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2662B -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2662B
CN115122662B CN202210807584.8A CN202210807584A CN115122662B CN 115122662 B CN115122662 B CN 115122662B CN 202210807584 A CN202210807584 A CN 202210807584A CN 115122662 B CN115122662 B CN 115122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quick
wire
harness cor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075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22662A (zh
Inventor
范元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u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u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u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u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075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22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22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2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22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2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4Sorting according to other particular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CPOSTAL SORTING; SORTING INDIVIDUAL ARTICLES, OR BULK MATERIAL FIT TO BE SORTED PIECE-MEAL, e.g. BY PICKING
    • B07C5/00Sorting according to a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of the articles or material being sorted, e.g. by control effected by devices which detect or measure such characteristic or feature; Sorting by manually actuated devices, e.g. switches
    • B07C5/36Sort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used for distribution
    • B07C5/361Processing or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e.g. escort memory
    • B07C5/362Separating or distributor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1/00Handling, e.g. feeding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storage of plastics material before moulding; Automation, i.e. automated handling lines in plastics processing plants, e.g. using manipulators or robots
    • B29C31/004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motion of a material which is continuously fed to a working station in a stepwise mo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08Inserting articles into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B29C65/60Riveting or sta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5/787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said parts to be joined moving in a closed path, e.g. a rectangular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2Wheels, pinions, pulleys, castors or rollers, R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botic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属于提花机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上支架装配装置、总装配装置、第一机箱、设置在第一机箱上的环形导轨与控制系统;本发明将滑轮体生产分为下支架与滑轮装配、竖钩注塑与装配、快接注塑与装配、上支架装配以及总装配五步骤,通过环形导轨将所有工序串联成完整的生产线,各工序与环形导轨联动,可随着环形导轨的运转同步进行加工与装配,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织物通常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在织机上,通过将经线交替变化分为上下两层,形成使纬线通过的开口,纬线引入开口后,两层经线根据织物组织法上下交替位置,形成新的经线开口,反复如此,便完成织物的织造过程。经线开口的形成是通过提花机的开口装置组件来实现。
电磁阀组件是开口装置组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号为CN20168679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式电子提花机电磁阀组件,该电磁阀组件包括大量的同一种滑轮体,因此对于该滑轮体的生产尤其重要,该滑轮体包括下支架、上支架、两个滑轮、竖钩以及快接,现有的生产方式,通常先将各零件单独注塑,在通过人工进行装配,其中检测、转运、装配等过程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生产效率低,生产流程不稳定,会影响产品的一致性,不利于大批量生产,提升了企业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包括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上支架装配装置、总装配装置、第一机箱、环形导轨与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机箱用于作为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支撑部件;
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箱中部且与各装置联动配合,所述环形导轨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滑轮体的滑轮体载具,所述滑轮体载具跟随环形导轨循环移动;
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用于将下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上,并且将两个滑轮安装到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
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所述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用于生产竖钩,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
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所述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用于生产快接,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
上支架装配装置,所述上支架装配装置用于将上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的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且位于两个滑轮上方;
总装配装置,所述总装配装置用于将所述滑轮体载具的上支架与下支架进行连接使竖钩与快接限位于两者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将滑轮体生产分为下支架与滑轮装配、竖钩注塑与装配、快接注塑与装配、上支架装配以及总装配五步骤,通过环形导轨将所有工序串联成完整的生产线,各工序与环形导轨联动,可随着环形导轨的运转同步进行加工与装配,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中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环形导轨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竖钩料仓的示意图;图4为一种提花机组件中滑轮体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环形导轨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载盘座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下支架分料机构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下支架传送机构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中下支架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中滑轮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中滑轮分料机构的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中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中通丝绳张紧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中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中夹丝平移模组与升降夹丝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中电热丝切丝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18为本发明中竖钩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中竖钩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中快捷组件模具的局部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中竖钩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中竖钩弯丝装置处夹丝位置的示意图;图23为本发明中竖钩弯丝装置处弯丝位置的示意图;图24为本发明中竖钩弯丝夹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中竖钩安装夹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26为本发明中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的示意图;图27为本发明中通孔销平移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28为本发明中快接机械手的局部示意图;图29为本发明中通丝绳送丝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0为本发明中快接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31为本发明中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的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中滑块错位机构与滑块安装机构的示意图;图33为本发明中快接弯丝夹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4为本发明中快接安装夹持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35为本发明中成品夹持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36为本发明中总装配装置的部分示意图;图37为本发明中热铆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提花机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如图4所示,所述滑轮体包括下支架B1、上支架B2、两个滑轮B3、竖钩B4以及快接B5,所述竖钩B4包括第一通丝绳B41与设置在第一通丝绳B41两端的竖钩件B42,所述快接B5包括第二通丝绳B51、套设在第二通丝绳B51上的通孔销B52、设置在第二通丝绳B51两端的固定销B53与快接头B54以及设置在快接头B54上的滑块B55,所述下支架B1上设置有两根转轴B11,所述滑轮B3位于转轴B11上,所述第一通丝绳B41与第二通丝绳B51分别安装在一个滑轮B3与下支架B1之间,所述上支架B2与下支架B1连接使竖钩B4与快接B5限位于两者之间。
如图1所示,本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上支架装配装置4、总装配装置5、第一机箱6、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环形导轨7与控制系统8;将滑轮体生产分为下支架与滑轮装配、竖钩注塑与装配、快接注塑与装配、上支架装配以及总装配五步骤,通过环形导轨7将所有工序串联成完整的生产线,各工序与环形导轨7联动,可随着环形导轨7的运转同步进行加工与装配,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流程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一致性,利于大批量生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引入XYZ三轴坐标系,以第一机箱6摆放方向为X轴方向,所述环形导轨7沿X轴方向设置在第一机箱6中部;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上支架装配装置4与总装配装置5沿环形导轨7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环形导轨7旁边;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与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对应设置在环形导轨7的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与上支架装配装置4对应设置在环形导轨7的X轴方向的两侧,所述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与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对应设置在环形导轨7的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总装配装置5设置于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与上支架装配装置4之间。
第一机箱6,所述第一机箱6用于支撑自动化生产设备,且第一机箱6内安装有各装置的电路控制模块,如断路器、电源接线等设置在第一机箱6箱体内,第一机箱6设置有若干箱门。
环形导轨7,如图2与5所示,环形导轨7包括轨道支架71、链条导轨组件72、设置在链条导轨组件72两端的链轮73以及链条74,所述链条导轨组件72包括两条设置在轨道支架71上相隔一定间距且互相平行的链条导轨721,所述链条导轨721上的设置有用于安装链条74的安装槽7211,所述轨道支架71两端设置有链轮安装板75,所述链条导轨组件72位于两个链轮安装板75之间,所述安装槽7211内的链条74上连接有若干载具移动台76,所述载具移动台76可旋转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滑轮体的滑轮体载具77;每个所述载具移动台76设置有旋转轴承座76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滑轮体载具77和两个载具移动台76的旋转轴承座761连接,提升滑轮体载具77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便于其转弯。
两个所述链轮安装板75上均设置有内环形固定座751与外环形固定座752,两个内环形固定座751之间设置有两根内轨道杆753,两个外环形固定座752之间设置有两根外轨道杆754,轨道支架7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内轨道杆753与外轨道杆754的轨道杆固定座755,所述载具移动台76底部设置有若干和内轨道杆753与外轨道杆754配合的滑动轮762;在本实施例中载具移动台76底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滑动轮762和内轨道杆753与外轨道杆754配合,可支撑载具移动台76跟随链条74移动,提升运动时的稳定性。
两条互相平行的所述链条导轨721之间设置有载具定位组件78,所述载具定位组件78包括若干朝向依次相反且错位安装在轨道支架71上的固定气缸781以及互相平行的第一固定杆782与第二固定杆783,所述第一固定杆782与第二固定杆783均设置有与载具移动台76连接的第一连接件784和与固定气缸781连接的第二连接件785;载具定位组件78中的固定气缸781对两侧的载具移动台76进行限位,使载具移动台76始终跟随链条74移动,不会拉扯链条74出现脱轨的情况。
所述滑轮体载具77沿X轴方向在环形导轨7传送;所述滑轮体载具77包括主载具771,所述主载具771上依次设置有双竖钩载具772、支架载具773、通孔销与固定销载具774与快接头载具775;滑轮体载具77可分别对所述滑轮体中的各零件进行限位,便于装配与检测;在整个生产线中采用环形导轨7将所有工序串联成完整的生产线,以环形导轨为中心,将各个工序与环形导轨7联动,可随着环形导轨7的运转同步进行加工与装配,实现生产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整体噪音小,运动过程便于控制且精确度高。
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如图7所示,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包括下支架上料装置11与滑轮上料装置12,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用于将下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并且将两个滑轮安装到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
下支架上料装置11,所述下支架上料装置11包括下支架料仓101、下支架振动盘102、下支架传送机构103、下支架分料机构104与下支架机械手105,所述下支架上料装置11用于使下支架整齐有序上料且将其放置在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
下支架料仓101,所述下支架料仓101包括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下支架仓体106和与下支架仓体106连通朝向下支架振动盘102的下支架出料通道108;将注塑好的下支架放入下支架仓体106中,经过下支架出料通道108掉落到下支架振动盘102。
下支架振动盘102,所述下支架振动盘102与下支架传送机构103连接,其用于对下支架进行整料并整齐排列输送至下支架传送机构103,并在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
下支架传送机构103,如图9所示,所述下支架传送103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箱6上的第一下支架升降底座109与下支架传送轨道110,所述下支架传送轨道110一端与所述下支架振动盘102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架分料机构104连接,所述下支架传送轨道110包括下支架轨道底座111与下支架轨道上盖112,且两者构成用于对下支架进行限位的下支架传送通道113;该下支架传送通道113正好与下支架形状适配,使下支架在其中传送时不会错位,可进行稳定上料。
下支架分料机构104,如图8所示,所述下支架分料机构10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箱6上的第二下支架升降底座114、下支架分料底座115与下支架分料滑座116,所述下支架分料底座115上沿Y轴方向设置有下支架分料滑道117,所述下支架分料滑座116位于下支架分料滑道117内,所述下支架分料底座115一侧设置有下支架滑座驱动装置118用于驱动下支架分料滑座116在下支架分料滑道117内移动,所述下支架分料滑道117的侧壁开设有与下支架传送通道113连通的下支架分料传送口119,所述下支架分料滑座116上设置有下支架限位槽120,所述下支架限位槽120两侧设置有用于供下支架机械手105抓取下支架的下支架抓取槽121,所述下支架分料底座115上安装有下支架分料上盖122;通过下支架分料机构104可将下支架传送机构103成排的下支架依次单独错位,便于下支架机械手105抓取下支架放到所述支架载具773上。
下支架机械手105,如图10所示,所述下支架机械手105包括下支架固定杆124、设置在下支架固定杆124上的下支架调节座125以及下支架气缸夹手126,所述下支架调节座125上设置有可沿Z轴方向位移的第一下支架滑动座127,所述第一下支架滑动座127设置有可沿Y轴方向位移的第二下支架滑动座128,所述下支架气缸夹手126安装在第二下支架滑动座128上,所述下支架气缸夹手126可夹起下支架分料滑座116上的下支架移动至支架载具上;下支架机械手105具有平移与升降功能,可调节性强,可快速夹持下支架移动至支架载具773上。
还包括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下支架检测装置和下支架废料托盘,下支架检测装置设置在下支架分料机构104上,其可以检测下支架是否存在缺陷,比如下支架上的两根转轴是否都注塑完好、尺寸是否符合要求等,下支架检测装置可采用CCD视觉检测或者激光检测尺寸;下支架废料托盘设置在下支架分料机构104与环形导轨7之间,当下支架检测装置检测到下支架存在缺陷,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下支架机械手105将下支架抓取移动至下支架废料托盘上方再松开丢入其中,若未检测到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下支架机械手105将下支架抓取移动至滑轮体载具77上。
滑轮上料装置12,所述滑轮上料装置12包括滑轮料仓129、滑轮振动盘130、滑轮传送机构131、滑轮分料机构132与滑轮机械手133,所述滑轮上料装置12用于使滑轮整齐有序上料且将两个滑轮分别安装在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
滑轮料仓129,所述滑轮料仓129包括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滑轮仓体134和与滑轮仓体134连通朝向滑轮振动盘130的滑轮出料通道135。
滑轮振动盘130,所述滑轮振动盘130与滑轮传送机构131连接,其用于对滑轮进行整料并整齐排列输送至滑轮传送机构131,并且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
滑轮传送机构131,如图7所示,所述滑轮传送机构131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箱6上的第一滑轮升降底座136与滑轮传送轨道137,所述滑轮传送轨道137一端与所述滑轮出料通道135连接,另一端与滑轮分料机构132连接,所述滑轮传送轨道137包括滑轮轨道底座138与滑轮轨道上盖139,且两者构成用于对滑轮进行限位的滑轮传送通道140,该滑轮传送通道140的形状与滑轮适配,可以对滑轮进行限位,保证其在传送过程中的稳定性。
滑轮分料机构132,如图12所示,所述滑轮分料机构13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箱6上的第二滑轮升降底座141、滑轮分料底座142与滑轮分料滑座143,所述滑轮分料底座142上沿Y轴方向设置有滑轮分料滑道144,所述滑轮分料滑座143位于滑轮分料滑道144内,所述滑轮分料底座142一侧设置有滑轮滑座驱动装置145用于驱动滑轮分料滑座143在滑轮分料滑道144内移动,所述滑轮分料滑道144的侧壁开设有与滑轮传送通道140连通的滑轮分料传送口146,所述滑轮分料滑座143上设置有可同时限位两个滑轮的滑轮限位槽147,所述滑轮限位槽147两侧设置有用于供滑轮机械手133抓取滑轮的滑轮抓取槽148,所述滑轮分料底座142上安装有滑轮分料上盖149。
滑轮机械手133,如图11所示,所述滑轮机械手133包括滑轮固定杆151、设置在滑轮固定杆151上的滑轮调节座152以及与滑轮气缸夹手153,所述滑轮调节座152上设置有可沿Z轴方向位移的第一滑轮滑动座154,所述第一滑轮滑动座154设置有可沿Y轴方向位移的第二滑轮滑动座155,所述滑轮气缸夹手153安装在第二滑轮滑动座155上,所述滑轮气缸夹手153可同时夹起滑轮分料滑座143上的两个滑轮移动至支架载具773上;所述滑轮气缸夹手153包括滑轮夹持气缸156以及滑轮夹持手157,所述滑轮夹持手157包括两个可沿X轴方向移动的滑轮夹持部158和设置在两个滑轮夹持部157之间的滑轮定位部159;在夹持滑轮的过程中,先通过滑轮定位部159对两个滑轮进行定位,避免其在夹持过程晃动或者偏移,导致夹持失败。
还包括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滑轮检测装置与滑轮废料托盘,其用于检测滑轮是否存在缺陷,滑轮检测装置设置在滑轮分料机构132上,其可以检测滑轮是否存在缺陷,比如滑轮的直径、滑轮中心孔的尺寸等,滑轮检测装置可采用CCD视觉检测或者激光检测尺寸;滑轮废料托盘设置在滑轮分料机构104与环形导轨7之间,当滑轮检测装置检测到滑轮存在缺陷,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滑轮机械手133将滑轮抓取移动至滑轮废料托盘上方再松开丢入其中,若未检测到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滑轮机械手105将滑轮抓取移动至滑轮体载具77上。
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如图1所示,所述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包括通丝绳上料装置21、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竖钩注塑机23、竖钩周转装置25、竖钩安装装置26与第二机箱27,所述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设置在第二机箱27上,所述竖钩周转装置25设置在第一机箱6与第二机箱27之间,所述竖钩注塑机23设置在第二机箱27远离第一机箱6的一侧,所述通丝绳上料装置21设置在第二机箱27远离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一侧。
通丝绳上料装置21,所述通丝绳上料装置21包括通丝绳支架201、设置在通丝绳支架201上的若干通丝绳料轮202、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以及通丝绳张紧装置205,所述通丝绳料轮202上的通丝绳依次穿过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与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至通丝绳张紧装置205,还包括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通丝绳上料警示模块,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通丝绳料轮202。
所述通丝绳支架201底部设置有调节支撑脚;所述通丝绳支架201上部设置有水平安装杆与倾斜安装杆,所述通丝绳料轮202与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位于倾斜安装杆上,所述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位于水平安装杆上,使通丝绳料轮202斜向下拉出通丝绳,出丝更加顺畅。
所述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包括与通丝绳支架201连接的接头底座,所述接头底座上设置有与通丝绳料轮202对应数量的接头检测通孔,所述接头检测通孔内设置有通丝绳检测管206,所述通丝绳检测管206两端设置有弹性限位环,弹性限位环用于防止通丝绳检测管206在位移中脱离接头底座以及保护通丝绳不被磨损;所述接头底座设置有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一感应模块,其用于感应通丝绳检测管206相对接头底座的位移并反馈至控制系统8;具体的,通丝绳检测管的内径与通丝绳的直径相适配,正好可供一条通丝绳穿过,当通丝绳存在打结的情况就会被卡住,此时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继续拉动通丝绳会使通丝绳检测管206相对接头底座产生位移,第一感应模块会感应到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通丝绳上料警示模块发出警示,之后人工干预将通丝绳检测管206复位且重新穿丝;其中通丝绳上料警示模块可以为警示灯和/或警示音。
如图15所示,所述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包括通丝绳基座207,所述通丝绳基座207设置有与通丝绳料轮202对应数量的通丝绳通孔208,每个所述通丝绳通孔208的上方设置有通丝绳压块209,所述通丝绳压块209一端设置有弹簧210用于使通丝绳压块209压住穿过通丝绳通孔208内的通丝绳,通丝绳压块209与通丝绳基座207之间设置有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二感应模块;当通丝绳用完时通丝绳压块209便会落下与通丝绳基座207接触通电产生信号,控制系统8会接收到第二感应模块发出的信号,控制系统8控制通丝绳上料警示模块发出警示。
如图14所示,通丝绳张紧装置205,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包括张紧平台211,所述张紧平台211上设置有与通丝绳料轮202同数量的张紧立柱212,所述张紧立柱212下部设置有穿丝孔213,所述张紧立柱212上套设有张紧压块214,所述张紧压块214上端面设置有张紧弹簧215,所述张紧平台211靠近通丝绳料轮202一侧设置有与穿丝孔213同数量的进丝孔216,所述张紧平台211远离通丝绳料轮202一侧设置有导向块217,所述导向块217上设置有与穿丝孔213同数量的出丝孔218,所述进丝孔216、穿丝孔213与出丝孔218相连通。当通丝绳经过穿丝孔213,上方的张紧压块214在张紧弹簧215的作用下会将通丝绳压紧,避免通丝绳在上料过程中出现松垮的情况,影响后续切断时的长度控制。
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所述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包括夹丝平移模组219、升降夹丝机构220、竖钩机械手221与电热丝切丝机构222,所述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用于将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输送出的通丝绳拉出一定的长度并且切断成一定的长度。
夹丝平移模组219,如图16所示,用于夹住通丝绳张紧装置205伸出的通丝绳并且拉出一定长度;所述夹丝平移模组219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平移导轨2191与第二平移导轨2192以及设置在第一平移导轨2191与第二平移导轨2192上的夹丝底座2193,所述第一平移导轨2191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夹丝底座2193在第一平移导轨2191与第二平移导轨2192上移动的夹丝驱动装置223,所述夹丝底座2193上设置有夹丝装置224,所述夹丝装置224包括下丝夹225与上丝夹226,所述下丝夹225与上丝夹226均设置有夹持部227,且在靠近夹持部227处进行铰接连接,所述下丝夹225远离夹持部227一端设置有夹丝气缸228,所述夹丝气缸228的主轴与上丝夹226连接,所述夹丝气缸228沿Z轴方向设置,所述夹持部227设置有防滑条纹229;夹丝气缸228沿Z轴方向向上抬升上丝夹226的尾部,上丝夹226的夹持部227会朝向下丝夹225的夹持部227移动,从而将通丝绳夹住。
升降夹丝机构220,如图16所示,所述升降夹丝机构220包括设置在夹丝平移模组219夹丝移动路径的气缸夹丝装置230和夹丝升降底座231,在夹丝平移模组219将通丝绳拉出一定长度后,夹丝升降底座231上升让其上的气缸夹丝装置230将通丝绳夹住固定。
竖钩机械手221,如图18所示,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包括机械手底座235与设置在机械手底座235上的旋转机械臂236以及与旋转机械臂236连接的升降旋转机械夹237,所述升降旋转机械夹237设置有通丝绳加持部与竖钩加持部,通丝绳加持部为与通丝绳适配的凹槽,竖钩加持部为与竖钩适配的凹槽;所述升降旋转机械夹237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一检测装置238,检测通丝绳是否有缺陷,在夹丝平移模组219将通丝绳拉出一定长度后,竖钩机械手221将通丝绳夹住固定,之后由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切断。
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如图17所示,所述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包括位于通丝绳张紧装置205的出丝端前侧的电热丝安装板232,所述电热丝安装板232上设置有电热丝升降座233,所述电热丝升降座233上设置有电热丝234用于将通丝绳切断;由于通丝绳为多股单丝扭合,采用电热丝切断,可以对通丝绳切断处进行热封,避免通丝绳在切断处散开。
竖钩注塑机23,如图13所示,所述竖钩注塑机23包括竖钩注塑机架239与设置在竖钩注塑机架239上的竖钩注塑装置240,所述竖钩注塑机架239与竖钩注塑装置240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竖钩圆盘241,所述竖钩圆盘241上对称安装有两副竖钩模具242,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将切断的通丝绳夹持转移至竖钩模具242内,且在夹持转移路径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243与竖钩废料托盘244;进一步的,所述竖钩废料托盘244包括料头托盘与竖钩托盘,料头托盘用于存放注塑件的料头,竖钩托盘用于存放存在缺陷的竖钩;所述竖钩注塑装置240两侧设置有防护仓门。
如图19所示,所述竖钩模具242包括若干第一置丝槽24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丝槽245为四个,即竖钩模具242为一出四,在第一置丝槽245两侧设置有与竖钩形状的模腔,所述第一置丝槽245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通丝绳的第一固定针246;第一固定针246的底部设置有凸缘使通丝绳相对第一置丝槽245呈悬空,便于在通丝绳上下两侧进行注塑;第一固定针246可以避免第一通丝绳在模具中晃动,使竖钩能准确的注塑在通丝绳两端。
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的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以及竖钩模具警示模块,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位于第二机箱27上,在注塑前后检测竖钩模具242内是否存在残留物,导致模具损坏,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采用CCD视觉识别检测,当检测到有残留物会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模具警示模块发出警示信号,该警示可以为警示音、警示灯等。
竖钩周转装置25,所述竖钩周转装置25包括第一竖钩料仓24、载盘搬运机械手、与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第二竖钩料仓274,载盘搬运机械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搬运机械手。
第一竖钩料仓2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竖钩料仓24设置在第二机箱27上,所述第一竖钩料仓24包括第一料仓支撑架248与若干竖钩载盘249,所述第一料仓支撑架248上依次设置有空盘摆放区域250、摆盘区域251、成品摆放区域252、人工摆盘区域253以及设置在各区域底部的载盘移动组件254。
载盘移动组件254,如图3与图6所示,所述载盘移动组件254包括带轮组件255、设置在带轮组件255两侧的移动滑杆256以及载盘座257,所述带轮组件255包括若干带轮258、张紧在带轮258上的带体259与带轮电机260,所述载盘座257两侧与移动滑杆256连接,所述载盘座257设置有与带体259连接的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载盘座257下侧的凹槽261、设置在凹槽261内的第一楔块262与第二楔块263,所述第一楔块262与第二楔块263设置有互相抵接的斜面264,所述第一楔块262与载盘座257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楔块263一侧设置有夹持面265,且与凹槽261侧壁配合用于对带体259进行夹持,所述夹持面265设置有防滑纹,所述载盘座257上设置有托盘勾266用于拖动竖钩载盘249移动,所述托盘勾266与载盘座257铰接连接。
所述空盘摆放区域250与成品摆放区域252均设置有载盘堆叠架267,所述载盘堆叠架267的下部设置有载盘通道268,所述载盘通道268的方向与载盘移动组件254移动方向相同,所述载盘堆叠架267的两侧设置有载盘夹持组件269,其底部设置有载盘升降组件2691;所述载盘夹持组件269包括四组夹持气缸270与夹持爪271;所述载盘堆叠架267包括四个沿Z轴方向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夹持气缸270与夹持爪271安装在开口内,所述载盘升降组件升起将堆叠的竖钩载盘249托起,之后四组所述夹持气缸270同时驱动夹持爪271将堆叠的竖钩载盘249托住,然后载盘升降组件回落,从而使最下方的竖钩载盘249可被托盘勾266拖着移动。第一竖钩料仓划分出各区域可配合机械手实现自动化摆盘与存放,采用载盘移动组件可拖动载盘在各区域内移动,方便且快捷。
第二竖钩料仓274,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竖钩料仓274包括第二料仓支撑架275,所述第二料仓支撑架275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载盘存放区域276、载盘抓取区域277与第二载盘存放区域278;各区域底部设置有载盘移动组件254,所述载盘移动组件254结构与第一竖钩料仓24中的载盘移动组件254相同,第二竖钩料仓274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
所述第一载盘存放区域276与第二载盘存放区域278均设置有载盘堆叠架267,所述载盘堆叠架267的下部设置有载盘通道268,所述载盘堆叠架267的两侧设置有载盘夹持组件269,其底部设置有载盘升降组件2691,其结构同第一竖钩料仓24。
第一检测装置238包括如下检测功能:1.可检测通丝绳是否存在缺陷,如破损、断裂等;若存在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丢弃至竖钩废料托盘244中,若无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放置在竖钩模具242中;2.竖钩注塑后,从上方检测注塑好的竖钩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丢弃至竖钩废料托盘244中,若无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放置在竖钩载盘249中;3.在竖钩机械手221对竖钩进行摆盘时检测是否摆整齐,若不合格则反馈至控制系统8,并控制载盘移动组件254将对应的竖钩载盘249移动至人工摆盘区域253进行摆盘。
第二检测装置243包括如下检测功能:竖钩注塑后,从下方检测注塑好的竖钩是否存在缺陷,若存在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丢弃至竖钩废料托盘244中,若无缺陷则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竖钩机械手221移动将其放置在竖钩载盘249中。
第一检测装置238与第二检测装置243分别从上方与下方对竖钩进行检测,任一项不合格就为废料。
竖钩安装装置26,如图21所示,所述竖钩安装装置26包括竖钩平移模组288与竖钩弯丝装置289;所述竖钩平移模组288上设置有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与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所述竖钩安装装置26位于第一机箱6上,所述竖钩安装装置26用于将竖钩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
竖钩平移模组288,如图21所示,所述竖钩平移模组288设置在所述第一机箱6上,且位于第二竖钩料仓274与环形导轨7的上方,所述竖钩平移模组288包括两个互相平行设置且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三平移导轨292与第四平移导轨293,所述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与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均架设在第三平移导轨292与第四平移导轨293上;采用模组平移快速且稳定。
竖钩弯丝装置289,如图22与图23所示,所述竖钩弯丝装置289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其包括弯丝底座294、沿Z轴方向设置在弯丝底座294下方的弯丝电机295以及与弯丝电机295连接的弯丝摆动件296,所述弯丝底座294上设置有弯丝夹持座297,位于所述弯丝电机295与弯丝摆动件29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供通丝绳进行折弯的定位柱2941,所述弯丝夹持座297与弯丝摆动件296上均设置有与竖钩形状与尺寸适配的竖钩限位槽,所述弯丝摆动件296具有与弯丝夹持座297、定位柱2941在同一直线上的夹丝位置和相对定位柱旋转后与弯丝夹持座297同向贴合的弯丝位置。
位于所述弯丝电机295与弯丝摆动件296连接处上方设置有定位固定块,所述定位固定块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安装在定位孔内,且能在定位孔弹性伸缩,所述定位固定块与弯丝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定位固定块可相对弯丝底座进行滑动的第一滑轨结构,所述弯丝摆动件上设置有竖钩滑座,所述竖钩限位槽位于竖钩滑座上,所述竖钩滑座与弯丝摆动件之间设置有用于使竖钩滑座可相对弯丝摆动件进行滑动的第二滑轨结构,所述第一滑轨结构与第二滑轨结构配合用于使定位柱与弯丝电机的输出轴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位于两个竖钩限位槽中间。
由于竖钩安装在滑轮体中时,其中的通丝绳是处于弯曲状态,因此在安装竖钩前先对其上的通丝绳进行弯曲,便于后期组装,提升装配效率。
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如图24所示,所述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包括设置在第三平移导轨292与第四平移导轨293上的弯丝横梁299,所述弯丝横梁299上设置有弯丝升降滑座901,所述弯丝升降滑座901下端设置有弯丝夹手安装板902,所述弯丝夹手安装板902两端均设置有竖钩夹手903,所述竖钩夹手903包括第一夹手气缸904、设置在第一夹手气缸904上的两个第一夹块905以及第一辅助夹块906,在夹持时先通过移动至第一辅助夹块906抵住竖钩,再由第一夹手气缸904驱动两个第一夹块905进行夹持。
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如图25所示,所述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包括设置在第三平移导轨292与第四平移导轨293上的安装横梁907,所述安装横梁907上设置有安装升降滑座908,所述安装升降滑座908下端设置有安装夹手安装板909,所述安装夹手安装板909一端设置有用于同时夹持两个竖钩的双竖钩夹手910,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压块911,所述双竖钩夹手910包括第二夹手气缸912和设置在第二夹手气缸912上的两个第二夹块913,所述安装压块911包括设置在安装夹手安装板909上的固定轴914、套设在固定轴914下部的环形压块915以及设置在固定轴914上用于驱动环形压块915在固定轴914上移动的第三夹手气缸916,在安装时,通丝绳弯曲在环形压块915下方的固定轴914上,在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移动至竖钩弯丝装置上方进行抓取时,其双竖钩夹手夹持竖钩,其固定轴914抵压定位柱2941,使通丝绳弯曲在环形压块915下方的固定轴914上,再将夹持弯曲后的竖钩夹起,再由第三夹手气缸916驱动环形压块915下移将通丝绳压入下支架与滑轮之间。
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如图1所示,所述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包括通孔销穿丝装置、快接注塑机33、快接周转装置35、快接安装装置36与第三机箱37,所述通孔销穿丝装置设置在第三机箱37上,所述快接注塑机33设置在第三机箱37远离第一机箱6的一侧;
所述通孔销穿丝装置包括通丝绳上料装置21、通孔销上料装置31和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
通丝绳上料装置21,所述通丝绳上料装置21与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中的通丝绳上料装置相同,其设置在第三机箱37远离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一侧。
通孔销上料装置31,所述通孔销上料装置31包括通孔销振动盘301、通孔销传送机构302与通孔销平移机构303,所述通孔销振动盘301与通孔销传送机构302连接,所述通孔销传送机构302与通孔销平移机构303连接,所述通孔销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通孔销上料装置31用于使通孔销整齐有序的上料并且移动至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
通孔销振动盘301,所述通孔销振动盘301与通孔销传送机构302连接,通孔销振动盘301为一出二,可同时传送两个通孔销。
通孔销传送机构302,所述通孔销传送机构302包括通孔销轨道底座,所述通孔销轨道底座内设置有供两个通孔销同时传送的轨道,所述通孔销轨道底座上设置有通孔销轨道盖板。
通孔销平移机构303,如图27所示,所述通孔销平移机构303包括通孔销平移模组306与设置在通孔销平移模组306上的两组通孔销夹持组件307,且每组通孔销夹持组件307均可同时夹持两个通孔销,一组通孔销夹持组件307先将通孔销传送机构302传送来的两个通孔销夹住,再通过通孔销平移模组306错位让另外一组通孔销夹持组件307夹住两个通孔销,之后通过通孔销平移模组306平移至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
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包括送丝平移模组308、设置在送丝平移模组308上的通丝绳送丝机构309、拉丝平移模组310、快接机械手311、升降夹丝机构220与电热丝切丝机构222,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用于将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输送出的通丝绳穿过通孔销并且拉出一定的长度,再切断成一定的长度。
送丝平移模组308,如图29所示,所述送丝平移模组308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五平移导轨312与第六平移导轨313,所述第五平移导轨312一端连接有送丝驱动件314。
通丝绳送丝机构309,如图29所示,所述通丝绳送丝机构309包括设置在第五平移导轨312与第六平移导轨313上的送丝滑移底座315,所述送丝滑移底座315上设置有辊轴316以及驱动辊轴316的送丝电机317,所述辊轴316下方设置有若干滚轮318,所述滚轮318下方连接有送丝气缸319使滚轮318与辊轴316相抵,所述滚轮318与辊轴316上均设置有若干供通丝绳穿过的环形槽320,所述送丝滑移底座315靠近通孔销夹持组件307一端设置有与环形槽320同数量的穿丝端口321,通丝绳在滚轮318与辊轴316上的环形槽320中,随着两者滚动不断被送出,且由穿丝端口321内伸出。
拉丝平移模组310,所述拉丝平移模组310结构与夹丝平移模组219的相同。
升降夹丝机构220的结构与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中的升降夹丝机构相同。
电热丝切丝机构222的结构与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中的电热丝切丝机构相同。
快接机械手311,如图26与图28所示,在图中显示了不同位置的快接机械手311,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包括快接机械手底座322与设置在快接机械手底座322上的快接旋转机械臂323以及与快接旋转机械臂323连接的快接升降旋转机械夹324,所述快接升降旋转机械夹324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325;所述快接升降旋转机械夹324包括第一夹丝端326、第二夹丝端327以及设置在第一夹丝端326与第二夹丝端327之间的通孔销夹持端328,在各夹丝端上设置有与所夹持零件相应的凹槽。
快接注塑机33,所述快接注塑机33包括快接注塑机架329与设置在快接注塑机架329上的快接注塑装置330,所述快接注塑机架329与快接注塑装置330之间设置有可旋转的快接圆盘331,所述快接圆盘331上对称安装有两副快接模具332,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将切断的通丝绳夹持转移至快接模具332内,且在夹持转移路径的下方设置有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第四检测装置333与快接废料托盘334;所述快接模具332包括若干第二置丝槽33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置丝槽335为四个,在第二置丝槽335两端分别设置有快接头模腔与固定销模腔;所述第二置丝槽335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通丝绳的第二固定针336;第二固定针336的结构与第一固定针246相同;所述快接废料托盘334上设置有气动剪刀337用于剪料头。
第三检测装置325与第四检测装置333的检测功能和第一检测装置238与第二检测装置243相同,仅将检测对象设定由竖钩改为快接。
还包括有与控制系统8连接的快接模具检测装置378以及快接模具警示模块,在注塑前后检测快接模具332上是否存在残留物,导致模具损坏,其功能与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相同。
所述快接周转装置35包括第一快接料仓34、载盘搬运机械手与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第二快接料仓;而且第一快接料仓34的结构与第一竖钩料仓24相同,仅其中的放置的为快接载盘338;快接周转装置35的结构与竖钩周转装置25相同,仅其中的放置的为快接载盘338。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设备呈U字型摆放,竖钩注塑机23与快接注塑机33之间相隔一定间距,可供人工通过对注塑机进行操作、检修等。
快接安装装置36,如图30所示,所述快接安装装置36包括滑块上料机构339、快接平移模组340与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所述快接平移模组340上设置有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与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所述快接安装装置36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所述快接安装装置36用于将快接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
滑块上料机构339,所述滑块上料机构339包括滑块振动盘345、滑块传输轨道346与滑块检测装置。
快接平移模组340,所述快接平移模组340包括两个互相平行设置且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七平移导轨347与第八平移导轨348,所述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与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均架设在第七平移导轨347与第八平移导轨348上。
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如图31所示,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用于将快接以通丝绳中心进行预折弯且将滑块安装至快接头上,所述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其包括弯丝底座294、沿Z轴方向设置在弯丝底座294下方的弯丝电机295、与弯丝电机295连接的弯丝摆动件296、滑块错位机构349与滑块安装机构350,快接弯丝部分的结构与快接弯丝的结构相同,仅在所述弯丝夹持座297与弯丝摆动件296上均设置有快接限位槽351,快接限位槽351与快接的形状与尺寸适配。
如图31和图32所示,所述滑块错位机构349包括设置在弯丝夹持座297一侧的滑块底座352,所述滑块底座352上沿Y轴方向设置有滑块错位组件353,所述滑块错位组件353包括第一滑块气缸354、滑块夹持块355与滑块限位槽356,滑块夹持块355设置有夹持滑块的夹持部,所述滑块限位槽356一侧设置有供滑块进入的滑块进料口357和滑块安装孔358,所述滑块进料口357与滑块传输轨道346连通,所述滑块安装孔358与滑块限位槽356相垂直且与快接限位槽351连通,所述滑块夹持块355位于滑块限位槽356中且一端与第一滑块气缸354连接。所述滑块安装机构350包括设置沿X轴方向设置的气缸顶杆组件359,所述气缸顶杆组件359包括第二滑块气缸360以及与第二滑块气缸360连接的滑块顶杆361,所述滑块顶杆361一端伸入所述滑块安装孔358;所述滑块错位机构349与滑块安装机构350的下方设置有可使两者在X轴方向位移的滑块移动底座379,所述滑块移动底座379包括与第一机箱6连接的固定底座380、可相对固定底座380在X轴方向位移的滑块安装板381,所述滑块错位机构349与滑块安装机构350安装在滑块安装板381上;运行时,滑块由滑块进料口357进入被滑块夹持块355夹持,块夹持块355在第一滑块气缸354驱动下在滑块限位槽356内移动,使滑块与滑块安装孔358对齐,之后第二滑块气缸360驱动滑块顶杆361将滑块向前顶压入快接头。
所述弯丝底座294靠近滑块底座352一侧的快接限位槽351上设置有气缸盖板组件362,所述气缸盖板组件362包括第四滑块气缸363以及与第四滑块气缸363连接的滑块安装盖板364,在第二滑块气缸360驱动滑块顶杆361将滑块向前顶压入快接头前,第四滑块气缸363驱动滑块安装盖板364将快接限位槽351上方封住,防止滑块在被挤压过程中弹出。
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如图33所示,所述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包括设置在第七平移导轨347与第八平移导轨348上的弯丝横梁299,所述弯丝横梁299上设置有弯丝升降滑座901,所述弯丝升降滑座901下端设置有弯丝夹手安装板902,所述弯丝夹手安装板902设置有固定销夹手组件365、通孔销夹手组件366和快接夹手组件367,所述固定销夹手组件365与通孔销夹手组件366均包括第四夹手气缸368、设置在第四夹手气缸368上的两个第三夹块369以及第二辅助夹块370,第二辅助夹块370用于辅助夹持,提升夹持稳定性。
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如图34所示,用于将快接安装在环形导轨7的滑轮体载具77上;所述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包括设置在第七平移导轨347与第八平移导轨348上的安装横梁907,所述安装横梁907上设置有安装升降滑座908,所述安装升降滑座908下端设置有安装夹手安装板909,所述安装夹手安装板909设置有安装压块911、固定销与通孔销夹手371和快接头夹手372,所述安装压块911包括设置在安装夹手安装板909上的固定轴914、套设在固定轴914下部的环形压块915以及设置在固定轴914上用于驱动环形压块915在固定轴914上移动的第五夹手气缸373,所述固定销与通孔销夹手371包括第六夹手气缸374和与第六夹手气缸374连接的两个第四夹块375,所述快接头夹手372包括第七夹手气缸376和设置在第七夹手气缸376上的两个第五夹块377。
所述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与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的结构及作用与竖钩竖钩安装装置26中的相同,仅在夹持部位上设置成夹持快接的结构。
上支架装配装置4,所述上支架装配装置4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其结构与下支架上料装置11基本相同,包括上支架料仓、上支架振动盘、上支架传送机构、上支架分料机构、上支架机械手与上支架检测装置,所述上支架传送机构一端与上支架振动盘连接,其另一端与上支架分料机构连接,所述上支架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
总装配装置5,如图36所示,所述总装配装置5包括第五检测装置56、热铆装置51、第六检测装置52、摆盘平移模组53、成品夹持装置54与成品料仓55,所述第五检测装置56与第六检测装置52均和控制系统8连接,且均采用CCD视觉检测。
第五检测装置56设置在环形导轨7上方,且位于热铆装置51前,用于在热铆前先检测滑轮体的各零件是否全部齐全的在滑轮体载具77上,若不齐全,第五检测装置56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环形导轨7,使相应的滑轮体载具77直接穿过热铆装置51,不进行热铆,由成品夹持装置54夹持丢入成品废料盘525,若齐全,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环形导轨7,使相应的滑轮体载具77移动至热铆装置51停下进行热铆。
如图37所示,所述热铆装置51包括热铆烫压组件501、烫压头组件502与热铆定位组件503。
所述成品料仓55与环形导轨7之间设置有成品废料盘525。
第六检测装置52,所述第六检测装置52包括至少三个设置在环形导轨7上的检测工位,可分别检测热铆与各零件连接,如滑块安装位置,在检测热铆时可通过CCD视觉检测热铆点前后面积变化;若检测不合格,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成品夹持装置54夹持丢入成品废料盘525,若合格,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控制成品夹持装置54夹持移动至成品料仓55进行摆盘。
摆盘平移模组53,所述摆盘平移模组53包括沿Y轴方向设置且横跨于环形导轨7上方的第九平移导轨504与第十平移导轨505。
成品夹持装置54,如图35所示,所述成品夹持装置54包括沿X轴方向架设在第九平移导轨504与第十平移导轨505上的摆盘横梁506、设置在摆盘横梁506上的摆盘升降滑座507与设置在所述摆盘升降滑座507下端的摆盘夹手安装板508,所述摆盘夹手安装板508上设置有双竖钩夹手组件509、支架夹手组件510、通孔销与固定销夹手组件511和快接头夹手组件512。
双竖钩夹手组件509包括第一摆盘气缸513与两个第一摆盘夹块514;支架夹手组件510包括第二摆盘气缸515与两个第二摆盘夹块516;通孔销与固定销夹手组件511包括第三摆盘气缸517与两个第三摆盘夹块518;快接头夹手组件512包括第四摆盘气缸519与两个第四摆盘夹块520,各摆盘夹块与相应夹持零件适配,由相应气缸驱动对滑轮体进行多点位固定。
成品料仓55,所述成品料仓55包括成品料仓支撑架521,所述成品料仓支撑架521上依次设置有空盘存放区域522、成品摆盘区域523与成品存放区域524;各区域底部设置有载盘移动组件254,该成品料仓55中也设置有载盘移动组件254与载盘堆叠架267,且结构与第一竖钩料仓24的结构相同,本成品料仓55仅在区域划分上有所区别,在成品料仓55中放置为成品滑轮体载盘526。
一种提花机组件中滑轮体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适用于所述自动化生产设备,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将下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并且将两个滑轮安装到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再通过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注塑出竖钩,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接着由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注塑快接,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然后通过上支架装配装置4将上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且位于两个滑轮上方,最后通过总装配装置5将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上支架与下支架进行连接使竖钩与快接限位于两者之间。
具体如下:
A1.装料与模具预注塑,向各个零件料仓放入相应的零件,向通丝绳料轮202安装通丝绳,再拉出通丝绳穿过所述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与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连接至通丝绳张紧装置205,其中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实时检测通丝绳有无接头,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实时检测通丝绳是否用完,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系统8,之后启动竖钩注塑机23与快接注塑机33;
A2.安装下支架,启动所述下支架振动盘102整料,使下支架整齐且有序地进入所述下支架传送机构103,再通过所述下支架分料机构104,其中由下支架检测装置对每个下支架进行检测是否存在缺陷,然后由所述下支架机械手105将下支架一一抓取放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
A3.安装滑轮,启动所述滑轮振动盘130整料,使滑轮整齐且有序地进入所述滑轮传送机构131,再通过所述滑轮分料机构132,其中由滑轮检测装置150对每个滑轮进行检测是否存在缺陷,然后由所述滑轮机械手133一次同时抓取两个滑轮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
A4.拉伸与切断第一通丝绳,启动所述夹丝平移模组219将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伸出的通丝绳拉伸出一定的长度,之后所述升降夹丝机构220升起夹住通丝绳,接着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将通丝绳两端夹住,然后所述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升起将通丝绳切断成一定的长度,其中竖钩机械手221上的第一检测装置238对通丝绳进行检测是否存在缺陷;
A5.注塑竖钩,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预先检测竖钩模具242内有无残留物,接着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将切好的通丝绳抓取移动至竖钩模具242的第一置丝槽245内,且通丝绳两端通过第一固定针246固定,所述竖钩圆盘241旋转将一个竖钩模具242移动至竖钩注塑装置240下进行注塑,接着竖钩机械手221可对竖钩圆盘241上的另一个竖钩模具242进行上料,注塑完后竖钩圆盘241旋转将两个竖钩模具242位置互换,然后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将注塑好的竖钩抓取移动至所述竖钩废料托盘244进行丢料头,再移动至第二检测装置243位置进行检测且与第一检测装置238同时从上方与下方双向检测是否存在缺陷,若有缺陷则丢入竖钩废料托盘244;
A6.竖钩摆盘,若无缺陷,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将注塑好的竖钩继续移动至所述第一竖钩料仓24中摆盘区域251的竖钩载盘249上进行摆盘,其中第一检测装置238检测摆盘是否整齐,若不整齐,由载盘移动组件254将竖钩载盘249移动至人工摆盘区域253调整;
A7.竖钩的转运,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中的所述载盘搬运机械手将所述第一竖钩料仓24中装满竖钩的竖钩载盘249抓取移动到第二竖钩料仓274;
A8.安装竖钩,所述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将第二竖钩料仓274中的竖钩抓取放置在所述竖钩弯丝装置289上,所述竖钩弯丝装置289将竖钩以其通丝绳为中心弯曲180°,然后所述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将弯曲后的竖钩抓取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
A9.通孔销的穿丝与切断,启动所述通孔销振动盘301整料,使通孔销整齐且有序地进入所述通孔销传送机构302,其中由通孔销检测装置对每个通孔销进行检测,再通过所述通孔销平移机构303移动至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的穿丝位置;接着所述通丝绳送丝机构32将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伸出的通丝绳整齐送出并且通过所述送丝平移模组308移动至所述通孔销平移机构303一侧,且将通丝绳穿过通孔销,然后所述拉丝平移模组310移动至通孔销平移机构303另一侧将通丝绳拉伸出一定的长度,之后所述升降夹丝机构220升起夹住通丝绳,接着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将通丝绳两端夹住,然后所述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升起将通丝绳切断成一定的长度,其中快接机械手311上的第三检测装置325对通丝绳进行检测是否存在缺陷;
A10.注塑快接,快接模具检测装置378预先检测快接模具332内有无残留物,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将切好的通丝绳抓取移动至快接模具332的第二置丝槽335内,且通丝绳两端通过第二固定针336固定,所述快接圆盘331旋转将一个快接模具332移动至快接注塑装置330下进行注塑,同时快接机械手311可对快接圆盘331上的另一个快接模具332进行上料;接着快接机械手311可对快接圆盘331上的另一个快接模具332进行上料,注塑完后快接圆盘331旋转将两个快接模具332位置互换,然后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将注塑好的快接抓取移动至所述快接废料托盘334通过气动剪刀337进行剪料头与丢料头,再移动至第四检测装置333位置进行检测且与第三检测装置325同时从上方与下方双向检测是否存在缺陷,若有缺陷则丢入快接废料托盘334;
A11.快接摆盘,若无缺陷,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将注塑好的快接抓取移动至所述第一快接料仓34中摆盘区域的快接载盘338上进行摆盘,其中第三检测装置325检测摆盘是否整齐,若不整齐,由载盘移动组件254将快接载盘338移动至人工摆盘区域253调整;
A12.快接的转运,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中的所述载盘搬运机械手将所述第一快接料仓34中装满快接的快接载盘338抓取移动到第二快接料仓;
A13.安装滑块与快接,启动所述滑块振动盘345整料,使滑块整齐且有序地进入滑块传输轨道346,其中滑块检测装置对每个滑块进行检测,再移动至所述滑块错位机构349;所述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将第二快接料仓中的快接抓取放置在所述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上,所述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将快接以其通丝绳为中心弯曲180°,并且同时将滑块安装到快接头上;所述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将弯曲后的快接抓取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
A14.安装上支架,启动所述上支架振动盘整料,使上支架整齐且有序地进入所述上支架传送机构,其中上支架检测装置对每个上支架进行检测,再通过所述上支架分料机构由所述上支架机械手一一抓取放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两个滑轮上方;
A15.热铆与检测,所述环形导轨7将装好滑轮体各零件的滑轮体载具77传送至第五检测装置56检测各零件是否齐全,若合格则继续传送至所述热铆装置51中进行热铆,若不合格则不进行热铆,直接传送至成品废料盘525处由成品夹持装置54夹持丢入;
A16.检测与存放,所述环形导轨7将热铆工序后的滑轮体载具77传送至第六检测装置52,检测热铆连接以及各零件连接,若检测不合格,直接由成品夹持装置54夹持丢入成品废料盘525,若检测合格,由所述成品夹持装置54抓取移动至所述成品料仓55进行摆盘与存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盘、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所述滑轮体包括下支架(B1)、上支架(B2)、两个滑轮(B3)、竖钩(B4)以及快接(B5),所述竖钩(B4)包括第一通丝绳(B41)与设置在第一通丝绳(B41)两端的竖钩件(B42),所述快接(B5)包括第二通丝绳(B51)、套设在第二通丝绳(B51)上的通孔销(B52)、设置在第二通丝绳(B51)两端的固定销(B53)与快接头(B54)以及设置在快接头(B54)上的滑块(B55),所述下支架(B1)上设置有两根转轴(B11),所述滑轮(B3)位于转轴(B11)上,所述第一通丝绳(B41)与第二通丝绳(B51)分别安装在一个滑轮(B3)与下支架(B1)之间,所述上支架(B2)与下支架(B1)连接使竖钩(B4)与快接(B5)限位于两者之间;
其特征在于,本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上支架装配装置(4)、总装配装置(5)、第一机箱(6)、环形导轨(7)与控制系统(8);
所述第一机箱(6)用于作为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支撑部件;
所述环形导轨(7)设置于所述第一机箱(6)中部且与各装置联动配合,所述环形导轨(7)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滑轮体的滑轮体载具(77),所述滑轮体载具(77)跟随环形导轨(7)循环移动;
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用于将下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并且将两个滑轮安装到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
所述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用于生产竖钩,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
所述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用于生产快接,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
所述上支架装配装置(4)用于将上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且位于两个滑轮上方;
所述总装配装置(5)用于将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上支架与下支架进行连接使竖钩与快接限位于两者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7)包括轨道支架(71)、链条导轨组件(72)、设置在链条导轨组件(72)两端的链轮(73)以及链条(74),所述链条导轨组件(72)包括两条设置在轨道支架(71)上相隔一定间距且互相平行的链条导轨(721),所述链条导轨(7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链条(74)的安装槽(7211),所述轨道支架(71)两端设置有链轮安装板(75),所述链条导轨组件(72)位于两个链轮安装板(75)之间,所述安装槽(7211)内的链条(74)上连接有若干载具移动台(76),所述滑轮体载具(77)安装在载具移动台(7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包括下支架上料装置(11)与滑轮上料装置(12);
所述下支架上料装置(11)包括下支架料仓(101)、下支架振动盘(102)、下支架传送机构(103)、下支架分料机构(104)、下支架机械手(105)、下支架检测装置与下支架废料托盘,所述下支架传送机构(103)一端与下支架振动盘(102)连接,其另一端与下支架分料机构(104)连接;所述下支架上料装置(11)用于由下支架料仓(101)供料至下支架振动盘(102)进行整料,再通过下支架传送机构(103)传送至下支架分料机构(104)进行错位,之后由下支架机械手(105)抓取下支架放置在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所述下支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下支架是否存在缺陷,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再控制下支架机械手(105)抓取下支架移动至滑轮体载具(77)或者下支架废料托盘;
所述滑轮上料装置(12)包括滑轮料仓(129)、滑轮振动盘(130)、滑轮传送机构(131)、滑轮分料机构(132)、滑轮机械手(133)、滑轮检测装置与滑轮废料托盘,所述滑轮传送机构(131)一端与滑轮振动盘(130)连接,其另一端与滑轮分料机构(132)连接;所述滑轮上料装置(12)用于由滑轮料仓(129)供料至滑轮振动盘(130)进行整料,再通过滑轮传送机构(131)传送至滑轮分料机构(132)进行错位,之后由滑轮机械手(133)抓取两个滑轮分别安装在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所述滑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滑轮是否存在缺陷,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8),再控制滑轮机械手(133)抓取滑轮移动至滑轮体载具(77)或者滑轮废料托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包括通丝绳上料装置(21)、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竖钩注塑机(23)、竖钩周转装置(25)、竖钩安装装置(26)与第二机箱(27);
所述通丝绳上料装置(21)包括通丝绳支架(201)、设置在通丝绳支架(201)上的若干通丝绳料轮(202)、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以及通丝绳张紧装置(205),所述通丝绳料轮(202)上的通丝绳穿过两个检测装置至通丝绳张紧装置(205),所述通丝绳接头检测装置(203)用于检测通丝绳是否存在接头并反馈至控制系统,所述通丝绳余量检测装置(204)用于检测通丝绳是否用完并反馈至控制系统,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用于使通丝绳处于拉紧状态;
所述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包括夹丝平移模组(219)、升降夹丝机构(220)、竖钩机械手(221)与电热丝切丝机构(222),所述升降夹丝机构(220)设置在夹丝平移模组(219)夹丝移动路径上,所述通丝绳拉丝与切断装置(22)用于通过夹丝平移模组(219)将所述通丝绳张紧装置(205)输送出的通丝绳拉出一定的长度,再由升降夹丝机构(220)和竖钩机械手(221)进行固定,之后由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切断成一定的长度;
所述竖钩注塑机(23)包括竖钩注塑机架(239)与设置在竖钩注塑机架(239)上的竖钩注塑装置(240),所述竖钩注塑机架(239)与竖钩注塑装置(240)之间设置有竖钩圆盘(241),所述竖钩圆盘(241)上安装有竖钩模具(242),所述竖钩模具(242)包括若干第一置丝槽(245),所述第一置丝槽(245)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通丝绳的第一固定针(246);
所述竖钩周转装置(25)包括设置在第二机箱(27)上的第一竖钩料仓(24)、载盘搬运机械手与设置在第一机箱(6)上的第二竖钩料仓;所述载盘搬运机械手设置在第一机箱(6)与第二机箱(27)之间用于将第一竖钩料仓(24)的竖钩载盘搬运至第二竖钩料仓;
所述竖钩安装装置(26)包括竖钩平移模组(288)与竖钩弯丝装置(289);所述竖钩平移模组(288)上设置有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与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所述竖钩安装装置(26)用于通过竖钩弯丝夹持组件(290)夹持竖钩至竖钩弯丝装置(289)对通丝绳进行弯曲,再由竖钩安装夹持组件(291)夹持弯曲后的竖钩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钩机械手(221)上设置有第一检测装置(238),在所述竖钩机械手(221)夹持转移路径上设置有第二检测装置(243)与竖钩废料托盘(244),所述第二机箱(27)上设置有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8)、第二检测装置(243)与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均和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系统(8);所述第一检测装置(238)用于检测通丝绳是否存在缺陷、检测注塑好的竖钩是否存在缺陷和在竖钩机械手(221)对竖钩进行摆盘时检测是否摆整齐;所述第二检测装置(243)用于检测注塑好的竖钩是否存在缺陷;所述竖钩模具检测装置(247)用于在注塑前后检测竖钩模具(242)内是否存在残留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包括通孔销穿丝装置、快接注塑机(33)、快接周转装置(35)、快接安装装置(36)与第三机箱(37),所述通孔销穿丝装置包括通丝绳上料装置(21)、通孔销上料装置(31)和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
所述通孔销上料装置(31)包括通孔销振动盘(301)、通孔销传送机构(302)与通孔销平移机构(303),所述通孔销传送机构(302)一端与通孔销振动盘(301)连接,其另一端与通孔销平移机构(303)连接,所述通孔销上料装置(31)用于由通孔销振动盘(301)整料与供料至通孔销传送机构(302),再由通孔销平移机构(303)将通孔销移动至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
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包括送丝平移模组(308)、设置在送丝平移模组(308)上的通丝绳送丝机构(309)、拉丝平移模组(310)、快接机械手(311)、升降夹丝机构(220)与电热丝切丝机构(222);所述通丝绳送丝与穿丝装置(32)用于通过通丝绳送丝机构(309)送出通丝绳穿过,再由通孔销平移机构(303)上的通孔销,之后通过拉丝平移模组(310)将通丝绳拉出一定的长度,并通过快接机械手(311)与升降夹丝机构(220)固定后由电热丝切丝机构(222)切断成一定的长度;
所述快接注塑机(33)包括快接注塑机架(329)与设置在快接注塑机架(329)上的快接注塑装置(330),所述快接注塑机架(329)与快接注塑装置(330)之间设置有快接圆盘(331),所述快接圆盘(331)上安装有快接模具(332),所述快接模具(332)包括若干第二置丝槽(335),所述第二置丝槽(335)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通丝绳的第二固定针(336);
所述快接安装装置(36)包括滑块上料机构(339)和快接平移模组(340)与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所述快接平移模组(340)上设置有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与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所述快接安装装置(36)用于通过快接弯丝夹持组件(343)夹持快接至快接弯丝与安装滑块机构(341)对通丝绳进行弯曲和安装滑块,再由快接安装夹持组件(344)夹持弯曲后的快接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机械手(311)上设置有第三检测装置(325),在所述快接机械手(311)夹持转移路径上设置有第四检测装置(333)与快接废料托盘(334),所述快接废料托盘(334)上设置有气动剪刀(337),所述第三机箱(37)上设置有快接模具检测装置(378),所述第三检测装置(325)、第四检测装置(333)与快接模具检测装置(378)均和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并将检测结果反馈至控制系统(8);所述第三检测装置(325)用于检测通丝绳是否存在缺陷、检测注塑好的快接是否存在缺陷和在快接机械手(311)对快接进行摆盘时检测是否摆整齐;所述第四检测装置(333)用于检测注塑好的快接是否存在缺陷;所述快接模具检测装置(378)用于在注塑前后检测快接模具(332)内是否存在残留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装配装置(4)包括上支架料仓、上支架振动盘、上支架传送机构、上支架分料机构、上支架机械手、上支架检测装置与上支架废料托盘,所述上支架传送机构一端与上支架振动盘连接,其另一端与上支架分料机构连接,所述上支架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所述上支架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上支架是否存在缺陷,并将结果反馈至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再控制上支架机械手将上支架移动至滑轮体载具(77)或者上支架废料托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装配装置(5)包括第五检测装置(56)、热铆装置(51)、第六检测装置(52)、摆盘平移模组(53)、成品夹持装置(54)与成品料仓(55);
所述第五检测装置(56)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用于在热铆前检测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除上支架外的零件是否齐全;
所述热铆装置(51)用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进行热铆连接,所述热铆装置(51)包括热铆烫压组件(501)、烫压头组件(502)与热铆定位组件(503);
所述第六检测装置(52)与所述控制系统(8)连接用于检测热铆连接与滑块安装位置;
所述成品夹持装置(54)设置在所述摆盘平移模组(53)上,其用于将滑轮体在所述成品料仓(55)中进行摆盘与存放;
所述成品料仓(55)与环形导轨(7)之间设置有成品废料盘(525)。
10.一种提花机组件中滑轮体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下支架与滑轮装配装置(1)将下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并且将两个滑轮安装到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再通过竖钩注塑与装配装置(2)注塑出竖钩,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一个滑轮之间,接着由快接注塑与装配装置(3)注塑快接,并且将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与另一个滑轮之间,然后通过上支架装配装置(4)将上支架安装到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下支架的两根转轴上且位于两个滑轮上方,最后通过总装配装置(5)将所述滑轮体载具(77)上的上支架与下支架进行连接使竖钩与快接限位于两者之间。
CN202210807584.8A 2022-07-09 2022-07-09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Active CN115122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7584.8A CN115122662B (zh) 2022-07-09 2022-07-09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07584.8A CN115122662B (zh) 2022-07-09 2022-07-09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2662A CN115122662A (zh) 2022-09-30
CN115122662B true CN115122662B (zh) 2024-01-30

Family

ID=8338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07584.8A Active CN115122662B (zh) 2022-07-09 2022-07-09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2266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15037A (en) * 1910-08-06 1912-01-11 Charles Georges A Mechanism for Automatically Driving One or More Embroidery Looms and their Frames by Means of a Jacquard Mechanism.
WO2001017759A1 (fr) * 1999-09-07 2001-03-15 Fuji Seiko Co., Ltd.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e materiau a nappe pour pneumatiques
CN105495811A (zh) * 2015-11-20 2016-04-20 南京邮电大学 工艺仿真花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1737827A (zh) * 2020-07-29 2020-10-02 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立体集群式飞机壁板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及其规划控制方法
CN113910537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镶嵌配件的注塑管件的生产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15037A (en) * 1910-08-06 1912-01-11 Charles Georges A Mechanism for Automatically Driving One or More Embroidery Looms and their Frames by Means of a Jacquard Mechanism.
WO2001017759A1 (fr) * 1999-09-07 2001-03-15 Fuji Seiko Co., Ltd.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fabrication de materiau a nappe pour pneumatiques
CN105495811A (zh) * 2015-11-20 2016-04-20 南京邮电大学 工艺仿真花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11737827A (zh) * 2020-07-29 2020-10-02 上海上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立体集群式飞机壁板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及其规划控制方法
CN113910537A (zh) * 2021-09-30 2022-01-11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镶嵌配件的注塑管件的生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2662A (zh) 2022-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3166B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及其操作方法
CN111531787A (zh) 全自动挂钩装配系统
CN114030882B (zh) 一种具有变距夹爪的上料装置
CN113772430A (zh) 一种纱锭码垛龙门自动化生产线及其工作方法
CN111069081A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机台
CN210655194U (zh) 一种滤波器包胶机
CN210388019U (zh) 一种采用智能机器人的胶带输送机槽型支架焊接系统
CN115122662B (zh) 一种提花机组件滑轮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13691982U (zh) 一种芯片组装上下料机
CN108907862A (zh) 一种气缸端盖加工用机器人上下料自动线
CN217780062U (zh) 一种自动交错上下料机构
CN107511679B (zh) 一种燃油泵自动装配线的左端装配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09971316U (zh) 一种注塑机预埋注塑用金属网上料系统
CN107352079B (zh) 一种多支肠用机器人摆肠机
CN213951541U (zh) 汽车座椅自动缝纫金属挂钩自动排序缝纫设备
CN111069086B (zh) 一种注塑件检测收料方法
CN212554746U (zh) 全自动挂钩装配系统
CN219822866U (zh) 一种全自动产品上料装置及组装系统
CN220466803U (zh) 一种托盘上料机构
CN217802139U (zh) 一种用于提花机组件自动注塑设备的快接通丝绳制备装置
CN109848075A (zh) 带机械手的ate测试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9788372U (zh) 一种绕丝筒上下料夹具、机器人及生产线
CN217752450U (zh) 一种用于提花机组件自动注塑上下料设备的竖钩生产装置
CN214421719U (zh) 纸托自动化加工系统
CN209502800U (zh) 自动化铁圈上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