓶供给部21的上游侧设置通过对预塑形坯进行双向拉伸吹塑成型而进行瓶30的成型的瓶成型部(未图示)。这样一来,可以连续地进行从预塑形坯的供给经过瓶30的成型至向瓶30填充内容物及合盖的工序。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容积小的预塑形坯的形态而不是容积大的瓶30的形态从外部搬运至内容物填充系统10,能够使构成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设备紧凑。
瓶杀菌装置11用于对填充内容物之前的瓶30进行杀菌,通过将杀菌剂喷射至瓶30而对瓶30内进行杀菌。作为杀菌剂,例如使用过氧化氢水溶液。在瓶杀菌装置11中,生成1重量%以上、优选为35重量%的浓度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暂时气化后冷凝的雾或气体,将该雾或气体向瓶30的内外表面喷雾。这样一来,通过过氧化氢水溶液的雾或气体对瓶30内进行杀菌,因此,可以均匀地对瓶30的内面进行杀菌。
空气喷淋装置14通过向瓶30供给无菌的加热空气或常温空气,从而进行过氧化氢的活化,同时将异物、过氧化氢等从瓶30内除去。
无菌水喷淋装置15对通过作为杀菌剂的过氧化氢杀菌后的瓶30进行利用无菌的15℃以上且85℃以下的水的清洗。由此,将附着于瓶30的异物除去。
填充装置20从瓶30的口部向瓶30内填充预先经过了杀菌处理的内容物。在该填充装置20中,对空的状态的瓶30填充内容物。在该填充装置20中,一边使多个瓶30旋转(公转),一边向瓶30的内部填充内容物。该内容物可以在常温下填充至瓶30内。内容物通过预先加热等进行杀菌处理,并在冷却至3℃以上且40℃以下的常温后填充至瓶30内。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在填充装置20中填充的内容物,例如可举出茶系饮料、牛奶系饮料等饮料。
盖安装装置16通过在利用填充装置20填充了内容物后的瓶30的口部安装盖33,从而对瓶30进行合盖。在盖安装装置16中,瓶30的口部被盖33关闭,以外部的空气、微生物不会侵入瓶30内的方式进行密封。在盖安装装置16中,一边使填充有内容物的多个瓶30旋转(公转),一边在其口部安装盖33。这样一来,通过在瓶30的口部安装盖33,从而得到产品瓶35。
预先通过盖杀菌装置17对盖33进行了杀菌。盖杀菌装置17例如配置于无菌腔室40(后述)的外侧的盖安装装置16的附近。在盖杀菌装置17中,从外部送入的盖33向盖安装装置16依次运送。在盖33接近盖安装装置16的过程中,向盖33的内外表面吹送过氧化氢的雾或气体后,用热空气进行干燥,并进行杀菌处理。
产品瓶运出部22将通过盖安装装置16安装了盖33后的产品瓶35向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外部连续地运出。该产品瓶运出部22包含:后述的设置于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后述的设置于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灰色区域传送机24、以及后述的设置于非无菌区域44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
这样的内容物填充系统10具备无菌腔室40。该无菌腔室40具有: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以及出口腔室43。杀菌腔室41设置于填充腔室42的入口侧,出口腔室43设置于填充腔室42的出口侧。因此,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沿着瓶30的运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依次配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腔室41、42、43间分别形成有瓶30等可通过的程度的间隙。将该间隙抑制为最小限度、例如1瓶份的瓶30左右的大小。对于各腔室41、42、43内的压力而言,填充腔室42最高、为30Pa以上且100Pa以下左右,在杀菌腔室41与出口腔室43为相同程度、为1Pa以上且30Pa以下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在填充腔室42与出口腔室43之间的壁可以设置于填充装置20与盖安装装置16之间,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于盖安装装置16与运送轮12。另外,各腔室间的壁也可以不设置于图1所示的位置。例如,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空气喷淋装置14与无菌水喷淋装置15之间设置壁。
在图示例中,在杀菌腔室41中配置有瓶杀菌装置11、空气喷淋装置14以及无菌水喷淋装置15,在填充腔室42中配置有填充装置20和盖安装装置16。在出口腔室43中配置有产品瓶运出部22。
(出口侧结构体)
接下来,通过图1及图2对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进行杀菌的出口侧结构体1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出口侧结构体1设置于配置有填充装置20的填充腔室42的出口侧。该出口侧结构体1具备上述的出口腔室43、和与出口腔室43连结的非无菌区域44。其中,出口腔室43具有与填充腔室42连结的无菌区域腔室45、和与无菌区域腔室45连结的灰色区域腔室46。需要说明的是,在各腔室45、46及非无菌区域44间分别形成有瓶30等可通过的程度的间隙。以使各腔室45、46内的压力不会变化的方式将该间隙抑制为最小限度、例如1瓶份的瓶30左右的大小。
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是内部保持无菌状态的腔室。该无菌区域腔室45的内部通过供给无菌空气而保持正压状态,使得细菌不会侵入无菌区域腔室45内。例如,无菌区域腔室45的内部的压力可以为1Pa以上且30Pa以下。该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机器在对内容物填充系统10进行SOP时进行杀菌。
另外,在无菌区域腔室45内设置有对填充有内容物的瓶30进行运送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该无菌区域传送机23从设置于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运送轮12收取瓶30,并将瓶30交付至后述的灰色区域传送机24。在图示例中,无菌区域传送机23由单一的传送机构成。然而,并不限定于此,无菌区域传送机23也可以包含多个传送机。
灰色区域腔室46设置于无菌区域腔室45、与位于灰色区域腔室46的出口侧的非无菌区域44之间,是用于将无菌气氛与非无菌气氛隔绝的腔室。细菌可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另一方面,灰色区域腔室46以使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细菌不会侵入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方式构成。该灰色区域腔室46的内部的压力低于无菌区域腔室45的内部的压力。由此能够抑制从非无菌区域44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细菌侵入无菌区域腔室45内。另外,在灰色区域腔室46连接有排气线路46b。以通过从该排气线路46b排出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空气从而使灰色区域腔室46的内部的压力低于无菌区域腔室45的内部的压力的方式构成。例如,灰色区域腔室46的内部的压力可以为-20Pa以上且1Pa以下。在图示例中,排气线路46b仅与灰色区域腔室46连接,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无菌区域腔室45还连接有排气线路,可以从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这两者进行排气。该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机器在对内容物填充系统10进行SOP时可以进行杀菌,也可以不进行杀菌。
另外,在灰色区域腔室46内设置有从无菌区域传送机23收取瓶30、并对瓶30进行运送的灰色区域传送机24。该灰色区域传送机24将瓶30交付至设置于非无菌区域44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
非无菌区域44是可以存在细菌的区域。该非无菌区域44的机器可以在对内容物填充系统10进行SOP时不进行杀菌。另外,在非无菌区域44设置有从灰色区域传送机24收取瓶30、并且对瓶30进行运送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该灰色区域传送机24将瓶30交付至设置于非无菌区域44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灰色区域传送机24包含多个中间传送机24a~24d。在图示例中,灰色区域传送机24包含: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侧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设置于上段中间传送机24a的下游侧的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设置于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的下游侧的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以及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侧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上段中间传送机24a、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及下段中间传送机24d沿着瓶30的运送方向(图2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依次配置。
上段中间传送机24a以跨越无菌区域腔室45和灰色区域腔室46的方式配置。上段中间传送机24a以从设置于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收取瓶30的方式构成。
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分别以其整体被收纳于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方式配置。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分别以将通过上段中间传送机24a运送至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瓶30向下游侧运送的方式构成。
下段中间传送机24d以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下段中间传送机24d以将瓶30交付至设置于非无菌区域44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的方式构成。
这里,如图2所示,在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内形成有储存杀菌剂的储存部48。将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并使它们旋转。在图示例中,无菌区域传送机23、以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及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以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中并使其旋转的方式构成。
另外,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发挥将密封后的瓶30从无菌气氛中排出至非无菌气氛中的作用。这里,无菌区域腔室45的内部为无菌气氛,但是将密封后的瓶30排出的出口腔室43的外部为非无菌气氛。因此,以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在无菌气氛和非无菌气氛之间循环。由此,残存于非无菌区域44的细菌可能会通过附着于下段中间传送机24d而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而且,被下段中间传送机24d运送的细菌可能会附着于相邻的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这样一来,在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细菌在相邻的传送机彼此之间移动的情况下,细菌沿着瓶30的运送方向从下游侧被运送至上游侧,由此存在该细菌侵入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担忧。与此相对,通过将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至少一部分分别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中并使它们旋转,即使在细菌等附着于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灰色区域传送机24进行杀菌。由此,能够抑制细菌被运送至无菌区域腔室45内,能够抑制无菌区域腔室45内被细菌污染。
另外,在上述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分别设置有喷射嘴41a、42a、45a、46a(参照图2或图3),它们用于在对内容物填充系统10进行COP和/或SOP时将杀菌剂等以喷雾状或淋浴状喷射。
这样的内容物填充系统10例如可以由无菌填充系统构成。在该情况下,无菌腔室40的内部保持为无菌状态。或者内容物填充系统10可以是在85℃以上且小于100℃的高温下填充内容物的高温填充系统。另外,可以是在55℃以上且小于85℃的中温下填充内容物的中温填充系统。
(杀菌系统)
接下来,通过图3对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的杀菌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杀菌系统50具备:储存杀菌剂的罐T、向罐T供给水的水供给部51、向罐T供给杀菌剂原液的杀菌剂原液供给部52、与罐T连结的循环线路53、以及设置于循环线路53与罐T之间的供给线路54。
罐T用于如上所述地储存杀菌剂。通过在罐T中储存杀菌剂,能够在产品的制造中等预先制作杀菌剂,因此,能够缩短停机时间。在该罐T中储存的杀菌剂由水和杀菌剂原液制作,如后所述,可以是碱清洗剂、过氧乙酸清洗剂、过氧化氢水等。
罐T的容积优选为进行杀菌的无菌腔室40的容积的2倍以上且100倍以下。通过使罐T的容积为无菌腔室40的容积的2倍以上,能够抑制在对无菌腔室40进行杀菌时杀菌剂不足。由此,通过再次制作不足的杀菌剂,能够抑制无菌腔室40的杀菌被中断。因此,能够缩短无菌腔室40的杀菌时间。另外,通过使罐T的容积为无菌腔室40的容积的100倍以下,能够抑制制作多余的杀菌剂。因此,能够实现节能化。该罐T的容积也取决于进行杀菌的无菌腔室40的容积,例如可以为0.1m3以上且5.0m3以下、优选可以为1.5m3以上且3.0m3以下左右。
水供给部51用于将用于稀释杀菌剂原液的水供给至罐T内。从该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可以不是无菌水。通过使从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不为无菌水,能够缩短制作杀菌剂时的成本。从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例如可以是RO水、纯水、离子交换水、普通水(自来水)等。另外,从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的温度可以为10℃以上且30℃以下左右,作为一例,可以为15℃前后。
杀菌剂原液供给部52用于将用于制作杀菌剂的杀菌剂原液供给至罐T。从该杀菌剂原液供给部52供给的杀菌剂原液可以是包含氢氧化钠等作为碱成分的碱性水溶液,也可以是过氧乙酸水溶液、过氧化氢水等。例如,在杀菌剂原液为包含氢氧化钠的碱性水溶液的情况下,可以是包含20重量%以上且50重量%以下左右的氢氧化钠的碱性水溶液。另外,在杀菌剂原液为过氧乙酸水溶液的情况下,可以是包含10重量%以上且15重量%以下左右的过氧乙酸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此外,在杀菌剂原液为过氧化氢水的情况下,可以是包含0.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左右的过氧化氢的过氧化氢水。此外,只要是氢氧化钾、次氯酸钠等使微生物失活的液体,就可以用作杀菌剂原液。
由这样的杀菌剂原液制作的杀菌剂例如可以包含氢氧化钠0.5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左右。另外,杀菌剂可以包含过氧乙酸0.15重量%以上且0.4重量%以下左右。此外,杀菌剂可以包含过氧化氢0.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左右。
循环线路53用于在使在罐T内储存的杀菌剂循环的同时、将该杀菌剂加热至期望的温度。在该循环线路53中存在对杀菌剂进行加热的加热器H。具体而言,循环线路53包含与罐T连结的第1供给配管53a、和与第1供给配管53a连结的第1返回配管53b。其中,第1供给配管53a是从罐T供给杀菌剂的配管。在该第1供给配管53a中存在上述的加热器H、和用于使杀菌剂循环的泵P1。另一方面,第1返回配管53b是用于将通过第1供给配管53a后的杀菌剂返回至罐T内的配管。该第1返回配管53b与罐T连结。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加热器H可以存在于第1返回配管53b中。
供给线路54用于将通过循环线路53进行了加热后的杀菌剂送至下游侧。在该供给线路54中存在无菌腔室40(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具体而言,供给线路54与循环线路53的第1供给配管53a及第1返回配管53b连结,该供给线路54包括:设置于无菌腔室40的上游侧的第2供给配管54a、与无菌腔室40连结并且设置于无菌腔室40的下游侧的第2返回配管54b、以及与第2返回配管54b连结的排水配管54c。其中,第2供给配管54a在无菌腔室40的上游侧岔开成多个配管,并且以能够对无菌腔室40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分别独立地供给杀菌剂的方式构成。第2返回配管54b是用于将杀菌剂从无菌腔室40排出、并且使通过无菌腔室40后的杀菌剂返回至罐T内的配管。该第2返回配管54b与罐T连结。另外,在第2返回配管54b中存在用于使杀菌剂返回至罐T的泵P2。排水配管54c用于在对无菌腔室40进行了杀菌后将杀菌剂作为排液排出至外部。
另外,无菌水供给部58经由无菌水供给配管58a与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连结。通过使该无菌水供给部58向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供给无菌水,从而向无菌腔室40供给无菌水。
需要说明的是,虽未图示,但是在循环线路53及供给线路54(以下,简称为循环线路53等)中设置有用于进行流路的切换的阀等。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在循环线路53等中分别设置有温度计,通过这些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信息被发送至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另外,在循环线路53等中,除了上述的未图示的阀、温度计、或未图示的促动器以外,还设置有流量计或者浓度计等各种仪器、各种切换阀、及过滤器等,也通过来自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信号对这些装置进行控制。
(杀菌方法)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这里,通过图4~图9对使用杀菌系统50对出口侧结构体1进行杀菌的杀菌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杀菌方法例如可以适当地用于在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CIP及SIP之后进行的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COP及SOP。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图5、图7及图8中,以粗线表示水、杀菌剂原液或杀菌剂通过的配管等。
首先,对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操作钮进行操作。由此,从水供给部51向罐T供给水。另外,从杀菌剂原液供给部52向罐T供给杀菌剂原液。由此,在罐T内,杀菌剂原液被稀释而制作杀菌剂。在该情况下,作为杀菌剂,可以是包含氢氧化钠0.5重量%以上且5重量%以下左右的碱性水溶液、包含过氧乙酸0.15重量%以上且0.4重量%以下左右的过氧乙酸水溶液。另外,作为杀菌剂,可以是包含过氧化氢0.5重量%以上且35重量%以下左右的过氧化氢水。
(循环工序)
接下来,一边用加热器H对罐T中的杀菌剂进行加热一边通过循环线路53使其循环。在该情况下,驱动循环线路53的泵P1,供给至罐T的杀菌剂在循环线路53中循环(参照图4)。此时,通过未图示的阀将第1供给配管53a与第1返回配管53b连通。另一方面,第1供给配管53a与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不连通。这样一来,不向填充腔室42供给杀菌剂直到杀菌剂被加热至期望的温度为止。因此,如后所述,即使在罐T内在制作的杀菌剂内存活有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将该存活有细菌的杀菌剂向填充腔室42等供给。
杀菌剂在循环线路53中循环时,驱动循环线路53的加热器H,通过该加热器H对杀菌剂进行加热。杀菌剂例如被加热至50℃以上且80℃以下、优选被加热至60℃以上且80℃以下的温度。这里,杀菌剂通过循环线路53而循环的循环时间可以为5分钟以上且60分钟以下。通过使杀菌剂的循环时间为5分钟以上,能够容易地将杀菌剂加热至期望的温度而不设置大型的加热器、多个加热器。另外,通过使杀菌剂的循环时间为60分钟以下,能够抑制杀菌时间过长,能够缩短停机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向罐T供给水及杀菌剂原液、并使杀菌剂在循环线路53循环的时机,也取决于加热器H的能力、罐T的容量,但可以在内容物填充系统10中的饮料的填充中进行,也可以在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CIP中、SIP中进行。这里,有时会在饮料的生产结束后、开始填充腔室42的COP、SOP之前,进行对在填充腔室42内等残留的包装材料(瓶30、盖33)进行回收的清洗准备。在该情况下,优选在该清洗准备中将杀菌剂调整为给定浓度并进行循环升温。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CIP中、SIP中等预先将罐T内的杀菌剂加热至期望的温度,因此,能够缩短杀菌处理中的停机时间。
(杀菌剂供给工序)
接下来,通过供给线路54将通过加热器H进行了加热后的杀菌剂供给至无菌腔室40。此时,将通过加热器H进行了加热后的杀菌剂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另一方面,不向出口腔室43的灰色区域腔室46供给杀菌剂。由此能够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
通过供给线路54将杀菌剂供给至无菌腔室40时,首先,对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操作钮进行操作。由此切换未图示的阀,将第1供给配管53a与第2供给配管54a连通。接下来,如图5所示,将杀菌剂从罐T经由循环线路53的第1供给配管53a供给至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杀菌剂可以通过加热器H进一步加热。
接下来,将供给至第2供给配管54a的杀菌剂通过第2供给配管54a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及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此时,将杀菌剂通过分别设置于各腔室41、42、45内的喷射嘴41a、42a、45a喷射至各腔室41、42、45内。
这里,将供给至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杀菌剂通过喷射嘴45a向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喷射。由此,可以使杀菌剂附着于在无菌区域传送机23中未浸渍于在杀菌剂的储存部48内储存的杀菌剂的部分,能够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在该情况下,对于供给至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杀菌剂的供给量而言,例如在无菌区域腔室45的容积为0.3m3以上且5m3以下左右的情况下,可以为1.2m3/h以上且12m3/h以下左右,优选可以为2m3/h以上且8m3/h以下左右。通过使杀菌剂的供给量为1.2m3/h以上,能够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另外,通过使杀菌剂的供给量为12m3/h以下,能够减少杀菌剂的用量,能够降低杀菌剂供给工序的成本。
另外,将杀菌剂供给至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内时,如图6所示,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杀菌剂。由此能够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因此,能够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另外,此时可以使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停止。由此,即使在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剂伴随着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旋转而被运送至瓶30的运送方向(图6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下游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此时,可以使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多个中间传送机24a~24d中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并且使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在该情况下,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与相邻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一起旋转。由此,通过使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剂飞散,从而使飞散的杀菌剂附着于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相邻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而且,通过使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从而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上段中间传送机24a。
这里,如上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24将密封后的瓶30从无菌气氛排出至非无菌气氛。然后,灰色区域传送机24在无菌气氛和非无菌气氛之间循环。因此,在非无菌区域44残存的细菌可能会通过附着于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而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而且,例如,有时侵入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细菌会在相邻的传送机彼此之间移动,导致被下段中间传送机24d运送的细菌附着于相邻的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在该情况下,细菌沿着瓶30的运送方向从下游侧被运送至上游侧,由此存在该细菌侵入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担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使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从而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上段中间传送机24a。由此,即使在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相邻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上附着有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细菌死亡。因此,即使在细菌侵入了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
另外,此时,如图6所示,使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旋转。在该情况下,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与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及无菌区域传送机23一起旋转。由此,通过使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上段中间传送机24a的杀菌剂飞散,从而使飞散的杀菌剂附着于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而且,通过使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旋转,从而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由此,即使在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上附着有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细菌死亡。因此,即使在细菌侵入了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该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
此外,此时,将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中,并使它们旋转。具体而言,将无菌区域传送机23以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及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中,并使它们旋转。由此能够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以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及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能够进一步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
另一方面,将杀菌剂供给至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内时,使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这样一来,通过使以与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相邻且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然而,在从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内可能会预先存活有菌。而且,在这些细菌中,也存在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细菌。例如,在杀菌剂包含过氧乙酸的情况下,作为对过氧乙酸具有耐性的细菌,可举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多粘芽孢杆菌(B.polymyxa)、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千叶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chibensis)、类芽孢杆菌(P.favisporus)、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等。在像这些细菌那样,细菌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情况下,在罐T内制作的杀菌剂内存活有细菌,即使使用杀菌剂对无菌腔室40进行杀菌,杀菌剂内的细菌也可能会残存于无菌腔室40中。尤其是在杀菌剂的温度/浓度低的情况、杀菌时间短的情况下,变得难以使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细菌死亡,在杀菌剂内存活有细菌的可能性变高。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于循环线路53的加热器H对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剂进行加热,杀菌剂成为期望的温度。这样一来,通过将杀菌剂加热至期望的温度,即使在供给至罐T的水内预先存活有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细菌死亡。
向无菌腔室40供给杀菌剂时,杀菌剂的温度可以为50℃以上且80℃以下,优选可以为60℃以上且80℃以下。通过使杀菌剂的温度为50℃以上,即使在供给至罐T的水内预先存活有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使该细菌死亡。尤其是通过使杀菌剂的温度为60℃以上,即使在杀菌剂包含过氧乙酸、并且供给至罐T的水内存活有对过氧乙酸具有耐性的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使该细菌死亡。另外,通过使杀菌剂的温度为80℃以下,能够实现节能化及低成本化。此外,通过使杀菌剂的温度为80℃以下,能够抑制杀菌剂中所含的成分(例如,过氧乙酸)分解。另一方面,在通过添加剂等抑制杀菌剂中所含的成分分解的情况下,根据使用的杀菌剂不同,杀菌剂的温度也可以为70℃以上且90℃以下,优选可以为75℃以上且90℃以下。通过使杀菌剂的温度为70℃以上,即使在供给至罐T的水内预先存活有对杀菌剂的成分具有耐性的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细菌高效地死亡。
(回收工序)
接下来,将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剂返回至罐T。此时,对供给线路54的泵P2进行驱动,将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剂供给第2返回配管54b(参照图5)。然后,将供给至第2返回配管54b的杀菌剂通过第2返回配管54b返回至罐T。这样一来,加热后的杀菌剂以给定的时间在循环线路53的第1供给配管53a及供给线路54中循环。
然后,如图7所示,将杀菌剂从设置于供给线路54的第2返回配管54b的排水配管54c作为排液排出至外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进行上述的回收工序,而将从无菌腔室40供给至第2返回配管54b的杀菌剂从排水配管54c作为排液排出至外部。即,从无菌腔室40供给至第2返回配管54b的杀菌剂也可以不返回至罐T。
(无菌水供给工序)
接下来,将无菌水通过供给线路54供给至无菌腔室40。此时,将无菌水从无菌水供给部58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以及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
通过供给线路54将无菌水供给至无菌腔室40时,首先对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操作钮进行操作。由此切换未图示的阀,将无菌水供给配管58a与第2供给配管54a连通。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无菌水从无菌水供给部58经由无菌水供给配管58a供给至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
接下来,将供给至第2供给配管54a的无菌水经由第2供给配管54a供给至无菌腔室40的杀菌腔室41、填充腔室42、以及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此时,将无菌水通过分别设置于各腔室41、42、45、46内的喷射嘴41a、42a、45a、46a喷射至各腔室41、42、45、46内。
另外,将无菌水供给至出口腔室43的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内时,如图9所示,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杀菌剂。由此能够通过毫无遗漏地清洗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另外,此时,可以使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停止。由此,即使在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杀菌剂伴随着无菌区域传送机23等的旋转而被运送至瓶30的运送方向(图9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下游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杀菌剂在非无菌区域44流出。因此,能够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抑制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此时,使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多个中间传送机24a~24d中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并且使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无菌水毫无遗漏地清洗整个附着有杀菌剂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
此外,此时,如图9所示,可以使灰色区域传送机24的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旋转。由此,能够通过无菌水毫无遗漏地清洗附着有杀菌剂的第1中段中间传送机24b及第2中段中间传送机24c整体。
另一方面,将无菌水供给至无菌区域腔室45及灰色区域腔室46内时,使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这样一来,通过使以与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相邻、且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将无菌水供给至灰色区域腔室46内前附着于下段中间传送机24d的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杀菌方法具备: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工序;和在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旋转的状态下,向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供给无菌水的无菌水供给工序。由此,能够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并且能够毫无遗漏地对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进行清洗。因此,能够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因此,能够提高内容物填充系统10的杀菌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杀菌剂供给工序及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侧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并且使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侧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这样一来,通过使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从而能够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上段中间传送机24a。由此,即使在与无菌区域传送机23相邻的上段中间传送机24a上附着有细菌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细菌死亡。因此,即使在细菌侵入了灰色区域腔室46内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另外,无菌水供给工序中,通过使上段中间传送机24a旋转,能够毫无遗漏地清洗整个上段中间传送机24a。
另外,使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这样一来,通过使与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相邻的下段中间传送机24d停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将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并使它们旋转。由此能够使杀菌剂有效地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及灰色区域传送机2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能够进一步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杀菌剂原液包含氢氧化钠。在该情况下,即使在供给至罐T的水内预先存活有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多粘芽孢杆菌(B.polymyxa)、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千叶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chibensis)、类芽孢杆菌(P.favisporus)、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等菌的情况下,也能够高效地使该细菌死亡。因此,能够抑制由杀菌剂带来的杀菌效果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杀菌剂供给工序中,使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停止。由此能够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中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停止。在该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灰色区域传送机24包含多个中间传送机24a~24d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0所示,灰色区域传送机24可以由单一的传送机构成。在本变形例中,灰色区域传送机24以跨越无菌区域腔室45和灰色区域腔室46、并且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灰色区域传送机24以从设置于无菌区域腔室45内的无菌区域传送机23收取瓶30、并将所收取的瓶30交付至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的方式构成。
在本变形例中也同样优选在杀菌剂供给工序中,使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储存部48内的杀菌剂中,并使其旋转。由此能够使杀菌剂毫无遗漏地附着于整个无菌区域传送机23。因此,能够抑制细菌附着于无菌区域传送机23,能够提高无菌区域传送机23的杀菌效率。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优选在杀菌剂供给工序及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灰色区域传送机24停止。在该情况下也同样,通过使以与非无菌区域传送机25相邻、并且跨越灰色区域腔室46和非无菌区域44的方式配置的灰色区域传送机24停止,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杀菌剂流出至非无菌区域44。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在非无菌区域44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接触杀菌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者所进行的操作的安全性。
另外,可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各工序间进行其它工序。例如,可以在循环工序与杀菌工序之间设置冲洗工序,该冲洗工序利用通过加热器H进行了加热后的杀菌剂对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内进行冲洗。这里,第2供给配管54a内可能会不保持在无菌状态。因此,可能会在前次的SOP后,在残存于第2供给配管54a内的水中混入细菌,在前次的SOP后的饮料的生产中,该细菌在第2供给配管54a内增殖。与此相对,通过在杀菌工序之前对第2供给配管54a内进行冲洗,能够抑制该细菌混入填充腔室42等的内部。
在进行冲洗工序的情况下,在循环工序后对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的操作钮进行操作。由此,切换未图示的阀,将第1供给配管53a与第2供给配管54a连通。另外,此时,以使无菌腔室40与第2供给配管54a不连通的方式,切换设置于第2供给配管54a的阀等(未图示)中设置于最靠近无菌腔室40的位置的阀等。接下来,如图11所示,将杀菌剂从罐T经由循环线路53的第1供给配管53a供给至供给线路54的第2供给配管54a。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杀菌剂可以通过加热器H进一步加热。
接下来,将供给至第2供给配管54a的杀菌剂通过第2供给配管54a从与第2供给配管54a连结的排水配管54d作为排液排出至外部。
在该冲洗工序中,用于第2供给配管54a的冲洗的杀菌剂的体积优选为第2供给配管54a中的杀菌剂的流路的容积的至少1倍以上且5倍以下。通过使所使用的杀菌剂的体积为第2供给配管54a中的杀菌剂的流路的容积的1倍以上,能够将在前次的SOP中使用过而残存于第2供给配管54a中的水有效地除去。另外,通过使所使用的杀菌剂的体积为第2供给配管54a中的杀菌剂的流路的容积的5倍以下,能够减少杀菌剂的用量,能够降低冲洗工序的成本。
这样一来,通过在循环工序与杀菌工序之间进行冲洗工序,能够抑制在第2供给配管54a内存活的细菌混入填充腔室42等的内部。另外,通过在循环工序与杀菌工序之间进行冲洗工序,也可以利用通过加热器H进行了加热后的杀菌剂对第2供给配管54a进行加热。由此,能够抑制在杀菌工序中杀菌剂从第2供给配管54a内通过时杀菌剂的温度在第2供给配管54a内降低。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杀菌方法具备循环工序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未图示,但也可以不通过循环线路53使杀菌剂循环,而将杀菌剂供给至无菌腔室40。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从水供给部51供给的水来稀释从杀菌剂原液供给部52供给的杀菌剂原液、从而重新制作杀菌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未图示,但也可以不将前次对杀菌系统50进行杀菌时的杀菌剂排出而储存在罐T、其它回收罐内,由此进行再利用(multi-use)。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内容物填充系统10具备瓶供给部21、瓶杀菌装置11、空气喷淋装置14、无菌水喷淋装置15、填充装置20、盖安装装置16、以及产品瓶运出部2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虽未图示,但内容物填充系统10也可以不具备无菌水喷淋装置15。
也可以根据需要将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适当组合。或者可以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

Claims (10)

1.一种杀菌方法,其是出口侧结构体的杀菌方法,所述出口侧结构体设置于配置有用于向瓶中填充内容物的填充装置的填充腔室的出口侧,
所述出口侧结构体具备:
出口腔室,其具有与所述填充腔室连结的无菌区域腔室、和与所述无菌区域腔室连结的灰色区域腔室;和
非无菌区域,其与所述出口腔室连结,
在所述无菌区域腔室内设置有对填充有所述内容物的所述瓶进行运送的无菌区域传送机,
在所述灰色区域腔室内设置有从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收取所述瓶、并且对所述瓶进行运送的灰色区域传送机,
在所述非无菌区域设置有从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收取所述瓶、并且对所述瓶进行运送的非无菌区域传送机,
所述杀菌方法具备:
在使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旋转的状态下,向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供给杀菌剂的杀菌剂供给工序;和
在使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旋转的状态下,向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供给无菌水的无菌水供给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包含多个中间传送机,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及所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多个所述中间传送机中的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侧的上段中间传送机旋转,并且使所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侧的下段中间传送机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在所述无菌区域腔室及所述灰色区域腔室内形成有储存所述杀菌剂的储存部,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将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及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各自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所述储存部内的所述杀菌剂中,并使它们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由单一的传送机构成。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及所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所述灰色区域传送机停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在所述无菌区域腔室及所述灰色区域腔室内形成有储存所述杀菌剂的储存部,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将所述无菌区域传送机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所述储存部内的所述杀菌剂中,并使其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所述杀菌剂的温度为50℃以上且80℃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所述杀菌剂包含氢氧化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在所述杀菌剂供给工序中,使所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停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在所述无菌水供给工序中,使所述非无菌区域传送机停止。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方法,其中,
所述无菌区域腔室的容积为0.3m3以上且5m3以下,向所述无菌区域腔室内供给的所述杀菌剂的供给量为1.2m3/h以上且12m3/h以下。
CN202180018935.0A 2020-03-12 2021-03-10 杀菌方法 Active CN1152101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2934 2020-03-12
JP2020042934A JP6944661B2 (ja) 2020-03-12 2020-03-12 殺菌方法
PCT/JP2021/009692 WO2021182553A1 (ja) 2020-03-12 2021-03-10 殺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10145A true CN115210145A (zh) 2022-10-18
CN115210145B CN115210145B (zh) 2024-06-11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2711A (ja) * 2003-07-03 2005-01-27 Daiwa Can Co Ltd 容器の外面殺菌装置
JP2007099384A (ja) * 2005-10-07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殺菌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273623A (ja) * 2007-04-03 2008-11-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ボトルの殺菌・洗浄・充填・密封・搬送システム
JP2012086879A (ja) * 2010-10-20 2012-05-10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Food &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容器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線殺菌ユニット
US20140260099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Krones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t least one container
CN105246821A (zh) * 2013-06-25 2016-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系配管的杀菌方法及装置
CN107848782A (zh) * 2015-10-30 2018-03-27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用于处理容器的设备
JP2018122927A (ja) * 2017-02-03 2018-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キャップ殺菌方法および内容物充填方法
CN109789939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无菌填充机以及无菌填充方法
CN110621609A (zh) * 2017-05-10 2019-12-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无菌灌装机以及无菌灌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22711A (ja) * 2003-07-03 2005-01-27 Daiwa Can Co Ltd 容器の外面殺菌装置
JP2007099384A (ja) * 2005-10-07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殺菌方法及び装置
JP2008273623A (ja) * 2007-04-03 2008-11-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ボトルの殺菌・洗浄・充填・密封・搬送システム
JP2012086879A (ja) * 2010-10-20 2012-05-10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Food &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容器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線殺菌ユニット
US20140260099A1 (en) * 2013-03-13 2014-09-18 Krones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t least one container
CN105246821A (zh) * 2013-06-25 2016-01-13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饮料供给系配管的杀菌方法及装置
CN107848782A (zh) * 2015-10-30 2018-03-27 克罗内斯股份公司 用于处理容器的设备
CN109789939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无菌填充机以及无菌填充方法
US20190256336A1 (en) * 2016-09-26 2019-08-22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septic filling machine and aseptic filling method
JP2018122927A (ja) * 2017-02-03 2018-08-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キャップ殺菌方法および内容物充填方法
CN110621609A (zh) * 2017-05-10 2019-12-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无菌灌装机以及无菌灌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5586B2 (ja) 2023-10-20
US20230043811A1 (en) 2023-02-09
JP2021143010A (ja) 2021-09-24
JP6944661B2 (ja) 2021-10-06
WO2021182553A1 (ja) 2021-09-16
JP2022001509A (ja) 2022-01-06
EP4119452A1 (en) 2023-01-18
EP4119452A4 (en) 202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3167A (zh) 碳酸饮料无菌填充系统、饮料填充系统及cip处理方法
US20190337786A1 (en) Cap sterilizer, content filling system, cap sterilization method, and content filling method
WO2020045521A1 (ja) 無菌充填機及びその浄化方法
JP2021031066A (ja) 無菌充填機の無菌水供給配管内殺菌方法及び殺菌装置
JP7367889B2 (ja) 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及び殺菌方法
WO2020250775A1 (ja) 無菌充填機及び無菌充填機の充填バルブの冷却方法
JP7129034B2 (ja) 殺菌方法
JP7491357B2 (ja)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および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
CN115210145B (zh) 杀菌方法
CN115210145A (zh) 杀菌方法
CN113164634A (zh) 无菌填充机腔室内的杀菌方法
JP2018016365A (ja)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ップ殺菌方法
JP2020109027A (ja) 無菌充填機及びその浄化方法
WO2023032754A1 (ja) 密封容器外面洗浄装置の洗浄方法及び無菌充填機
JP7388579B2 (ja) 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及び殺菌方法
JP6970393B2 (ja) 無菌充填機チャンバー内の殺菌方法
JP6970395B2 (ja) 無菌充填機チャンバー内の殺菌方法
JP6970394B2 (ja) 無菌充填機チャンバー内の殺菌方法
JP7491286B2 (ja) 無菌充填機の無菌水供給配管内の殺菌方法及び殺菌装置
JP2018165163A (ja) 無菌充填機及び無菌充填機で使用する殺菌剤の再利用方法
JP2018016366A (ja)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ップ殺菌方法
JP2018016363A (ja)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ップ殺菌方法
JP2018016364A (ja) キャップ殺菌装置、内容物充填システムおよびキャップ殺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