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33293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33293A
CN115133293A CN202210290524.3A CN202210290524A CN115133293A CN 115133293 A CN115133293 A CN 115133293A CN 202210290524 A CN202210290524 A CN 202210290524A CN 115133293 A CN115133293 A CN 115133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xial cable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05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远藤和麻
佐土原宽幸
神田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133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332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18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crimping or by crimping ferr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0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formed by a metallic element crimped around the c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2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mounted in or to a panel o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2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using a crimping sleeve
    • H01R4/20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using a crimping sleeve having an uneven wire-receiving surface to improve the contac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1)包括: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的接触引脚(4);在内部保持接触引脚(4)的绝缘性的壳体(5);覆盖壳体(5)的筒状的外接触件(6);以及用于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压接部件8。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位于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通过将压接部件(8)压接到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从而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为了提供与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而使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电子设备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经由电缆的电连接,广泛使用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组合。并且,随着近年来的电子设备的处理能力的提高,经由电缆从电子设备向其它电子设备发送的数据的量增大。为了在短时间内发送大容量的数据,需要经由电缆发送高频信号,存在想要提高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特别是高频带内的电缆的传输特性的需求。针对这样的需求,广泛使用在高频带内具有较高的信号传输特性的同轴电缆。众所周知,同轴电缆具有同轴构造,该同轴构造同心地配置有用于传输信号的芯线、从外侧覆盖芯线的内侧绝缘体层、从外侧覆盖内侧绝缘体层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以及从外侧覆盖外部导体层的外侧绝缘体层(护套)。
为了提供与这样的同轴电缆的同轴连接,广泛使用如下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与同轴电缆的芯线电连接的接触引脚、覆盖接触引脚的绝缘性的壳体、以及覆盖壳体且与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层电连接的外接触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示出通常使用的同轴电缆500和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电连接器的外接触件600。如图1所示,同轴电缆500具备芯线(内部导体)510、覆盖芯线51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覆盖内侧绝缘体层520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530、以及覆盖外部导体层53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
并且,外接触件600包括筒状部610、第一压接部620以及第二压接部630。第一压接部620是压接在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外周面上的部分。另一方面,第二压接部630是压接在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的外周面上的部分。一般而言,使用压接钳等适当的器具,将第一压接部620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而且将第二压接部630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由此将外接触件600安装于同轴电缆500。
然而,在将第一压接部620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时,对同轴电缆500施加较强的压力,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因该压力而被压扁、变形。因这样的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的变形,存在同轴电缆500的信号传输特性、特别是高频带内的信号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7-534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能够防止由在将外接触件压接到同轴电缆时施加于同轴电缆的压力引起的同轴电缆的芯线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这样的目的通过以下的(1)~(7)的本发明来实现。
(1)一种电连接器,与同轴电缆连接,该同轴电缆包括芯线、覆盖上述芯线的内侧绝缘体层、覆盖上述内侧绝缘体层的外部导体层、以及覆盖上述外部导体层的外侧绝缘体层,
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引脚,其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芯线连接;
绝缘性的壳体,其在内部保持上述接触引脚;
筒状的外接触件,其覆盖上述壳体;以及
压接部件,其用于将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上述外接触件的基端部位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内侧绝缘体层与上述外部导体层之间,
通过将上述压接部件压接到位于上述外接触件的上述基端部上的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从而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在上述压接部件与上述外接触件之间夹持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由此,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具备第一压接部,该第一压接部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4)根据上述(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的上述第一压接部具备:一对板状部,其在一方的端部相互连接,且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方式闭合;卡合凹部,其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一方;以及卡合凸部,其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另一方,
通过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一方的上述卡合凹部与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卡合凸部卡合,从而防止上述一对板状部打开。
(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具备第二压接部,该第二压接部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绝缘体层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上述压接部件的上述第一压接部与上述第二压接部相互连接。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上述外接触件的上述基端部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内侧绝缘体层之间的绝缘性的环部件。
(7)根据上述(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性的壳体具有筒状形状,
上述绝缘性的壳体以及上述环部件被同心地保持在上述外接触件内。
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通过将压接部件压接到位于外接触件的基端部上的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层,来将外接触件安装于同轴电缆。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将压接部件压接到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层时所施加的压力不会传递到同轴电缆的芯线。其结果,能够防止由将压接部件压接到同轴电缆时的压力引起的同轴电缆的芯线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同轴电缆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外接触件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连接有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连结的对象侧连接器、以及搭载对象侧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同轴电缆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接触引脚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接触引脚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9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壳体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接触引脚向壳体内的压入的图。
图12是外接触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外接触件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图14是外接触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在外接触件内收纳有壳体以及环部件的状态下的外接触件、壳体以及环部件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16是压接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利用压接部件将外接触件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连接器组件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同轴电缆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19是箱体的立体图。
图20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图19所示的箱体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将安装有连接器组件的四根同轴电缆压入到箱体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电连接器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的锁定的图。
图23是将电连接器连结于对象侧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侧连接器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俯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仰视图。
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主视图。
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后视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左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右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图31是省略了比图30中所示的B-B线更靠前端侧的箱体后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图3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俯视图。
图3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仰视图。
图3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主视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后视图。
图3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左视图。
图3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右视图。
图中:
1—电连接器,2—罩,21—基端部,211—插入孔,212—卡合部,213—承接部,214—开口,22—筒状部,23—插通孔,24—拱形部,25—杆部,251—定位突起,252—杆部,253—卡合凹部,3—固定部件,31a—上侧延伸部,31b—中央延伸部,31c—下侧延伸部,32—卡合突起,4—接触引脚,41—保持部,411—底板,412—壁部,42—筒状部,421—肋,422—弹簧部,423—定位突起,43—导向部,431—板状部,432—锥形部,5—壳体,51—基端部,511—肋,512—锥形面,52—定位部,521a—前端锥形面,521b—基端锥形面,522—平坦面,523—内侧锥形面,53—小外径部,531—扩径部,54—导向部,541—外侧锥形面,542—内侧锥形面,55—卡合孔,56—插通孔,6—外接触件,61—基端部,611—主体部,612—啮合肋,613—锥形部,62—壳体收纳部,621—主体部,622—卡合部,623—壳体固定部,624—弹簧部,625—接触部,626—锥形部,63—前端部,7—环部件,71—突出片,8—压接部件,81—第一压接部,811a—板状部,811b—板状部,812—卡合凹部,813—卡合凸部,814—啮合凹部,82—第二压接部,821a—板状部,821b—板状部,83—连接部,10—连接器组件,100—电路基板,200—对象侧连接器,210—罩,220—接触引脚,230—外接触件,240—开口,500—同轴电缆,510—芯线,520—内侧绝缘体层,530—外部导体层,540—外侧绝缘体层,600—外接触件,610—筒状部,620—第一压接部,630—第二压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电连接器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参照的各图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准备的示意图。附图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未必反映实际的尺寸。并且,在各图中,对相同或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各图的Z轴的正方向称为“前端侧”或“前侧”,将Z轴的负方向称为“基端侧”或“后侧”,将Y轴的正方向称为“上侧”,将Y轴的负方向称为“下侧”,将X轴的正方向称为“近前侧”,将X轴的负方向称为“里侧”。并且,有时将Z方向称为“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将Y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将X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2~图23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连接有电连接器的同轴电缆、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连结的对象侧连接器、以及搭载对象侧连接器的电路基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3所示的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图3所示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同轴电缆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接触引脚的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接触引脚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9是壳体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壳体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接触引脚向壳体内的压入的图。图12是外接触件的立体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外接触件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14是外接触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5是在外接触件内收纳有壳体以及环部件的状态下的外接触件、壳体以及环部件的YZ平面的剖视图。图16是压接部件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7是用于说明利用压接部件将外接触件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结构的图。图18是连接器组件安装于同轴电缆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组件以及同轴电缆的YZ平面的剖视图。图19是箱体的立体图。图20是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的图19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1是示出将安装有连接器组件的四根同轴电缆压入到箱体内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2是用于说明电连接器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的锁定的图。图23是将电连接器连结于对象侧连接器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以及对象侧连接器的Y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是插头连接器,其向搭载在设于任意设备内的电路基板100上的对象侧连接器(插座连接器)200插入,并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安装于四根同轴电缆500的一端部的电连接器1插入到对象侧连接器200内,若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则经由电连接器1以及对象侧连接器200而提供四根同轴电缆500与电路基板100之间的电连接。
同轴电缆500具有同轴构造,该同轴构造同心地配置有芯线(内部导体层)510、覆盖芯线51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覆盖内侧绝缘体层520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530、以及覆盖外部导体层53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尤其是,外部导体层530通过将由铜等导电性较高的金属材料构成的细的线材织入网眼来形成。因此,通过将构成外部导体层530的线材解开,能够打开外部导体层530而使内侧绝缘体层520露出,另外,通过使打开的线材恢复成笔直,也能够利用外部导体层530再次覆盖内侧绝缘体层520。外部导体层530也可以还包括导电性薄膜,该导电性薄膜由铝等导电性较高的金属材料构成,对织入的线材的层进行覆盖。
此外,虽然在图2中省略,但同轴电缆500的另一端部和与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不同的设备连接。因此,若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则能够经由同轴电缆500进行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的信号通信。典型而言,具备电路基板100的设备是控制汽车的动作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与同轴电缆500的另一端部连接的其它设备是汽车导航仪、汽车音响、车载摄像头、车载GPS、车载TV、车载收音机等车载设备。通过使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能够进行经由四根同轴电缆500的车载设备与ECU之间的高速信号通信。电连接器1可以是用于提供与一根同轴电缆500的同轴连接的一个引脚连接器,也可以是提供多根同轴电缆500的同轴连接的多个引脚连接器。以下,将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作为提供四根同轴电缆500的同轴连接的四个引脚连接器来提供说明。
如图2~图5、特别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1包括:与四根同轴电缆500的端部分别连接的四个连接器组件10;用于保持四个连接器组件10的罩2;以及用于在罩2内固定四个连接器组件10的一对固定部件3。
连接器组件10是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端部的筒状的部件。四个连接器组件10全部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代表地对一个连接器组件1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所示,连接器组件10具备:接触引脚4,其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绝缘性的壳体5,其在内部保持接触引脚4;筒状的外接触件6,其覆盖壳体5;环部件7,其用于从内侧支撑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以及压接部件8,其用于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
接触引脚4是由铜合金等导电性材料构成、且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的筒状部件。如图7及图8所示,接触引脚4具备:保持部41,其通过压接而在内部保持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筒状部42,其从保持部41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以及导向部43,其形成于筒状部42的前端,用于对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参照图2)的插入进行导向。
保持部41具备底板411和从底板411朝向上方(+Y方向)延伸且将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按压到底板411上的一对壁部412。在图示的方式中,一对壁部412以其前端部朝向下方的方式弯曲,但在接触引脚4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一对壁部412呈直线状地从底板411朝向上方延伸,且相互对置。接触引脚4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的连接按照以下的步骤执行。首先,在底板411上载置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接着,执行如下铆接加工:使用压接钳等适当的器具,向下方折弯呈直线状地从底板411朝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壁部412的前端部,使其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接触,将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按压到底板411上。通过这样的步骤,在保持部41内牢固地保持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接触引脚4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
筒状部42是用于承接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的部分。筒状部42形成为从保持部41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筒状部42具备:三个肋421,其从筒状部42的基端部及前端部各自的外周面沿筒状部42的径向突出;一对弹簧部422,其从筒状部42朝向外侧(X方向)突出;以及一对定位突起423,其从筒状部4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朝向上方突出。
三个肋421在筒状部4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同样,三个肋421在筒状部4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在将接触引脚4压入到壳体5内时,肋421与壳体5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接触引脚4与壳体5的同轴度,并且能够防止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晃动。并且,通过确保接触引脚4与壳体5的同轴度,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在筒状部42的基端部及前端部各自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肋421,但在筒状部42的基端部及前端部各自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肋421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筒状部42的基端部及前端部各自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四个以上的肋421。通过在筒状部42的基端部及前端部各自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至少三个肋421,能够得到确保上述的接触引脚4与壳体5的同轴度的效果、以及防止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晃动的效果。
一对弹簧部422是为了在将接触引脚4压入到壳体5内时提供示出接触引脚4向壳体5内的压入完成的咔哒感,并且防止接触引脚4从壳体5脱离而形成的。一对弹簧部422分别具有高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加的锥形形状。并且,一对弹簧部422分别构成为能够朝向内侧弹性变形。若向壳体5压入接触引脚4,则一对弹簧部422沿自身的锥形形状逐渐向内侧弹性变形。之后,若一对弹簧部422到达下述的壳体5的卡合孔55(参照图9及图10),则向外侧弹性复原,与壳体5的卡合孔55卡合。通过一对弹簧部422与壳体5的卡合孔55卡合时的一对弹簧部422的弹性复原,来提供咔哒感。并且,由于一对弹簧部422与壳体5的卡合孔55卡合,所以能够防止接触引脚4从壳体5脱离。
一对定位突起423是为了执行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的定位而形成的。一对定位突起423从筒状部42的基端部朝向上方延伸,并经由间隙而相互对置。若接触引脚4向壳体5内的压入完成,则一对定位突起423与形成在下述的壳体5的内周面上的内侧锥形面523(参照图10)抵接,从而限制接触引脚4向壳体5内的压入。通过这样的结构,执行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的定位。
导向部43是用于对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向筒状部42内的插入进行导向的部分。导向部43具备:从筒状部42的前端面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向前端侧突出的三个板状部431;以及形成于三个板状部431各自的前端的锥形部432。
三个板状部431全部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代表地对一个板状部431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板状部431从筒状部42的前端面向前端侧突出。板状部431的基端部与筒状部42的前端面形成为一体,板状部431的前端部成为自由端。并且,板状部431的基端部的外侧面及内侧面与筒状部42的外周面及内周面连续。锥形部432形成为从板状部431的前端朝向外侧倾斜。锥形部432的内侧面成为从外侧朝向内侧倾斜的倾斜面。通过使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在锥形部432的内侧面以及板状部431的内侧面上滑动,来对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向筒状部42的插入进行导向。并且,三个板状部431在筒状部42的前端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板状部431的数量为三个,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构成为四个以上的板状部431从筒状部42的前端面向前端侧突出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上述的接触引脚4被压入到壳体5内,由壳体5保持。返回到图6,壳体5是由树脂材料等具有弹性的绝缘性材料形成的筒状部件,具有在内部保持接触引脚4的功能。如图9及图10所示,壳体5具备:基端部51;定位部52,其从基端部51朝向前端侧延伸;小外径部53,其从定位部52朝向前端侧延伸;导向部54,其形成于小外径部53的前端;一对卡合孔55,其形成为跨越定位部52和小外径部53;以及插通孔56,其形成为沿电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Z方向)插通壳体5。并且,基端部51、定位部52、小外径部53以及导向部54全部具有筒状形状,并且形成为同心。
基端部51是位于壳体5的基端侧的筒状部分。基端部51具有沿Z方向延伸地形成在自身的外周面上的四个肋511和形成在自身的内周面上的锥形面512。四个肋511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并且,四个肋511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在将壳体5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时,四个肋511与外接触件6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壳体5与外接触件6的同轴度,并且能够防止壳体5在外接触件6内晃动。并且,通过确保壳体5与外接触件6的同轴度,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四个肋511,但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肋511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三个或五个以上的肋511。通过在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至少三个肋511,能够得到上述的确保壳体5与外接触件6的同轴度的效果、以及防止壳体5在外接触件6内晃动的效果。
锥形面512形成在基端部51的内周面上。在形成有锥形面512的部位,基端部51的内径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在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时,通过使接触引脚4的导向部43的锥形部432在锥形面512上滑动,来对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进行导向。
定位部52是为了执行外壳5在外接触件6内的定位而形成的。定位部52是形成为从基端部51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突出的筒状部。定位部52具备形成在自身的外周面上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位于前端锥形面521a与基端锥形面521b之间的平坦面522、以及形成在自身的内周面上的内侧锥形面523。
前端锥形面521a以高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在定位部52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基端锥形面521b以高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在定位部52的基端部的外周面上。平坦面522是位于前端锥形面521a与基端锥形面521b之间且沿Z方向延伸的平坦面。由形成在定位部52上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以及平坦面522,规定用于承接下述的外接触件6的一对壳体固定部623(参照图12)的凹部。在将壳体5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之后,向内侧折弯外接触件6的一对壳体固定部623,使其与壳体5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以及平坦面522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执行外壳5在外接触件6内的定位,并且能够防止外壳5从外接触件6内脱离。并且,前端锥形面521a以及基端锥形面521b的顶部处的定位部52的外径与基端部51的外径相等。因此,在将壳体5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时,前端锥形面521a以及基端锥形面521b的顶部与外接触件6的内周面接触。
内侧锥形面523形成在定位部52的基端部的内周面上。在形成有内侧锥形面523的部位,定位部52的内径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在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时,接触引脚4的导向部43的锥形部432在内侧锥形面523上滑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对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进行导向。并且,若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完成,则上述的接触引脚4的一对定位突起423与内侧锥形面523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限制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执行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的定位。
小外径部53是形成为从定位部52的前端朝向前端侧延伸的筒状部。小外径部53具备形成在自身的外周面上的扩径部531。扩径部531是形成为从小外径部53的外周面上向外侧突出的环状部分。小外径部53以及扩径部531的外径比基端部51、定位部52以及导向部54的外径小。因此,如图15所示,在将壳体5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时,小外径部53以及扩径部531经由间隙与外接触件6相对。因此,在小外径部53及扩径部531的外周面与外接触件6的内周面之间存在空气层。
众所周知,保持在壳体5以及外接触件6内的接触引脚4的信号传输特性依赖于接触引脚4的直径、以及壳体5及外接触件6的外径及厚度。另外,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引脚220以及外接触件230的直径由工业规格规定。因此,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引脚220连接的接触引脚4的直径、以及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外接触件230连接的外接触件6的外径及厚度的设计自由度非常少。另一方面,相对于与由工业规格决定的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引脚220对应地决定的接触引脚4的直径,壳体5的厚度过大,存在接触引脚4的信号传输特性、特别是高频带内的信号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中,壳体5具备小外径部53,小外径部53的厚度比其它部分的厚度薄。通过在壳体5设置这样的小外径部53,能够抑制接触引脚4的信号传输特性、特别是高频带内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导向部54是形成为从小外径部53的前端部向前端侧延伸的筒状部。导向部54具备形成在自身的外周面上的外侧锥形面541和形成在自身的内周面上的内侧锥形面542。外侧锥形面541以高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加的方式形成在导向部54的外周面上。在外侧锥形面541的顶部,导向部54的外径与基端部51的外径相等。因此,在将壳体5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时,外侧锥形面541的顶部与外接触件6的内周面接触。内侧锥形面542以使插通孔56的直径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形成在导向部54的内周面上。
一对卡合孔55分别是形成为在同轴线上跨越定位部52和小外径部53的贯通孔。一对卡合孔55形成为以经由壳体5的中心而对称的方式沿宽度方向(X方向)贯通。若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则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与壳体5的卡合孔55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接触引脚4从壳体5脱离。
接下来,参照图11对接触引脚4向壳体5内的压入进行说明。图11(A)是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的开始阶段中的接触引脚4以及壳体5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11(B)是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的中途阶段中的接触引脚4以及壳体5的XZ平面的剖视图。图11(C)是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的完成阶段中的接触引脚4以及壳体5的XZ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11(A)所示,在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被保持在接触引脚4的保持部41内的状态下,从基端侧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插入接触引脚4。如图11(B)所示,随着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向内侧弹性变形。如图11(C)所示,当进一步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压入接触引脚4时,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到达壳体5的一对卡合孔55,且向外侧弹性复原。若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向外侧弹性复原,则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的基端部分别与壳体5的一对卡合孔55卡合。若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的基端部分别与壳体5的一对卡合孔55卡合,则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完成。通过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向外侧的弹性变形,能够提供示出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完成的咔哒感。并且,由于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的基端部与壳体5的一对卡合孔55卡合,所以能够防止接触引脚4从壳体5内脱离。
另外,如图4所示,在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完成的状态下,接触引脚4的一对定位突起423与形成在壳体5的定位部52的内周面上的内侧锥形面523抵接,限制接触引脚4向壳体5内的压入。通过这样的结构,来执行接触引脚4在壳体5内的定位。
返回到图6,外接触件6是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筒状部件,作为覆盖壳体5的外部导体层发挥功能。如图12及图13所示,外接触件6具备:基端部61,其位于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壳体收纳部62,其从基端部61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以及前端部63,其从壳体收纳部62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基端部61、壳体收纳部62以及前端部63全部具有筒状形状,并且形成为同心。
基端部61是安装在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的筒状部分。压接部件8压接到位于基端部61的外周面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若将压接部件8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则在基端部61的外周面与压接部件8的内周面之间夹持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从而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基端部61具有筒状的主体部611、以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啮合肋612、以及将主体部611与壳体收纳部62连接的锥形部613。
主体部611是安装在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的筒状部分。并且,主体部611具有在内部收纳环部件7的功能。四个啮合肋612分别是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沿主体部611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凸部。如图6所示,四个啮合肋612分别形成为包围主体部611的外周面的除了上侧(+Y方向)部分以外的主体部611的外周面。四个啮合肋612与形成在下述的压接部件8的内周面上的啮合凹部814(参照图17)啮合,更牢固地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与压接部件8的内周面之间保持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外接触件6相对于同轴电缆500的安装强度,防止外接触件6从同轴电缆500脱离。锥形部613以内径及外径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将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与壳体收纳部62连接。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形成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的啮合肋612的数量为四个,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啮合肋612,如果与压接部件8的对应的啮合凹部814啮合,则能够更牢固地在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与压接部件8的内周面之间保持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
壳体收纳部62是从基端部61的锥形部613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的筒状部分。壳体收纳部62具有在其内部收纳壳体5的功能。壳体收纳部62具有:筒状的主体部621;四个卡合部622,其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朝向外侧突出;一对壳体固定部623,其用于在壳体收纳部62内固定壳体5;四个弹簧部624,其形成于壳体收纳部62的前端部;接触部625,其形成在四个弹簧部624的前端部上,且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外接触件230接触;以及锥形部626,其将壳体收纳部62与前端部63连接。
主体部621是覆盖壳体5的筒状部分。主体部621的外径及内径比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外径及内径小。四个卡合部622是形成为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锥形部分。四个卡合部622在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四个卡合部622全部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代表地对一个卡合部622的构造进行说明。卡合部622具有高度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的锥状的前端面和与主体部621的延伸方向(Z方向)正交的平坦的基端面。卡合部622与下述的罩2的卡合部212卡合(参照图19及图20),防止外接触件6从罩2脱离。这样,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中,在外接触件6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四个卡合部622,该四个卡合部622与罩2的卡合部212卡合,用于防止外接触件6从罩2脱离。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以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四个卡合部622,但以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卡合部622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卡合部622。通过以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以等角度间隔形成至少三个卡合部622,能够防止外接触件6从罩2脱离。
现今,广泛进行如下操作:在外接触件6的外周面上安装环状的卡合部件,通过该卡合部件与罩2的卡合,来防止外接触件6从罩2脱离。与这样的情况相比,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中,由于四个卡合部622与主体部621形成为一体,所以能够削减电连接器1的部件件数以及组装工时。
一对壳体固定部623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向内侧折弯而与上述的壳体5的定位部52卡合,从而在壳体收纳部62内固定壳体5。一对壳体固定部623分别是通过切掉主体部6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板状部分。一对壳体固定部623各自的一方的端部是与主体部621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体的固定端,另一方的端部是自由端。在壳体5被收纳在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11内的状态下,向内侧折弯一对壳体固定部623。通过这样的作业,一对壳体固定部623的另一方的端部与壳体5的定位部52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以及平坦面522卡合(参照图15),能够在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11内固定壳体5。
四个弹簧部624分别是通过切掉主体部6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而形成的板状部分。并且,四个弹簧部624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四个弹簧部624是为了减少使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嵌合所需的力而形成的。四个弹簧部624全部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代表地对一个弹簧部624的构造进行说明。弹簧部624与主体部621形成为一体,具有作为固定端发挥功能的一方的端部和作为自由端发挥功能的另一方的端部。并且,弹簧部624的另一方的端部朝向内侧弯曲。
接触部625是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接触的部分。接触部625以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四个弹簧部624各自的另一方的端部(自由端)的外周面上。若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则四个接触部625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接触。并且,此时,由于四个弹簧部624向下方弹性变形,所以能够减少使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嵌合所需的力。
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四个弹簧部624全部以固定端位于基端侧、自由端位于前端侧的方向形成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四个弹簧部624以四个弹簧部624的方向交替的方式形成在主体部621上。即,也可以沿主体部621的周向交替地设有以固定端位于基端侧、自由端位于前端侧的方式形成的弹簧部624、以及以自由端位于基端侧、固定端位于前端侧的方式形成的弹簧部624。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主体部621的形成有四个弹簧部624的部位的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和外接触件6的接触区域增加,能够使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稳定。并且,由于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接触的接触部625的位置在电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Z方向)上分散,所以能够进一步减少使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嵌合所需的力。这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并且,在图示的方式中,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四个弹簧部624,但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弹簧部624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或五个以上的弹簧部624。通过在主体部621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至少三个弹簧部624,能够减少使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嵌合所需的力。
锥形部626以内径及外径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逐渐增大的方式倾斜,将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与前端部63连接。锥形部626作为在向罩2内压入外接触件6时的导向件发挥功能。并且,在使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在锥形部626上滑动,因此锥形部626也作为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的导向件发挥功能。
前端部63是从壳体收纳部62的锥形部626的前端部朝向前端侧延伸的筒状部分。前端部63的外径及内径比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的外径及内径小。因此,在使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前端部63比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更接近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引脚220。因此,在与前端部63对置的部位,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接触引脚220与作为接地电极发挥功能的外接触件6的分离距离变小,从而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的信号传输特性。
返回到图6,环部件7是由硬质的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环状部件。环部件7被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内。环部件7具有如下功能:在将压接部件8压接到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时,从内侧支撑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防止外接触件6的变形。通过利用环部件7来防止将压接部件8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时的外接触件6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环部件7具备从自身的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的四个突出片71。四个突出片71以等角度间隔形成在环部件7的外周面上。四个突出片71分别是具有作为与环部件7的外周面形成为一体的固定端的前端部、以及从环部件7的外周面朝向外侧突出的基端部的板状部件。在将环部件7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内时,四个突出片71的基端部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内周面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内固定环部件7。
并且,在图示的方式中,在环部件7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四个突出片71,但在环部件7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的突出片71的数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环部件7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三个以上的突出片71。通过在环部件7的外周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至少三个突出片71,能够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内固定环部件7。
并且,在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时,在环部件7的内侧保持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参照图18)。因此,通过变更环部件7的厚度,能够在各种直径的同轴电缆500上安装外接触件6。
图15示出在外接触件6内收纳有壳体5以及环部件7的状态下的外接触件6、壳体5以及环部件7的YZ平面的剖视图。如图15所示,壳体5以及环部件7以与外接触件6同心的方式被收纳在外接触件6内。更具体而言,壳体5被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内。并且,环部件7被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内。
并且,此时,形成在壳体5的基端部5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肋511与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的内周面接触。因此,能够确保外接触件6与壳体5的同轴度,而且防止壳体5在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内晃动。并且,通过确保外接触件6与壳体5的同轴度,能够提高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
另外,外接触件6的壳体固定部623与壳体5的定位部52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以及平坦面522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11内固定壳体5。并且,环部件7的四个突出片71的基端部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内周面接触。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内固定环部件7。
返回到图6,压接部件8是用于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部件。压接部件8形成为与外接触件6相独立的部件。压接部件8具有:第一压接部81,其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方式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第二压接部82,其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的方式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以及连接部83,其将第一压接部81与第二压接部82连接。
第一压接部81具备:在一方的端部处相互连接的一对板状部811a、811b;形成于板状部811a的卡合凹部812;形成于板状部811b的卡合凸部813;以及形成在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内侧面上的四个啮合凹部814(参照图17)。一对板状部811a、811b是通过铆接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方式闭合的部分。在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方式铆接一对板状部811a、811b且将第一压接部81设为筒状形状时,形成于板状部811a的卡合凹部812与形成于板状部811b的卡合凸部813卡合。如图6所示,卡合凹部812具有宽度随着远离板状部811a的另一方的端部而逐渐增加的形状。另一方面,卡合凸部813与卡合凹部812的形状对应,具有宽度随着远离板状部811b的另一方的端部而逐渐减小的形状。因此,即使对第一压接部81施加要打开一对板状部811a、811b那样的外力,也能够通过卡合凹部812与卡合凸部813的卡合来防止一对板状部811a、811b打开。这样,通过卡合凹部812与卡合凸部813的卡合来防止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打开,由此能够提高外接触件6相对于同轴电缆500的安装的拉伸强度。
此外,卡合凹部812以及卡合凸部813的形态只要能够防止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打开即可,不限定于图示的形态。例如,如图16所示,在板状部811a的两侧面形成有多个卡合凹部812,在板状部811b的内侧的侧面形成有与多个卡合凹部812对应的多个卡合凸部813,通过使多个卡合凹部812与多个卡合凸部813分别卡合,来防止一对板状部811a、811b打开,这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如图17所示,四个啮合凹部814分别是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内周面上的凹部。在以包围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方式将一对板状部811a、811b闭合时,多个啮合凹部814分别与形成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外周面上的四个啮合肋612啮合,更牢固地在外接触件6与压接部件8之间保持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此外,在图示的方式中,形成在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内周面上的啮合凹部814的数量为四个,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至少一个啮合凹部814形成在一对板状部811a、811b的内周面上,如果与外接触件6的对应的啮合肋612啮合,则能够更牢固地在外接触件6与压接部件8之间保持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
返回到图6,第二压接部82具备在一方的端部处相互连接的一对板状部821a、821b。一对板状部821a、821b是通过铆接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的方式闭合的部分。第一压接部81的底部和第二压接部82的底部通过连接部83连接。
包括上述的组件的连接器组件10通过以下示出的示例性的步骤而安装于同轴电缆500。首先,对同轴电缆500实施带状加工,使同轴电缆500的端部的芯线510以及外部导体层530分别露出需要的长度。接着,将通过带状加工而露出的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载置在接触引脚4的保持部41的底板411上。如上所述,在接触引脚4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一对壁部412呈直线状地从底板411朝向上方延伸。因此,使用压接钳等适当的器具,将呈直线状地从底板411朝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壁部412的前端部折弯,使其与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接触,将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按压到底板411上,从而将接触引脚4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上。
接着,将壳体5从基端侧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从而将壳体5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内。接着,向内侧折弯外接触件6的一对壳体固定部623,使一对壳体固定部623与壳体5的定位部52的前端锥形面521a、基端锥形面521b以及平坦面522卡合,在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内固定壳体5。接着,将环部件7从基端侧压入到外接触件6内,从而将环部件7收纳在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内。
接着,通过将同轴电缆500的露出的外部导体层(编织层)530的线材解开,来将外部导体层530向外侧打开,使内侧绝缘体层520露出需要的长度。接着,以由环部件7覆盖同轴电缆500的露出的内侧绝缘体层520的方式,将同轴电缆500以及接触引脚4从基端侧插入到环部件7内。接着,将接触引脚4从基端侧压入到壳体5的插通孔56内。若通过接触引脚4的一对弹簧部422的弹性复原而提供点击感,则接触引脚4向壳体5的插通孔56内的压入结束。接着,使向同轴电缆500的外侧打开的外部导体层530的线材恢复成笔直,利用外部导体层530覆盖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的外周面。
接着,如图17所示,使用适当的夹具,以包围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的方式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的一对板状部811a、811b闭合(参照图17中的虚线所示的箭头),使第一压接部81的卡合凹部812与卡合凸部813卡合。通过该作业,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接着,使用适当的夹具,以包围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的方式将压接部件8的第二压接部82的一对板状部821a、821b闭合(参照图17中的虚线所示的箭头)。通过该作业,将压接部件8的第二压接部82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若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而且将压接部件8的第二压接部82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侧绝缘体层540,则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从而连接器组件10向同轴电缆500的安装完成。通过以上的步骤,连接器组件10安装于同轴电缆500。此外,上述的步骤只不过是用于将连接器组件10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步骤的一例,能够通过任意适当的步骤将连接器组件10安装于同轴电缆500。
图18是连接器组件10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组件10以及同轴电缆500的YZ平面的剖视图。如图18所示,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位于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另外,环部件7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与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之间。因此,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时的压力由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承接,不会传递到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因此,能够防止由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时的压力引起的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同轴电缆500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并且,在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时,环部件7从内侧支撑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因此,能够防止由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时的压力引起的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变形。其结果,能够防止电连接器1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上述的连接器组件10分别安装于四根同轴电缆500,并由罩2保持。返回到图5,罩2由树脂材料等绝缘性材料构成,分别具有对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四根同轴电缆500进行保持的功能。如图19及图20所示,罩2具备:箱状的基端部21;筒状部22,其从基端部21朝向前端侧突出;四个插通孔23,其沿电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Z方向)插通基端部21以及筒状部22;拱形部24,其形成在基端部21的上表面上;以及杆部25,其形成在筒状部22的上表面上,并向基端侧延伸。
基端部21在两侧面分别具备用于插入固定部件3的插入孔211和用于与外接触件6的卡合部622卡合的一对卡合部212。插入孔211形成为沿宽度方向(X方向)贯通基端部21的两侧面的每一个。并且,插入孔211的形状与固定部件3的形状对应,能够将固定部件3插入到插入孔211内。
一对卡合部212分别是基端部与基端部21形成为一体且前端面成为与Z方向正交的平坦面的板状部。如图21所示,若将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四根同轴电缆500压入到罩2的四个插通孔23内,则形成在各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外周面上的卡合部622中的外侧的一个基端面与卡合部212的前端面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防止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四根同轴电缆500从罩2脱离。
另外,在该状态下,通过将一对固定部件3插入到形成于基端部21的两侧面的插入孔211,来在罩2内固定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四根同轴电缆500。如图5所示,一对固定部件3分别具有相互分离地向罩2的内侧延伸的上侧延伸部31a、中央延伸部31b、下侧延伸部31c、以及形成为比中央延伸部31b更靠前端侧(+Z方向侧)且向罩2的内侧延伸的卡合突起32。若将固定部件3插入到分别形成于罩2的基端部21的两侧面的插入孔211内,则卡合突起32与罩2的基端部21的内侧面卡合,固定部件3固定于罩2。
另外,如图4所示,在固定部件3的上侧延伸部31a与中央延伸部31b之间、以及中央延伸部31b与下侧延伸部31c之间,分别对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进行保持。另外,保持在上侧延伸部31a与中央延伸部31b之间的外接触件6的卡合部622的基端面与上侧延伸部31a和中央延伸部31b的前端面(+Z方向的端面)卡合。同样,保持在中央延伸部31b与下侧延伸部31c之间的外接触件6的卡合部622的基端面与中央延伸部31b和下侧延伸部31c的前端面(+Z方向的端面)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四根同轴电缆500从罩2脱离。
返回到图19及图20,筒状部22具有对电连接器1向对象侧连接器200的插入进行导向的功能。具体而言,若将电连接器1插入到对象侧连接器200,则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四个外接触件230分别在形成于筒状部22的四个插通孔23的内周面上滑动,对电连接器1的四个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的嵌合进行导向。
拱形部24是形成为从基端部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拱形状部分。杆部25具备:定位突起251,其从筒状部22的上表面的前端侧向上方突出;杆部252,其从定位突起251的上端部向基端侧延伸;以及卡合凹部253,其形成于杆部252的上表面。定位突起251形成为从基端部2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通过以使电连接器1的罩2的定位突起251插通到形成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罩210的上侧的开口240(参照图2)内的方式将电连接器1插入到对象侧连接器200,能够执行电连接器1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定位。
杆部252从定位突起251的基端面向基端侧延伸,而且插通拱形部24的拱形部分,比拱形部24更向基端侧突出。杆部252经由间隙与基端部21以及筒状部22的上表面对置。杆部252的一方的端部是与定位突起251形成为一体的固定端,杆部252的另一方的端部成为自由端。卡合凹部253形成于杆部252的上表面。在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时,卡合凹部253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罩210的开口240卡合,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锁定电连接器1。
参照图22对电连接器1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锁定进行说明。图22(A)示出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开始阶段中的杆部252的状态。图22(B)示出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中途阶段中的杆部252的状态。图22(C)示出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完成阶段中的杆部252的状态。
如图22(A)所示,以使电连接器1的罩2的定位突起251插入到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罩210的开口240内的方式,向对象侧连接器200插入电连接器1。如图22(B)所示,若向对象侧连接器200插入电连接器1,则电连接器1的罩2的杆部252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罩210的开口240的上表面接触,向下方弹性变形。之后,如图22(C)所示,若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连结完成,则电连接器1的罩2的杆部252向上方弹性复原,电连接器1的罩2的卡合凹部253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罩210的开口240的上表面卡合。其结果,电连接器1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被锁定。另一方面,在从对象侧连接器200拆下电连接器1时,使电连接器1的罩2的杆部252向下方弹性变形,解除电连接器1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锁定。之后,通过以从对象侧连接器200分离的方式拉拽电连接器1,能够从对象侧连接器200拆下电连接器1。
此外,如上所述,电连接器1的罩2的杆部252经由间隙而与基端部21以及筒状部22的上表面对置,而且另一端部成为自由端。因此,通过罩2成形时的罩2的构成材料的收缩,杆部252的另一端部向下方垂下,存在电连接器1相对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锁定变松的问题。此外,由这样的成形后的构成材料的收缩引起的成形品的变形被称为成形塌陷。本发明的罩2通过防止由成形塌陷引起的杆部252向下方的垂下的步骤来得到。具体而言,在罩2的成形时,杆部252与位于杆部252的上方的拱形部24一体成形。在罩2的成形结束,罩2的构成材料充分地冷却及固化,成形塌陷的可能性变得充分小之后,杆部252与拱形部24的连结部被切断,杆部252从拱形部24分离。通过按照这样的步骤制造罩2,能够防止由上述的成形塌陷引起的杆部252向下方的垂下。
图23示出将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的状态下的电连接器1以及对象侧连接器200的YZ平面的剖视图。如图23所示,若电连接器1与对象侧连接器200连结,则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被插入到电连接器1的接触引脚4的筒状部42内,电连接器1的接触引脚4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接触引脚220电连接。同样,电连接器1的外接触件6的前端部63以及壳体收纳部62被插入到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内,电连接器1的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的内周面接触。由此,电连接器1的外接触件6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电连接,电连接器1的外接触件6的电位与对象侧连接器200的对应的外接触件230的电位相等。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中,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位于同轴电缆500的内侧绝缘体层520与外部导体层530之间,并且,通过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位于外接触件6的基端部61的主体部611上的同轴电缆500的外部导体层530,来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因此,用于将外接触件6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压接时的压力由外接触件6承接,不会传递到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因此,能够防止由将压接部件8的第一压接部81压接到同轴电缆500时的压力引起的同轴电缆500的芯线510的变形,由此能够防止同轴电缆500的信号传输特性的恶化。
另外,为了参考,在图24~图29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六视图。图2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俯视图。图2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仰视图。图2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主视图。图2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后视图。图28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左视图。图2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右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30~图3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图30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图31是省略了比图30中所示的B-B线更靠前端侧的箱体后的电连接器以及同轴电缆的立体图。
以下,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省略相同事项的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除了安装的同轴电缆的数量不同这一点、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在罩2内的保持方法不同这一点以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相同的结构。
图3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是用于提供与一根同轴电缆500的同轴连接的插头型的一个引脚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于同轴电缆500的端部的连接器组件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的连接器组件1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10的结构的说明。
如图3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罩2内对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进行固定,并且防止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从罩2内脱离,不使用一对固定部件3。在本实施方式中,变更了罩2的一对卡合部212的结构来代替使用一对固定部件3。
图31示出为了示出罩2的一对卡合部212的前端部而省略了比图30中所示的B-B线更靠前端侧(+Z方向侧)的罩2后的电连接器1以及同轴电缆500的立体图。如图31所示,在罩2的一对卡合部212各自的前端部形成有朝向罩2的内侧延伸的承接部213。承接部213的前端面是与电连接器1的插拔方向(Z方向)正交的平坦面。另外,利用一对承接部213,形成有用于使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插通的开口214。开口214是具有与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的外径大致相等的直径的圆形开口。
若将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从基端侧插入到本实施方式的罩2的插通孔23内,则将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压入到罩2的开口214内。并且,从外接触件6的壳体收纳部62的主体部621朝向外侧延伸的四个卡合部622的基端面与一对承接部213的基端面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罩2内对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进行固定,并且能够防止安装有连接器组件10的同轴电缆500从罩2内脱离。
另外,为了参考,在图32~图37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六视图。图3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俯视图。图3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仰视图。图3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主视图。图3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后视图。图36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左视图。图3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以及安装于电连接器1的同轴电缆500的右视图。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各结构能够置换为能够发挥相同的功能的任意结构,或者能够在本发明的各结构中附加任意的结构。
对于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以及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明显地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想法以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执行所记载的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的变更,具有变更后的结构的电连接器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附图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构成要素的数量、种类只不过是用于说明的示例,本发明不必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及意图的范围内,能够追加或组合任意的构成要素、或者删除任意的构成要素,这样的方式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连接器,与同轴电缆连接,该同轴电缆包括芯线、覆盖上述芯线的内侧绝缘体层、覆盖上述内侧绝缘体层的外部导体层、以及覆盖上述外部导体层的外侧绝缘体层,
上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引脚,其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芯线连接;
绝缘性的壳体,其在内部保持上述接触引脚;
筒状的外接触件,其覆盖上述壳体;以及
压接部件,其用于将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上述外接触件的基端部位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内侧绝缘体层与上述外部导体层之间,
通过将上述压接部件压接到位于上述外接触件的上述基端部上的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从而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在上述压接部件与上述外接触件之间夹持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由此,上述外接触件安装于上述同轴电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具备第一压接部,该第一压接部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的上述第一压接部具备:一对板状部,其在一方的端部相互连接,且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的方式闭合;卡合凹部,其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一方;以及卡合凸部,其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另一方,
通过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一方的上述卡合凹部与形成于上述一对板状部的另一方的上述卡合凸部卡合,从而防止上述一对板状部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具备第二压接部,该第二压接部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绝缘体层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上述压接部件的上述第一压接部与上述第二压接部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压接部件具备第二压接部,该第二压接部以包围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绝缘体层的外周面的方式被压接到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外部导体层,
上述压接部件的上述第一压接部与上述第二压接部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上述外接触件的上述基端部与上述同轴电缆的上述内侧绝缘体层之间的绝缘性的环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绝缘性的壳体具有筒状形状,
上述绝缘性的壳体以及上述环部件被同心地保持在上述外接触件内。
CN202210290524.3A 2021-03-29 2022-03-23 电连接器 Pending CN1151332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6182A JP2022153116A (ja) 2021-03-29 2021-03-29 電気コネクタ
JP2021-056182 2021-03-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33293A true CN115133293A (zh) 2022-09-30

Family

ID=80682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0524.3A Pending CN115133293A (zh) 2021-03-29 2022-03-23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9151B2 (zh)
EP (1) EP4068521A1 (zh)
JP (1) JP2022153116A (zh)
KR (1) KR20220135163A (zh)
CN (1) CN11513329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801508L (no) * 1979-10-09 1981-04-10 Automation Ind Inc Koaksial-kontaktenhet.
JP2005108510A (ja) 2003-09-29 2005-04-21 Clarion Co Ltd 多極型高周波同軸コネクタ
US8366483B2 (en) * 2011-02-04 2013-02-0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assembly
US9537231B2 (en) * 2014-11-12 2017-01-0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US9991650B2 (en) * 2016-01-22 2018-06-05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US9787017B1 (en) * 2016-03-17 2017-10-10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piece cavity inser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68521A1 (en) 2022-10-05
US20220311151A1 (en) 2022-09-29
KR20220135163A (ko) 2022-10-06
US11909151B2 (en) 2024-02-20
JP2022153116A (ja) 2022-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48345B2 (ja) 直角型同軸電気コネクタ
US7607929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pring loa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46878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able and a manufactured electrical coaxial cable
US693589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8029324B1 (en) RF connector assembly
US7064266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US20060228941A1 (en) Connector
JP7032978B2 (ja) L形同軸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26883B (zh) 用于电连接器的接触构件
US20120142211A1 (en) Coaxial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EP2020707A1 (en) A connector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10644414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or
JP4729307B2 (ja) 一体品の誘電性カバーを有する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CN107863634B (zh) 具有可旋转壳体的电缆连接器
KR102550876B1 (ko)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CN115133293A (zh) 电连接器
US2024018674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24021372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2298970A (ja) ケーブル及び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端末保持構造
JP711206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728069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8263738A (zh) 电连接器
JP2006107802A (ja) 電子素子内蔵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3355124B2 (ja) 端子接続構造
CN115133292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