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82353A -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2353A
CN115182353A CN202210891048.0A CN202210891048A CN115182353A CN 115182353 A CN115182353 A CN 115182353A CN 202210891048 A CN202210891048 A CN 202210891048A CN 115182353 A CN115182353 A CN 115182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elevator shaft
steel sheet
sheet pile
construction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91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寻文靓
郭小勇
张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Beijing Tianru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Beijing Tianru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Beijing Tianru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22MCC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910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2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2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2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01Flat found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250/00Production methods
    • E02D2250/0007Production methods using a mol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26Metals
    • E02D2300/0029Steel; Ir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2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details of connection between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以钢板桩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S2、根据所述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S3、在所述钢板桩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S4、在所述第一找平层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本发明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使用钢板桩作为电梯井基坑支护,避免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保证电梯井基坑支护的防水效果,解决了在电梯井基坑与电梯井基坑支护的边坡之间砌筑防水导墙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倒塌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部分建筑工程边坡较大,坡底距离基础筏板边缘较小,而电梯井设置于基础筏板的边缘处,贴近基础筏板基坑的边坡,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标高比原有坡底标高低数米,如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继续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则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如果在电梯井基坑处砌筑基础侧壁防水导墙,则该防水导墙需砌筑高数米,需增设圈梁与构造柱,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影响施工工期,且导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倒塌,由于基坑支护体系距离筏板边缘尺寸较小,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难度。
因此,亟需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避免在工程基坑坑底开挖电梯井基坑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保证电梯井基坑支护的防水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以钢板桩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
S2、根据所述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
S3、在所述钢板桩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
S4、在所述第一找平层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
作为优选,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确定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和所述电梯井基坑的轮廓线;
S12、在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外施作所述钢板桩,所述电梯井基坑的轮廓线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的边坡之间均设置所述钢板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找平层包括:
木方,其设置于所述钢板桩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
模板,其设置于所述木方远离所述钢板桩的侧面上,所述木方用于调整所述模板距离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找平层还包括多个射钉,所述木方与所述钢板桩之间、所述模板与所述木方之间以及所述模板与所述钢板桩之间均通过所述射钉固连,各所述射钉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射钉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射钉列组。
作为优选,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在所述模板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间隔贴附多个粘接垫片,各所述粘接垫片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粘接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粘接列组;
S42、所述防水卷材粘贴于所述粘接垫片上。
作为优选,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M、在所述基础筏板基坑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射钉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底端的所述射钉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顶端的所述射钉距离所述钢板桩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垫片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模板底端的所述粘接垫片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模板顶端的所述粘接垫片距离所述钢板桩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作为优选,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N、在所述电梯井基坑支护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的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找平层与所述防水导墙。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砌体,其连接所述木方和所述防水导墙;
第二找平层,所述砌体表面涂抹砂浆形成所述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连接所述模板与所述防水导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使用钢板桩作为电梯井基坑支护,避免了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在电梯井基坑开挖完成后,在钢板桩朝向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并在第一找平层上粘贴防水卷材,保证电梯井基坑支护的防水效果,解决了在电梯井基坑与电梯井基坑支护的边坡之间砌筑防水导墙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倒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筏板基坑开挖电梯井基坑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桩上施作第一找平层后的基础筏板基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与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后的基础筏板基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与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上粘贴粘接垫片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卷材粘贴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钢板桩;
2、第一找平层;21、木方;22、模板;23、射钉;
3、粘接垫片;
4、防水卷材;
10、基础筏板基坑;101、电梯井基坑;102、边坡;
20、混凝土垫层;
30、防水导墙;
40、连接结构;401、砌体;402、第二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以钢板桩1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
S2、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101;
S3、在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2;
S4、在第一找平层2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4。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使用钢板桩1作为电梯井基坑支护,避免了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边缘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101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在电梯井基坑101开挖完成后,在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2,并在第一找平层2上粘贴防水卷材4,解决了在电梯井基坑101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砌筑防水导墙30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倒塌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1所示,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确定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和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
S12、在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外施作钢板桩1,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均设置钢板桩1,以保证电梯井基坑101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均有钢板桩1作为支护。
可选地,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M、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20。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20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施工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找平层2包括木方21和模板22。木方21固设于钢板桩1上。木方21设置于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模板22设置于木方21远离钢板桩1的侧面上,木方21用于调整模板22距离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的距离。由于钢板桩1表面存在凹凸结构,为了便于在钢板桩1表面粘贴防水卷材4,需要在钢板桩1表面进行找平,模板22即是起到在钢板桩1表面进行找平的作用,木方21起到调节模板22与基础筏板边线距离的作用,由于钢板桩1施作时难以保证位置精确,为了避免钢板桩1伸入基础筏板边线内影响后续基础筏板的浇筑,因此在钢板桩1施作时会与基础筏板的边线留出一定的距离,通过设置木方21调整模板22与基础筏板边线的距离,使模板22能够紧贴基础筏板的边线,又不会伸入基础筏板的边线内。模板22与钢板桩1之间通过木方21支撑,因此木方21的数量需要保证基础筏板浇筑时模板22不会因混凝土对模板22的侧压力而发生变形。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找平层2还包括多个射钉23,木方21与钢板桩1之间、模板22与木方21之间以及模板22与钢板桩1之间均通过射钉23固连。各射钉2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射钉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射钉列组,通过射钉23稳固连接木方21与钢板桩1以及模板22与钢板桩1,以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模板22和木方21脱落。射钉23的长度根据木方21和模板22的厚度选定,具体地,射钉23的长度需大于木方21与模板22的长度之和,以使射钉23单独穿过模板22或依次穿过模板22和木方21后能够继续穿过钢板桩1,以将模板22和木方21固定于钢板桩1上。
可选地,相邻两个射钉2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以保证模板22和木方21牢固固定于钢板桩1上,位于钢板桩1底端的射钉23距离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钢板桩1顶端的射钉23距离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避免后续基础筏板浇筑过程中模板22的边缘发生翘边。
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在模板22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间隔贴附多个粘接垫片3,各粘接垫片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粘接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粘接列组,在贴附粘接垫片3前,需要先将钢板桩1表面清理干净,以保证粘接垫片3紧密贴附于钢板桩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垫片3为双面丁基胶带;
S42、防水卷材4粘贴于粘接垫片3上,通过粘接垫片3粘接防水卷材4和钢板桩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卷材4为HDPE预铺反粘防水卷材。
可选地,相邻两个粘接垫片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以保证防水卷材4与模板22之间粘接牢固,位于模板22底端的粘接垫片3距离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模板22顶端的粘接垫片3距离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以避免钢板桩1顶端和钢板桩1靠近混凝土垫层20处的防水卷材4出现空鼓而影响防水效果。
可选地,如图6-8所示,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N、在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防水导墙30之间施作连接结构40,连接结构40连接第一找平层2与防水导墙30。以钢板桩1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时存在钢板桩1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因此在电梯井基坑支护施作时,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的防水导墙30之间预留预设距离,通过在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的防水导墙30之间预留预设距离,并在第一找平层2与防水导墙30之间施作连接结构40,从而准确连接防水导墙30于钢板桩1,避免钢板桩1与防水导墙30之间出现缝隙影响防水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连接结构40包括砌体401和第二找平层402。砌体401连接木方21和防水导墙30。砌体401表面涂抹砂浆形成第二找平层402,第二找平层402连接模板22与防水导墙30。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以钢板桩(1)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
S2、根据所述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101);
S3、在所述钢板桩(1)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2);
S4、在所述第一找平层(2)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确定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和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
S12、在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外施作所述钢板桩(1),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均设置所述钢板桩(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找平层(2)包括:
木方(21),其设置于所述钢板桩(1)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
模板(22),其设置于所述木方(21)远离所述钢板桩(1)的侧面上,所述木方(21)用于调整所述模板(22)距离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找平层(2)还包括多个射钉(23),所述木方(21)与所述钢板桩(1)之间、所述模板(22)与所述木方(21)之间以及所述模板(22)与所述钢板桩(1)之间均通过所述射钉(23)固连,各所述射钉(2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射钉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射钉列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在所述模板(22)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间隔贴附多个粘接垫片(3),各所述粘接垫片(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粘接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粘接列组;
S42、所述防水卷材(4)粘贴于所述粘接垫片(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M、在所述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射钉(2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1)底端的所述射钉(23)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1)顶端的所述射钉(23)距离所述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垫片(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模板(22)底端的所述粘接垫片(3)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模板(22)顶端的所述粘接垫片(3)距离所述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N、在所述电梯井基坑支护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10)的防水导墙(30)之间施作连接结构(40),所述连接结构(40)连接所述第一找平层(2)与所述防水导墙(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40)包括:
砌体(401),其连接所述木方(21)和所述防水导墙(30);
第二找平层(402),所述砌体(401)表面涂抹砂浆形成所述第二找平层(402),所述第二找平层(402)连接所述模板(22)与所述防水导墙(30)。
CN202210891048.0A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182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048.0A CN115182353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91048.0A CN115182353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2353A true CN115182353A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2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91048.0A Pending CN115182353A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2353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1151A (ja) * 1993-06-02 1994-12-13 Showa Denko Kk 擁壁構造
CN107542115A (zh) * 2017-08-25 2018-01-05 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 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41151A (ja) * 1993-06-02 1994-12-13 Showa Denko Kk 擁壁構造
CN107542115A (zh) * 2017-08-25 2018-01-05 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 地下工程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蔡广福: "坑中坑施工方案技术要点", 《江苏建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62256A1 (zh) 一种底板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862873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地下防水及外墙结构施工方法
CN102587416B (zh) 地下室附着式车道结构施工方法
CN111894124B (zh) 大面积人防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CN114673169A (zh) 一种城市核心区域多层大跨深基坑盖挖顺逆结合施工方法
CN213174773U (zh) 一种支撑体系免拆型后浇带结构
CN111424699A (zh) 一种桩基承台alc板胎模的施工方法
CN212104111U (zh) 一种紧邻地铁超高层超深基坑的基坑支护
CN212104217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间防水施工结构
CN115182353A (zh)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CN113136876A (zh) 管沟的施工方法
CN210117716U (zh) 一种电梯井梯形基坑侧壁混凝土定型模板
CN108661087A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中塔吊基础的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288465U (zh) 装配式挡土墙后浇带封堵构件
CN111155535A (zh) 地下连续墙与基础底板的预埋钢板连接构造
CN215562745U (zh) 一种双拼型钢基础
CN212801616U (zh) 一种用于柱下基础承台的支撑模板
CN114922195A (zh) 一种紧邻保护对象的软土深大基坑施工方法
CN107142956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梯基础
CN114319454A (zh) 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水平施工缝的防水结构
CN208996022U (zh) 一种含有预制结构的地下连续墙
CN202148530U (zh) 帷幕止水护坡墙
CN220868275U (zh) 一种适用于斜基础结构的反支模结构
CN111395352A (zh) 一种紧邻地铁超高层超深基坑的基坑支护及其施工方法
CN217500107U (zh) 一种半库防渗高填方均质土坝坝趾防渗膜锚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