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50488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50488A
CN115150488A CN202110352784.4A CN202110352784A CN115150488A CN 115150488 A CN115150488 A CN 115150488A CN 202110352784 A CN202110352784 A CN 202110352784A CN 115150488 A CN115150488 A CN 115150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light
liquid crystal
layer
crystal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27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奕松
李伟斯
詹悦星
庞欢
游玉霖
徐逢
伍国平
谢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27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8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228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64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150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50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an electrochromic effect
    • G02F1/1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后盖、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后盖包括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非黑色油墨层位于液晶材料层的内侧,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均位于后盖的内侧,处理器安装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电路板,另一端电连接后盖。本申请所示电子设备中,后盖的外观效果是可变的,可满足用户的外观要求。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人们对电子设备的外观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电子设备的后盖主要通过镀膜、喷涂、印刷或贴效果膜的范式实现后盖的外观效果,其后盖的外观效果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满足用户的外观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后盖的外观效果是可变的,可满足用户的外观要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后盖、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后盖包括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非黑色油墨层位于液晶材料层的内侧。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位于后盖的内侧,处理器安装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电路板,即柔性电路板经电路板电连接处理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电连接后盖。
其中,电路板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主板。
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背景色光,背景色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出射。此时,仅有背景色光自后盖出射。
其中,环境光,也可以称为自然光。环境光一般是由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环境光为覆盖全波段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环境光可以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光线,还可以指人为创造的环境中存在的光线。由于人眼仅能感知到位于可见光波段(波长在400nm~800nm之间)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环境光可为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比如,环境光可为白色的可见光。
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液晶材料层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背景色光,背景色光在液晶材料层发生散射,部分背景色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此时,环境光和背景色光自后盖出射。
本申请所示电子设备中,液晶材料层可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自后盖出射的光线在背景色光以及环境光和背景色光的混合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满足了用户对后盖的外观要求。
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的外观效果,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后盖设置。或者,后盖用于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处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后盖的外观效果不同,用户可依据后盖的外观效果判断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功能交互。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位于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之间,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均具有电信号输入端,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电信号输入端均与柔性电路板电连接,处理器经柔性电路板驱动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采用掺锡氧化铟或掺铝氧化锌等透明导电氧化物制成。
其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层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方式所示电子设备中时,第一电极层和多个电极部分可均上电,或者,第一电极层和部分电极部分可均上电,或者,第一电极层和多个电极部分可均不上电,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电极部分和第一电极层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是指,多个电极部分之间彼此绝缘,一个电极部分通电时,不会对该电极部分周边的其他电极部分产生影响。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增亮膜,增亮膜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对环境光的反射作用,提高背景色光的亮度。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时,增亮膜的设置可以增加后盖的两种外观效果之间的差异。
其中,增亮膜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增亮膜和非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增亮膜可采用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或氧化铌等氧化制成,或者,增亮膜也可以为采用结构色材料制成的光学镀膜或纳米级多层光学膜。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增亮膜,增亮膜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增亮膜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增亮部分。此时,增亮膜和非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增亮部分的形状为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所示电子设备中,增亮膜中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图案的设置可进一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纳米纹理层包括朝向非黑色油墨层的纳米纹理面,增亮膜覆盖纳米纹理面。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对环境光的反射作用,使背景光产生炫光效果,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的,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此时,纳米纹理层、增亮膜和非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纳米纹理面具有多个凸起,多个凸起的尺寸在纳米级。
其中,凸起的形状包括且不限于三角形、半圆形或弧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纳米纹理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纹理部分,每一纹理部分均包括背离液晶材料层的纳米纹理面,增亮膜覆盖每一纹理部分的纳米纹理面。此时,纳米纹理层、增亮膜和非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纹理部分的形状为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所示后盖中,纳米纹理层中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图案的设置可进一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之间。即,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分别位于结构色材料层的相对两侧。
其中,结构色材料层位于第二电极层和非黑色油墨层之间。
其中,结构色材料层采用结构色材料制成。结构色材料是指可以在可见光波段内选择透射光波长的材料。示例性的,白色的可见光射入结构色材料层时,结构色材料层可将白色的可见光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其中,透射光和反射光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复色光。
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与反射光的颜色不同的背景色光,背景色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和液晶材料层后出射,反射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出射。此时,背景色光和反射光自后盖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的特性,透射光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则背景色光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背景色光,反射光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相当于仅有背景色光自后盖出射。
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背景色光,背景色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后,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背景色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反射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反射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此时,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发射光自后盖射出。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反射光均在液晶材料层发生了散射,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反射光均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因此,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反射光均自光学膜组件出射,即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反射光的混合光自后盖出射。
本实施方式所示后盖中,液晶材料层可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自后盖出射的光线在背景色光以及环境光、背景色光和反射光的混合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满足用户对后盖的外观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描述各层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所提及的“一侧”均是指沿层结构的厚度方向的方位,即层结构的表面所朝向的方位,也即层的顶面或底面所朝向的方位。
其中,结构色材料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
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为复色光,透射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与透射光颜色不同的背景色光,背景色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和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反射光自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透射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部分透射光被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背景色光,背景色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背景色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反射光自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一种实施方式中,结构色材料层为光学镀膜或纳米级多层光学膜。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
其中,第一承载件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二承载件,第二承载件位于第二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
其中,第二承载件位于第二电极层和所述非黑色油墨层之间。
其中,第二承载件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第二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其中,第二承载件和第一承载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盖板,盖板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即,盖板相当于上述第一承载件。换言之,第一承载件的厚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强度时,光学膜组件可直接用作后盖,以减小后盖的叠层数,有助于减小后盖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辅助盖板,辅助盖板位于第二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即,辅助盖板相当于上述第二承载件。换言之,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强度时,光学膜组件可直接用作后盖,进一步减小后盖的叠层数,有助于减小后盖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黑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位于非黑色油墨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防止后盖中非黑色油墨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漏光。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补边油墨层,补边油墨层覆盖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的周面,以防止后盖的侧边漏光。
其中,补边油墨层与液晶材料层位于盖板的同一侧。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用于电连接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处理器经柔性电路板驱动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采用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或聚合物网格液晶制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后盖、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后盖包括液晶材料层和黑色油墨层,黑色油墨层位于液晶材料层的内侧。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位于后盖的内侧,处理器安装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电路板,即柔性电路板经电路板电连接处理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电连接后盖。
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黑色油墨层吸收。此时,没有光线从后盖出射。
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黑色油墨层吸收。此时,环境光从后盖出射。
本申请所示后盖中,液晶材料层可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人眼在看不到光线和看到环境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满足了用户对后盖的外观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第二电极层位于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之间,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层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方式所示电子设备中,第一电极层和多个电极部分可均上电,或者,第一电极层和部分电极部分可均上电,或者,第一电极层和多个电极部分可均不上电,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电极部分和第一电极层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增亮膜,增亮膜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时,增亮膜的设置可以增加后盖的两种外观效果之间的差异。
其中,增亮膜位于黑色油墨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增亮膜和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增亮膜,增亮膜位于非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增亮膜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增亮部分。此时,增亮膜和非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增亮部分的形状为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所示后盖中,增亮膜中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图案的设置可进一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纳米纹理层包括朝向黑色油墨层的纳米纹理面,增亮膜覆盖纳米纹理面。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用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黑色油墨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此时,纳米纹理层、增亮膜和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均位于黑色油墨层和液晶材料层之间,纳米纹理层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纹理部分,每一纹理部分均包括背离液晶材料层的纳米纹理面,增亮膜覆盖每一纹理部分的纳米纹理面。此时,纳米纹理层、增亮膜和黑色油墨层形成后盖的背景层。
其中,纹理部分的形状为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的组合。
本实施方式所示后盖中,纳米纹理层中英文字母、汉字、数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图案的设置可进一步丰富后盖的外观效果,满足用户的外观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黑色油墨层的一侧。即,结构色材料层和黑色油墨层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的相对两侧。
其中,结构色材料层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
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黑色油墨层吸收,反射光自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此时,反射光自后盖出射。
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为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透射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部分透射光被黑色油墨层吸收,反射光自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此时,透射光和反射光自后盖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的特性,透射光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透射光,反射光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自后盖出射。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用于后盖时,液晶材料层可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自后盖出射的光线在反射光以及透射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满足用户对后盖的外观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结构色材料层为光学镀膜或纳米级多层光学膜。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一承载件,第一承载件位于第一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
其中,第一承载件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第一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第二承载件,第二承载件位于第二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
其中,第二承载件位于第二电极层和所述非黑色油墨层之间。
其中,第二承载件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第二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其中,第二承载件和第一承载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盖板,盖板位于液晶材料层背离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即,盖板相当于上述第一承载件。换言之,第一承载件的厚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强度时,光学膜组件可直接用作后盖,以减小后盖的叠层数,有助于减小后盖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辅助盖板,辅助盖板位于第二电极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即,辅助盖板相当于上述第二承载件。换言之,第二承载件的厚度较大且具有一定强度时,光学膜组件可直接用作后盖,进一步减小后盖的叠层数,有助于减小后盖的厚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辅助液晶材料层,辅助液晶材料层位于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液晶材料层的一侧。
其中,辅助液晶材料层位于结构色材料层背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后,被结构色材料层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透射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和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部分透射色光被黑色油墨层吸收,反射光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此时,透射光和反射光自光学膜组件的表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的特性,透射光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透射光,反射光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自后盖出射。
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透射光被黑色油墨层吸收,部分透射光穿过结构色材料层后,在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透射光自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反射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反射光自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此时,环境光、透射光和反射光均自光学膜组件的表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环境光、透射光和反射光均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环境光、透射光和反射光均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因此,环境光、透射光和反射光均自后盖出射,即环境光、透射光和反射光的混合光自后盖出射。
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后,被结构色材料层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黑色油墨层吸收,反射光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此时,反射光自后盖射出。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的特性,透射光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因此,此时自后盖出射的反射光的强度较低,颜色较浅。
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结构色材料层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穿过液晶材料层后被黑色油墨层吸收,反射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反射光自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此时,环境光和反射光自后盖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反射光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反射光自后盖沿多个方向出射,因此,此时自后盖出射的反射光的强度较大,颜色较深。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还包括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第三电极层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结构色材料层的一侧,第四电极层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和结构色材料层之间,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等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
其中,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可采用掺锡氧化铟或掺铝氧化锌等透明导电氧化物制成。
其中,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还包括第三承载件,第三承载件位于第三电极层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
一种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还包括第四承载件,第四承载件位于第四电极层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
其中,第三承载件和第四承载件可以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
其中,第三承载件和第四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其中,第三承载件和第四承载件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四承载件位于第四电极层和结构色材料层之间,或者,第四承载件位于结构色材料层背离第四电极层的一侧。
一种实施方式中,辅助液晶材料层采用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或聚合物网格液晶制成。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还包括补边油墨层,补边油墨层覆盖液晶材料层和黑色油墨层的周面,以防止后盖的侧边漏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后盖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后盖沿A-A方向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图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7是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图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8a是图5所示光学膜组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5所示光学膜组件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后盖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光学膜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后盖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部分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后盖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后盖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9所示光学膜组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b是图16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图16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18是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图16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19是图16b所示光学模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所示光学膜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光学膜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7b是图27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液晶材料层位于透光状态时,图27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29是液晶材料层位于散光状态时,图27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0是图27b所示光学膜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b是图34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5是液晶材料层位于透光状态时,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6是液晶材料层位于散光状态时,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37a是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7b是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8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8b是图38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9是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0是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1是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3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4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5a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5b是图45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6是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7是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8是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9是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50是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1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十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3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4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5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7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8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9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0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1是图4所示后盖中光学膜组件和柔性电路板在第二十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中后盖沿A-A方向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方便后文说明,图1中将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高度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高度方向(图示Z轴方向)垂直于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图示Y轴方向)和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图示X轴方向)。
电子设备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机、可穿戴设备、销售点终端(point of sales terminal,简称为POS机)等电子产品。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眼镜、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眼镜等。图1所示实施例以电子设备10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电子设备1000包括壳体100、显示模组200、电路板300、处理器400、扬声器模组500和摄像模组600。壳体100设有出声孔1001。显示模组200安装于壳体100,且与壳体100围合形成整机内腔(图未示)。整机内腔与出声孔1001连通。电路板300、处理器400、扬声器模组500和摄像模组600均安装于整机内腔。处理器400安装于电路板300,且与电路板300电连接。其中,电路板300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主板(main board),处理器400可为电子设备1000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扬声器模组500与处理器400电连接。扬声器模组500接收处理器400发送的音频信号,并根据音频信号振动发声,声音经出声孔1001扩散至外界环境中,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发声。摄像模组600与处理器400电连接。摄像模组600接收处理器400发送的信息采集信号,采集电子设备1000外部的光线,并形成对应的图像数据。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某一部件或模组安装于整机内腔,并不意味着该部件或模组必须全部位于整体内腔,该部件或模组部分或全部位于整机内腔均可。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0中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壳体100包括中框110和后盖120。出声孔1001设于中框110。本实施例中,后盖120设有,避让孔1201沿后盖120的厚度方向贯穿后盖120。具体的,后盖120固接于中框110的一侧。其中,避让孔1201与整机内腔连通。此时,处理器400位于后盖120的内侧。示例性的,后盖120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中框110,以便于电子设备1000内部器件或模组的维修和更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20与中框110也可以通过组装形成一体化的结构,以提高壳体100的结构稳定性。
显示模组200固接于中框110的另一侧。即显示模组200固接于中框110背离后盖120的一侧。也即显示模组200和后盖120分别固接于中框110的相对两侧。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显示模组200可朝向用户放置,后盖120可背离用户放置,或者,后盖120也可朝向用户放置,显示模组200也可背离用户放置。其中,显示模组200包括盖板和固定于盖板的显示屏。盖板可以采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显示屏,用于显示画面。
本实施例中,摄像模组600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后置摄像模组。具体的,摄像模组600相对于后盖120露出。其中,摄像模组600穿过后盖120的避让孔1201。此时,部分摄像模组600位于整机内腔,部分摄像模组600相对于后盖120凸出。需要说明的是,摄像模组600相对于后盖120露出是指,后盖120不完全遮盖摄像模组60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600也可以不相对后盖120凸出,此时,摄像模组600也可以不穿过后盖120的避让孔1201,而完全收容于整机内腔。
请参阅图3和图4,图3是图2所示后盖120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后盖120沿A-A方向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沿“A-A方向剖开”是指沿A-A线及A-A线两端箭头所在的平面剖开,后文中对附图的说明做相同理解。
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125,柔性电路板125位于后盖120的内侧。柔性电路板125的一端电连接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另一端电连接后盖120。其中,柔性电路板125的一端电连接电路板300,即柔性电路板125经电路板300电连接处理器400。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方位词“内侧”是参考附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整机内腔为内侧其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后盖120包括盖板121、光学膜组件122、粘合层123和补边油墨层124。盖板121为透明盖板。示例性的,盖板121可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或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光学膜组件122位于盖板121的底侧。其中,光学膜组件122具有电信号输入端127。具体的,盖板121覆盖光学膜组件122,以保护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组件122仅部分覆盖盖板121的底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光学膜组件122也可以完全覆盖盖板121的底面。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透明”是指不会阻挡光线传播,即光线可穿过。比如盖板121为透明盖板代表着,盖板121的透光率大于85%,雾度小于10%。光线射入盖板121时,光线不会被盖板121阻挡,即光线可穿过盖板121继续传播,此时盖板121可以没有基础色,也可以具有基础色,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后文中所提及“透明”可作相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涉及的“顶”、“底”等方位用词,是参考附图4所示的方位进行的描述,以朝向Z轴正方向为“底”,以朝向Z轴负方向为“顶”,其并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粘合层123位于盖板121和光学膜组件122之间。其中,粘合层123的顶面接触盖板121的底面,粘合层123的底面接触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示例性的,胶层可采用光学透明粘胶剂(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制成。补边油墨层124环绕光学膜组件122和粘合层123的周面,不仅可以保证后盖120的外观美观性,还可以防止后盖120的边缘漏光。
柔性电路板125连接于光学膜组件122的电极层与处理器400(图1所示)之间。具体的,柔性电路板125的一端经电信号输入端127电连接光学膜组件122的电极层,另一端经电路板300电连接处理器400。柔性电路板125可将处理器400的电信号传输至光学膜组件122,以实现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比如颜色或图案)变换,从而实现和用户之间的功能交互。其中,交互功能包括且不限于电话、信息、闹铃、扫码、蓝牙和WIFI连接等通知类提醒功能,或者,拍照倒计时功能,或者,语音助手回应功能,或者,音乐律动功能等。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后盖120也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125,即柔性电路板125为后盖120的部件,柔性电路板125的一端电连接光学膜组件122,另一端电连接处理器400。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后盖120具有多种外观效果,用户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可以依据个人喜好将后盖120的外观效果设置成特定的外观效果,以实现电子设备1000中后盖120的个性化定制。或者,电子设备1000处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后盖120呈现不同的外观效果,用户不用解锁电子设备1000直接可依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定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提高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的功能交互。
示例性的,在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比如利用电子设备1000的摄像模组600进行自拍)的场景下,当电子设备1000处于休眠状态时,用户可肉眼观察看后盖120呈现第一种外观效果。当电子设备1000来电时,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控制光学膜组件122,以使用户可肉眼看到后盖120呈现第二种外观效果。当电子设备1000接收到信息时,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控制光学膜组件122,以使用户可肉眼看到后盖120呈现第三种外观效果。换言之,电子设备1000的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控制光学膜组件122,实现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实现电子设备1000与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的有效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一并参阅图5a,图5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交互功能层122a和非黑色油墨层40,交互功能层122a具有电信号输入端127。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交互功能层122a的背离盖板121的一侧。即,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交互功能层122a的内侧。本实施例中,交互功能层122a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示例性的,液晶材料层11可采用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polymer-dispersed liquid crystal,PDLC)或聚合物网络液晶(polymer-networkliquid crystal,PNLC)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描述各层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所提及的“一侧”均是指沿层结构的厚度方向的方位,即层结构的表面所朝向的方位,也即层的顶面或底面所朝向的方位。
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具体的,第一电极层21位于液晶材料层11背离非黑色油墨层40的一侧,且位于盖板21和液晶材料层11之间。第二电极层22位于液晶材料层11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即,第一电极层21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顶侧,第二电极层22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底侧。
示例性的,电极层(如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透明电极层。电极层(如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可采用掺锡氧化铟(indium tin oxide,ITO)或掺铝氧化锌(aluminium zinc oxide,AZO)等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交互功能层122a具有两个电信号输入端127。具体的,第一电极层21具有一个电信号输入端127,第二电极层22具有一个电信号输入端127。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的电信号输入端127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即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用于改变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以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11的液晶分子有序排布,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此时,光线可直接穿过液晶材料层11,且保持传播方向不变。
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为0)时,即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即未上电)时,液晶材料层11的液晶分子无序排布,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此时,光线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光线可沿多个方向传播。此时,液晶材料层11的雾度在85%~100%之间。应当理解的是,材料的雾度越高,材料对光线的散射作用越强。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不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为0)时,即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即未上电)时,液晶材料层11也可以处于透光状态。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0)时,液晶材料层11也可以处于散光状态。
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即,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的底侧。应当理解的是,非黑色油墨层采用非黑色油墨制成。其中,非黑色油墨是指除黑色油墨以外的其他颜色油墨,比如白色油墨、红色油墨或蓝色油墨等。
请参阅图5b,图5b是图5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交互功能层122a还包括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即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的顶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位于盖板121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为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粘合层123的顶面接触盖板121,粘合层123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此时,第一电极层21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其中,第一电极层21可以通过物理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等工艺形成在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
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即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的底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具体的,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其中,第二电极层22可以通过物理沉积等工艺形成在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非黑色油墨层40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
示例性的,承载件(如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均为透明承载件。承载件(如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可采用透明玻璃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PC或PMMA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一并参阅图6,图6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透光状态,环境光L0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环境光L0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环境光L0被非黑色油墨层40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依次穿过第二承载件62、第二电极层22、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仅有背景色光L*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5b和图7,图7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环境光L0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环境光L0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背离非黑色油墨层40的表面(即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该部分环境光L0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环境光L0被非黑色油墨层40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依次穿过第二承载件62和第二电极层22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背景色光L*在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即背景色光L*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背景色光L*自液晶材料层11背离非黑色油墨层40的表面(即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背景色光L*和环境光L0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因此,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即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相比于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的背景色光L*的强度较小。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
示例性的,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Vm(比如24V)时,光线可完全穿过液晶材料层11。
处理器400在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时,可瞬间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加到Vm,此时人眼可看到最大强度的背景色光L*。或者,处理器400可瞬间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的电压差加到0~Vm之间(不包括端点值,比如12V),此时人眼可看到强度较小的背景色光L*。或者,处理器400也可逐渐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逐渐加到Vm,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的强度逐渐增大。或者,处理器400也可以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按照一定节奏(比如阶段式)地加到Vm,此时人眼可感受到背景色光L*的强度按照一定节奏(比如阶段式)逐渐增大。
同样的,处理器400在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时,可瞬间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减到0V,此时人眼可看到最大强度的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或者,处理器400可瞬间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的电压差减到0~Vm之间(不包括端点值,比如12V),此时人眼可看到强度较小的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或者,处理器400也可逐渐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逐渐减到0V,此时人眼可感受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强度逐渐增大。或者,处理器400也可以将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按照一定节奏地减到0V,此时人眼可感受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强度按照一定节奏逐渐增大。
换言之,可利用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人眼在看到背景色光L*以及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般来说,环境光,又可称自然光。环境光一般是由多种单色光复合而成的复色光,环境光为覆盖全波段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环境光即可以指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光线,又可以指人为创造的环境中存在的光线。由于人眼仅能感知到位于可见光波段(波长在400nm~800nm之间)的光线,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及的环境光可相当于位于可见光波段的光线,比如,环境光可相当于白色的可见光。
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采用红色油墨制成的红色油墨层为例对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分析。此时,背景色光L*为红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红色的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红色。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白色光和红色光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浅红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400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电压差加到最大值Vm时,人眼可看到强度最大(强度为Imax)的红色光,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深红色的。处理器400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电压差减到0时,人眼可看到强度最小(强度为Imin)的红色光,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看到的红色光的强度在Imin~Imax(包括Imin和Imax两个端点)范围内变换,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红色的深浅状态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8a,图8a是图5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a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非黑色油墨层40、增亮膜42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增亮膜42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5所示)之间,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40对环境光L0的反射作用,提高背景色光L*的亮度。具体的,增亮膜42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其中,增亮膜42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增亮膜42的底面。此时,增亮膜42和非黑色油墨层40形成了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示例性的,增亮膜42可采用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钛(TiO2)和氧化铌(Nb2O5)等氧化物制成,或者,增亮膜42也可以为采用结构色材料制成的光学镀膜或纳米级多层光学膜。其中,增亮膜42可以通过PVD工艺形成于第二承载件42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2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增亮膜42的底面。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采用红色油墨制成的红色油墨层为例对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分析。此时,背景色光L*为红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高亮度的红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亮度较高的红色。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白色光和红色光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浅红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光L0在非黑色油墨层40的反射作用下形成背景色光L*时,增亮膜42增加了背景色光L*的亮度,然而处于散光状态的液晶材料层11会大幅度削弱背景色光L*的亮度(削弱50%以上),因此人眼看到后盖120呈亮度较低的红色。
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400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电压差加到最大值Vm时,人眼可看到亮度最大(亮度为Lmax)的红色光,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深红色的。处理器400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12之间的电压差减到0时,人眼可看到亮度最小(亮度为Lmin)的红色光,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看到的红色光的强度在Lmin~Lmax(包括Lmin和Lmax两个端点)范围内变换,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红色的深浅状态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时,增亮膜42的设置还增加了后盖120的两种外观效果之间的差异。
请参阅图8b,图8b是图5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b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非黑色油墨层40、增亮膜42、纳米纹理层43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5所示)之间,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40对环境光L0的反射作用,使背景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具体的,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第二承载件62之间。其中,纳米纹理层43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纳米纹理层43包括朝向非黑色油墨层40的纳米纹理面431,增亮膜42覆盖纳米纹理面431。此时,非黑色油墨层40、增强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形成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其中,纳米纹理面431设有多个凸起(图未标),多个凸起的尺寸在纳米级。应当理解的是,凸起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图12所示的三角形,也可以为半圆形、弧形或者其他形状。
示例性的,纳米纹理层43可采用丙烯酸酯类树脂制成。其中,纳米纹理层43可以通过热转印光固化(ultraviolet,UV)纳米纹理工艺形成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增亮膜42可以通过PVD工艺形成于纳米纹理层43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0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增亮膜42的底面。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采用红色油墨制成的红色油墨层为例对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分析。此时,背景色光L*为红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红色的背景色光L*,由于纳米纹理层43和增亮膜42会使背景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人眼可看到具有炫光效果的红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炫光红。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均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白色光和红色光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浅红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需要说明的是,环境光L0在非黑色油墨层40的反射作用下形成背景色光L*时,纳米纹理层43和增亮膜42使背景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然而处于散光状态的液晶材料层11会使背景色光L*的炫光效果消失,因此人眼看到后盖120呈浅红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看到后盖120在炫光红和浅红色之间变换,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是否具有炫光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9,图9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非黑色油墨层4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电极层22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221。需要说明的是,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221是指,多个电极部分221之间彼此绝缘,一个电极部分221通电时,不会对该电极部分221周边的电极部分221造成影响。
液晶材料层11包括与多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11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部分111对应于电极部分221是指,液晶部分111在第二电极层22上的正投影覆盖电极部分221,后文中关于“对应”的描述可以作相同理解。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液晶部分111对应于电极部分221也可以指,液晶部分111在第二电极层22上的正投影部分覆盖电极部分221。
示例性的,第二电极层22包括七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221,液晶材料层11包括与七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的七个液晶部分111。每一液晶部分111均可在一个电极部分221和第一电极层21的驱动下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即每一电极部分221和第一电极层21可驱动一个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层22也可以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八个以上的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221,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接下来,为了便于说明,将七个电极部分221分别命名为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二电极部分221b、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四电极部分221d、第五电极部分221e、第六电极部分221f和第七电极部分221g,以对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进行说明。
交互功能层122a具有八个电信号输入端127,第一电极层21具有一个电信号输入端127,第二电极层22具有七个电信号输入端127。具体的,每一电极部分221具有一个电信号输入端127。其中,八个电信号输入端127分别为第一电信号输入端127a、第二电信号输入端127b、第三电信号输入端127c、第四电信号输入端127d、第五电信号输入端127e、第六电信号输入端127f、第七电信号输入端127g和第八电信号输入端127h。
具体的,第一电极层21具有第一电信号输入端127a,第一电极部分221a具有第二电信号输入端127b,第二电极部分221b具有第三电信号输入端127c,第三电极部分221c具有第四电信号输入端127d,第四电极部分221d具有第五电信号输入端127e,第五电极部分221e具有第六电信号输入端127f,第六电极部分221f具有第七电信号输入端127g,第七电极部分221g具有第八电信号输入端127h。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是图9所示后盖120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八个电信号输入端127相对于后盖120的底面露出。具体的,八个电信号输入端127沿X轴间隔排布。其中,第一电信号输入端127a、第二电信号输入端127b、第三电信号输入端127c、第四电信号输入端127d、第五电信号输入端127e、第六电信号输入端127f、第七电信号输入端127g和第八电信号输入端127h沿X轴依次排布,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
此时,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通过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第一电极层21和七个电极部分221。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改变第一电极层21和一个电极部分221之间的电压差,以驱动一个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比如,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改变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电极部分221a之间的电压差,以驱动与第一电极部分221a相对应的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改变第一电极层21和多个电极部分221之间的电压差,以驱动多个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21也可以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第一电极层21的每一电极部分与第二电极层22的一个电极部分221相对应,且与第二电极层22的一个电极部分221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或者,仅有第一电极层21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此时,第一电极层21的多个电极部分与多个液晶部分111一一对应,第一电极层21的每一个电极部分和第二电极层22用于驱动一个液晶部分1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请参阅图11,图11是图9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1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非黑色油墨层40、增亮膜42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增亮膜42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9所示)之间,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40对环境光L0的反射作用,提高背景色光L*的亮度。具体的,增亮膜42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其中,增亮膜42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增亮膜42的底面。此时,增亮膜42和非黑色油墨层40形成了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本实施方式中,增亮膜42包括多个增亮部分,多个增亮部分与多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需要说明的是,增亮膜42的厚度在纳米级,而非黑色油墨层40的厚度在微米级,图11所示增亮膜42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为理想化结构,在实际结构中,由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厚度远大于增亮膜42的厚度,相当于增亮膜42也可以嵌设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端,只要增亮膜42相对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露出即可。
示例性的,增亮膜42包括七个增亮部分,七个增亮部分与七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其中,七个增亮部分分别为第一增亮部分42a、第二增亮部分42b、第三增亮部分42c、第四增亮部分42d、第五增亮部分42e、第六增亮部分42f和第七增亮部分42g。第一增亮部分42a对应于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二增亮部分42b对应于第二电极部分221b,第三增亮部分42c对应于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四增亮部分42d对应于第四电极部分221d,第五增亮部分42e对应于第五电极部分221e,第六增亮部分42f对应于第六电极部分221f,第七增亮部分42g对应于第七电极部分221g。
其中,七个增亮部分的形状分别为不同的英文字母,第一增亮部分42a的形状为英文字母“L”,第二增亮部分42b的形状为英文字母“O”,第三增亮部分42c的形状为英文字母“V”、第四增亮部分42d的形状为英文字母“E”,第五增亮部分42e的形状为英文字母“Y”,第六增亮部分42f的形状为英文字母“O”,第七增亮部分42g的形状为英文字母“U”。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七个增亮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为汉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为英文字母、汉字或其他标识性图案的组合,本申请对增亮部分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采用蓝色油墨制成的蓝色油墨层为例,对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在不同状态下的外观效果进行分析。此时,背景色光L*为蓝色光。
请参阅图12,图12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后盖120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七个电极部分221均上电,且每一电极部分221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均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整个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蓝色光。此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显示字体为亮蓝色的“L”、“O”、“V”、“E”、“Y”、“O”和“U”七个英文字母。其中,七个英文字母的底色为浅蓝色。
请参阅图13,图13是部分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后盖120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四个电极部分221均上电,且四个电极部分211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均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与四个电极部分221相对应的四个液晶部分111处于透光状态。其中,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五电极部分221e和第七电极部分221g上电,与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五电极部分221e和第七电极部分221g相对应的四个液晶部分111均处于透光状态,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蓝色光。此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显示字体为亮蓝色的“L”、“V”、“Y”和“U”四个英文字母。其中,四个英文字母的底色为浅蓝色。
此时,处理器400并未给其余的三个电极部分221(第二电极部分221b、第四电极部分221d和第六电极部分221f)上电,与这三个电极部分221相对应的三个液晶部分111处于散光状态。理论上来说,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会微弱地显示三个蓝色的“O”、“E”和“O”三个字母。然而,由于三个英文字母的底色为浅蓝色,人眼无法区分底色和字体的颜色,因此人眼无法看到蓝底白字的“O”、“E”和“O”三个图案。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0也可以给第一电极层21和其余电极部分221上电,或者,处理器400也可以给第一电极层21和一个、两个、三个、五个或六个电极部分221上电,此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显示不同的图案。
请参阅图14,图14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后盖120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同样的,由于英文字母和字体的颜色均为浅蓝色,因此人眼无法在后盖120的顶面看到图案。
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9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非黑色油墨层40、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9所示)之间,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40对环境光L0的反射作用,使背景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具体的,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第二承载件62之间。其中,纳米纹理层43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增亮膜42覆盖纳米纹理层43。此时,非黑色油墨层40、增强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形成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本实施方式中,纳米纹理层43包括多个纹理部分,多个纹理部分与多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其中,每一纹理部分均包括背离液晶材料层11纳米纹理面430,增亮膜42覆盖每一纹理部分的纳米纹理面430。示例性的,增亮膜42包括七个纹理部分,七个纹理部分与七个电极部分221一一对应。其中,七个纹理部分分别为第一纹理部分43a、第二纹理部分43b、第三纹理部分43c、第四纹理部分43d、第五纹理部分43e、第六纹理部分43f和第七纹理部分43g。第一纹理部分43a对应于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二纹理部分43b对应于第二电极部分221b,第三纹理部分43c对应于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四纹理部分43d对应于第四电极部分221d,第五纹理部分43e对应于第五电极部分221e,第六纹理部分43f对应于第六电极部分221f,第七纹理部分43g对应于第七电极部分221g。
其中,七个纹理部分的形状分别为不同的英文字母,第一纹理部分43a的形状为英文字母“L”,第二纹理部分43b的形状为英文字母“O”,第三纹理部分43c的形状为英文字母“V”、第四纹理部分43d的形状为英文字母“E”,第五纹理部分43e的形状为英文字母“Y”,第六纹理部分43f的形状为英文字母“O”,第七纹理部分43g的形状为英文字母“U”。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七个纹理部分的形状也可以为汉字或其他具有标识性的图案,或者,为英文字母、汉字或其他标识性图案的组合,本申请对纹理部分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采用蓝色油墨制成的蓝色油墨层为例,对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在不同状态下的外观效果进行分析。此时,背景色光L*为蓝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整个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具有炫光效果的蓝色光。此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显示字体为炫光蓝的“L”、“O”、“V”、“E”、“Y”、“O”和“U”七个英文字母。其中,七个英文字母的底色为浅蓝色(如图12所示)。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部分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具有炫光效果的蓝色光。示例性的,与第一电极部分221a、第三电极部分221c、第五电极部分221e和第七电极部分221g相对应的四个液晶部分111均处于透光状态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顶面显示字体为炫光蓝的“L”、“V”、“Y”和“U”四个英文字母。其中,四个英文字母的底色为浅蓝色(如图13所示)。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整个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无法在后盖120的顶面看到图案(如图14所示)。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0对第一电极层21和七个电极部分221上电时,不仅可瞬间或按照一定节奏将第一电极层21和电极部分221之间的电压差加到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Vm,还可给一个或多个电极部分221上电,或者按照一定节奏依次给一个或多个电极部分221上电,有助于丰富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提高用户与后盖120可交互功能的种类,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6a,图16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和非黑色油墨层4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
请参阅图16b,图16b是图16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30和黑色油墨层50。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液晶材料层11和非黑色油墨层20之间。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其中,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示例性的,结构色材料层30采用结构色材料制成。
应当理解的是,结构色材料是指可以在可见光波段(波长在400nm~800nm之间的光线)内选择透射光波长的材料。白色的可见光射入采用结构色材料制成的结构色材料层30时,结构色材料层30可将白色的可见光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其中,透射光和反射光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复色光。
本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可以是纳米级多层光学膜。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粘接层70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具体的,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示例性的,粘接层70为透明粘接层,粘接层70可采用OCA制成。
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即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底侧。具体的,黑色油墨层50设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底面,以防止后盖120的底侧漏光。其中,黑色油墨层50采用黑色油墨制成。示例性的,黑色油墨层50可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非黑色油墨层40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17,图17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16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透光状态,环境光L0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环境光L0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和粘接层70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其中,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复色光。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透射光L1被非黑色油墨层40全部或部分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再依次穿过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第二承载件62、第二电极层22、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其中,背景色光L*的颜色与反射光L2的颜色不同,背景色光L*的颜色与透射光L1的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粘接层70、第二承载件62、第二电极层22、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则背景色光L*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背景色光L*,反射光L2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背景色光L*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16b和图18,图18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图16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中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环境光L0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环境光L0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朝多个方向传播。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11后,自第一承载件1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和粘接层70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并被结构色材料层3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透射光L1被非黑色油墨层40全部或部分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依次穿过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第二承载件62和第二电极层22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背景色光L*进入液晶材料层11后,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背景色光L*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背景色光L*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1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粘接层70、第二承载件62和第二电极层22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反射光L2进入液晶材料层11后,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反射光L2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反射光L2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1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因此,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即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
换言之,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到背景色光L*以及环境光L0、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6b所示光学模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11采用PDLC制成,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采用ITO制成的IT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非黑色油墨层40采用白色油墨制成。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为采用PET制成的PET膜。粘接层70采用OCA制成。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蓝色的透射光L1和橙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蓝色光,反射光L2为橙色光,背景色光L*为与透射光L1的颜色相同的蓝色光。其中,橙色光是由红色光和绿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蓝色的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蓝色。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白色的环境光L0、蓝色的背景色光L*和橙色的反射光L2的混合光,即人眼可以看到白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白色。换言之,通过控制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后盖120在蓝色和白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20,图20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粘接层7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粘接层70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承载件62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具体的,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此时,第二电极层22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21,图21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可通过PVD等工艺形成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此时,结构色材料层30可相当于增亮膜42(如图8a所示),结构色材料层30和非黑色油墨层40可形成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如图8a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上述第三种和第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粘接层70,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也可以包括纳米纹理层43,纳米纹理层43位于液晶材料层11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纳米纹理层43和结构色材料层30用以加强非黑色油墨层40对环境光L0的反射作用,使背景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具体的,纳米纹理层43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和第二承载件62之间。其中,纳米纹理层43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纳米纹理层43包括朝向非黑色油墨层40的纳米纹理面431,结构色材料层30覆盖纳米纹理面431。此时,非黑色油墨层40、结构色材料层30和纳米纹理层43形成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22,图22是图21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11采用PDLC制成,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采用ITO制成的IT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非黑色油墨层40采用白色油墨制成。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为采用PET制成的PET膜。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橙色的透射光L1和蓝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橙色光,反射光L2为蓝色光,背景色光L*为与透射光L1的颜色相同的橙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橙色的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橙色。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白色的环境光L0、橙色的背景色光L*和蓝色的反射光L2的混合光,即人眼可以看到白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白色。换言之,通过控制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的切换,可以实现后盖120在橙色和白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23,图23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承载件62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具体的,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此时,第二电极层22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光学膜组件122还可以包括纳米纹理层43和增亮膜42,纳米纹理层43和增亮膜42均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纳米纹理层43设于第二承载件62朝向非黑色油墨层40的表面(即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纳米纹理层43包括背离第二承载件62的纳米纹理面431,增亮膜覆盖纳米纹理面431。纳米纹理层43和增亮膜用于使背光色光L*产生炫光效果,以丰富后盖120的外观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24,图24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六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辅助承载件80和胶层90。辅助承载件80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用于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辅助承载件80的底面。此时,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可通过PVD等工艺形成于辅助承载件80的底面。示例性的,辅助承载件80为透明承载件。辅助承载件80可采用PET、PC或PMMA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辅助承载件80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
胶层90位于辅助承载件80和第二承载件62之间。具体的,胶层90的顶面接触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胶层90的底面接触辅助承载件80的顶面。示例性的,胶层90为透明胶层,胶层90可采用OCA制成。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此时,光学膜组件30还包括粘接层70(如图9所示),粘接层70位于辅助承载件80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辅助承载件8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25,图25是图24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11采用PNLC制成,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采用AZO制成的AZ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非黑色油墨层40采用红色油墨制成。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为采用PC制成的透明PC注塑件。辅助承载件80采用PET制成的PET膜,胶层90采用OCA制成。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洋红色的透射光L1和绿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洋红色光,反射光L2为绿色光,背景色光L*为与透射光L1的颜色相同的红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红色的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红色。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白色的环境光L0、红色的背景色光L*和绿色的反射光L2的混合光,即人眼可以看到黄色光,也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黄色。其中,黄色光是由白色光、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而成的混合光。换言之,通过控制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可实现后盖120在红色和黄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26,图26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辅助承载件80和胶层9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结构色材料层30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七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辅助承载件8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具体的,辅助承载件80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辅助承载件80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其中,胶层90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胶层90的顶面接触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胶层9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此时,非黑色油墨层40设于辅助承载件80的底面。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此时,光学膜组件30还包括粘接层70(如图9所示),粘接层70位于辅助承载件80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辅助承载件8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27a,图27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和非黑色油墨层4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请参阅图27b,图27b是图27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其中,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第一电极层21。此时,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为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
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具体的,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其中,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
本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粘接层7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描述可参照上述第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28,图28是液晶材料层11位于透光状态时,图27b所述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其中,透射光为复色光L1,反射光L2可以是单色光,也可是复色光。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依次穿过粘接层7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并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透光状态,透射光L1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透射光L1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透射光L1被非黑色油墨层40部分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依次穿过第二承载件62、第二电极层22、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一承载件61、粘接层70和结构色材料层30,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其中,背景色光L*的颜色与反射光L2和透射光L1的颜色均不同。背景色光L*的颜色与透射光L1中的一种单色光的颜色相同,或者,背景色光L*的颜色与透射光L1中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线的颜色相同。换言之,当透射光L1为由N(N≥2,且N为整数)种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时,非黑色油墨层40可反射透射光L1中M(1≤M<N,且N为整数)种单色光,以形成背景色光L*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则背景色光L*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背景色光L*,反射光L2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背景色光L*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27b和图29,图29是液晶材料层11位于散光状态时,图27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依次穿过粘接层7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并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透射光L1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透射光L1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朝多个方向传播。部分透射光L1可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第一承载件61、粘接层70和结构色材料层30,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透射光L1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非黑色油墨层40的顶面。透射光L1被非黑色油墨层40部分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依次穿过第二承载件62和第二电极层22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背景色光L*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背景色光L*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背景色光L*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第一承载件61、粘接层70和结构色材料层30,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透射光L1、背景色光L*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和背景色光L*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透射光L1和背景色光L*,反射光L2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L1和背景色光L*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外,由于背景色光L*由透射光L1被非黑色油墨层40反射而形成,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L1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背景色光L*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透射光L1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透射光L1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到背景色光L*以及透射光L1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0,图30是图27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11采用液晶制成,第一电极层21为采用AZO制成的AZO膜,第二电极层22为采用ITO制成的IT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非黑色油墨层40采用蓝色油墨制成。第一承载件61为采用PMMA和PC复合而成的PMMA/PC复合片材,第二承载件62为采用PET制成的PET膜。粘接层70采用OCA制成。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青色的透射光L1和红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青色光,反射光L2为红色光,背景色光L*为与透射光L1的颜色不同的蓝色光。其中,青色光是由绿色光和蓝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蓝色的背景色光L*,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蓝色。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青色的透射光L1,即人眼可以看到后盖120呈青色。换言之,通过控制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后盖120在蓝色和青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31,图31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粘接层7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粘接层70位于第一承载件61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一电极层21的一侧。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此时,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32,图32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其中,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第一电极层21。示例性的,结构色材料层30可通过PVD等工艺形成于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上述第九种和第十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粘接层70,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33,图33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非黑色油墨层4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非黑色油墨层40背离第二电极层22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一电极层21的一侧。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此时,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34a,图34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和黑色油墨层5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黑色油墨层50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内侧。其中,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请参阅图34b,图34b是图34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其中,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和黑色油墨层50之间。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黑色油墨层50。其中,黑色油墨层50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34b和图35,图35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透光状态,环境光L0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环境光L0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环境光L0被黑色油墨层50全部吸收。此时,没有光线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34b和图36,图36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依次穿过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环境光L0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环境光L0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的顶面,被黑色油墨层50全部吸收。此时,仅有环境光L0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换言之,可利用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实现人眼在看不到光线和看到部分环境光L0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例对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分析。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没有光线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不到光线,即人眼看到后盖120呈深黑色。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到环境光L0,由于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时,人眼看到后盖120呈浅黑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呈现的黑色深浅转变,用户可依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的变换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7a,图37a是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7a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黑色油墨层50、增亮膜42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增亮膜42位于黑色油墨层5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34b所示)之间。具体的,增亮膜42位于第二承载件62和黑色油墨层50之间。其中,增亮膜42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黑色油墨层50设于增亮膜42的底面。此时,增亮膜42和黑色油墨层50形成了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接下来,为了便于理解,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为例对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分析。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没有光线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不到光线,即人眼看到后盖120呈亮度较高的黑色。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到环境光L0,由于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时,人眼看到后盖120呈亮度较低的浅黑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呈现的黑色的亮度转变,用户可依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的变换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7b,图37b是图34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7b仅示出了光学膜组件122的黑色油墨层50、增亮膜42、纳米纹理层43和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方式中,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黑色油墨层50和液晶材料层11(如图34b所示)之间。具体的,增亮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均位于黑色油墨层50和第二承载件62之间。其中,纳米纹理层43设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纳米纹理层43包括朝向黑色油墨层50的纳米纹理面431,增亮膜42覆盖纳米纹理面431。此时,黑色油墨层50、增强膜42和纳米纹理层43形成后盖120的背景层122b。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没有光线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不到光线,即人眼看到后盖120呈炫光黑。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环境光L0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看到环境光L0,由于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时,人眼看到后盖120呈浅黑色。
换言之,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炫光黑和浅黑色之间转变,用户可依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的变换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的是,相比于上述第三种至第十二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非黑色油墨层40,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有利于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请参阅图38a,图38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和黑色油墨层50。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
请参阅图38b,图38b是图38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30,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此时,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为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描述可参照上述第十三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一并参阅图39,图39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穿过第一承载件61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并穿过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其中,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可以是单色光,也可以是复色光。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穿过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透光状态,透射光L1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随后,透射光L1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的顶面。黑色油墨层50将透射光L1全部吸收。此时,仅有反射光L2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38b和图40,图40是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穿过第一承载件61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并穿过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穿过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为散光状态,透射光L1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透射光L1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朝多个方向传播。部分透射光L1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一电极层21、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自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透射光L1穿过液晶材料层11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的顶面。黑色油墨层50将透射光L1全部吸收。此时,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透射光L1,反射光L2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L1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反射光L2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反射光L2。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透射光L1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透射光L1
换言之,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到反射光L2和透射光L1之间变换,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两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41,图41是图38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材料层11采用PDLC制成,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采用ITO制成的IT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为采用黑色油墨制成的黑色油墨层。第一承载件61采用玻璃制成,第二承载件62为采用PET制成的PET膜。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绿色的透射光L1和洋红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绿色光,反射光L2为洋红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时,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洋红色的反射光L2,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洋红色。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人眼可以看到绿色的透射光L1,即人眼可以看到后盖120呈绿色。换言之,通过控制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的切换,可实现后盖120在洋红色和绿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42,图42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第一电极层21。此时,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为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43,图43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五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结构色材料层30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粘接层7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44,图44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六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一电极层21的一侧。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此时,粘接层70位于第一承载件61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45a,图45a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和黑色油墨层50。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第一电极层21的一侧。示例性的,辅助液晶材料层12可采用液晶材料、PDLC或PNLC制成。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示例性的,电极层(如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为透明电极层。电极层(如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可采用ITO或AZO等透明导电氧化物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请参阅图45b,图45b是图45a所示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其中,第一电极层21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
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具体的,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和黑色油墨层50之间。第二承载件62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承载黑色油墨层50。其中,黑色油墨层50可以通过印刷或喷涂等方式形成于第二承载件62的底面。
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设于第三承载件63的底面。其中,第三电极层23可以通过PVD等工艺形成在第三承载件63的底面。此时,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为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
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具体的,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承载第四电极层24,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其中,第四电极层24可以通过物理沉积等工艺形成在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可以通过PVD等工艺形成在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
示例性的,承载件(如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均为透明承载件。承载件(如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均可采用透明玻璃或PET、PC或PMMA等透明塑胶材料制成,承载件可以是注塑件、板材或膜片的任意一种。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贴合层126,贴合层126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示例性的,贴合层126为透明贴合层。贴合层126可采用OCA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可参照上述第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45b和图46,图46是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上电,且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同时,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
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并依次穿过第三承载件63和第三电极层23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可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12沿初始传播方向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过第四电极层24、第四承载件64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四承载件64、第四电极层24、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过贴合层126、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透射光L1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透射光L1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透射光L1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黑色油墨层50会将该部分透射光L1全部吸收。
部分透射光L1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经第二电极层23、第二承载件63、贴合层126、结构色材料层30、第四承载件62、第四电极层22、辅助液晶材料层11、第三电极层21和第三承载件61,自第三承载件61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相比于透射光L1,反射光L2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相当于仅有透射光L1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45b和图47,图47是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断电,且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之间电压差为零时,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同时,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
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并依次穿过第三承载件63和第三电极层23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会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中发生散射,即环境光L0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环境光L0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经过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部分环境光L0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过第四电极层24、第四承载件62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
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四承载件62和第四电极层24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反射光L2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中发生散射,即反射光L2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反射光L2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12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并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过贴合层126、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透射光L1会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即透射光L1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透射光L1穿过液晶材料层11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黑色油墨层50会将该部分透射光L1全部吸收。
部分透射光L1自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出射,并经第一电极层21、第一承载件61、贴合层126、结构色材料层30、第四承载件64和第四电极层24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该部分透射光L1会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中发生散射,即该部分透射光L1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透射光L1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12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此时,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因此,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均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即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请参阅图45b和图48,图48是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上电,且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同时,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
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并依次穿过第三承载件63和第三电极层23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可穿过辅助液晶材料层12沿初始传播方向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四电极层24、第四承载件64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
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四承载件64、第四电极层24、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贴合层126、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透射光L1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黑色油墨层50会将透射光L1全部吸收。此时,仅有反射光L2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基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特性,透射光L1的强度高,且具有多个传播方向(即具有多个出射角度),而反射光L2的强度低,且具有单一的传播方向(即具有单一出射角度)。因此,此时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的反射光L2的强度较低,颜色较浅。
请参阅图45b和图49,图49是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
处理器400(如图1所示)给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断电,且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之间电压差为零时,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同时,处理器400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
环境光L0从外界穿过盖板121(如图4所示)射入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即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并依次穿过第三承载件63和第三电极层23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会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中发生散射,即环境光L0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
部分环境光L0可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部分环境光L0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过第四电极层24和第四承载件64到达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
反射光L2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出射,依次穿过第四承载件64和第四电极层24到达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底面。由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反射光L2会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中发射散射,即反射光L2会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散射而沿多个方向传播。部分反射光L2自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顶面出射,并依次穿过第三电极层23和第三承载件63,自第三承载件63的顶面(即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透射光L1自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穿过贴合层126、第一承载件61和第一电极层21到达液晶材料层11的顶面。由于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透射光L1可穿过液晶材料层11沿初始传播方向自液晶材料层11的底面出射,并依次经第二电极层22和第二承载件62到达黑色油墨层50,黑色油墨层50会将透射光L1全部吸收。此时,环境光L0和反射光L2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反射光L2在液晶的作用下发生了散射,反射光L2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沿多个方向传播,因此,此时自光学膜组件122的顶面出射的反射光L2的强度较大,颜色较深。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时,透射光L1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透射光L1。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时,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透射光L1和反射光L2的混合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反射光L2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颜色较浅的反射光L2。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反射光L2可穿过粘合层123和盖板121进入人眼,此时人眼可看到颜色较深的反射光L2
换言之,处理器400可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之间的电压差、及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使辅助液晶材料层12和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到四种颜色光之间的转变,即用户可看到后盖120在四种外观效果之间变换,可满足用户对后盖120的外观要求。此外,用户可依据个人喜好设置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或者,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50,图50是图45b所示光学膜组件1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液晶材料层12和液晶材料层11均采用PDLC制成,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均为采用ITO制成的ITO膜,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为黑色油墨层。第三承载件63、第四承载件64、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均为采用PET制成的PET膜,贴合层126采用OCA制成。
接下来,以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结构色材料层30将环境光L0分为红色的透射光L1和青色的反射光L2为例,对本实施方式中后盖120的外观效果变换进行描述。此时,环境光L0为白色光,透射光L1为红色光,反射光L2为青色光。
用户手持电子设备1000,且后盖120朝向用户使用时,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时,人眼可看到红色的透射光L1,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红色。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下时,人眼可看到白色的环境光L0、红色的透射光L1和青色的反射光L2的混合光,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白光。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透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人眼可看到浅青色的反射光L2,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浅青色。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处于散光状态下且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时,人眼可看到青色的反射光L2,即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呈青色。因此,通过控制辅助液晶材料层12和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可实现后盖120在四种颜色之间的相互转变。
换言之,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且液晶材料层11保持在散光状态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颜色在红色和白色之间相互转变。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且液晶材料层11保持在透光状态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颜色在浅青色和青色之间相互转变。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保持透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的颜色在浅青色和红色之间相互转变。在辅助液晶材料层12保持散光状态,且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时,人眼可看到后盖120在青色和白色之间相互转变。
请参阅图51,图51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十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承载件64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第四电极层64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贴合层126,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2,图52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第一电极层21。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贴合层126,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具体的,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3,图53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第三承载件63。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电极层24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相比于上述第二十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第四承载件64和贴合层126,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光学膜组件122的厚度减薄,进而有利于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第一电极层21可以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此时可以省去第一承载件61和贴合层126,同样可以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4,图54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二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四承载件64之间。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贴合层126,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5,图55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三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第三承载件63。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二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电极层24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相比于上述第二十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第四承载件64和贴合层126,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光学膜组件122的厚度减薄,进而有利于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第一电极层21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此时可以省去第一承载件61和贴合层126,同样可以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6,图56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四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结构色材料层30为纳米级多层光学膜。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粘接层70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具体的,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示例性的,粘接层70采用OCA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7,图57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五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承载件64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第四电极层64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和贴合层126。粘接层7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四承载件64之间。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其中,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8,图58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六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电极层21之间。具体的,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承载结构色材料层30,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承载第一电极层21。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和贴合层126。粘接层7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第第一承载件61。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其中,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59,图59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七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第三承载件63。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六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电极层24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顶面。相比于上述第二十六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第四承载件64和贴合层126,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光学膜组件122的厚度减薄,进而有利于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第一电极层21可以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此时可以省去第一承载件61和贴合层126,同样可以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60,图60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八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第三承载件63和第四承载件64。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第四承载件64位于第四电极层24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四电极层24。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四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承载件61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四承载件64之间。具体的,结构色材料层30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底面,第一电极层21设于结构色材料层30的底面。
此外,光学膜组件122还包括粘接层70和贴合层126。粘接层70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和第一承载件61之间。其中,粘接层70的顶面接触第一承载件61,粘接层70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贴合层126位于第四承载件64和结构色材料层30之间。其中,贴合层126的顶面接触第四承载件64,贴合层126的底面接触结构色材料层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61,图61是图4所示后盖120中光学膜组件122和柔性电路板125在第二十九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光学膜组件122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结构色材料层30、黑色油墨层50、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第四电极层24、第一承载件61、第二承载件62和第三承载件63。
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的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结构色材料层30位于第一电极层24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其中,结构色材料层30为光学镀膜。黑色油墨层5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辅助液晶材料层12、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均位于结构色材料层30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具体的,第三电极层23和第四电极层24分别位于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辅助液晶材料层12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第一承载件6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第二承载件62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第三承载件63位于第三电极层23背离辅助液晶材料层12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三电极层23。
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与上述第二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电极层24设于第一承载件61的顶面。相比于上述第二十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省去了第四承载件64和贴合层126,有利于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实现光学膜组件122的厚度减薄,进而有利于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结构色材料层30也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顶面,第一电极层21可以设于第四承载件64的底面,此时可以省去第一承载件61和贴合层126,同样可以减少光学膜组件122的叠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十八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阅图62,图6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1000中后盖120沿A-A方向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后盖120包括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非黑色油墨层40和柔性电路板125。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分别位于液晶材料层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柔性电路板125电连接,用于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转换。非黑色油墨层40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
后盖120还包括盖板121、辅助盖板128和补边油墨层124。盖板121位于第一电极层21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一电极层21。辅助盖板128位于第二电极层22背离液晶材料层11的一侧,用于承载第二电极层22。具体的,辅助盖板128位于第二电极层22和非黑色油墨层40之间。其中,辅助盖板128的顶面承载第二电极层22,辅助盖板128的底面承载非黑色油墨层40。补边油墨层124环绕液晶材料层11、第一电极层21、第二电极层22、非黑色油墨层40和辅助盖板128的周面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结构大致相同,且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光路示意图和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光学示意图大致相同,因此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其他结构和光路示意图可参照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相关描述,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中,盖板121相当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一承载件61(如图5b所示),辅助盖板128相当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二承载件62。
本实施例所示盖板120直接利用盖板121承载第一电极层21,利用辅助盖板128承载第二电极层22,相当于省去了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有利于减少后盖120的叠层数,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0的轻薄化设计。换言之,当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的厚度一定,且具有足够的强度时,第一承载件61和第二承载件62也直接取代盖板121和辅助盖板128,减少后盖120的叠层数。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盖板121也可以仅相当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一承载件61,或者,辅助盖板128仅相当于上述第一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二承载件62,同样可以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盖板121也可以相当于上述第二种至第二十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一承载件61,和/或,本实施例所示后盖120的辅助盖板128也可以相当于上述第二种至第二十九种实施例所示光学膜组件122的第二承载件62,同样可实现后盖120的厚度减薄,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后盖120的显示方法,适用于上述后盖120中第一种至第十二种实施例所示后盖120。后盖120的显示方法包括:
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下,驱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和液晶材料层11后,被非黑色油墨层40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穿过液晶材料层11和盖板1212后出射。具体的,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此时,人眼可看到背景色光L*,人眼看到后盖120呈现与背景色光L*相同颜色的外观效果。
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下,驱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后,在液晶材料层11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后出射,环境光L0穿过液晶材料层11后,被非黑色油墨层40反射形成背景色光L*,背景色光L*穿过液晶材料层11和盖板121后出射。具体的,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此时,人眼可看到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人眼看到后盖120呈现与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颜色相同的外观效果。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到背景色光L*和环境光L0和背景色光L*的混合光之间变换,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后盖120的显示方法,适用于上述后盖120中第十三种至第二十九种实施例所示后盖120。后盖120的显示方法包括:
在第一种应用场景下,驱动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和液晶材料层11后,被黑色油墨层50吸收。具体的,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此时,人眼看不到光线,后盖120呈黑色。
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下,驱动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后,在液晶材料层11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L0穿过盖板121后出射,部分环境光L0穿过液晶材料层11后,被黑色油墨层50吸收。具体的,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此时,人眼可看到部分环境光L0。示例性的,环境光L0为白色的可见光时,人眼看到后盖120呈现浅黑色。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上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存在电压差(即电压差大于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散光状态,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给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断电,且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为零时,液晶材料层11处于透光状态。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0通过柔性电路板125对第一电极层21和第二电极层22之间的电压差进行调整,驱动液晶材料层11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以使人眼在看不到光线和环境光L0之间变换,用户可通过后盖120的外观效果来判断电子设备1000处于哪种应用场景下,实现用户与电子设备1000之间的交互,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后盖包括液晶材料层和非黑色油墨层,所述非黑色油墨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的内侧,所述处理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位于所述后盖的内侧,所述处理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后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非黑色油墨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所述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所述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所述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或者,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独立的电极部分,所述液晶材料层包括与多个所述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液晶部分,每一所述电极部分和所述第一电极层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位于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和所述液晶材料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位于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和所述液晶材料层之间,所述增亮膜包括与多个所述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增亮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所述纳米纹理层和所述增亮膜均位于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和所述液晶材料层之间,所述纳米纹理层包括朝向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纳米纹理面,所述增亮膜覆盖所述纳米纹理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纳米纹理层和增亮膜,所述纳米纹理层和所述增亮膜均位于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和所述液晶材料层之间,所述纳米纹理层包括与多个所述电极部分一一对应的纹理部分,每一所述纹理部分均包括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纳米纹理面,所述增亮膜覆盖每一所述纹理部分的纳米纹理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均具有电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的电信号输入端均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材料层在透光状态和散光状态之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出射;
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所述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发生散射,部分所述背景色光自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所述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非黑色油墨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所述透射光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与所述反射光的颜色不同的所述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和所述液晶材料层后出射,所述反射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出射;
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所述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背景色光自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所述反射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反射光自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所述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所述透射光为复色光,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与所述透射光颜色不同的所述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所述反射光自所述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部分所述透射光被所述非黑色油墨层反射形成所述背景色光,所述背景色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背景色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所述反射光自所述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色材料层为光学镀膜或纳米级多层光学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位于所述非黑色油墨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一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补边油墨层,所述补边油墨层覆盖所述液晶材料层和所述非黑色油墨层的周面。
1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处理器、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后盖包括液晶材料层和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的内侧,所述处理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均位于所述后盖的内侧,所述处理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后盖。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
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黑色油墨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结构色材料层,所述结构色材料层位于所述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黑色油墨层的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不同颜色的透射光和反射光,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所述反射光自所述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为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出射,部分所述透射光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所述反射光自所述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还包括辅助液晶材料层,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位于所述结构色材料层背离所述液晶材料层的一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成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和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部分所述透射色光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所述反射光穿过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
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成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在所述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透射光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部分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后,在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透射光自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所述反射光在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反射光自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且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穿过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成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所述反射光穿过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后出射;
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处于散光状态,且所述液晶材料层处于透光状态时,环境光在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环境光自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部分环境光被所述结构色材料层分成所述透射光和所述反射光,所述透射光穿过所述液晶材料层后被所述黑色油墨层吸收,所述反射光在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中发生散射,部分所述反射光自所述辅助液晶材料层背离所述结构色材料层的表面出射。
CN202110352784.4A 2021-03-31 2021-03-31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1504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784.4A CN115150488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子设备
PCT/CN2022/083228 WO2022206640A1 (zh) 2021-03-31 2022-03-2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784.4A CN115150488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50488A true CN115150488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2784.4A Pending CN115150488A (zh) 2021-03-31 2021-03-31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50488A (zh)
WO (1) WO202220664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5469A (zh) * 2018-04-28 2018-11-20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颜色可任意定制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应用
CN109606002A (zh) * 2018-12-03 2019-04-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9618029A (zh) * 2018-11-02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CN209170427U (zh) * 2018-10-29 2019-07-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盖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52681A (ja) * 2014-02-12 2015-08-24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204203916U (zh) * 2014-09-18 2015-03-11 福建省飞阳光电有限公司 保护盖板及触控面板
CN108549184A (zh) * 2018-06-01 2018-09-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及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9164660A (zh) * 2018-09-30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致变色器件、壳体、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5469A (zh) * 2018-04-28 2018-11-20 浙江上方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颜色可任意定制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应用
CN209170427U (zh) * 2018-10-29 2019-07-2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色盖板
CN109618029A (zh) * 2018-11-02 2019-04-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后盖组件和显示屏组件
CN109606002A (zh) * 2018-12-03 2019-04-12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6640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17989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30745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398839A (zh) 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控制方法
US2007020613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0290330B (zh)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06208660A (ja) 表示装置
CN108121114A (zh) 具有二向色滤光器的显示装置
CN112147781A (zh) 穿戴设备
WO2014056331A1 (en) Sunlight readable lcd devices employing directional light guiding film
CN110441953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3277509B2 (ja)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097434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154107U (zh) 可穿戴设备
US11280955B2 (en) Wear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earable device
CN209858861U (zh) 穿戴设备
CN115150488A (zh) 电子设备
WO2022206642A1 (zh) 光学膜组件、后盖和电子设备
US9690036B1 (en) Controlling display lighting color and uniformity
US9316779B1 (en) Shaping reflective material for controlling lighting uniformity
JP200327998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2089029U (zh) 基于偏光技术的无痕照明全面镜
CN114994963A (zh) 后盖、电子设备和后盖的制备方法
CN112904473A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头戴显示设备
CN21756188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18181273U (zh) 半透反射式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