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3055A -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3055A
CN115123055A CN202210873495.3A CN202210873495A CN115123055A CN 115123055 A CN115123055 A CN 115123055A CN 202210873495 A CN202210873495 A CN 202210873495A CN 115123055 A CN115123055 A CN 115123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device
electrode
movable platform
charging
un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7349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国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jax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7349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3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3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3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65D25/24External fittings for spacing bases of containers from supporting surfaces, e.g. le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一种无人配送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储物装置用于放置待配送物。储物装置包括第一电池。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二电池。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对接后,可移动平台可带着储物装置一起移动,且第一电池可给第二电池充电和/或给可移动平台供电,提高了可移动平台的续航能力。

Description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无人配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成本最为昂贵和效率最低的环节在前后两端,也就是最接近发件人和收件人的两端。由于前后两端用户比较分散,未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采用无人配送车进行配送已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然而,现有的无人配送车的续航能力不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应用。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可提高续航能力的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无人配送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二电池,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对接后,所述可移动平台可带着所述储物装置一起移动,且所述第一电池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和/或给所述可移动平台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充电插孔,另一个设置有充电柱,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充电柱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电池藕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池藕接,所述充电柱插入至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设置有第二电极片,所述充电柱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其中之一与所述控制器藕接,另一个与所述控制装置藕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以在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与一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采集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平台为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可行驶至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所述储物装置包括举升机构与多个支腿,所述支腿包括上支腿与下支腿,所述举升机构带动所述上支腿向上移动,以带动所述储物装置上升,当所述无人车行驶至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时,所述举升机构带动所述上支腿下降,以带动所述储物装置下降以压接至所述无人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装置压接至所述无人车上后,所述举升机构可带动所述下支腿向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的储物部,所述储物部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所述举升机构位于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支腿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电机、连接至所述电机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多个从动轮、连接至所述上支腿的螺母以及连接至所述螺母与所述从动轮的同步带。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无人配送系统,包括基站以及上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基站用于给所述储物装置和/或所述可移动平台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与所述支腿其中之一包括第二充电插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充电插孔内的第三电极,另一个包括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或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池藕接,所述第四电极插入至所述第二充电插孔内,以与所述第三电极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包括充电管理装置,所述充电管理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与一云端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将电池管理模块采集的充电信息和/或充电状态上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基站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对入库引导板,所述入库引导板围成喇叭状收纳空间,所述第四电极以及所述充电管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对接后,储物装置的第一电池可给可移动平台的第二电池充电,提高了可移动平台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说明书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无人配送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储物装置与可移动平台未对接;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无人配送装置的储物装置与可移动平台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无人配送装置的可移动平台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无人配送装置的储物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储物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未示出储物部;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储物装置的顶视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储物装置的举升机构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的举升机构的框部分的放大图;
图9示出了图7所示的举升机构的支腿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说明书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无人配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所示的无人配送系统的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无人配送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储物装置2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比如,可以是外卖或快递等。可移动平台1包括无人车或无人机等。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对接后,可移动平台1可带动储物装置2一起移动,以把储物装置2运送到需要的位置。可移动平台1为无人车时,储物装置2升高,可移动平台1驶入储物装置2的下方后,储物装置2下降以压接至所述可移动平台1,可移动平台1带动储物装置2一起移动,以把储物装置2运送到需要的位置。
参见图3所示,所述可移动平台1包括底盘10、连接至底盘10的多个轮子11、设置于所述底盘10的控制柜12、位于所述控制柜12内的控制装置(未图示)与第二电池
(未图示)、设置于所述控制柜12的充电柱14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柱14的第一电极(未图示)与第二电极(未图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池藕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装置藕接。
也可不设置所述控制柜12,所述控制装置与第二电池设置于所述底盘10即可。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可移动平台1的运行。第二电池给可移动平台1提供动力源以及给所述控制装置提供电力。
参见图4至图9所示,所述储物装置2包括外壳21、设置于所述外壳21的定位装置22与多个支腿23、位于所述外壳21围成的空间内的举升机构24、第一电池25、控制器26、位于所述外壳21的上方的储物部27以及设置于储物部27的天线28。所述储物部27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所述定位装置22可为摄像装置或定位器。
所述储物装置2还包括控制系统,以用于控制所述举升机构24。所述第一电池25用于给所述储物装置2供电,比如,给所述定位装置22、所述举升机构24、所述控制器26、所述控制系统以及所述天线28供电。
所述举升机构24可带动所述支腿23向上移动,以带动外壳21连通储物部27向上移动;所述举升机构24可带动所述支腿23向下移动,以带动外壳21连通储物部27下降;所述支腿23包括上支腿231与下支腿232,下支腿232可相对上支腿231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举升机构24包括电机241、连接至所述电机241的主动轮242、与所述主动轮242啮合的多个从动轮243、连接至所述上支腿231的螺母244以及连接至所述螺母244与所述从动轮243的同步带245。电机241驱动主动轮242转动,主动轮242带动从动轮243转动,从动轮243通过同步带245带动螺母244转动,以进一步带动上支腿231沿上下方向移动。通过改变电机241的转动方向,以调节支腿23的移动方向。
所述上支腿231可为丝杆或直线导轨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举升机构24可通过设置多个电机与多个主动轮,从动轮连接至支腿,电机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支腿沿上下方向移动。
所述外壳21设有第一充电插孔(未图示)。第一充电插孔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片(未图示)与第二电极片(未图示)。第一电极片与第一电池25藕接。第二电极片与控制器26藕接。
当可移动平台1运行至储物装置2的下方时,可移动平台1的充电柱14插入至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电性连接,此时,所述储物装置2可给所述可移动平台充电,提高所述可移动平台1的续航能力;同时,充电柱14插入至第一充电插孔内,也可增加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之间的稳固性,防止储物装置2掉落。
在一个实施方中,所述第一电池25也可给所述可移动平台1直接供电,提高所述可移动平台1的续航能力。
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可用于将控制装置与控制器26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可以判断充电柱14是否成功插入,如果充电柱14和第一充电插孔插入未成功,控制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重新对接或者上报异常状态,确保储物装置2可给可移动平台1正常充电,防止充电未成功的情况;同时,在可移动平台1行驶过程中,如若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片脱离接触,控制器26可上报异常,可移动平台1可识别储物装置2的异常状态,可以停下并报警,防止因储物装置2掉落而未完成运送任务的情况发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柱14也可设置于所述储物装置2,对应地,第一充电插孔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取消充电柱4与第一充电插孔,储物装置2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给所述可移动平台1充电。
控制器26与电机241、定位装置22以及天线28藕接,可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方式传输信号。控制器26包括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26可控制电机241的工作。定位装置22与控制器26通信连接,天线28可通过控制器26向云端服务器上报储物装置2的具体位置,便于储物装置2的调度以及可防止储物装置2被盗,同时,摄像装置通过采集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控制器26将信息发送至可移动平台1,使得可移动平台1精准停靠。
所述支腿23设置有第二充电插孔233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充电插孔233内的第三电极(未图示)。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池25藕接。
参见图10至图1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无人配送系统包括基站3。可移动平台1可把储物装置2移动至所述基站3处,以给所述储物装置2充电。
所述基站3包括底板31、设置于底板31的充电管理装置34、一对入库引导板32以及多个第四电极33。所述入库引导板32围成喇叭状收纳空间320,以引导可移动平台1驶入所述收纳空间320。所述第四电极33位于所述入库引导板32的外侧。
所述第四电极33插入至所述支腿23的第二充电插孔233内,以与所述第三电极电性接触,以给所述储物装置2充电;同时,第四电极33插入至第二充电插孔233内,也可增加储物装置2与基站3之间定位的稳固性,确保第四电极33与第三电极接触的稳定性,防止充电中断。所述第四电极33插入至所述支腿23的第二充电插孔233内,所述充电柱14插入至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使得所述基站3可同时给所述储物装置2以及所述可移动平台1充电。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电极33可设置于支腿23,第四电极33与第一电池25藕接,对应地,第二充电插孔233设置于基站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取消充第四电极33与第二充电插孔233,基站3可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给所述储物装置2充电。
充电管理装置34包括微控制单元(未图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未图示)与电池管理模块(未图示)。微控制单元与云端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将电池管理模块采集的充电信息和/或充电状态上报至云端服务器。
摄像装置的设置,使得可移动平台1精准停靠,以确保充电电极33插入至所述支腿23的第二充电插孔233内,确保正常充电。
本说明书实施方式的储物装置2可以给可移动平台1充电或者供电,提高了可移动平台1的续航能力;同时,举升机构24设置于储物装置2,减少了可移动平台1的无用负载,可提高可移动平台1的续航能力;可移动平台1与储物装置2之间通信连接,可给云端服务器上报可移动平台1和储物装置2的连接状态,提高设备可靠性,如果遇到异常状态,可以停下并报警,提高了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说明书的其它实施方案。本说明书旨在涵盖本说明书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说明书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说明书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说明书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人配送装置,包括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所述储物装置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所述储物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二电池,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对接后,所述可移动平台可带着所述储物装置一起移动,且所述第一电池可给所述第二电池充电和/或给所述可移动平台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一充电插孔,另一个设置有充电柱,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片,所述充电柱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电池藕接,另一个与所述第二电池藕接,所述充电柱插入至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片电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第一充电插孔内设置有第二电极片,所述充电柱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控制装置,所述第二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其中之一与所述控制器藕接,另一个与所述控制装置藕接,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片电性连接,以在可移动平台与储物装置之间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以与一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可采集所述可移动平台与所述储物装置的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可移动平台为无人车,所述无人车可行驶至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所述储物装置包括举升机构与多个支腿,所述支腿包括上支腿与下支腿,所述举升机构带动所述上支腿向上移动,以带动储物装置上升,当所述无人车行驶至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时,所述举升机构带动所述上支腿下降,以带动所述储物装置下降以压接至所述无人车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压接至所述无人车上后,所述举升机构可带动所述下支腿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储物装置包括外壳以及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方的储物部,所述储物部用于放置待配送物,所述举升机构位于所述外壳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支腿连接至所述外壳,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电机、连接至所述电机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多个从动轮、连接至所述上支腿的螺母以及连接至所述螺母与所述从动轮的同步带。
8.一种无人配送系统,包括基站以及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配送装置,所述基站用于给所述储物装置和/或所述可移动平台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配送系统,所述基站与所述支腿其中之一包括第二充电插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充电插孔内的第三电极,另一个包括第四电极,所述第三电极或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池藕接,所述第四电极插入至所述第二充电插孔内,以与所述第三电极电性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配送系统,所述基站包括充电管理装置,所述充电管理装置包括微控制单元、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电池管理模块,所述微控制单元与一云端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建立无线通信,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将所述电池管理模块采集的充电信息和/或充电状态上报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配送系统,所述基站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对入库引导板,所述入库引导板围成喇叭状收纳空间,所述第四电极以及所述充电管理装置设置于所述底板。
CN202210873495.3A 2022-07-21 2022-07-21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Pending CN115123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95.3A CN115123055A (zh) 2022-07-21 2022-07-21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73495.3A CN115123055A (zh) 2022-07-21 2022-07-21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3055A true CN115123055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8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73495.3A Pending CN115123055A (zh) 2022-07-21 2022-07-21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305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7165A (zh) * 2016-11-18 2017-01-25 宁波大红鹰学院 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
EP3281818A1 (en) * 2016-08-10 2018-02-14 Amko Solara Lighting Co., Ltd. Mobile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109803886A (zh) * 2016-10-07 2019-05-24 株式会社兴进技术 无人驾驶航空器及无人驾驶航空器自动充电装置
CN210338327U (zh) * 2019-04-11 2020-04-17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自动定位充电基座
CN112046933A (zh) * 2020-07-20 2020-12-08 沈飞辰 用于无人车换电系统的有源智能转运箱
CN212403347U (zh) * 2020-05-15 2021-01-26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车货箱的装卸设备和无人车货箱的安装系统
CN113104133A (zh) * 2021-03-30 2021-07-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81818A1 (en) * 2016-08-10 2018-02-14 Amko Solara Lighting Co., Ltd. Mobile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CN109803886A (zh) * 2016-10-07 2019-05-24 株式会社兴进技术 无人驾驶航空器及无人驾驶航空器自动充电装置
CN106347165A (zh) * 2016-11-18 2017-01-25 宁波大红鹰学院 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
CN210338327U (zh) * 2019-04-11 2020-04-17 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无人机自动定位充电基座
CN212403347U (zh) * 2020-05-15 2021-01-26 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车货箱的装卸设备和无人车货箱的安装系统
CN112046933A (zh) * 2020-07-20 2020-12-08 沈飞辰 用于无人车换电系统的有源智能转运箱
CN113104133A (zh) * 2021-03-30 2021-07-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无人配送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6174B2 (e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terface
US2022020383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at a charging station
CN210338327U (zh) 一种无人机自动定位充电基座
CN113119749B (zh) 电动滑板车的行驶方法、电动滑板车
CN112440814A (zh) 车辆智能充换电系统及方法
CN113173084A (zh) 车辆用充电系统
CN115123055A (zh) 无人配送装置及无人配送系统
JP5568275B2 (ja) 駐車装置及び充電装置
CN114604547A (zh) 自动仓库系统
CN110962640A (zh) 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CN211390988U (zh) 机场、机载充电装置和模块以及自动机场和无人机
JP2018067110A (ja) 無人搬送システム及び製品組み立てシステム
JPH08138756A (ja) 搬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バッテリ充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4084841A (zh) 无人车
CN215402895U (zh) 托盘堆叠倾斜识别装置
CN111806260A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人车
JP2014177756A (ja) 機械式駐車装置
CN211493805U (zh) 车载无人机停放装置及车辆
CN217983921U (zh) 一种自动引导运输车的自动充电系统
CN116373683A (zh) 换电系统、换电站、换电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4396479U (zh) 车辆智能充换电系统
CN215816698U (zh) 一种插排
CN212571587U (zh) 充电组件及移动车辆维修设备
KR102372175B1 (ko) 전기 버스의 배터리 교체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2072184A (zh) 一种锂电池分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