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7201A -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7201A
CN115137201A CN202110352302.5A CN202110352302A CN115137201A CN 115137201 A CN115137201 A CN 115137201A CN 202110352302 A CN202110352302 A CN 202110352302A CN 115137201 A CN115137201 A CN 115137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ing
forming
space
heating
rice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523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翁文丰
杨再焱
危平福
刘英芝
齐璐
罗飞龙
瞿月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523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372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3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7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其中,所述烹饪装置包括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用于定义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并对容纳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成型,以在所述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用于烹饪食物的设备作为基本生活条件而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改善,传统的食物制作设备不够方便,操作繁琐,功能单一,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能够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包括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用于定义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并对容纳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成型,以在所述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包括:第一成型模具,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一成型空间;及第二成型模具,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二成型空间,用于在制作饭团时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而使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与所述第二成型空间通过开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共同定义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盖体,包括第一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及座体,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并包括第二外壳,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其中,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通过转动连接而盖合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定义有贯通的至少一组透气孔组,其中,所述至少一组透气孔组将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与外部连通,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通过所述透气孔组排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定义有透气口,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口和所述透气孔组连通的连通空间;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依次经所述至少一组透气孔组、所述连通空间及所述透气口而排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气孔密封件,安装于所述连通空间内,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并围设在对应的所述透气孔组的外围,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方向朝所述透气口延伸,以定义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孔组和所述透气口连通的透气通道,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依次经所述透气孔组、所述透气通道及所述透气口而排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透气阀门,于所述透气口处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用于在饭团制作过程中调节所述至少两个成型腔体内的压力。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第一成型壁,所述透气孔组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成型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定义有传感器伸出孔,所述盖体还包括:传感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并具有一感测端,其中,所述感测端自所述传感器伸出孔伸出,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抵触,以感测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传感器密封件,围设在所述传感器的外围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且朝向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一端定义有与所述传感器伸出孔对应的传感器密封口;其中,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自所述传感器密封口及所述传感器伸出孔伸出,所述传感器密封件于所述传感器密封口处与所述传感器的外围弹性抵接,并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弹性抵接于所述传感器伸出孔的外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成型部,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一成型空间,并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外围的第一连接壁;第二成型模具包括:第二成型部,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二成型空间,并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成型空间外围的第二连接壁;其中,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成型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成型空间通过开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共同定义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壁定义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外环通道,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外围,并环绕所述多个第二成型空间;腔间通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之间,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外环通道;腔体通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成型空间和所述外环通道,或者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成型空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外围,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成型部的外围,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成型部倾斜设置以与所述第二成型部共同定义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连通的收容空间;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所述第一成型部及所述第一过渡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外周,并安装于所述盖体上;所述第二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成型部的外周,并安装于所述座体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模具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围绕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的外围,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之间,以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进行密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具密封件环绕于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外围安装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还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用于支撑于一加热装置上,以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制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定义有加热窗,以使得所述第二成型模具通过所述加热窗暴露于所述座体之外,而能够通过所述加热窗接收所述加热装置所提供的热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定义一加热空间,所述盖体包括一容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的加热器;其中,所述加热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远离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一侧对所述成型组件加热,以加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所述饭团材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为热盘加热器、热管辐射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发热丝加热器、发热管加热器及热空气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成型组件进行加热的功率不超过200W。
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一侧的加热装置配合,以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置于所述成型组件进行加热,以与所述加热器共同制熟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所述饭团材料;其中,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成型组件加热的功率小于所述加热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第一成型壁,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第二成型壁;中,所述第一成型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成型壁的内壁面均为弧形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成型壁的内壁面为直径相同的球形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球形面的直径为20-80mm。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型空间和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互相间隔,多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互相间隔,以在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时共同定义多个互相间隔的所述成型腔体;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互相间隔,多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互相间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成型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铸铝中的至少一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饭团制作设备,所述饭团制作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饭团制作设备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烹饪装置的一侧,并用于对所述烹饪装置进行加热,以将位于所述烹饪装置的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制熟。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烹饪装置互相独立设置,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烹饪装置一体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热盘加热装置、热管辐射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红外加热装置、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加热装置、发热丝加热装置、发热管加热装置、热空气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烹饪装置包括成型组件,该成型组件用于定义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并对容纳于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成型,以在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通过这种方式,在饭团材料制熟时便能够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而无需再进一步进行成型,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3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3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6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的截面图;
图7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30的截面图;
图8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另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30的截面图;
图9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又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30的截面图;
图10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11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另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12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又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1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15是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的截面图;
图16是本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本申请饭团制作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本申请烹饪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组件300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剖视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饭团制作设备的成型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第一成型组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第二成型组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食物制作设备,该食物制作设备可用于制作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食物,具体可以为具有一定形状的食物,如饭团、丸子、华夫饼、糕点等,此处不做限定。
下面以饭团制作设备为例对本申请食物制作设备进行描述。可以理解地,食物制作设备的具体形式还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1,饭团制作设备可包括烹饪装置1000和加热装置4000。
其中,烹饪装置1000可用于容纳制作饭团的材料,加热装置4000则可设置于烹饪装置1000的一侧,并用于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以将烹饪装置1000所容纳的饭团材料制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饭团材料”既可以指制作饭团所需的原料,也可以指在制熟过程中的半熟的材料。另外,饭团材料可以包括大米、豆子、玉米等粮食、肉松、坚果等辅料,以及油、盐、酱、醋等调料,或者还可以添加其它食材,具体可根据用户的口味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进一步参阅图2,烹饪装置1000可包括盖体100、座体200和成型组件300。
其中,盖体100与座体200可转动连接,如枢接、铰接等,具体可于盖体100和座体200的侧边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二者能够通过该转动连接而实现盖合与打开。
在实际使用中,座体200可位于下部,而盖体100可位于上部。例如,烹饪装置1000可通过座体200而支撑于加热装置4000上以实现加热,或者通过座体200而支撑于一平台上而实现普通放置。
具体地,盖体100可包括外壳110,座体200可包括外壳210。盖体100与座体200可通过外壳110与外壳210之间的连接而实现转动连接。其中,外壳110与外壳210分别为盖体100和座体200的外观件,并能够起到支撑件烹饪装置1000其它部件的作用。二者的材质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可以为塑料、金属、陶瓷等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至少两种的复合材料,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成型组件300可安装于盖体100和/或座体200上,用于定义至少一个成型腔体310,并在制作饭团时对容纳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进行成型,从而在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具体可与对应的成型腔体310的形状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提及的“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可指在饭团材料制熟的同时便可具有预设形状,而并非指在饭团材料制熟后再使用一定的模具将其成型为具有一定形状的饭团。
具体地,成型组件300所用于定义的成型腔体3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此处不做限定。成型腔体310的形状可以为多面体、棱柱(如三棱柱、四棱柱等)、棱锥、椭球、球等,或者还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在所定义的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个成型腔体310的形状可以相同,从而使得所制作的饭团的形状一致,或者至少部分数量的成型腔体310的形状也可以不相同,从而所制作的饭团具有多种形状,以提高饭团制作的趣味性,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当然,在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多个时,各成型腔体310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在一家三口使用该饭团制作设备制作饭团时,便可以制作两个大的饭团以满足父母的需求和一个小饭团,以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然,还可以为每个饭团制作设备配置不同的成型组件300,从而在用户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本案中所提及的“多个”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300可包括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可互相配合以形成一个或多个上述成型腔体310。其中,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的形状和结构可互相对应。
具体地,请进一步一并参阅图3-7,成型模具320可包括依次连接的成型部321、过渡部322和安装部323,成型模具330则可包括依次连接的成型部331、过渡部332和安装部333。
其中,成型部321、331用于互相配合以形成至少一个成型腔体310,安装部323、333用于将成型组件300安装于盖体100和/或座体200上,过渡部322则用于将成型部321、安装部323连接在一起,过渡部332则用于将成型部331、安装部333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成型部321可包括互相连接的成型壁3211和连接壁3212。
其中,成型壁3211的数量与所需要形成的成型腔体310的数量相同,相应地,每个成型壁3211可用于定义一端开口的成型空间3211a,并包括用于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在成型壁321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成型壁3211可互相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多个互相间隔的成型空间3211a。可以理解地,成型空间3211a由成型部321自一表面朝一侧凹陷形成。
连接壁321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位于每一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外围,并将各互相间隔的成型壁3211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连接壁3212可包括朝向成型模具330设置的连接面3212a。
过渡部322可围设并连接于成型部321的外周,且延伸方向与连接壁3212倾斜,具体可朝成型空间3211a的凹陷方向倾斜。
安装部323则可连接设置于过渡部322的远离成型部321的外周,其延伸方向可与连接壁3212一致而与过渡部322倾斜。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不限定连接壁3212、过渡部322、安装部323的延伸方向,只要能够满足安装和使用需求即可。
进一步地,安装部323可安装于外壳110上,并使得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朝向座体200一侧。具体地,安装部323与外壳110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为螺接、卡接、粘接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相应地,成型部331可包括互相连接的成型壁3311和连接壁3312。
其中,成型壁3311的数量与所需要形成的成型腔体310的数量相同,相应地,每个成型壁3311可用于定义一端开口的成型空间3311a,并包括用于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以及与该内壁面3311b沿远离成型模具320的方向相背设置的外壁面3311c。在成型壁331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成型壁3311可互相间隔设置,从而形成多个互相间隔的成型空间3311a,当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多个成型空间3311a也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互相连通,此处不做限定。容易理解地,成型空间3311a由成型部331自一表面朝一侧凹陷形成。
连接壁3312可以为一整体结构,并位于每一成型空间3311a的外围,从而将各互相间隔的成型壁3311连接在一起。具体地,连接壁3312可包括相背设置的连接面3312a和接合面3312b。其中,连接面3312a位于各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的外围,并连接各个内壁面3311b;接合面3312b则为连接壁3312的远离成型模具320的一侧表面。
需要指出的是,成型部331可包括相背设置的成型面3313和受热面3314。其中,成型面3313和受热面3314具体为成型部331在厚度方向上相背设置的两个外表面。其中,成型面3313位于成型部331的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一侧,受热面3314则位于成型部331远离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的一侧。具体地,成型面3313包括成型壁3311的内壁面3311b以及连接壁3312的连接面3312a。受热面3314则包括成型壁3311的外壁面3311c,以及连接壁3312的接合面3312b。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00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时,主要对成型组件300进行加热,而该受热面3314则可以为加热装置4000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时所直接接受热量的一表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7,受热面3314的形状及尺寸与成型面3313对应且相一致,从而使得成型部331各个位置处的厚度一致。在饭团制作过程中加热装置4000对受热面3314进行加热时,由于成型部331的各个位置的厚度一致,从而能够对饭团材料加热得更加均匀。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内壁面3311b为凹弧形面,相应地,成型部331的外壁面3311c则为凸弧形面;连接面3312a为平面,相应地,连接壁3312的接合面3312b也为平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得成型面3313可以由平面及凹弧形面组成,而受热面3314则可由平面及凸弧形面组成。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多个,且为球形,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为凹球形面,进而成型面3313可包括多个互相间隔设置的凹球形面,以及连接多个凹球形面的连接面3312a,相应地,受热面3314则可包括多个互相间隔设置的凸球形面,以及连接多个凸球形面的接合面3312b。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进一步参阅图8,成型部331的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到受热面3314的距离随着内壁面3311b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就是说,至少在对应于成型空间3311a的位置处,成型部331的厚度是不均匀的。
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成型部331的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的形状,通过设置内壁面3311b到受热面3314的距离的不同而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在一应用场景中,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为弧形面,具体可以为球形面,成型部331的连接面3312a则可以为平面。能够理解地,在内壁面3311b的形状为弧形面时,该内壁面3311b的不同位置到加热装置4000的距离不同;本应用场景中,受热面3314为平面,具体可与连接面3312a平行设置,使得受热面3314的不同位置到加热装置4000的距离一致,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受热面3314到加热装置4000之间的距离,从而在加热装置4000的加热方式为辐射热量以进行加热时,能够提高成型模具330的接收热辐射的效率;而且通过将受热面3314设置为平面,能够使得至少部分成型部331的厚度较厚,从而提高其蓄热能力。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成型部331可定义有多个自受热面3314朝向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凹陷的加热槽3315。具体地,可在成型部331的较厚的位置处形成该加热槽3315,以增加受热面3314所能够接收到热量的面积,提高对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的加热效率。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2及4-5,过渡部332可围设并连接于成型部331的外周,且延伸方向与连接壁3312倾斜,具体可朝背离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方向倾斜,从而与成型部331共同形成与各成型空间3311a连通的收容空间334。具体地,该收容空间334形成于连接壁3312的朝向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方向一侧,从而通过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而与各成型空间3311a连通。
安装部333则可连接设置于过渡部332的远离成型部331的外周,其延伸方向可以连接壁3312一致而与过渡部332倾斜。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不限定连接壁3312、过渡部332、安装部333的延伸方向,只要能够满足安装和使用需求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安装部333可安装于外壳210上,并使得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朝向盖体100一侧。具体地,安装部333与外壳210之间的安装方式可与安装部323与外壳110之间的安装方式相同或者不同,且可以为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为螺接、卡接、粘接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也可不包括过渡部322和过渡部332,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与盖体100之间的连接以及成型模具330与座体200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用于成型组件300的清洁、维护和更换。例如用户可将成型组件300拆卸下来以更换为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材质或不同用途的成型组件300,从而可以制作形状、尺寸不同的食物,或者不同种类的食物等,以满足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请继续一并参阅图3-5,成型空间3211a和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可以相同并一一对应。在盖体100与座体200通过可转动连接而盖合时,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分别随盖体100和座体200运动,使得成型模具320的至少成型部321和过渡部322收容于成型模具330的收容空间334内,且成型部321、过渡部322及安装部323分别与成型部331、过渡部332和安装部333相对,以及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和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相对,以使得成型空间3211a与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连通而形成成型腔体310,从而使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对合在一起。
其中,在成型空间3211a和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为多个时,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对合在一起形成互相间隔的多个成型腔体310。
需要说明的是,成型空间3211a与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连通既可以是封闭式连通,即二者于开口处是封闭的,例如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抵接在一起而使对应的成型腔体310相对封闭;也可以是开放式连通,即二者于开口处是开放的,例如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间隔设置而与其它空间连通。
其中,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在一起可指外壳110的朝向座体200的一侧与外壳210的朝向盖体100的一侧抵接在一起。具体地,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外壳110包括一第一卡勾,外壳210包括一与第一卡勾对应的第二卡勾,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第一卡勾与第二卡勾勾接,以使得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烹饪装置1000还可包括定位机构340,设置在座体200和盖体100上,用于在盖体100和座体200配合的过程中对盖体100和座体200进行定位。
具体地,定位机构340包括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其中,第一定位件341设置在成型模具320上,第二定位件342设置在成型模具330上,用于与第一定位件341配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41设置在连接壁3212上,第二定位件342设置在连接壁3312上。例如,第一定位件341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成型空间3211a之间的连接壁3212上,第二定位件34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成型空间3311a之间的连接壁3312上。又例如,第一定位件341设置在位于成型模具320的中心的连接壁3212上,第二定位件342设置在位于成型模具330中心的第二连接壁3312上。再例如,第一定位件341设置在位于成型模具320靠近盖体100周缘处的连接壁3212上,第二定位件342设置在位于成型模具330靠近座体200周缘处的连接壁33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件341为凹槽,第二定位件342为凸起,且凸起设置的位置与凹槽设置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在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的过程中,该凸起和凹槽可相互配合,例如凸起可沿着凹槽的槽壁滑入凹槽内,以对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之间的配合进行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连接壁3212上的第一定位件341为凸起,设置在连接壁3312上的第二定位件342为凹槽,且凸起设置的位置与凹槽设置的位置相对应。这样,在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的过程中,该凸起和凹槽可相互配合,例如凸起可沿着凹槽的槽壁滑入凹槽内,以对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之间的配合进行定位。
可以理解的是,实际应用中,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另外,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决定,例如可以为2个、3个、4个等,只要相对应的第一定位件341和第二定位件342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以实现第一和成型模具330之间的定位即可。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请继续一并参阅上图3-7,在饭团制作前,可将制作饭团的原料放置于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内。在饭团制作过程中,饭团材料中部分材料例如大米、玉米等会发生吸水膨胀,膨胀到一定程度后会与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抵触。随着饭团材料的继续膨胀,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与定义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会对饭团材料进行挤压,从而在制熟时能够得到紧实的饭团,从而方便用户包装、携带、食用。
在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所选用的饭团材料的吸水膨胀率,以及所需要制得的饭团的紧实度来确定成型空间3211a与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容积比例,从而使得在制作饭团时,膨胀的饭团材料被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对应的内壁面3211b和成型空间3311a对应的内壁面3311b挤压而得到具有预定紧实度的饭团。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成型空间3211a的容积与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容积之比可以为0.8-1.2,具体如0.8、0.9、1、1.1、1.2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继续一并参阅上图3-7,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和成型模具330的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均为弧形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饭团制熟过程中,在加热装置4000的加热下,饭团材料中的诸如大米等材料会随着水的沸腾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翻滚。本实施方式中,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和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均为弧形面,由于弧形面较为平滑,对饭团材料的翻滚阻力小,从而有利于饭团制作过程中饭团材料的翻滚,使得饭团材料的受热更加均匀,以提高饭团制作的效率。
更进一步地,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和定义对应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可以为直径相同的球形面或者近似球形面,从而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可形成球形或者近球形的成型腔体310。
其中,内壁面3211b和内壁面3311b均可以是直径为20-80mm的球形面。具体地,该球形面对应的直径可以为20mm、40mm、60mm、80mm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空间3311a的宽度可沿朝向对应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其中,成型空间3311a的宽度为沿垂直于成型空间3311a的深度方向的尺寸。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型空间3311a的宽度沿朝向对应的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成型模具330于各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呈外扩的形状,一方面,方便用户向成型空间3311a内放置饭团材料,并在制熟时方便用户从中取出饭团;另一方面,若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呈逐渐收缩的形状,则在饭团烹饪过程中饭团材料发生膨胀时,受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形状的限制,膨胀的饭团材料容易被挤压在成型空间3311a内而难以进入成型空间3211a,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呈外扩的形状,从而在烹饪过程中饭团材料发生膨胀时,可以沿外扩的开口顺利进入成型空间3211a,以免被积压在成型空间3311a内而影响烹饪效果。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成型空间3311a的宽度可仅在开口的附近沿朝向开口的方向逐渐增大,而在其它位置处,如成型空间3311a的深度方向的中段,可不限定其宽度。例如在一应用场景中,整个成型空间3311a的宽度沿靠近开口的方向可先逐渐增大,然后保持不变,而在开口附近处仍逐渐增大。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形状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1-2及图5,成型组件300还可包括一模具密封件350,该模具密封件350的材质可以为具有一定弹性且密封性能良好的硅胶、橡胶等。
其中,该模具密封件350可安装于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中的至少一者上。具体地,该模具密封件350可以为环形,并环绕于各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外围安装于成型模具320上,具体可安装于安装部323与过渡部322的连接处。
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该模具密封件350可围绕设置在所形成的各成型腔体310的外围,并弹性抵接于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之间,从而对各成型腔体310进行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模具密封件350可设置于此处对各成型腔体310的密封可指对所有成型腔体310进行整体密封,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对一个成型腔体310,或者部分成型腔体310进行单独密封,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此处的对成型腔体310的密封可以至相对密封,例如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在制作饭团过程中,虽然成型腔体310在模具密封件350处密封,但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外部连通以调节成型腔体310内的压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相对设置的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可至少部分间隔设置。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请继续参阅图5,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可整体上相对且互相间隔设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定义一与成型腔体310连通的第一流通间隙361。具体地,第一流通间隙361可于成型腔体310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和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与该成型腔体310连通。
进一步地,过渡部322与过渡部332也可相对且互相间隔设置,从而在二者之间定义一位于第一流通间隙361外周并与第一流通间隙361连通的第二流通间隙362,从而与第一流通间隙361共同构成一与成型腔体310连通的流通空间360。
其中,在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一个时,流通空间360连通该一个成型腔体310;在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多个时,流通空间360可连通每一成型腔体310。
具体地,第一流通间隙361与第二流通间隙362的形成可通过对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的各个区域的形状、尺寸等进行相应的设计来实现。例如,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模具密封件350夹设于安装部323与安装部333之间,从而可辅助在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之间形成第一流通间隙361和第二流通间隙362。
请进一步参阅图1,所述成型模具330还可包括水位标识335,该水位标识335可设置于过渡部332上,以指示所添加的制作饭团的原料的水位标准。
具体地,该水位标识335可以为形成在过渡部332上的凹痕、凸起,或者利用油墨、颜料等形成的标记。
其中,此处的制作饭团的原料的水位标准可指制作饭团的所有原料的水位标准。通过将水位标识335设置于过渡部332上,以指示用户在向成型空间3311a内放置制作饭团的原料时,将水位添加至没过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从而在饭团制作初期水流能够通过流通空间360而与各个成型腔体310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流通空间360与成型腔体310连通,而且在饭团制作初期,水可充满第一流通间隙361,也可进一步填充至少部分第二流通间隙362,从而能够保持水流导通,以提高各个成型腔体310中饭团材料含水率的均匀性;而且即便是在饭团制作中期甚或是后期,水汽仍然能够通过流通空间360而导通各个成型腔体310,从而提高各个成型腔体310内所制作的饭团的含水率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的间隔可以为0.5mm-1.5mm,具体可以为0.5mm、1.0mm、1.5m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饭团制作过程中,加热装置4000对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水沸腾而导致米粒等的翻滚。通过将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的间隔设置为上述范围,既可满足水流在第一流通间隙361内流通,同时有不至于成型腔体310内的米粒等饭团材料翻滚至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1,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所定义的成型腔体310可相对密封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相对密封设置是指成型腔体310可于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和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密封设置,即成型空间3211a与成型空间3311a为如前述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封闭式连通”,而并非指将整个成型腔体310密封设置。
在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所共同定义的成型腔体310的数量为多个时,各个腔体之间可互相间隔且相对独立且密封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相对且互相抵触,从而使得成型腔体310于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和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因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的抵触而相对密封。
进一步地,在一应用场景中,请一并参阅图12,成型组件300可包括一腔体密封件370。其中,该腔体密封件370的材质可与前述的模具密封件350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具体地,该腔体密封件370可围绕每一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外围而设置于连接壁3212上,和/或围绕每一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外围而设置于连接壁3312上。具体可通过机械安装,或者粘接等方式实现腔体密封件370与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的连接。
其中,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该腔体密封件370夹设于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具体可以为弹性夹设于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并围绕与各成型腔体310所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和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的外围而使得各成型腔体310之间相对密封。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1,本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30可包括水位标识336。水位标识336的数量可与成型空间3311a的一致,且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每一成型壁3311上,具体设置于每一成型壁3311的内壁面3311b上,以向用户指示所添加的制作饭团的原料的水位标准。本实施方式中,该水位标识336可向用户指示所添加的制作饭团的所有原料不没过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
其中,水位标识336在成型壁3311上的形成方式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水位标识335在过渡部332上的形成方式可以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与水位标识335的形成方式不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各个成型腔体310之间相对封闭设置,从而使得饭团制作过程中,各成型腔体310形成的水汽可仅在对应的成型腔体310内流动而难以流通至其他成型腔体310内,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而在各个成型腔体310内放置不同的饭团材料,以在一次制作中得到口味不同的饭团而不至于串味。
请进一步一并参阅图2和图13,在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还定义有贯通的透气孔组3211c。其中,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可以为一组或者多组,每一透气孔组3211c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透气孔,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
具体地,透气孔组3211c可贯通成型壁3211,并可位于靠近成型壁3211的远离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处,以将对应的成型空间3211a与外部连通。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透气孔组3211c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形成在成型模具320的其它位置处,如连接壁3212、过渡部322或者安装部323上,此处不做限定。在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为多组时,可分别对应形成在成型模具320的不同位置处,例如可分别形成在不同的成型壁3211上。
相应地,外壳110可定义与外部连通的透气口111,以及两端分别与透气口111和透气孔组3211c连通的连通空间112,从而使得成型腔体310可通过透气孔组3211c、连通空间112以及透气口111而与外部连通。
其中,在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为一组时,透气口111、连通空间112均可对应为一个;在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为多组时,透气口111和连通空间112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且与透气孔组3211c一一对应;或者在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为多组时,连通空间112靠近透气孔组3211c的位置处为多个通道,而在靠近透气口111的位置处则交汇成一个,并对应一个透气口111。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透气孔组还可通过其它形式来实现。
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4中所示,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定义有与成型腔体310连通的第一流通间隙361,过渡部322与过渡部332之间定义有位于第一流通间隙361外周并与第一流通间隙361连通的第二流通间隙362,安装部323与安装部333之间定义有位于第二流通间隙361外周并与第二流通间隙362连通的第三流通间隙363,从而与第一流通间隙361、第二流通间隙362共同构成与成型腔体310连通的流通空间364。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在成型壁3211定义如前所述的透气孔组3211c,且可以不设置如上所述的密封件350,从而使得流通空间364能够将成型腔体310与外界连通而实现透气,以作为相应的透气孔组。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以其它形式实现饭团烹饪过程当中成型腔体310与外界的空气流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继续参阅图2和图13盖体100还可包括气孔密封件120和透气阀门130。其中,气孔密封件120的材质可与模具密封件350相同,具体为具有一定弹性且密封性能好的硅胶、橡胶等,或者也可以为不同于模具密封件350的其它材质。
具体地,透气阀门130的形状可与透气口111匹配,数量也可与透气口111一致,并于对应的透气口111处安装在外壳110上。气孔密封件120的外形及数量可与外壳110的连通空间112一致,并安装于对应的连通空间112内,且一端弹性抵接于成型模具320的背离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的一侧,具体可弹性抵接于成型壁3211的背离成型空间3211a开口的一侧,并围设在透气孔组3211c的外围,另一端则沿远离成型模具320的方向朝透气口111延伸,并可与透气阀门130抵接,从而定义两端分别与透气孔组3211c和透气口111连通的透气通道121,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至少一个成型腔体310内的水汽可经透气孔组3211c、透气通道121及透气阀门130、透气口111而排出,并可在饭团制作过程中通过透气阀门130调节成型腔体310内的压力,使得成型腔体310内的压力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110本身具有密封作用,其所定义的连通空间112有较好的密封性,此时盖体100也可以不包括气孔密封件12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盖体100也可不包括透气阀门130,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成型模具320的成型空间3211a以及成型模具330的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均为一个,此时,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可为一个,且定义于该成型空间3211a对应的成型壁3211,从而在饭团制作过程中,对应成型腔体310内的水汽通过该透气孔组3211c排出即可。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成型模具320的成型空间3211a以及成型模具330的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并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形成多个成型腔体310,且在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之间形成有如图5所示的与各成型腔体310连通的流通空间360。该应用场景中,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也可为一个,且透气孔组3211c定义于任一成型空间3211a对应的成型壁3211。在饭团制作过程之中,其它各成型腔体310内的水汽可通过流通空间360而进入对应透气孔组3211c的成型空间3211a内,进而通过该透气孔组3211c而排出。
当然,该应用场景中,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从而对应分别形成于多个成型壁3211上,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进一步参阅图11、12,成型模具320的成型空间3211a以及成型模具330的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并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形成多个成型腔体310,且各成型腔体310之间互相间隔且相对密封。该应用场景中,透气孔组3211c数量则与成型空间3211a的数量一致,且与成型空间3211a一一对应而形成于对应的成型壁3211上。在饭团制作过程之中,各成型腔体310内的水汽可通过各自对应的透气孔组3211c而排出。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15,在一实施方式中,盖体100还可包括一传感器140及传感器密封件150。
其中,传感器140可以为温度传感器,并可包括一感测端141,用于在制作饭团过程中通过感测端测量特定区域的温度。传感器密封件150则可用于起密封作用,其材质可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模具密封件350、气孔密封件120、腔体密封件370相同,具体材质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连接壁3212可定义有传感器伸出孔3212b,传感器密封件150可于成型模具320的背离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一侧安装于外壳110上,并于其朝向成型模具320的一端定义有传感器密封口151,并定义有与该传感器密封口151连通的装配空间152。传感器140可至少部分位于该装配空间152内,并装配在传感器密封件150的内壁上,且感测端141可自传感器密封口151及传感器伸出孔3212b伸出,并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与连接壁3312抵触,以感测成型模具330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加热装置4000为电磁加热装置4000时,可以采用传感器140检测成型模具330的受热面3314的方式来感测温度,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传感器密封件150于传感器密封口151处与传感器140的外围弹性抵接,并于成型模具320的背离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的一侧与传感器伸出孔3212b的外围弹性抵接,从而于传感器伸出孔3212b处对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对合而形成的烹饪空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密封,从而能够提高烹饪空间的密闭性,进而提高饭团制作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饭团制作设备还可进一步包括分别与传感器140和加热装置4000连接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从传感器140获取其所感测到的成型模具330的温度,并进行分析处理,以根据分析处理结果调节加热装置4000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的功率。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座体200还可包括支撑架220。该支撑架220可设置于外壳210的远离盖体100的一侧,具体可安装在外壳210上,用于在制作饭团时,支撑在加热装置4000上,以通过加热装置4000对位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加热制熟。
其中,支撑架220的材质可与外壳210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在一个应用场景中,支撑架220可以由比外壳210更耐热的材质制成,以提高烹饪装置1000的可靠性。
在一应用场景中,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分体设置,在制作饭团时,可将支撑架220直接放置于加热装置4000上即可;或者支撑架220与加热装置4000均放置于操作平台上,而支撑架220罩设在加热装置4000的外围。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一体设置,则支撑架220与烹饪装置1000之间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安装在一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6,在一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可为互相独立的装置从而彼此独立设置。在制作饭团时,可将该烹饪装置1000放置于该加热装置4000上以进行加热;或者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拆卸安装关系,在制作饭团时将二者通过卡接、扣接、螺接等手段安装在一起以配合使用,而在饭团制作完成后,可将二者拆卸开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00即可用于与该烹饪装置1000配合以制作饭团,也可以用于对其它的装置进行加热以做它用。例如,可以在炒菜时对炒锅加热;在做火锅时对火锅容器进行加热等,此处不做限定;同样地,烹饪装置1000也可不限定于使用特定的加热装置4000进行加热,例如可根据具体要求使用电磁炉、电陶炉、燃气灶等进行加热,只要是能够满足其制作饭团所需要的加热要求即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可一体设置,具体地,二者既可固定安装在一起,也可以可拆卸安装。
其中,加热装置4000可以为热盘加热装置、热管辐射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红外加热装置、正温度系数(PCT)发热体加热装置、发热丝加热装置、发热管加热装置、热空气加热装置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烹饪装置1000的形状、结构、材质以及形成工艺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加热装置4000可以为具有单一加热手段的加热装置4000;或者还可以为具有多种加热手段的加热装置4000,例如,加热装置4000可以既具有热盘加热功能,又具有红外加热功能,还具有热空气加热功能,而在实际使用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操作对应的控制开关而选择所需要的加热手段。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320、33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铸铝等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和成型模具330的定义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为弧形面,可通过冲压工艺进行成型。而不锈钢不适用冲压成型工艺,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的材质可选用铸铝。
然而铸铝材质不适用电磁加热,而且成型模具330的受热面3314与成型面3313形状对应且尺寸一致,而且受热面331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弧形面,若采用热盘加热装置4000等接触式加热装置4000则加热接触面积小而容易致加热不均匀。本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4000可以为非接触式加热装置4000,用于通过辐射热量的方式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具体可以为如上所述的,具体可以为如上所述的热管辐射加热装置4000、红外加热装置4000等。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非接触式加热装置4000在对烹饪装置1000的成型组件300进行加热时通过辐射的形式进行加热,无需与受热面3314接触,一方面能够降低对成型组件300的形状、结构等方面的要求,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饭团制作设备的性能,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加热的均匀性。
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10可定义有一安装空间211,支撑架220可于该安装空间211处安装在外壳210上,并定义有一加热窗221,成型模具330的远离成型模具320一侧的受热面3314可通过加热窗221而暴露于座体200之外,从而使得加热装置4000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透过加热窗221而辐射至受热面3314,以对成型模具330进行加热,进而加热位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
进一步地,由于制作饭团所需要的热量较多,若采用热管加热装置则绕线复杂,从而提高制作成本。本实施方式中的非接触加热装置4000可采用红外加热装置,具体可以为远红外光波加热装置。
在一应用场景中,该非接触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为互相独立的装置从而彼此独立设置,具体地,本应用场景中的非接触加热装置4000可以为电陶炉。在进行饭团制作时,可将烹饪装置1000通过支撑架220而直接支撑在该电陶炉上即可,电陶炉通过产生远红外光波以透过加热窗221对成型模具330的受热面3314进行加热,受热面3314将所接收到的热量向容纳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传递,以将饭团材料制熟成为饭团。
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烹饪装置1000自身还可具有加热功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单独使用烹饪装置1000自身的加热功能进行加热,还可以通过上述加热装置4000以及烹饪装置1000自身的加热功能进行共同加热。其中,在于加热装置4000共同加热时可作为辅助加热。当然,也可以在制作饭团时将自身的加热功能关掉,而仅利用加热装置4000进行加热,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外壳110可于成型模具320的远离成型模具330的一侧定义有一加热空间113。该烹饪装置1000还可包括一加热器160,该加热器160容置于加热空间113内,用于在成型模具320的远离成型模具330的一侧对成型模具320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加热装置4000可如上所述用于在成型模具330的远离成型模具320的一侧对成型模具330加热,从而在饭团制作过程中,在加热器160与加热装置4000的配合下能够实现对饭团材料的立体加热,提高加热效果,共同制熟饭团材料,进而提高饭团的制作效率。
其中,该加热器160可与加热装置4000相同或者不同,具体地,加热器160可以为热盘加热器、热管辐射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发热丝加热器、发热管加热器及热空气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应用场景中,在制作饭团过程中,加热器160的加热功率可小于加热装置4000的加热功率,具体不超过200W,如200W、180W、160W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对饭团烹饪的初始阶段,饭团材料放置于成型模具330中,加热装置4000产生的热量对饭团材料进行烹饪。随着烹饪的进行,饭团材料逐渐发生膨胀,并部分进入成型模具320中,位于成型模具320中的饭团材料可被加热器160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加热制熟。从而当饭团材料进入另一个成型模具(即成型模具320)后,仍然可以被有效加热制熟。
具体地,在利用本申请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饭团制作设备制作饭团时,可先将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对应安装于盖体100和座体200上,并将组装好的烹饪装置1000放置于加热装置4000上,然后将制作饭团的原料放入成型空间3311a内,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适当没过成型空间3311a而进入到收容空间334当中,然后将盖体100相对于座体200转动而盖合,并启动该饭团制作设置,使加热装置4000和/或加热器160产生热量以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以对容纳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制熟,饭团材料在吸水加热下膨胀而与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抵触,并在该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面3211b与成型模具330的定义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的相互挤压下形成紧实的饭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组件300的成型模具320的结构可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而至少部分结构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
请进一步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在一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320可以为一盖板,用于在制作饭团过程中于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与成型模具330盖合,以共同定义成型腔体310。
与前述的成型模具320相比,该盖板320仍可包括有过渡部322、安装部323等结构,但不包括成型部321,取而代之的是一盖合部324,其中,盖合部324与盖板320的其它结构的连接关系可与前述的成型部321相同,具体地,过渡部322连接于盖合部324的外围,且延伸方向与盖合部324倾斜。安装部323连接设置于过渡部322的远离盖合部324的外周,并安装于外壳110上。且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盖板320的盖合部324与过渡部322可收容于成型模具330的成型部331与过渡部332所共同定义的收容空间334内,使得盖合部324盖设于成型部331定义的成型空间3311a之上,并与成型部331的连接壁3312相对且互相间隔设置,并盖合成型部331所定义的成型空间3311a,过渡部322与过渡部332相对且互相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盖板320的盖合部324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成型部321相比,盖合部324不具有用于定义构成型腔体310的成型空间,且朝向成型模具330的一侧可以呈平面设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可为一组,并贯穿盖合部324,在盖板320与成型模具330盖合后,该透气孔组3211c可对应其中一个成型空间3311a。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透气孔组3211c的数量还可以为多组,并可形成于盖合部324的任意位置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相应地,气孔密封件120安装在连通空间112内,一端弹性抵接盖合部324的背离成型模具330的一侧,并围设在透气孔组3211c的外围,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盖板320朝透气口111延伸,以定义两端分别与述透气孔组3211c和透气口111连通的透气通道121,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成型腔体310内的水汽经透气孔组3211c、透气通道121及透气口111排出。
进一步地,盖合部324可包括盖合壁3141,及与盖合壁3141连接且相对于盖合壁3141沿远离成型模具330的方向凹陷的凹陷壁3142。其中,盖合壁3141的朝向成型模具330的一侧可以呈平面设置,凹陷壁3142的内表面则可以为弧形面,具体可以为球形面。
在盖体100与座体200盖合后,该凹陷壁3142可与成型模具330所定义的任一成型空间3311a对应。其中,透气孔组3211c可定义于该凹陷壁3142上。
具体地,在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饭团制作设备制作饭团时,可先将盖板320和成型模具330对应安装于盖体100和座体200上,并将组装好的烹饪装置1000放置于加热装置4000上,然后将制作饭团的原料放入成型空间3311a内,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适当没过成型空间3311a而进入到收容空间334当中,然后将盖体100相对于座体200转动而盖合,并启动该饭团制作设置,使加热装置4000和/或加热器160产生热量以对烹饪装置1000进行加热,以对容纳于成型腔体310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制熟,在一个应用场景中,饭团材料在吸水加热下膨胀而与成型模具320的定义成型空间3211a的内壁盖板320的盖合部324抵触,并在该盖合部324与成型模具330的定义对应的成型空间3311a的内壁面3311b的相互挤压下形成紧实的饭团;在另一应用场景中,盖板320与成型模具330之间的间隔空间较大,饭团材料在吸水加热下自由膨胀,从在自身的粘结力作用下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饭团。
进一步地,请参看图19至图21,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型组件300的示意图,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剖视图。如图19所示,饭团制作设备包括烹饪装置1000和加热装置4000。其中,烹饪装置1000用于收容食材,加热装置4000与烹饪装置1000配合,以对收容于烹饪装置100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具体地,烹饪装置1000包括盖体100、座体200和成型组件300。其中,盖体100与座体200可相互配合。例如,盖体100的一侧设置有卡扣,座体200的一侧设置有与卡扣对应的卡槽。卡扣可收容与卡槽,并与卡槽壁卡接,以使盖体100与座体200相互卡合连接。盖体100具有第一收容空间170,座体200具有第二收容空间230。当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时,第一收容空间170与第二收容空间230连通形成收容腔,成型组件300收容于收容腔内。
成型组件300包括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其中,成型模具320与盖体100连接,并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70内,成型模具320与盖体100为可拆卸连接。当成型模具320与盖体100连接时,成型模具320的一部分收容与第一收容空间170内,另一部分露出于第一收容空间170,并朝向远离第一收容空间170的方向凸出于盖体100。成型模具320具有成型空间3211a,用于收容至少部分食材,并对收容的食材进行定型。具体地,成型空间3211a设置在成型模具320凸出于盖体100的一侧。例如,成型模具320凸出于盖体100的一侧的表面的部分区域朝向第一收容空间170凹陷,可形成成型空间3211a。成型空间3211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如图20所示)或多个。如图21所示,当成型模具320设置有多个成型空间3211a时,多个成型空间3211a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成型空间3211a可具有相同或不同形状的内壁,也就是说,同时收容于不同成型空间3211a内的食材可以形成相同或不同的形状。例如,成型模具320设置有三个成型空间3211a,每一个成型空间3211a均呈弧形。又例如,成型模具320设置有三个成型空间3211a,其中一个成型空间3211a呈弧形,另一个成型空间3211a呈方形,再一个成型空间3211a呈夹角形。
成型模具330与座体200连接,并至少部分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30内,成型模具330与座体200为可拆卸连接。当成型模具330与座体200连接时,成型模具330可完全收容于座体200的第二收容空间230内,并且成型模具330的一侧通过第二收容空间230露出于座体200。成型模具330具有成型空间3311a,用于收容至少部分食材,并对收容的食材进行定型。具体地,成型空间3311a设置在成型模具330露出于座体200的一侧。例如,成型模具330露出于座体200的一侧的表面的部分区域朝向第二收容空间230凹陷,可形成成型空间3311a,成型空间3311a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成型空间3311a设置的位置与成型空间3211a设置的位置相互对应。这样,当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时,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相互配合,成型空间3211a与成型空间3311a连通形成成型腔,用于对收容的食材进行定型。例如,当成型模具330设置有多个成型空间3311a时,多个成型空间3311a间隔设置并与多个成型空间3211a一一对应。当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配合时,多个成型空间3211a与多个成型空间3311a对应连通,以形成多个成型腔。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成型空间3311a可具有相同或不同形状的内壁,也就是说,同时收容于不同成型空间3311a内的食材可以形成相同或不同的形状。例如,成型模具330设置有三个成型空间3311a,每一个成型空间3311a均呈弧形。又例如,成型模具330设置有三个成型空间3311a,其中一个成型空间3311a呈弧形,另一个成型空间3311a呈方形,再一个成型空间3311a呈夹角形。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330还设置有导流通道。当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配合以形成多个成型空间时,多个成型空间通过导流通道彼此连通。
烹饪装置1000进一步包括加热器160,用于对收容在成型腔内的食材进行辅助加热。具体地,加热器160设置在盖体100的第一收容空间170内,并且以较小的功率,例如小于200W,对成型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加热器160可以为热盘加热器、热管辐射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发热丝加热器、发热管加热器和热空气加热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成型模具320与盖体100连接时,加热器160设置在成型模具320和第一收容空间170的内壁之间。例如,加热器160可设置在成型模具320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170内的一个侧壁与第一收容空间170的内壁之间。加热器160与成型模具320的侧壁之间可具有一定空隙,使加热器160产生的热量经过空气的传导,均匀地传输至每一个成型空间3211a。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器160也可直接与成型模具320接触,并对应覆盖每一个成型空间3211a的外壁上,只要能够使加热器160均匀地对每个成型空间3211a加热即可。这样,加热器160可对成型模具320进行加热,以对成型空间3211a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000与座体200连接,用于对收容在成型腔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4000可与座体200可拆卸链接。当加热装置4000与座体200连接时,加热装置4000可对座体200加热,从而使成型模具330以及收容在成型空间3311a内的食材被加热。当加热装置4000与座体200拆开时,加热装置4000可作为单独的加热装置4000与其他的烹饪器具配合,以加热其他烹饪器具内的食材。例如加热装置4000可以是电磁炉加热装置4000,当电磁炉与座体200分开时,电磁炉可与电磁炉专用锅配合,并对电磁炉专用锅加热。
进一步地,加热器160的加热功率小于加热装置4000的加热功率。其中,加热装置4000包括加热元件,该加热元件可以为热盘加热器、热管辐射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发热丝加热器、发热管加热器和热空气加热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器160和加热装置4000包含的加热元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使加热器160的加热功率小于加热装置4000的加热功率即可。例如加热器160为热空气加热器,加热装置4000包括的加热元件为电磁加热器。或者,加热器160和加热装置4000中的加热元件均为电磁加热器,在这种情况下,饭团制作设备需要控制加热器160的加热功率始终小于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看图22、图23和图24,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饭团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3是本申请图2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饭团制作设备的成型模具的截面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装置1000包括盖体100、与盖体100相配合的座体200和成型组件300。成型组件300包括成型模具320和成型模具330。成型模具320与座体200连接,成型模具330与盖体100连接。当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时,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配合以共同围成多个成型腔300a和导流通道337,多个成型腔300a通过导流通道337彼此连通。
具体地,成型模具320具有连接壁3212,并设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成型空间3211a,连接壁3212设置在多个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处的周缘。当成型模具320与座体200连接时,成型模具320具有一侧面露出于座体200。该侧面的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即朝向座体200凹陷,形成成型空间3211a。该侧面没有凹陷的区域即为连接壁3212。成型模具330具有连接壁3312,并设有相互间隔的多个成型空间3311a。连接壁3312设置在多个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处的周缘,成型空间3311a与成型空间3211a一一对应。当成型模具330与盖体100连接时,成型模具330具有一侧面露出于座体200。该侧面的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即朝向盖体100凹陷,形成成型空间3311a。该侧面没有凹陷的区域即为连接壁3312。可以理解的是,成型空间3211a设置的位置与成型空间3311a设置的位置相互对应。具体地,可以是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的大小和位置与成型空间3311a的开口的大小和位置相同。当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时,成型空间3311a与成型空间3211a对应连通以形成多个成型腔300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通道337设置在连接壁3212上。具体地,连接壁3212的部分区域向内凹陷,即朝向座体200凹陷,形成导流通道337。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盖体100与座体200配合时,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配合,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具有空隙,空隙作为导流通道337。具体地,成型模具320具有连接壁3212和与连接壁3212相背的第一底壁3313。当成型模具320与座体200连接时,连接面3212a露出于座体200,第一底壁3313收容在座体200内部。连接壁3212包括周缘部分和腔间部分。其中,周缘部分围设在所有的成型空间3211a的外围,腔间部分设置在成型空间3211a之间,并与周缘部分连接。周缘部分与第一底壁3313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腔间部分与第一底壁3313之间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说,当座体200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且成型模具320与座体200连接时,连接壁3212的腔间部分的水平位置低于周缘部分的水平位置。这样,连接壁3212的表面可不设置凹陷,当成型模具320与成型模具330配合时,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可形成空隙,作为导流通道337。
进一步地,导流通道337包括腔体通道337a,腔体通道337a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成型空间3211a。例如,多个成型空间3211a可呈阵列排布,一些腔体通道337a的两端分别连通阵列纵向排列的两个相邻成型空间3211a,另一些腔体通道337a的两端分别连通阵列横向排列的两个相邻成型空间3211a。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337还包括外环通道337b。外环通道337b开设在连接壁3212的外围,并环绕多个成型空间3211a设置。例如,外环通道337b设置在连接壁3212的周缘部分。腔体通道337a延伸至外环通道337b并与外环通道337b连通。例如,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成型空间3211a中,纵向和横向的第一个成型空间3211a(相当于阵列边角处的成型空间3211a)可通过腔体通道337a与外环通道337b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通道337还包括腔间通道337c,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成型空间3211a之间。腔间通道337c的两端分别连通外环通道337b,并进一步与腔体通道337a连通。也就是说,腔间通道337c不与两个成型空间3211a直接连通,但与腔体通道337a形成交叉。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通道337的深度小于成型空间3211a的深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通道337的深度(当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的间隙作为导流通道337时,该间隙的距离)为0.5mm至1.5mm,例如可以为0.5mm,0.7mm,0.9mm,1.0mm,1.1mm,1.3mm,1.5mm等。导流通道337的宽度为1mm至3mm,例如可以是1mm,1.2mm,1.4mm,1.5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3.0mm等。可以理解的是,当连接壁3212与连接壁3312之间的间隙作为导流通道337时,导流通道337的宽度即是连接壁3212的腔间部分的宽度。
进一步地,成型模具320还包括过渡壁,过渡壁设置在连接壁3212远离成型空间3211a的周缘,沿着远离成型空间3211a和连接壁3212的方向延伸。例如,连接壁3212的腔间部分和周缘部分可通过该过渡壁相互连接。在过渡壁上设置有水位线标识,用于提示用户烹饪食材时需要添加的水量上限。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水位线标识设置在过渡壁上,因此在水平方向上,水位线标识高于成型空间3211a的开口处。水位线标识只是对水量上限的提示,实际使用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者烹饪经验,决定水量的多少。
下面以华夫饼制作设备为例,对申请中的食物制作设备进行描述。
请参看图25、图26和图27,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图26是本申请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第一成型组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27是本申请图2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华夫饼制作设备的第二成型组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华夫饼制作设备5包括烹饪装置510、加热装置520和成型组件。其中,烹饪装置510用于收容食材。加热装置520与烹饪装置510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对烹饪装置510进行加热以烹饪食材。成型组件包括第一成型组件530和第二成型组件540,用于对食材进行成型,以使食材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食物。其中,第一成型组件530和第二成型组件540均配置为与烹饪装置510可拆卸连接。例如,第一成型组件530可将食材定型成华夫饼状,第二成型组件540可将食材定型成其他形状,例如圆筒状等。
具体地,烹饪装置510包括盖体511和与盖体511相配合的座体512,其中盖体511和座体512配合的方式与饭团制作设备实施例中盖体与座体的配合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成型组件530包括第一成型模具531和第二成型模具532,用于对所述食材进行成型。第二成型组件540包括第三成型模具541和第四成型模具542,用于对所述食材进行成型。第一成型模具531和第三成型模具541均配置为可与座体512可拆卸连接。第二成型模具532和第四成型模具542均配置为可与盖体51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具与盖体511和/或座体512的连接方式与饭团制作设备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与盖体和/或座体的连接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成型模具531具有第一连接壁5311,第一连接壁5311的部分区域朝向座体512凹陷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一成型空间5312,用于收容所述食材。当第一成型模具531与座体512连接时,第一连接壁5311露出于座体512。例如,当第一成型组件530为华夫饼模具时,第一成型模具531中的第一成型空间5312可设置成大致方形。
第二成型模具532具有第二连接壁5321,第二连接壁5321的部分区域朝向盖体511凹陷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二成型空间5322,用于收容食材。第二成型空间5322与第一成型空间5312一一对应。当盖体511与座体512配合时,第一成型空间5312和对应的第二成型空间5322连通形成成型腔5310,用于收容食材并对食材进行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成型模具532的第二连接壁5321露出并凸出于盖体511,在第二连接壁5321上,进一步设置有与第一成型空间5312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凸起5323。当盖体511与座体512配合时,凸起5323收容于对应的第一成型空间5312。具体地,凸起5323具有面向第一成型空间5312底壁的凸表面5324,凸表面5324与第一成型空间5312底壁之间具有空隙,用于收容食材并对食材进行定型。
凸起5323具有面向第一成型空间5312侧壁的凸起侧表面5325,凸起侧表面5325与第一成型空间5312侧壁之间具有空隙,用于收容食材并对食材进行定型。
第三成型模具541具有第三连接壁5411,第三连接壁5411的部分区域朝向座体512凹陷形成一个或多个第三成型空间5412,用于收容食材。第四成型模具542具有第四连接壁5421,第四连接壁5421的部分区域朝向盖体511凹陷形成一个或多个第四成型空间5422,用于收容食材。当盖体511与座体512配合时,第四成型模具542盖设第三成型空间5412,使食材在第三成型空间5412内成型。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组件,用于定义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并对容纳于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成型,以在所述饭团材料制熟时形成具有预设形状的饭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包括:
第一成型模具,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一成型空间;及
第二成型模具,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二成型空间,用于在制作饭团时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而使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与所述第二成型空间通过开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共同定义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体,包括第一外壳,其中,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及
座体,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并包括第二外壳,其中,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上;
其中,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通过转动连接而盖合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外壳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定义有贯通的至少一组透气孔组,其中,所述至少一组透气孔组将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与外部连通,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通过所述透气孔组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定义有透气口,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口和所述透气孔组连通的连通空间;
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依次经所述至少一组透气孔组、所述连通空间及所述透气口而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气孔密封件,安装于所述连通空间内,一端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并围设在对应的所述透气孔组的外围,另一端沿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方向朝所述透气口延伸,以定义两端分别与所述透气孔组和所述透气口连通的透气通道,以使得在饭团制作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水汽依次经所述透气孔组、所述透气通道及所述透气口而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透气阀门,于所述透气口处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用于在饭团制作过程中调节所述至少两个成型腔体内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第一成型壁,所述透气孔组贯穿对应的所述第一成型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定义有传感器伸出孔,所述盖体还包括:
传感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并具有一感测端,其中,所述感测端自所述传感器伸出孔伸出,并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抵触,以感测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
传感器密封件,围设在所述传感器的外围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上,且朝向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一端定义有与所述传感器伸出孔对应的传感器密封口;
其中,所述传感器的一端自所述传感器密封口及所述传感器伸出孔伸出,所述传感器密封件于所述传感器密封口处与所述传感器的外围弹性抵接,并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背离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的一侧弹性抵接于所述传感器伸出孔的外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
第一成型部,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一成型空间,并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外围的第一连接壁;
第二成型模具包括:
第二成型部,定义有至少一个一端开口的第二成型空间,并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成型空间外围的第二连接壁;
其中,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成型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成型空间通过开口一一对应连通,以共同定义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壁定义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
外环通道,开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外围,并环绕所述多个第二成型空间;
腔间通道,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之间,且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外环通道;
腔体通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成型空间和所述外环通道,或者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成型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外围,并相对于所述第一成型部倾斜设置;
所述第二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成型部的外围,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成型部倾斜设置以与所述第二成型部共同定义与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连通的收容空间;
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所述第一成型部及所述第一过渡部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外周,并安装于所述盖体上;
所述第二成型模具还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渡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成型部的外周,并安装于所述座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还包括:
模具密封件,安装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中的至少一者上,用于在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盖合后,围绕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的外围,并弹性抵接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和所述第二成型模具之间,以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进行密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密封件环绕于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开口外围安装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上。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包括:
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的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用于支撑于一加热装置上,以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进行制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定义有加热窗,以使得所述第二成型模具通过所述加热窗暴露于所述座体之外,而能够通过所述加热窗接收所述加热装置所提供的热量。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定义一加热空间,所述盖体包括一容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的加热器;
其中,所述加热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远离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一侧对所述成型组件加热,以加热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所述饭团材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为热盘加热器、热管辐射加热器、电磁加热器、红外加热器、正温度系数加热器、发热丝加热器、发热管加热器及热空气加热器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成型组件进行加热的功率不超过200W。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的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模具的一侧的加热装置配合,以通过所述加热装置对置于所述成型组件进行加热,以与所述加热器共同制熟所述至少一个成型腔体内的所述饭团材料;
其中,所述加热器对所述成型组件加热的功率小于所述加热装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一成型空间的第一成型壁,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定义每一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第二成型壁;
其中,所述第一成型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成型壁的内壁面均为弧形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壁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成型壁的内壁面为直径相同的球形面。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面的直径为20-80mm。
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空间和所述第二成型空间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互相间隔,多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互相间隔,以在所述第一成型模具与所述第二成型模具对合在一起时共同定义多个互相间隔的所述成型腔体;
其中,多个所述第一成型空间互相间隔,多个所述第二成型空间互相间隔。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组件的材质为不锈钢、铸铝中的至少一种。
28.一种饭团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7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装置,所述饭团制作设备还包括:
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烹饪装置的一侧,并用于对所述烹饪装置进行加热,以将位于所述烹饪装置的成型腔体内的饭团材料制熟。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饭团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烹饪装置互相独立设置,或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烹饪装置一体设置;
所述加热装置为热盘加热装置、热管辐射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红外加热装置、正温度系数发热体加热装置、发热丝加热装置、发热管加热装置、热空气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CN202110352302.5A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Pending CN115137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302.5A CN115137201A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52302.5A CN115137201A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7201A true CN115137201A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04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52302.5A Pending CN115137201A (zh) 2021-03-31 2021-03-31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37201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2045U (zh) * 2011-06-10 2012-01-25 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 多连式元宝模具
CN104093316A (zh) * 2012-02-06 2014-10-08 迈克尔.霍贝尔 制作烘焙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CN204127661U (zh) * 2014-09-03 2015-01-28 永康市兰雪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Lng气瓶液位传感器信号线多重密封接头
CN104936455A (zh) * 2012-10-25 2015-09-23 动轮公司 用于烘烤圆面包的设备和方法
CN204706492U (zh) * 2015-07-04 2015-10-1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CN206350689U (zh) * 2016-10-09 2017-07-25 厦门熊意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温控立体熊掌面包机
CN107278130A (zh) * 2016-02-08 2017-10-20 太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烘烤食材两面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电炊具
CN206659669U (zh) * 2016-11-29 2017-11-24 金华市袋袋酷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烹饪模具
CN206924010U (zh) * 2017-01-24 2018-01-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259592U (zh) * 2017-09-27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52440U (zh) * 2018-10-16 2019-08-16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制作馒头餐的蒸架
CN210582266U (zh) * 2019-07-05 2020-05-22 合肥市福客多快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子生产模具
CN112315335A (zh) * 2020-10-17 2021-02-05 新乡富元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黄金发面饼用内置模具的煎烤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22045U (zh) * 2011-06-10 2012-01-25 三能器具(无锡)有限公司 多连式元宝模具
CN104093316A (zh) * 2012-02-06 2014-10-08 迈克尔.霍贝尔 制作烘焙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36455A (zh) * 2012-10-25 2015-09-23 动轮公司 用于烘烤圆面包的设备和方法
CN204127661U (zh) * 2014-09-03 2015-01-28 永康市兰雪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Lng气瓶液位传感器信号线多重密封接头
CN204706492U (zh) * 2015-07-04 2015-10-14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及具有该按键装置的终端
CN107278130A (zh) * 2016-02-08 2017-10-20 太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烘烤食材两面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电炊具
CN206350689U (zh) * 2016-10-09 2017-07-25 厦门熊意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温控立体熊掌面包机
CN206659669U (zh) * 2016-11-29 2017-11-24 金华市袋袋酷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烹饪模具
CN206924010U (zh) * 2017-01-24 2018-01-26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208259592U (zh) * 2017-09-27 2018-12-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烹饪器具的上盖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9252440U (zh) * 2018-10-16 2019-08-16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用于制作馒头餐的蒸架
CN210582266U (zh) * 2019-07-05 2020-05-22 合肥市福客多快餐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包子生产模具
CN112315335A (zh) * 2020-10-17 2021-02-05 新乡富元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黄金发面饼用内置模具的煎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44851B (zh) 用于糕点制品的烹饪设备
CN210169730U (zh) 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N210383667U (zh) 一种空气炸锅
CN201147225Y (zh) 一种电烤箱
CN215077472U (zh) 华夫饼制作设备
CN216256635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5604904U (zh) 饭团制作设备
CN215127146U (zh) 烹饪装置和饭团制作设备
CN215127149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5127148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5127150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5127676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6135631U (zh) 烹饪装置和饭团制作设备
CN216135639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6135630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03676827U (zh) 兼具电热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216984487U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115137201A (zh) 烹饪装置及饭团制作设备
CN210144542U (zh) 一种无烟bbq火锅一体机
CN217696021U (zh) 一种立体加热烹饪器具
CN21779262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03735972U (zh) 一种慢炖锅
CN216060217U (zh) 烹饪器具和烹饪器具的第一烹饪容器
CN209733607U (zh) 烤盘组件和烹饪装置
CN209450323U (zh) 用于糕点制品的烹饪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