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21865A -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 Google Patents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21865A
CN115121865A CN202111536252.2A CN202111536252A CN115121865A CN 115121865 A CN115121865 A CN 115121865A CN 202111536252 A CN202111536252 A CN 202111536252A CN 115121865 A CN115121865 A CN 115121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state
trajectory
reciprocating
t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625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勇太
鹈饲智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2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21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23D51/16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of drives or feed mechanisms for straight tools, e.g. saw blades, or b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6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actuat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ower or prime m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49/00Machines or devices for sawing with straight reciprocating saw blades, e.g. hacksaws
    • B23D49/10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 B23D49/16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sawing devices with straight saw blades actuated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power or prime movers
    • B23D49/162Pad sawing devices
    • B23D49/165Pad sawing devices with means to move the saw blades in an orbital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1/0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 B23D51/08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of devices for mounting straight saw blades or other tools
    • B23D51/10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working with straight blades, characterised only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articular parts; Carrying or attaching means for tool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a carrier at both ends of devices for mounting straight saw blades or other tools for hand-held or hand-operated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59/00Accessori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awing machines or saw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作为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的往复锯具有:棒状的滑动件(6),其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刀片保持部,其被配置于滑动件的前端部;轨迹机构(12),其伴随着滑动件的往复运动,使刀片保持部向上下方向进行轨迹运动;和轨迹切换机构(14),其进行基于轨迹机构的轨迹状态的切换。轨迹切换机构包括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操作柄主体(172)。操作柄主体具有能够间接地支承滑动件的第1平面。第1平面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第1部分是比操作柄主体中左右方向的假想中心轴线靠前侧的部分,第2部分是比中心轴线靠后侧的部分。据此,能够以具有稳定性的状态切换有无进行轨迹运动和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

Description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式往复锯等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背景技术
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4554982号(专利文献1)的第[0020]段中公开了一种安装有锯片的滑动件在往复运动时进行轨迹运动的往复锯。
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4554982号的第[0016]段中公开了一种冷却用空气沿着滑动件向前方排出的往复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4554982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中,期待一种能够以具有稳定性的状态切换有无进行轨迹运动和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技术。
另外,在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中,期待一种抑制粉尘(切屑)飞扬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了第1公开例所涉及的往复运动式工具。该往复运动式工具可以具有:马达;棒状的滑动件;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以所述滑动件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将所述马达的旋转转换为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并传递给所述滑动件;顶端工具保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前端部,能够将具有作用于被加工件的作用部的顶端工具以所述作用部成为下侧和上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安装;轨迹机构,其伴随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往复运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向上下方向进行轨迹运动;和轨迹切换机构,其进行有无由所述轨迹机构进行的所述轨迹运动和由所述轨迹机构进行的所述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所涉及的轨迹状态的切换。所述轨迹切换机构可以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状部分。所述轴状部分可以具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滑动件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可以具有第1部分,该第1部分为所述轴状部分中的比左右方向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靠前侧的部分。另外,所述支承面可以具有第2部分,该第2部分为比所述中心轴线靠后侧的部分。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了第2公开例所涉及的往复运动式工具。该往复运动式工具可以具有:马达,其具有定子和转子;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通过所述马达驱动;棒状的滑动件,其与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连接并进行往复运动;和顶端工具保持部,其被保持于所述滑动件的前端并保持顶端工具。可以具有动力传递外壳,该动力传递外壳收容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且所述滑动件从前端突出。可以具有被配置在所述动力传递外壳的外侧的罩。可以具有能够与所述转子一体旋转的风扇。可以在所述动力传递外壳与所述罩之间设置有所述风扇的冷却风的第1通道。所述第1通道可以分岔为朝向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第2通道和不朝向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第3通道。
[发明效果]
主要根据第1公开例所涉及的往复运动式工具,能够以具有稳定性的状态切换有无进行轨迹运动和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
另外,主要根据第2公开例所涉及的所述往复运动式工具,能够抑制粉尘的飞扬。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的左上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从上方侧观察图2中的往复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及其周边的部件所涉及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6是从下方侧观察图2中的往复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及其周边的部件所涉及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2中的往复运动转换机构的一部分及其周边的部件所涉及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8是将轨迹切换操作柄的旋钮部从图7的状态向前方推倒时的中央纵剖视图。
图9是从图1的往复锯的前部中的右上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10是图2的前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
图12是图10的C-C剖视图。
图13是图1的往复锯的前上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14是从前部下方观察图1的往复锯的上侧动力传递外壳所涉及的立体图。
图15A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1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高点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5B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1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低点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图16A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高点为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6B是图16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低点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图17A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高点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7B是图17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的最低点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与图11相同的图。
图19是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与图14相同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往复锯(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3:马达;4:风扇;5:往复运动转换机构;6:滑动件;12:轨迹机构;14:轨迹切换机构;20:动力传递外壳;20a: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2:罩;30:第1握柄部(握柄部);62:灯;71:定子;72:转子;108:曲柄凸轮(曲柄);122:偏心销;130:凸轮部;138:刀片保持部(顶端工具保持部);156:轴承;161:滑动件支架;170、270:轨迹切换操作柄;172、272:操作柄主体(轴状部分);176、276:第1平面(支承面);176a、276a、277a:第1部分;176b、276b、277b:第2部分;178:第2平面(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180:突条部;181L、181R:间隙(第1通道);186:壁部;188L、188R:孔;192:第2通道;193:第3通道;198:前下排气孔(下排气孔);240:释放鼓;277:第2平面(支承面);278:第3表面(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C:(操作柄主体的假想的)中心轴线(旋转轴线);W1:(第1通道的)排气风;W2:(第2通道的)排气风;W3:(第3通道的)排气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往复锯可以具有:马达;棒状的滑动件;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在将滑动件的延伸方向设为前后方向时,其将马达的旋转转换为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并传递给滑动件;和刀片保持部,其能够将具有作用于被加工件的刀刃的刀片以刀刃成为下侧和上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安装,且被配置于滑动件的前端部。还可以具有轨迹机构,该轨迹机构伴随着滑动件的往复运动而使刀片保持部向上下方向进行轨迹运动。还可以具有轨迹切换机构,该轨迹切换机构进行有无由轨迹机构进行的轨迹运动和由轨迹机构进行的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一方所涉及的轨迹状态的切换。轨迹切换机构可以包含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操作柄主体。操作柄主体可以具有能够间接地支承滑动件的第1平面。第1平面可以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所述第1部分是比操作柄主体中的左右方向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靠前侧的部分,所述第2部分是比中心轴线靠后侧的部分。
在该情况下,滑动件被第1平面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支承。因此,在该支承中,可抑制不操作旋钮部而使操作柄主体绕中心轴线的旋转。因此,通过具有第1平面的操作柄主体能够以具有稳定性的状态切换有无轨迹运动和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
此外,第1平面可以通过操作柄主体绕中心轴线的旋转来切换到支承滑动件的状态(第1轨迹状态下的滑动件支架下部的支承)和不支承滑动件的状态(第2轨迹状态下的不支承滑动件支架的前侧配置)中的任一方。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切换轨迹运动的结构变得更简单。
而且,第1部分和第2部分可以是作为共同的平面的第1平面。在这种情况下,第1平面在前后方向上与中心轴线相交,从而使用于稳定地支承滑动件的结构变得更简单。
另外,操作柄主体可以具有多个支承面作为第1平面和第2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滑动件由第1平面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支承,并且由第2平面的第1部分和第2部分支承。因此,在这些支承中,可分别抑制不通过操作而使操作柄主体绕中心轴线的旋转。因此,通过具有第1平面和第2平面的操作柄主体能够以具有稳定性的状态切换有无轨迹运动和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另外,在简单的结构中设置有用于切换多个轨迹状态的支承面,该支承面对多个滑动件进行支承。
另外,轨迹机构还可以包括滑动件支架,该滑动件支架将滑动件以能够往复运动的方式承受。第1平面可以经由滑动件支架来支承滑动件。在这种情况下,轨迹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另外,轨迹机构可以包括凸轮部,该凸轮部能够与滑动件的下部间接地接触。可以通过凸轮部与滑动件间接地接触来进行刀片保持部的轨迹运动。轨迹切换机构可以进行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的切换,其中,第1轨迹状态是凸轮部不进行与滑动件间接地接触或凸轮部的一部分进行与滑动件间接地接触的状态,第2轨迹状态是比在第1轨迹状态中进行与滑动件间接地接触的凸轮部的一部分大的凸轮部的部分或凸轮部的整体进行与滑动件间接地接触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轨迹机构和轨迹切换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此外,轨迹机构可以具有:筒状的滑动件支架,其将滑动件6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承受;和轴承,其被安装在滑动件支架的外表面上。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可以是具有与滑动件连接的上下方向的偏心销,且向前后左右扩展的圆盘状的曲柄凸轮。凸轮部可以在曲柄凸轮的上表面从上方观察时被设置为环状,并能够与轴承接触,第1平面可以经由滑动件支架来支承滑动件。在这种情况下,轨迹机构和轨迹切换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而且,操作柄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圆柱状。在这种情况下,轨迹切换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另外,可以通过绕操作柄主体的中心轴线旋转来切换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其中,所述第1轨迹状态是不进行轨迹运动或在第1范围内进行轨迹运动的状态,所述第2轨迹状态是在比第1范围大的第2范围内进行轨迹运动的状态。第1轨迹状态下的第1平面可以包括第1部分和第2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轨迹状态下,第1平面更稳定地支承滑动件。因此,提高了第1轨迹状态的稳定性。
而且,操作柄主体可以具有第2平面,该第2平面用于在第2轨迹状态下既不直接地也不间接地支承滑动件。第1平面可以被配置在第2平面的前方。在这种情况下,轨迹切换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此外,往复锯可以具有:马达,其具有定子和能够相对于定子旋转的转子;滑动件;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能够将转子的旋转转换为滑动件的往复运动;和刀片保持部,其被配置在滑动件的前端。还具有轨迹切换操作柄,该轨迹切换操作柄对轨迹运动中的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进行切换,其中,所述轨迹运动是刀片保持部伴随着滑动件的往复运动而向上下方向的运动,所述第1轨迹状态是轨迹运动在第1范围内进行的状态,所述第2轨迹状态是轨迹运动在比第1范围大的第2范围内进行的状态。轨迹切换操作柄可以具有在第1轨迹状态下间接地支承滑动件的第1平面。
在这种情况下,在轨迹运动在第1范围内进行的第1轨迹状态下,滑动件被第1平面更稳定地支承。
另外,可以具有至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握柄部。可以具有保持往复运动转换机构的动力传递外壳。可以具有滑动件支架,该滑动件支架将滑动件以能够往复运动的状态承受,并且其以能够摆动的方式保持于动力传递外壳。可以为,轨迹切换操作柄能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的旋转轴线(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可以为,在轨迹运动在第1范围内进行的第1轨迹状态下,第1平面能够支承滑动件支架的下部。第1平面可以位于旋转轴线(中心轴线)的正上方。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了轨迹切换操作柄对滑动件支架所进行的支承的稳定性。此外,抑制轨迹切换操作柄在没被操作的情况下的旋转,抑制在没有使用者操作下的轨迹状态的切换。
此外,轨迹切换操作柄可以具有第2平面,在轨迹运动在比第1范围更大的第2范围内进行的第2轨迹状态下,该第2平面用于支承滑动件或者既不直接地也不间接地支承滑动件。在这种情况下,轨迹切换机构的结构更简单。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往复锯可以具有:马达,其具有定子和转子;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由马达驱动;棒状的滑动件,其与往复运动转换机构连接,进行往复运动;和刀片保持部,其被保持于滑动件的前端,对刀片进行保持。可以具有动力传递外壳,该动力传递外壳收容往复运动转换机构,且滑动件从该动力传递外壳的前端突出。可以具有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的外侧的罩。可以具有能够与转子一体旋转的风扇。在动力传递外壳与罩之间可以设置风扇的冷却风的第1通道(间隙)。第1通道可以分岔为朝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第2通道和不朝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第3通道。
在该情况下,朝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风量减少,抑制了粉尘(切屑)的飞扬。
本发明所涉及的往复锯可以具有:马达,其具有定子和转子;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由马达驱动;棒状的滑动件,其与往复运动转换机构连接,进行往复运动;和刀片保持部,其被保持于滑动件的前端,对刀片进行保持。可以具有动力传递外壳,该动力传递外壳收容往复运动转换机构,且滑动件从该动力传递外壳的前端突出。可以具有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的外侧的罩。可以具有能够与转子一体旋转的风扇。在动力传递外壳与罩之间可以设置风扇的冷却风的第1通道。第1通道可以不朝向刀片保持部侧而与到达外部的通道连接。
在该情况下,能抑制朝向顶端工具保持部侧的风,从而能抑制粉尘的飞扬。
第3通道可以包括在动力传递外壳上开设的孔。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第3通道。
第3通道可以包括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上的壁部。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第3通道。
壁部可以是圆弧带状。在这种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包围滑动件的第3通道。
可以将刀片的作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第1通道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的上部与罩的上部之间。在该情况下,第1通道以避开往复运动转换机构等的状态更简单地形成。
第3通道可以包括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的上部的孔。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第3通道。
第3通道可以包括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的下部的下排气孔。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第3通道。另外,第3通道的风不容易朝向刀片保持部。
可以将滑动件的延伸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并具有照亮刀片保持部的前方的灯。第1通道可以被突条部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突条部收容灯的引线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简单地形成第1通道和灯。
第3通道可以包括在动力传递外壳上开设的孔。两个孔可以被设置在突条部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简单地形成第1通道和第3通道以及灯。
可以将刀片的作用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动力传递外壳具有上侧动力传递外壳和位于其下侧的下侧动力传递外壳。在这种情况下,动力传递外壳以容易配置内部机构的状态更简单地形成。
第3通道可以包括形成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上的壁部。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上侧动力传递外壳和第3通道。
第3通道可以包括形成在下侧动力传递外壳上的下壁部。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下侧动力传递外壳和第3通道。
第3通道可以包括形成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上的壁部。壁部的下端部可以与下壁部的上端部呈连续状地结合。在该情况下,更简单地形成上侧动力传递外壳和下侧动力传递外壳以及第3通道。
还可以具有筒状的释放鼓,该释放鼓用于释放被刀片保持部保持的刀片。第2通道可以被配置在释放鼓的径向内侧。在该情况下,能够更简单地形成释放鼓和第2通道。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更例适宜地进行说明。
该方式涉及一种作为电动工具、往复运动式工具的一例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往复锯。
该方式及变更例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确定的方向,有时根据作业的状况和移动的部件的状态中的至少一方等而变化。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及变更例。
[第1方式]
图1是从左上前方观察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中央纵剖视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在图2和图3中,图中的右侧是往复锯1的前方,图中的上侧是往复锯1的上方。
往复锯1具有主体外壳2、马达3、风扇4、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作为输出部的滑动件6、导靴8、配重机构9、轨迹机构12、轨迹切换机构14和释放机构201。
主体外壳2是直接或间接地保持各种部件的支承框。
主体外壳2包括马达外壳18、动力传递外壳20和罩22。
马达外壳18的前部为筒状。马达外壳18的后部形成为环状。马达外壳18由塑料制成。
马达外壳18将马达3保持在前上部内。马达3具有马达壳体3a。马达壳体3a是马达3的外部轮廓。马达壳体3a为筒状。马达壳体3a的前部开口。马达外壳18经由马达壳体3a而与动力传递外壳20连接。
马达外壳18为对开形状,具有左马达外壳18a和右马达外壳18b。
左马达外壳18a具有多个螺纹凸起24。右马达外壳18b具有多个螺纹孔(省略图示)。螺纹孔的配置与螺纹凸起24的配置对应。右马达外壳18b通过将多个螺钉28分别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插入螺纹凸起24和螺纹孔中而固定于左马达外壳18a。
马达外壳18中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环状部的后部是第1握柄部30。第1握柄部30由使用者把持。
在马达外壳18的后部的环状部中的与第1握柄部30的前表面相向的部分开设有多个进气孔31。各进气孔31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在各进气孔31的前侧配置有马达3。
主开关32被保持在第1握柄部30的上部。
主开关32具有扳机33和主开关主体部34。
扳机33在第1握柄部30的上部的前侧露出。使用者能够通过指尖对扳机33进行扣动(使其向后方移动)操作。扳机33被配置在主开关主体部34的前方。扳机33与主开关主体部34连接。
主开关主体部34被配置在第1握柄部30的上部内。主开关主体部34通过扳机33的操作来切换接通、断开。主开关主体部34在扳机33的扣入量为规定量以上时接通。另外,主开关主体部34发送根据该规定量以上的扣入量而进行变化的信号(例如电阻值)。
扳机33经由主开关主体部34切换马达3的接通、断开。扳机33是用于操作马达3的接通、断开的开关操作部。
在扳机33的上侧设置有解锁按钮35。解锁按钮35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
解锁按钮35的左部和右部从马达外壳18露出。解锁按钮35通过被按压其左部而能够向右方滑动。另外,解锁按钮35通过被按压其右部而能够向左方滑动。
当解锁按钮35向右方滑动而位于右侧时,阻止扳机33的扣动操作。因此,无法接通马达3。当解锁按钮35向左方滑动而位于左侧时,允许扳机33的扣动操作。因此,能够接通马达3。
在解锁按钮35的前方设置有速度切换拨盘36。速度切换拨盘36为向上下左右扩展的圆盘状,能够旋转操作。速度切换拨盘36的上部从马达外壳18露出。
速度切换拨盘36发送与旋转位置(角度)对应的信号。
马达外壳18在马达3的下侧保持控制器40。控制器40具有控制电路基板42和控制器壳体44。
控制电路基板42控制马达3。在控制电路基板42上至少搭载有微型计算机和多个(6个或12个)开关元件。
控制器壳体44由金属(铝)制成,且为无盖的箱状。控制电路基板42被装入控制器壳体44内。通过向控制器壳体44内注入模塑体而形成覆盖控制电路基板42的模塑层46。
控制器40被配置在马达3的下方。控制器40采取倾斜的姿势,更详细而言,采取向前上方倾斜(前高后低)的姿势。
控制器壳体44的前表面沿着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的前壁18W设置。马达外壳18保持控制器40。
在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开设有多个后下排气孔48。各后下排气孔48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左右方向上排列。
各后下排气孔48被配置在马达外壳18中的比保持控制器40的部分靠下方的部分。即,各后下排气孔48被配置在马达外壳18中的相对于控制器40而与风扇4相反的一侧的部分。
控制器壳体44的前表面与前壁18W之间成为供来自风扇4的冷却用的排气风WD通过的排气路径。排气风WD从各后下排气孔48向外部排出。
马达外壳18的后下部18E相对于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向上方凹进。
在马达外壳18的后下部18E上设置有电池安装部50。
在马达外壳18的后下部18E上形成有开口部。
电池安装部50保持端子台52。端子台52的前部为箱状,端子台52的后部为板状。端子台52封堵马达外壳18的后下部18E的开口部,并从该开口部露出。端子台52保持多个端子板(省略图示)。
电池54通过从后侧向前方滑动而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0。所安装的电池54与端子台52(端子板)电连接。电池54向马达3供给电力。
动力传递外壳20直接或间接地支承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滑动件6、配重机构9、轨迹机构12和轨迹切换机构14各部。动力传递外壳20由金属制成。动力传递外壳20与马达外壳18的前侧连接。
动力传递外壳20为对开形状,且是前后具有开口部的筒状。由于配置有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因此动力传递外壳20能够作为转换机构外壳。
动力传递外壳20具有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和轴承保持架114。
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通过多个上下方向的螺钉55(图4)被固定于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
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的后端部通过从马达壳体3a向前方延伸的多个前后方向的螺钉(省略图示)被安装于马达外壳18的前端部。
罩22为筒状。罩22外装于动力传递外壳20。罩22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外侧。罩22由弹性体(橡胶)制成,并且作为热绝缘罩或电绝缘罩被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外侧。另外,罩22也可以不包含在主体外壳2的构成要素中。另外,罩22也可以由塑料形成。
罩22的后端部覆盖马达外壳18的前端部。罩22在外表面与马达外壳18连续。
在罩22的中央部的左右侧设置有多个主体部排气孔56(图1、图9)。左侧的各主体部排气孔56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同样,右侧的各主体部排气孔56(图9)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各主体部排气孔56被配置在比风扇4靠前方的位置。
此外,轨迹切换操作柄用孔58开设在罩22的左后部上(图1)。轨迹切换操作柄用孔58在上下前后方向上扩展。
另一方面,罩22的下部、即主体外壳2的前部成为第2握柄部60。第2握柄部60由使用者把持。
另外,主体外壳2的分割数量、主体外壳2的每个分割部分的大小、和主体外壳2的各分割部分的形状中的至少任一方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马达外壳18的后部也可以形成为与马达外壳18分体设置的手柄外壳。另外,电池安装部50也可以与马达外壳18分体设置。
另外,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前上部与罩22的前上部之间配置有灯62。灯62具有LED基板。LED基板搭载有LED。
灯62发光并向前方照射光。灯62能够照射滑动件6的前方的切割位置附近。
马达3、主开关主体部34、速度切换拨盘36、端子台52(端子板)和灯62分别通过未图示的多根引线而与控制电路基板42电连接。
由马达外壳18中的保持马达3的部分(马达3的外侧的部分)、动力传递外壳20、被上述部件保持的各种部件、和罩22形成往复锯1的主体部69。
马达3为电动马达。马达3是无刷马达。马达3被DC驱动。
马达3具有马达壳体3a、定子71和转子72。
马达壳体3a被保持在马达外壳18上。
定子71具有多个(6个)线圈73。定子71为圆筒状。
在定子71上固定有传感器基板75。在传感器基板75的后表面固定有多个(3个)磁传感器。各磁传感器得到表示转子72的旋转位置的旋转检测信号来获取转子72的旋转状态。另外,传感器基板75和控制电路基板42通过未图示的多根(6根)引线(信号线)电连接。信号线通过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内。
而且,在定子71上设置有线圈连接部77,线圈连接部77作为接点以规定的方式电连接各线圈73。线圈连接部77与未图示的多根(3根)引线(电源线)的第1端部连接。3根电源线涉及三相。各电源线通过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内。各电源线的第2端部与控制电路基板42连接。
转子72被配置在定子71的内侧。马达3是内转子型。
转子72具有马达轴80、转子铁芯82、多个(4个)永久磁铁84、和套筒86。
马达轴80为圆柱状,沿前后延伸。马达轴80由金属制成。马达轴80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马达轴80的前端部到达动力传递外壳20的后端部内。在马达轴80的前端部形成有小齿轮部80a。小齿轮部80a具有多个齿。
转子铁芯82为圆筒状。转子铁芯82的轴向是前后方向。转子铁芯82由在前后方向上层叠且在上下左右方向上扩展的多个钢板形成。转子铁芯82被固定在马达轴80的外侧。
各永久磁铁84为板状。4个永久磁铁84在转子铁芯82内以在周向上交替改变极性的状态排列。4个永久磁铁84相互不接触。
套筒86由金属(黄铜)制成,且为环状。套筒86在转子铁芯82和各永久磁铁84的前侧被固定于转子铁芯82和各永久磁铁84以及马达轴80。套筒86通过固定永久磁铁84来实现防止永久磁铁84从马达轴80脱落的效果。
另外,在套筒86的前方设有马达前轴承88。马达前轴承88被配置在马达轴80的前部的周围。马达前轴承88将马达轴80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
马达前轴承88被保持在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的后部。
在马达轴80的后端部的周围设置有马达后轴承92。马达后轴承92将马达轴80以能够绕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马达后轴承92由马达壳体3a保持。
在马达轴80的中央部周边,在马达前轴承88的后侧、套筒86的前侧配置有风扇4。风扇4是具有多片叶片的离心风扇。风扇4通过旋转将空气向径向外侧排出。风扇4一体地固定于马达轴80,且能够与马达轴80一体地旋转。风扇4被设置在马达轴80上。风扇4经由转子72和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被保持于马达外壳18。
在风扇4的前侧配置有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
在风扇4的下方配置有风路(下风路)的上端部,该风路位于控制器壳体44的前表面与马达外壳18的前下部18F的前壁18W之间。
另外,风扇4也可以作为马达3的构成要素。
图5、图6是从上方侧、下方侧观察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的一部分及其周边部件所涉及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7是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的一部分及其周边部件所涉及的中央纵剖视图。图8是轨迹切换操作柄170的旋钮部174从图7的状态向前方推倒的情况(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中的中央纵剖视图。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是对滑动件6传递马达3的动力的动力传递机构。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将马达3的马达轴80的旋转运动传递给滑动件6。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被保持在动力传递外壳20上。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被夹在马达3与滑动件6之间。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具有锥齿轮100、转矩限制机构102、中间轴104、曲柄基座106和曲柄凸轮108。
锥齿轮100是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盘状,在上表面的周缘具有锥齿轮(省略图示)。锥齿轮100与小齿轮部80a啮合。
锥齿轮100绕通过前后左右的中心的、上下方向的假想旋转轴线旋转。
转矩限制机构102被安装在锥齿轮100与中间轴104之间。
转矩限制机构102进行从锥齿轮100向中间轴104的动力传递。转矩限制机构102使被弹性体施力而紧贴的上下水平板通过来自中间轴104侧的过大的载荷抵抗施加力而相互分离,由此保护锥齿轮100和马达3不受该载荷的影响。
中间轴104是上下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
中间轴104通过上侧中间轴承110和下侧中间轴承112以能够绕与锥齿轮100相同的假想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图2、图3)。
上侧中间轴承110被保持于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
下侧中间轴承112是滚针轴承。下侧中间轴承112被保持在盘状的轴承保持架114(图2、图3)上。轴承保持架114通过上下方向的多个螺钉116(图2、图3中仅示出一个)被固定在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上。
曲柄基座106是曲柄状的部件。
曲柄基座106的下部为圆柱状的圆柱状部106A,且被螺纹固定在中间轴104的上部。
曲柄基座106的中央部成为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的板状部106B。
曲柄基座106的上部形成为,其中心与曲柄基座106的下部的假想中心轴线错开而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偏心圆盘部106C。
曲柄凸轮108具有曲柄凸轮主体120、偏心销122、桶形辊124和轴承126。
曲柄凸轮主体120是向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盘状。曲柄凸轮主体120中的上下方向的假想中心轴线与同锥齿轮100一样的假想旋转轴线一致。在曲柄凸轮主体120的下部形成有相对于其他部分向下方呈圆筒状突出的结合部127。曲柄基座106的偏心圆盘部106C通过螺钉128而与结合部127结合。另外,在曲柄凸轮主体120的上表面的周缘形成有凸轮部130。凸轮部130相对于相邻部分向上方突出。凸轮部130从上方观察时呈环状。凸轮部130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沿着周向逐渐变化(参照图7、图8等)。即,凸轮部130的上表面成为凸轮面130a。凸轮面130a的高度从最低的最低点130a1到最高的最高点130a2逐渐变化。
偏心销122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圆柱状。偏心销122的下部插入到被设置在曲柄凸轮主体120的上下方向上的孔中。该孔在径向上与曲柄凸轮主体120的假想中心轴线偏离。
桶形辊124是圆筒状的部件。桶形辊124的外表面以越往上下方向上的中央行进直径越大的方式鼓起。
桶形辊124通过轴承126被设置在偏心销122的上部。桶形辊124以能够围绕上下方向上的假想中心轴线旋转的方式被支承。轴承126是滚针轴承。
滑动件6具有滑动件主体136和作为顶端工具保持部的刀片保持部138。滑动件6的前端部从动力传递外壳20的前端突出。
滑动件主体136具有前后延伸的圆筒状。在滑动件主体136的后部设置有桶形辊承受部140。桶形辊承受部14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有底的长圆筒状。桶形辊承受部140向下方敞开。桶形辊承受部140承受桶形辊124。
当曲柄凸轮108旋转时,桶形辊124通过偏心旋转进行旋转。通过桶形辊124的移动中的前后方向上的分量,经由桶形辊承受部140使滑动件主体136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桶形辊124的移动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分量是桶形辊124在桶形辊承受部140内的相对移动,而不被传递到滑动件主体136。
刀片保持部138保持作为顶端工具的刀片(省略图示)。刀片保持部138仅通过插入刀片的后端部而自动地保持刀片(一键式安装)。
刀片保持部138相对于滑动件主体136向上下左右方向鼓起。滑动件6是输出部。刀片是顶端工具。刀片为长板状,在安装时沿前后方向延伸。刀片在一个长边具有刀刃。刀片是锯齿。刀片以刀刃朝向下方的状态安装。另外,刀片也可以在使刀刃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安装。另外,刀片也可以在2个长边上具有刀刃。顶端工具也可以是刀片以外的工具。
导靴8被配置在刀片的相邻部,该刀片被安装于刀片保持部138。
配重机构9与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组合在一起。
配重机构9具有金属制的平衡件144和环145。
平衡件144是向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在中央部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146。平衡件144中的长孔146的前方的部分比长孔146的后方的部分重。
曲柄凸轮108的结合部127经由环145进入平衡件144的长孔146内。
在平衡件144中的比长孔146靠前方的部分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狭缝147。销148穿到狭缝147内。销148沿上下方向延伸。销148的下部被保持在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上。
在平衡件144中的比长孔146靠后方的部分的下部设置有凹进部149,该凹进部149相对于其周围的部分向上方凹进。凹进部149避开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的后上部(参照图3)。
平衡件144通过曲柄凸轮108的旋转而在前后方向上往复运动。结合部127隔着曲柄凸轮主体120的中心被配置在与桶形辊124相反的一侧。更具体而言,结合部127和桶形辊124相对于曲柄凸轮主体120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中心成约175°的角度。因此,平衡件144中的比长孔146靠前方的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基本上向与滑动件6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由滑动件6的往复运动产生的振动被平衡件144抑制。即,平衡件144通过与滑动件6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相反的动作而起到配重的作用。另外,结合部127的移动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分量成为结合部127在长孔146内的相对移动,而不传递给平衡件144。另外,结合部127与桶形辊124之间的角度可以是180°,也可以是其他角度。
轨迹机构12包括滑动件支架主体150、作为滑动件支承体的多个(两个)无油轴承151、多个(两个)板152、滑动件支架轴153、作为弹性体的多个弹簧154、轴承156和多个螺钉160。
由滑动件支架主体150、各无油轴承151、各板152、轴承156和各螺钉160构成筒状的滑动件支架161。另外,也可以从滑动件支架161的构成要素上拆下轴承156等。此外,滑动件支架161的构成要素可以包括滑动件支架轴153和各弹簧154中的至少任一个。
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由金属制成,并且呈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箱状。
无油轴承151被保持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内的前后位置。无油轴承151的剖面的外形为正方形。
滑动件6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贯穿各无油轴承151。
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下部的中央部且在包含桶形辊124和桶形辊承受部140可位于其中的部分的部分中,设置有开口部。各无油轴承151被配置在该开口部的前后位置。
后方的板152通过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左右两个)螺钉160被固定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下部的后方且被固定在后方的无油轴承151的下侧。后方的板152由金属制成,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滑动件支架主体150从上侧保持后方的无油轴承151。后方的板152从下侧保持后方的无油轴承151。
前方的板152通过上下方向上的多个(左右两个)螺钉160被固定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下部的前方且被固定在前方的无油轴承151的下侧。前方的板152由金属制成,沿前后左右方向延伸。滑动件支架主体150从上侧保持前方的无油轴承151。前方的板152从下侧保持前方的无油轴承151。
另外,也可以省略板152和螺钉160。
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孔162被设置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前下部的左右两侧。轴孔162的周围部被固定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上。
滑动件支架轴153穿过左右的轴孔162。滑动件支架161可绕滑动件支架轴153摆动。
各弹簧154被设置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后上部的左右侧。各弹簧154沿上下方向延伸。各弹簧154的上端被保持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后部的内表面。
轴承156被设置在滑动件支架主体150中的下部的开口部的后方且被设置在板152的前方。轴承156是滚珠轴承。
轴承156的内圈被保持在无油轴承151的外表面上。轴承156的外圈能够与曲柄凸轮108的凸轮部130接触。
轨迹切换机构14具有作为轨迹切换部件的轨迹切换操作柄170。
轨迹切换操作柄170具有作为轴状部分的操作柄主体172和旋钮部174。
操作柄主体172是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棒状,呈轴状。
轨迹切换操作柄170以能够绕操作柄主体172的假想中心轴线C(参照图7、图8)旋转的状态被保持于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操作柄主体172的假想中心轴线C与接触的板152平行。
操作柄主体172具有:第1平面176,其作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支承面;和第2平面178,其作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第1平面176和第2平面178形成规定的角度(在此约为100°)。从中心轴线C到第1平面176的距离大于从中心轴线C到第2平面178的距离。
在轨迹处于第1状态的图7的情况下(第1轨迹状态),轨迹切换操作柄170处于第1平面176能够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后方的板152)接触的状态。当轨迹切换操作柄170接触板152时,第1平面176在前后方向上横跨假想垂直面V(铅垂面,参照图7)的两侧,其中,假想垂直面V为包含中心轴线C且与第1平面176垂直的面。即,第1平面176横跨垂直面V。换言之,第1平面176具有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前方侧的第1部分176a和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后方侧的第2部分176b。另外,图4是以垂直面V作为剖面的图。
另一方面,在轨迹处于第2状态的图8的情况下(第2轨迹状态),轨迹切换操作柄170处于第2平面178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隔开间隔地相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轨迹机构12的轴承156与凸轮部130的凸轮面130a的整周接触。
在第2轨迹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各弹簧154的朝向下方的施加力,轴承156也与凸轮部130中的凸轮面130a的最低点130a1接触(参照图8)。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柄主体172的第2平面178也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间隔开。于是,滑动件支架161、滑动件6和刀片向上(前高后低)。另外,轴承156也与凸轮面130a上的最高点130a2接触。于是,轴承156通过凸轮面130a抵抗各弹簧154的施加力而被向上方推压,滑动件支架161、滑动件6和刀片向下(前低后高)。凸轮面130a中在最低点130a1与最高点130a2的周向上之间的部分的高度逐渐变化。因此,通过曲柄凸轮108的旋转,相对地跟随凸轮面130a的轴承156上下运动。因此,滑动件支架161、滑动件6和刀片反复进行前高后低状态、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前低后高状态和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刀片保持部138进行呈椭圆状的轨迹运动。
轨迹运动根据曲柄凸轮108上的凸轮面130a的高度在周向上的分布,与滑动件6的往复运动建立关联。在此,调整凸轮面130a的高度的分布,以使得在滑动件6向前方移动时,滑动件6成为前高后低状态,在滑动件6从前方向后方切换移动方向时(或者通过该切换点的附近时),滑动件6成为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在滑动件6向后方移动时,滑动件6成为前低后高状态,在滑动件6从后方向前方切换移动方向时(或者通过该切换点的附近时),滑动件6成为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
即使滑动件支架161和滑动件6的姿势向上或向下变化,滑动件6也会通过桶形辊124充分地进行往复运动。
另一方面,在第1轨迹状态的情况下,滑动件支架161的后部被操作柄主体172的第1平面176抬起,因此轴承156不与凸轮面130a中的最低点130a1及其相邻部接触。因此,与处于第2轨迹状态的情况相比,抑制了滑动件6的前高后低。与此相对,轴承156与凸轮面130a中的最高点130a2及其相邻部接触。
并且,轴承156在凸轮部130的大致一半的部分处与之接触,在剩余的部分处由于操作柄主体172的第1平面176而不与凸轮部130接触。因此,在滑动件6向后方移动时从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经前低后高状态返回到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的迁移(滑动件6向后方移动时的刀片保持部138的半椭圆弧状的轨迹运动)虽然与第2轨迹状态同样地进行,但在滑动件6向前方移动时,滑动件6维持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状态。因此,当刀片保持部138处于第1轨迹状态时,呈半椭圆状轨迹运动。
在第1轨迹状态下,刀片保持部138在大约半周的范围(第1范围)内进行轨迹运动。与此相对,在第2轨迹状态下,刀片保持部138在比大约半周的范围(第1范围)大的全周的范围(第2范围)内进行轨迹运动。
此外,在第1轨迹状态下,轨迹运动可以不在整个范围内进行,或者轨迹运动的范围(有无的比例)可以改变,例如,轨迹运动仅进行四分之一椭圆弧状,而在剩余的四分之三部分中不进行轨迹运动等。同样,在处于第2轨迹状态的情况下,在一部分范围内可不进行轨迹运动。即,当第1轨迹状态下的轨迹运动的范围(第1范围)小于第2轨迹状态的情况下的轨迹运动的范围(第2范围)时,轨迹运动的范围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
旋钮部174与操作柄主体172相交,在这里为正交。
旋钮部174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和罩22的左方,并露出到外部。旋钮部174被设置在罩22的轨迹切换操作柄用孔58内。
使用者可操作旋钮部174以使轨迹切换操作柄170绕中心轴线C旋转,从而切换轨迹的状态。
图9是从右上前方观察往复锯1的前部的立体图。图10是图2的前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10的B-B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C-C剖视图。图13是从往复锯1的前上部的上方观察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14是从下方观察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前部的立体图。另外,在图9中,省略了导靴8的前板。
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左部和罩22的左部之间空出有间隙,来自风扇4的冷却用的排气风WL通过该间隙。排气风WL从左侧的各主体部排气孔56向外部排出(图1)。
同样,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右部与罩22的右部之间空出有间隙,来自风扇4的冷却用的排气风WR通过该间隙。排气风WR从右侧的各主体部排气孔56向外部排出(图9)。
另外,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上部形成有突条部180,该突条部180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突条部180包括相对于相邻的部分向上方突出的一对壁。在突条部180的前端部形成有灯62的收容部180a。连接灯62和控制电路基板42的引线穿过突条部180。突条部180收容灯62的引线。
突条部180的上端部与罩22的上部内表面接触。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上部与罩22的上部之间,且在突条部180的左右各侧空出有作为第1通道的间隙181L、181R。来自风扇4的排气风W1在间隙181L、181R中通过。在图2、图3和图10中,为了方便,排气风W1被描绘成在突条部180内重叠,但实际上,排气风W1几乎都通过间隙181L、181R。
此外,用于排气的第1通道可以不分为左右两个通道,也可以分为三个以上的通道。
在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前部设置有沿上下左右方向延伸的前壁184。前壁184被配置在滑动件支架161的前侧。前壁184具有用于使滑动件主体136通过的孔。
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在前壁184的前方具有壁部186。壁部186从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上部内表面相对于相邻的部分向下方突出。壁部186在从后方观察时呈半圆弧带状,并且包围滑动件6。
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在前壁184与壁部186之间具有左孔188L和右孔188R。左孔188L被配置在突条部180的左侧。右孔188R被配置在突条部180的右侧。
通过间隙181L的排气风W1从上方进入左孔188L时,在左孔188L的近前侧朝向前方流动,因此,在没有壁部186的情况下,排气风W1进入左孔188L后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流动(参照排气风W2)。同样,通过间隙181R的排气风W1从上方进入右孔188R时,在右孔188R的近前侧朝向前方流动,因此,在没有壁部186的情况下,排气风W1进入右孔188R后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流动。
在往复锯1中,通过壁部186将排气风W1分岔为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2和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3。即,在前壁184和壁部186之间,作为第1通道的间隙181L、181R被分岔成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壁部186与滑动件6之间的部分的前侧的第2通道192、以及前壁184与壁部186之间的下侧的第3通道193。
另外,左孔188L和右孔188R可以不左右分开,也可以分为三个以上。
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具有相对于壁部186上下对称的下壁部196。下壁部196从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的下部内表面向上方呈圆弧带状突出。下壁部196的上端部与壁部186的下端部呈连续状接触。
在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的下部且下壁部196的后方开设有作为下排气孔的前下排气孔198(图13)。在前下排气孔198的后方配置有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前壁184的下部。
下壁部196与滑动件6之间、以及壁部186与滑动件6之间一起构成第2通道192。
下壁部196的后侧、以及前壁184与壁部186之间一起构成第3通道193。第3通道193延伸到前下排气孔198。排气风W3从前下排气孔198通过导靴8的间隙与罩22的下部内表面接触,并朝向前方从刀片保持部138的下方(导靴8的根部周边)排出到外部。
在动力传递外壳20的内部且在壁部186和下壁部196的前侧配置有释放机构201。
释放机构201是作用于刀片保持部138,用于拆下刀片的机构。
滑动件6的刀片保持部138具有推杆(push pin)210、推杆用压缩弹簧211、引导套筒212、保持销213、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辅助销215、凸轮套筒216、挡圈217、辅助套筒218和扭簧219。
在滑动件主体136的前端部形成有狭缝220、第1保持销孔222、第1辅助销孔223和阶梯部224。
狭缝220在前后上下方向扩展。狭缝220具有比刀片的厚度稍大的宽度(左右方向上的大小)。
第1保持销孔222被配置于狭缝220的左侧,与狭缝220相通。第1保持销孔222向左右方向延伸。
第1辅助销孔223被配置于狭缝220的右侧,与狭缝220相通。第1辅助销孔223向左右方向延伸。第1辅助销孔223与第1保持销孔222相向。在第1辅助销孔223的中央左侧形成有相对于其他部分向径向内侧突出的肋。
滑动件主体136的前端部的外径比后侧部分的外径小,在滑动件主体136的外径变化的部分形成有阶梯部224。
推杆210被设置在狭缝220内且位于狭缝2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内。推杆210沿前后方向延伸。推杆210的横剖面是“D”字形状。
推杆用压缩弹簧211被设置在狭缝220内且位于狭缝220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内。推杆用压缩弹簧211是弹性体,且是螺旋弹簧。推杆用压缩弹簧211被配置在推杆210的后侧。推杆用压缩弹簧211的后端与扭簧219接触。推杆用压缩弹簧211的前端与推杆210接触。推杆用压缩弹簧211被夹装在推杆210与滑动件主体136之间。推杆用压缩弹簧211向前方对推杆210施力。
引导套筒212为圆筒状。引导套筒212被配置在滑动件主体136的前端部的外侧。引导套筒212的轴向是前后方向。
另外,引导套筒212在中央部具有第2保持销孔226和第2辅助销孔228。
第2保持销孔226被配置在引导套筒212的左侧。第2保持销孔226沿左右方向延伸。第2保持销孔226与第1保持销孔222重叠。第2保持销孔226的直径的大小为第1保持销孔222的直径的大小以上。
第2辅助销孔228被配置在引导套筒212的右侧。第2辅助销孔228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2辅助销孔228面向第2保持销孔226。第2辅助销孔228的直径大小与比第1辅助销孔223的肋靠左侧的部分的直径大小相同。
保持销213被配置在第1保持销孔222和第2保持销孔226的内部。保持销213为圆柱状,沿左右方向延伸。保持销213的中央部的直径的大小与第1保持销孔222的左部的大小相同。保持销213的左端部的直径的大小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直径的大小变小。因此,在保持销213的左端部形成有阶梯(阶梯销)。保持销213的左端部呈越向左侧行进越细的尖细形状。另外,保持销213的右端部的直径的大小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直径的大小变大,保持销213的右端部成为比其他部分扩径的头部。保持销213的右表面形成为向右方鼓起的曲面。
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是弹性体,且是螺旋弹簧。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的左端与第1保持销孔222的扩径部接触。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的右端与保持销213的头部的左表面接触。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被夹装在保持销213和滑动件主体136之间。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对保持销213向左方施力。
辅助销215被配置在第1辅助销孔223和第2辅助销孔228的内部。辅助销215为圆柱状,沿左右方向延伸。辅助销215的右端能够与第1辅助销孔223的肋接触。辅助销215的直径、第1辅助销孔223的右部的直径以及第2辅助销孔228的直径相同。辅助销215将滑动件主体136和引导套筒212连接。
凸轮套筒216是圆筒状。凸轮套筒216的轴向是前后方向。凸轮套筒216被配置在引导套筒212以及保持销213和辅助销215的外侧。凸轮套筒216可围绕滑动件主体136和引导套筒212旋转。从凸轮套筒216的上部到左部形成有伸出部。伸出部相对于凸轮套筒216的其他部分向径向外侧伸出。在伸出部的内表面形成有凸轮面216C。从前方观察,凸轮面216C的直径随着从上部向逆时针方向行进而逐渐变大。保持销213的头部的曲面与凸轮面216C接触。在刀片保持部138未承受刀片的情况下,保持销213的头部与凸轮面216C的接近最大直径部分的一侧接触。在刀片保持部138承受刀片的情况下,保持销213的头部与凸轮面216C的接近最小径部分的一侧接触。此外,凸轮套筒216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234。突起234被配置在凸轮套筒216的右部。
挡圈217为环状。挡圈217被固定在引导套筒212的外侧。挡圈217被配置在凸轮套筒216的前侧,以阻止凸轮套筒216向前方移动。
辅助套筒218是圆筒状。辅助套筒218的轴向是前后方向。辅助套筒218配置于滑动件主体136的外侧,并且可围绕滑动件主体136旋转。辅助套筒218被配置在阶梯部224的前侧。阶梯部224阻止辅助套筒218向后方移动。辅助套筒218的前端部插入凸轮套筒216的后端部的开口部的内侧,并且与凸轮套筒216的后端部连接。辅助套筒218与凸轮套筒216一起旋转。
扭簧219是环状,且为弹性体。扭簧219的后端部在左右方向的中央上下延伸,进入狭缝220。扭簧219的后端部被配置在狭缝220的后端的底与推杆用压缩弹簧211的后端之间。扭簧219的后端部被固定在滑动件主体136上。扭簧219的除后端部以外的部分绕着滑动件主体136的前端部被配置在辅助套筒218的后侧。扭簧219的前端插入辅助套筒218中的前后方向的孔中,并被固定在辅助套筒218上。扭力弹簧219沿周向将辅助套筒218向从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施力。
刀片在后端部具有保持孔。保持孔的直径稍大于保持销213的右端部的直径。另外,刀片的后端部中的与刀刃相反侧的角部被切除。刀片的后端部中的与刀刃同侧的部分向后方突出,成为突出片。刀片中的突出片的上方的后边部成为肩部。而且,刀片在后端部具有凸部。
在刀片的后端部没有进入狭缝220的情况下,推杆210的前端部进入保持销213的左侧。保持销213向右方移动而成为退避状态。
而且,当刀片的后端部进入狭缝220时,推杆210通过刀片的肩部抵抗推杆用压缩弹簧211的施力而被推向后方。
当刀片的后端部进一步向后方进入而使刀片的保持孔位于保持销213的左侧时,凸轮套筒216的凸轮面216C抵抗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的施加力而将保持销213向左方推压。即,凸轮套筒216经由辅助套筒218被扭簧219施力。扭簧219的施力方向在从前方观察时为逆时针方向。并且,当刀片的保持孔位于保持销213的左侧且保持销213能够向左侧移动时,凸轮套筒216从前方观察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于是,保持销213的曲面与凸轮面216C中的进一步向内侧伸出的部分(直径进一步变小的部分)接触。因此,保持销213被凸轮面216C向左侧推压。
被推压向左侧的保持销213中的比阶梯靠左方的部分进入刀片的保持孔内,对刀片进行保持。
因此,只要将刀片插入狭缝220中,就能够自动地保持(一键安装)刀片。
引导套筒212通过与保持销213不同的辅助销215,以防止其前后方向的移动且防止旋转的状态被固定于滑动件主体136。另外,保持销213被配置在右部扩径的第1保持销孔222内。
释放机构201具有释放鼓240和拉簧242。
释放鼓240是圆筒状,被收容于动力传递外壳20。壁部186抑制释放鼓240向后方移动。释放鼓240与刀片保持部138相邻。释放鼓240围绕凸轮套筒216配置。释放鼓240是由使用者操作,来操作从刀片保持部138拆下(释放)刀片的操作鼓。
释放鼓240具有内侧隆起部248和操作片250。
内侧隆起部248被配置在释放鼓240的内表面,并比释放鼓240的内表面中的其他部分向径向内侧隆起。内侧隆起部248被配置在释放鼓240的右部。
操作片250被配置在释放鼓240的右部。操作片250相对于其他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操作片250在用实线图示的状态下,从左上向右下延伸,并向前后扩展。操作片250与释放鼓240中的其他部分(圆筒状的释放鼓主体部)一体地形成。操作片250从设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上的第1操作片用孔252和罩22的第2操作片用孔254向右方伸出。
拉簧242是螺旋弹簧。拉簧242被配置在释放鼓240的周向外侧,并沿释放鼓240的周向延伸。拉簧242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内。
拉簧242的第1端部具有钩形并且被卡止于释放鼓240。拉簧242的第2端部具有钩形,并被固定于下侧动力传递外壳20b。
当拉簧242为从其自然长度略微伸长的状态时,释放鼓240的内侧隆起部248(图12中的实线)不与处于刀片保持状态的凸轮套筒216的突起234(图12中的单点划线)接触。此时,释放鼓240的操作片250与第1操作片用孔252和第2操作片用孔254的下端接触。另外,此时的拉簧242也可以是自然长度状态等其他状态。
使用者能够将位于下方的操作片250向上方操作,使释放鼓240抵抗拉力弹簧242的施力而绕释放鼓240的前后方向的轴线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释放鼓240的旋转,内侧隆起部248(图12中的单点划线)与凸轮套筒216的对应的突起234接触,从而使凸轮套筒216沿从前方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该凸轮套筒216的旋转,保持销213的头部被配置在凸轮面216C中的直径较大的部分的内侧,保持销213通过保持销用压缩弹簧214的施力而向左方退避,从刀片的保持孔中退出(解除保持)。于是,推杆210通过推杆用压缩弹簧211的施力向前方移动,将解除保持的刀片向前方推压,进入保持销213的左侧。
因此,释放机构201的释放鼓240与内侧的刀片保持部138联动,通过向操作片250的上方的操作,刀片从刀片保持部138脱离而被释放。
当推杆210进入保持销213的右侧时,保持销213向右方的移动被阻止。因此,保持销213抵抗从扭力弹簧219的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的施力,阻止凸轮套筒216向从前方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的旋转。
另外,操作鼓也可以代替刀片的释放操作,或者与刀片的释放操作一起进行刀片的安装操作。
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2通过释放鼓240与滑动件6之间而向外部前方排出。
对这种往复锯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
使用者将刀片设置于停止状态的滑动件6的刀片保持部138。典型的情况是,为了使刀片从上方作用于被加工件,刀片以刀刃(作用部)朝下的方式设置。另外,例如在使刀片从下方作用于被加工件的情况等下,有时将刀片以刀刃朝上的方式设置。
使用者适宜地调节导靴8的长度,使导靴8的前表面与被加工件接触。而且,使用者将充电后的电池54安装于电池安装部50。另外,使用者操作速度切换拨盘36以选择速度。
然后,当使用者把持第1握柄部30(和第2握柄部60)并将扳机33扣入规定量时,主开关主体部34接通,向马达3供电,马达轴80旋转。向马达3的供电是通过由控制器40整流后的直流电源进行的。另外,当扳机33被扣入特定量以上时,灯62点亮。该特定量小于向马达3供电的规定量。
控制器40的微型计算机从传感器基板75获取转子72的旋转状态。另外,控制器40的微型计算机根据所获得的旋转状态来控制各开关元件的接通、断开,并对定子71的各线圈73依次流过电流,由此使转子72旋转。一般而言,作为无刷马达的马达3的控制器40,由于微型计算机的驱动等而有可能发热。另外,在热量蓄积于控制器40的情况下,热量有时会对控制器40的动作造成影响。
马达轴80以与成为接通状态的主开关主体部34的信号(扳机33的扣入量)对应的旋转速度旋转。扳机33的扣入量越多,则马达轴80的旋转速度越高。另外,马达轴80的最高旋转速度通过控制器40被控制为与速度切换拨盘36的旋转状态对应的速度。
当马达轴80旋转时,曲柄凸轮108经由锥齿轮100、转矩限制机构102、中间轴104和曲柄基座106而旋转,滑动件6前后移动。另外,平衡件144在前后方向上与滑动件6的移动方向相反,滑动件6在振动被抑制的状态下前后运动。
滑动件6在被前后的无油轴承151抑制朝向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方向之外的方向的状态下被引导。
当使用者向前方移动轨迹切换操作柄170的旋钮部174时(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操作柄主体172的第2平面178处于向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参照图8),并且第2平面178与后侧的板152分离。轨迹机构12的轴承156相对地跟随曲柄凸轮108的凸轮面130a的整周,与滑动件6的往复运动相一致地使滑动件支架主体150摆动。因此,轨迹运动在滑动件6的整个往复运动中完成(第2轨迹状态)。
另外,当使用者向后方推倒轨迹切换操作柄170的旋钮部174(参照图1中的实线)时,操作柄主体172的第1平面176处于向前后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参照图7),并且后方的板152处于可被抬起的状态。轨迹机构12的轴承156仅相对地跟随曲柄凸轮108的凸轮面130a的大约半周,仅大约半周与滑动件6的往复运动相一致地使滑动件支架主体150摆动,在剩余的大约半周中不与凸轮部130接触,保持滑动件支架主体150的姿势。因此,轨迹运动在滑动件6的往复运动的大致一半(第1轨迹状态)中发生。
当使用者在滑动件6或刀片的动作状态下朝向被加工件向下移动刀片时,前后移动的刀片的刀刃与被加工件接触,从而切割被加工件。
第2轨迹状态适合于例如被加工件是木材的情况。另外,第1轨迹状态适合于例如被加工件是金属的情况。
另外,风扇4伴随马达轴80的旋转而旋转,由此风扇4的周围的空气被向风扇4的径向外侧推出。因此,空气的流动(风)以从各进气孔31经过马达外壳18内到达风扇4,进而分别到达主体部排气孔56和各下排气孔48的方式产生。即,产生排气风WD、WL、WR、W1~W3等。
通过这样的风,主体外壳2内的各种部件被冷却。
特别是,通过从各进气孔31至风扇4的进气风,马达3被冷却。进气风通过定子71与转子72之间,对定子71和转子72进行冷却。另外,进气风通过定子71的内部,冷却定子71。
另外,从风扇4到各主体部排气孔56的排气风WL、WR通过动力传递外壳20的外侧。因此,通过排气风WL、WR将动力传递外壳20及其内部的部件冷却。
而且,通过从风扇4到各下排气孔48的排气风WD将控制器40冷却。排气风WD通过覆盖控制电路基板42的控制器壳体44侧。因此,排气风WD充分地冷却控制电路基板42。
另外,排气风W1通过动力传递外壳20的上方,排气风W2通过释放鼓240的径向内侧,排气风W3通过动力传递外壳20的前方。因此,通过排气风W1~W3将动力传递外壳20及其内部的部件、以及其前方的部件冷却。此外,由于排气风W1分岔成排气风W2、W3,因此与不分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2的风量。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在被加工件上产生的粉尘飞扬的情况。排气风W3最终朝向前方,但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而是在其下方的导靴8周边朝向前方,由于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在被加工件上产生的粉尘飞扬的情况。
当使用者通过扳机33的操作而将主开关主体部34断开时,马达3的马达轴80停止,从而各种前后移动以及进气、排气停止。另外,经过规定时间后,灯62熄灭。
另外,本发明的方式和变更例不限于上述方式和变更例。例如,对本发明的方式及变更例,进一步适宜地实施如下的变更。
刀片保持部138等的轨迹运动(orbital movement,轨迹运动)不限于椭圆状和半椭圆状。例如,轨迹运动可以是在假想的半椭圆弧上往复进行的运动(摇摆状)。
第1平面176可以不是包括第1部分176a和第2部分176b的连续的平面。例如,第1平面176可以具有作为平面的第1部分176a和作为远离第1部分176a的平面的第2部分176b,由这些第1部分176a和第2部分176b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滑动件6。第1部分176a和第2部分176b的至少一方可以是相对于周围的部分突出的突起。
凸轮部130可以从上方观察时呈弧状,也可以是直线状或曲线状。凸轮部130可以被设置在曲柄凸轮108的下表面。凸轮部130可以与曲柄凸轮108分体设置。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的一部分或全部、以及轨迹切换机构14(轨迹切换操作柄170)中的至少任一方可以被配置在滑动件支架161的上方。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可以代替使用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曲柄凸轮108的机构(横曲柄型),而设为使用曲柄和连杆的机构(连杆型),还可以设为使用具有倾斜圆筒面的旋转体以及设置于该倾斜圆筒面的摆杆轴承(swash bearing)的机构(摆杆型)。
主体部排气孔56可以被配置在罩22中的比往复运动转换机构5靠前方的部分。主体部排气孔56可以被配置在动力传递外壳20中。下排气孔48可以被配置在控制器40的外侧。
罩22可以是具有罩左部和罩右部的半分割部件。
可以对各种部件的有无设置、设置数量、材质、形状、形式、配置等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代替滚珠轴承而使用滚针轴承,或者代替滚针轴承而使用滚珠轴承,或者省略转矩限制机构102及中间轴104中的至少一方,或者改变进气孔31以及主体部排气孔56及下排气孔48中的至少任一方的大小、配置、数量,或者从前后方向改变电池54的拆装方向,或者将能够安装的电池54的数量改变为多个等。
顶端工具可以是刀片以外的工具。
可以代替由电池54进行的供电,而由引线进行供电。引线可以与商用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方式及其变更例能够应用于往复锯1以外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例如线锯),也能够应用于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以外的往复运动式工具、电动工具、园艺工具、电动作业机。
[第2方式]
图15A是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1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5B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1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图16A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6B是图16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1-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图17A是图15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图17B是图17A的往复锯的主要部分的中央纵剖视图,且是第2轨迹状态下的凸轮面130a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位置时的图。
第2方式的往复锯除了轨迹切换操作柄的操作柄主体(以及与凸轮面130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关系)之外,与第1方式的往复锯1相同。对于与第1方式的往复锯1相同的部件及部分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2方式的轨迹切换操作柄270的操作柄主体27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作为第1支承面的第1平面276;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作为第2支承面的第2平面277;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作为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的第3表面278。
第1平面276和第2平面277之间形成规定的角度(在此为约100°)。第2平面277与第3表面278之间形成特定的角度(在此为约100°)。
从中心轴线C到第1平面276的距离大于从中心轴线C到第2平面277的距离。从中心轴线C到第2平面277的距离大于从中心轴线C到第3表面278的距离。
在为第1-1轨迹状态的图15A、图15B的情况下,轨迹切换操作柄270成为第1平面276始终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后方的板152)接触的状态。
即,如图15A所示,当凸轮面130a中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时,第1平面276支承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并且凸轮面130a不与滑动件支架161(轴承156)接触。此外,如图15B所示,当凸轮面130a中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时,第1平面276支承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并且凸轮面130a不与滑动件支架161接触。因此,在第1-1轨迹状态下,刀片保持部138的轨迹运动不是在往复运动的整个范围内进行,刀片保持部138在前后方向上呈直线地往复运动。
在该情况下,第1平面276在前后方向上横跨包含中心轴线C且与第1平面176垂直的假想垂直面V的两侧。即,第1平面276横跨垂直面V。换言之,第1平面276具有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前方侧的第1部分276a和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后方侧的第2部分276b。
在为第1-2轨迹状态的图16A、图16B的情况下,轨迹切换操作柄270成为第2平面277能够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接触的状态。
即,如图16A所示,当凸轮面130a中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时,凸轮面130a与滑动件支架161(轴承156)接触,并且第2平面277远离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此外,如图16B所示,当凸轮面130a中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时,第2平面277支承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凸轮面130a不与滑动件支架161接触。并且,在第1-2轨迹状态下,与第1方式中的第1轨迹状态的情况相同,刀片保持部138的轨迹运动不在往复运动的大致一半的范围内进行,刀片保持部138以半椭圆状的轨迹往复运动。
在该情况下,第2平面277在前后方向上横跨包含中心轴线C且与第2平面277垂直的假想垂直面V的两侧。即,第2平面277横跨垂直面V。换言之,第2平面277具有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前方侧的第1部分277a和比中心轴线C(垂直面V)靠后方侧的第2部分277b。
另一方面,在为第2轨迹状态的图17A、图17B的情况下,轨迹切换操作柄270成为第3表面278与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隔开间隔地相向的状态。
即,如图17A所示,当凸轮面130a的最高点130a2位于最后方时,凸轮面130a与滑动件支架161(轴承156)接触,并且第3表面278远离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此外,如图17B所示,当凸轮面130a的最低点130a1位于最后方时,凸轮面130a与滑动件支架161接触,并且第3表面278远离滑动件支架161的后下部。即,滑动件支架161的轴承156与凸轮面130a的整个外周接触。因此,在第2轨迹状态下,刀片保持部138的轨迹运动在整个往复运动范围内进行,并且刀片保持部138以椭圆状的轨迹往复运动。
此外,轨迹切换操作柄170的直径在第3表面278中的面向螺钉160的部分处小于相邻部分的直径,从而避免轨迹切换操作柄170与螺钉160之间的干涉。第3表面278中的面向螺钉160的部分以避开螺钉160的方式凹进。
第2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适宜地具有与第1方式的往复锯1相同的变更例。
而且,第2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中的操作柄主体272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支承面。
[第3方式]
图18是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的与图11相同的图。图19是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的与图14相同的图。
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除了动力传递外壳中的壁部、下壁部及其周边的结构、以及有无第2通道192(排气风W2)之外,其他结构与第1方式的往复锯1相同。对于与第1方式的往复锯1相同的部件及部分等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宜地省略说明。
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中的上侧动力传递外壳320a的壁部386的突出高度比第1方式的壁部186的突出高度高。同样,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中的下侧动力传递外壳320b的下壁部396的突出高度比第1方式的下壁部196的突出高度高。另外,壁部386和下壁部396中的至少一方的突出高度不限于上述情况。
而且,在壁部386和下壁部396之间夹装有弹性体(橡胶)制的环397。环397沿上下左右方向延伸。在环397的周围形成有槽397a。槽397a相对于其前侧和后侧向径向内侧凹进。壁部386进入槽397a的上部。下壁部396进入槽397a的下部。环397由壁部386和下壁部396保持。在环397的中央开设有孔397b。
以允许滑动件6往复运动的状态,通过壁部386、下壁部396和环397来封堵从左孔188L和右孔188R的前侧到前下排气孔198的前侧的部分。滑动件主体136以与孔397b接触的状态进入。因此,朝向前方(刀片保持部138侧)的第2通道192(排气风W2)在第3方式中基本不存在。另外,由壁部386、下壁部396、环397、以及其后侧的上侧动力传递外壳20a的前壁184形成第3方式中的第3通道393。第3通道393是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而到达往复锯的外部的通道。间隙181L、181R(第1通道)仅与第3通道393相连。在第3通道393内,来自左孔188L和右孔188R的排气风W1成为不分岔、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3。
在第3方式中,排气风W1通过动力传递外壳20的上方,几乎不存在通过释放鼓240的径向内侧的排气风W2,通过第3通道393的排气风W3沿上下方向通过动力传递外壳20的前部。因此,通过排气风W1、W3冷却动力传递外壳20及其内部的部件。另外,由于排气风W1成为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3,因此,与不分岔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的排气风W2的风量。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在被加工件上产生的粉尘飞扬的情况。排气风W3最终朝向前方,但不是朝向刀片保持部138而是在其下方的导靴8周边朝向前方,由于不朝向刀片保持部138侧,因此能够抑制发生在被加工件上产生的粉尘飞扬的情况。
第3方式所涉及的往复锯适当具有与第1方式和第2方式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方式相同的变更例。

Claims (13)

1.一种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马达;
棒状的滑动件;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在以所述滑动件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时,其将所述马达的旋转转换为前后方向的往复运动并传递给所述滑动件;
顶端工具保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前端部,能够将具有作用于被加工件的作用部的顶端工具以所述作用部成为下侧和上侧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安装;
轨迹机构,其伴随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往复运动,使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向上下方向进行轨迹运动;和
轨迹切换机构,其进行有无由所述轨迹机构进行的所述轨迹运动和由所述轨迹机构进行的所述轨迹运动的程度中的至少任一方所涉及的轨迹状态的切换,
所述轨迹切换机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状部分,
所述轴状部分具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滑动件的支承面,
所述支承面具有第1部分和第2部分,其中,所述第1部分为比所述轴状部分中左右方向的假想的中心轴线靠前侧的部分,所述第2部分为比所述轴状部分中左右方向的假想的所述中心轴线靠后侧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面通过绕所述轴状部分的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而切换为支承所述滑动件的状态和不支承所述滑动件的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是共面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状部分具有多个所述支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机构具有滑动件支架,该滑动件支架将所述滑动件以可往复运动的方式承受,
所述支承面经由所述滑动件支架来支承所述滑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机构包括凸轮部,该凸轮部能够与所述滑动件的下部或上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
通过所述凸轮部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接触,进行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的所述轨迹运动,
所述轨迹切换机构进行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之间的切换,其中,
所述第1轨迹状态是所述凸轮部不进行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接触、或者所述凸轮部的一部分进行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接触的状态,
所述第2轨迹状态是所述凸轮部中的比所述一部分大的所述凸轮部的部分、或者所述凸轮部的整体进行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接触的状态,其中,所述一部分为在所述第1轨迹状态下进行与所述滑动件的所述接触的所述凸轮部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机构具有:筒状的滑动件支架,其将所述滑动件以能够往复运动的方式承受;和轴承,其被安装于所述滑动件支架的外表面,
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是向前后左右扩展的圆盘状的曲柄,且具有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的上下方向的偏心销,
所述凸轮部在所述曲柄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从上方或下方观察时被设置为环状或弧状,并能够与所述轴承接触,
所述支承面经由所述滑动件支架支承所述滑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状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为圆柱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轴状部分绕所述中心轴线的旋转来切换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其中,
所述第1轨迹状态是不进行所述轨迹运动或在第1范围内进行所述轨迹运动的状态,
所述第2轨迹状态是在比所述第1范围大的第2范围内进行所述轨迹运动的状态,
所述第1轨迹状态下的所述支承面包括所述第1部分和所述第2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状部分具有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该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用于在所述第2轨迹状态下支承所述滑动件或者不直接也不间接地支承所述滑动件,
所述支承面被配置在所述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的前方。
11.一种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马达,其具有定子和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的转子;
滑动件;
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其能够将所述转子的旋转转换为所述滑动件的往复运动;
顶端工具保持部,其被配置在所述滑动件的前端;和
轨迹切换部件,其切换轨迹运动中的第1轨迹状态和第2轨迹状态,其中,所述轨迹运动是所述顶端工具保持部伴随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往复运动而向上下方向的运动,所述第1轨迹状态是所述轨迹运动在第1范围内进行的状态,所述第2轨迹状态是所述轨迹运动在比所述第1范围大的第2范围内进行的状态,
所述轨迹切换部件具有支承面,该支承面在所述第1轨迹状态下直接或间接地支承所述滑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
握柄部,其至少沿上下方向延伸;
转换机构壳体,其保持所述往复运动转换机构;和
滑动件支架,其将所述滑动件以能够进行所述往复运动的状态承受,并能够摆动地保持于所述转换机构壳体,
所述轨迹切换部件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假想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
在所述第1轨迹状态下,所述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滑动件支架的下部,并位于所述旋转轴的正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切换部件具有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该第2轨迹状态用表面用于在所述第2轨迹状态下支承所述滑动件或者不直接也不间接地支承所述滑动件。
CN202111536252.2A 2021-03-26 2021-12-15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Pending CN1151218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3894 2021-03-26
JP2021053894A JP2022151021A (ja) 2021-03-26 2021-03-26 往復動切断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21865A true CN115121865A (zh) 2022-09-30

Family

ID=8319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6252.2A Pending CN115121865A (zh) 2021-03-26 2021-12-15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5577A1 (zh)
JP (1) JP2022151021A (zh)
CN (1) CN115121865A (zh)
DE (1) DE1020221061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18534A1 (en) * 2020-10-16 2022-04-21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Reciprocating saw
JP2022151022A (ja) * 2021-03-26 2022-10-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往復動切断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69197A (en) * 1963-07-24 1966-08-30 Black & Decker Mfg Co Variable motion jig saw
US3890708A (en) * 1972-07-21 1975-06-24 Metabowerke Kg Compass saw
US4240204A (en) * 1979-06-19 1980-12-23 Black & Decker Inc. Jig saw
US4385443A (en) * 1981-07-24 1983-05-31 Aeg Power Tool Corporation Sabre saw
US4550501A (en) * 1984-01-23 1985-11-05 Black & Decker Inc. Orbital-action reciprocating power saw
US4545123A (en) * 1984-04-09 1985-10-08 Skil Corporation Combination jig saw adjusting mechanism
US5009012A (en) * 1988-08-29 1991-04-23 Robert Bosch Power Tool Corporation Saber saw
US6758119B1 (en) * 1996-08-19 2004-07-0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saw with rocker motion
US6249979B1 (en) * 1998-08-13 2001-06-26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Orbital reciprocating saw
CN1323787C (zh) * 2002-02-04 2007-07-04 密尔沃基电动工具公司 包含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电动装置
JP4554982B2 (ja) 2004-05-10 2010-09-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工具
US9724771B2 (en) * 2011-01-31 2017-08-08 Makita Corporation Reciprocating power tool
US9321112B2 (en) * 2011-05-18 2016-04-26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saw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51021A (ja) 2022-10-07
US20220305577A1 (en) 2022-09-29
DE102022106142A1 (de)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121865A (zh)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JP6129668B2 (ja) 電動工具
JP7000028B2 (ja) レシプロソー
JP7098603B2 (ja) 電動工具
US20130097878A1 (en) Hand-held cutting tools
US20160294254A1 (en) Reciprocating tool
JP6440554B2 (ja) 充電式レシプロソー
CN211940783U (zh) 电动工具和往复移动切割工具
JP6924577B2 (ja) ジグソー
US11278973B2 (en) Rechargeable shear
JP6710258B2 (ja) 充電式レシプロソー
JP6480975B2 (ja) 電動工具
CN115121867A (zh) 往复运动式切割工具
CN115338474A (zh) 往复运动切割工具
US20220388196A1 (en) Router
JP6717124B2 (ja) 電動工具
RU2567074C2 (ru) Режущая машина
JP2021030395A (ja) 切断機
JP6824755B2 (ja) ジグソー
JP6824754B2 (ja) ジグソー
JP6973660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機器
JP6907459B2 (ja) 電動工具
US20170225342A1 (en) Electric shaver
JP7490480B2 (ja) 木工用定置式加工機
CN211966891U (zh) 电动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