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7687A -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7687A
CN115097687A CN202210825343.6A CN202210825343A CN115097687A CN 115097687 A CN115097687 A CN 115097687A CN 202210825343 A CN202210825343 A CN 202210825343A CN 115097687 A CN115097687 A CN 115097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external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lens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53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97687B (zh
Inventor
李燕兵
祁中兵
王正坤
田晓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ui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u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ui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ui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53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7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7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7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97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7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1/00Details of electric heating devices
    • H05B1/02Automatic switch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apparatus ; Control of hea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84Hea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arent or reflecting areas, e.g. for demisting or de-icing windows, mirrors or vehicle windshie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还包括:加热元件,用于加热提高镜头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镜头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控制电路,用于获取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并在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本申请能够在可能发生冷凝时及时加热镜头,避免冷凝水或水渍影响扫描效果。

Description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网上购物,物流技术也日益发展,出现了用于采集物料数据的扫描终端,物流人员利用扫描终端能够快速进行整合揽收扫描、分拣跟踪、派件扫描、装车扫描等各个快递环节的工作业务,实现智能化工作与管理。
但在冷链运输方式中,扫描终端经常需要在低温环境和常温环境之间交替使用,环境变化导致的温度突升会使扫描镜头出现冷凝现象,影响扫描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在可能发生冷凝时及时加热镜头,避免冷凝水或水渍影响扫描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还包括:
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内部,用于加热提高所述镜头的温度;
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镜头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外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红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并在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一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三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二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四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三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三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五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四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四占空比加热;以及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五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五占空比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至外部环境湿度达到预设监测值时,获取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若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所述预设监测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升高温度阈值,且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落入预设的人体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并实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调整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的控制信号占空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若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若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当下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步骤之后,包括:
若外部环境湿度不高于预设监测值,则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若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其中,所述预设监测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控制装置,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湿度获取模块,用于在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加热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实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扫描终端的镜头内部设置加热元件和红外温度传感器,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并在镜头外部设置湿度传感器检测外部环境湿度,控制电路获取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在识别到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由于发生温度突升,可能产生冷凝,此时控制电路获取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开始实时获取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进行加热,避免产生冷凝水,或是去除已产生的冷凝水,保证扫描效果,并且将加热控制的占空比与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对应,避免加热时间与湿度不对应导致镜片上形成水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控制装置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终端可以用于进行物料管控,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终端扫描物料上的条形码,得到物料信息,然后存储到服务器中,在物流的全环节都可以通过扫描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并上传至服务器,从而使得该物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信息都能被完整记录,实现智能化工作与管理。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描终端100,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加热元件101、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湿度传感器103及控制电路104。其中,加热元件101设置于镜头的内部,用于加热提高镜头的温度;红外温度传感器102设置于镜头的内部,用于检测镜头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103设置于镜头的外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控制电路104,分别与加热元件101、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湿度传感器103电连接,用于获取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并在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湿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湿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101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其中,温度阈值是用于判断温度突升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引起冷凝现象的温度值,在达到温度阈值的时候有可能引起冷凝现象;第一湿度阈值是用于在温度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加热的湿度值,当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即将或者已经产生了冷凝现象。
常用的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只能感测镜片温度或镜头内部温度再进行加热控制的方式,加热会滞后,无法精确控制加热时间,可能会损坏镜头,消除冷凝水的效果较差。通过设置于镜头内部的红外温度传感器102,能够同时实现对于镜片和外部环境的温度检测,控制电路104根据镜片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进行加热控制,响应时间快,能够及时识别到温度突升,而不需要等到镜片温度受环境温度影响产生明显变化后才能触发加热控制,能够一定程度避免产生冷凝现象。
设置湿度传感器103检测外部环境湿度辅助触发加热以及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的占空比,能够避免仅通过温度检测受环境中的热源干扰引起误触发加热的问题,并且能够调节加热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热损坏镜头,也能够保证去除冷凝水的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元件可以为加热膜。
控制电路104获取外部环境温度并记录,将每次获取的外部环境温度与前一获取时刻获取的外部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若温度发生了升高,并且升高的温度值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此时的外部环境湿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加热,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则确定需要进行加热,控制加热元件101进行加热,并且实时获取加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调节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的占空比,避免过热损坏镜头或加热不足的导致有水汽残留。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可以是单独用于控制加热的电路,也可以是扫描终端的主控电路。
参考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包括电压抬升电路1041、电压放大电路1042、信号放大电路1043、ADC转换电路1044及MCU1045。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检测温度反馈的电信号依次经电压抬升电路1041、电压放大电路1042、信号放大电路1043、ADC转换电路1044处理后输入至MCU1045进行逻辑处理。湿度传感器103检测湿度反馈的电信号依次经信号放大电路1043、ADC转换电路1044处理后输入至MCU进行逻辑处理。
预设占空比是预先设置的与不同的外部环境湿度对应的占空比,例如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80%时,预设占空比为80%;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60%时,预设占空比为60%,通过实时外部环境湿度可以确定与其对应的预设占空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即外部环境湿度越高,预设占空比越大;外部环境湿度越小,预设占空比越小。预设占空比越大,即持续加热的时间越长,加热温度会更高,在外部环境湿度较高时采用较大的预设占空比能够快速升温,消除冷凝水;在外部环境湿度较低时,采用较小的预设占空比能够在连续加热时间的过程中间断地暂缓加热,避免温度升高过快损坏镜头,也能为水汽的蒸发预留充足时间,减少加热烘干冷凝水过程中在镜片上形成水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描终端,在扫描终端的镜头内部设置加热元件101和红外温度传感器102,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检测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并在镜头外部设置湿度传感器103检测外部环境湿度,控制电路104获取红外温度传感器102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在识别到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由于发生温度突升,可能产生冷凝,此时控制电路104获取湿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开始实时获取湿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101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进行加热,避免产生冷凝水,或是去除已产生的冷凝水,保证扫描效果,并且将加热控制的占空比与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对应,避免加热时间与湿度不对应导致镜片上形成水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被配置为:
在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101以预设的第一占空比加热;
在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三湿度阈值且低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101以预设的第二占空比加热;
在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四湿度阈值且低于第三湿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101以预设的第三占空比加热;
在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五湿度阈值且低于第四湿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101以预设的第四占空比加热;以及
在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一湿度阈值且低于第五湿度阈值时,控制加热元件101以预设的第五占空比加热。
由于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占空比最大,第五占空比最小。通过预先设置几个固定的预设占空比,在一定的湿度范围内不对预设占空比进行调节,避免频繁调节无法稳定加热。
示例性的,第一湿度阈值为20%,第二湿度阈值为95%,第三湿度阈值为80%,第四湿度阈值为60%,第五湿度阈值为40%,第一占空比为100%,第二占空比为80%,第三占空比为60%,第四占空比为40%,第五占空比为20%。以一个加热周期为5秒为例进行说明,在占空比为80%时,加热4秒,暂停1秒;在占空比为60%时,加热3秒,暂停2秒;在占空比为40%时,加热2秒,暂停3秒;在占空比为20%时,加热1秒,暂停4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用于在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至外部环境湿度达到预设监测值时,获取红外温度传感器102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若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加热元件101停止加热。
其中,预设监测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预设监测值是用于在加热过程中判断是否需要监控实时温度准备停止加热的湿度值,在外部环境湿度降低至预设监测值时即需要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以判断何时停止加热。
控制电路104在外部环境湿度降低至预设监测值时,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计算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若实时的镜片温度与实时的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时,镜片不会继续产生冷凝,可以停止加热,此时则控制加热元件101停止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还用于在外部环境温度升高温度阈值,且外部环境温度落入预设的人体温度范围内时,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并实时获取湿度传感器103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调整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的控制信号占空比。
为了避免人为导致的温度突升和冷凝,而非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突升的情况,在检测到的外部环境温度突升的温度值达到温度阈值时,加入一个判断,判断当前的外部环境温度是否落入预设人体温度范围内,若是,则表明当前可能是认为导致的温度突升和冷凝,例如向镜头呼气,此时直接控制加热元件101开始加热,再根据外部环境湿度实时调整控制信号占空比。若当晚的外部环境温度未落入预设人体温度范围内,则表明当前是环境温度变化导致的温度突升,按照前述实施例中的方式正常控制加热,即获取此时的外部环境湿度,判断外部环境湿度是否大于第一湿度阈值,若是则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并根据实时外部环境湿度调整占空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4还用于在控制加热元件101加热预设时间后外部环境湿度未降低时,控制加热元件101停止加热并输出提示信号,提示信号用于触发扫描终端的提示组件发出提示,用于提示用户当前湿度过大,以注意改变使用场景。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控制方法,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01,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其中,外部环境温度是指镜头所处环境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获取,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是红外温度传感器。
步骤S202,若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则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其中,外部环境湿度是指镜头所处环境的湿度,具体的,可以是指镜片表面附近的湿度,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取。温度阈值是用于判断温度突升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引起冷凝现象的温度值,在达到温度阈值的时候有可能引起冷凝现象。通过检测外部环境湿度辅助触发加热以及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的占空比,能够避免仅通过温度检测受环境中的热源干扰引起误触发加热的问题,并且能够调节加热的时间和温度,避免过热损坏镜头,也能够保证去除冷凝水的效果。
步骤S203,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其中,第一湿度阈值是用于在温度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触发加热的湿度值,当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表明即将或者已经产生了冷凝现象。
若温度发生了升高,并且升高的温度值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此时的外部环境湿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加热,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则确定需要进行加热,控制加热元件进行加热,并且实时获取加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调节控制加热元件加热的占空比,避免过热损坏镜头或加热不足的导致有水汽残留。
预设占空比是预先设置的与不同的外部环境湿度对应的占空比,例如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80%时,预设占空比为80%;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60%时,预设占空比为60%,通过实时外部环境湿度可以确定与其对应的预设占空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即外部环境湿度越高,预设占空比越大;外部环境湿度越小,预设占空比越小。预设占空比越大,即持续加热的时间越长,加热温度会更高,在外部环境湿度较高时采用较大的预设占空比能够快速升温,消除冷凝水;在外部环境湿度较低时,采用较小的预设占空比能够在连续加热时间的过程中间断地暂缓加热,避免温度升高过快损坏镜头,也能为水汽的蒸发预留充足时间,减少加热烘干冷凝水过程中在镜片上形成水渍。
如图3所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1,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步骤S302,若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则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步骤S303,若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步骤S304,若加热过程中外部环境湿度不高于预设监测值,则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其中,预设监测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预设监测值是用于在加热过程中判断是否需要监控实时温度准备停止加热的湿度值,在外部环境湿度降低至预设监测值时即需要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以判断何时停止加热。
步骤S305,若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在外部环境湿度降低至预设监测值时,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计算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若实时的镜片温度与实时的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时,镜片不会继续产生冷凝,可以停止加热,此时则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控制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加热控制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控制装置400,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湿度获取模块402,用于在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加热控制模块403,用于在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实时获取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加热控制装置还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加热过程中外部环境湿度不高于预设监测值时,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加热停止模块,用于在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时,控制加热元件停止加热。
上述加热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加热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加热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上述加热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若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差达到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若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外部环境湿度不高于预设监测值,则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若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其中,所述预设监测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终端的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加热控制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且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内部,用于加热提高所述镜头的温度;
红外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内部,用于检测所述镜头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镜头的外部,用于检测外部环境湿度;
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加热元件、红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温度,并在所述外部环境温度相比上一时刻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若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一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三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二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二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四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三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三占空比加热;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第五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四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四占空比加热;以及
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不低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且低于所述第五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以预设的第五占空比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扫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至外部环境湿度达到预设监测值时,获取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若实时检测的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所述预设监测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外部环境温度升高温度阈值,且所述外部环境温度落入预设的人体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并实时获取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的外部环境湿度,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调整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加热的控制信号占空比。
6.一种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若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则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若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则实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占空比与外部环境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下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步骤之后,包括:
若外部环境湿度不高于预设监测值,则实时获取镜片温度及外部环境温度;
若镜片温度与外部环境温度之差达到预设温度差值,则控制所述加热元件停止加热;其中,所述预设监测值大于所述第一湿度阈值。
9.一种加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扫描终端的控制电路,所述扫描终端包括用于扫描的镜头;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温度;
湿度获取模块,用于在当前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相对于上一时刻的外部环境温度升高的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
加热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外部环境湿度高于第一湿度阈值时,实时获取所述镜头外部的外部环境湿度,并根据实时的外部环境湿度控制加热元件以对应于当下外部环境湿度的预设占空比加热。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加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825343.6A 2022-07-14 2022-07-14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97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5343.6A CN115097687B (zh) 2022-07-14 2022-07-14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5343.6A CN115097687B (zh) 2022-07-14 2022-07-14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7687A true CN115097687A (zh) 2022-09-23
CN115097687B CN115097687B (zh) 2023-10-10

Family

ID=832971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5343.6A Active CN115097687B (zh) 2022-07-14 2022-07-14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76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4552A (zh) * 2024-02-18 2024-03-19 北京国科伟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调峰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631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防凝露摄像头及冰箱
CN107493416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7560301A (zh) * 2017-08-28 2018-01-09 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冰箱
CN108759258A (zh) * 2018-04-13 2018-11-06 嘉兴雷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霜装置、方法及冷藏设备
CN109348680A (zh) * 2018-10-16 2019-0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板防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830689A (zh) * 2019-10-18 2020-02-21 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起雾功能的摄像头、防雾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0768450B1 (en) * 2019-07-26 2020-09-08 Lineage Logistics, LLC Mitigation of lens condensation using heat
US20200363847A1 (en) * 2019-05-17 2020-11-19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nti-Conden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Capture Device
CN11215324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和自动除水雾方法
CN112989858A (zh) * 2021-04-29 2021-06-18 苏州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能除湿除雾的加热电路、镜片及扫码头
CN114020120A (zh) * 2021-10-18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20111861A1 (en) * 2020-10-12 2022-04-14 Shenzhen Guo Dong Intelligent Drive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eventing fogging of lens, intelligent control device and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CN114650626A (zh) * 2022-03-17 2022-06-21 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头镜片的加热系统、方法和扫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631A (zh) * 2016-10-25 2017-03-22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防凝露摄像头及冰箱
CN107560301A (zh) * 2017-08-28 2018-01-09 合肥美的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冰箱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冰箱
CN107493416A (zh) * 2017-09-22 2017-12-19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759258A (zh) * 2018-04-13 2018-11-06 嘉兴雷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霜装置、方法及冷藏设备
CN109348680A (zh) * 2018-10-16 2019-0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板防潮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00363847A1 (en) * 2019-05-17 2020-11-19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nti-Condens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Capture Device
CN11215324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和自动除水雾方法
US10768450B1 (en) * 2019-07-26 2020-09-08 Lineage Logistics, LLC Mitigation of lens condensation using heat
CN110830689A (zh) * 2019-10-18 2020-02-21 广州奥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起雾功能的摄像头、防雾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20111861A1 (en) * 2020-10-12 2022-04-14 Shenzhen Guo Dong Intelligent Drive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preventing fogging of lens, intelligent control device and autonomous driving vehicle
CN112989858A (zh) * 2021-04-29 2021-06-18 苏州安可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能除湿除雾的加热电路、镜片及扫码头
CN114020120A (zh) * 2021-10-18 2022-0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保护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50626A (zh) * 2022-03-17 2022-06-21 东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头镜片的加热系统、方法和扫码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24552A (zh) * 2024-02-18 2024-03-19 北京国科伟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调峰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24552B (zh) * 2024-02-18 2024-04-26 北京国科伟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调峰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7687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50100524A (ko) 휴대용 전자 디바이스
CN115097687A (zh) 扫描终端、加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91899B (zh) 一种控制食物烹饪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658258B (zh) 測定一行動器具的周圍溫度的方法
US10641523B2 (en) Control device of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water hea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1475384B (zh) 壳体温度的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3598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14215295A (ja) レンズアレイを有する熱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CN111060556A (zh) 水垢检测方法、水垢检测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5580B (zh) 壳体温度的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120675B2 (en) Smart motion detection device
CN113113960A (zh) 充电过程中的短路保护方法及充电器
CN111473887B (zh) 壳体温度的获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441848A (zh) 功耗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780678A (zh) 空气炸锅的风扇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空气炸锅
CN114167918B (zh) 覆盖式加热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TWI581174B (zh) 系統資訊的顯示方法與系統
KR101383158B1 (ko) 히터 단선 검출 방법
JP5734480B2 (ja) コントローラ、情報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機器管理システム
CN115879610B (zh) 接触器使用期限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2620630B1 (ko) 온도센서를 이용한 ai 온열 및 인체 감지 시스템
CN115363281A (zh) 电子雾化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雾化设备和介质
WO2023223376A1 (ja) 人検知装置、人検知システム、人検知方法、及び人検知プログラム
JP6991928B2 (ja) ガス検知器
CN113470331A (zh) 感温探测器的差温检测方法、装置、感温探测器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