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40654A -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40654A
CN115140654A CN202210296052.2A CN202210296052A CN115140654A CN 115140654 A CN115140654 A CN 115140654A CN 202210296052 A CN202210296052 A CN 202210296052A CN 115140654 A CN115140654 A CN 115140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ch drum
wear
drum
condition
c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60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大祐
松下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on Cra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40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40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54Safety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6Applications of indicating, registering, or weigh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46Position indicators for suspended loads or for cran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18Control systems or devices
    • B66C13/48Automatic control of crane drives for producing a single or repeated working cycle; Programm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88Safety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40Control devices
    • B66D1/48Control devices automatic
    • B66D1/50Control devices automatic for maintaining predetermined rope, cable, or chain tension, e.g. in ropes or cables for towing craft, in chains for anchors; Warping or mooring winch-cable tensio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And Safety Of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监视绞车卷筒的磨损状态。本发明的绞车卷筒(361)的监视装置,其具有:监视机构(611、628),监视关于绞车卷筒(361)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及通知机构(622),根据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而进行通知。例如,监视机构监视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钢丝绳(32)的层列状态,可以将使用了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第一层钢丝绳(32)的情况或使用绞车卷筒(361)的卷筒凸缘(363)位置时的钢丝绳(32)的移动量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作为磨损产生条件。

Description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1年3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1-055337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起重机等通过绞车卷筒进行钢丝绳的卷取放出的施工机械中,以往利用摄像机拍摄绞车卷筒来向工作人员通知乱绕的产生(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63号公报
然而,上述以往的监视装置仅仅是通知乱绕的产生,无法向工作人员通知钢丝绳反复往来引起的绞车卷筒的磨损的产生和其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监视绞车卷筒的磨损状态。
本发明是一种起重机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具有:
监视机构,监视所述绞车卷筒的预先设定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及
通知机构,根据所述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而进行通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效地监视绞车卷筒的磨损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的起重机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起重机的控制装置及其周边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测量部的具体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显示起重机中的各种设定值和检测值等运转信息的画面的显示例。
图5是表示由监视处理部进行的监视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起重机的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中:1-起重机,32-卷扬绳索(钢丝绳),36-卷扬绞车,37-俯仰绳索,42-俯仰绞车,50-管理服务器,60-控制装置,61-控制器,70-信息终端,100-信息管理系统,361-绞车卷筒,362-卷绕部,363-卷筒凸缘,611-监视处理部(监视机构),612-发送处理部(监视机构),621-输入部,622-显示装置(通知机构),628-测量部(监视机构),629-距离测定装置,630-旋转量检测装置,G-显示画面,N1-第1图标,N2-第2图标,W-层列信息显示部,a-列,b-列。
具体实施方式
[起重机的概况]
图1是作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的施工机械的起重机的侧视图。
起重机1是所谓的移动式履带起重机。关于起重机1的描述,将车辆行进方向设为“前侧”,将后退方向设为“后侧”,在朝向前侧的状态下,将左手侧设为“左侧”(图1纸面里侧),将右手侧设为“右侧”(图1纸面跟前侧)。并且,具备进行行走的下部行走体2及在该下部行走体上进行回转的上部回转体3,但在没有特别提及的情况下,原则上视作下部行走体2和上部回转体3处于前后方向一致的状态(设为基准姿势)来说明各部的方向。
如图1所示,起重机1包含可自行的履带式下部行走体2、可回转地搭载于下部行走体2上的上部回转体3及可俯仰地安装于上部回转体3的前侧的动臂4而构成。
下部行走体2具备主体机身21及设置于主体机身21的左右两侧的履带22。左右的履带22分别通过未图示的行走用液压马达旋转驱动。
在上部回转体3的前侧可俯仰地安装有动臂4。在动臂4的上侧的前端附近,可旋转地安装有引导作为钢丝绳的卷扬绳索32的滑轮43。
并且,在上部回转体3中的比动臂4靠后侧的位置支承有桅杆31的下端部。
并且,上部回转体3通过未图示的回转用液压马达相对于下部行走体2绕铅垂上下方向的轴被旋转驱动。
在上部回转体3的后部安装有保持动臂4及吊物L的重量平衡的配重5。能够根据需要增减配重5的数量。
在配重5附近配设有进行动臂4的俯仰动作的俯仰绞车42,在其前侧配设有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的卷扬绞车36。卷扬绞车36通过卷扬用液压马达(省略图示)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从而进行吊钩34及吊物的升降。
并且,在上部回转体3的右前侧配置有操纵室33。
桅杆31在上端部具备上部吊具35,上部吊具35与一端部连接于动臂4的上端部的动臂绷绳44的另一端部连接。在上部吊具35的下方设置有下部吊具(省略图示),若作为在它们之间卷绕多次的钢丝绳的俯仰绳索37通过俯仰绞车42卷取或放出,则上部吊具35与下部吊具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动臂4俯仰。俯仰绞车42通过俯仰用液压马达(省略图示)驱动。
[起重机的控制系统]
在上部回转体3的操纵室33附设有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图2是表示控制装置60及其周边的结构的框图。控制装置60是搭载于起重机1的控制终端,除了进行起重机1的行走、回转、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等各种动作的控制以外,还进行基于卷扬绞车36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的监视处理。
控制装置60具备包含具有CPU和作为存储装置的ROM及RAM、其他周边电路等的运算处理装置而构成的控制器61。
控制器61具备进行后述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的监视处理的监视处理部611和向外部输出起重机的运转信息的发送处理部612的软件模块。应予说明,监视处理部611和发送处理部612也可以由硬件构成。
在控制器61连接有输入部621、显示装置622、操作杆624、存储器625、发送部626、接收部627,它们构成控制装置60。
而且,在控制器61连接有测力传感器631、动臂角度传感器632、回转量传感器633、控制阀635、测量部628。
上述监视处理部611及测量部628作为监视卷扬绞车36的绞车卷筒361的预先设定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的监视机构发挥作用。并且,该监视机构及发送处理部612构成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关于监视处理部611和发送处理部612各自的功能的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
输入部621设置于操纵室33内,例如为如触控面板之类的输入接口,将与来自工作人员的操作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控制器61。工作人员能够操作输入部621来进行动臂4的长度、吊物的重量、其他各种设定和操纵所需的各种输入。
显示装置622设置于操纵室33内,例如具备还用作输入部621的触控面板式显示器,根据从控制器61输出的控制信号,在显示画面显示吊物的重量、动臂角度、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角度等信息(参考图4)。并且,显示装置622作为通过后述的监视处理部611进行基于显示的通知的通知机构发挥作用。
操作杆624设置于操纵室33内,例如,手动输入使起重机1进行各种动作的操作,将与操作杆624的操作量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入至控制器61。
例如,操作杆624能够进行下部行走体2的行走动作、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动作、动臂4的俯仰动作、基于卷扬绞车36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放出的操作输入。
发送部626及接收部627是无线通信装置,与后述的外部通信基站150(参考图6)进行基于无线的收发,经由通信基站150进行与外部通信网络的信息通信。
测力传感器631安装于上部吊具35,检测作用于使动臂4俯仰的动臂绷绳44的张力,并将与检测出的张力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控制器61。
动臂角度传感器632安装于动臂4的基端侧,检测动臂4的俯仰角度(以下,还记载为动臂角度),并将与检测出的动臂角度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控制器61。动臂角度传感器632例如检测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即对地角作为动臂角度。
回转量传感器633安装于下部行走体2与上部回转体3之间,检测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角度,并将与检测出的回转角度对应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控制器61。回转量传感器633例如检测绕垂直轴的角度作为回转角度。
控制阀635由能够根据来自控制器61的控制信号进行切换的多个阀构成。
例如,控制阀635包含控制下部行走体2的左右履带22的旋转驱动的阀、控制上部回转体3的回转动作的阀、控制俯仰绞车42的旋转驱动的阀、控制卷扬绞车36的旋转驱动的阀等。
测量部628检测卷绕在卷扬绞车36的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状态。图3是表示测量部628的具体方式的说明图。
卷扬绳索32的层列状态表示相对于绞车卷筒361以层状层叠并卷绕的卷扬绳索32的层数和列数。
应予说明,将位于从卷绕在卷绕部362的状态偏离的位置的卷扬绳索32称为“钢丝绳的放出部分”,所述卷绕部362上卷绕有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因此,卷扬绳索32的层列状态表示卷扬绳索32的放出部分位于第几层的第几列。
即,如图3所示,绞车卷筒361具有供卷扬绳索32卷绕的卷绕部362及设置于卷绕部362的两端部的两个凸缘状的卷筒凸缘363。并且,在绞车卷筒361的卷绕部362,卷扬绳索32依次卷绕在从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侧至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侧为止之间,反复该卷绕来使其层叠,从而形成层。即,至卷扬绳索32的最外侧为止的层数成为“层列状态”中的“层数”。并且,最外侧的卷扬绳索32从端部开始卷绕的卷绕数成为“层列状态”中的“列数”。
应予说明,通过绞车卷筒361卷取卷扬绳索32时,若卷扬绳索32在从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侧至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侧为止之间卷绕一层的量,则在下一层中,卷扬绳索32折返而在从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侧至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侧为止之间卷绕一层的量,通过交替反复该卷绕来进行多层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
因此,在卷扬绳索32的第奇数个的层中,第1列成为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侧(图3的例子中,左侧的卷筒凸缘363),在第偶数个的层中,第1列成为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侧(图3的例子中,右侧的卷筒凸缘363)。
对如此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的绞车卷筒361,测量部628例如通过LiDAR等激光扫描型距离测定装置629和电位差计等检测绞车卷筒361的旋转量(旋转角度)的旋转量检测装置630进行检测。
应予说明,距离测定装置629并不限于LiDAR等激光扫描型,还能够利用能够检测所卷绕的卷扬绳索32为止的距离的其他传感器或摄像机等。
同样地,旋转量检测装置630也不限于电位差计,能够利用能够检测绞车卷筒361的旋转量的所有传感器。
如图3所示,距离测定装置629从绞车卷筒361的旋转半径方向外侧朝向半径方向内侧,对包含该绞车卷筒361的中心轴在内的平面内进行激光扫描,在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与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之间测定暴露于表面侧的卷扬绳索32为止的距离。能够根据该测定结果测量绞车卷筒361的轴截面形状,检测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状态。
例如,如图3那样卷扬绳索32的最外侧的层卷绕至端部时,通过距离测定装置629,获得在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与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之间,从距离测定装置629至卷扬绳索32的表面为止的距离大致均匀的测定结果。
因此,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根据从距离测定装置629至所卷绕的卷扬绳索32的表面为止的距离求出卷扬绳索32的层数。
并且,通过所获得的距离成为大致均匀,求出卷扬绳索32刚好卷绕到端部(为一层中的最大列数)。
并且,在卷扬绳索32在最外侧的层中卷绕至中途的情况下,若通过距离测定装置629,在其中一个卷筒凸缘363与另一个卷筒凸缘363之间测定从距离测定装置629至卷扬绳索32的表面为止的距离,则可获得在途中产生阶梯差的结果。
因此,根据上述测定结果,根据从距离测定装置629至所卷绕的卷扬绳索32的表面为止的距离(夹着阶梯差而更近的一侧的距离)求出卷扬绳索32的层数。
并且,通过从其中一个或另一个卷筒凸缘363至阶梯差为止的距离除以卷扬绳索32的宽度(外径)来求出列数。
并且,虽然详细内容在后面进行叙述,但监视处理部611在卷扬绳索32的特定层或特定列中,进行将通过工作而进行了卷取的卷取量和进行了放出的放出量(卷扬绳索长度)的总量进行累计的处理。
旋转量检测装置630能够检测绞车卷筒361从原点的旋转量(旋转角度的变化量)。由此,求出卷扬绳索32的特定层数或特定列数中的卷取量或放出量。
[绞车卷筒的监视处理]
监视处理部611与上述测量部628协同而监视绞车卷筒361预先设定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
绞车卷筒361中,在卷取放出动作中卷扬绳索32强烈摩擦而容易产生磨损的部分是确定的。
如图3所示,在1层(最内层)的任意列a的情况下,若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则卷扬绳索32直接与绞车卷筒361的卷绕部362的外周面强烈摩擦而容易产生磨损。
并且,若对绞车卷筒361的卷筒凸缘位置,即所有层(包含第1层)中的第1列(设为列b)的卷扬绳索32进行卷取或放出,则直接与卷筒凸缘363强烈摩擦而容易产生磨损。
因此,监视处理部611在对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第1层(最内层)进行了卷取或放出时判断为磨损产生条件成立。
并且,监视处理部611将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设定为磨损产生条件,所述凸缘相邻移动量是卷扬绳索32在与卷筒凸缘363相邻的位置移动的移动量。更具体而言,各层的列b中的卷扬绳索32的移动量(卷取长度和放出长度)的累计值(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对于绞车卷筒361的整个卷取长度和放出长度的累计值(卷扬绳索32的总移动量)的比率超过规定值(阈值)时,判断为磨损产生条件成立。应予说明,此时,按各层的每个列b分别进行累计,对各个累计值判断是否超过阈值。并且,累计不区分卷取方向和放出方向,对卷取长度和放出长度的绝对值进行累计。
作为上述磨损产生条件(与各层的列b中的卷扬绳索32的移动量即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并不限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对于卷扬绳索32的总移动量的比率超过阈值,也可以是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对于规定期间或者规定移动量的比率超过阈值。
并且,若上述任一磨损产生条件成立,则监视处理部611执行通知处理。通知处理例如在显示装置622显示通知图标来使工作人员识别到绞车卷筒361的磨损的产生。
图4示出在显示装置622中显示起重机1中的各种设定值和检测值等运转信息的显示画面G的一例。该显示画面G在使用起重机1时始终显示。
在显示画面G中的规定的两个框内,显示表示在第1层进行了卷取或放出时的磨损产生条件成立的第1图标N1及表示第1列中的卷取长度和放出长度的累计值超过阈值时的磨损产生条件成立的第2图标N2。
第1图标N1模仿绞车卷筒361,表示第1层的数字“1”标记在图标内。
第2图标N2模仿绞车卷筒361,与卷筒凸缘363的强烈摩擦状态的显示一并记载于图标。
这些各图标N1、N2的显示方法并不限于仅在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显示的情况。例如,也可以进行常态地显示各图标N1、N2,在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图标或背景变亮或色彩发生变化、图标闪烁、图标放大等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到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的任何显示方法。
并且,在显示画面G内的上述各图标N1、N2的显示框的下侧设置有层列信息显示部W,无论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所述层列信息显示部W都显示表示当前正在对绞车卷筒361进行卷取或放出的卷扬绳索32的放出部分位于第几层的第几列的层列信息。在层列信息显示部W,在基于测定的列数的旁边还显示卷绕在一层的列数的总量。
应予说明,上述通知处理并不限于基于显示装置622的显示,还能够采用基于通知灯的显示或通过声音输出部输出声音等能够使工作人员识别的任意方法。
图5是表示由监视处理部611进行的监视处理的流程图。根据该流程图对监视处理进行具体说明。应予说明,该流程图的处理通过监视处理部611以预先设定的微小的循环时间反复执行。
监视处理部611控制距离测定装置629通过激光扫描对绞车卷筒361进行距离测定(步骤S1)。之后,根据该测定结果,获取当前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信息(步骤S3)。
而且,根据层列信息判定当前在绞车卷筒361的任一层的第1列是否正在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步骤S5)。
其结果,在步骤S5中,判定为在第1列正在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时,监视处理部611通过旋转量检测装置630对该第1列中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量或放出量进行累计(步骤S7),并使处理进入步骤S9。
应予说明,如上所述,监视处理以预先设定的微小的循环时间反复执行,因此求出自上一次监视处理中的旋转量检测装置630的检测的变化量,并对其绝对值进行累计。并且,按各层分别求出累计值,因此将相应层中的累计值进行相加。
另一方面,判定为在第1列未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时或在步骤S7中将累计值相加以后,监视处理部611判定第1列中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量或放出量的累计值(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对于当前的卷扬绳索32的总移动量的比率是否超过阈值(步骤S9)。
其结果,判定为卷取量及放出量的累计值的比率为阈值以下时,处理进入步骤S13,判定在第1层中是否正在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
另一方面,判定为卷取量及放出量的累计值超过阈值时,执行通知处理,在显示装置622显示第2图标N2(步骤S11)。
接着,监视处理部611根据层列信息判定当前在绞车卷筒361的第1层中是否正在进行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步骤S13)。
其结果,判定为未进行第1层中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时,监视处理结束,判定为正在进行第1层中的卷扬绳索32的卷取或放出时,执行通知处理,在显示装置622显示第1图标N1(步骤S15)。
之后,监视处理结束。
[发送处理]
对由发送处理部612进行的发送处理进行说明。发送处理部612控制上述发送部626,将起重机1的运转信息发送输出至该起重机1的外部。
发送处理部612例如周期性地将运转信息输出至外部。该周期例如例示为一天,但并不限于此,能够任意地增减。并且,也可以任意地设定周期。
作为由发送处理部612输出至外部的起重机1的运转信息,例如包含与监视处理相关的信息、与基于起重机1的工作条件相关的信息、与基于起重机1的工作内容相关的信息等。
作为与监视处理相关的信息(与磨损产生条件相关的信息),例如可举出在上述输出周期的一个期间内(上述例子中,1天)存储的以下项目,即,(1)针对第1层的卷取或放出的通知次数、(2)该通知的执行时间、(3)该通知的执行时间(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期间)中的卷取量及放出量的累计值、(4)针对第1列的卷取或放出的通知次数、(5)该通知的执行时间、(6)该通知的执行时间(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期间)中的卷取量及放出量的累计值等。
并且,关于这些信息,可以将后述起重机1中的绳拉力的数值范围划分为多个,按该绳拉力的每个划分求出上述各项目(1)~(6)的数值来设为与监视处理相关的信息。由此,能够获得表示产生针对第1层的卷取或放出的通知时或产生针对第1列的卷取或放出的通知时(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期间)的绳拉力的大小分布的信息。
并且,也可以对输出周期的一个期间内的(4)~(6)的项目,按每个层求出上述各项目的数值来设为与监视处理相关的信息。
作为与基于起重机1的工作条件相关的信息,可举出动臂4的长度、卷扬绳索32的卷挂根数等。
作为与基于起重机1的工作内容相关的信息,可举出起重机1所记录的最大绳拉力值、最大工作半径等。绳拉力是施加于卷扬绳索32的荷重除以卷扬绳索32的卷挂根数而得的值。并且,最大工作半径是根据动臂长度和工作时的倾斜角度求出的俯视时的最大半径。这些也是与钢丝绳和卷筒之间的摩擦力相关的信息。
发送处理部612对包含上述各项目的运转信息,存储上述输出周期的一个期间(上述例子中,1天)的量,根据输出周期的到来而输出至外部。
图6是表示起重机1的信息管理系统100的结构的框图。如图6所示,信息管理系统100具有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外部的信息终端70及管理服务器50。
管理服务器50与作为一般公众线路网等的网络130连接。
在网络130中,除了连接有管理服务器50以外,还连接有通信基站150及信息终端70等。管理服务器50能够与连接于网络130的通信基站150、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外部的信息终端70进行数据的交换。
通信基站150例如为移动电话通信线路的基站。通信基站150若接收到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的发送处理部612通过发送部626输出至外部的起重机1的运转信息数据,则经由网络130发送至管理服务器50。
在管理服务器50连接有起重机的运转信息数据库140及记录有运转信息的提供目的地的信息提供目的地数据库160。管理服务器50将从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接收的运转信息的数据存储于运转信息数据库140。
并且,管理服务器50将存储于运转信息数据库140的运转信息数据经由网络130发送至信息终端70。管理服务器50根据信息提供目的地数据库160的内容确定信息的发送目的地。
上述运转信息数据的发送也可以仅在从信息终端70侧请求时进行。
如此,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的发送处理部612输出至外部的运转信息数据提供给利用外部的信息终端70的管理者等。
应予说明,提供运转信息数据的信息管理系统100是一例,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如,可以省略管理服务器50,对预先登录的信息终端70通过网络130直接提供运转信息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如上所述,起重机1的控制装置60的控制器61具备:监视处理部611,监视绞车卷筒361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及显示装置622,根据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而进行通知。
因此,能够使工作人员明确地识别到由于卷扬绳索32而有可能对绞车卷筒361产生的磨损的产生情况。
应予说明,关于磨损产生条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内容不发生变化的固定条件,但也可以是采用强化学习功能,逐渐学习来自动更新的条件。
并且,监视处理部611监视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状态,因此即使不直接测定在绞车卷筒361中产生的磨损也能够更容易地识别到由于卷扬绳索32而有可能产生的磨损的产生情况。
应予说明,磨损产生条件并不限定于如实施方式中例示的可预想到产生磨损的条件的情况,例如,可以是在绞车卷筒361中直接测定卷扬绳索32的磨损量并根据该测定值进行判断的条件。
并且,由监视处理部611判断的磨损产生条件包含在使用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第1层时成立的条件,因此即使不直接测定在绞车卷筒361中产生的磨损也能够预测性地检测在绞车卷筒361的卷绕部362的外周产生的磨损并使工作人员识别到该磨损。
并且,将由监视处理部611判断的其他磨损产生条件设为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所述凸缘相邻移动量是卷扬绳索32在与卷筒凸缘363相邻的位置移动的移动量,因此即使不直接测定在绞车卷筒361中产生的磨损也能够预测性地检测在绞车卷筒361的卷筒凸缘363产生的磨损并使工作人员识别到该磨损。
应予说明,与上述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条件,也可以设为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对于规定期间或者规定移动量的比例超过阈值或凸缘相邻移动量的总量超过阈值。
并且,控制器61具备存储起重机的运转信息的发送处理部612,所述起重机的运转信息包含绞车卷筒361的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期间的卷扬绳索32的移动距离和通知时间、表示绳拉力的大小分布的信息,因此能够在之后分析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起重机1的情况,并能够采取针对磨损产生的对策。
并且,发送处理部612将起重机的运转信息划分为多个,按该运转信息的每个划分存储与磨损产生条件相关的信息,因此能够更详细地分析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起重机1的情况。
具体而言,将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设为磨损产生条件时,作为与作用于卷扬绳索32的负荷相关的负荷信息,将绳拉力的数值范围划分为多个,按该负荷信息的每个划分存储凸缘相邻移动量。因此,能够掌握产生凸缘相邻移动引起的磨损时的绳拉力的大小,能够更详细地分析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起重机1的情况。
应予说明,作为作用于卷扬绳索32的负荷例示了绳拉力,但绳拉力还能够称为作用于卷筒的负荷,称为“作用于卷扬绳索(钢丝绳)的负荷”时,视作还包含作用于绞车卷筒的负荷。
并且,并不限定于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按绳拉力的每个数值划分的情况,也可以划分为起重机的工作、吊物工作或挖掘工作等来存储凸缘相邻移动量。
并且,发送处理部612将所存储的起重机的运转信息输出至起重机的外部,因此不仅是操纵起重机1的工作人员,外部的管理者等也能够进行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起重机1的情况分析和采取对磨损产生的对策。
并且,监视处理部611通过显示装置622,在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显示画面一并显示表示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放出部分位于第几层的第几列的层列显示。因此,能够将磨损产生和放出部分的位置建立关联而使工作人员识别。
并且,在卷扬绳索32的放出部分成为第一层时,监视处理部611通过显示装置622,与层列显示分开地以第1图标N1显示成为第一层的内容。
因此,能够使工作人员明确地识别到第一层的使用引起的磨损的产生。
[其他]
此外,能够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细节。
例如,将测量部628设为具有距离测定装置629和旋转量检测装置630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也可以设为从测量部628省略旋转量检测装置630的结构。距离测定装置629能够容易地获取卷绕在绞车卷筒361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信息。而且,当前正在进行卷取或放出的卷扬绳索32的列的位置在一次旋转中发生微小的变化,因此通过利用距离测定装置629检测该变化,能够求出当前的卷扬绳索32的列大致产生了何种程度的旋转。因此,还能够从距离测定装置629获取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卷扬绳索32的移动量,因此还能够设为从测量部628去除旋转量检测装置630的结构。
并且,测量部628可以设为省略距离测定装置629的结构。
例如,卷扬绳索32的外径和绞车卷筒361的卷绕部362的外径、两个卷筒凸缘363的间隔等为既定值时,根据绞车卷筒361从基准位置(例如,将卷扬绳索32全部被放出时的绞车卷筒361的位置)的总旋转量,能够求出当前正在进行卷取或放出的卷扬绳索32的层列信息。因此,通过从旋转量检测装置630始终检测绞车卷筒361的总旋转量,能够求出层列信息及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的卷扬绳索32的移动量,还能够设为从测量部628去除距离测定装置629的结构。
并且,还能够不通过距离测定装置629或旋转量检测装置630中的任一个就进行用于磨损产生的测定。例如,也可以通过在绞车卷筒361的卷筒凸缘363侧具有检测卷扬绳索32是否移动的传感器来检测第1列等。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针对卷扬绞车36的绞车卷筒361的监视装置,但也可以在俯仰绞车42的绞车卷筒也设置由相同的结构构成的监视装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履带起重机的绞车卷筒设置监视装置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履带起重机,除了轮式起重机、卡车式起重机等其他移动式起重机以外,还能够适用于港口起重机、桥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门型起重机、卸载机、固定式起重机等具有绞车卷筒的所有起重机。
并且,不限于具备吊物吊钩的起重机,悬吊磁铁、地钻斗等附件的起重机也是本发明的适用对象。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而进行通知,但例如也可以设为能够通过来自输入部621的输入而解除通知。
而且,将第1层的卷取或放出设为磨损产生条件时,也可以在脱离符合磨损产生条件的状态的时间点解除通知处理。
并且,提及了可以将凸缘相邻移动量的总量超过阈值设为磨损产生条件,但此时,若一旦超过阈值,则难以脱离符合磨损产生条件的状态,相对于此,例如可以在脱离第1列的卷取或放出状态时解除通知处理。此时,也可以在再次产生第1列的卷取或放出状态的时间点重新开始通知处理。
并且,设为发送处理部612能够将上述通知的执行时间的累计值作为起重机1的运转信息来存储并记录,并输出至外部,但通知的执行时间可以将符合磨损产生条件的所有时间进行累计,也可以将进行了通知的时间(进行第1列的卷取或放出的时间)进行累计。

Claims (9)

1.一种起重机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具有:
监视机构,监视所述绞车卷筒的磨损产生条件是否成立;及
通知机构,根据所述磨损产生条件的成立而进行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监视机构监视卷绕在所述绞车卷筒的钢丝绳的层列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磨损产生条件包含在使用了卷绕在所述绞车卷筒的第一层钢丝绳时成立的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绞车卷筒具有卷绕钢丝绳的卷绕部及在所述卷绕部的两端沿径向突出而设置的卷筒凸缘,
所述磨损产生条件是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所述凸缘相邻移动量是钢丝绳在与所述卷筒凸缘相邻的位置移动的移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存储所述磨损产生条件成立的期间的起重机的运转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将所述起重机的运转信息划分为多个,按该运转信息的每个划分存储与所述磨损产生条件相关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绞车卷筒具有卷绕钢丝绳的卷绕部及在所述卷绕部的两端沿径向突出而设置的卷筒凸缘,
所述磨损产生条件是与凸缘相邻移动量相关的条件,所述凸缘相邻移动量是钢丝绳在与所述卷筒凸缘相邻的位置移动的移动量,
将与作用于所述钢丝绳的负荷相关的负荷信息划分为多个,按该负荷信息的每个划分存储所述凸缘相邻移动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机构进行表示卷取在所述绞车卷筒的钢丝绳的放出部分位于第几层的第几列的层列显示,并且在所述磨损产生条件成立时一并显示该内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机构在所述钢丝绳的放出部分成为第一层时,与所述层列显示分开显示表示成为了第一层的内容。
CN202210296052.2A 2021-03-29 2022-03-24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Pending CN1151406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5337A JP2022152535A (ja) 2021-03-29 2021-03-29 ウインチドラムの監視装置
JP2021-055337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40654A true CN115140654A (zh) 2022-10-04

Family

ID=80953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6052.2A Pending CN115140654A (zh) 2021-03-29 2022-03-24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2943B2 (zh)
EP (1) EP4067285A1 (zh)
JP (1) JP2022152535A (zh)
CN (1) CN11514065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6397A (ja) * 1988-08-22 1990-02-26 Toshiba Corp クレーンのワイヤロープ点検装置
JPH04115890U (ja) * 1991-03-27 1992-10-15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ウインチ
JP2011001163A (ja) 2009-06-18 2011-01-06 Tadano Ltd 作業機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作業車
DE202011001846U1 (de) * 2011-01-24 2012-04-30 Liebherr-Components Biberach Gmbh Vorrichtung zur Erkennung der Ablegereife eines hochfesten Faserseils beim Einsatz an Hebezeugen
JP2013010634A (ja) * 2011-05-31 2013-01-17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電気チェーンブロック
AU2015233875B2 (en) * 2014-03-21 2019-05-02 Liebherr-Components Biberach Gmbh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replacement state of wear of a rope during use in lifting gear
DE202016002171U1 (de) * 2016-04-05 2017-07-07 Liebherr-Werk Biberach Gmbh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von Betriebsdaten und/oder Bestimmung der Ablegereife eines Seils beim Einsatz an Hebezeugen
US11319193B2 (en) * 2017-07-28 2022-05-03 Brandt Industries Canada Ltd.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DE102018123758A1 (de) 2018-06-28 2020-01-02 Liebherr-Components Biberach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der Ablegereifeerfassung hochfester Faserseile
CN208980233U (zh) * 2018-10-09 2019-06-14 山推建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智能诊断卷扬提升系统
JP2022138304A (ja) * 2021-03-10 2022-09-26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ウインチ監視方法、ウインチ監視装置、クレー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6434A1 (en) 2022-09-29
US11772943B2 (en) 2023-10-03
EP4067285A1 (en) 2022-10-05
JP2022152535A (ja)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9193B2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EP33076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capacity charts at intermediate counterweight positions
WO2016159128A1 (ja) クレーンの情報提示システム
CN108883919B (zh) 起重机
US107036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on of capacity charts at a locked counterweight position
JP6747633B1 (ja) クレーン装置、掛数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850305B2 (ja) クレーンの自動運転装置
CN113443561A (zh) 起重机及起重机的监视装置
JP2020100471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CN115140654A (zh) 绞车卷筒的监视装置
JP2006327815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過負荷防止装置における吊荷重演算方法およびその過負荷防止装置
JP6984174B2 (ja) クレーン
JP6604358B2 (ja) クレーン
JPH11246178A (ja) クレーンの過負荷防止方法およびその過負荷防止装置
JP2019104551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JP6787033B2 (ja) クレーンの組み立て時におけるマストの後傾作業の方法
CA3012498A1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JP5580710B2 (ja) クレーンの吊り荷重導出装置
JP7067377B2 (ja) 作業機械の荷重表示装置
US20230312312A1 (en) Winch drum monitoring device
EP4216146A1 (en) Construction work planning support device
JP2020029360A (ja) 荷重検出装置
JP2023147859A (ja) ウインチドラムの監視装置及びウインチドラム
JPH06263384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の最大フック降下位置算出装置
JP2021031255A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