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18834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18834A
CN115118834A CN202210267690.1A CN202210267690A CN115118834A CN 115118834 A CN115118834 A CN 115118834A CN 202210267690 A CN202210267690 A CN 202210267690A CN 115118834 A CN115118834 A CN 115118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 information
image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76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荻野久美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118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18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04N1/32064Multi-address calling
    • H04N1/32069Multi-address calling simultaneously to a plurality of destinations, e.g. multi-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037Automation of particular transmitter jobs, e.g. multi-address calling, auto-di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灵活地选择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装置等。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选择部,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地址;第二选择部,选择与所述第一地址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地址;以及图像发送部,向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发送图像。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等。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利用具有复印功能、印刷功能、扫描功能、邮件发送功能等的数字复合机(MFP;Multi-Function Peripheral/Printer)。此外,复合机中有具有将通过扫描功能读取的原稿图像发送到用户指定目的地的功能的复合机。
另外,还提出了用于从其他装置取得目的地信息的技术。例如,提出了从移动终端取得目的地信息,基于取得的目的地信息,切换执行的图像处理功能并进行图像处理功能的设定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06234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将从移动终端接收的目的地信息中包含的目的地作为图像数据的目的地(发送目的地)来利用。但是,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存在只能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目的地信息中指定目的地这样的问题。
本公开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灵活地选择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装置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选择部,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地址;第二选择部,选择与所述第一地址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地址;以及图像发送部,向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发送图像。
本公开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选择步骤,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地址;第二选择步骤,选择与所述第一地址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地址;以及图像发送步骤,向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发送图像。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灵活地选择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装置等。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整体构成的图。
图2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中存储的地址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存储的地址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历史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终端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的程序图。
图8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地址选择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为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发送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历史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6为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发送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7为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发送历史显示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实施方式为用于说明本公开的一例,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记载。
[1.第一实施方式]
[1.1整体构成]
参考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系统1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构成为包含终端装置10和图像处理装置20。此外,终端装置10和图像处理装置20具有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功能。
终端装置10是由用户携带的信息处理装置。终端装置10例如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装置。另外,终端装置10也可以是智能手表、PC(Personal Computer)、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这样的装置。
图像处理装置20是具有复印功能、印刷功能、扫描功能、邮件发送功能等的装置,一般是被称为数字复合机(MFP)的装置。此外,图像处理装置20也可以是具备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等方法在纸张或OHP膜这样的记录纸张上进行图像形成的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1.2功能构成]
[1.2.1.终端装置]
基于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终端装置10构成为具备控制部100、显示部140、操作部150、存储部160、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80和通信部190。
控制部100控制终端装置10整体。控制部100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60中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由一个或多个运算装置(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构成。
显示部140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140例如能够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Micro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构成。
操作部150接受使用终端装置10的用户的操作。操作部150由触摸传感器等输入装置构成。检测触摸面板的输入的方式例如是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这样的普通的检测方式即可。另外,也可以在终端装置10上搭载显示部140和操作部150—体形成的触摸面板。
存储部160用于存储终端装置10的动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存储部160例如由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等的存储装置构成。
存储部160确保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作为存储区域。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存储与用户的联系方式(例如,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相关的信息(地址信息)。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的地址信息一般是通过被称为地址簿或电话簿的功能所显示的信息。
图3示出存储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的地址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如图3所示,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所存储的地址信息中存储有用户的名字(例如,“阿井植尾”)、该用户的电话号码(例如,“080-0123-4567”)、以及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aiueo@example.com”)。
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的地址信息中可以存储与一用户的名字对应的多个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另外,在存储于终端装置10的地址信息中,除了上述的信息以外,还可以存储名字的假名、传真号码、地址、公司名、所属部门名、类别、备注等信息。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80与位于终端装置10的周围的其他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80例如由具备天线的通信装置构成。如果近距离无线通信部180使用的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是Bluetooth(注册商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ZigBee(注册商标)、无线USB等一般用于近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的方式,则可以是任意方式。
通信部190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通信部190由能够连接至例如在有线/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中使用的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LTE-A(LTE-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LAA(License-Assisted Access using LTE:使用LTE授权辅助接入)/5G线路的通信模块构成。
[1.2.2图像处理装置]
基于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构成。如图4所示,图像处理装置20构成为包括控制部200、图像输入部220、图像形成部230、显示部240、操作部250、存储部260、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80以及通信部290。
控制部200控制图像处理装置20整体。控制部200通过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部260的各种程序来实现各种功能,由一个或多个运算装置(例如CPU)构成。
图像输入部220读取原稿,并输入所读取的图像的数据。例如,图像输入部220由具备将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等光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的扫描装置等构成,其读取载置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载置台的原稿。另外,图像输入部220也可以由用于读出存储于USB(Universal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的图像的接口(端子)构成。
图像形成部230在记录用纸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印刷)图像。例如,图像形成部230由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等构成。
显示部240显示各种信息。显示部240例如由LCD、有机EL面板、Micro LED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构成。
操作部250接受使用图像处理装置20的用户的操作。操作部250由实体键(物理键、数字键)、触摸传感器等输入装置构成。检测触摸面板的输入的方式例如是电阻膜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这样的普通的检测方式即可。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0也可以搭载触摸面板,触摸面板一体形成有显示部240和操作部250。
存储部260存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动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各种数据。存储部260例如由作为半导体存储器的SSD、HDD等的存储装置构成。
存储部260确保图像数据存储区域262、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作为存储区域。
图像数据存储区域262存储由图像输入部220输入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例如是表现由图像形成部230形成的图像的数据(印刷数据),或者是能够由其他装置读取的形式的文件。
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存储与用户的联系方式(例如,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地址信息)相关的信息(地址信息)。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一般是通过被称为地址簿或电话簿的功能所显示的信息。
图5示出存储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的地址信息的数据构成的例子。如图5所示,在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所存储的地址信息中,存储有用户的名字(例如,“高木诚一”)、名字的日文假名(例如,“たかぎせいいち”)、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takagi@example.com”)以及表示传真的发送地址的号码的传真号码(例如,“03-0123-4567”)。
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中可以存储与一用户的名字对应的多个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此外,在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中,除了上述的信息以外,也可以存储住址、公司名、所属部门名、类别、备注等信息。
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存储从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图像时的历史信息(发送历史信息)。图6示出了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的发送历史信息的数据构成的示例。如图6所示,在存储于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的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有表示发送图像的用户名字的目的地(例如,“高桥诚”)、该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makoto.takahashi@example.com”)、图像的发送日期时间(例如,“2021年1月15日19:02:21”)。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80与位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周围的其他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80例如由具备天线的通信装置构成。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80使用的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如果是Bluetooth、NFC、ZigBee、无线USB等一般用于近距离通信的无线通信的方式,则可以是任意方式。
通信部290经由LAN或WAN与外部的装置进行通信。通信部290例如由在有线/无线LAN中使用的NIC等通信装置、通信模块构成。
[1.3处理的流程]
[1.3.1终端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流程]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中处理流程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7,对终端装置10以及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以及通信的信息进行说明。
首先,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图像的发送功能(S1000)。图像的发送功能例如是使用电子邮件发送图像输入部220读取原稿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功能(Scan To Email功能)。
控制部200在选择了图像发送功能的情况下,经由图像输入部220取得图像(S1000;是→S1002)。此外,控制部200也可以将在S1002中取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区域262。此外,在S1000中选择了图像发送功能以外的功能的情况下,控制部200执行与该选择的功能对应的规定处理(S1000:“否”)。
接着,控制部200判定是否进行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地址信息的操作(S1004)。所谓从终端装置10接收地址信息的操作,例如是按下表示在显示部240中显示的“参照外部设备的电话簿”的按钮的操作。
在进行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地址信息的操作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及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配对,以使终端装置10与图像处理装置20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可能(S1004;是→S1006)。
配对完成后,终端装置10的控制部100检测出用户通过操作部150进行了发送地址信息的操作输入(S1008)。进而,控制部100与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将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所存储的地址信息发送(转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S1010)。
例如,控制部100使用OPP(Object Push Profile)、PBAP(Phone Book AccessProfile)等蓝牙配置文件,将存储在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的所有地址信息一并发送至图像处理装置20。由此,控制部100无需使用特定的应用(Application),就能够将地址信息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地址信息的功能的特定应用来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地址信息。在使用特定应用的情况下,发送地址信息的操作的输入也可以在特定应用上进行。
接着,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部280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从终端装置10发送的地址信息(S1012)。
接着,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通过执行地址选择处理,选择发送S1002中取得的图像的目的地(S1014)。而且,控制部200通过执行发送处理,向S1014中选择的目的地发送图像(S1016)。关于地址选择处理以及发送处理中的处理流程,将在后面说明。
另外,在S1004中,选择了不从终端装置10取得地址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不从终端装置10取得地址信息,而向规定的目的地发送图像(S1004;否)。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例如可以是存储在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的地址信息中的电子邮件地址,也可以是由用户直接输入的地址。
[1.3.2地址选择处理]
参照图8对地址选择处理进行说明。首先,控制部200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分开地暂时存储在存储部260中(步骤S100)(地址存储部)。
接着,控制部200将在步骤S100中存储的地址信息显示于显示部240(步骤S102)。例如,控制部200在显示部240中以列表形式显示地址信息中包含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的信息。
接着,控制部200在步骤S100中从终端装置10接收,并基于用户的操作,从存储的地址信息中选择(第一选择部)一个或多个发送图像数据的目的地(第一地址)(步骤S104)。例如,控制部200将步骤S102中以列表形式显示的地址信息中包含的电子邮件地址全部选择为表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此外,控制部200可以选择步骤S102中以列表形式显示的地址信息中、由用户选择的地址信息所包含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表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基于从终端装置10接收、存储的地址信息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地址)也称为第一地址组。
接着,控制部100将预先存储在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中的地址信息(已登记的地址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40中(步骤S106)。例如,控制部200在显示部240中以列表形式显示地址信息中包含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的信息。
接着,控制部200在步骤S100中从终端装置10接收并追加选择(第二选择部)与基于所存储的地址信息的目的地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地(第二地址)。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基于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的目的地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地址)也称为第二地址组。
首先,控制部200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已登记的地址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步骤S108)。例如,当在步骤S106中由用户进行了选择以列表形式显示的地址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的操作时,控制部200判定为选择了地址信息。
在判定为选择了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追加选择(第二选择部)在步骤S108中选择的地址(步骤S108:是→步骤S110)。例如,对在步骤S104中选择的地址,控制部200追加在步骤S108中由用户选择的地址信息中包含的电子邮件地址。由此,控制部200能够选择在步骤S104中选择的地址和在步骤S108中选择的地址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判定为未选择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判定是否显示全局地址簿(步骤S108;否→步骤S112)。全局地址簿是指用于显示全局地址信息的画面。另外,全局地址信息是指拥有图像处理装置20的组织、在设定有图像处理装置20的设施中共享的地址信息。例如,在执行用于显示全局地址信息的操作时(例如,当用户选择了用于显示全局地址簿的按钮时),控制部200判定为显示全局地址簿。
在显示全局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取得全局地址信息,并将该获取的全局地址信息显示于显示部240(步骤S112;是→步骤S114)。例如,控制部200经由通信部290与管理全局地址信息的服务器装置、服务(例如,目录服务、管理在云上提供的目的地的服务)连接。而且,控制部200从连接的服务器装置、服务中获取作为全局地址信息被管理的地址信息。另外,控制部200在显示部240中以列表形式显示该取得的地址信息中包含的名字和电子邮件地址的信息。
接下来,判定是否选择了在步骤S114中显示的全局地址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全局地址信息(步骤S116)。
在步骤S116中判定为选择了全局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追加地选择(第二选择部)在步骤S116中选择的地址(步骤S116;是→步骤S118)。步骤S118中的处理是与步骤S110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2中判定为不显示全局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判定用户是否直接输入了地址(步骤S112;否→步骤S120)。例如在进行了直接输入地址的操作时(例如,由用户向规定的输入区域输入地址,选择了“OK”按钮时),控制部200判定为直接输入地址。
在判断为直接输入了地址的情况下,控制部200追加选择(第二选择部)在步骤S120中输入的地址(步骤S120;是→步骤S122)。步骤S122中的处理是与步骤S110中的处理相同的处理。
此外,在步骤S120中判定为用户未直接输入地址的情况下,控制部200返回到步骤S108(步骤S120;否→步骤S108)。
接着,控制部200判定用户是否进行了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步骤S124)。例如,在由用户选择了用于进行图像的发送的按钮时,控制部200判定为进行了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
控制部200在判断为用户进行了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发送指示)的情况下,结束地址选择处理(步骤S124:是)。另一方面,在判断为用户没有进行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00返回到步骤S102(步骤S124:否→步骤S102)。由此,控制部200能够向用户追加基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以及预先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的地址、基于全局地址信息的地址、直接输入的地址。
此外,控制部200也可以在执行步骤S124中的处理之前,将在步骤S104、步骤S110、步骤S118、步骤S122中选择的地址一览显示于显示部240。由此,用户能够确认作为发送图像目的地的地址、即基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预先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的地址。而且,控制部200也可以基于用户的操作,从一览显示的地址中删除地址。由此,控制部200能够使用户删除已经作为图像的发送地址的目的地追加的地址。
此外,在步骤S124中,在检测到进行了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以外的操作(例如,返回主界面的操作、变更设定的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200执行与该检测到的操作对应的处理。
[1.3.3发送处理]
接着,参照图9对图像发送处理进行说明。在步骤S124中,在用户进行了用于开始图像发送的操作(发送指示)之后执行图像发送处理。
首先,控制部200对通过地址选择处理选择的地址,执行在图7的S1002中取得的图像的发送作业(步骤S150)(图像发送部)。例如,控制部200增添在图7的S1002中取得的图像的图像数据,生成将在图8的步骤S104、步骤S110、步骤S118、步骤S122中选择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目的地的电子邮件。然后,控制部200经由通信部290发送该生成的电子邮件。
接着,控制部200从存储部260删除在图8的步骤S100中存储的地址信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步骤S152)(地址删除部)。由此,从图像处理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不再被保持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
接着,控制部200存储在图8的步骤S104、步骤S110和步骤S118中选择的地址以及在步骤S122中输入的地址(例如,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步骤S154)(历史信息存储部)。
例如,控制部200将在图8的步骤S104、步骤S110以及步骤S118中选择的地址信息中包含的名字及电子邮件地址和图像的发送日期时间分别作为发送目的地、电子邮件地址、发送日期时间生成发送历史信息。或者,控制部200将在步骤S122中输入的电子邮件地址及图像的发送日期时间分别作为电子邮件地址及发送日期时间,生成在目的地中不包含特定信息的发送历史信息。然后,控制部200将该生成的发送历史信息存储于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
通过上述的处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成为未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中的状态。另一方面,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中被选择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信息中所包含的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存储部260(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此外,控制部100在步骤S154中,也可以执行不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相关的发送历史信息存储于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的处理。在该情况下,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成为完全不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存储部260的状态。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控制部200在发送了图像后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但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删除的时机也可以与上述时机不同。例如,控制部200可以在指示开始图像发送的作业时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也可以在发送图像之前或发送图像的期间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
[1.4动作例]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动作例。图10的(a)和图10的(b)是在选择了图像的发送功能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240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例。
图10的(a)所示的显示画面W100是图像的发送功能中的被称为简单扫描的功能的画面,由用户设定的内容有限。用户通过选择(按下)表示“参照外部设备的电话簿”的按钮B100,能够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使用存储在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10中的地址信息。
另外,图10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W110是用于执行Scan To mail功能的模式(E-mail模式)的画面。特别地,显示画面W110是在E-mail模式的基本画面中打开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主体中的地址簿时的画面。用户能够经由显示画面W110设定发送图像的目的地。进一步,用户通过选择(按下)表示“参照外部设备的电话簿”的按钮B110,能够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也使用存储在用户使用的终端装置10中的地址信息。
另外,当选择了图10的(a)中的按钮B100、图10的(b)中的按钮B110时,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240中显示用于从终端装置10取得地址信息的画面。在此,图11的(a)是表示在图10的(b)中由用户选择了按钮B110时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显示部240中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图。图11的(a)是在图10的(b)中选择了按钮B110时显示于显示部240的显示画面W120的例子。图11的(a)所示,显示画面W120是在显示画面W110上显示用于促使用户配对终端装置10的对话框消息M120的画面。用户一边参照对话框消息M120,一边进行终端装置10与图像处理装置20的配对。
图11的(b)是配对完成后显示于显示部240的显示画面W130的例子。如图11的(b)所示,在显示画面W130显示对话框消息M130,其表示正在读出存储在终端装置10中的地址信息(电话簿数据)。
图12的(a)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地址信息后显示于显示部240的显示画面W140的例子。显示画面W140是一览显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一览画面。显示画面W140中包括列表E140,该列表E140显示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而选择的地址信息。
列表E140中显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例如,图12的(a)的示例中,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以列表形式显示三个。
这样,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从终端装置10传输的地址信息(目的地)一览显示于显示画面W140,能够从其中选择期望的目的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的所有电子邮件地址被选择(设定)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另外,显示画面W140中包含用于关闭显示画面W140的按钮B140。在用户选择了按钮B140的情况下,在显示部240上显示图12的(b)所示那样的显示画面W150。显示画面W150是显示预先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的画面。即,显示画面W150是图像处理装置20中存储的地址簿的画面。
在显示画面W150中,包含显示已选择的目的地的地址数量的区域E150。图12的(b)所示,由于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存储的电子邮件地址(3个)已被选择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因此在区域E150显示作为所选择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3”。
另外,列表E140也可以是通过用户的操作能够选择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的列表。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20选择存储在列表E140中选择的地址信息中的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在区域E150显示所选择的电子邮件地址的数量。
进而,用户能够经由显示画面W150,基于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选择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在此,显示画面W150包含列表E152,该列表E152显示预先存储在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中的地址信息(已登记的地址信息)。用户通过从列表E152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可以追加选择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图像处理装置20将由用户选择的存储在地址信息中的电子邮件地址追加到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地址中。
另外,显示画面W150包括用于显示全局地址簿的放大镜按钮B150、用于检索全局地址簿的按钮B152、用于直接输入地址的输入区域F150。
图13的(a)是显示全局地址簿的显示画面W160。显示画面W160中包括显示全局地址信息的列表E160。用户通过从列表E160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可以追加选择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另外,显示画面W160也可以包括区域E162,其显示为了限定全局地址信息而操作的按钮等。例如,用户通过在输入栏F162中输入关键词之后选择再检索按钮B162,从而能够使包含输入在输入栏F162中的关键字的地址信息显示在列表E160中。并且,用户通过从基于关键字限定的地址信息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从而能够追加选择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另外,图13的(b)是在选择了图12的(b)所示的输入区域F150的情况下显示于显示部240的显示画面W170的例子。显示画面W170中包含显示软键盘的区域E170。用户通过选择区域E170中包含的按钮,能够在输入区域F170中输入文字。另外,用户通过选择区域E170中包含的OK按钮B170,能够将输入至输入区域F170的地址追加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图14是追加了经由图12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W150、图13的(a)所示的显示画面W160和图13的(b)所示的显示画面W170选择或输入的目的地之后显示的显示画面W180。显示画面W180是一览显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目的地一览画面。显示画面W180中包括列表E180,该列表E140显示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而选择的地址信息。
如图14所示,列表E180中包含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选择的地址信息E182、从终端装置10传送地址信息后通过操作图像处理装置20而追加的地址信息E184。用户通过参照列表E180,能够确认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选择的地址信息和经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追加的地址信息是否被正确地追加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此外,在显示画面W180中也可以显示用于进行从列表E180删除地址信息的操作的按钮等。通过从列表E180选择期望的地址信息并操作删除按钮,能够从列表E180删除地址信息。另外,也可以在显示画面W180中显示用于进行对列表E180追加地址信息的操作的按钮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地址),但只要是能够确定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信息,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地址以外的地址信息(例如,传真号码、IP地址等)。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在将智能手机等终端装置所存储的地址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装置之后,继续操作图像处理装置,从而能够灵活地指定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地址)。即,用户能够将从终端装置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中的地址信息以及从全局地址信息中的一个以上的地址信息中选择的地址、直接输入的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追加或删除。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无需在智能手机中安装特定的应用,就能够在图像处理装置中灵活地选择发送图像的目的地。
[2.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是终端装置10将终端装置10中存储的所有地址信息不传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的S1008中,控制部100将存储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162的地址信息以用户可选择的显示方式(例如,列表形式)显示于显示部140。
另外,控制部100将S1008中用户选择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信息,在S1010中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由此,终端装置10能够选择性地将地址信息传送至图像处理装置20。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0基于由终端装置10选择性地传送的地址信息,执行地址选择处理以及图像发送处理。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地址选择处理以及图像发送处理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能够从终端装置选择性地将地址信息传输至图像处理装置20,因此,能够限定传送至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由此,用户能够避免从终端装置10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不需要的信息,另外,能够削减传送地址信息所需的时间。
[3.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是在执行图像发送的作业后,能够由用户选择是否存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能够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任一个。此外,本实施方式是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9置换为图16的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20还具备用户认证功能。此外,假设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由用户(例如图像处理装置20的管理者)切换将用户认证功能设为有效还是设为无效。
在用户认证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设备20在认证用户之后,使已经认证的用户能够使用规定的功能。用户的认证只要是一般使用的方法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如下方法:将包含登录名和密码的认证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60,在用户输入的登录名和密码与任意的认证信息中包含的登录名和密码一致的情况下,该用户被认证。此外,可以使用利用认证服务器进行用户认证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利用生物认证、认证用卡的认证方法。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15示出了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的发送历史信息的数据构成的示例。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有:用于识别进行了发送图像操作的用户的登录名(例如,“user1”)、表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发送目的地)的用户名字的目的地(例如,“高桥诚”)、成为发送该图像的目的地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例如,“makoto.takashi@example.com”)、图像的发送日期时间(例如,“2021年1月15日19:02:21”)、表示该电子邮件地址是否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信息的传送标志(例如,“Yes”)。
如图15所示,传送标志中存储“Yes”或“No”中的任一个的信息。另外,在传送标志中存储有能够区分成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否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信息即可。因此,若成为发送图像的目的地的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是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信息,则在传送标志中存储规定的信息,若不是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信息,则也可以不存储任何信息。
进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20关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处理,能够设定以下的两个中的任一方法。
(A)在发送图像时向用户确认是否存储地址信息
(B)在发送图像时全部删除
在此,在选择了(B)作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执行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处理作为图像发送处理。即,控制部200以来自用户的作业开始的指示(例如,选择了用于执行作业的按钮)为触发,从存储部260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在执行了发送图像的作业之后,从存储部260中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
另一方面,在选择了(A)作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处理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20的控制部200执行图16所示的处理作为图像发送处理。
作为在图像发送时向用户确认是否存储地址信息的情况下的图像发送处理,首先,控制部200在步骤S150中执行了发送图像的作业之后,在显示部240显示确认消息(步骤S250)。
确认消息是用于向用户确认如何存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消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0让用户从以下三个方法中选择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存储方法。
(a)存储地址信息以及发送历史信息
(b)仅存储发送历史信息
(c)既不存储地址信息,也不存储发送历史信息(全部删除)
由此,用户能够经由确认消息选择是否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登记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簿中,是否作为发送历史保留。
接着,控制部200判定用户是否选择了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到图像处理装置20(步骤S252)。
控制部200在判断为进行了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的情况下,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到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步骤S252;是→步骤S254)。此外,控制部200也可以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转换为能够存储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的地址信息后,将该转换后的地址信息存储于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
接着,控制部200存储在图8的步骤S104、步骤S110和步骤S118中选择的地址以及在步骤S122中输入的地址(例如,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发送历史信息(步骤S256)。
步骤S256中的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154的处理相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00进一步执行以下的处理。
(a)在发送历史信息所包含的地址信息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将发送历史信息的传送标志设为“Yes”。
(b)在发送历史信息所包含的地址信息是预先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的情况下,将发送历史信息的传送标志设为“No”。
这样,控制部200通过使发送历史信息所存储的传送标志的信息不同,能够基于传送标志来区分发送历史信息所包含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否是基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地址。
此外,通过步骤S254中的处理,控制部200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中。此外,通过步骤S256中的处理,控制部200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与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对应的地址信息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
另一方面,控制部200在判断为没有进行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存储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的情况下,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将该地址信息存储为发送历史信息(步骤S252;否→步骤S258)。
控制部200在判定为进行了存储作为发送历史信息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图8的步骤S100中存储的地址信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从存储部260删除(步骤S258;是→步骤S152)。进而,控制部200存储地址信息作为发送历史信息(步骤S256)。此外,也可以在步骤S152的处理之前进行步骤S256的处理。
通过上述的处理,控制部200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与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对应的地址信息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另一方面,控制部200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存储区域264中不存储从终端装置10传输的地址信息。
此外,在步骤S258中,控制部200在判定为没有进行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作为发送历史信息的操作的情况下,判定是否进行了全部删除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的操作(步骤S258;否→步骤S260)。控制部200在判定为进行了全部删除地址信息的操作的情况下,将在图8的步骤S100中存储的地址信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从存储部260删除(步骤S260;是→步骤S262)。此外,步骤S262的处理是与步骤S152中的处理同样的处理。
在步骤S262的处理之后,控制部200省略(跳过)步骤S256的处理。其结果,控制部200不将与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对应的地址信息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此外,控制部200也可以限于将预先存储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相关的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中,来代替省略步骤S256中的处理。此时,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不存储与发送图像的目的地对应的地址信息中与从终端装置10传输的地址信息对应的发送历史信息,仅存储与预先存储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的地址信息对应的发送历史信息。
此外,当用户认证功能无效时,在步骤S256中,控制部200也可以执行在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空的信息(即,不存储规定的信息在登录名中)作为登录名的信息的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17描述发送历史显示处理的流程。发送历史显示处理是在由用户执行了显示发送历史的操作(例如,选择用于显示发送历史的按钮的操作)的情况下执行的。
首先,控制部200获取存储在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266的发送历史信息(步骤S280)。接着,控制部200(历史信息显示部)在对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地址信息进行了隐匿之后,将在步骤S280中取得的发送历史信息显示于显示部240(步骤S282)。
例如,控制部200以列表形式将发送历史信息显示在显示部240上。此时,控制部200对于传送标志为“Yes”的发送历史信息,不显示包含在该发送历史信息中的电子邮件地址,或置换为规定的记号(例如,星号)作为空字显示。此外,控制部200也可以从显示发送历史信息的列表中删除传送标志为“Yes”的发送历史信息。
接着,控制部200判定用户认证功能是否有效(步骤S284)。在用户认证功能有效的情况下,控制部200将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显示于显示部240(步骤S284;是→步骤S286)。
例如,控制部200针对每个列表的项目,在步骤S282中判定以列表形式显示的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在该发送历史信息中的登录名是否与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的登录名一致。而且,控制部200显示发送历史信息中包含的电子邮件地址,该发送历史信息是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的传送标志为“是”的发送历史信息中、该发送历史信息中存储的登录名与用户认证功能认证的用户的登录名一致的发送历史信息。即,在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操作图像处理装置20时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地址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200将该地址信息视为由操作了图像处理装置20的用户传送来的信息。
接下来,参照图18以及图1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例。图18是显示有确认消息M300的情况下的显示画面W300的例子。
在确认消息M300中,作为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相关的按钮,包括以下三个按钮。
(A)用于存储该地址信息作为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的按钮B300
(B)用于使该地址信息作为发送历史信息存储的按钮B302
(C)用于删除该地址信息的按钮B304
用户通过选择按钮B300、B302、B304中的任一个,能够选择是否存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
图19是表示显示有发送历史信息的显示画面(发送历史画面)的图。图19的(a)是例示当用户认证功能有效时发送历史画面W310的示例的图。在发送历史画面W310中,包含显示发送历史信息的列表E310。
在此,列表E310中的区域E312所包含的项目是基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项目。在此,在区域E312所包含的项目是基于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发送历史信息的项目的情况下,如图19的(a)所示,该发送历史信息所包含的地址不被隐匿地显示。因此,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能够重新利用过去从终端装置10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
另一方面,图19的(b)是示出当用户认证功能无效时的发送历史画面W320的例子的图。在发送历史画面W320中,包含显示发送历史信息的列表E320。
在此,列表E320中的区域E322所包含的项目是基于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的项目。如果用户认证功能无效,则如图19(的b)所示,包含在发送历史信息中的地址被隐匿显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图像处理装置20的用户无法重新利用从终端装置10传送的地址信息中包含的地址。
另外,即使在用户认证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从终端装置10传输了地址信息的用户与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不同时,也可以如图19的(b)所示地隐匿从终端装置10传输的地址信息。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选择是否存储从终端装置传送的地址信息、是否作为发送历史信息保留。由此,用户能够自由地选择将从终端装置10传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信息保留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地址簿或发送历史、或者完全不保留于图像处理装置20。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基于用户认证功能是否有效的状态、通过用户认证功能被认证的用户,隐匿从终端装置传输的地址信息。由此,能够提高对从终端装置传送的地址信息的安全性。
[4.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适当地改变技术手段并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存在分别说明的部分,当然也可以在技术上可行的范围内组合地执行。
此外,实施方式的各装置中所运作的程序是控制CPU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发挥功能的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并且,由这些装置中处理的信息在其被处理时临时存储在临时存储装置(例如,RAM),其后,被存储在各种ROM(Read Only Memory)、HDD等的存储装置并根据需要利用CPU而被读出、修改、写入。
此处,作为存储程序的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ROM、非易失性存储卡等)、光学记录介质/磁光记录介质(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数字多功能盘)、MO(Magneto Optical Disc,磁光盘)、MD(Mini Disc,迷你盘)、CD(Compact Disc,光盘)、BD(Blu-ray(注册商标)Disk,蓝光盘)等)、磁记录介质(例如,磁带、软盘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此外,通过执行所下载的程序,不仅可实现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功能,还可以基于该程序的指示,通过操作系统或其他应用程序等共同处理,实现本发明的功能。
另外,在流通至市场的情况下,可以在可移动型记录介质中保存程序而进行流程,或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而传送至服务器计算机中。此时,服务器计算机的储存装置当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系统
10 终端装置
100 控制部
140 显示部
150 操作部
160 存储部
162 地址信息存储区域
180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
190 通信部
20 图像处理装置
200 控制部
202 图像处理部
220 图像输入部
230 图像形成部
240 显示部
250 操作部
260 存储部
262 图像数据存储区域
264 地址信息存储区域
266 发送历史信息存储区域
280 近距离无线通信部
290 通信部

Claims (7)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选择部,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地址;
第二选择部,选择与所述第一地址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地址;以及
图像发送部,向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发送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址存储部,其存储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地址;以及
地址删除部,在指示所述图像的发送后,删除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处理装置预先存储一个或多个地址,
所述第二地址是从预先存储的所述地址中选择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址是从管理地址的装置能够取得的地址中选择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址是通过用户的操作来输入的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历史信息存储部,其存储所述地址作为历史信息,其中,所述地址作作为由所述图像发送部发送的所述图像的发送目的地;以及
历史信息显示部,其显示所述历史信息,
在作为所述历史信息存储的地址是所述第一地址中包含的任意地址的情况下,所述历史信息显示部隐匿该地址。
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选择步骤,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地址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一地址;
第二选择步骤,选择与所述第一地址不同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地址;以及
图像发送步骤,向所述第一地址和所述第二地址发送图像。
CN202210267690.1A 2021-03-22 2022-03-17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1188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47352A JP2022146414A (ja) 2021-03-22 2021-03-22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2021-047352 2021-03-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18834A true CN115118834A (zh) 2022-09-27

Family

ID=83283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7690.1A Pending CN115118834A (zh) 2021-03-22 2022-03-17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03426A1 (zh)
JP (1) JP2022146414A (zh)
CN (1) CN115118834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5570A (ja) * 2004-11-05 2006-05-25 Murata Mach Ltd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
CN101268470A (zh) * 2006-01-10 2008-09-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装置、地址簿传送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中的信息显示方法、地址簿传送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JP2010086458A (ja) * 2008-10-02 2010-04-15 Sharp Corp 携帯端末、擬似履歴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擬似履歴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14093765A (ja) * 2012-11-07 2014-05-19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情報通信装置、画像情報通信システム、画像情報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情報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323406A (zh) * 2014-07-11 2016-0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发送目的地信息转送系统和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
JP2016134042A (ja) * 2015-01-20 2016-07-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送信宛先設定方法及び送信宛先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5827887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该装置中的共享地址簿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6953996A (zh) * 2015-12-14 2017-07-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09343805A (zh) * 2012-05-25 2019-02-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CN110463171A (zh) * 2017-03-31 2019-1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81211A (ja) * 2001-03-21 2002-09-27 Kyocera Mita Corp プッシュ型スキャナ装置、それを用いたスキャナシステム、その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情報処理装置、この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いて動作す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864861B2 (ja) * 2002-06-28 2007-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装置
JP2004248034A (ja) * 2003-02-14 2004-09-02 Canon Inc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087028A (ja) * 2004-09-17 2006-03-30 Ricoh Co Ltd アドレス帳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6121B2 (ja) * 2007-10-05 2009-12-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送信装置、画像送信システム及び画像送信方法
JP4880725B2 (ja) * 2009-07-06 2012-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通信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150001186A (ko) * 2013-06-26 2015-01-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 기능을 지원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화상형성장치에서 nfc 디바이스에 커스터마이즈된 유저 인터페이스(ui) 화면을 제공하는 방법
KR20160020290A (ko) * 2014-08-13 2016-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클라우드 프린트 서버 및 클라우드 프린트 서버에 인쇄 컨텐츠 및 인쇄 작업을 등록하는 방법
JP2016167764A (ja) * 2015-03-10 2016-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1880341B1 (ko) * 2015-07-31 2018-07-19 캐논코리아비즈니스솔루션 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정보 제어방법
WO2017222246A1 (en) * 2016-06-22 2017-12-28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Content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798445B2 (ja) * 2017-08-03 2020-12-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送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転送プログラム、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6969287B2 (ja) * 2017-10-30 2021-11-24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JP7278743B2 (ja) * 2018-10-26 2023-05-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5570A (ja) * 2004-11-05 2006-05-25 Murata Mach Ltd ネットワーク複合機
CN101268470A (zh) * 2006-01-10 2008-09-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装置、地址簿传送装置、便携式终端装置中的信息显示方法、地址簿传送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JP2010086458A (ja) * 2008-10-02 2010-04-15 Sharp Corp 携帯端末、擬似履歴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擬似履歴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
CN109343805A (zh) * 2012-05-25 2019-02-15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系统
JP2014093765A (ja) * 2012-11-07 2014-05-19 Konica Minolta Inc 画像情報通信装置、画像情報通信システム、画像情報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情報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323406A (zh) * 2014-07-11 2016-02-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发送目的地信息转送系统和方法、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
JP2016134042A (ja) * 2015-01-20 2016-07-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送信宛先設定方法及び送信宛先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5827887A (zh) * 2015-01-27 2016-08-0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和该装置中的共享地址簿的显示控制方法
CN106953996A (zh) * 2015-12-14 2017-07-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方法
CN110463171A (zh) * 2017-03-31 2019-1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03426A1 (en) 2022-09-22
JP2022146414A (ja) 2022-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579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via a network with use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871978B2 (en) Server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control program
JP567685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02654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10001131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46999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74163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送信装置
US1164502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output requests an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CN115118834A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748050B2 (en) Network printing service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EP4007251A1 (en) Server, management system, managing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JP716366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005084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22170244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6347693B2 (ja)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