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5522A -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5522A
CN115195522A CN202210768209.7A CN202210768209A CN115195522A CN 115195522 A CN115195522 A CN 115195522A CN 202210768209 A CN202210768209 A CN 202210768209A CN 115195522 A CN115195522 A CN 115195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habit
determining
specified user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82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象乾
于长虹
刘元治
张强
霍海涛
刘上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6820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5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5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5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和自动泊车以及两者的协同技术在EV、PHEV上的应用,无线充电桩也被越来越多人安装到私人车库或私人车位上,而很多安装无线充电桩的车位也安装有交流有线传导充电桩,所以以下这种场景将在以后越来越常见:车主使用自动泊车功能将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车辆驶入私家车位,无线充电机车端与地端对位成功,然后车主插入交流充电枪。这种应用场景下,整车同时满足无线充电充电和交流传导充电的条件,即既可被无线充电充电也可被交流传导充电充电。
然而,目前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在同一时间都只支持一种方式充电。所以在上述场景中,主流的处理方法是在汽车出厂时预设一个优先级,在可以同时无线充电和交流充电的场景下,默认进行优先级高的充电方式。例如,如果汽车出厂时默认交流有线传导充电的优先级更高时,在上述场景中整车就会进入有线交流传导充电状态。
然而,如果在上述场景中使用双电源同时充电,即车载交流充电机和车载无线充电机同时输出给动力电池充电,那么充电速度会大大提高,但有些情况下,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来充电(比如下班回家后回家停车并且第二天才用车,这样会有一整晚的时间进行充电),考虑到无线充电的效率一般比交流有限充电的效率低,在这种有足够充电时间的场景下双电源同时充电和只使用有线交流充电的方式充电都可以使汽车充满电,但双电源充电不如有线交流充电效率高,只使用有线交流充电可以达到同样充满的效果但可以提高充电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包括:
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
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
基于所述充电时间,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白天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白天则确定双电源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夜间长时间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夜间则确定有线交流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条件至少包括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无线充电条件、双电源充电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条件、所述有线交流充电条件以及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的判断优先级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条件基于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交流充电枪的状态、无线充电对位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充电习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充电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的充电阶段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用户的充电习惯,通过获取整车的车辆状态以及充电场景,基于不同的充电条件以综合决策并确定充电模式。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新能源汽车,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车辆。
下面的介绍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图1为所述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所述新能源汽车至少包括动力电池7、车载无线充电机(Wireless On-board Charger,WOBC)6以及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OBC)8,其中,所述新能源汽车通过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机6实现对所述动力电池7的无线充电,通过所述车载充电机8实现对所述动力电池7的有线交流充电。
相应地,所述新能源汽车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至少包括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1、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2、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3、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4以及识别电路5。
其中,上述各控制装置的主要功能为:所述整车控制器1用于记录用户充电行为获取充电数据,分析获得用户的充电习惯,并根据用户的充电习惯和各个总成上报的状态综合决策确定当前的充电模式;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用于监控所述动力电池7的状态,根据所述动力电池7的状态实时判断所述动力电池7是否需要充电并上报给所述整车控制器1,并接收所述整车控制器1发送的充电模式信号,进一步计算充电需求电压和电流发送给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3和所述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4;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控制单元3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的充电请求电流和电压,按照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请求控制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机6输出;所述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4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的充电请求电流和电压,按照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的请求控制所述车载充电机8输出;所述识别电路5用于传递充电枪识别电压给所述整车控制器1,所述整车控制器1通过识别电压判断是否插枪或者对位。
所述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
S101,响应于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在本步骤中,响应于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具体地,当所述指定用户在当前的充电位置发出充电请求后,通过例如所述整车控制器1获取所述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
这里,例如所述整车控制器1通过所述识别电路5以识别判断电压的方式判断是否插枪或者对位以判断所述指定用户是否有充电请求,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判断,例如通过移动终端发送请求充电信号等。这里的所述充电数据用于在后续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所述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时间、充电时长、充点电量、充电费用等多种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所述整车控制器1对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更新和迭代的过程,在每个阶段都记录当前阶段的充电数据并且在进行充电习惯的判断时都应用前一个阶段的用户数据进行分析,此外,如果当前阶段是所述指定用户在充电位置的第一次充电的阶段,则不存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
S102,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在通过上述步骤S101响应于指定用户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之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这里的所述充电习惯例如可以是用户习惯于白天充电、习惯于晚间充电或者用户习惯于充电固定时长等,这里主要是基于所述充电数据以能够用于预测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意图。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102进一步包括:
S201,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
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具体地,在获取所述指定用户在充电位置的上一阶段的所述充电数据后,需要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需要首先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只有当所述充电数据中的所述充电次数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作为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的基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有些用户习惯白天开车到充电站在充电机进行快速充电,有些用户习惯回到家后在夜间进行慢速长时间充电,可以通过例如所述整车控制器1在包括上一阶段在内的每个阶段记录所述指定用户在本阶段包括白天充电次数和夜间充电次数的总的充电次数。
S202,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
在通过上述步骤S201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之后,在本步骤中,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这里的充电时间可以包括充电开始时间、充电结束时间、充电时长等多种与充电相关的时间参数。
进一步地,当所述指定用户在例如上一阶段的总的充电次数,也就是白天充电次数加夜间充电次数,大于等于预定阈值后才能够将所述充电数据作为充电习惯判断的基础,这里的预定阈值可以设置为10次,当然所述预定阈值可根据所述动力电池7的容量进行调整,这里设置10次的目的是为了让充电数据的样本不至于太少不具有说明性,也不至于太大从而使每个阶段设置太长,当然如果总的充电次数小于10次,则不再进行充电习惯的确定。
进一步地,在对于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针对每个阶段的充电数据,例如可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1检测到插枪或对位是否成功的时间数据以用于判断每次充电操作的充电开始时间,如果充电开始时间在预定时间段内,例如这里的所述预定时间段例如是在18:00-3:00的区间内,则分析判断本次充电操作发生在夜间,则夜间充电次数+1;如果充电开始时间不在上述时间段内,则分析判断本次充电操作发生在白天,则白天充电次数+1,从而实现对于白天和夜间分别的充电次数的计算。
当然,进一步地,在通过判断本次充电操作发生在白天或者夜间时,还可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1检测拔枪或对位失败的数据以用于判断每次充电操作的充电结束时间,从而存储记录用户从插枪到拔枪或者对位成功到对位失败的时间,从而作为当次充电的时长并存储下来,实现对每次充电时长的获取。这里的所述充电时长也表示用户的充电习惯,例如可能在白天进行充电操作时充电时长较短,在夜间进行充电操作时充电时长较长。此外,还可以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1计算夜间平均充电时间,其相当于本阶段总的夜间充电时间/本阶段夜间充电次数。
S203,基于所述充电时间,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在通过上述步骤S202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充电时间,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具体地,通过所述整车控制器1的获取所述充电数据以及针对所述充电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在每个阶段开始时能够提前获取上一阶段的例如夜间平均充电时间、夜间充电次数以及总的充电次数等充电数据。
根据存储的上一阶段的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数据可以判断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例如是否具有白天或者夜间充电的习惯,其中,这里的白天充电的习惯指的是指定用户比较高频率在白天充电且充电的时间比较短,这里的夜间充电的习惯指的是指定用户比较高频率在夜间充电且充电的时间比较长,当然还可以包括其他充电习惯。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针对某一用户是否具有夜间充电习惯的判断方法可以是如果夜间充电次数/总的充电次数>0.3并且夜间平均充电时间>6h,这就表示用户习惯在夜间充电并且充电时间比较长,则认为该用户具有夜间长时间充电的习惯。这里的夜间平均充电时间的阈值可以根据所述动力电池7的容量以及所述车载充电机8的能力来确定。
S103,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在通过上述步骤S102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之后,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具体地,在本步骤中,基于所述指定用户在充电位置的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中有关充电习惯的分析结果,以确定当前阶段应该用何种充电模式。以第二阶段为例,所述指定用户在充电位置进行第二阶段的充电时,所述整车控制器1一方面记录存储本阶段的充电数据,另一方面基于上一阶段的存储记录的充电数据通过分析判断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例如是否有夜间长时间充电习惯等,然后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当前的充电模式。
这里的所述充电模式与所述充电习惯对应设置,这里的所述充电条件也对应于不同的充电模式,这里的所述充电条件至少包括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无线充电条件、双电源充电条件,分别对应于有线交流充电、无线充电、双电源充电等。这样,所述整车控制器1基于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的充电数据确定的充电习惯和车辆本身动力总成的状态以对比不同的充电条件,从而综合决策确定当前的充电模式。
例如如果所述指定用户有夜间充电的习惯且每次充电时间都足够长,则所述指定用户在夜间充电时无需双电源充电,可以采用效率比较高的交流传导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如果所述指定用户有白天充电的习惯且每次充电时间都比较短,则所述指定用户在白天充电时尽可能采用双电源充模式进行充电。
具体地,所述整车控制器1用于判断不同的充电条件,这里的所述充电条件例如是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无线充电条件、双电源充电条件等是否满足。
其中,所述有线交流充电的判断条件为:
(1)所述整车控制器1检测到交流充电枪已连接;
(2)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检测到电池有充电请求;
(3)所述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4以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未上报有影响交流充电的故障;
当以上条件全部满足时,确定所述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满足。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的判断条件为:
(1)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3上报无线对位成功;
(2)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检测到电池有充电请求;
(3)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3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未上报有影响无线充电的故障;
当以上条件全部满足时,确定所述无线充电条件满足。
其中,所述双电源充电的判断条件:
(1)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满足
(2)无线充电条件满足
(3)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上报的动力电池充电能力+DCDC平均功率≥所述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4上报的交流充电桩能力+所述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3上报的无线充电机能力
当以上条件全部满足时,确定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满足。
当然,所述整车控制器1可以基于一定的顺序依次判断上述多个所述充电条件是否满足,例如所述整车控制器1可以首先判断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是否满足,如果双电源充电条件不满足,则继续判断所述交流有线充电条件是否满足,如果交流有线充电条件满足,则启动有线交流充电模式,这样所述整车控制器1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发送充电模式为交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指令。
再例如,如果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不满足以及所述有线交流充电条件均不满足,但是所述无线充电条件满足,则启动无线充电模式,这样所述整车控制器1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发送充电模式为无线充电模式的充电指令。
此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满足,所述整车控制器1进一步判断当前充电时间,以确定合适的充电模式,例如判断当前充电时间是否为白天,这里例如定义18:00-3:00为夜间,其余时间为白天,如果当前充电时间是在白天,则默认所述指定用户有快速充电的意图,则启动双电源充电模式,这样所述整车控制器1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发送充电模式为双电源充电模式的充电指令;如果当前充电时间在夜间,且基于上一阶段的数据分析用户有夜间充电的习惯,即用户习惯在夜间长时间充电,此时认为没有快速充电的意图并同时考虑充电效率,确定使用有线交流充电模式,这样所述整车控制器1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2发送充电模式为有线交流充电模式的充电指令。
此外,由于第一阶段没有前一阶段的数据,当所述指定用户在第一阶段进行充电则使用默认方式充电,默认充电方式可以设置为当有线交流充电和无线充电都可以充电时,使用有线交流充电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充电习惯确定模块以及充电模式确定模块,上述模块相互耦合,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充电习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充电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习惯模块进一步地包括:
充电次数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
充电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
充电习惯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充电时间,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所述充电模式确定模块进一步地用于: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白天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白天则确定双电源充电模式。
所述充电模式确定模块进一步地用于: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夜间长时间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夜间则确定有线交流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条件至少包括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无线充电条件、双电源充电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条件、所述有线交流充电条件以及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的判断优先级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条件基于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交流充电枪的状态、无线充电对位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确定。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3:
S11,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S12,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S13,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其他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步骤如下S21至S23:
S11,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S12,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S13,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进一步地,处理器还执行上述第三实施例中的计算机程序
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通过充电数据获取用户的充电习惯并通过识别用户的使用场景来综合决策当前的充电模式,这样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充电速度需求,提高充电经济性。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乘客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乘客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包括:
基于所述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在上一阶段的充电次数;
当所述充电次数达到预定阈值后,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时间;
基于所述充电时间,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白天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白天则确定双电源充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车辆状态满足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并且所述指定用户具有夜间长时间充电的充电习惯的情况下,如果当前充电时间为夜间则确定有线交流充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条件至少包括有线交流充电条件、无线充电条件、双电源充电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条件、所述有线交流充电条件以及所述双电源充电条件的判断优先级升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条件基于车载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车载无线充电机控制单元的状态、交流充电枪的状态、无线充电对位状态中的至少一种确定。
8.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响应指定用户在当前阶段的充电请求,获取所述指定用户的上一阶段充电数据;
充电习惯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上一阶段充电数据,确定所述指定用户的充电习惯;
充电模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充电习惯、车辆状态以及充电条件,确定充电模式。
9.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68209.7A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Pending CN115195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8209.7A CN11519552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8209.7A CN11519552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5522A true CN115195522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7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8209.7A Pending CN115195522A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5522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2198A (zh) * 2013-10-24 2014-01-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芯片、充电电路、接收端和终端设备
CN103956784A (zh) * 2014-04-15 2014-07-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与有线充电切换装置
CN106364355A (zh) * 2016-10-12 2017-02-01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与交流联合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09510263A (zh) * 2018-11-23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充电方法
CN110103752A (zh) * 2018-01-04 2019-08-09 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12440805A (zh) * 2020-11-26 2021-03-05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2198A (zh) * 2013-10-24 2014-01-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芯片、充电电路、接收端和终端设备
CN103956784A (zh) * 2014-04-15 2014-07-3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与有线充电切换装置
CN106364355A (zh) * 2016-10-12 2017-02-01 山东大学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与交流联合充电系统及其方法
CN110103752A (zh) * 2018-01-04 2019-08-09 厦门新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桩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109510263A (zh) * 2018-11-23 2019-03-2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及其充电方法
CN112440805A (zh) * 2020-11-26 2021-03-05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1928B (zh)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介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桩
CN109572473B (zh) 一种移动充电桩控制系统及方法、移动充电桩
CN102682343B (zh) 充电站预约系统和方法
CN106467034B (zh) 充电控制系统
JP6316319B2 (ja) バッテリの状態を推定する方法、装置、システム、車両、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3619643B (zh) 电动车辆集群充电分配和优先次序排列方法、系统和设备
US10040364B2 (en) Charging apparatus
CN108883707B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方法
CN104218626A (zh) 电动汽车预约充电的方法、系统及充电桩、预约服务器
CN102248946A (zh) 具有电机驱动的车辆的可到达范围的管理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5904984A (zh)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分段预约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4158266A (zh) 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
CN113602107A (zh) 电动汽车的预约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5539178A (zh) 充电式停车场中的充电机对新来车辆充电接入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JP2014052292A (ja) 充電施設管理装置及び管理方法
CN115195522A (zh) 一种智能充电的控制方法以及装置
CN205429835U (zh) 交流充电桩和包括该交流充电桩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9383322B (zh) 电动汽车充电方案确定方法
CN108109429B (zh) 一种代客泊车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7715789A (zh) 用于在电气化的机动车中的高压电池的保护设备
KR20140058864A (ko) 전기 자동차를 위한 충전 방법, 충전 서버 및 충전 시스템
KR101471617B1 (ko) 전기 자동차를 위한 충전 방법, 충전 서버 및 충전 시스템
CN11303387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调度方法
CN110226257B (zh) 用于管理电池组的方法和系统
CN114520820B (zh) 识别充电桩类型的方法和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