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91867A -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91867A
CN115191867A CN202110384197.3A CN202110384197A CN115191867A CN 115191867 A CN115191867 A CN 115191867A CN 202110384197 A CN202110384197 A CN 202110384197A CN 115191867 A CN115191867 A CN 115191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box
area
inner cavity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41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强
汪飞
王兆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Roboz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Robo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Roboz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Roboz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41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91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91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91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4Floor-sweeping machines,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3Contaminants collecting devices, i.e. hoppers, tank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2201/00Robotic cleaning machines, i.e.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travelling movement or the clean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盒本体,盒本体上开设有进尘口和排尘口;其中,气流沿着进尘口至排尘口在盒本体的内腔中流经的区域为第一区域,盒本体的内腔中除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导流件设置在盒本体的内腔中,导流件将气流导向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并从排尘口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尘盒的内腔中对应的增设了导流件,当排灰气流与导流件形成接触时,导流件会对排灰气流进行针对性的导流,进而使排灰气流按照预设的角度流动到死角区域,这就解决了排灰气流无法流经尘盒内死角区域的问题,排灰气流能够有效的扩大在尘盒内腔中流经的区域大小,进而提高对尘盒内腔中积尘的排灰程度。

Description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扫地机器人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
扫地机器人的机身一般为无线机器,以圆盘型为主,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扫地机器人的前方有设置感应器,可侦测障碍物,如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转弯,并依每间不同厂商设定,而走不同的路线,有规划清扫地区。由于扫地机器人具备简单操作的功能及便利性,现今已慢慢普及,成为上班族或是现代家庭的常用家电用品。
随着智能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居清洁,用户对于扫地机器人的自主清扫及垃圾收集有了更高的需求。为了减少用户清理扫地机器人的频率,市场上多款扫地机器人在充电装置上集成了集尘站系统,使扫地机器人在充电时能够将尘盒内的灰尘等垃圾收集到集尘站,用户只要定期清理集尘站中的集尘装置即可。
目前,扫地机器人的清扫及集尘主要是通过边刷、滚刷清扫和主风机负压吸入,使地面灰尘经过尘盒进灰口进入尘盒,扫地机器人通过尘盒上的排灰口与集尘站上的集尘口对接,将尘盒内存储的灰尘排出收集到集尘站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尘盒内容易产生积尘,该积尘会集中在尘盒的特定位置难以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尘盒内积尘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包括:
盒本体,所述盒本体上开设有进尘口和排尘口;其中,气流沿着所述进尘口至所述排尘口在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流经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所述导流件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并从所述排尘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与所述排尘口和/或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以沿着所述进尘口、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排尘口形成导流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进尘口和所述排尘口分别位于所述盒本体的相对两个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进尘口和所述排尘口均位于所述盒本体的侧壁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为板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连接并构成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与所述进尘口对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两个第二子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在153°至159°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的最低高度大于所述排尘口的最高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面的最低位置与所述排尘口的最低位置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条,所述底板条和所述导流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导流件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上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所述尘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排灰气流从进尘口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排灰气流会经过尘盒内腔中的一部分区域,然后从尘盒的排尘口排出,在此过程中,实际上排灰气流并没有经过尘盒内腔中的全部区域,对于尘盒中的灰尘来说,尘盒的内腔中仍旧存在排灰气流无法达到的排灰死角,而该排灰死角区域的灰尘就是积尘所在的位置。该尘盒为了解决其内腔中排灰死角位置容易积尘的问题,在尘盒的内腔中对应的增设了导流件。导流件具有导流的作用,导流件的一端可以与尘盒上开设的进尘口相对应,能够接应从进尘口进入的排灰气流,同时,该导流件的另一端朝向尘盒内划分出来的死角区域。
因此,当排灰气流从进尘口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排灰气流虽然仅能够经过尘盒内腔中的一部分区域,但是,当该排灰气流与设置的导流件形成接触时,导流件会对排灰气流进行针对性的导流,进而使排灰气流按照预设的角度流动到死角区域,这就解决了排灰气流无法流经尘盒内死角区域的问题。
当排灰气流随着导流件的导流作用流经死角区域时,会对死角区域内的灰尘形成驱动,使死角区域内的灰尘随着排灰气流流动,最后随着排灰气流从尘盒的排尘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排灰气流能够有效的扩大在尘盒内腔中流经的区域大小,进而提高对尘盒内腔中积尘的排灰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尘盒的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流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尘口盖的装配图;
图5为如图4所示的排尘口盖的装配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尘口盖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盒本体;2、导流件;3、排尘口盖;
11、进尘口;12、排尘口;
13、第一区域;14、第二区域;
21、第一板;22、第二板;
23、底板条;24、加强筋;
25、螺纹座;
31、盖体;32、转轴;
33、第一磁吸件;34、第二磁吸件;
35、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扫地机器人的尘盒中出现的积尘问题,现对现有技术中的扫地机器人所配备的尘盒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现有尘盒中为了能够与集尘站形成对接,将扫地机器人所配备的尘盒中的灰尘或赃物转移导集尘站中,尘盒上均需要开设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进尘口11可以将扫地机器人清扫的灰尘收集在尘盒内,然后,当尘盒与集尘站对接后,排尘口12可以将尘盒内收集的灰尘转移导集尘站中,因此,用户只需要清理集尘站内转移出来的灰尘即可。
但是,现有尘盒中的进尘口11的横截面积(即进尘口11的开口面积)通常小于尘盒的有效容积的宽度,尘盒中的排尘口12的横截面积(即排尘口12的开口面积)通常也小于尘盒得有效容积的宽度。因此,当灰尘在气流的作用下进行转移时,用于排灰的气流实际上无法经过进尘口11与排尘口12连线的两侧空间,造成尘盒内有效容积两侧部分形成排灰死角,使尘盒两侧灰尘堆积无法及时排出,这便是尘盒产生积尘的重要原因。
而且,如果加大进尘口11的横截面积(即进尘口11的开口面积),或者加大排尘口12的横截面积(即排尘口12的开口面积),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尘盒内积尘的问题,但是,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横截面积的加大势必会增加尘盒密封的难度,容易造成灰尘泄露,而且也不利于灰尘的储存。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包括盒本体1,所述盒本体1上开设有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其中,气流沿着所述进尘口11至所述排尘口12在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中流经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3,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中除所述第一区域13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14。同时,尘盒还包括有导流件2,所述导流件2设置在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中,所述导流件2的导流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区域14的至少一部分。
如上可知,该尘盒为了解决其内腔中排灰死角位置容易积尘的问题,在尘盒的内腔中对应的增设了导流件2。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该导流件2的设置需要根据尘盒内腔的实际结构来确定,因为尘盒上开设有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且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的横截面积并没有进行改动,进尘口11或者排尘口12的横截面积仍旧可以小于尘盒的有效容积的宽度。
那么,当排灰气流从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排灰气流会经过尘盒内腔中的一部分区域,然后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实际上排灰气流并没有经过尘盒内腔中的全部区域,对于尘盒中的灰尘来说,尘盒的内腔中仍旧存在排灰气流无法达到的排灰死角,而该排灰死角区域的灰尘就是积尘所在的位置。
此时,可以将排灰气流从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经过尘盒内腔中的一部分区域限定为第一区域13,而尘盒内腔中内的死角区域,也就是尘盒内腔中除了第一区域13以外的其他区域限定为第二区域14,该第二区域14就是需要导流件2实现导流作用的重点区域,也是防止积尘堆积的重点区域。
根据上述对尘盒内腔进行的划分,可以针对性的对导流件2进行设置。其中,导流件2具有导流的作用,导流件2的一端可以与尘盒上开设的进尘口11相对应,能够接应从进尘口11进入的排灰气流,同时,该导流件2的另一端朝向尘盒内划分出来的第二区域14。因此,当排灰气流从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排灰气流虽然仅能够经过尘盒内腔中的一部分区域,但是,当该排灰气流与设置的导流件2形成接触时,导流件2会对排灰气流进行针对性的导流,进而使排灰气流按照预设的角度流动到第二区域14,这就解决了排灰气流无法流经尘盒内死角区域的问题。
当排灰气流随着导流件2的导流作用流经第二区域14时,会对第二区域14内的灰尘形成驱动,使第二区域14内的灰尘随着排灰气流流动,最后随着排灰气流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在此过程中,排灰气流不仅能够流经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而且还能够在导流件2的导流作用下流经尘盒内腔中的第二区域14,所以,排灰气流已经能够有效的扩大在尘盒内腔中流经的区域大小,进而提高对尘盒内腔中积尘的排灰程度。
而实际上,根据导流件2角度等因素的设置,排灰气流完全可以流经尘盒内腔中的全部区域,进而消除尘盒内的死角区域,使尘盒内的积尘全部能够在排灰气流的带动下排出尘盒,完全解决尘盒内积尘的问题。其中,还可以设置所述进尘口11的横截面积(即进尘口11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排尘口12的横截面积(即排尘口12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继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排尘口12或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或者,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排尘口12和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壁之间均具有间隔空间,以沿着所述进尘口11、所述第一区域13、所述第二区域14和所述排尘口12形成导流通道。该间隔空间可以根据尘盒内需要除尘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过在导流件2的设置位置预留出间隔空间,可以通过间隔空间形成预定的导流通道,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以后,排灰气流便可以按照该预设的导流通道进行流动。
例如,所述导流件2与所述排尘口12和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壁之间均具有间隔空间时,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会首先沿着导流件2与尘盒内壁的间隔空间流动,进而在导流件2的导流作用下流经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实现对尘盒内腔中间的清灰处理,然后,排灰气流可以继续沿着导流件2与排尘口12之间的间隔空间流动,从而带着所清的灰尘从排尘口12排出。
当然,除此之外,导流件2也可以仅在导流件2与尘盒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而不在导流件2与排尘口1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即此时导流件2的一端可以直接与排尘口12连接,使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经过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后直接流向排尘口12,而不会在排尘口12与导流件2之间形成其他导流通道。
或者,导流件2也可以不在导流件2与尘盒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隔空间,而仅在导流件2与排尘口1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此时导流件2的一端可以直接与尘盒的内壁连接,使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经过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后形成一定的回流,然后迂回的流向排尘口12,而不会在导流件2和与其连接的尘盒内壁之间形成其他导流通道。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尘口11和所述排尘口12分别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相对两个侧壁。所以,当所述进尘口11和所述排尘口12分别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相对两个侧壁时,该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便可以在所述盒本体1的相对两个侧壁之间形成可供排灰气流流动的导流通道,其中,该设置有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的相对两个侧壁,可以为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该前侧壁和后侧壁可以根据图2中尘盒的前方和后方进行指示。
例如,该尘盒的进尘口11可以设置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该尘盒的排尘口12可以设置在盒本体1的后侧壁,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后,可以在尘盒的内腔中沿着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在所述盒本体1的相对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进行流动,进而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在排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走尘盒内腔中的灰尘。
除此之外,该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盒本体1的其他相对两个侧壁,例如,该设置了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的两个侧壁为盒本体1的左右两个侧壁,该左侧壁和右侧壁可以根据图2中尘盒的左方和右方进行指示。
其中,该尘盒的进尘口11可以设置在盒本体1的左侧壁,该尘盒的排尘口12可以设置在盒本体1的右侧壁,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后,可以在尘盒的内腔中沿着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在所述盒本体1的相对两个侧壁之间形成的导流通道进行流动,进而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在排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带走尘盒内腔中的灰尘。
还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开设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还是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开设在盒本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可以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正对设置,也可以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斜对设置,或者,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可以在盒本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相对方向正对设置,也可以在盒本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相对方向斜对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开设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此时,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正对设置,根据此时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在盒本体1上的设置位置,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之间的导流通道便可以沿着正对于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方向形成。
而当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斜对设置时,此时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之间的导流通道则会与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之间形成角度,而此时该导流通道的长度也会大于尘盒的进尘口11与排尘口12在盒本体1的前侧壁和后侧壁的相对方向正对设置时所形成的导流通道的长度。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进尘口11和所述排尘口12均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侧壁的中央位置;与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设置的位置相结合的是,所述第一区域13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二区域14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3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区域。此时,该第二区域14的两个第二子区域就是容易形成积尘的死角区域。
当所述进尘口11和所述排尘口12均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侧壁的中央位置,且所述第一区域13位于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的中央位置时,此时尘盒的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便可以在该第一区域13内形成可以供排灰气流流动的导流通道,也就是该导流通道开设在尘盒的中央位置,若不存在导流件2时,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后,可以沿着尘盒的内腔的中央位置流动,然后直接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
根据此时进尘口11和排尘口12的设置位置以及排灰气流流动的第一区域13的形成位置,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后,可以在尘盒的内腔中沿着尘盒的中央位置流动,当排灰气流接触到导流件2时,利用导流件2的导流作用,可以将排灰气流驱动到尘盒内腔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内,利用排灰气流对两个第二子区域进行排灰处理,进而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在排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即经过了常规的第一区域13以及该第一区域13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区域,这样可以使排灰气流经过尘盒内腔中的大部分区域,有效的提高尘盒内腔中灰尘的清理程度。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流件2位于所述第一区域13内。导流件2设置在尘盒内腔中划分出来的第一区域13内以后,相当于导流件2设置在尘盒内腔的中央位置,导流件2在尘盒内腔中的中央位置能够对排灰气流形成对称和平均的导流效果。
因为根据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的划分,第二区域14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位于第一区域13的两侧,也就是此时第二区域14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位于尘盒内腔中的中央位置两侧,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后,可以在尘盒的内腔中沿着尘盒的中央位置流动,所以,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以后,排灰气流首先可以经过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也就是尘盒内腔中的中央位置,对尘盒内腔中的中央位置清理灰尘,利用排灰气流将灰尘带走。
而一旦排灰气流接触到导流件2时,由于导流件2具有导流作用,导流件2可以将排灰气流驱动到尘盒内腔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内。此时,排灰气流会继续沿着尘盒内腔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流动,也就是沿着尘盒内腔中的两侧位置流动,对两个第二子区域进行排灰处理,进而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
由此可知,在排灰气流流动的过程中可以经过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即经过了尘盒内腔中的中央位置以及两侧位置,不仅经过了常规过程中排灰气流的流动区域,而且还经过了尘盒内腔中的死角区域,使死角区域的灰尘也能够被清理,这样可以使排灰气流经过尘盒内腔中的大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有效的提高尘盒内腔中灰尘的清理程度。
除此之外,导流件2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尘盒内腔中的其他位置,例如,导流件2可以根据对排灰气流的导向要求设置在尘盒内腔中的第二区域14内,然后通过设置导流件2的具体结构和角度等调整导流件2的导向方向,使排灰气流进入到尘盒内腔中以后,仍旧可以通过导流件2被导向至尘盒内腔中的第二区域14,也即通过导流件2被导向至尘盒内腔中的死角区域,对尘盒内腔中难以清理的区域进行清理,保证尘盒内腔中的灰尘不会轻易沉积。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件2为板状结构,即所述导流件2为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进尘口11对应,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区域14。导流板是板状的结构,排灰气流与导流板接触后,可以沿着导流板的板面流动。当将导流板设置在尘盒的内腔中以后,可以对导流板的设置方向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将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进尘口11对应,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区域14,通过这种角度或方向上的调整,便可以对应的对排灰气流的流动方向进行调整。
所以,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后,可以在尘盒的内腔中沿着尘盒的第一区域13流动,对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进行灰尘的清理,利用排灰气流将灰尘带走。由于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进尘口11对应,此时排灰气流在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流动一段距离后,会与导流板的一端形成接触。
当排灰气流接触到导流板时,由于导流板是按照预设的角度或方向进行设置的,所以排灰气流会在导流板的限制作用下沿着导流板的板面流动,因而导流板便起到了对排灰气流进行导流的作用。例如,导流板可以将排灰气流驱动到尘盒内腔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内,继续沿着尘盒内腔中的两个第二子区域流动,对两个第二子区域进行排灰处理,进而从尘盒的排尘口12排出。
除此之外,该导流件2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为其他结构形状,例如,导流件2可以为管状,使该管状的一端与尘盒的进尘口11对应,管状的导流件2的另一端可以朝向尘盒内腔中的第二区域14,从而使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中以后,能够直接进入到管状的导流件2内腔中,沿着管状的导流件2内腔流动到尘盒的第二区域14,扩大流经的面积,提高排尘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求将导流件2设置为其他结构形状、位置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垂直。此时,导流板相当于直接挡在了排灰气流流动的路径中,所以当排灰气流与导流板相互接触后,排灰气流便可以被迫的沿着导流板所预先形成的方向进行流动,改变原始的流动路径,提高排灰气流的流经的面积。
除此之外,该导流板还可以根据需求在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设置成一定的角度,该导流板安装时所形成的角度可以根据对排灰气流阻挡的效率设置。例如,当导流板按照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在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时,排灰气流与导流板接触后,依旧会沿着导流板的板面方向流动,不过此时由于导流板在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倾斜设置,也即导流板在高度方向是倾斜设置的,所以排灰气流不仅会沿着导流板的板面方向被导向至第二区域14,而且排灰气流中的一部分气流还会沿着导流板的板面方向朝向导流板的高度方向流动。
由此可知,当导流板在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倾斜设置后,排灰气流会被导流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能够沿着导流板流向至尘盒内腔中的第二区域14,而另一部分虽然也会受到导流板的一定阻挡,但是仍旧会沿着导流板的高度方向沿着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流动,进而继续对第一区域13的灰尘进行清理。
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清理需求,调整对第一区域13清理灰尘的力度以及对第二灰尘清理的力度,使尘盒内腔中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均能够得到合理的清灰处理,保证尘盒内腔中的灰尘不会在尘盒的内腔中某个角落形成积尘。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所示,所述导流件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的一端连接并构成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与所述进尘口11对应,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的另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区域14的两个第二子区域。此时,该导流件2即为导流板的板状结构,而且该导流件2通过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构成,不仅能够具备导向的作用,还可以根据尘盒内腔中对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的划分构成合理的导向效果。
具体的,该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构成的导向件实际上是针对于尘盒的内腔中具备第一区域13和两个第二子区域的结构,在该尘盒的内腔结构中,尘盒的内腔被分为中央位置的第一区域13,以及位于该中央位置的两侧位置的两个第二子区域,该两个第二子区域构成整个第二区域14。其中,所述第一板21体和所述第二板22体相互对称设置。
所以,当排灰气流从尘盒的进尘口11进入到尘盒的内腔以后,排灰气流会与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连接的位置初步接触,然后分别沿着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的板面进行流动,将排灰气流分割为两股气流,分别流动到两个第二子区域,对两个第二子区域进行清灰处理。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在153°至159°之间。例如,所述第一板21和所述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可以为153°、153.5°、154°、154.5°、155°、155.5°、156°、156.5°、157°、157.5°、158°、158.5°、159°等,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件2的最低高度大于所述排尘口12的最高高度,也就是需要保证导流件2的高度高于排尘口12的高度,使排灰气流能够被导流件2所限制,不直接从排尘口12排出。而且,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面的最低位置与所述排尘口12的最低位置平齐,该设置是为了使排灰气流顺利流向排尘口12,并带动灰尘从排尘口12排出。例如,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排尘口12的高度。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所示,所述导流件2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条23,所述底板条23和所述导流件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4。该底板条23具有稳定装配的作用,可以增大导流件2与盒本体1内腔腔底面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导流件2的装配更加稳定。其中,所述底板条23和所述导流件2垂直。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还包括排尘口盖3,所述排尘口盖3包括盖体31和转轴32,所述转轴32弹性转动装配在所述盒本体1上,且所述盖体31封盖在所述排尘口12上。此时,通过转轴32的转动可以使排尘口盖3打开或关闭排尘口12,在排灰气流流向排尘口12的时候,排灰气流的流动力可以对排尘口盖3形成冲击,进而利用这股气流的冲击力驱动排尘口盖3翻转,使转轴32转动,打开排尘口12。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排尘口盖3上设置有第一磁吸件33,所述盒本体1上设置有配合的第二磁吸件34。其中,该第一磁吸件33和第二磁吸件34中可以有一个或两个采用磁铁,此时第一磁吸件33和第二磁吸件34之间便可以具备磁吸效果,当排灰气流消失后,第一磁吸件33和第二磁吸件34便相对吸合,加固排尘口盖3对排尘口12的封盖。盖体31上还设置有密封垫35,该密封垫35可以采用柔性材料的密封软胶构成。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导流件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导流件2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连接。所述导流件2上设置有螺纹座25,所述螺纹座25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装配孔插接装配。所述盒本体1的内腔腔底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所述尘盒。由于所述尘盒的具体结构、功能原理以及技术效果均在前文详述,在此便不再赘述。任何有关于所述尘盒的技术内容,均可以参考前文的记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扫地机器人的尘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本体,所述盒本体上开设有进尘口和排尘口;其中,气流沿着所述进尘口至所述排尘口在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流经的区域为第一区域,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在所述盒本体的内腔中,所述导流件将气流导向所述第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并从所述排尘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与所述排尘口和/或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壁之间具有间隔空间,以沿着所述进尘口、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排尘口形成导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口和所述排尘口分别位于所述盒本体的相对两个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口和所述排尘口均位于所述盒本体的侧壁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的中央位置,所述第二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两侧的两个第二子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板状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面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一端连接并构成锥形结构,且所述锥形结构的锥顶与所述进尘口对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另一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区域的两个第二子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在153°至159°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最低高度大于所述排尘口的最高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面的最低位置与所述排尘口的最低位置平齐。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条,所述底板条和所述导流件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的底部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导流件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件与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上设置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盒本体的内腔腔底开设有与所述装配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装配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5.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尘盒。
CN202110384197.3A 2021-04-09 2021-04-09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Pending CN115191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197.3A CN115191867A (zh) 2021-04-09 2021-04-09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197.3A CN115191867A (zh) 2021-04-09 2021-04-09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91867A true CN115191867A (zh) 2022-10-18

Family

ID=8357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4197.3A Pending CN115191867A (zh) 2021-04-09 2021-04-09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918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99469S1 (en) * 2022-01-05 2023-09-19 Beijing Roborock Technology Co., Ltd. Dust box with water tank for cleaning appliance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8332A (en) * 1936-06-24 1937-01-19 American Floor Surfacing Mach Method and means of collecting dust from an air current
CA2265349A1 (en) * 1998-03-20 1999-09-20 Emerson Electric Co. Vacuum cleaner muffler/deflector
CN202527069U (zh) * 2012-03-02 2012-11-14 大连贝斯特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防堵防中毒scr催化反应脱硝辅助装置
CN10443396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周扣圣 一种清洁工具用储尘盒
WO2016091046A1 (zh) * 2014-12-09 2016-06-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防风沙高速轨道车辆
CN207041467U (zh) * 2017-02-23 2018-02-27 苏州亿倍智能清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扫地机用集尘盒
CN107981786A (zh) * 2017-10-19 2018-05-04 宁波菜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吸口式扫地机
CN111449574A (zh) * 2020-04-13 2020-07-28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尘盒
CN211883655U (zh) * 2019-12-30 2020-11-10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212465864U (zh) * 2020-04-30 2021-02-05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自移动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112401787A (zh) * 2020-11-06 2021-02-26 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尘盒组件及扫地机集尘的控制方法
CN212819071U (zh) * 2020-08-03 2021-03-30 北京予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脱硫除尘单元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8332A (en) * 1936-06-24 1937-01-19 American Floor Surfacing Mach Method and means of collecting dust from an air current
CA2265349A1 (en) * 1998-03-20 1999-09-20 Emerson Electric Co. Vacuum cleaner muffler/deflector
CN202527069U (zh) * 2012-03-02 2012-11-14 大连贝斯特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体化防堵防中毒scr催化反应脱硝辅助装置
CN104433962A (zh) * 2013-09-16 2015-03-25 周扣圣 一种清洁工具用储尘盒
WO2016091046A1 (zh) * 2014-12-09 2016-06-16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防风沙高速轨道车辆
CN207041467U (zh) * 2017-02-23 2018-02-27 苏州亿倍智能清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扫地机用集尘盒
CN107981786A (zh) * 2017-10-19 2018-05-04 宁波菜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多吸口式扫地机
CN211883655U (zh) * 2019-12-30 2020-11-10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111449574A (zh) * 2020-04-13 2020-07-28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扫地机尘盒
CN212465864U (zh) * 2020-04-30 2021-02-05 追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自移动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2819071U (zh) * 2020-08-03 2021-03-30 北京予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脱硫除尘单元
CN112401787A (zh) * 2020-11-06 2021-02-26 无锡清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尘盒组件及扫地机集尘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99469S1 (en) * 2022-01-05 2023-09-19 Beijing Roborock Technology Co., Ltd. Dust box with water tank for cleaning applian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06086B1 (en) Cleaner system comprising robot cleaner and docking station
JP6411794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16042921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1883655U (zh) 一种尘盒、扫地机器人及清洁装置
CN111449574A (zh) 一种扫地机尘盒
US20190167052A1 (en) Robot cleaner
CN114305227A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CN115191867A (zh) 尘盒以及扫地机器人
CN215820787U (zh) 用于清洁设备的集尘盒和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112274071A (zh) 清洁设备
CN115153368B (zh) 集尘基站
KR20070102844A (ko) 로봇청소기와 도킹 스테이션을 구비한 로봇청소기 시스템
CN213030577U (zh) 带有吹风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1749327U (zh) 维护站及扫地机
CN219982790U (zh) 扫地机
CN217772198U (zh) 一种集尘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21105746U (zh) 集尘盒、扫地机及清洁设备
CN215534030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及清洁机
CN218943260U (zh) 一种集尘效果好的清洁基站
CN216823252U (zh) 扫地机器人及集尘装置
CN212591917U (zh) 一种扫地机尘盒
CN217390606U (zh) 扫地机器人的清洁系统
CN217792909U (zh)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3030582U (zh) 带有抖尘功能的桶式吸尘器
CN217792911U (zh) 尘盒、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