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0752A -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752A
CN115140752A CN202210798215.7A CN202210798215A CN115140752A CN 115140752 A CN115140752 A CN 115140752A CN 202210798215 A CN202210798215 A CN 202210798215A CN 115140752 A CN115140752 A CN 115140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mma
sintered alumina
pretreated
micro
deioniz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82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40752B (zh
Inventor
赵惠忠
马九宏
张寒
余俊
谈利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ziling Special Fire Resistant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ziling Special Fire Resistant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ziling Special Fire Resistant Co ltd,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USE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ziling Special Fire Resista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82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40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40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40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02Aluminium oxide;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inates
    • C01F7/021After-treatment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7/00Compounds of aluminium
    • C01F7/02Aluminium oxide; Aluminium hydroxide; Aluminates
    • C01F7/021After-treatment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 C01F7/025Granulation or agglome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0Solid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80Compositional pur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γ‑Al2O3于400~500℃的条件下保温,冷却,球磨,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然后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5,混合,分散,室温搅拌,得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00~200℃条件下保温,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将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进行造粒,干燥,于1850~1950℃条件下保温,冷却后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本发明生产成本低,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体积密度高和抗热震性强。

Description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氧化铝具有结晶粗大、发育良好的α-Al2O3晶体结构。由于其在超高温的快速烧结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助烧结剂,因此在大尺寸α-Al2O3晶体中包含一定数量的闭口气孔,使烧结氧化铝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加热体积稳定性和抗热震性,被广泛应用在黑色冶金等高温领域。由于氧化铝资源分布广泛,不同产地的工业氧化铝生产的烧结氧化铝的性能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某些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如连铸三大件)由于性能指标的提升而严格限制了烧结氧化铝的来源,因此烧结氧化铝的性能需要进一步提升以适应更高的标准。
(1)“一种提高板状刚玉体积密度的工艺”(CN108191414A)专利技术,通过先将γ-氧化铝与少量氧化镧共混,再经过成球、干燥和烧结的工艺获得板状刚玉产品,通过氧化镧对于晶界迁移的影响特性实现促进烧结的作用,虽然所得板状刚玉产品的晶体发育良好,体积密度较高,但是氧化镧的引入提高了成本,并且所制备的板状刚玉的晶体内气孔数量少,不利于材料的抗热震性。
(2)“烧结板状刚玉的制备工艺”(CN102503448 A)专利技术,采用常规的原料精磨→成球→干燥→煅烧→冷却获得烧结板状刚玉产品,通过对成球液和成球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虽然解决了部分生产工艺的问题,但是所制得的板状刚玉的体积密度较低,仅高出YB/T 4216-2010的烧结刚玉体积密度标准1.41%。
现有技术对于烧结氧化铝性能优化的生产工艺,常着眼于外加物或者成球液等方向,虽然工艺简单,但是也为体系引入了新的杂质;并且烧结氧化铝的主要工艺为烧结反应过程,少量的外加物对于整体的烧结反应产生的性能提升效果影响很小。现有的研究中并未有相关技术从原料本身进行处理,以实现烧结氧化铝物理性能的提升及微观结构的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突破现有技术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该方法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体积密度高和抗热震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400~500℃条件下保温0.5~1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5,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500~1700r/min的条件下,搅拌0.5~1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00~200℃条件下保温3~6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4~6,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1~0.2)∶(0.1~0.2)∶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850~1950℃条件下保温1~2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200~350℃,处理时间为0.5~1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所述的球磨机的研磨球为刚玉质球。
所述的γ-Al2O3:Al2O3含量≥99.5wt%,Na2O含量≤0.5wt%。
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3.5~6.5MPa。
所述的球状物料的粒径为25~35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中未加入去离子水以外的其他物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烧结氧化铝的高纯特性,降低了杂质组分对烧结过程的影响,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
(2)本发明通过对γ-Al2O3经过低温预烧-细磨-超声分散-搅拌-高压水热-干燥的处理,使γ-Al2O3与水充分反应,3~6小时的处理时间控制了AlOOH晶粒在γ-Al2O3表面的生长方式,在γ-Al2O3表面生成细小AlOOH晶粒,小尺寸的水合氧化铝晶粒能使γ-Al2O3细粉的表面积从50~80m2·g-1增大到75~125m2·g-1。在成球阶段有助于吸收更多的成球液以提高成球效率,在干燥阶段更大的表面积可以提升干燥速率,在高温烧结阶段则有助于增大材料在固相烧结过程中的固气表面能,在烧结坯体的烧结初期能提供更大的烧结驱动力,推动烧结坯体的烧结致密化进程,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体积密度并降低显气孔率。
(3)本发明通过对γ-Al2O3低温预烧-细磨-超声分散-搅拌-高压水热-干燥的预处理,在高温烧结阶段能增大材料在固相烧结过程中的固气表面能。增大后的固气表面能提供更多的烧结驱动力作用于烧结氧化铝的烧结中期及烧结后期的晶粒粗化与气孔排除阶段,提高了晶界移动速度,由于晶界移动速度与晶粒长大速度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晶界迁移速度与晶粒尺寸成正比,烧结氧化铝的晶粒尺寸也随着晶界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以得到更大的晶粒尺寸,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抵抗热应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抗热震性能。
同时根据Brook的速度判据公式,
Vp=FpMp (1)
Vb=(Fb-NFp)Mb (2)
当Vp<Vb时,过量的烧结驱动力提高了晶界运动速度,因此,
Figure BDA0003732980040000041
式(1)(2)(3)中:
Fi表示烧结氧化铝内的氧化铝晶粒的晶界或内部孔径曲率施加给气孔运动的驱动力;
Mi表示由烧结氧化铝内部的原子表面扩散而移动的气孔或晶界迁移率;
Vp表示烧结氧化铝烧结过程中内部气孔的运动速度;
Vb表示对应烧结氧化铝烧结过程中氧化铝晶粒的晶界的运动速度。
晶界的移动速度Vb比气孔的移动速度Vp快,导致晶界与气孔脱离进行自由移动,这种现象导致气孔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被滞留在颗粒中。因此,气孔以弥散形式保留在晶界内,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抗热震性。
本发明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99.3wt%;体积密度>3.75g/cm3;显气孔率<3%;晶粒尺寸为70~230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因此,本发明成本低,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体积密度高和抗热震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SEM图片;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S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
所述的球磨机的研磨球为刚玉质球;
所述的γ-Al2O3:Al2O3含量≥99.5wt%,Na2O含量≤0.5wt%;
所述的球状物料的粒径为25~35mm。
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400℃条件下保温0.5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500r/min的条件下,搅拌0.5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200℃条件下保温3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4,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1∶0.1∶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850℃条件下保温2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270℃,处理时间为0.5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3.5MPa。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为99.4wt%;体积密度为3.77g/cm3;显气孔率为3%;晶粒尺寸为175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实施例2
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450℃条件下保温1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5,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600r/min的条件下,搅拌0.8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80℃条件下保温4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5,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1∶0.2∶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900℃条件下保温2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300℃,处理时间为0.5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4.5MPa。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为99.5wt%;体积密度为3.76g/cm3;显气孔率为2.5%;晶粒尺寸为160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实施例3
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500℃条件下保温0.5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4,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650r/min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50℃条件下保温5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5,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2∶0.1∶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950℃条件下保温2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340℃,处理时间为1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5.5MPa。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为99.4wt%;体积密度为3.81g/cm3;显气孔率为2.0%;晶粒尺寸为180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实施例4
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500℃条件下保温1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5,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700r/min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00℃条件下保温6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6,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2∶0.2∶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900℃条件下保温1.5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290℃,处理时间为1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6.5MPa。
本实施例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为99.3wt%;体积密度为3.83g/cm3;显气孔率为1.7%;晶粒尺寸为210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本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中未加入去离子水以外的其他物质,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烧结氧化铝的高纯特性,降低了杂质组分对烧结过程的影响,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
(2)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对γ-Al2O3经过低温预烧-细磨-超声分散-搅拌-高压水热-干燥的处理,使γ-Al2O3与水充分反应,3~6小时的处理时间控制了AlOOH晶粒在γ-Al2O3表面的生长方式,在γ-Al2O3表面生成细小AlOOH晶粒如图1所示,图1是实施例4得到的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SEM图片,从图1可以看出:小尺寸的水合氧化铝晶粒能使γ-Al2O3细粉的表面积从50~80m2·g-1增大到75~125m2·g-1。在成球阶段有助于吸收更多的成球液以提高成球效率,在干燥阶段更大的表面积可以提升干燥速率,在高温烧结阶段则有助于增大材料在固相烧结过程中的固气表面能,在烧结坯体的烧结初期能提供更大的烧结驱动力,推动烧结坯体的烧结致密化进程,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体积密度并降低显气孔率。
(3)本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对γ-Al2O3低温预烧-细磨-超声分散-搅拌-高压水热-干燥的预处理,在高温烧结阶段能增大材料在固相烧结过程中的固气表面能。增大后的固气表面能提供更多的烧结驱动力作用于烧结氧化铝的烧结中期及烧结后期的晶粒粗化与气孔排除阶段,提高了晶界移动速度,由于晶界移动速度与晶粒长大速度相同,因此可以认为晶界迁移速度与晶粒尺寸成正比,烧结氧化铝的晶粒尺寸也随着晶界移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可以得到更大的晶粒尺寸,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抵抗热应力的能力,从而提高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抗热震性能。
同时根据Brook的速度判据公式,
Vp=FpMp (1)
Vb=(Fb-NFp)Mb (2)
当Vp<Vb时,过量的烧结驱动力提高了晶界运动速度,因此,
Figure BDA0003732980040000091
式(1)、(2)和(3)中:
Fi表示烧结氧化铝内的氧化铝晶粒的晶界或内部孔径曲率施加给气孔运动的驱动力;
Mi表示由烧结氧化铝内部的原子表面扩散而移动的气孔或晶界迁移率;
Vp表示烧结氧化铝烧结过程中内部气孔的运动速度;
Vb表示对应烧结氧化铝烧结过程中氧化铝晶粒的晶界的运动速度。
晶界的移动速度Vb比气孔的移动速度Vp快,导致晶界与气孔脱离进行自由移动,这种现象导致气孔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被滞留在颗粒中。因此,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如图2所示,图2为实施例4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SEM图片;从图2可以看出,气孔以弥散形式保留在晶界内,提高了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抗热震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经检测:Al2O3含量>99.3wt%;体积密度>3.75g/cm3;显气孔率<3%;晶粒尺寸为70~230μm;且大尺寸的α-Al2O3晶体内含有弥散式分布的气孔。
因此,本具体实施方式成本低,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纯度高、体积密度高和抗热震性强。

Claims (6)

1.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是:
步骤一、将γ-Al2O3置于马弗炉内,在400~500℃条件下保温0.5~1小时,自然冷却;再置于球磨机内,研磨至粒度≤50μm,得到高活性γ-Al2O3微粉;
步骤二、按照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3~5,将所述高活性γ-Al2O3微粉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于室温和1500~1700r/min的条件下,搅拌0.5~1小时,获得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
步骤三、将所述高静态稳定性的多分散悬浮液置于工业反应釜中,在100~200℃条件下保温3~6小时,自然冷却,得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
步骤四、将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微粉置于造粒机中,按照成球液∶所述预处理γ-Al2O3的质量比为1∶4~6,向所述预处理的γ-Al2O3喷洒所示成球液,造粒,得到球状物料;
所述成球液为去离子水、或为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是按氟化铝∶氟化铵∶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1~0.2)∶(0.1~0.2)∶1,将所述氟化铝、所述氟化铵和去离子水混合;
步骤五、将所述球状物料进行干燥处理,然后置于高温竖窑内,在1850~1950℃条件下保温1~2小时,冷却,制得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200~350℃,处理时间为0.5~1小时,干燥后残余水分小于2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磨机的研磨球为刚玉质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γ-Al2O3:Al2O3含量≥99.5wt%,Na2O含量≤0.5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釜内的压强为3.5~6.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状物料的粒径为25~35mm。
6.一种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是根据权利要求1~5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
CN202210798215.7A 2022-07-06 2022-07-06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140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8215.7A CN115140752B (zh) 2022-07-06 2022-07-06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8215.7A CN115140752B (zh) 2022-07-06 2022-07-06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752A true CN115140752A (zh) 2022-10-04
CN115140752B CN115140752B (zh) 2023-11-21

Family

ID=83411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8215.7A Active CN115140752B (zh) 2022-07-06 2022-07-06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407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902A (zh) * 2011-06-20 2011-11-3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超细α-Al2O3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RU2729612C1 (ru) * 2019-07-03 2020-08-1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ный активный оксид алюминия
CN113912094A (zh) * 2021-10-29 2022-01-11 山东亿莱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相法制备低钠片状氧化铝微粉的方法
KR20220008499A (ko) * 2020-07-14 2022-01-21 케이씨 주식회사 고밀도 알루미나 소결체 제조 방법
CN114394612A (zh) * 2022-01-28 2022-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耐高温、低密度氧化铝纳米棒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6246A (zh) * 2022-04-01 2022-06-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正八面体α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9902A (zh) * 2011-06-20 2011-11-30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超细α-Al2O3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RU2729612C1 (ru) * 2019-07-03 2020-08-11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Катализатор" Гранулированный активный оксид алюминия
KR20220008499A (ko) * 2020-07-14 2022-01-21 케이씨 주식회사 고밀도 알루미나 소결체 제조 방법
CN113912094A (zh) * 2021-10-29 2022-01-11 山东亿莱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固相法制备低钠片状氧化铝微粉的方法
CN114394612A (zh) * 2022-01-28 2022-04-26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耐高温、低密度氧化铝纳米棒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6246A (zh) * 2022-04-01 2022-06-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正八面体α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兵;赵惠忠;贺中央;: "前躯体-喷雾干燥法制备氧化铝超细粉体", 应用化学, vol. 27, no. 08, pages 983 - 98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752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2171B (zh) 一种制备3d打印用稀土氧化物掺杂钨、钼球形粉末的方法
CN110358941B (zh) 一种钨基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8163B (zh) 一种制备大尺寸风力发电用氮化硅陶瓷球的方法
CN108395220A (zh) 一种氧化铝-氧化锆耐磨复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88886B (zh) 可低温烧结的高纯α-氧化铝粉的制备方法
CN105294138A (zh) 一种双峰氧化铝微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40414A (zh) 一种纳米微孔刚玉的制备方法
CN102503538A (zh) 连续造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51435A (zh) 一种大原晶低钠类球形α-氧化铝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58645A (zh) 一种制备高致密度二硼化铪陶瓷的方法
CN108465817B (zh) 一种组织均匀的高致密度纯钨制品制备方法
CN115140752B (zh) 基于水热法预处理的弥散式闭气孔烧结氧化铝及制备方法
CN110066952B (zh) 一种氧化锆增强钼合金棒材的制备方法
CN111807828A (zh) 一种低成本镁铝尖晶石透明陶瓷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1925214A (zh) 一种热压烧结用石墨烯/碳化硼复合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陶瓷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10922193A (zh) 一种氮化硅陶瓷球的制备方法
CN115196970A (zh) 一种高流动性AlON球形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5367716A (zh) 高能超声酸洗辅助两段式氮化工艺制备高纯氮化硅粉体的方法
CN115073147A (zh) 一种低钠及超低钠板状烧结刚玉的制备方法
CN101337808B (zh) 陶瓷膜支撑体用α-氧化铝粉制备工艺
CN113149670A (zh) 一种一步法制备致密二铝酸钙耐火熟料的工艺方法
CN114014652A (zh) 低温烧结氧化锆陶瓷及其制备工艺
CN112679225A (zh) 一种多孔陶瓷材料造孔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78464B (zh) 改善无机粉体球形度的方法及球形无机粉体
CN117003552B (zh) 一种板状刚玉基复合耐火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