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91926A -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91926A
CN115091926A CN202210778626.XA CN202210778626A CN115091926A CN 115091926 A CN115091926 A CN 115091926A CN 202210778626 A CN202210778626 A CN 202210778626A CN 115091926 A CN115091926 A CN 115091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ent
air conditioner
cabin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786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镇斌
张金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7786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919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91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91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B60H1/30Air sco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6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air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8Air inlets for cooling; Shutters or blind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00Air cooling
    • F01P1/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ther engine or machine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2050/00Applications
    • F01P2050/22Motor-c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位于发动机舱增压器上方的空气槽,其与车辆外部连通,空气槽靠近发动机舱的区域设有通气口,且空气槽还设有空调进气口;控制装置,其用于在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关闭空调进气口,并打开通气口;方法包括:获取增压器区域温度;若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打开空气槽上的通气口,关闭空气槽上的空调进气口。本申请可大大降低机舱热害风险,提高发动机和机舱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取消部分部件的隔热措施,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热管理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因为技术原因,排气端布置在机舱后端,即靠近乘客舱位置,该处远离进气格栅,同时机舱后端因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原因,和外界封堵严实,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
参照图1所示,在结构上,通常在发动机增压器上方设置有空气槽,该槽状结构和发动机舱物理隔离,保证了发动机舱废气无法进入空气槽;空气槽上方设置有通风盖板,空气槽通过上方的通风盖板和车外保持连通,同时通风盖板在机罩处通过密封条和机舱进行物理隔绝,保证机舱废气无法通过通风盖板上侧进入空气槽。当车辆行驶时,通过行驶负压可以使车辆上方的新鲜空气进去空气槽,从而在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通过该空气槽进气。
为避免空调外循环时吸入机舱废气,该空气槽结构在增压器上方形成封闭空间。特别是对于增压发动机,增压器产生热量较高,增加器产生热量后,上部形成封闭空间内空气无法有效流通,在该区域产生热聚集,导致周边发动机上非金属附件机舱内吸音等附件产生热害问题,造成老化风险甚至安全风险。
传统设计思路中为消除热害问题,对热害部件通常进行被动的隔热或提升材料的耐温等级来解决。而机舱内部部件复杂,种类繁多,这种传统的解决热害问题的思路,因为涉及部件多,造成成本代价高,同时受制于材料技术的限制,部分部件解决热害问题技术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发动机舱热害问题解决难度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包括:
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增压器上方的空气槽,其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空气槽靠近所述发动机舱的区域设有通气口,且所述空气槽还设有空调进气口;
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并打开所述通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其通过空气槽与车辆外部连通,并在空气槽上设置空调进气口作为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设置通气口与发动机舱连通,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通过空气槽进气,在发动机舱增压器区域发生热害时,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打开,空气槽内空气被负压抽出,此时发动机舱和空气槽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并从发动机舱后端通气口处进入到空气槽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不超过设定值,所述通气口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常态下通气口保持关闭,以保证发动机舱与外界保持隔离状态。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通气口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指令,控制所述空调进气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可确保不会因乘客舱内乘客切换空调运行模式而导致发动机舱内废气进入到乘客舱内,确保乘客舱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先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再打开所述通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可保证机舱内废气不会经过空气槽和空调进气口进入到乘客舱内,以保障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槽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通气口的通气阀和用于开关所述空调进气口的控制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阀包括:
活动叶片,其转动安装于所述空气槽上并用于打开或者遮蔽所述通气口;
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叶片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可最大程度扩大通气口的大小,并且使整个通气口能够完全打开实现通气,且可将通气阀控制功能集成到空调机组中,便于进行自动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叶片上设有密封软边,所述密封软边用于与所述空气槽过盈配合以使所述活动叶片密封遮蔽所述通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密封软边可提高通气口关闭时的密封性。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通过空气槽与车辆外部连通,并在空气槽上设置空调进气口作为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设置通气口与发动机舱连通,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通过空气槽进气,在发动机舱增压器区域发生热害时,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打开,空气槽内空气被负压抽出,此时发动机舱和空气槽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并从发动机舱后端通气口处进入到空气槽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包括:
获取增压器区域温度;
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打开空气槽上的通气口,关闭所述空气槽上的空调进气口;其中,
所述空气槽位于所述发动机舱增压器上方并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通气口设于所述空气槽靠近所述发动机舱的区域并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舱和所述空气槽,所述空调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空气槽并用于空调进气。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先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再打开所述通气口。
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通气口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指令,控制所述空调进气口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其通过空气槽与车辆外部连通,并在空气槽上设置空调进气口作为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设置通气口与发动机舱连通,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通过空气槽进气,在发动机舱增压器区域发生热害时,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打开,空气槽内空气被负压抽出,此时发动机舱和空气槽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并从发动机舱后端通气口处进入到空气槽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的相关技术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控制阀控制空调进气口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控制阀控制空调进气口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通气阀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通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中的通气阀中密封软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机舱温场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空气槽;2、通风盖板;3、发动机舱;4、空调进气口;5、通气口;6、前围钣金;7、安装板;8、控制阀;9、通气阀;901、活动叶片;902、旋转轴;903、吊耳;904、安装座;905、压片;906、挡块;907、花键槽;908、电机;909、密封软边;10、密封面;11、阀叶;12、转动轴;13、电机;14、连杆结构;15、驾驶室区域;16、空气槽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能解决目前的发动机舱热害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发动机舱热害风险,相关技术提供风扇转速对发动机降温或在车辆熄火时通过发动机风扇延时下电策略,熄火后通过蓄电池供电使风扇持续运转,以此冷却发动机,该方案容易导致蓄电池馈电,严重情况下导致蓄电池无法提供发动机重新点火电压;同时提高风扇运转速度会带来噪音等问题,车辆爬坡后停车熄火的热害工况中由于熄火后增压器区域热聚集已经形成,无法通过冷却液温度消除。
参照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在结构上,发动机增压器上方设置有空气槽1,该槽状结构和发动机舱3物理隔离,保证了发动机舱3废气无法进入空气槽1;空气槽1上方设置有通风盖板2,空气槽1通过上方的通风盖板2和车外保持连通,同时通风盖板2在机罩处通过密封条和机舱进行物理隔绝,保证机舱废气无法通过通风盖板2上侧进入空气槽1。当车辆行驶时,通过行驶负压仅可以使车辆上方的新鲜空气进去空气槽1,从而在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通过该空气槽1进气。
参照图2-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包括与车辆外部连通的空气槽1以及控制装置,空气槽1位于发动机舱3增压器上方,空气槽1上设有空调进气口4和通气口5,通气口5设于空气槽1靠近发动机舱3的区域,控制装置则用于在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关闭空调进气口4并打开通气口5。
参照图2,具体的,空气槽1在发动机舱3与乘客舱之间且位于发动机舱3上方,其由车身前围钣金6、通风盖板2、安装板7等车身钣金构件围合形成,通风盖板2位于上方且其上开设有通风孔,空气槽1顶部通过通风盖板2与车辆外部连通,安装板7连接车身前围钣金6和通风盖板2并起到密封通风盖板2和前围钣金6之间间隙的作用,同时用于支撑通风盖板2;空气槽1在车身上用于供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空调进气口4开设于空气槽1靠近乘客舱的区域,其与空调进气管道连通以在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时进气。
在车辆行进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1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2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1,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4通过空气槽1进气,同时,空气槽1还作为流水槽,在车辆风挡玻璃下侧收集封窗区域流水并连通车辆排水通道排出到车辆轮罩区域相,对应的,空调进气口4设于空气槽1的中部,高度高于空气槽1底部高度以避免雨水等进入到空调进气管道内。
进一步的,通气口5用于空气槽1与发动机舱3连通以对发动机舱3进行降温,具体的,在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5打开时,由于车辆行驶时车辆上方产生负压,空气槽1内空气被抽出,此时发动机舱3和空气槽1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3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3并从发动机舱3后端通气口5处进入到空气槽1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3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3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1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3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在通气口5打开时,控制装置控制空调进气口4处于关闭状态,可避免发动机舱3内废气经过空气槽1进入到乘客舱内,同时车载空调切换为内循环模式,保证乘客舱内具有良好的空气质量。
相应的,通气阀9设于空气槽1的中部,高度高于空气槽1底部高度以避免雨水进入到发动机舱3内。
参照图2,进一步的,车载空调的外循环进气管通过空调进气口4与空气槽1连通,并且在空气槽1上于空调进气口4处设有用于开关空调进气口4的控制阀8。
参照图3和图4,控制阀8包括阀叶11和控制机构,阀叶11的一侧铰接于空气槽1靠近驾驶室一侧外壁上,并且阀叶11可转动至遮蔽空调进气口4或者向空气槽1外转动至打开空调进气口4;具体的,空调进气口4打开时,阀叶11转动至与空调进气管路靠近驾驶室一侧的通道壁相配合,同时通过阀叶11上的软边实现密封,使空调进气管路与驾驶室区域15不连通,同时空调进气管路通过空调进气口4与空气槽1连通实现空调从空气槽区域16进气的功能;而空调进气口4关闭时,阀叶11转动至与空气槽1外壁相配合并通过阀叶11上的软边形成密封,此时空调进气管路与空气槽1不连通,并且空调进气管路与驾驶室区域15连通,以实现内循环时从驾驶室区域15进气。
参照图5,进一步的,阀叶11通过转动轴12实现转动安装,控制机构包括一控制电机13和连杆结构14,控制电机13通过连杆结构14带动转动轴12转动以实现阀叶11的转动,进而实现控制空调进气口4打开或者关闭的功能;在实车安装时,根据车辆构造进行适配安装,以使控制阀8能够稳定的安装并起到控制空调进气口4打开或者关闭的功能。
参照图6,进一步的,通气口5开设于安装板7上,在通气口5处设有用于开关通气口5的通气阀9,通气阀9安装在安装板7上,且其安装在通气槽的外部,通气阀9包括设于通气口5处的活动叶片901和控制活动叶片901活动以打开或者遮蔽通气口5的控制机构;通气口5形状可根据安装板7形状进行设计,可设为矩形、圆形等形状,活动叶片901的形状根据通气口5的形状相应地进行设计,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口5为矩形,其根据安装板7形状设计,可具有较大的通气面积,从而快速消除发动机舱3内的热害问题。
具体的,活动叶片901可为滑动设置也可为转动设置,滑动设置时,活动叶片901可贴合于安装板7开设通气口5的部分上并滑动,也可沿垂直于安装板7开设通气口5部分的平面滑动设置,相应地,叶片在安装板7上的投影面积大于通气口5的面积,以使活动叶片901能够完全覆盖并遮蔽通气口5。
参照图7,在本实施中,根据安装板7上可设置通气口5区域的面积,活动叶片901设为转动安装,以最大程度扩大通气口5的大小,并且使整个通气口5能够完全打开实现通气;活动叶片901的一侧边与安装板7开设通气口5部分的平面平行并以此侧边为转动轴转动安装在安装板7上;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旋转轴902和电机908,活动叶片901作为转动轴的一侧边与旋转轴902固定连接,旋转轴902转动安装在安装板7上,而电机908用于驱动旋转轴902转动控制活动叶片901转动以打开或者遮蔽通气口5。
参照图7,具体的,在安装板7上于通气口5的一侧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吊耳903和一个安装座904,旋转轴902的一端转动穿设在吊耳903上,相应地,吊耳903上开设供旋转轴902穿设的孔;在安装座904上于背离安装板7的侧面上开设有半圆形的槽,同时,安装座904上装配有一个压片905,压片905中部呈圆弧形而两端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安装座904上,压片905中部弧形与安装座904上半圆形槽构成圆形的圆孔,旋转轴902远离吊耳903的一端穿过圆孔,通过圆孔和吊耳903上的孔配合实现旋转轴902在安装板7上的转动安装。
进一步,为了提高旋转轴902安装的稳定性,旋转轴902上于安装座90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挡块906,挡块906为固定套设在旋转轴902上,且挡块906的直径大于圆孔的直径,从而可通过两个挡块906限制旋转轴902沿轴向的串动,形成对旋转轴902的约束,以使活动叶片901稳定安装在安装板7上。
旋转轴902穿过圆孔的一端连接有花键槽907,花键槽907和电机90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而电机908在安装板7上,其通过两个螺钉固定在安装板7上;具体的,花键槽907连接于旋转轴902穿过圆孔的一端穿过圆孔后连接的挡块906上。通过电机908控制旋转轴902旋转可使活动叶片901旋转以打开或者遮蔽通气口5,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电机908驱动便于控制,可将电机908控制功能集成在车载空调机组中,即通气阀9控制功能集成在空调机组中,从而实现对通气阀9开启或者关闭的自动控制,可根据热害情况自动控制进行散热。
参照图8,在活动叶片901上还设置有密封软边909,密封软边909用于与安装板7过盈配合以密封连接活动叶片901和空气槽1;具体的,密封软边909在活动叶片901转动至遮蔽通气口5时与通气槽过盈配合以实现通气口5的密封,其设为环状且形状根据通气口5形状设为矩形框形,其通过双色注塑形成于活动叶片901上;为提高密封性,在通气槽的安装板7上于通气口5的周围设有密封面10,密封面10与密封软边909配合进一步提高通气口5关闭时的密封性。
在实车应用时,控制阀8和通气阀9的控制功能均集成在空调机组中,在发动机舱3内增压器区域的温度不超过设定值时,通气阀9控制通气口5处于关闭状态,即在常态下通气口5保持关闭,以保证发动机舱3与外界保持隔离状态。
进一步的,在热害发生时,检测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时,空调机组先通过控制阀8关闭空调进气口4,同时空调切换为内循环模式,然后再通过通气阀9打开通气口5;通过此设置可保证机舱内废气不会经过空气槽1和空调进气口4进入到乘客舱内,以保障乘客舱内的空气质量。
进一步的,在热害发生时,空调机组控制空调进气口4关闭同时空调切换为内循环模式,并打开通气口5后,通气口5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4指令,空调机组控制空调进气口4继续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控制空调继续处于内循环模式,即手动切换空调外循环模式功能失效。通过此设置可确保不会因乘客舱内乘客切换空调运行模式而导致发动机舱3内废气进入到乘客舱内,确保乘客舱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通过空气槽1与车辆外部连通,并在空气槽1上设置空调进气口4作为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设置通气口5与发动机舱3连通,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1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2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1,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4通过空气槽1进气,在发动机舱3增压器区域发生热害时,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5打开,空气槽1内空气被负压抽出,此时发动机舱3和空气槽1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3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3并从发动机舱3后端通气口5处进入到空气槽1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3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3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1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3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包括:
获取增压器区域温度。
若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打开空气槽1上的通气口5,关闭空气槽1上的空调进气口4。
其中,空气槽1位于发动机舱3增压器上方并与车辆外部连通,通气口5设于空气槽1靠近发动机舱3的区域并用于连通发动机舱3和空气槽1,空调进气口4连通于空气槽1并用于空调进气。
具体的,采用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进行。
参照图9,发动机舱3热害温度通常以发动机水温为间接指标进行控制,因此通气阀9的控制需要和发动机的水温、空调外循环进行关联控制。一般情况下,为更高效,更经济的控制通气阀9,通常将该通气阀9的控制功能集成在空调ACU(空调机组)中。
获取增压器区域温度即获取发动机水温数据,一般情况下,发动机舱3热害工况通常出现在长距离爬坡或者长距离爬坡后立即停车,此时发动机水温在高温区持续较长时间。
当发动机水温超过设定值时,触发热害工况报警,空调ACU识别到热害工况报警,此时需要检测空调循环模式状态,若空调处于外循环模式,空调ACU发出指令打开通气阀9的同时切换空调外循环模式到内循环模式,同时驾驶员手动开启外循环功能失效,即通气口5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4指令,控制空调进气口4继续处于关闭状态;具体的,若识别到热害工况,先通过控制阀8关闭空调进气口4,同时切换空调为内循环模式,再打开通气阀9使发动机舱3与空气槽1连通,从而避免发动机舱3内废气通过空调外循环进入乘客舱内。
若空调处于内循环时,触发打开通气阀9指令,通气阀9打开,同时驾驶员手动开启空调外循环功能失效;空调ACU持续监测发动机水温,待水温持续下降至正常温度区间后,空调ACU触发通气阀9关闭指令,通气阀9关闭。
进一步的,若触发通气阀9关闭指令,关闭通气阀9使通气口5关闭,空调内循环模式切换为空调外循环模式功能延时三分钟后释放但不做强行切换,以尽可能排出通气槽内的发动机舱3废气,保证空调切换外循环后进入乘客舱内的空气的洁净。
进一步的,通气阀9触发打开后,若监测到车辆熄火下电状态,空调ACU休眠后不再持续监测发动机水温,待发动机下次点火时启动通气阀9关闭程序,即发动机水温未在高区运行,发动机舱3增压器区域温度未超过设定值,自动关闭通气阀9,空调内外循环切换功能释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其通过空气槽1与车辆外部连通,并在空气槽1上设置空调进气口4作为车载空调外循环进气口,设置通气口5与发动机舱3连通,在车辆行驶时,外部空气在空气槽1上方车身表面流动,在通风盖板2上方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使车辆上方新鲜空气进入空气槽1,在车载空调设置为外循环时可打开空调进气口4通过空气槽1进气,在发动机舱3增压器区域发生热害时,控制装置控制通气口5打开,空气槽1内空气被负压抽出,此时发动机舱3和空气槽1连通,空气由发动机舱3进气格栅进入发动机舱3并从发动机舱3后端通气口5处进入到空气槽1内,从而产生完整的空气流通的通道,使在发动机舱3后部区域聚集的热量被进入发动机舱3的信息新空气带走并由空气槽1上方通风排出,进而消除发动机舱3后端区域产生的热害。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所述发动机舱(3)增压器上方的空气槽(1),其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空气槽(1)靠近所述发动机舱(3)的区域设有通气口(5),且所述空气槽(1)还设有空调进气口(4);
控制装置,其用于在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4),并打开所述通气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不超过设定值,所述通气口(5)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气口(5)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4)指令,控制所述空调进气口(4)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先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4),再打开所述通气口(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槽(1)上设有用于开关所述通气口(5)的通气阀(9)和用于开关所述空调进气口(4)的控制阀(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9)包括:
活动叶片(901),其转动安装于所述空气槽(1)上并用于打开或者遮蔽所述通气口(5);
电机(908),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叶片(90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叶片(901)上设有密封软边(909),所述密封软边(909)用于与所述空气槽(1)过盈配合以使所述活动叶片(901)密封遮蔽所述通气口(5)。
8.一种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增压器区域温度;
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打开空气槽(1)上的通气口(5),关闭所述空气槽(1)上的空调进气口(4);其中,
所述空气槽(1)位于所述发动机舱(3)增压器上方并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通气口(5)设于所述空气槽(1)靠近所述发动机舱(3)的区域并用于连通所述发动机舱(3)和所述空气槽(1),所述空调进气口(4)连通于所述空气槽(1)并用于空调进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增压器区域温度超过设定值,先关闭所述空调进气口(4),再打开所述通气口(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善机舱温场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通气口(5)处于打开状态,若收到打开空调进气口(4)指令,控制所述空调进气口(4)继续处于关闭状态。
CN202210778626.XA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50919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626.XA CN1150919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78626.XA CN1150919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91926A true CN115091926A (zh) 2022-09-23

Family

ID=8329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78626.XA Pending CN115091926A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919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4512B (zh) 一种车辆及车辆换气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109654B (zh) 进气格栅组件及配置有该进气格栅组件的车辆
JP6319009B2 (ja) 冷却装置
CN206394390U (zh) 汽车内部降温系统
CN115091926A (zh) 一种改善机舱温场装置及方法
CN208559077U (zh) 一种通风空调散热装置的充电桩
CN212827875U (zh) 一种自动开启的汽车格栅装置
CN111942105A (zh) 一种集装箱式改装车及其改装方法
CN211519214U (zh) 一种出风口自动启闭大风量的安全顶窗
CN216733825U (zh) 一种用于安装冷凝器的模块化外置式安装系统及工程机械
CN220465236U (zh) 进气格栅总成和车辆
CN215663662U (zh) 一种发动机舱、发动机舱的散热系统及车辆
CN218085010U (zh) 一种用于一体式车载空调系统的新风模块
CN220507072U (zh) 一种制冷设备送风装置
CN220615752U (zh) 一种全封闭汽车格栅结构
CN21487420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气帘装置及其新能源汽车
CN219706619U (zh) 一种恒温功能的车内外空气交换装置
CN219414912U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安装有该出风装置的吸油烟机
CN214138159U (zh) 一种新能源公交车隔热降能装置
JPS6010904Y2 (ja) エンジンル−ム換気装置
CN221137501U (zh) 一种设置有新风功能的驻车空调及应用其的一种汽车
KR200198243Y1 (ko) 자동차 실내 자동 환기 장치
JPS5885709A (ja) 自動車用換気装置
CN118082584A (zh) 一种充电桩防水通风结构及控制方法
JPS6241845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