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73079A -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3079A
CN115073079A CN202210829964.1A CN202210829964A CN115073079A CN 115073079 A CN115073079 A CN 115073079A CN 202210829964 A CN202210829964 A CN 202210829964A CN 115073079 A CN115073079 A CN 115073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parts
mixture
weigh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9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3079B (zh
Inventor
唐天云
崔国科
李晓强
温家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bui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bui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bui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buit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299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30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3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0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30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30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21Ash cements, e.g. fly ash cements ; Cements based on incineration residues, e.g. alkali-activated slags from waste incineration ; Kiln dust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4/00Use of organic materials as active ingredients for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e.g. plasticisers
    • C04B24/2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4/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4/2641Polyacrylates; Polymethacry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 C04B40/0046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rocessing, e.g. sequence of mixing the ingredients when preparing the premix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步骤1: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粉碎,过筛2‑10目,得到再生骨料;称取沙子,与再生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步骤2:称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碱水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步骤3:称取膨胀抗渗复合料,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C;步骤4:称取缓凝剂、分散剂、消泡剂溶解于水,再加入至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料C中,搅拌30‑50min,得到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通过上制备方法使混凝土的原料体混合均匀,由于加入膨胀抗渗复合料,使得混凝土的结构的密实,进而使得混凝土具有抗渗性好、抗开裂性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
目前,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用途,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性混凝土,例如抗冻混凝土、膨胀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等。其中,膨胀混凝土是指掺入膨胀剂的混凝土,其目的是克服混凝土产生干燥收缩的缺点,膨胀混凝土除具有补偿收缩和产生自应力功能外,还具有抗渗性强、早期快硬、后期强度高、耐硫酸盐好等优点,但是目前的膨胀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任然存在容易开裂等问题,使得雨水等液体容易渗入混凝土内部,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变差,且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粉碎,过筛2-10目,得到再生骨料;按照重量份计,称取500-800份沙子,与800-1000份再生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
步骤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10-12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10份碱水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
步骤3: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10-130份膨胀抗渗复合料,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C;
步骤4:按照重量份计,称取3-5份缓凝剂、1-3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溶解于130-150份
水,再加入至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料C中,搅拌30-50min,得到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
上述制备方法能够使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原料体系充分混合均匀,并且得到的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渗效果,减少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墙出现渗漏等现象;其中,将废弃的混凝土通过回收利用,提高混凝土的利用价值,使得混凝土更加环保,并且选用过筛目数在2-10目的再生骨料,能起到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形成稳定的混凝土骨架,再利用沙子与再生骨料混合,使该沙子的目数为20-30目,该目数范围的沙子填充至再生骨料中,形成结合致密的混凝土,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出现渗漏的可能性。膨胀抗渗复合料添加至混凝土中能够起到膨胀作用,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密实,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另外,碱水剂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所述缓凝剂,缓凝剂能够降低水泥水化速度和水化热,还具有延长凝结时间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释放,以减小水化热的积聚,进而降低开裂的风险,分散剂具有分散作用,使混凝土的原料体系混合均匀,形成结构致密的混凝土,而消泡剂具有消泡作用,减少混凝土原料在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降低混凝土凝结内部含有气泡的量。
通过骨料、沙子、膨胀抗渗复合料、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的复合作用下,得到的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密实性,减少混凝土出现渗漏的现象,同时再加入碱水剂、缓凝剂、分散剂、消泡剂进行复合,进而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到达较佳。
优选的,所述膨胀抗渗改性料由膨胀剂和填充改性剂以重量份之比为1:10-12组成。
上述中,膨胀剂是一种可以通过理化反应引起体积膨胀的材料,一般地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体积会收缩,而加入膨胀剂,能够引入定量的体积膨胀,补偿混凝土本身的收缩值,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开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坑渗等,而填充改性剂为改性的填充料,能够填充与混凝土的原料中,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较佳。
优选的,所述膨胀剂为石膏、明矾石、膨润土、氧化钙、海泡石粉以及硅微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选用以上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膨胀剂,都能够使混凝土的体积膨胀,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优选的,所述填充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高岭土3-5份
竹纤维5-8份
海藻干1-2份
偶联剂1-3份
水10-20份
河蚌蚌壳粉10-15份
玉米苞外皮3-5份
丙烯酸乳液12-18份
0.03-0.05份成膜助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0.3-0.5份。
上述的原料组成和原料的用量范围均匀本申请较佳选择,其得到的填充改性剂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提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原料体系粘结稳定,同时形式防水膜,使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凝结后结构密实,且具有抗渗的作用。高岭土是一种粘土矿物,具有可塑性,湿土能塑成各种形状而不致破碎,并能长期保持不变,进而能够与混凝土的原料粘接,使形成的混凝土更紧密,同时河蚌蚌壳粉为河蚌经过处理过后回收的外壳,该河蚌蚌壳粉富含大量的碳酸钙,具有填充、补强作用,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回收的河蚌蚌壳粉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天然环保,提高混凝土的环保性;竹纤维为自然生长的竹子经过处理后获得,竹纤维具有较好的韧性,并未容易获取,且天然环保,使得混凝土更加环保;海藻干为海藻经过碱处理后的再进行晒干得到,是制备海藻酸钠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之所采用海藻干,主要是因为还海藻干具有海藻酸钠的特性,比如粘接性等,同时还有填充的作用,同时天然环保容易获得(处理),而在生产海藻酸钠的过程中除了泡碱外,还要泡酸、多次萃取等过程,过程繁琐,且生产成本高,价格也高,为考虑经济环保问题,将海藻干用于混凝土更实惠。玉米苞外皮为包裹玉米的子叶,富含大量的纤维,能够起到增韧作用。
丙烯酸乳液具有具有突出的耐水性和耐候性,且环保无毒,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碱性和抗污性,对砖石、木材和钢材等表面有良好的粘附力;而偶联剂,能够提高混凝土中固体原料与丙烯酸乳液的分散性和粘结性,使得各原料粘结稳定,提高混凝土凝结后的密实性,该丙烯酸乳液的固含量为55-57%,布氏粘度(25℃)为1100-1300CPS,品牌为DOW/陶氏。羧甲基纤维素钠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够减少混凝土出现干裂的可能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坑渗性,同时羧甲基纤维素钠还有较好的粘接性,使混凝土的原料体系结合稳定,形成的结构更致密,提高防水性。
综上,利用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海藻干、玉米苞外皮等多种填充料进行填充,使混凝土凝结后的结构密实,其中竹纤维、玉米苞外皮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加入的丙烯酸乳液,能够使混凝土原料体粘结稳定,同时形成防水膜,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偶联剂由钛酸脂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以及硅烷偶联剂KH550以重量份之比为1:1-2:1-2混合得到,而再通过加入偶联剂提高填料来与丙烯酸乳液相容性,再加入锁甲基纤维素钠,使得混凝土的原料体系粘结更稳定,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
另外,成膜助剂为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
优选的,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00-120目,所述河蚌蚌壳粉的目数为25-40目,所述竹纤维的目数为5-8目,所述海藻干的目数为100-150目,所述玉米包外皮的目数为80-100目。
选用以上目数范围的原料,能够使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海藻干、玉米包外皮很多地填充至沙子和再生骨料中,进而使得形成的混凝土结构更致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减少混凝土出现渗透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填充改性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回收的河蚌蚌壳,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加热至55-65℃,搅拌1-2h,冲洗,烘干,粉碎,过筛25-40目,得到河蚌蚌壳粉;
将回收的新鲜玉米苞外皮,浸没于质量分数为10-15%的碳酸钠溶液,加热至90-100℃,搅拌1-2h,冲洗,烘干,粉碎,过筛80-100目,得到玉米苞外皮;
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玉米苞外皮、海藻干,混合均匀,得到填充料;
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偶联剂、丙烯酸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成膜助剂以及水混合均匀,再加入1)中得到的填充料,搅拌0.5-1h,得到填充改性剂。
上述中,由于饱和石灰水呈碱性,利用碱性将惨留在河蚌蚌壳粉内部的蛋白质去除,同时通过加入加快蛋白质等的去除,再经过冲洗、烘干粉碎等过程,得到河蚌蚌壳粉;将新鲜玉米苞外皮通过泡碱加热去除其他杂质,再进行冲洗、等过程得到的富含叶纤维的玉米苞外皮,该玉米苞外皮中含有的叶纤维相对于竹纤维而言,较为柔软,通过软硬结合,使得填充后的混凝土强度更好,进而抗裂性更好;本申请利用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玉米苞外皮、海藻干,混合均匀,得到填充料,再利用偶联剂、丙烯酸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成膜助剂以及水混合均匀,得到改性浆液,将该改性浆液与填充料混合均匀,得到填充改性剂,该填充改性剂应用于混凝土中,能提高凝土中能够提高凝土强度、抗渗性、防开裂等,同时使得混凝土更环保。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乳液为改性丙烯酸乳液,所述改性丙烯酸乳液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Ⅰ: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3份环氧树脂和0.5-1份松香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得到混合物A;称取5-10份丙烯酸、8-10份苯乙烯、0.5-0.8份甲基丙烯酸羟丁酯、0.5-1份OP-10以及80-100份水,混合均匀,加入碳酸钠调节PH值至7-8,然后加入混合物A,混合均匀,加入0.01-0.03份过硫酸钾,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物A;
步骤Ⅱ:称取0.2-0.5份汉生胶,加入至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A中,升温至65-75℃,搅拌1-3h后,抽真空1-2h,检测固含量,当固含量为55-57%时,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丙烯酸乳液的粘接性、耐热性以及胶膜的硬度,以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作为丙烯酸乳液的聚合单体。通过加入环氧树脂、汉生胶、松香树脂等与丙烯酸乳液进行复合,使得到的改性丙烯酸乳液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耐热性、成膜性等,进而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提高混凝土固体原料的粘接性,使凝结后的混凝土结构密实,同时形成防水膜,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其中环氧树脂具有粘接性好、固化收缩率小、稳定性好以及耐酸碱等,因此通过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提高丙烯酸乳液的耐热性、粘接性等,而松香树脂具有高粘性和抗氧化性,经一步提高丙烯酸乳液的粘接性,同时提高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抗氧化性;其中,环氧树脂环氧当量为160-180g/eq,粘度(25℃下)为1500-2800CPS,密度为0.93-0.95g/cm3,OP-10的HLB值为13.3~14,羟值为82-92mgKOH/g,松香树脂。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酸磺酸钠以及木质素酸磺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采用以上分散剂能够提高混凝土原料体系的分散性,使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抗裂性和抗渗性。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碱水剂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粉末聚羧酸酯、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成。
上述中,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属于萘磺酸盐加碱水剂,高效碱水剂,易溶于水,对水泥等许多粉体材料分散作用良好;粉末聚羧酸酯具有优异的减水率、流动性、渗透性,并且能够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木质素磺酸盐用于砂浆中可改进施工性、流动性,提高强度;进而通过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粉末聚羧酸酯、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依赖度后或者多种组成都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碱水率。而采用有机硅消泡剂具有表面张力小、化学稳定好、消泡能力强度,进而能够提减少混凝土生产泡沫,从而降低混凝土内部产生孔洞淀粉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优选的,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钠、酒石酸钠、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通过采用柠檬酸钠、酒石酸钠、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缓凝剂,具有较佳的降低水化速度和水化热的作用,减小水化热的积聚,提高混凝土抗开裂性,降低混凝土发生渗漏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申请的制备方,能够使混凝土的原料体系混合均匀,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同时通过骨料、沙子、膨胀抗渗复合料、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水的复合作用下,再加入碱水剂、缓凝剂、分散剂、消泡剂进行辅助,进而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进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到达较佳。
2、利用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海藻干、玉米苞外皮等多种填充料进行填充,使混凝土凝结后的结构密实,其中竹纤维、玉米苞外皮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加入的丙烯酸乳液,能够使混凝土原料体粘结稳定,同时形成防水膜,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偶联剂由钛酸脂偶联剂、铝酸酯偶联剂以及硅烷偶联剂KH550以重量份之比为1:1-2:1-2混合得到,而再通过加入偶联剂提高填料来与丙烯酸乳液相容性,再加入锁甲基纤维素钠,使得混凝土的原料体系粘结更稳定,增强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粉碎,过筛2目,得到再生骨料;称取25kg沙子,与40kg再生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
步骤2:称取5.5kg粉煤灰硅酸盐水泥、0.25kg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
步骤3:称取0.5kg石膏、5kg填充改性剂,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C;
步骤4:称取0.15kg柠檬酸钠、0.0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05kg消泡剂溶解于6.5kg水,再加入至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料C中,搅拌30min,得到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
其中,改性填充料,由以下方法制得:将回收的河蚌蚌壳,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加热至55℃,搅拌1h,用清水冲洗,放入50℃的烘箱中进行烘干3h,再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25目,得到河蚌蚌壳粉;
将回收的新鲜玉米苞外皮,浸没于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加热至90℃,搅拌1h,用清水冲洗,放入50℃的烘箱中进行烘干3h,再放入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80目,得到玉米苞外皮;
1)称取3kg高岭土、10kg河蚌蚌壳粉、5kg竹纤维、5kg玉米苞外皮、1kg海藻干,混合均匀,得到填充料;
2)称取0.2kg钛酸脂偶联剂、0.4kg铝酸酯偶联剂、0.4kg硅烷偶联剂KH550、12kg丙烯酸乳液、0.3kg羧甲基纤维素钠、0.03kg2,2,4-三甲基-1,3-戊二醇单异丁酸酯以及10kg水混合均匀,再加入1)中得到的填充料,搅拌0.5h,得到填充改性剂。
实施例2-3
实施例2-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的用量不同,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实施例1-3的原料用量(kg)
Figure BDA0003747816150000071
Figure BDA0003747816150000081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改性的丙烯酸乳液,该改性丙烯酸乳液,由以下步骤制得:
步骤Ⅰ:称取1kg环氧树脂和0.5kg松香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得到混合物A;称取5kg丙烯酸、8kg苯乙烯、0.5kg甲基丙烯酸羟丁酯、0.5kgOP-10以及80kg水,混合均匀,加入碳酸钠调节PH值至7,然后加入混合物A,混合均匀,加入0.01kg过硫酸钾,搅拌20min,得到混合物A;
步骤Ⅱ:称取0.2kg汉生胶,加入至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A中,升温至65℃,搅拌1h后,抽真空1h后,检测固含量,当固含量为55%时,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实施例5-6
实施例5-6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原料的用量不同,具体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4-6的改性丙烯酸乳液的用量(kg)
Figure BDA0003747816150000082
Figure BDA0003747816150000091
对比例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填充改性剂等量替换成沙子。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偶联剂等量替换成丙烯酸乳液。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丙烯酸乳液等量替换成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固含量为56、粘度为1100CPS)。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竹纤维等量替换成玉米苞外皮。
性能检测试验
将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得到的混凝土放入模具中成型,静置24h,进行以下性能测试,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检测方法/试验方法
1、抗水渗透性
抗水渗透性能:参照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士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中的逐级加压法测试标准试块的渗水深度。
2、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参照GB/T 50081-2016《普通混凝士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制作标准试块,并测量标准试块养护3天的抗压强度。
3、抗开裂性
早期抗裂性能:参照GB/T 50081-2019《普通混凝士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其中测试样的长为1m,宽1m,厚度为10cm。将浇注成型后的混凝土测试样在放置于温度为28℃、湿度为55%、风速为3m/s的环境下放置24h,然后计算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1-6和对比例1-4的实验数据
Figure BDA0003747816150000101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当不加入填充改性剂时,其渗水深度升高了6mm(实施例1为5.2mm,对比例1为11.2mm),而抗压强度降低了5.3MPa(实施例1为22.8MPa,对比例1为17.5MPa),因此,可得加入抗渗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减少混凝土出现渗水的可能性。
结合实施例1-6和对比例2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当偶联剂等量替换成丙烯酸乳液时,其渗水深度、抗压强度都有所降低,并且开裂面积增加,进而的说明加入偶联剂使填充料与丙烯酸乳液很好相容,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等性能。
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3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当将丙烯酸乳液替换成水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其渗水深度、抗压强度都有所降低,并且开裂面积增加,说明采用丙烯酸乳液具有较好的粘接性,使得混凝土的抗裂、抗渗等性能提高。
结合实施例1-3和对比例4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当不加竹纤维时,其渗水深度、抗压强度都有所降低,并且开裂面积增加,说明竹纤维和玉米苞外皮混合使用时,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更佳。
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6并结合表3可以看出,采用改性的丙烯酸乳液,其渗水深度、抗压强度都有提高,并且开裂面积减少,说明经过改性的丙烯酸乳液能够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废弃的混凝土进行粉碎,过筛2-10目,得到再生骨料;按照重量份计,称取500-800份沙子,与800-1000份再生骨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A;
步骤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10-120份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10份碱水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B;
步骤3: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10-130份膨胀抗渗复合料,加入至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B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C;
步骤4:按照重量份计,称取3-5份缓凝剂、1-3份分散剂、1-3份消泡剂溶解于130-150份水,再加入至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料C中,搅拌30-50min,得到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抗渗改性料由膨胀剂和填充改性剂以重量份之比为1:10-1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为石膏、明矾石、膨润土、氧化钙、海泡石粉以及硅微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改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
高岭土3-5份
河蚌蚌壳粉10-15份
竹纤维5-8份
海藻干1-2份
偶联剂1-3份
水10-20份
玉米苞外皮3-5份
丙烯酸乳液12-18份
成膜助剂0.03-0.0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0.3-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的目数为100-120目,所述河蚌蚌壳粉的目数为25-40目,所述竹纤维的目数为5-8目,所述海藻干的目数为100-150目,所述玉米包外皮的目数为80-100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改性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将回收的河蚌蚌壳,浸泡于饱和石灰水中,加热至55-65℃,搅拌1-2h,冲洗,烘干,粉碎,过筛25-40目,得到河蚌蚌壳粉;
将回收的新鲜玉米苞外皮,浸没于质量分数为10-15%的碳酸钠溶液,加热至90-100℃,搅拌1-2h,冲洗,烘干,粉碎,过筛80-100目,得到玉米苞外皮;
1)按照重量份计,称取高岭土、河蚌蚌壳粉、竹纤维、玉米苞外皮、海藻干,混合均匀,得到填充料;
2)按照重量份计,称取偶联剂、丙烯酸乳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成膜助剂以及水混合均匀,再加入1)中得到的填充料,搅拌0.5-1h,得到填充改性剂。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乳液为改性丙烯酸乳液,所述改性丙烯酸乳液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Ⅰ:按照重量份计,称取1-3份环氧树脂和0.5-1份松香树脂溶解于丙酮中,得到混合物A;称取5-10份丙烯酸、8-10份苯乙烯、0.5-0.8份甲基丙烯酸羟丁酯、0.5-1份OP-10以及80-100份水,混合均匀,加入碳酸钠调节PH值至7-8,然后加入混合物A,混合均匀,加入0.01-0.03份过硫酸钾,搅拌20-30min,得到混合物A;
步骤Ⅱ:称取0.2-0.5份汉生胶,加入至步骤Ⅰ中得到的混合物A中,升温至65-75℃,搅拌1-3h后,抽真空1-2h,检测固含量,当固含量为55-57%时,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木质素酸磺酸钠以及木质素酸磺酸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为有机硅消泡剂、所述碱水剂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粉末聚羧酸酯、木质素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为柠檬酸钠、酒石酸钠、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
CN202210829964.1A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0730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64.1A CN115073079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9964.1A CN115073079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079A true CN115073079A (zh) 2022-09-20
CN115073079B CN115073079B (zh) 2023-07-21

Family

ID=83259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9964.1A Active CN115073079B (zh) 2022-07-15 2022-07-15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307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7562A1 (en) * 2009-11-25 2012-10-25 Lasso Financial Ltd. Heat-insulating, fire-proof, water-resistant, permeable-to-air, flexible lightweight concrete
KR101637987B1 (ko) * 2015-12-24 2016-07-08 김원희 열화 철근콘크리트 구조물 보수용 단면복구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단면복구공법
CN109704676A (zh) * 2019-01-19 2019-05-03 江苏盛达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178035A (ja) * 2018-03-30 2019-10-1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修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ルタル
CN112047679A (zh) * 2020-08-19 2020-12-08 南通市展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5520A (zh) * 2021-09-14 2021-12-03 深圳市永恒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225A (zh) * 2021-12-06 2022-03-08 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7562A1 (en) * 2009-11-25 2012-10-25 Lasso Financial Ltd. Heat-insulating, fire-proof, water-resistant, permeable-to-air, flexible lightweight concrete
KR101637987B1 (ko) * 2015-12-24 2016-07-08 김원희 열화 철근콘크리트 구조물 보수용 단면복구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철근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단면복구공법
JP2019178035A (ja) * 2018-03-30 2019-10-17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補修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ルタル
CN109704676A (zh) * 2019-01-19 2019-05-03 江苏盛达飞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7679A (zh) * 2020-08-19 2020-12-08 南通市展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35520A (zh) * 2021-09-14 2021-12-03 深圳市永恒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抗开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49225A (zh) * 2021-12-06 2022-03-08 深圳市恒星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3079B (zh) 2023-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6023B (zh) 一种抗冻抗渗抗裂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31942B (zh) 用于3d打印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41123B (zh) 一种抗海水腐蚀的瓷砖粘结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9336492A (zh) 一种高抗渗混凝土
CZ20032694A3 (cs) Nízkohustotní aditivum na bázi hydrátu křemičitanu vápenatého pro urychlené dosažení pevnosti cementových výrobků
CN109553333A (zh) 一种碾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73314B (zh) 一种磷石膏基隔声自流平砂浆及其应用
CN114436601A (zh) 一种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3981A (zh) 一种砂浆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329A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生产工艺
CN111807779B (zh) 高强度耐水土体固结剂
CN101508539B (zh) 聚合物胶粉及其应用方法
CN107892532A (zh) 高强度免振环保光滑饰面预制件砂浆的生产方法
CN110963763A (zh) 一种抗渗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EP2776376B1 (en) Low efflorescence tile grout composition
CN113929399B (zh) 一种界面砂浆及其应用
CN113860821B (zh) 一种绿色环保型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5698B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专用填缝砂浆
CN114394802A (zh) 一种alc板材用修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7806A (zh) 一种干混界面砂浆
CN107857542A (zh) 海工水泥抗风浪砂浆的生产方法
CN111533506A (zh) 聚合物抗裂防水保温砂浆
CN115073079B (zh) 一种膨胀致密抗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CN101704645A (zh) 砂浆保水稠化剂
CN108358522A (zh) 一种免蒸养轻质加气砖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