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7438B -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07438B
CN115207438B CN202211102032.3A CN202211102032A CN115207438B CN 115207438 B CN115207438 B CN 115207438B CN 202211102032 A CN202211102032 A CN 202211102032A CN 115207438 B CN115207438 B CN 1152074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se
groove
mov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0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07438A (zh
Inventor
曾洪华
曾宪武
杨剑明
徐旺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Teamgia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eamgia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eamgia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eamgiant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20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7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07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7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07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07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顶板,还包括: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安装于所述顶板的表面;U型移动框架,所述U型移动框架的两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U型移动框架贯穿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后延伸出去;联动上料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安装于所述U型移动框架与所述箱体之间;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放置槽之间。此装置通过联动上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在移动座移动伸出的过程中自动对下底板进行上料,使得无需通过机械手进行额外的移动上料操作,减少机械手的移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上料时空间不足而造成的操作不便。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池组与下底板进行压合胶接,从而方便电池组后期的使用。
现有技术公开了部分电池组装方面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60920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电池组组装设备,包括传送带、工作台和电池组装框架,工作台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表面的支架,以及顺序排列的电池组装框架安装部、测压板和电池推送装置,工作台上表面与测压板之间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板和第一电动伸缩杆,推板的端面与电池组装框架安装部相对设置,第一电动伸缩杆水平固定连接在推板与支架之间,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台侧面,用于将电池模组输送到测压板上,电池组装框架设置在电池组装框架安装部内。
现有技术在对电池组与下底板进行压合胶接过程中,需要机械手将下底板和电池组送入压合工位的压合空间内,并且在卸料时还需要将机械手伸入到压合空间内进行拿取,而压合空间的空间大小有限,这使得使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过程中,移动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手进行送入和取出,提高了对机械手的操作难度。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有顶板,还包括:
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
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安装于所述顶板的表面;
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底座之间;
箱体,所述箱体放置于地面,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移动座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
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开设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的内部放置有多个下底板;
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对称开设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部;
U型移动框架,所述U型移动框架的两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U型移动框架贯穿所述第一内腔的侧壁后延伸出去;
联动上料装置,所述联动装置安装于所述U型移动框架与所述箱体之间;
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移动座的顶部;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与所述放置槽之间;
其中,所述挤压装置用于对移动至所述底座和所述顶板之间的电池组和底座进行挤压胶合,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移动座横向移动至所述底座的外部进行上料,所述联动上料装置用于在移动座横向移动推动过程中进行所述下底板的定位上料,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在所述移动座横向移动复位过程中,对上料后的下底板和电池组进行定位。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贯穿所述顶板后延伸至所述底座与所述顶板之间,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端部固定有按压板。
优选的,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气缸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气缸对称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底部,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均与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联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两个第二齿条、两个齿轮和挡板,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对称固定于所述移动座朝向所述箱体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滑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齿条的端部与所述U型移动框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齿轮均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所述挡板插接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部,所述下底板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下底板向上移动的抬升机构。
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部,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下底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气弹簧,全部所述气弹簧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移动框架内圈相对侧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全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全部所述限位块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斜面,全部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下底板的底部边缘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支撑槽。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内部盛放黏合胶,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第一内腔的上方,所述第二内腔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所述U型移动框架顶部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条。
优选的,全部所述条形通孔的上方均设置有挤压条,全部所述挤压条的顶部共同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内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腔内壁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动内槽,所述连接板的两端穿过所述开口后延伸至所述滑动内槽的内部,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内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板的底部贯穿所述箱体的侧壁后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U型移动框架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板相对应的让位凹槽,所述让位凹槽的边缘处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圆角。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曲形凹槽和两个连接管槽,两个所述曲形凹槽对称开设于所述放置槽的底部,两个所述连接管槽均开设于所述移动座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曲形凹槽相连通,所述连接管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动杆,所述拉动杆朝向所述曲形凹槽的一端均固定有密封橡胶条,所述曲形凹槽的边缘处均固定有环形橡胶条,所述拉动杆背向所述曲形凹槽的一端均固定有移动块,所述拉动杆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移动块相对应的让位槽,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所述让位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插接块,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橡胶插接块相对应的插接槽。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直杆,两个所述第一直杆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直杆,所述第二安装槽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板,所述第一推动板位于所述第二直杆朝向所述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贯穿所述移动座的底部,所述翻转槽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底部穿过所述翻转槽延伸出去,所述移动座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收缩槽,两个所述收缩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板,两个所述第二推动板朝向所述放置槽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橡胶挤压块,所述橡胶挤压块贯穿所述收缩槽的侧壁后延伸至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板与所述收缩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联动上料装置的设置,使得在移动座移动伸出的过程中自动对下底板进行上料,通过下底板的自动上料,使得无需通过机械手进行额外的移动上料操作,从而减少机械手的移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进行上料时由于空间不足而造成的操作不便。
2、本发明通过挤压条和条形通孔的设置,使得在U型移动框架移动过程中,连接板带动挤压条向上移动露出条形通孔,从而使得条形通孔的内部畅通方便黏合胶的溢出,从而有利于避免条形通孔长时间贯通而造成的黏合胶长时间溢出,从而有利于避免黏合胶的过渡溢出而对电池组与下底板的组装造成不便。
3、本发明通过定位装置的设置,使得移动座带动移动块滑动后,带动拉动杆和密封橡胶条移动,使得曲形凹槽的内部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负压对下底板产生吸取作用,从而有利于通过负压吸取对下底板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座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整体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B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箱体处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C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U型移动框架和下底板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图8中D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底座和移动座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图10中E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图10中F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移动座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图13中G处局部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移动座顶部剖面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顶板;3、第一气缸;4、按压板;5、第二气缸;6、移动座;601、固定板;7、第一齿条;8、U型移动框架;9、第二齿条;10、齿轮;11、箱体;12、第一内腔;13、挡板;14、支撑板;15、气弹簧;16、第二内腔;17、条形通孔;18、挤压条;19、连接板;20、第一弹簧;21、滑动内槽;2101、开口;22、滑动板;23、滑槽;24、让位凹槽;25、放置槽;26、第一安装槽;27、第二弹簧;28、限位块;29、第一斜面;30、第二斜面;31、下底板;32、支撑槽;33、曲形凹槽;34、环形橡胶条;35、连接管槽;36、拉动杆;37、密封橡胶条;38、移动块;39、让位槽;40、橡胶插接块;41、插接槽;42、第一直杆;43、第二直杆;44、第一推动板;45、翻转板;4501、翻转槽;46、第二推动板;4601、收缩槽;47、第三弹簧;48、橡胶挤压块;49、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至图15所示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2,还包括:
移动座6,移动座6滑动安装于底座1的顶部;
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安装于顶板2的表面;
推动装置,推动装置安装于移动座6与底座1之间;
箱体11,箱体11放置于地面,箱体11位于移动座6背向底座1的一端;
第一内腔12,第一内腔12开设于箱体11的内部,第一内腔12的内部放置有多个下底板31;
滑槽23,两个滑槽23对称开设于第一内腔12的内部;
U型移动框架8,U型移动框架8的两端滑动安装于滑槽23的内部,U型移动框架8贯穿第一内腔12的侧壁后延伸出去;
联动上料装置,联动装置安装于U型移动框架8与箱体11之间;
放置槽25,放置槽25开设于移动座6的顶部;
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安装于移动座6与放置槽25之间;
其中,挤压装置用于对移动至底座1和顶板2之间的电池组和底座进行挤压胶合,推动装置用于推动移动座6横向移动至底座1的外部进行上料,联动上料装置用于在移动座6横向移动推动过程中进行下底板31的定位上料,定位装置用于在移动座6横向移动复位过程中,对上料后的下底板31和电池组进行定位;工作时,现有技术在对电池组与下底板进行压合胶接过程中,需要机械手将下底板和电池组送入压合工位的压合空间内,并且在卸料时还需要将机械手伸入到压合空间内进行拿取,而压合空间的空间大小有限,这使得使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过程中,移动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手进行送入和取出,提高了对机械手的操作难度,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的压合胶接进行支撑,推动装置能够推动移动座6移动,移动座6向底座1和顶板2外部移动时,移动座6上方的工作空间增大,从而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进行上料的过程中遭受阻碍,造成机械手工作的不便捷,移动座6带动电池组和下底板31向底座1和顶板2之间移动后,挤压装置向下挤压推动,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之间进行压合胶接,箱体11内部的第一内腔12能够对下底板31进行放置,在移动座6移动过程中,通过联动上料装置带动下底板31向移动座6顶部的放置槽25内部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座6在移动露出的同时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使得无需通过机械手再次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有利于减少机械手的操作移动空间,从而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小空间内部不便于移动操作造成的不便,因此,使得机械手在进行电池组的上料过程时,将移动座6向底座1和顶板2外部移动增大操作空间,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上料过程中操作空间小,不便于操作的情况,并且移动座6向外移动时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使得机械手无需单独对下底板31上料,减少机械手的操作步骤,从而减少移动空间,从而降低对操作空间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机械手的操作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固定于顶板2的顶部,第一气缸3的伸缩端贯穿顶板2后延伸至底座1与顶板2之间,第一气缸3的伸缩端端部固定有按压板4;工作时,在需要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进行压合胶接时,启动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通过伸缩端向下推动按压板4,按压板4向下移动后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进行压合,从而完成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的压合胶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推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气缸5和固定板601,两个第二气缸5对称固定于底座1的底部,固定板601固定于移动座6远离第二气缸5的一端底部,两个第二气缸5的伸缩端均与固定板601的侧壁固定连接;工作时,在需要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进行上料时,启动第二气缸5,第二气缸5启动后通过伸缩端推动固定板601移动,固定板601带动移动座6向底座1和顶板2外部移动,使得移动座6移出底座1和顶板2之间后,移动座6上方的空间露出,从而有利于增大移动座6上方的操作空间,避免移动座6上方操作空间小而造成的机械手操作复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联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7、两个第二齿条9、两个齿轮10和挡板13,两个第一齿条7对称固定于移动座6朝向箱体11的端部,两个第二齿条9滑动安装于箱体11的两端侧壁上,两个第二齿条9的端部与U型移动框架8朝向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齿轮10转动安装于箱体11的两端侧壁上,两个齿轮10均与相邻的第一齿条7和第二齿条9相啮合,挡板13插接于第一内腔12的内部,下底板31与第一内腔1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推动下底板31向上移动的抬升机构;工作时,移动座6移动过程中带动两个第一齿条7移动,第一齿条7移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10转动,齿轮10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条9移动,第二齿条9移动后带动U型移动框架8移动,箱体11内部的抬升机构能够向上推动下底板31,使得下底板31被向上推动抬升后与第一内腔12的顶面接触,U型移动框架8移动后能够将被抬升至第一内腔12顶部的下底板31向箱体11外部移动,从而在移动座6移动伸出的过程中自动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通过下底板31的自动上料,使得无需通过机械手进行额外的移动上料操作,从而减少机械手的移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进行上料时由于空间不足而造成的操作不便,并且U型移动框架8在推动完成后,并未完全脱离第一内腔12,进而有利于对下方的下底板31进行限位,当U型移动框架8复位后,下方的下底板31才能在抬升机构的推动下向上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板14,支撑板14滑动安装于第一内腔12的内部,支撑板14位于下底板31的底部,支撑板14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气弹簧15,全部气弹簧15的底部均与第一内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时,支撑板14能够对下底板31进行支撑,气弹簧15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推动力向上推动支撑板14,使得下底板31能够在被向上推动后保持最上方的下底板31与第一内腔12的顶部贴合,从而有利于U型移动框架8移动后带动下底板31移动至移动座6的顶部进行自动上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U型移动框架8内圈相对侧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26,第一安装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8,全部限位块28与第一安装槽26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27,全部限位块28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斜面29,全部限位块28朝向箱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斜面30,下底板31的底部边缘均开设有与限位块28相对应的支撑槽32;工作时,U型移动框架8在带动下底板31向移动座6上方移动时,移动座6顶部的放置槽25与U型移动框架8之间存在高度差,使得下底板31被带动移动时可能会与U型移动框架8脱离,从而使得下底板31在移动上料途中脱离,不利于下底板31的上料,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下底板31被向上抬升时,下底板31的顶部与第一斜面29挤压接触,第一斜面29被挤压推动后使得限位块28向第一安装槽26的内部移动,第一安装槽26移动过程中挤压第二弹簧27使得第二弹簧27压缩,在下底板31被向上推动至与第一内腔12的顶部接触时,限位块28与支撑槽32对齐,此时,第二弹簧27通过自身压缩后的弹性力推动限位块28向支撑槽32的内部移动,从而通过四个限位块28对下底板31进行支撑,避免U型移动框架8在推动下底板31移动的过程中下底板31掉落的情况,从而有利于下底板31能够被移动上位至规定的位置进行组装,在机械手将电池组放置在下底板31上时,电池组与下底板31的顶部粘黏,从而使得下底板31黏在电池组的底部,此时,机械手向底座1的方向推动电池组,电池组带动下底板31向底座1的方向移动,使得下底板31底部的支撑槽32通过边缘挤压接触第二斜面30,第二斜面30被推动后带动限位块28再次向第一安装槽26的内部移动,使得下底板31失去限位块28的支撑作用,随后机械手放开电池组,能够使得电池组与失去支撑的下底板31一同向下掉落至放置槽25的内部完成电池组与下底板31的上料,从而有利于使得电池组与下底板31能够稳定的上料至规定的位置,方便电池组下底板组装的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箱体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16,第二内腔16的内部盛放黏合胶,第二内腔16位于第一内腔12的上方,第二内腔16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7,U型移动框架8顶部朝向箱体11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条;工作时,下底板31移动至放置槽25的内部后,由于需要对下底板31和电池组进行胶合,从而需要对下底板31进行黏合胶的涂抹,需要额外通过机械手或人工进行涂抹,降低电池组的加工效率,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第二内腔16的内部能够盛放黏合胶,黏合胶能够通过条形通孔17进行缓慢的漏出,使得黏合胶缓慢的被向外漏出涂抹在下底板31的顶部,从而在下底板31被向上抬升至第一内腔12的顶部时,能够自动进行黏合胶的涂抹,在U型移动框架8推动下底板31上料的过程中,U型移动框架8顶部的橡胶条对第一内腔12的顶部进行刮动,从而有利于通过橡胶条的刮动,使得沿着条形通孔17漏出的黏合胶被刮动堆积至下底板31的顶部,从而有利于避免通过额外的设备进行黏合胶的涂抹而占有空间,从而有利于避免占用空间大而造成机械手的移动操作空间减小而造成操作的不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全部条形通孔17的上方均设置有挤压条18,全部挤压条18的顶部共同固定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一弹簧20,第一弹簧20的顶部与第二内腔1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内腔16内壁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开口2101,两个开口2101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动内槽21,连接板19的两端穿过开口2101后延伸至滑动内槽21的内部,连接板19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板22,滑动板22滑动连接于滑动内槽21的内部,滑动板22的底部贯穿箱体11的侧壁后延伸至滑槽23的内部,U型移动框架8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滑动板22相对应的让位凹槽24,让位凹槽24的边缘处与滑动板22的底部均设置有圆角;工作时,黏合胶盛放在第二内腔16的内部,若条形通孔17长期处于连通状态,会使得黏合胶不断的向下滴落,造成黏合胶的过度涂抹,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U型移动框架8位于第一内腔12的内部时,滑动板22位于让位凹槽24的内部,此时,两个第一弹簧20向下推动连接板19,连接板19被向下推动时带动挤压条18被向下推动,使得挤压条18与条形通孔17的顶部对齐,对条形通孔17进行封堵,使得此时黏合胶能够避免向下溢出,在U型移动框架8移动过程中,U型移动框架8带动让位凹槽24移动,让位凹槽24移动后使得滑动板22沿着让位凹槽24的边缘被向上推动,滑动板22在滑动内槽21的内部向上移动,滑动板22带动连接板19向上移动,连接板19带动挤压条18向上移动露出条形通孔17,从而使得条形通孔17的内部畅通方便黏合胶的溢出,从而有利于避免条形通孔17长时间贯通而造成的黏合胶长时间溢出,从而有利于避免黏合胶的过渡溢出而对电池组与下底板31的组装造成不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曲形凹槽33和两个连接管槽35,两个曲形凹槽33对称开设于放置槽25的底部,两个连接管槽35均开设于移动座6的内部,两个连接管槽35分别与两个曲形凹槽33相连通,连接管槽3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动杆36,拉动杆36朝向曲形凹槽33的一端均固定有密封橡胶条37,曲形凹槽33的边缘处均固定有环形橡胶条34,拉动杆36背向曲形凹槽33的一端均固定有移动块38,拉动杆36的底部开设有与移动块38相对应的让位槽39,移动块38滑动连接于让位槽39的内部,移动块38朝向底座1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插接块40,底座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橡胶插接块40相对应的插接槽41;工作时,下底板31和电池组下落至放置槽25的内部后,推动装置带动移动座6向底座1的方向移动,移动座6带动拉动杆36、密封橡胶条37和移动块38移动,移动块38移动后与底座1的边缘挤压接触,在挤压接触过程中,橡胶插接块40通过产生形变而插入插接槽41的内部,底座1的边缘推动移动块38,使得移动块38与移动座6之间产生相对移动,移动块38在让位槽39的内部滑动,移动块38滑动后带动拉动杆36移动,拉动杆36在连接管槽35的内部移动,拉动杆36带动密封橡胶条37移动,密封橡胶条37移动后对曲形凹槽33内部的气体产生抽取作用,由于下底板31放置在放置槽25的内部后,下底板31的底部与环形橡胶条34接触,使得环形橡胶条34的边缘产生密封,曲形凹槽33内部的气体被抽取后,使得曲形凹槽33的内部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负压对下底板31产生吸取作用,从而有利于通过负压吸取对下底板31进行定位,在移动座6移动伸出的过程中,移动块38通过橡胶插接块40与插接槽41的插接作用被拉动,从而使得移动块38被拉动向曲形凹槽33的方向移动,使得移动块38带动密封橡胶条37移动后使得曲形凹槽33内部的气压恢复,使得下底板31失去负压吸取作用方便下料,随后在移动块38随着移动座6继续移动后通过刚性力拉动橡胶插接块40与插接槽41脱离,因此,在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挤压胶合完毕后,操作者启动第二气缸5推动移动座6向底座1外移动一段距离,使得移动座6移动一段距离后带动密封橡胶条37复位,从而使得曲形凹槽33内部的负压作用取消,此时能够通过机械手进行胶合完毕的电池组合下底板31下料,随后第二气缸5继续推动移动座6向底座1外移动,使得移动座6重新进行下一组的上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移动座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9,第二安装槽4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直杆42,两个第一直杆42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直杆43,第二安装槽49背向底座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板44,第一推动板44位于第二直杆43朝向箱体11的一侧,第二安装槽49的一侧开设有翻转槽4501,翻转槽4501贯穿移动座6的底部,翻转槽45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翻转板45,翻转板45的底部穿过翻转槽4501延伸出去,移动座6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收缩槽4601,两个收缩槽46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板46,两个第二推动板46朝向放置槽25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橡胶挤压块48,橡胶挤压块48贯穿收缩槽4601的侧壁后延伸至放置槽25的内部,第二推动板46与收缩槽460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47;工作时,在对下底板31进行定位后,电池组放置在下底板31的上方,在移动座6复位过程中,移动座6可能产生晃动,使得电池组位置产生移动,从而使得电池组与下底板31的胶合产生偏移,影响成品品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在移动座6移动过程中,移动块38移动后推动翻转板45翻转,翻转板45翻转后推动第一推动板44移动,第一推动板44推动第二直杆43移动,第二直杆43移动后推动两个转动连接的第一直杆42翻转,从而使得四个第二直杆43同步移动,第二直杆43移动后推动第二推动板46移动,第二推动板46移动后挤压第三弹簧47压缩,同时第二推动板46在收缩槽4601的内部移动后推动橡胶挤压块48伸出,两侧的橡胶挤压块48均伸出后对电池组起到挤压限位作用,从而使得电池组能够被推动至下底板31顶部的中部进行定位,有利于电池组与下底板31进行定位组装。
本发明工作原理:现有技术在对电池组与下底板进行压合胶接过程中,需要机械手将下底板和电池组送入压合工位的压合空间内,并且在卸料时还需要将机械手伸入到压合空间内进行拿取,而压合空间的空间大小有限,这使得使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过程中,移动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手进行送入和取出,提高了对机械手的操作难度,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底座1能够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的压合胶接进行支撑,推动装置能够推动移动座6移动,移动座6向底座1和顶板2外部移动时,移动座6上方的工作空间增大,从而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进行上料的过程中遭受阻碍,造成机械手工作的不便捷,移动座6带动电池组和下底板31向底座1和顶板2之间移动后,挤压装置向下挤压推动,对电池组和下底板31之间进行压合胶接,箱体11内部的第一内腔12能够对下底板31进行放置,在移动座6移动过程中,通过联动上料装置带动下底板31向移动座6顶部的放置槽25内部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座6在移动露出的同时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使得无需通过机械手再次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有利于减少机械手的操作移动空间,从而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小空间内部不便于移动操作造成的不便,因此,使得机械手在进行电池组的上料过程时,将移动座6向底座1和顶板2外部移动增大操作空间,有利于避免机械手在上料过程中操作空间小,不便于操作的情况,并且移动座6向外移动时对下底板31进行上料,使得机械手无需单独对下底板31上料,减少机械手的操作步骤,从而减少移动空间,从而降低对操作空间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机械手的操作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有顶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座(6),所述移动座(6)滑动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
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安装于所述顶板(2)的表面;
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底座(1)之间;
箱体(11),所述箱体(11)放置于地面,所述箱体(11)位于所述移动座(6)背向所述底座(1)的一端;
第一内腔(12),所述第一内腔(12)开设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内腔(12)的内部放置有多个下底板(31);
滑槽(23),两个所述滑槽(23)对称开设于所述第一内腔(12)的内部;
U型移动框架(8),所述U型移动框架(8)的两端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23)的内部,所述U型移动框架(8)贯穿所述第一内腔(12)的侧壁后延伸出去;
联动上料装置,所述联动上料 装置安装于所述U型移动框架(8)与所述箱体(11)之间;
放置槽(25),所述放置槽(25)开设于所述移动座(6)的顶部;
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座(6)与所述放置槽(25)之间;
其中,所述挤压装置用于对移动至所述底座(1)和所述顶板(2)之间的电池组和所述底座(1)进行挤压胶合,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移动座(6)横向移动至所述底座(1)的外部进行上料,所述联动上料装置用于在所述移动座(6)横向移动推动过程中进行所述下底板(31)的定位上料,所述定位装置用于在所述移动座(6)横向移动复位过程中,对上料后的下底板(31)和电池组进行定位;
所述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气缸(3),所述第一气缸(3)固定于所述顶板(2)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3)的伸缩端贯穿所述顶板(2)后延伸至所述底座(1)与所述顶板(2)之间,所述第一气缸(3)的伸缩端端部固定有按压板(4);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两个第二气缸(5)和固定板(601),两个所述第二气缸(5)对称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所述固定板(601)固定于所述移动座(6)远离所述第二气缸(5)的一端底部,两个所述第二气缸(5)的伸缩端均与所述固定板(601)的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联动上料装置包括两个第一齿条(7)、两个第二齿条(9)、两个齿轮(10)和挡板(13),两个所述第一齿条(7)对称固定于所述移动座(6)朝向所述箱体(11)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二齿条(9)滑动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二齿条(9)的端部与所述U型移动框架(8)朝向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轮(10)转动安装于所述箱体(11)的两端侧壁上,两个所述齿轮(10)均与相邻的所述第一齿条(7)和所述第二齿条(9)相啮合,所述挡板(13)插接于所述第一内腔(12)的内部,所述下底板(31)与所述第一内腔(12)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下底板(31)向上移动的抬升机构;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曲形凹槽(33)和两个连接管槽(35),两个所述曲形凹槽(33)对称开设于所述放置槽(25)的底部,两个所述连接管槽(35)均开设于所述移动座(6)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管槽(35)分别与两个所述曲形凹槽(33)相连通,所述连接管槽(3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拉动杆(36),所述拉动杆(36)朝向所述曲形凹槽(33)的一端均固定有密封橡胶条(37),所述曲形凹槽(33)的边缘处均固定有环形橡胶条(34),所述拉动杆(36)背向所述曲形凹槽(33)的一端均固定有移动块(38),所述拉动杆(36)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移动块(38)相对应的让位槽(39),所述移动块(38)滑动连接于所述让位槽(39)的内部,所述移动块(38)朝向所述底座(1)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插接块(40),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与所述橡胶插接块(40)相对应的插接槽(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内腔(12)的内部,所述支撑板(14)位于所述下底板(3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14)的底部固定有多个气弹簧(15),全部所述气弹簧(15)的底部均与所述第一内腔(12)的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移动框架(8)内圈相对侧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26),所述第一安装槽(26)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8),全部所述限位块(28)与所述第一安装槽(26)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27),全部所述限位块(28)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斜面(29),全部所述限位块(28)朝向所述箱体(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斜面(30),所述下底板(31)的底部边缘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8)相对应的支撑槽(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16),所述第二内腔(16)的内部盛放黏合胶,所述第二内腔(16)位于所述第一内腔(12)的上方,所述第二内腔(16)的底部贯穿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17),所述U型移动框架(8)顶部朝向所述箱体(11)的一侧固定有橡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条形通孔(17)的上方均设置有挤压条(18),全部所述挤压条(18)的顶部共同固定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的顶部固定有两个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内腔(16)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腔(16)内壁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开口(2101),两个所述开口(2101)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动内槽(21),所述连接板(19)的两端穿过所述开口(2101)后延伸至所述滑动内槽(21)的内部,所述连接板(19)的两端均固定有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内槽(21)的内部,所述滑动板(22)的底部贯穿所述箱体(11)的侧壁后延伸至所述滑槽(23)的内部,所述U型移动框架(8)两端的顶部均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板(22)相对应的让位凹槽(24),所述让位凹槽(24)的边缘处与所述滑动板(22)的底部均设置有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6)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9),所述第二安装槽(4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相互交叉的第一直杆(42),两个所述第一直杆(42)的端部均固定有第二直杆(43),所述第二安装槽(49)背向所述底座(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推动板(44),所述第一推动板(44)位于所述第二直杆(43)朝向所述箱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槽(49)的一侧开设有翻转槽(4501),所述翻转槽(4501)贯穿所述移动座(6)的底部,所述翻转槽(45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翻转板(45),所述翻转板(45)的底部穿过所述翻转槽(4501)延伸出去,所述移动座(6)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收缩槽(4601),两个所述收缩槽(460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动板(46),两个所述第二推动板(46)朝向所述放置槽(25)的一侧均固定有多个橡胶挤压块(48),所述橡胶挤压块(48)贯穿所述收缩槽(4601)的侧壁后延伸至所述放置槽(25)的内部,所述第二推动板(46)与所述收缩槽(460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47)。
CN202211102032.3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Active CN115207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032.3A CN11520743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032.3A CN11520743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7438A CN115207438A (zh) 2022-10-18
CN115207438B true CN115207438B (zh) 2022-12-20

Family

ID=8357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2032.3A Active CN115207438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0743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56954A (en) * 1992-07-09 1993-10-26 Jeff Chen Battery pack charging device
JP2002362263A (ja) * 2001-06-06 2002-12-18 Toyota Industries Corp バッテリ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TWI362219B (en) * 2007-11-14 2012-04-11 Au Optronics Corp Frame with a mounting ear,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frame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TWI619426B (zh) * 2016-02-24 2018-03-21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貨櫃式儲能系統
KR101917571B1 (ko) * 2018-05-09 2018-11-09 주식회사 신한정공 극판 자동 투입장치
CN210866385U (zh) * 2019-04-29 2020-06-26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化电池组组装设备
CN112247329B (zh) * 2020-09-04 2022-05-10 苏州华之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组制作用辅助组装点焊装置
CN113855544A (zh) * 2021-10-27 2021-12-3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种中医康复理疗用针灸推拿按摩装置
CN114447736B (zh) * 2022-04-11 2022-06-21 深圳市联益康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接线端子自动化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4792845B (zh) * 2022-06-23 2022-09-02 徐州林泰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自动化定位组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7438A (zh) 2022-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8467B (zh) 包边机及具有该包边机的自动包边系统
CN113020651A (zh) 一种智能制造用快速精准定位钻孔设备
CN115207438B (zh) 一种电池组底板组装装置
CN213732474U (zh) 一种保温砖注浆与保温砖码垛联线
CN115806182B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软硬件结合测试系统
CN210551261U (zh) 一种自动脱盒机械手
CN218364493U (zh) 一种高压油管套筒装配机
CN218858792U (zh) 用于薄膜包装袋的真空抽取装置
CN217617132U (zh) 一种电池连接片冲压加工装置
CN114834926B (zh) 一种揭膜供料装置
CN216996598U (zh) 一种电极印刷机的翻板装置
CN110803531A (zh) 一种上料系统
CN113441925A (zh) 一种自动贴摄像头密封圈组装设备
CN211105761U (zh) 一种自动脱模取隐形眼镜片机
CN114589263A (zh) 一种多工位冲压五金件的自动加工装置
CN208872975U (zh) 一种背光源组装设备
CN110844166A (zh) 一种全自动的外墙砖专用叠砖包装设备
CN11058671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全自动双弯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5794972U (zh) 一种摄像头密封圈拉料结构
CN211593079U (zh) 一种全自动的外墙砖专用叠砖包装设备
CN114770722B (zh) 一种光伏屋面板型加工用瓦楞状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0480536B (zh) 一种料夹拆分机构
CN215013029U (zh) 一种脱料装置
CN216784894U (zh) 一种自动化检测的循环上料装置
CN116116992B (zh) 电池盖体端子裁弯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