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6068A -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6068A
CN115156068A CN202210761571.1A CN202210761571A CN115156068A CN 115156068 A CN115156068 A CN 115156068A CN 202210761571 A CN202210761571 A CN 202210761571A CN 115156068 A CN115156068 A CN 115156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rting
section
bin
sorte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1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凯
李小龙
王子鹏
刘康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 Robotics Co Ltd
Shenzhen Kubo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 Robotics Co Ltd
Shenzhen Kubo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 Robotics Co Ltd, Shenzhen Kubo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 Robo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615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606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6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60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8700 priority patent/WO202400170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10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etection ofthe dest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3/00Sorting according to destination
    • B07C3/02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利用现有的分拣平台对货物进行分拣时,料箱的流量小,拣选效率低的问题。该分拣平台包括承载架及设置在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使料箱在承载架上移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第一分拣线具有第一分拣入口、第一分拣出口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拣选位;第二分拣线具有第二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拣选位;第一分拣入口设置于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第一分拣出口设置于第二分拣出口的上方,且第一拣选位和第二拣选位均位于承载架的同一侧。本公开提供的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可用于对料箱中的货物进行分拣。

Description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仓储行业的高速发展,对料箱存储、出库、拣选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运用到了立库和分拣平台,且立库与分拣平台之间通过仓储机器人转移料箱,以提升分拣效率。
分拣平台通常为单侧双工位拣选平台,拣选平台包括两个并排设置承载架以及设置在两个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转移料箱并形成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之间设置有移载机构以使料箱在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之间转移,并且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位于同一高度且共用一个分拣入口及一个分拣出口。然而,利用上述分拣平台对货物进行分拣时,料箱的流量小,拣选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其能够提升料箱的流量,从而提升拣选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拣平台,其包括承载架以及设置在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使料箱在所述承载架上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所述第一分拣线具有第一分拣入口、第一分拣出口及第一拣选位,所述第一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一分拣出口之间;
所述第二分拣线具有第二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及第二拣选位,所述第二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二分拣出口之间;所述第一分拣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分拣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拣出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均位于所述承载架的同一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分拣入口至所述第一分拣出口的方向,所述第一分拣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爬坡段和第一导出段;所述第一导入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引至所述第一分拣线,所述第一导出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导出所述第一分拣线;所述第二传输段和所述爬坡段同侧设置,且两者均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段的同一侧。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段上的多个传动辊,多个所述传动辊倾斜且间隔布置,以使所述料箱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传输时,所述料箱可朝向外侧倾斜。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第一传输段转移至所述第二传输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和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一传动带布置在所述爬坡段,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出段靠近所述爬坡段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爬坡段转移至所述第一导出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分拣入口至所述第二分拣出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分拣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导入段、第三传输段、下坡段、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所述第二导入段位于所述第一导入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导入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引至所述第二分拣线;
所述第二导出段位于所述第一导出段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导出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导出所述第二分拣线;所述第三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段的一侧,且两者位于不同高度上,所述第三传输段与所述第二传输段同侧设置;所述下坡段和所述第四传输段与所述第一传输段同侧设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四传输段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传输段上的多个传动辊,多个所述传动辊水平且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移载机构;所述第三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段上,所述第三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第二传输段转移至所述第四传输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坡段中的第二传动带或多个间隔设置的传动辊。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导入段、所述第一传输段、所述第二传输段和所述第四传输段以及所述第二导出段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第二导入段、所述第三传输段及所述第一导出段位于同一高度上。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移载机构;所述第四传输段设置有异常料箱出口,所述第四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异常料箱出口处,且所述第四移载机构用于将异常料箱移出所述第一分拣线和/或所述第二分拣线。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拣系统,包括卸料机、上料机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分拣平台;所述卸料机、所述上料机均设置于所述分拣平台的承载架的一侧;其中,所述卸料机的第一卸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分拣入口对接,所述卸料机的第二卸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分拣入口对接,且所述卸料机用于将所述料箱放入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二分拣入口;所述上料机的第一上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分拣出口对接,所述上料机的第二上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分拣出口对接,且所述上料机用于将所述料箱移出所述分拣平台。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卸料机和所述上料机信号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服务器配置为根据货物订单信息确定待拣选的料箱,以确定所述料箱的拣选位信息以及向所述卸料机、所述上料机发送指令;所述卸料机配置为根据指令,所述第一卸料口与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对接,以及所述第二卸料口与所述第二分拣入口对接;所述上料机配置为根据指令,所述第一上料口与所述第一分拣出口对接,所述第二上料口与所述第二分拣出口对接。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的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显示器、扫码器以及读码器,其中每个所述料箱配置有至少一个标签,且所述标签能够被所述扫码器和所述读码器识别;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均设置有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扫码器,其中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扫码器信号连接,以使被所述扫码器所识别的料箱中的待拣选货物信息在所述显示器中显示。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拣平台还包括第一播种墙、第二播种墙;所述第一播种墙靠近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拣选位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播种墙位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播种墙靠近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拣选位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播种墙位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
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拣选方法,其基于第二方面所述的分拣系统,包括:
确定待分拣料箱对应的拣选位;
根据所述拣选位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目标卸料口;
控制卸料机将所述待分拣料箱通过所述目标卸料口,传输至所述目标卸料口对应的分拣入口。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拣选位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目标卸料口,包括:
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一卸料口;
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二卸料口;
当所述拣选位为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所述第一卸料口。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一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爬坡段和第一导出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二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二导入段、第三传输段、下坡段、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当所述拣选位为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所述第一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第三移载机构、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拣选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待分拣料箱在所述第一拣选位拣选完成后,根据第二传输段上的读码器的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待分拣料箱是否为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
当所述待分拣料箱为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运行路线为通过第三移载机构到达第四传输段,以使第二拣选位进行拣选;
当所述待分拣料箱不是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运行路线为通过爬坡段到达第一导出段,以通过上料机进行回库处理。
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拣选方法还包括:当传动机构上的读码器无法识别所述传动机构上待分拣料箱的料箱码时,则将所述待分拣料箱确定为异常料箱,控制所述异常料箱运输至异常料箱出口。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其中分拣平台包括承载架及设置在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使料箱在承载架上移动,并形成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第一分拣线包括第一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拣选位,第二分拣线包括第二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拣选位。
其中,第一分拣入口设置于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第一分拣出口位于第二分拣出口的上方,以使分拣平台包括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入口以及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出口。与相关技术中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位于同一高度且共用一个分拣入口及一个分拣出口的方案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能够提供与卸料机、上料机双层供箱配合的双层分拣线,能够实现卸料机、上料机的最大利用率以及避免料箱在分拣平台移动时出现拥堵现象,以提升料箱的流量及拣选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拣选位和第二拣选位可设置在承载架的同一侧,并且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可通过爬坡及降坡的方式使第一拣选位和第二拣选位位于同一高度上;如此设置,保障了分拣人员的拣选舒适度、作业流程的顺畅性,以及可便于合理布置播种墙,从而提升拣选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的轴侧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分拣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分拣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的拣选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分拣平台;
101-承载架;102-传动机构;
10-第一分拣线;
11-第一导入段;12-第一传输段;13-第二传输段;14-爬坡段;15-第一导出段;16-第一拣选位;
20-第二分拣线;
21-第二导入段;22-第三传输段;23-下坡段;24-第四传输段;25-第二导出段;26-第二拣选位;27-异常料箱出口;
200-第一播种墙;
300-第二播种墙;
400-卸料机;
500-上料机。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分拣平台通常为单侧双工位拣选平台,当利用上述分拣平台对货物进行分拣时,存在料箱的流量小,拣选效率低的问题。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的分拣平台包括两个并排设置承载架以及设置在两个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转移料箱并形成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之间设置有移载机构以使料箱在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之间进行转移,并且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位于同一高度且两者共用一个分拣入口及一个分拣出口。
然而,上料机和卸料机具备双层出入口,若分拣平台仅具有一个分拣入口和一个分拣出口,无法实现上料机和卸料机的最大利用率;进一步地,料箱在分拣平台上容易出现拥堵现象,因而导致分拣平台的料箱的流量小,拣选效率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其中分拣平台包括承载架及设置在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使料箱在承载架上移动,并形成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第一分拣线包括第一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一拣选位;第二分拣线包括第二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第二拣选位。
其中第一分拣入口设置于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第一分拣出口位于第二分拣出口的上方,以使分拣平台包括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入口以及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出口;如此设置分拣平台能够提供与卸料机、上料机双层供箱配合的双层分拣线,能够实现卸料机、上料机的最大利用率;以及能够避免料箱在分拣平台移动时出现拥堵现象,以提升料箱的流量及拣选效率。
为了使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涉及的坐标系中的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进行说明,其中X轴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示例性地,第一方向可以是分拣平台的左、右方向),Y轴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示例性地,第二方向可以是分拣平台的方向前、后方向),Z轴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示例性地,第三方向可以是分拣平台的高度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包括卸料机400、上料机500、分拣平台100、播种墙;其中,沿第二方向,分拣平台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播种墙及分拣人员可位于分拣平台100的第一侧,且播种墙用于盛放分拣出的货物,播种墙的数量可根据分拣平台100的拣选位进行设置,每个拣选位可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播种墙。
如图3和图4所示,分拣平台100包括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其中在第一拣选位16处可并排设置两个第一播种墙200,分拣人员可位于两个第一播种墙200之间;同样的,在第二拣选位26处可并排设置两个第二播种墙300,分拣人员可位于两个第二播种墙300之间。
沿第二方向,仓储货架、上料机500、卸料机400分别设置在分拣平台100的第二侧。具体地,沿第二方向,上料机500、卸料机400布置在分拣平台100的第二侧,即上料机500、卸料机400可与分拣人员相对设置在分拣平台100的两侧。卸料机400、上料机500与仓储货架之间设置有仓储机器人,并利用仓储机器人实现料箱在卸料机400与仓储货架之间转移,以及实现料箱在上料机500与仓储货架之间转移。
卸料机400用于接收来自仓储机器人的料箱,并将料箱转移至分拣平台100上。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卸料机400包括双层布置的第一卸料口、第二卸料口,第一卸料口可位于第二卸料口的上方;卸料机400工作时,两个待分拣料箱可同时从第一卸料口、第二卸料口导出,并将待分拣料箱转移至分拣平台100上。
上料机500与卸料机400均布置在分拣平台100的第二侧,沿第一方向,卸料机400和上料机500分别设置在分拣平台100的左、右两端。其中上料机500用于接收经分拣平台100分拣后的料箱,并将料箱转移至仓储机器人,并通过仓储机器人将分拣后的料箱回库。上料机500包括双层布置的第一上料口、第二上料口,第一上料口位于第二上料口上方;上料机500工作时,两个分拣后的料箱可同时从第一上料口、第二上料口转移至上料机500,并进一步将分拣后的料箱通过仓储机器人转移至转仓储货架上。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平台100包括承载架101和传动机构102,沿第二方向,承载架10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为承载架101靠近播种墙的一侧,第二侧为承载架101远离播种墙的一侧;沿第一方向,承载架101包括相对的左、右两端。
传动机构102设置在承载架101上,传动机构102用于带动料箱在承载架101上移动,以使来自卸料机400的料箱可从分拣入口移动至相应的拣选位,经分拣后的料箱可移动至分拣出口,并转移至上料机500。
传动机构102包括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第一分拣线10包括第一分拣入口和第一分拣出口;沿第二方向,第一分拣入口和第一分拣出口分别设置于承载架101的第二侧,且沿第一方向,第一分拣入口和第一分拣出口分别位于承载架101的左、右两端。第一拣选位16设置在第一分拣入口和第一分拣出口之间,即待拣选料箱由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分拣线10,经过第一拣选位16拣选后,可从第一拣选出口移出第一分拣线10。
第二分拣线20包括第二分拣入口和第二分拣出口,其中第二拣选位26设置在第二分拣入口和第二分拣出口之间,第二分拣入口与第一分拣入口位于承载架101的同一侧,第一分拣入口位于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第二分拣出口与第一分拣出口位于承载架101的同一侧,且第二分拣出口位于第一分拣出口的下方。
换言之,第一分拣线10中设置有上坡,以使第一分拣入口和第一分拣出口位于不同的高度上,第二分拣线20设置有下坡,以使第二分拣入口和第二分拣出口位于不同高度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还包括服务器,服务器与卸料机400、上料机500信号连接,且服务器配置为根据货物订单信息确定待拣选的料箱,以确定料箱的拣选位信息,以及向卸料机400、上料机500发送指令;卸料机400配置为接收指令后并将料箱转移至与该料箱对应的分拣线上,上料机500配置为接收指令后,可使分拣后的料箱通过上料机500回库。
具体地,利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进行分拣货物时,服务器向卸料机400和上料机500发送指令,卸料机400的第一卸料口与第一分拣入口相对,以使从第一卸料口导出的料箱通过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分拣线10进行分拣。卸料机400的第二卸料口与第二分拣入口相对,以使从第二卸料口导出的料箱通过第二分拣入口进入第二分拣线20进行分拣。
上料机500的第一上料口与分拣平台100的第一分拣出口对接,以使经过第一拣选位16分拣后料箱,由第一分拣出口流出并转移至上料机500,进而回库。第二上料口与分拣平台100的第二分拣出口对接,以使经过第二拣选位26分拣后的料箱,由第二分拣出口流出并转移至上料机500,进而回库。
与现有技术中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位于同一高度且共用一个分拣入口及一个分拣出口的方案相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分拣系统,其分拣平台100包括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入口以及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分拣出口,如此能够提供与卸料机400、上料机500双层供箱配合的双层分拣线,能够实现卸料机400、上料机500的最大利用率以及避免料箱在分拣平台100移动时出现拥堵现象,以提升料箱的流量及拣选效率。
进一步地,沿第二方向,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可设置在承载架101的同一侧,并且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可通过爬坡及降坡的方式使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位于同一高度上;如此设置,保障了分拣人员的拣选舒适度、作业流程的顺畅性,以及可便于合理布置播种墙,从而提升拣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提升分拣系统的分拣效率,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分拣系统还包括与服务器信号连接的辅助组件,辅助组件包括显示器、扫码器以及读码器,其中每个料箱配置有至少一个标签,且标签能够被扫码器和读码器识别。
示例性地,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均设置有显示器和扫码器,其中显示器与扫码器信号连接,当料箱移动至第一拣选位16或第二拣选位26后,分拣人员使用扫码器(例如,扫码器可以是扫码枪)识别料箱的标签,该料箱中待拣选的货物信息被显示在显示器中,分拣人员根据待拣选的货物信息可快速对料箱中的货物进行分拣;如此设置可提升分拣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02形成的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包括多段,以使料箱在传动机构102上移动时,具有不同的移动路径;如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2和图3,沿第一分拣入口至第一分拣出口的方向,第一分拣线1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爬坡段14和第一导出段15;其中,第一导入段11的一端与第一传输段12的一端衔接,且两者之间形成直角结构;第一导入段11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分拣入口,并且第一导入段11与卸料机400的第一卸料口配合设置,第一分拣入口与第一卸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上,以使待分拣料箱从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导入段11,即第一导入段11用于将料箱引至第一分拣线10。
进一步地,第一导出段15的一端与爬坡段14的一端衔接,且两者之间形成直角结构;第一导出段15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分拣出口,并且第一导出段15与上料机500的第一上料口配合设置,第一分拣出口与第一上料口位于同一高度上,以使待分拣后的料箱从第一导出段15、第一分拣出口转移至上料机500上,即第一导出段15用于将料箱引出第一分拣线10。
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爬坡段14位于第一导入段11和第一导出段15之间,沿第二方向,第一传输段12位于第二传输段13的一侧,即第一传输段12与第二传输段13之间形成直角结构,料箱在第一传输段12移动时,需要进行侧向移动(示例性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侧向移动指的是料箱沿第二方向移动),才能转移至第二传输段13上。
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传输段12远离第一导入段11的一端用于与第二传输段13连接,第二传输段13和爬坡段14均位于第一传输段12的同一侧,且沿第一方向,第一传输段12和爬坡段14相对平面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拣选位16形成在第一传输段12上,传动机构102在第一传输段12上具有多个传动辊,多个传动辊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且传动辊具有动力源,能够带动料箱在第一传输段12上移动。
进一步地,为便于分拣人员对料箱进行拣选,第一传输段12上的多个传动辊均呈倾斜布置,沿第二方向,传动辊朝向播种墙的一端低于其另一端的高度,以使料箱在第一传输段12上移动时,料箱的箱口可向外侧倾斜,可便于分拣人员分拣料箱内的货物,提升分拣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02还包第一移载机构和第二移载机构,其中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用于改变料箱的移动方向。第一移载机构设置在第一传输段12靠近第二传输段13的一端,即第一移载机构设置在第一传输段12和第二传输段13之间形成的直角结构处。
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料箱从第一传输段12转移至第二传输段13上。例如,第一移载机构可以是顶升移载机构,当料箱移动至顶升移载机构的位置时,顶升移载机构动作,并向料箱提供侧向力,侧向力的作用方向由承载架的第一侧指向第二侧,以使料箱在抬升力的作用下可从第一传输段12移动至第二传输段13上。
料箱经第一拣选位16分拣后,经第一移载机构后转移至第二传输段13上,传动机构102在第二传输段13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辊,且此传动辊具有动力源能够带动料箱在第二传输段13移动,可使料箱移动至爬坡段14、并经第一导出段15移出第一分拣线10。
第一导出段15与第二传输段13位于不同高度上,两者通过爬坡段14将料箱从第二传输段13提升至第一导出段15。具体地,爬坡段14可设置有第一传动带,且第一传动带配置有动力源,能够带动料箱爬坡,以将料箱从第二传输段13所在的高度提升至第一导出段15所在的高度。
第一导出段15与爬坡段14之间设置有衔接段,衔接段可视为爬坡段14的水平延伸段。由于爬坡段14和第一导出段15之间形成直角结构,料箱需在此处通过第二移载机构进行侧向移动。
第二移载机构设置在第一导出段15靠近爬坡段14的一端,且第二移载机构用于改变料箱的移动方向,可使料箱从爬坡段14移动至第一导出段15。进一步地,第二移载机构可以是直角移载机构,直角移载机构包括多个用于转向的辊子,其中靠近爬坡段设置的辊子,其转动方向与料箱在爬坡段14上的移动方向一致;靠近第一导出段15设置的辊子,其转动方向与料箱在第一导出段15的移动方向一致。当料箱移动至第二移载机构上时,在第二移载机构的作用下料箱可从爬坡段14移动至第一导出段15,从而移出第一分拣线10。
参阅图2和图4,本公开实施例中沿第二分拣入口至第二分拣出口的方向,第二分拣线20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导入段21、第三传输段22、下坡段23、第四传输段24和第二导出段25;其中,第二导入段21位于第一导入段11的上方,第二导入段21的一端与第三传输段22的一端连接,且两者之间形成直角结构。第二导入段21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分拣入口,并且第二导入段21与卸料机400的第二卸料口配合设置,第二卸料口与第二分拣入口处于同一高度上,以使待分拣料箱从第二分拣入口进入第二导入段21,即第二导入段21用于将料箱引至第二分拣线20。
第二导出段25位于第一导出段15的下方,第二导出段25的一端与第四传输段24的一端连接,且两者形成直角结构;第二导出段25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分拣出口,并且第二导出段25与上料机500的第二上料口配合设置,第二上料口与第二分拣出口位于同一高度上,以使待分拣后的料箱从第二导出段25、第二分拣出口转移至上料机500上,即第二导出段25用于将料箱引出第二分拣线20。
第三传输段22、下坡段23及第四传输段24设置于第二导入段21和第二导出段25之间,沿第二方向,第三传输段22设置在第一传输段12的一侧,即第三传输段22与第二传输段13同侧布置。第四传输段24和下坡段23均位于第三传输段22的同一侧,且沿第一方向,第四传输段24和下坡段23相对平面的投影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第三传输段22与第一传输段12位于不同的高度上,例如第三传输段22位于第一传输段12的上方,第三传输段22远离第二导入段21的一端用于与下坡段23连接,下坡段23与第四传输段24连接,如此可降低第四传输段24所在的高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传动机构102在第三传输段22上设置有多个传动辊,多个传动辊沿第一方向水平间隔布置,且传动辊具有动力源,能够带动料箱在第三传输段22上移动。第三传输段22与下坡段23之间形成直角结构,料箱移动至第三传输段22的末端时需要进行侧向移动,以使料箱从第三传输段22转移至下坡段23。
例如,第三传输段22和下坡段23之间设置有直角移载机构,当料箱移动至位于第三传输段22末端的直角移载机构时,可通过直角移载机构改变料箱的移动方向,以使料箱从第三传输段22移动至下坡段23。
传动机构102在下坡段23设置有多个传动辊,传动辊可以是无动力源传动辊,多个传动辊间隔设置并形成导向斜面,在重力作用下料箱可从下坡段23移动至第四传输段24上。可理解的是,传动机构102还可在下坡段23设置第二传动带,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第二拣选位26形成在第四传输段24上,传动机构102在第四传输段24布置有多个传动辊,多个传动辊沿第一方向水平间隔布置,且传动辊具有动力源,能够带动料箱在第一传输段12上移动。
由于第四传输段24与第二导出段25之间形成直角结构,料箱移动至第四传输段24的末端时需要侧向移动,本公开实施例在第四传输段24与第二导出段25之间设置有直角移载机构,并通过直角移载机构改变料箱的移动方向,以使料箱从第四传输段24移动至第二导出段25,从而将料箱移出第二分拣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分拣平台100中,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第四传输段24以及第二导出段25可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二导入段21、第三传输段22及第一导出段15可位于同一高度上。
如此设置,可使第一分拣线10的第一拣选位16、第二分拣线20的第二拣选位26处于同一高度上,以便于分拣人员对货物进行分拣,以及第一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处于同一高度上,第二分拣入口、第一分拣出口处于同一高度上,以便于卸料机400将料箱转移至分拣平台100和将分拣后的料箱转移至上料机500,从而提升拣选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之间设置有移载机构,以使在第一分拣线10上移动的料箱可转移至第二分拣线20上。例如,传动机构102还包括第三移载机构,第三移载机构设置在第二传输段13上,且第三移载机构与第四传输段24相对,第三移载机构用于将料箱从第二传输段13转移至第四传输段24。
例如第三移载机构可以是顶升移载机构,第三移载机构可参照第一移载机构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当料箱移动至位于第二传输段13的第三移载机构处,第三顶升移载机构动作,并向料箱提供侧向力,以使料箱从第二传输段13移动至第四传输段24,从而实现料箱从第一分拣线10转移至第二分拣线20。
若料箱的分拣路径需经过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料箱从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并经过第一拣选位16拣选后通过第一移载机构进入第二传输段13,料箱经过第三移载机构时,第三移载机构将料箱转移至第二分拣线20的第四传输段24,料箱经过第二拣选位26拣选后,可移出第二分拣线20。
进一步地,参阅图1和图4,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传输段24还设置有异常料箱出口27,并且第四传输段24还设置有第四移载机构,第四移载机构设置在异常料箱出口27处,第四移载机构配置为能够将异常料箱从第四传输段24转移至异常料箱出口27,进而移出第一分拣线10和/或第二分拣线20。
例如,异常料箱出口27可设置在第四传输段24上,并避开第二拣选位26设置。第四移载机构可以是顶升移载机构,当异常料箱移动至顶升移载机构时,顶升移载机构动作并向异常料箱提供侧向力,异常料箱在此侧向力作用下移动至异常料箱出口27。
优选地,异常料箱出口27可设置在第四传输段24的末端,并与第二导出段25相对设置,如此设置,可通过在第四传输段24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移载机构,并能够控制正常的料箱从第四传输段24移动至第二导出段25上,或者控制异常料箱从第四传输段移动至异常料箱出口27。如此设置,可节省分拣平台的制作成本以及优化其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异常料箱可以是来自第一分拣线10,设置在第一分拣线10上的读码器未能识别到料箱的标签,则判断此料箱是否为异常料箱。若判断此料箱为异常料箱,当异常料箱经过第三移载机构时,第三移载机构可将料箱从第一分拣线10的第二传输段13转移至第二分拣线20的第四传输段24;进一步地,当料箱经过第四移载机构时,第四移载机构将料箱转移至异常料箱出口27,从而将异常料箱移出分拣平台100。
如此设置,可将异常料箱从异常料箱出口27移出分拣平台100,可避免料箱在分拣平台上移动出现时出现拥堵现象,进一步提升料箱的在分拣平台100上的流量,提升拣选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第三移载机构以及第四移载机构中,第一移载机构、第三移载机构以及第四移载机构为顶升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为直角移载机构,仅是对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案的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对其进行限制。例如,根据料箱在第一分拣线10、第二分拣线20上的转向需求以及结合2转向处的布置空间,可选择性地在各转向处设置顶升移载机构或者直角移载机构。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拣选方法,此拣选方法基于实施例一中的分拣系统所实施,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确定分拣料箱对应的拣选位。
具体地,分拣系统获取待拣选货物订单信息,并将货物订单信息传输至分拣系统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货物订单信息,将货物订单下发至拣选位,进而确定货物订单对应的待分拣料箱对应的拣选位。例如待分拣料箱的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和/或第二拣选位26。
步骤S200:根据拣选位确定待分拣料箱对应的目标卸料口。
具体地,分拣系统的服务器根据货物订单信息确定待分拣料箱的拣选位后,并确定拣选位对应的目标卸料口;目标卸料口包括第一卸料口和第二卸料口,第一卸料口可与第一分拣线10的第一分拣入口对接,将待分拣料箱传输至第一拣选位16和/或第二拣选位26,第二卸料口可与第二分拣线20的第二分拣入口对接,将待分拣料箱传输至第二拣选位26。
需要说明的是,当待分拣料箱的目标卸料口确定后,相应的分拣后的料箱的目标上料口也随之确定,例如,若目标卸料口为第一卸料口,相应的目标出料口为第一上料口。
示例性地,在一种实施例中,当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时,则确定待分拣料箱的目标卸料口为第一卸料口,经过分拣后的料箱对应的目标上料口为上料机500的第一上料口,且第一卸料口和第一上料口分别对应第一分拣线10,第一分拣线10的第一分拣入口与第一卸料口对接,第一分拣出口与第一上料口对接。
例如,当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时,料箱在第一分拣线10上确定的移动路线为:经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分拣线10,并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爬坡段14和第一导出段15,并通过第一分拣出口移出第一分拣线10,从而料箱完成第一拣选位16的分拣。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当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26时,则确定待分拣料箱的目标卸料口为第二卸料口;经过分拣后的料箱对应的目标上料口为上料机500的第二上料口,且第二卸料口、第二上料口分别对应第二分拣线20,第二分拣线20的第二分拣入口与第二卸料口对接,第二分拣出口与第二上料口对接。
例如,当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26时,料箱在第二分拣线20上确定的移动路线为:经第二分拣入口进入第二分拣线20,并依次通过第二导入段21、第三传输段22、下坡段23、第四传输段24和第一导出段15,并通过第二分拣出口移出第二分拣线20,从而料箱完成第二拣选位26的分拣。
在又一实施例中,当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后,则确定待分拣料箱的目标卸料口为第一卸料口;经分拣后的料箱对应的目标上料口为第二上料口,其中第一卸料口与第一分拣线10的第一分拣入口对接,第二上料口与第二分拣线20的第二分拣出口对接。
例如,当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第二拣选位26时,料箱确定的移动路线为:经第一分拣入口进入第一分拣线10,并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并通过第三移载机构由第二传输段13进入第二分拣线20。
在第二分拣线20上的移动路线为:依次经过第四传输段24和第二导出段25,并通过第二分拣出口移出第二分拣线20,从而料箱完成第一拣选位16、第二拣选位26的分拣;即当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11、第一传输段12、第二传输段13、第三移载机构、第四传输段24和第二导出段25。
步骤S300:控制卸料机400将待分拣料箱通过目标卸料口,传输至目标卸料口对应的分拣入口。
具体地,卸料机400配置为根据指令,将其目标卸料口与对应的分拣入口相对,以使料箱通过目标卸料口传输至与其相对应的分拣入口,从而使料箱按照设定的运行路线,移动至相应的拣选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拣选方法,还包括:
当待分拣料箱在第一拣选位16拣选完成后,根据第二传输段13上的读码器的读取结果判断待分拣料箱是否为第二拣选位26对应的料箱,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料箱沿第一分拣线10继续移动或者将料箱转移至第二分拣线20的第二拣选位26进行拣选。如此设置,与料箱需要分别从两个分拣口进入两个不同的分拣位相比,本公开实施例可使料箱仅通过一次进入分拣口,可实现对料箱在第一拣选位16和第二拣选位26进行分拣,提升料箱的拣选效率。
具体地,当待分拣料箱在第一拣选位16拣选完成后,可经过第一移载机构进入第二传输段13,第二传输段13设置有读码器,可利用读码器对料箱的标签进行识别,根据读码器的读取结果判断该料箱是否需要经过第二拣选位26进行拣选。
当料箱需要经过第二拣选位26进行拣选时,当料箱移动至第三移载机构时,第三移载机构动作,可将料箱从第二传输段13转移至第四传输段24,料箱在第四传输段24继续移动,并经过第二拣选位26拣选后,从第二分拣出口移出分拣平台100,通过上料机500回库。
当料箱不需要经过第二拣选位26进行拣选时,则料箱需继续在沿第一分拣线10移动,即料箱需要依次通过第二传输段13、爬坡段14和第一导出段15,并由第一分拣出口移出分拣平台100,通过上料机500回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拣选方法,还包括利用读码器对料箱的标签进行识别,若读码器无法识别料箱的标签,则确定该料箱为异常料箱,并控制料箱运输至异常料箱出口27。如此设置,可将异常料箱从异常料箱出口27移出分拣平台100,可避免料箱在分拣平台上移动出现时出现拥堵现象,进一步提升料箱的在分拣平台100上的流量,提升拣选效率。
具体地,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上设置有多个读码器,多个读码器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分拣线10和第二分拣线20上。异常料箱出口27设置在第二分拣线20的第四传输段24上,对于位于第二分拣线20上的料箱,可利用设置在第二分拣入口与异常料箱出口27之间的读码器识别料箱的标签,并判断该料箱是否为异常料箱,若是,当异常料箱移动至第四传输段24的第四移载机构处,第四移载机构动作并能够将异常料箱运输至异常料箱出口27。
进一步地,对于位于第一分拣线10上的料箱,可利用设置在第一分拣入口与第三移载机构之间的读码器对料箱的标签进行识别,例如可利用设置在第一传输段上的读码器对料箱的标签进行识别,并判断该料箱是否为异常料箱。若该料箱为异常料箱,当异常料箱移动至第三移载机构处,第三移载机构动作可使该异常料箱从第二传输段转移至第四传输段,异常料箱在第四传输段继续移动,当异常料箱移动至第四传输段24的第四移载机构处,第四移载机构动作且能够将异常料箱运输至异常料箱出口27。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一般而言,应当至少部分地由语境下的使用来理解术语。例如,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文中使用的术语“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于描述单数的意义的任何特征、结构或特性,或者可以用于描述复数的意义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的组合。类似地,至少部分地根据语境,还可以将诸如“一”或“所述”的术语理解为传达单数用法或者传达复数用法。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架以及设置在承载架上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使料箱在所述承载架上移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分拣线和第二分拣线;
所述第一分拣线具有第一分拣入口、第一分拣出口及第一拣选位,所述第一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一分拣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分拣线具有第二分拣入口、第二分拣出口及第二拣选位,所述第二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二分拣出口之间;
所述第一分拣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拣入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分拣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分拣出口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均位于所述承载架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分拣入口至所述第一分拣出口的方向,所述第一分拣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爬坡段和第一导出段;
所述第一导入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引至所述第一分拣线,所述第一导出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导出所述第一分拣线;
所述第二传输段和所述爬坡段同侧设置,且两者均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段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段上的多个传动辊,多个所述传动辊倾斜且间隔布置,以使所述料箱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传输时,所述料箱可朝向外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一移载机构;
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段上,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第一传输段转移至所述第二传输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和第二移载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带布置在所述爬坡段,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出段靠近所述爬坡段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爬坡段转移至所述第一导出段。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分拣入口至所述第二分拣出口的方向,所述第二分拣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导入段、第三传输段、下坡段、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
所述第二导入段位于所述第一导入段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导入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引至所述第二分拣线;所述第二导出段位于所述第一导出段的下方,且所述第二导出段用于将所述料箱导出所述第二分拣线;
所述第三传输段位于所述第一传输段的一侧,且两者位于不同高度上,所述第三传输段与所述第二传输段同侧设置;所述下坡段和所述第四传输段与所述第一传输段同侧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拣选位设置在所述第四传输段上;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传输段上的多个传动辊,多个所述传动辊水平且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三移载机构;
所述第三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段上,所述第三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料箱从所述第二传输段转移至所述第四传输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坡段中的第二传动带或多个间隔设置的传动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段、所述第一传输段、所述第二传输段、所述第四传输段以及所述第二导出段位于同一高度上;
所述第二导入段、所述第三传输段及所述第一导出段位于同一高度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拣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四移载机构;
所述第四传输段设置有异常料箱出口,所述第四移载机构设置在所述异常料箱出口处,且所述第四移载机构用于将异常料箱移出所述第一分拣线和/或所述第二分拣线。
12.一种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机、上料机以及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平台;
所述卸料机、所述上料机均设置于所述分拣平台的承载架的一侧;
其中,所述卸料机的第一卸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分拣入口对接,所述卸料机的第二卸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分拣入口对接,且所述卸料机用于将料箱放入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和所述第二分拣入口;
所述上料机的第一上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分拣出口对接,所述上料机的第二上料口与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分拣出口对接,且所述上料机用于将所述料箱移出所述分拣平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卸料机和所述上料机信号连接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配置为根据货物订单信息确定待拣选的料箱,以确定所述料箱的拣选位信息以及向所述卸料机、所述上料机发送指令;
所述卸料机配置为根据指令,所述第一卸料口与所述第一分拣入口对接,以及所述第二卸料口与所述第二分拣入口对接;所述上料机配置为根据指令,所述第一上料口与所述第一分拣出口对接,所述第二上料口与所述第二分拣出口对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服务器信号连接的辅助组件;
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显示器、扫码器以及读码器,其中每个所述料箱配置有至少一个标签,且所述标签能够被所述扫码器和所述读码器识别;
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均设置有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扫码器,其中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扫码器信号连接,以使被所述扫码器所识别的料箱中的待拣选货物信息在所述显示器中显示。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系统还包括第一播种墙、第二播种墙;
所述第一播种墙靠近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一拣选位设置,并且所述第一播种墙位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
所述第二播种墙靠近所述分拣平台的第二拣选位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播种墙位于所述承载架的一侧。
16.一种拣选方法,其基于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分拣料箱对应的拣选位;
根据所述拣选位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目标卸料口;
控制卸料机将所述待分拣料箱通过所述目标卸料口,传输至所述目标卸料口对应的分拣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拣选位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目标卸料口,包括:
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一卸料口;
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二卸料口;
当所述拣选位为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所述第一卸料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一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一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爬坡段和第一导出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拣选位为第二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第二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二导入段、第三传输段、下坡段、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拣选位为所述第一拣选位和所述第二拣选位,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所述第一卸料口时,所述待分拣料箱的运行路线为依次通过第一导入段、第一传输段、第二传输段、第三移载机构、第四传输段和第二导出段。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待分拣料箱在所述第一拣选位拣选完成后,根据第二传输段上的读码器的读取结果判断所述待分拣料箱是否为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
当所述待分拣料箱为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运行路线为通过第三移载机构到达第四传输段,以使第二拣选位进行拣选;
当所述待分拣料箱不是所述第二拣选位对应的料箱时,确定所述待分拣料箱对应的运行路线为通过爬坡段到达第一导出段,以通过上料机进行回库处理。
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拣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拣选方法还包括:
当传动机构上的读码器无法识别所述传动机构上待分拣料箱的料箱码时,则将所述待分拣料箱确定为异常料箱,控制所述异常料箱运输至异常料箱出口。
CN202210761571.1A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Pending CN11515606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1571.1A CN115156068A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PCT/CN2023/098700 WO2024001702A1 (zh) 2022-06-30 2023-06-06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61571.1A CN115156068A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6068A true CN115156068A (zh) 2022-10-11

Family

ID=8348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1571.1A Pending CN115156068A (zh) 2022-06-30 2022-06-30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606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702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702A1 (zh) * 2022-06-30 2024-01-04 深圳市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75699B2 (en) Method of order fulfilling by preparing storage units at a picking station
CN210102619U (zh) 多车辆的车载移动立体分拣配货系统
US9499349B2 (en) Picking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icking articles
JP6435463B2 (ja) 保管設備からの運搬ユニット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
US4835702A (en) Method of sorting goods and system therefor
EP0254261B1 (en) Method for merging goods
US10625939B2 (en) Method for placing packets into and/or out of storage into/from a particular storage rack aisle of a storage rack
CN112074470B (zh) 拣选系统
CN217700173U (zh) 分拣平台及分拣系统
CN115156068A (zh)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WO2024001702A1 (zh) 分拣平台、分拣系统及拣选方法
CN209334232U (zh) 分拣矩阵、航空集装器矩阵分拣缓存系统
CN113511447B (zh) 料箱处理系统、方法、设备、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2977A1 (zh) 货物输送系统和货物输送方法
CN113978991A (zh) 一种高密度穿梭车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AU2020446353A1 (en) Warehouse for order fulfilment with a product storage and at least one order fulfillment area
CN215853235U (zh) 一种输送系统
TW202410979A (zh) 分揀平臺、分揀系統及揀選方法
US20230322488A1 (en) System for order fulfilment
CN215100136U (zh) 轨道及输送系统
CN116374470A (zh) 基于潜伏式agv货架的智能驳接拣选装置
CN116119222A (zh) 自动化穿梭车物料搬运和存放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5063082A (zh) 一种货物输送系统及仓库管理系统
CN116511103A (zh) 物品分拣设备
CN117622749A (zh) 仓储系统、仓库、仓储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830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