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9906A -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9906A
CN115139906A CN202210333888.5A CN202210333888A CN115139906A CN 115139906 A CN115139906 A CN 115139906A CN 202210333888 A CN202210333888 A CN 202210333888A CN 115139906 A CN115139906 A CN 115139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tructure
motor adapter
shape
elements
shape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38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39906B (zh
Inventor
史蒂夫·罗丁
克里斯·博伊德
瑞恩·戈梅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theson Innov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heson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heson Innov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heson Innov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39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39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9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 B60R1/06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 B60R1/06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 B60R1/07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 B60R1/072Rear-view mirror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vehicle exterior with remote control for adjusting position by electrically powered actuators for adjusting the mirror relative to its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该组件包括:框架结构,其被配置成附接到车身;壳体边框,其用于围住后视镜玻璃并且被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和马达适配器,其被配置成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并且壳体边框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其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当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被附接到框架结构时,它们彼此对应并接合,并且使得在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不对应的情况下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不能被组装。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对应的组件系统及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以及一种制造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车辆通常具有左外置后视镜和右外置后视镜。
EP2233360B1描述了一种外置后视镜组件,其包括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将反射镜部件装配为安装到反射镜外壳或壳体的支撑框架,并提供卡扣连接以便于后视镜的组装。
然而,道路车辆通常分别针对具有右行交通的国家和具有左行交通的国家以不同的配置制造,尤其是在不同的驾驶员位置方面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通常需要制造外置后视镜组件的四种不同的变型以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
此外,后视镜通常是“实时”(JIT)交付产品,这意味着所制造的后视镜组件的每个版本需要符合特定要求,诸如左座或右座驾驶、颜色、传感器和/或尺寸配置。
因此,需要为不同的配置提供大量的变化部件。因此,装配过程易于无意地混淆不同配置的部件,特别是对于左座驾驶配置或右座驾驶配置的仅略微不同的部件。混淆不同配置的部件可能导致制造时间增加、需要重新加工组件或者甚至损坏部件。此外,相对高的复杂度导致制造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改进的用于外置后视镜的组件、组件系统和制造方法,从而降低制造的复杂度。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方法。本发明的有利的或优选的特征记载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因此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该组件包括:框架结构,其被配置成附接到车身;壳体边框,其用于围住后视镜反射元件,特别是后视镜玻璃或其它反射表面,并且被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以及马达适配器,其被配置成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并且壳体边框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当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被附接到框架结构时它们彼此对应并接合。此外,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在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不对应的情况下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不能被组装。
这样,本发明允许借助于形状编码元件容易地区分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的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配置。对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方向,分别需要不同的壳体边框配置,并且马达适配器被配置成将反射镜致动器设置在左座驾驶或右座驾驶位置。形状编码元件仅以两个部件的匹配配置装配在一起。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在制造或修理过程中部件的混淆。
此外,使用马达适配器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使得当装配时反射镜致动器定位在框架结构的前方,这允许反射镜致动器针对不同的配置有不同方向。因此,有利地,类似的框架结构,特别是类似的壳体边框,可以用于组件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两者。根据本发明,可以减少该组件的至少一些部件所需的变体的数量,特别是根据本发明可以从之前所需的四个版本减少到仅两个版本。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与滑动元件一体地形成,该滑动元件被配置成接触反射镜振动阻尼器。特别地,滑动元件的位置和/或形式对于马达适配器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是不同的。因此,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滑动元件一起形成马达适配器的一部分,从而在该部分中实现阻尼和形状编码的不同功能的集成。特别地,反射镜振动阻尼器可以形成为金属薄片,并且装配到反射元件例如反射镜玻璃的背板的背面上,并且阻尼器的另一端与马达适配器上的滑动元件接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形成为从马达适配器延伸的斜坡。特别地,所述斜坡形成滑动元件并且被配置为接触反射镜振动阻尼器。斜坡优选地被配置成弯曲的,并且将反射镜振动阻尼器物理地连接在反射镜反射元件的背板上。这种连接允许斜坡减少在道路车辆运行时在反射镜玻璃上发生的振动。斜坡在马达适配器上的位置分别对于马达适配器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是不同的。然而,在不需要反射镜振动阻尼器的其它实施例中,斜坡可以仅用作第一形状编码元件。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斜坡以挖空的方式形成,以便包括凹部。例如,通过将附加的更换插入件插入到用于马达适配器的成形工具中,例如用于注射成型,可以实现挖空形状。特别地,设置在成形工具中的弹簧可以打开插入件以形成凹部。替代地,该凹部可以通过机械加工形成。这样,如果不需要或仅需要减小的阻尼功能,则斜坡仍然以有效的节省材料和重量的方式被设置为形状编码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形状编码元件被设置为壳体边框中的凹部,该凹部被形成为容纳斜坡的一段。该凹部的位置在壳体边框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中各自不同。因此,仅存在一种将马达适配器的右座驾驶配置的斜坡插入到壳体边框的右座驾驶配置的凹部中的可能性,并且仅存在一种将马达适配器的左座驾驶配置的斜坡插入到壳体边框的左座驾驶配置的凹部中的可能性。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该组件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后视镜组件,其中,框架结构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车身。此外,壳体边框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其中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分别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和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只有当第一形状编码元件与壳体边框的相应配置对应时,马达适配器和壳体边框才能附接到框架结构,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彼此接合。
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在制造过程或修理过程中混淆不同配置的部件,因为仅当马达适配器被形成或定位成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彼此匹配时,部件才能彼此安装。
此外,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的马达适配器允许反射镜致动器针对不同的配置具有不同方向。这样,类似的框架结构,特别是壳体框架,可以分别用于组件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
在一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具有分别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因此,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和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分别被形状编码。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彼此对应,并且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彼此对应。这样,形状编码需要配合第一配置或第二配置的部件进行组装,从而防止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的部件混淆。
在另一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同样地分别配置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因此,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组附接元件和第二组附接元件,其中框架结构包括用于第一组附接元件和第二组附接元件两者的对应附接点。马达适配器可通过第一组附接元件附接到框架结构,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对应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此外,马达适配器可通过第二组附接元件附接到框架结构,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对应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这样,相同的适配器可以用于两种配置。根据该配置,适配器以不同的方式通过使用第一组附接元件或第二组附接元件简单地安装到框架结构,从而匹配于壳体边框和其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相应配置。因此,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组件系统的不同部件的数量和制造过程的复杂度被降低。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与框架结构的附接被分别地实现为:对于左座驾驶车辆,借助于第一组附接元件实现,第一组附接元件相对于框架结构处于第一位置;对于右座驾驶车辆,借助于第二组附接元件实现,第二组附接元件相对于框架结构处于第二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马达适配器部分地附接到壳体边框并由壳体边框在结构上支撑。因此,至少一种配置,例如壳体边框的第一配置,在第一位置处提供用于马达适配器的支撑段,并且如果马达适配器通过第一组附接元件安装到框架结构上,则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仅与第一形状编码元件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边框的第二配置还在第二部位处提供用于马达适配器的支撑段,其中如果马达适配器通过第二组附接元件安装到框架结构上,则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仅与第一形状编码元件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在两种配置中,马达适配器还可以在其中心段中通过枢轴脊部支撑。这样,相同的马达适配器可以用于两种配置,并且被牢固地支撑在相应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此外,不可能错误地组装马达适配器。
根据一实施例,所述组件系统还被配置用于不同尺寸的所述壳体边框,其中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布置在不同高度的至少两组附接点,使得所述马达适配器的附接在第一尺寸的壳体边框的中心的第一高度处以及在第二尺寸的壳体边框的中心的第二高度处实现。这样,优点是,类似的马达适配器和类似的框架结构可以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壳体边框的不同后视镜尺寸。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方法,特别是根据本发明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和/或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被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车身;
提供马达适配器,所述马达适配器被配置成将所述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
提供用于围住后视镜玻璃并被配置成附接到所述框架结构的壳体边框,其中所述壳体边框对于左座驾驶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道路车辆分别具有不同的配置,并且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以及
将所述壳体边框和所述马达适配器附接到所述框架结构,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对应于所述壳体边框的相应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接合。
如上所述,本发明被配置成防止在制造过程或修理过程中部件的混淆,因为如果马达适配器被形成和/或定位成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彼此匹配,则部件只能够彼此安装。此外,通过使用马达适配器以在反射镜致动器的不同方向上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使得相同的框架结构,特别是壳体框架,可以用于组件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两者,减少了变化部件的数量。
在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还具有分别用于左座驾驶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其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分别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和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彼此对应,并且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彼此对应。壳体边框和马达适配器的对应配置被附接到框架结构上,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接合。这样,形状编码仅允许配合的第一配置部件或第二配置部件的组合,并且防止混淆第一配置部件和第二配置部件。
在该方法的一实施例中,在将壳体边框附接到框架结构上之前,将马达适配器附接到框架结构上。将壳体边框附接到框架结构上使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彼此接合,使得壳体边框围绕马达适配器。因此,壳体边框必须以这样的方式附接到组合的框架结构和马达适配器上,使得第二形状编码元件与第一形状编码元件接合。此外,壳体边框的附接元件在结构上连接到框架结构的附接点。这样,只有与在先安装位置的马达适配器匹配的壳体边框的相应配置能够安装到组合的框架结构和马达适配器上。
在该方法的另一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包括第一组附接元件和第二组附接元件。框架结构包括用于第一组附接元件和第二组附接元件的对应附接点。马达适配器借助于第一组附接元件附接到框架结构,其中第一组附接元件相对于框架结构处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对应于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替代地,马达适配器借助于第二组附接元件附接到框架结构,其中第二组附接元件相对于框架结构处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对应于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这样,相同的适配器用于壳体边框的第一配置或第二配置或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两者,并通过使用第一组附接元件或第二组附接元件以不同的方式分别安装。因此,所需的不同部件的数量和制造过程的复杂度被降低。例如,能够在减少的零件种类的情况下实现左座驾驶车辆和右座驾驶车辆的JIT制造和交付。
在该方法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马达适配器之前将壳体边框附接到框架结构上,其中马达适配器附接到框架结构上,使得它至少部分地与壳体边框重叠,并且在结构上由壳体边框支撑。因此,至少一种配置,例如壳体边框的第一配置,用于在第一部位处提供用于马达适配器的支撑段。这样,如果马达适配器通过第一组附接元件安装到框架结构,则可以确保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一配置与第一形状编码元件配合。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壳体边框的第二配置也用于在第二部位处提供用于马达适配器的支撑段,其中如果马达适配器借助于第二组附接元件安装到框架结构,则第二形状编码元件的第二配置与第一形状编码元件配合。这样,对于壳体边框的两种配置,避免了马达适配器的错误组装,并且相同的马达适配器可以用于两种配置。
如果有用,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需要彼此组合。本发明的其他可能的实施例、其他配置和实现方式还包括本文针对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的未明确提及的组合。特别地,技术人员由此还将增加单独的方面作为对本发明的相应基本形式的改进或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在以下描述中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其中:
图1是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分解图;
图2是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壳体边框的立体图;
图4是马达适配器的详细正视图;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马达适配器的详细正视图;
图6是用于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处于组装状态的驾驶员外置后视镜组件的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7是用于左座驾驶道路车辆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乘客外置后视镜组件的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的详细正视图;
图9A-图9C是根据图8的框架结构和以不同高度安装到其上的马达适配器的正视图;
图10A-图10C是根据图9A-图9C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正视图,该组件处于组装状态,具有对应于不同高度的不同尺寸的壳体边框;
图11是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框架结构和安装到该框架结构的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马达适配器的详细正视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正视图;
图13是用于左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乘客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图;以及
图14是用于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处于组装状态的驾驶员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图。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和本发明的许多导致的优点将容易理解,因为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它们变得更好理解。
应当理解,为了促成实施例的更抽象的视角,并不需要描绘在商业上可行的实施例中可能有用或必要的常见和/或公知的元件。附图中的元件不必要相对于彼此按比例示出。还将理解,可以以特定的发生顺序来描述或描绘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某些动作和/或步骤,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实际上不需要关于顺序的这种特殊性。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和表达具有与这些术语和表达在其相应的各自调查和研究领域一致的普通含义,本文另外阐述了具体含义的除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的分解图。
组件1包括配置成附接到车身的框架结构2。此外,该组件包括用于围住后视镜反射元件(例如反射镜玻璃或其它反射表面)的壳体边框3,并且该壳体边框3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2。此外,该组件包括马达适配器4,该马达适配器4配置成将框架结构2与用于调节后视镜反射元件的反射镜致动器(图1中未示出)联接。
马达适配器4和壳体边框3都包括形状编码元件。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并且壳体边框3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当壳体边框3和马达适配器4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时,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形成并布置成彼此对应并接合。这意味着,形状编码元件允许壳体边框3和马达适配器4的附接元件与框架结构2的附接点装配和接合,如图1中虚线示意性所示。
此外,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如果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不对应,则壳体边框3和马达适配器4不能被组装。这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件,其允许借助于形状编码元件5、6容易地区分壳体边框3和马达适配器4的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配置。左座驾驶或右座驾驶的定向需要不同的壳体边框3,并且马达适配器4被配置成将反射镜致动器(未示出)设置在左座驾驶或右座驾驶位置。形状编码元件5、6仅以两个部件的匹配配置装配在一起。因此,只有当部件以纠错的方式彼此对应时,组件1的安装才是可能的。
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在制造或修理过程中部件的混淆。此外,使用马达适配器4将框架结构2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使得当装配时反射镜致动器定位在框架结构2的前面,这允许了反射镜致动器的定向的适配。因此,类似的框架结构2,特别是被配置为壳体框架的框架结构,可以用于组件1的左座驾驶配置和右座驾驶配置两者。结果,实现了部件变体的数量的减少和制造复杂度的降低。
参照图2,示出了框架结构2的单个立体图。
为了附接到车身(未示出),框架结构2包括附接段18,在本实施例中,该附接段18被配置成附接到螺栓或轴。另外,为了将马达适配器4安装在框架结构2上,框架结构2包括多个(在本示例中为三个)与马达适配器4的附接元件22匹配的附接点19。例如,附接点19被配置为盲孔,在该盲孔中可以固定将马达适配器4固定到框架结构2上的紧固件,例如螺钉。
此外,框架结构2包括与壳体边框3的附接元件21匹配的多个附接点20。
参照图3,示出了壳体边框3的单个立体图。
该壳体边框3包括框架23,该框架23用于包围要装在壳体边框3中的后视镜玻璃(未示出)。该壳体边框3还具有中心孔24,其配置成容纳马达适配器4和反射镜致动器。在所示的示例中,第二形状编码元件是壳体边框3中的凹部,其布置在孔24的边缘处并且形成为容纳第一形状编码元件。
此外,为了将壳体边框3安装到框架结构2上,壳体边框3包括多个(在本示例中为两个)与马达适配器4的附接点20匹配的附接元件21。例如,附接元件21被配置为夹子,附接点20被配置为其中可以容纳夹子的容器。
参照图4,示出了马达适配器4的详细的正视图。
马达适配器4被配置成将反射镜致动器设置在左座驾驶位置或右座驾驶位置。因此,其可以通过附接元件22固定到结构框架2,在所示的示例中形成为三个螺纹安装件。提供附加的附接点26以将反射镜致动器固定在马达适配器4的外圆周上。
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从马达适配器4的外圆周伸出,使得其在安装状态下可与配置为凹部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接合,该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布置在壳体边框3中的孔24的边缘上。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与滑动元件7一体地构成,该滑动元件7被配置成接触反射镜振动阻尼器。因此,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形成为从马达适配器4的外圆周以弯曲的形式围绕反射镜致动器延伸的斜坡8,以便接触由致动器致动的反射镜反射元件的背板上的反射镜阻尼器。
图5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马达适配器4的详细正视图。
该实施例与图4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斜坡8以挖空的方式形成,使得其包括凹部9。例如,凹部9可以在马达适配器的形成过程期间通过将附加的更换插件插入到成形工具中而形成。特别地,设置在成形工具中的弹簧可以打开插入件以形成凹部。如果不需要反射镜玻璃的阻尼功能或仅需要被削弱的反射镜玻璃的阻尼功能,则可以使用该变体。因此,斜坡8以类似于图4的实施例的纠错方式保持了形状编码功能,但却减轻了重量并且节省了材料。
图6是处于组装状态的驾驶员外置后视镜组件1的俯视图和正视图。组件1被配置用于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右外置后视镜。换句话说,它是右座驾驶员(RHD)的反射镜。
在俯视图中,马达适配器4被用虚线描述为隐藏的边缘。由于驾驶员位置在右座侧,所以马达适配器也定向到右座侧,使得马达适配器4的平面相对于壳体边框3的平面的方向角α为正。
壳体边框3形成为适应于正的角α。因此,为了安装定向到右座侧的后视镜玻璃,壳体边框3的框架23以相似的角度α倾斜。
如在前视图中可看到的那样,在壳体边框3的右座驾驶配置中形成为凹部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准确地定位成使得马达适配器4的右座驾驶配置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在安装状态下与其接合。
图7示出了用于左座驾驶道路车辆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乘客外置后视镜组件的俯视图和正视图。换句话说,它是右座乘客(RHP)的反射镜。
与图6类似,示出了右外置后视镜。如在俯视图中可以看到的,用虚线表示为隐藏边缘的马达适配器4'具有不同的配置,并且现在定向到左座侧,使得马达适配器4'的平面相对于壳体边框3'的平面的方向角β为负。
类似地,左座驾驶配置中的壳体边框3'也被不同地形成,使得其适于负的角β。因此,框架23'以类似的负的角β倾斜,以便安装定向为左座侧的后视镜玻璃。
如在正视图中可看到的那样,在壳体边框3'的左座驾驶配置中形成为凹部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准确地定位,使得马达适配器4'的左座驾驶配置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在安装状态下与其接合。
在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之间仅存在小的间隙,例如<1mm。图6的配置与图7的配置不匹配。尽管两个反射镜都是为车辆的右座侧配置的,但是图6的右座驾驶的驾驶员配置(换句话说,是右座驾驶员(RHD)配置)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与右座驾驶乘客(换句话说,是右座乘客(RHP))配置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不同,因为相应的斜坡8位于马达适配器4、4'的圆周上的稍微不同的部位。此外,壳体边框3的右座驾驶驾驶员配置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不同于壳体边框3'的右座驾驶乘客配置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因为相应的凹部也定位成略微不同。
用于右座驾驶和左座乘客的车辆的反射镜与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乘客的车辆的反射镜是反向对称的。因此,相同的原理适用于为车辆左座配置(即左座驾驶驾驶员和右座驾驶乘客配置)的反射镜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
换句话说,右座驾驶员(RHD)/左座乘客(LHP)反射镜与左座驾驶员(LHD)/右座乘客(RHP)反射镜是反向对称的,因此,图6和图7覆盖了用于所示实施例的目的的反射镜的所有驾驶座位置。
这样,实现了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该系统包括根据图1的后视镜组件1,其中,框架结构2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车身。因此,对于图6和图7,使用了具有类似的连接段18的相同的框架结构2。
然而,壳体边框3;3'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并且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在用于如图7所示的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种配置中被形状编码,或者在用于如图6所示的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种配置中被形状编码。结果,马达适配器4;4'和壳体边框3;3'可以仅在相应的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对应于壳体边框3;3'的相应配置上,使得第一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5,6;5',6'相互接合。
在图6和图7的实施例中,马达适配器4;4'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分别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和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进行形状编码。仅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一配置或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二配置彼此对应。换句话说,如果上述配置被混淆,则不可能安装壳体边框3;3'和马达适配器4,4'。
尽管图6和图7示出了右反射镜组件的不同配置,但是这当然可同样以类似的方式应用于左反射镜组件。
这同样适用于制造分别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这种外置后视镜组件1。该制造包括提供框架结构2的步骤,该框架结构2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车身。
另一步骤是提供马达适配器4,其被配置成将框架结构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其中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附加步骤是提供壳体边框3;3',用于围住后视镜玻璃,并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其中,壳体边框3;3'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并且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其在用于左座驾驶的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者在用于右座驾驶的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进行形状编码。最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体边框3;3'和马达适配器4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壳体边框3;3'的相应配置并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接合。
在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边框3;3'和马达适配器4;4'的相应配置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接合。此外,根据该实施例,马达适配器4;4'在壳体边框3;3'附接到框架结构2之前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因此,随后将壳体边框3;3'附接到框架结构2使第一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5,6;5',6'相互接合,使得所述壳体边框3;3'包围马达适配器4;4'。特别地,如果相应的配置被组合的话,在壳体边框3;3'和马达适配器4;4'之间没有重叠。然而,如果混合不同的配置,则部件将重叠,并且特别是出现不同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5、6';5',6之间的碰撞。因此,如果这些配置被混合,则不可能附接壳体边框3、3'。
现在参考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框架结构2的正视图。
该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框架结构2包括用于马达适配器4的布置在不同高度的多组附接点15、16、17。因此,可以根据壳体边框3和反射镜玻璃的形式和尺寸来调节马达适配器的位置。
通常,期望将反射镜致动器27(见图13和图14)定位在反射镜玻璃的中心,以便减小反射镜玻璃的振动。通过多组附接点15、16、17,对于各种形式和尺寸的壳体边框3和反射镜玻璃,马达适配器4在反射镜玻璃的中心的定位以及因此反射镜致动器在反射镜玻璃的中心的定位是可能的。
现在参照图9A-图9C,示出了根据图8的框架结构2的正视图,其中马达适配器4以不同高度安装到该框架结构2。
图9A示出了在第一高度H1在最高的一组附接点15处附接到框架结构2的马达适配器4,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高度是最高的高度。
图9B示出了在第二高度H2在中间一组附接点16处附接到框架结构2的马达适配器4,该第二高度是中间高度。
图9C示出了在第三高度H3在最低的一组附接点17处附接到框架结构2的马达适配器4,该第三高度是最低高度。
不同的高度H1、H2和H3被配置成用于不同尺寸的壳体边框3和相应的反射镜玻璃,以便定位马达适配器4,使得反射镜致动器被布置在相应尺寸的反射镜玻璃的中心。
图10A-图10C示出了处于组装状态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的正视图,其中不同尺寸的壳体边框3A、3B、3C对应于根据图9A-图9C的不同高度H1、H2和H3。
图10A的组件具有大尺寸的壳体边框3A。因此,根据图9A,马达适配器4位于最高高度H1。
图10B的组件具有中等尺寸的壳体边框3B。因此,根据图9B,马达适配器4位于中间高度H2。
图10C的组件具有小尺寸的壳体边框3C。因此,根据图9C,马达适配器4位于最低高度H3。
与前述实施例类似,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所有尺寸的壳体边框3A、3B、3C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其对应于适配器4的相应预定安装高度H1、H2、H3定位,使得如果马达适配器4安装在对应于相应尺寸的高度上,则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彼此接合。
图11表示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框架结构2和安装于该框架结构的根据又一实施例的马达适配器4的详细正视图。
该实施例与图6和图7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特别在于,一个马达适配器4可以分别同样地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因此,马达适配器4被配置成以两个不同的方向安装到框架结构2。这样,组装系统1所需的不同部件的数量例如从四个变体(左反射镜驾驶员、左反射镜乘客、右反射镜驾驶员、右反射镜乘客)减少到仅两个变体(左反射镜、右反射镜),这两个变体可根据所需的驾驶员或乘客方向来组装。
因此,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第二组附接元件11,这些附接元件根据反射镜致动器的所期望的方向和壳体边框3的配置来使用。框架结构2还包括用于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第二组附接元件11的不同组的相应附接点12、13(见图13和图14)。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处于组装状态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的正视图。
所示实施例是右后视镜组件1的右座驾驶配置。为了将马达适配器4定向到右座侧,第二组附接元件11附接到框架结构2。这样,实现了该定向对应于壳体边框3'的右座驾驶配置,并且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接合。
以类似的方式,马达适配器4可在左座驾驶配置中通过第一组附接元件10附接到框架结构2,以便将马达适配器4定向到左座侧。以这种方式,该定向对应于壳体边框3的左座驾驶配置,并且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与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接合。
为了制造,马达适配器4也借助于第一组附接元件10附接到框架结构2,该第一组附接元件10相对于框架结构2处于第一位置,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一配置。替代地,马达适配器4借助于第二组附接元件11附接到框架结构2,该第二组附接元件11相对于框架结构2处于第二位置,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二配置。
图13是用于左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右后视镜的处于组装状态的乘客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图。
该实施例基于图11和图12的前述实施例,并且另外使用壳体边框3来在结构上支撑马达适配器4。因此,马达适配器4部分地附接到壳体边框3。
因此,与图6和图7的实施例相比,需要不同的组装顺序。因此,壳体边框3、3'在马达适配器4之前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随后,马达适配器4附接到框架结构2上,使得它至少部分地与壳体边框3重叠,并且在结构上由壳体边框3支撑。
如图13所示,可以使用紧固件(如螺钉)将马达适配器4的第一组附接元件10安装到框架结构2的第一组附接点12上。这样,马达适配器4的左侧就被固定到框架结构2上。马达适配器4的中心部分由框架结构2的枢轴脊部25支撑。马达适配器4的右侧附接到壳体边框3的左座驾驶配置的支撑段14。这样,产生马达适配器的角度,该角度将反射镜致动器27置于向左定向的位置。因此,实现了与图7中示意性示出的类似的负的方向角β。
图14是用于右座驾驶道路车辆的驾驶员外置后视镜组件的水平平面中的截面图。
在图14中,相同的原理应用于另一侧,使得马达适配器4的右侧通过安装到框架结构2的第二附接点13的第二附接元件11固定到框架结构2。马达适配器4的左侧附接到壳体边框3'的右座驾驶配置的支撑段14。
这样,马达适配器4围绕枢轴脊部25向右枢转,使得马达适配器4形成使反射镜致动器27处于向右定向的位置的角度。因此,实现了与图6中示意性示出的相似的正的方向角α。
尽管在此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存在各种替代和/或等效实施方式。应当理解,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仅是示例,而不是要以任何方式限制范围、应用或配置。相反,前面的发明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方便的路线图,应当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中阐述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总体而言,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化。
还将理解,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具有”及其任何变化旨在被理解为包含性(即,非排他性)的意义,使得本文描述的过程、方法、装置、设备或系统不限于所叙述的那些特征或部分或元件或步骤,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他元件、特征、部分或步骤或这样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设备所固有的其他元件、特征、部分或步骤。此外,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本文所用的术语“一”旨在被理解为意指一个或更多个。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作标签,并且不旨在对其对象的重要性强加数值要求或建立其对象的重要性的特定排序。
附图标记列表
1 组件
2 框架结构
3;3' 壳体边框
3A 大尺寸的壳体边框
3B 中尺寸的壳体边框
3C 小尺寸的壳体边框
4;4' 马达适配器
5,5' 第一形状编码元件
6;6' 第二形状编码元件
7 阻尼元件
8 斜坡
9 凹部
10 第一组附接元件
11 第二组附接元件
12 第一组附接点
13 第二组附接点
14 支撑段
15 组附接点
16 组附接点
17 组附接点
18 附接段
19 附接点
20 附接点
21 附接元件
22 附接元件
23,23' 框架
24 孔
25 枢轴脊部
26 附接点
27 反射镜致动器
H1-H3 高度
α 正的方向角
β 负的方向角

Claims (15)

1.一种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包括:
框架结构(2),被配置成附接到车身;
壳体边框(3),用于围住后视镜反射元件,并被配置成附接到框架结构(2);以及
马达适配器(4),被配置成将所述框架结构(2)与反射镜致动器联接,
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并且所述壳体边框(3)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
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被形成和布置成使得当所述壳体边框(3)和所述马达适配器(4)被附接到所述框架结构(2)时,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彼此对应并接合,并且使得在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不对应的情况下所述壳体边框(3)和所述马达适配器(4)不能被组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与滑动元件(7)一体地形成,所述滑动元件(7)被配置成接触反射镜振动阻尼器。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被形成为从所述马达适配器(4)延伸的斜坡(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其中所述斜坡(8)被形成为挖空的,使得其包括凹部(9)。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其中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是所述壳体边框(3)中的凹部,所述凹部被形成为容纳所述斜坡(8)的一段。
6.一种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
其中,所述框架结构(2)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车身;
其中,所述壳体边框(3;3')对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分别具有不同的配置,并且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
其中,只有当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与壳体边框(3;3')的相应的配置对应时,马达适配器(4;4')和壳体边框(3;3')才能附接到框架结构(2),使得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彼此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4')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一配置彼此对应,并且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二配置彼此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被同样地配置成分别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并且包括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第二组附接元件(11),
其中,所述框架结构(2)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两者的对应附接点,
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所述第一配置,并且
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能够借助于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附接到所述框架结构(2),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所述第二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对于左座驾驶车辆借助于第一组附接元件(10)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相对于所述框架结构(2)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所述马达适配器(4)对于右座驾驶车辆借助于第二组附接元件(11)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相对于所述框架结构(2)处于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所述马达适配器(4)具体地部分地附接至所述壳体边框(3;3')并且由所述壳体边框(3;3')在结构上支撑。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不同尺寸的所述壳体边框,其中所述框架结构(2)包括布置在不同高度的至少两组附接点(15、16、17),使得所述马达适配器(4)能够附接在第一尺寸的壳体边框(3A)的中心的第一高度(H1)处和第二尺寸的壳体边框(3B)的中心的第二高度(H2)处。
11.一种制造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的方法,特别是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1)和/或制造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外置后视镜组件系统(1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框架结构(2),所述框架结构(2)被配置成分别同样地附接到左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车身;
提供马达适配器(4),所述马达适配器(4)被配置成将所述框架结构(2)与反射镜致动器(27)联接,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
提供用于围住后视镜玻璃并被配置成附接到所述框架结构(2)的壳体边框(3;3'),其中所述壳体边框(3;3')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的道路车辆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并且包括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者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以及
将所述壳体边框(3;3')和所述马达适配器(4)附接在所述框架结构(2)上,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所述壳体边框(3;3')的相应的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4')还分别具有用于左座驾驶和右座驾驶的道路车辆的不同配置,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在用于左座驾驶车辆的第一配置中或在用于右座驾驶车辆的第二配置中被形状编码,其中,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一配置彼此对应,并且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第二配置彼此对应,其中,所述壳体边框(3;3')和所述马达适配器(4;4')的对应配置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壳体边框(3;3')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之前,将所述马达适配器(4;4')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其中,将所述壳体边框(3;3')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使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5')和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6')彼此接合,使得所述壳体边框(3;3')围绕所述马达适配器(4;4')。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包括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第二组附接元件(11),并且所述框架结构(2)包括用于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和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两者的对应的附接点,其中,对于左座驾驶车辆,所述马达适配器(4)借助于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所述第一组附接元件(10)相对于框架结构(2)处于第一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所述第一配置,或者对于右座驾驶车辆,所述马达适配器(4)借助于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所述第二组附接元件(11)相对于框架结构(2)处于第二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形状编码元件(5')对应于所述第二形状编码元件(6')的所述第二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体边框(3、3')在所述马达适配器(4)之前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其中,所述马达适配器(4)附接至所述框架结构(2),使得所述马达适配器(4)至少部分地与所述壳体边框(3;3')重叠并且由所述壳体边框(3;3')在结构上支撑。
CN202210333888.5A 2021-03-31 2022-03-30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Active CN1151399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203317.2 2021-03-31
DE102021203317.2A DE102021203317B3 (de) 2021-03-31 2021-03-31 Außenrückblickspiegelanordnung für Straßenfahrzeuge, Außenrückspiegelmontagesystem für links- und rechtsgelenkte Straßenfahrzeuge und ei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9906A true CN115139906A (zh) 2022-10-04
CN115139906B CN115139906B (zh) 2023-08-29

Family

ID=8134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3888.5A Active CN115139906B (zh) 2021-03-31 2022-03-30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4883A1 (zh)
CN (1) CN115139906B (zh)
DE (1) DE102021203317B3 (zh)
GB (1) GB260223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084A (ja) * 1994-10-17 1996-05-07 Ishizaki Honten:Kk 車両用ミラー
JP2004299584A (ja) * 2003-03-31 2004-10-28 Mitsuba Corp 車両用後方確認ミラー
CN1618659A (zh) * 2003-11-05 2005-05-25 梅卡朗两合公司 汽车后视镜用支撑臂
CN1948051A (zh) * 2005-10-14 2007-04-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车辆的镜装置
CN102233853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具有防误装功能的车辆外后照镜安装系统
CN106458099A (zh) * 2014-05-14 2017-02-22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CN106985752A (zh) * 2015-11-03 2017-07-28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9604028A (pt) 1996-07-30 1999-04-27 Oswaldo Luiz Junior Ravanini Aperfeiçoamento em espelho retrovisor externo reversível
JP3714837B2 (ja) 2000-01-11 2005-11-0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ドアミラー装置の組付方法
US6347872B1 (en) * 2001-02-20 2002-02-19 Delbar Products Inc. Snap-i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s
EP1243471B1 (en) * 2001-03-19 2006-10-11 Kabus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Vehicle mirror device assembly
JP3967970B2 (ja) * 2002-07-02 2007-08-29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
DE20312173U1 (de) 2003-08-01 2004-12-09 Hagus C. Luchtenberg Gmbh & Co Kg Serie von Fahrzeug-Außenspiegeln
DE102005025614A1 (de) 2005-06-03 2006-12-07 Mekra Lang Gmbh & Co. Kg Außenspiegel mit Verstelleinrichtung
EP2233360B2 (en) 2009-03-27 2016-07-13 SMR Patents S.à.r.l. Snap fit connection in a rear view mirror
DE202010009347U1 (de) * 2010-01-20 2011-06-01 MEKRA Lang GmbH & Co. KG, 90765 Adapter zu pass- und positionsgenauen Befestigung einer Spiegeleinheit
JP5758250B2 (ja) 2011-09-20 2015-08-05 株式会社村上開明堂 ドアミラー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13084A (ja) * 1994-10-17 1996-05-07 Ishizaki Honten:Kk 車両用ミラー
JP2004299584A (ja) * 2003-03-31 2004-10-28 Mitsuba Corp 車両用後方確認ミラー
CN1618659A (zh) * 2003-11-05 2005-05-25 梅卡朗两合公司 汽车后视镜用支撑臂
CN1948051A (zh) * 2005-10-14 2007-04-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用于车辆的镜装置
CN102233853A (zh) * 2010-04-30 2011-11-09 梅克拉-朗两合公司 具有防误装功能的车辆外后照镜安装系统
CN106458099A (zh) * 2014-05-14 2017-02-22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CN106985752A (zh) * 2015-11-03 2017-07-28 法可镜子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折叠式后视镜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2204034D0 (en) 2022-05-04
GB2602233A (en) 2022-06-22
US20220314883A1 (en) 2022-10-06
CN115139906B (zh) 2023-08-29
DE102021203317B3 (de) 2022-07-07
GB2602233B (en) 2023-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47872B1 (en) Snap-in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s
US8579444B2 (en) Modular rear view mirror and method to assemble it
EP2233360B2 (en) Snap fit connection in a rear view mirror
KR100370342B1 (ko) 외부의측면장착후사경에대한피봇장착구
US7857469B2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JP2010526700A (ja) 車両用機能ユニットの固定装置
EP2484559B1 (en) Mirror for vehicle
US8425061B2 (en)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for motor vehicles
CN100420593C (zh) 汽车后视镜用支撑臂及其制造方法
JP2023524260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備えた後方視界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EP2212155B2 (en) Mounting construction for an outside mirror unit
US9156404B2 (en) Adapter for precise and accurate attachment of a mirror unit to a support arm
US7144125B2 (en) Mirror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115139906B (zh) 用于道路车辆的外置后视镜组件、及其系统和制造方法
US20060087754A1 (en) Rear view mirror with snap connection
EP0864465B1 (en) Vehicle rear view mirror
US20040150900A1 (en) Detachable remotely-adjustable extension mirror system
US20090244743A1 (en) Fixing device for position regulating mechanisms for external rear-view mirrors on motor vehicles
CN220053688U (zh) 车载摄像装置以及车辆
CN218228828U (zh) 一种外后视镜和汽车
CN218327402U (zh) 一种可调整角度的后视摄像头
JP4707963B2 (ja) 多重位置決め式のカバーを具備するランプ
EP1186474A1 (en) Device for fixing a mirror holder to an adjustment mechanism
US20160207462A1 (en) Universal Mirror Mount System
WO2003070518A1 (en) Modular pivot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