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66287A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66287A
CN115066287A CN202180012891.0A CN202180012891A CN115066287A CN 115066287 A CN115066287 A CN 115066287A CN 202180012891 A CN202180012891 A CN 202180012891A CN 115066287 A CN115066287 A CN 115066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er
air
dehumidifier
dehumidifying rotor
b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289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井宏和
福增一人
濑野尾真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 Ohyama Inc
Original Assignee
Iris Ohyam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 Ohyama Inc filed Critical Iris Ohyam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066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662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5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器的表面温度均匀的除湿机。除湿机具备:除湿转子,所述除湿转子被可旋转地支撑;加热器(16),所述加热器(16)对所述除湿转子进行加热;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对由所述加热器(16)加热且通过了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送风器,所述送风器向所述加热器(16)送入空气,所述加热器(16)具备整流部件(163),所述整流部件(163)对由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向加热件供给。

Description

除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除湿机,其设置有用于对空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解吸的除湿转子和对该除湿转子进行加热的发热单元,发热单元具备加热器(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42062号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除湿机存在加热器的表面温度不均匀,除湿转子的水分解吸性能降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的表面温度均匀的除湿机。
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除湿机而言,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除湿机具备:除湿转子,所述除湿转子被可旋转地支撑;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除湿转子进行加热;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对由所述加热器加热且通过了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送风器,所述送风器向所述加热器送入空气,所述加热器具备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对由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向加热件供给。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具有整流部件,因此能够使表面温度均匀化。
附图说明
图1中的(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除湿机的立体图,(b)是从后侧上方观察使除湿部和送风部分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除湿机的截面图。
图3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除湿机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后侧上方观察除湿机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侧下方观察除湿功能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除湿功能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7中的(a)是从前侧观察除湿转子单元和加热单元的图,(b)是从箭头方向观察(a)的B-B截面的扩大截面图。
图8是从后侧上方观察除湿转子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从前侧上方观察除湿转子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0中的(a)是从后侧观察加热器的图,(b)是从后侧观察整流部件的图。
图11是从后侧上方观察除湿功能部的后部截面的立体图。
图12中的(a)是除湿功能部的截面图,(b)以及(c)是除湿转子的上部周边的扩大立体图。
图13是流路体的分解立体图,(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的图,(b)是从后侧上方观察的图。
图14是从前侧上方观察在框架上安装有接收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中的(a)是从前侧观察除湿功能部的图,(b)是从前侧观察除湿功能部的后部截面的图。
图16是送风功能部的分解立体图,(a)是从前侧上方观察的图,(b)是从后侧下方观察的图。
图17是从前侧上方观察基座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从后侧上方观察基座部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送风单元的截面图,(a)是从侧方观察的侧视图,(b)是从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0是变形例所涉及的送风单元的第二部件的图,(a)是从后侧观察的立体图,(b)是上部的扩大立体图,(c)是从后侧观察的扩大立体图。
符号说明
X 除湿机
1 除湿功能部
11 除湿转子
16 加热器
17 接收件
20 热交换单元(冷却器)
25 送风单元(送风器)
163 整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概要>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除湿机具备:除湿转子,所述除湿转子被可旋转地支撑;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除湿转子进行加热;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对由所述加热器加热且通过了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送风器,所述送风器向所述加热器送入空气,所述加热器具备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对由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向加热件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所述整流部件为具有多个通孔的板状,在从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所流动的流路中,上游侧区域的由所述通孔形成的开口面积比下游侧区域的由所述通孔形成的开口面积大。由此,能够使供给至除湿转子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化。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所述加热件在相对于所述除湿转子远离和接近的方向上有两个,靠近所述除湿转子的一侧的加热件的每单位面积的瓦特密度设定为6~8W/cm2。由此,能够抑制有机物堆积于除湿转子。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相对于所述除湿转子在所述加热器的相反一侧具备接收件,所述接收件内置有与所述除湿转子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反射部件。由此,能够提高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所述送风器具有流路体,所述流路体在内部具有将由送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所述加热器引导的引导流路,该流路体具有与所述除湿转子分离的分离部分。由此,能够快速降低除湿转子的温度。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在通过所述送风器将空气送入所述加热器的流路中设置有立壁(起立壁、立起壁)。由此,能够使供给至除湿转子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化。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另一个方式的除湿机中,所述冷却器具备热交换用的多根树脂管,所述树脂管包含由比构成该树脂管的树脂材料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构成的热交换促进成分。由此,能够提高除湿性能。
<实施方式>
1.整体
在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吸湿材料等除去水分的所谓干燥剂式除湿机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除湿机X具备:除湿部A,所述除湿部A对从壳体55的吸气口55a吸入的空气进行除湿并从排气口55b排出;和送风部B,所述送风部B使从除湿部A排出的空气或室内的空气循环。例如,送风部B设置在除湿部A的上侧。
在此,为了方便而将具有吸气口55a的一侧作为前后方向的后侧,将具有送风部B的一侧作为上下方向的上侧,将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规定为左右方向。
另外,送风部B设置成可绕上下轴旋转,送风部B的送风功能部8设置成可绕左右轴旋转,在图1中,送风功能部8以朝前的状态朝上。
2.除湿部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除湿部A具备:除湿功能部1、容纳除湿功能部1的壳体55、和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55的排水槽6。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除湿功能部1使用除湿转子11吸附从壳体55的吸气口55a吸入的空气中的水分,通过加热除湿转子11而排出吸附的水分,通过热交换单元20回收排出的水分,通过风扇42将干燥的空气向壳体55的外部(在此为送风部B)排出。此外,热交换单元相当于本发明的冷却器的一例。
以下,对各部进行说明。
(1)除湿功能部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为了发挥上述功能,除湿功能部1在框体50内具有:吸附水分的除湿转子单元10;加热除湿转子单元10的加热单元15;从被加热的空气中取出水分的热交换单元20;将空气向加热单元15送入的送风单元25;以及向壳体55内吸气并且向壳体55外排气的吸排单元40等。
对各单元进行说明。
(1-1)
如图5以及图6所示,除湿转子单元10具备:由例如沸石等吸水材料(吸湿材料)构成的圆盘状的除湿转子11;保持除湿转子11的除湿框架12;以及使除湿框架12旋转的驱动电机13。
除湿转子11被可旋转地支撑于框架50的支撑轴51。
除湿转子11的旋转通过以图5所示的驱动电机13的小齿轮13a与除湿框架12的外周的齿轮部123螺合的状态旋转来进行。
如图5以及图6的扩大图所示,除湿框架12具备:环状体120;圆筒体125;连结环状体120和圆筒体125的框体126。另外,环状体120具有:圆筒部121、內凸缘部122(参照图12中的(b)以及(c))和齿轮部123。
框体126具有:截面为“L”状的L字环状部126a;固定于圆筒体125的圆盘部126b;以及连结成放射状的L字环状部126a和圆盘部126b的放射状部126c。
(1-2)加热单元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加热单元15在除湿转子11的两侧具备加热器16和接收件17。加热器16以及接收件17为覆盖除湿转子11的一部分的扇形。
(1-2-1)加热器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加热器16具备:加热件160;容纳加热件160并且具有流入口161d的加热件壳体主体161;设置在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开口侧(后侧)并且具有流出口162b的加热件壳体盖体162;以及配置在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内部的整流部件163。加热器16使用加热件160对从流入口161d向流出口162b流动的空气进行加热。
16如图9以及图15中的(b)所示,此处的加热器具备配置在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内的隔热部件165、保持加热件160的加热件保持体166。
(1-2-1-1)加热件
在此,加热件160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具有上加热件160a和下加热件160b这两个。在不需要区别上加热件160a和下加热件160b的情况下,简称为加热件160。
上加热件160a位于在加热器16内流动的空气的流路的上游侧,下加热件160b位于下游侧。换而言之,如图7中的(b)所示,上加热件160a和下加热件160b在相对于除湿转子11远离和接近的方向(在此,是除湿转子11的厚度方向,或者也是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分别地,上加热件160a位于前侧,下加热件160b位于后侧。
加热件160例如将镍·铬线(所谓镍铬合金)线、铁·铬线等做成线圈状而整体成线状,如图15中的(b)所示,做成沿除湿转子11的周向延伸后向相反方向折回的锯齿状。另外,铁·铬线的耐热性比镍·铬线高,能够提高耐久性。
下加热件160b的输出(加热温度)比上加热件160a的输出(加热温度)大。更具体而言,流过下加热件160b的电流值被设定为比流过上加热件160a的电流值高。换而言之,下加热件160b的每单位面积的瓦特密度设定为6~8W/cm2。此外,这里的瓦特密度是加热件的电力除以加热件的投影面积而得到的。
下加热件160b根据与除湿转子11的距离而变动,但是以通过下加热件160b的加热而使除湿转子11的温度为300℃以上的方式设定。此外,下加热件160b与除湿转子11的距离优选为3~6mm的范围。当不足3mm时除湿转子11过热,若超过6mm则不能充分加热除湿转子11,不能除去有机物。
由此,即使在关闭上加热件160a、打开下加热件160b的运转(例如,后述的“除湿中模式”)中,除湿转子11的温度也成为300℃以上,能够使吸附在除湿转子11的细孔中的可燃性有机物挥发,能够防止可燃性有机物堆积在除湿转子11上。因此,能够防止有机物阻碍除湿转子11的吸附水分,另外,能够降低因有机物大量堆积而着火的危险性。
作为限制有机物的堆积的除湿机,例如记载于日本专利第5522289号公报中。该除湿机使位于接近除湿转子的位置的加热件始终打开,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不优选。关于这一点,通过打开上述的下加热件160b,能够使有机物挥发,因此能够节能地实施。此外,在着眼于这一点的情况下,只要是至少具备除湿转子11和(下)加热件160b的除湿机即可。
(1-2-1-2)加热件壳体主体
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具有从前侧观察时为部分圆环形状的加热件容纳部161a、和从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开口端(后端)向径向伸出的凸缘部161b。此外,部分圆环形状是使用在周向上分离并且在径向上延伸的两条直线连接半径不同的两个圆弧的形状,或者与该形状相似的形状。
如图8所示,在从后侧观察加热件容纳部161a时,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在沿径向延伸的一方(一侧)的第一壁部分161c上具有流入口161d。流入口161d是以前后方向为短边,以径向为长边的矩形形状。由此,能够在确保薄型的同时得到大的开口。
(1-2-1-3)加热件壳体盖体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加热件壳体盖体162具有呈扇状的板状部162a,在板状部162a上设有流出口162b,板状部162a中的流出口162b的周边部分成为向后侧隆起的隆起部162c。此外,板状部162a通过隆起部162c加强。
流出口162b与从后侧观察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形状对应,为部分圆环形状。加热件壳体盖体162以板状部162a中的隆起部162c的外侧部分与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凸缘部161b抵接的状态,与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结合。
(1-2-1-4)整流部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整流部件163在此为板状。在此,整流部件163为一个。由此,能够减少向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组装工序。形状与加热件容纳部161a对应地为部分圆环形状或者与其类似的形状。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加热件160的动作中产生的热的材料即可,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利用金属材料、高耐热树脂材料、云母材料、玻璃材料、陶瓷材料等。从隔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云母材料。
如图7中的(b)所示,整流部件163与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底壁部分161e平行,并且相对于底壁部分161e隔开间隔地设置。整流部件163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在前后方向具有宽度的流入口161d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即,整流部件163配置在从流入口161d的前端向后侧移动流入口161d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1/3~2/3的位置处。由此,能够使通过整流部件163的前侧的空气和通过整流部件163的后侧的空气的流量平衡良好。
整流部件163在板状部163a上具有多个通孔。
板状的整流部件163以与加热件160平行的方式配置,并设置有通孔。由此,通过通孔的空气在前后方向上流动,能够降低保持加热件160的加热件保持体166的电阻。换而言之,整流部件163作为用于使平行地流入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底壁部分161e、整流部件163的空气朝向加热件160的进路变更部而发挥功能。特别是将空气的流动变更为与加热件保持体166平行的流动(前后方向的流动)。
如图10所示,当从后侧观察加热器16的流出口162b时,整流部件163具有流出口162b的开口面积的60%~80%的面积。当从后侧观察加热器16的流出口162b时,除了接近流入口161d侧的区域即与流出口162b的开口面积的20~40%的面积相当的区域外,整流部件163以在流出口162b内露出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增加通过整流部件163的通孔的空气量,能够提高整流效果。
当从后侧观察加热器16的流出口162b时,整流部件163以与加热件160的面积的60~80%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能够在加热件160的大范围内输送均匀化的空气,能够减小由加热件160加热的空气的温度的偏差。
整流部件163的通孔至少有大、小两种。在大小不同的两种中,开口面积小的通孔设置在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远离流入口161d的一侧。换而言之,在空气所流动的流路中,在流入口161d和与该流入口161对向的另一方的第二壁部分161f之间且第二壁部分161f侧的区域(下游侧区域)设有开口面积较小的通孔。即,形成在流入口161d和第二壁部分161f之间且接近第二壁部分161f的区域(下游侧区域)的通孔的合计的开口面积比形成在接近流入口161d的区域(上游侧区域)的通孔的合计的开口面积小。
由此,从流入口161d流入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整流部件163的通孔朝向流出口162b,剩余部分在第二壁部分161f弹回(返回)。此时,一部分空气也从整流部件163的通孔朝向流出口162b。但是,由于在整流部件163的第二壁部分161f侧形成的通孔的合计的开口面积小,因此被弹回的空气一边朝向流入口161d侧一边通过整流部件163的通孔而朝向流出口162b。这样,从流入口161d流入的空气成为从加热件壳体盖体162的流出口162b的整个范围均匀化地流出。
至少两种以上的通孔例如作为小通孔有第一小通孔163c和第二小通孔163d,作为大通孔有第一大通孔163e和第二大通孔163f。开口面积按照第一小通孔163c、第二小通孔163d、第一大通孔163e、第二大通孔163f的顺序增大。
如图10中的(b)所示,小通孔163c、163d设置在远离流入口161d的一侧和中央部。此外,在图10中的(b)中没有出现流入口161d,但是在位于整流部件163右侧的端缘侧有流入口161d。
在将整流部件163沿周向分割为三部分,从流入口161d侧起设为近区域C1、中区域C2、远区域C3,将整流部件163沿径向分割为三部分,从内周侧起设为内区域r1、中区域r2域、外区域r3,表示整流部件163规定区域的情况下,将周向的区域名和径向的区域名前后组合。例如,将接近流入口161d的区域且内周侧的区域设为“近内区域C1r1”,将周向的中区域且径向的中区域设为“中中区域C2r2”。
如图10中的(b)所示,分别地,第一小通孔163c设置在远中区域C3r2,第二小通孔163d设置在中中区域C2r2、远内区域C3r1以及远外区域C3r3,第一大通孔163e设置在近中区域C1r2以及近外区域C1r3,第二大通孔163f设置在近内区域C1r1、中内区域C2r1以及中外区域C2r3。
由此,从流入口161d流入的空气均等地通过加热件160,从而流出口162b处的温度均匀化。
通过使从流出口162b流出的空气的温度均匀化,通过下加热件160b的加热,能够容易地将除湿转子11的温度控制在300℃以上。
(1-2-1-5)隔热部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隔热部件165例如是使用了云母材料的板状。在此,具备:与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底壁部分161e相对配置的底壁部件165a;与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第二壁部分161f对向配置的端壁部件165b;与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外周壁部分161g对向配置的外周壁部件165c这三种。
如图8所示,隔热部件165具有用于与整流部件163的伸出部163g、加热件保持体166的伸出部嵌合的槽165e。由此,能够将整流部件163和加热件160配置于规定位置。
(1-2-1-6)加热件保持体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加热件保持体166由多个板状部件构成,由前后方向在径向上延伸的径板状部件166a和前后方向在周向上延伸的周板状部件166b构成。
如图7中的(b)所示,径板状部件166a具有多个配置加热件160的槽166c、166d。周板状部件166b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保持多片径板状部件166a。此外,保持通过将周板状部件166b或者周板状部件166b的槽与径板状部件166a或者径板状部件166a的槽嵌合来进行。
通过这样的结构,板的主面与通过加热器16的空气平行,能够减少空气通过加热器16时的摩擦(阻力)。
(1-2-2)接收件
使用图8以及图9进行说明。
接收件17以与加热器16对向的状态安装于框架50。接收件17具有通过加热器16加热除湿转子11,将包含蒸发的水分的空气向热交换单元20引导的功能。
接收件17具有接收件主体171和配置在接收件主体171的内部的反射部件173。
(1-2-2-1)接收件主体
接收件主体171具有:为与加热器16的加热件壳体盖体162的外观形状相似的形状并且与加热件壳体盖体162对向的扇状部171a;从扇状部171a的圆弧部分向前方延伸后向径向的外方延伸的延伸部171b;形成于扇状部171a中的与加热器16的流出口162b对向的部分并且向后侧凹入成部分圆环形状的凹入部171c;形成于凹入部171c的底部分171d的开口部171e;以及从开口部171e的周缘向后侧伸出的伸出部171f。此外,如图7中的(b)所示,伸出部171f具有前延伸部分171j和外延伸部分171g。
如图7中的(b)所示,接收件主体171的向延伸部171b的径向的外方延伸的外延伸部分171g与加热件壳体盖体162的板状部162a抵接。
接收件主体171的扇状部171a的中心角侧与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和加热件壳体盖体162一起利用支撑轴51(参照图5以及图6)固定于框架50。
如图14所示,接收件主体171以部分圆环状的凹入部171c的中心角侧的下部侧的角部分成为最低点的方式安装于框架50。接收件主体171在凹入部171c的角部分具有向下方凹入并且凹入部171c的开口侧(前侧)开放的槽部分171h。由此,能够使在接收件主体171内结露的结露水向除湿转子11侧流动,能够防止结露水贮存在接收件17的内部。
(1-2-2-2)反射部件
如图8以及图9所示,反射部件173配置且固定在接收件主体171的凹入部171c内。反射部件173由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构成,并呈板状。如图7中的(b)所示,反射部件173设置在距凹入部171c的开口的距离D1为10~15mm的位置。反射部件173也可以由不锈钢(SUS)构成。特别是,也可以由光泽BA材料(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从除湿转子11漏出的、来自炽热的加热件160的热能向除湿转子11侧反射,能够提高热效率。
反射部件173以与接收件主体171的凹入部171c的底部分171d分离的状态设置。由此,能够防止底部分171d的过度温度上升,能够用耐热性树脂构成接收件主体171。
(1-3)热交换单元
主要使用图5以及图6进行说明。
热交换单元20具备:由多根树脂管21构成的热交换部22;支撑热交换部22的上端部的上支撑部23;以及支撑热交换部22的下端部的下支撑部24。
以下,主要使用图11以及图12进行说明。
(1-3-1)热交换部
树脂管21的横截面为矩形形状或者方形形状。多根树脂管21以其筒轴成为平行的方式被支撑。
热交换部2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在此为等间隔)配置多个管道群,该管道群以在前后方向上密接的状态具备多根(例如六根)树脂管21。
热交换部22位于壳体55的吸气口55a的背侧(在此为前侧)。
(1-3-2)上支撑部
上支撑部23具备与加热单元15连通并且下方开放的上连通路231和设置在上连通路231的开口侧并且支撑热交换部22的上部的上支撑体233。
如图12所示,上连通路231呈左右方向较长的箱状,并且具有与加热单元15的开口部171e周围的伸出部171f嵌合的接收口231a。
如图11的扩大图所示,上支撑体233在左右方向具有多个与管道群的上端部嵌合的嵌合槽233a,并且与上连通路231的开口嵌合。
由此,在上连通路231内所接收的空气被向构成管道群的多根树脂管21引导。
(1-3-3)下支撑部
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下支撑部24具备与送风单元25连通并且上方开放的下连通路241,和设置在下连通路241的开口侧并且支撑热交换部22的下部的下支撑体243。
如图6以及12所示,下连通路241呈左右方向较长的箱状,并且在前壁部241b具有与框架50的连接口52嵌合的排出口241a。如图11所示,下连通路241的底壁部241c成为将由热交换部22冷却的水向排水槽6(参照图1~图4)引导的倾斜面。在此,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成为最低,在变低的部分具有通孔241d。
下支撑体243在左右方向具有多个与管道群的下端部嵌合的嵌合槽243a,且与下连通路241的开口嵌合。
由此,通过多根树脂管21的空气从下连通路241向送风单元25送出。
下连通路241位于上连通路231的下方,从上方观察时,下连通路241构成为比上连通路231大。即,如图12所示,下连通路241具有从嵌合下支撑体243的侧壁部241f的上端向上扩展的伸出部241g。由此,即使水从上支撑部23滴下或者流下,也能够由下支撑部24的伸出部241g承接。换而言之,伸出部241g也称为接水部,并遍及侧壁部241f的整周而设置。
(1-3-4)密封部
上支撑部23也可以在上连通路231与上支撑体233之间具有上密封部件(省略图示)。由此,能够抑制漏水、漏气。下支撑部24也可以在下连通路241与下支撑体243之间具有下密封部件(省略图示)。由此,能够抑制漏水、漏气。例如能够使用发泡性材料作为上密封部件以及下密封部件。
特别是,上密封部件的发泡性材料也可以是独立发泡或连续发泡的材料。此外,通过使用独立发泡材料作为上密封部件,能够提高密封性能。此外,即使在水从密封部分泄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也能够由下连通路241承接。
另一方面,下密封部件的发泡性材料可以是独立发泡或连续发泡的材料,优选连续发泡性材料。通过使用连续发泡性材料,能够使从上支撑部23流下的水向下连通路241的内部浸透。此外,下密封部件的压缩率优选在3~5成的范围内。
(1-4)送风单元
如图6以及图7中的(a)所示,送风单元25具备形成连接热交换单元20的排出口241a和加热单元(加热器)的流入口161d的流路26的流路体27,和将流路26内的空气输送至加热单元15侧的送风器28。
流路体27在内部具有将通过送风器28送出的空气引导至加热器16的引导流路。如图13所示,流路体27具备沿着除湿转子11的前表面的第一部件271,和从前侧覆盖第一部件271并且在内部形成流路26的第二部件273。如图12所示,送风器28具备配置在流路26内的风扇281,和驱动风扇281的驱动电机283。在流路体27上设有间隔件275。
(1-4-1)第一部件
如图13所示,第一部件271具有从前侧观察时呈“L”字状的第一板状部271a,和形成于第一板状部271a的通孔271b。
第一部件271在相当于第一板状部271a的“L”字的长边的部分具有用于从除湿转子11分离的分离部分271c。分离部分271c由向远离除湿转子11的一侧(前侧)凹入的凹入部分构成。如图12中的(a)所示,分离部分271c与除湿转子11的间隔D3设定为:空气流入分离部分271c与除湿转子11之间,从而能够降低除湿转子11的温度。具体而言,间隔D3为10~18mm左右,若考虑前后方向的除湿机X的尺寸,则优选为16mm以下。此外,通孔271b是流路26的入口,与框架50的连接口52对向。
(1-4-2)第二部件
第二部件273具有与第一板状部271a的除了上端以外的端部抵接的第二板状部273a,和从第二板状部273a向与第一部件271相反的一侧凹入的凹入部273b,凹入部273b的上端部分273c开放。
凹入部273b具有容纳送风器28的风扇281(参照图12)的容纳部分273d和通过风扇281的旋转而送出的空气所通过的流路部分273e。此外,第二板状部273a具有与第一部件271的分离部分271c一致(匹配)地向前侧凹入的凹入部分273f。
在第二部件273的容纳部分273d的底部分的表面(前表面)设置有保护驱动电机283的罩部273g。
(1-4-3)间隔件
间隔件275为薄板状。间隔件275设置在流路体27的上端,即接近流路26的出口。在此,设置于第一部件271,对应于分离部分271c的凹入而弯曲或屈曲(折曲)。在将送风单元25安装在框架50上时,间隔件275减小与除湿转子11之间的间隙而抑制空气泄漏。
(1-5)吸排单元
如图2所示,吸排单元40从壳体55的后侧的吸气口55a吸气,从上侧的排气口55b排气。
如图5以及图6所示,吸排单元40具有:吸排框架41;可旋转地支撑在吸排框架41的前侧的风扇42;设置在吸排框架41的后表面并且驱动风扇42的驱动电机43;将从风扇42送出的空气向上部侧引导的引导壁44;以及将被引导的空气向壳体55的排气口55b引导的引导罩45。
如图15中的(b)所示,驱动电机43被设置成距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距离(驱动电机43与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最近的距离)D2为10mm以上。驱动电机43设置在相对于加热单元15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分离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加热单元15的加热件160泄漏的空气与驱动电机43接触。此外,考虑到除湿机X的大型化,优选为30mm以下。
具体而言,在从前侧观察时,设置在从与加热单元15和送风单元25的流路体27重叠的部分相邻的区域46(图中的施加了阴影线的区域)离开流路体27的方向(左右方向的右侧)。由此,即使被加热的空气漏出到加热单元15与除湿转子11间的间隙且从前侧观察时不存在流路体27的区域46,由于在相对于该区域46从漏出的空气所流动的轨道离开的位置设置有驱动电机43,因此能够不易受到热的影响。此外,露出的空气所流动的轨道是与加热单元15的下端正交的方向,在此为下方。此外,若驱动电机43被加热,则电机的润滑油不能耐受热,从而产生润滑油枯竭。润滑油枯竭会导致驱动电机43的旋转不良,产生温度异常或异常声音。
(1-6)电路单元
电路单元35具有:电源部,其从经由插座接收的商用电源生成用于驱动除湿功能部1、送风功能部8的驱动电力;以及控制部,其按照使用者的指示控制除湿功能部1、送风功能部8。如图11所示,电源部和控制部通过将多个电子部件36安装在由电路构成的电路基板37上而构成,并容纳在电路壳体38中。
控制部对通过操作部92(参照图17)的操作而选择的除湿运转进行控制。控制部具备CPU、存储器、计时器等,根据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和各种设定数据来控制运转。
在除湿运转中例如有除湿强模式、除湿中模式、除湿弱模式、除湿送风模式、冷却模式这5种。
从加热件210的打开(接通)/断开的观点出发,有以下5种模式:上加热件160a和下加热件160b为打开的除湿强模式;上加热件160a为断开且下加热件160b为打开的除湿中模式;上加热件160a为打开且下加热件160b为断开的除湿弱模式;上加热件160a和下加热件160b为断开的除湿送风模式和冷却模式。
当选择除湿弱模式时,控制部使驱动电机13、43、283驱动,并且打开上加热件160a,每隔规定时间(例如1小时),在除湿转子11至少旋转1周的时间内,打开下加热件160b。由此,在除湿弱模式的运转中,虽然除湿转子11的温度比堆积或附着在除湿转子11上的有机物能够挥发的温度低,但通过打开下加热件160b,能够防止有机物堆积在除湿转子11上。
(1-7)框架
如图5及图6所示,框架50具有:沿水平方向扩展的水平板部501;从左右横跨水平板部50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的部位立设(竖立设置)的主立设部502;从前后横跨水平板部501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部分的部位立设并与主立设部502连结的侧立设部503;以及在主立设部50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扩展且上方开放的箱状部504。
以下,主要用图14进行说明。
水平板部501在与热交换单元20的下支撑部24的通孔241d(参照图11)对向的部位具有如图5所示的通孔501a。在热交换单元20产生的水分从下支撑部24通过通孔501a被回收到排水槽6。
如图14所示,水平板部501在送风单元25的下方具有贯通槽501b。贯通槽501b设置在主立设部502的前侧且基座部侧。贯通槽501b沿着主立设部502设置在左右方向上。贯通槽501b用于将在送风单元25内产生的水分向排水槽6引导。
主立设部502具有板状部502a和形成在板状部502a上的除湿转子11用的通孔502b。如图5所示,这里的通孔502b整体呈圆形状,在除了其中心部502c,和将通孔502b的周边部与中心部502c在径向连结的多根连结部502d以外的区域贯通。此外,如图14所示,通孔502b设置在有底筒部502e的底部分502k上,除湿转子11配置在有底筒部502e的圆筒部分502f内。
主立设部502在板状部502a的前表面且位于圆筒部分502f与水平板部501之间的接收件17的下方的部分具有用于对送风单元25进行定位的一对纵肋502m。此外,在水平板部501的一对纵肋502m之间且与下端部对应的部分具有贯通槽501b。
主立设部502的圆筒部分502f位于接收件主体171的槽部分171h的开放侧端(前端)的下方。由此,能够由有底筒部502e接收从接收件17滴下或流下的结露水。
主立设部502具有从在圆筒部分502f的最下点或其周边部且前侧端向下方延伸的引导槽502g,水平板部501在与引导槽502g的下端对应的部分具有通孔501d。由此,如图14的箭头所示,来自接收件17的结露通过圆筒部分502f、引导槽502g,从通孔501d回收到排水槽6。另外,引导槽502g由一对纵肋502m、502n构成,纵肋502m兼用作送风单元25的定位用的纵肋502m。
水平板部501的贯通槽501b的位置与主立设部502的圆筒部分502f中的位于接收件17的下方的部分502j(图中的阴影部分)对应。由此,在从接收件17向有底筒部502e滴下或流下的结露水在向圆筒部分502f的最下点流动的途中从圆筒部分502f沿板状部502a流下的情况下,也从该贯通槽501b向排水槽6回收。
在板状部502a上安装有送风单元25、热交换单元20、吸排单元40等。在中心部502c上安装有支撑除湿转子11等的支撑轴51。在连结部502d上安装有加热单元15。
侧立设部503加强框架50。在箱状部504配置有容纳电源电路、控制电路等的电路单元35。
(1-8)除湿效果
如图12中的(b)及(c)的放大所示,除湿机X具有用于抑制空气从加热器16与除湿转子11之间,除湿转子11与接收件17之间泄漏的机构。
(1-8-1)加热器和除湿转子之间
如图12中的(b)及(c)所示,除湿转子11嵌合于除湿框架12的圆筒部121,由圆筒部121前端的内凸缘部122从前侧支撑。即,在除湿转子11的前表面和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的前表面之间产生台阶。
另一方面,虽然减小了加热器16(加热器壳体盖体162)与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之间的间隙,但由于除湿框架12旋转,因此不优选使加热器16(加热器壳体盖体162)与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接触。
加热器壳体盖体162的流出口162b位于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的内周侧(中心轴侧)。如图12中的(b)所示,设置在流出口162b的周边部的隆起部162c以从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的内周缘进入除湿转子11侧(后侧)的方式隆起。由此,能够延长空气从加热器16和除湿转子11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泄漏路径,能够抑制空气的泄漏。
即,加热器16具有与除湿转子11对向的流出口162b和隆起部162c,该隆起部162c沿着该流出口162b的周边部且除湿框架12的内凸缘部122与除湿转子11的台阶向除湿转子11侧隆起。
(1-8-2)除湿转子和接收件
如图12中的(c)所示,除湿转子11以与接收件17的扇状部171a对向的状态配置。
如图12中的(b)及(c)所示,除湿框架12的L字环状部126a与圆筒部121的外周面和后端面、除湿转子11的后表面的外周缘部抵接。由此,除湿转子11的外周缘部被除湿框架12从前后支撑,能够减小旋转时的除湿转子11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变动幅度。因此,能够减小除湿转子11和加热器16的间隔以及除湿转子11和接收件17的间隔,减少空气泄漏。
如图12中的(b)及(c)所示,框体126的L字环状部126a在接收件17的扇状部171a的台阶171k的内侧部分对向。由此,能够延长空气从接收件17和除湿转子11之间的间隙泄漏的泄漏路径,能够抑制空气的泄漏。
即,接收件17具有从与除湿转子11对向的对向部(扇状部171a)向除湿框架12的环状体120的圆筒部121的外周侧伸出的台阶171k,除湿框架12具有覆盖环状体120的圆筒部121的外周面和端面的L字环状部126a,L字环状部126a以进入接收件17的对向部的台阶171k的内侧部分的方式配置。
(2)框体
如图1所示,壳体55整体呈箱状,如图3及图4所示,具有后壳体551和前壳体552,在横跨后壳体551和前壳体552的部位具有把手553。
后壳体551在下部侧具有配水槽用的开口551a,在其上部侧具有多个通孔551b,通孔551b由带过滤器的前罩554覆盖。此外,图4中看到的吸气口55a是前罩554的通孔。前壳体552在上壁部552a具有排气口55b。
壳体55在内部具有在排水槽6的上部支撑除湿功能部1的支撑部555。壳体55的上壁556(参照图1中的(b))支撑送风部B。此外,壳体55的上壁部55c由后壳体551的上壁551c和前壳体552的上壁部552a构成。
3.送风部
如图1~图4所示,送风部B具备送风功能部8和支撑送风功能部8的基座部9。
(1)送风功能部
如图16所示,送风功能部8具有:送风风扇81;使送风风扇81驱动的驱动电机82;以及容纳送风风扇81和驱动电机82的送风壳体83。
送风壳体83由下壳体84、中壳体85和上壳体86构成,驱动电机82和送风风扇81安装在下壳体84上。
送风壳体83以能够绕左右轴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基座部9。下壳体84的与上壳体86相反一侧的面形成为以左右轴为中心轴且半径一定的半圆筒状。由此,如图2所示,即使送风功能部8绕左右轴旋转,基座部9的鼓出部分931a与下壳体84之间的距离也一定,即,与送风功能部8的朝向无关,能够减小由送风功能部8的朝向引起的送风效率的变动。
此外,在下壳体84上设有吸气用的通孔84a,在上壳体86上设有排气用的通孔86a。
(2)基座部
主要使用图17以及图18进行说明。
基座部9的整体形状为具有横跨箱状的上壁和前壁的凹入部的形状,在凹入部配置有送风功能部8。
基座部9在基座主体部90(参照图2)上具有相对于除湿部A绕上下轴旋转的旋转机构部91,和用于使用者操作除湿部A、送风部B的操作部92。
基座主体部90具有:基座框架93、下基座94、上罩95、前罩96、后罩97和横罩98。
基座框架93具有:下水平部931;从下水平部931的左右两侧立设的一对立设部932;从立设部932的上部侧与下水平部931平行地向左右方向的外方延伸的上水平部933;以及连结一对立设部932的后侧的连结部934。在一对立设部932之间配置有送风功能部8。
下水平部931在形成于后部侧且向上方鼓出(膨胀)的鼓出部分(膨胀部分)931a上容纳旋转机构部91的驱动电机912(参照图2),在从容纳盖936延伸出的旋转驱动轴上设有小齿轮913。下水平部931的比鼓起部分931a更靠前侧的部分位于除湿功能部1的排气口55b的上方,与排气口55b连通的通孔931b设置在下水平部931上。
如图2所示,下水平部931的上表面(包括鼓出部分931a)为向后上方倾斜的倾斜面。即,下水平部931的上表面沿着送风功能部8的下表面倾斜。由此,下水平部931与送风功能部8接近,能够高效地输送除湿后的空气。
鼓起部分931a的上表面的倾斜角比鼓起部分931a的前侧部分的倾斜角大。由此,能够防止除湿后的空气向后方逃逸。
下基座94具有:固定板部941,其固定在除湿部A的壳体55的上壁部55c上;固定齿轮942,其设置在固定板部941的上表面且与旋转机构部91的小齿轮913啮合;凸台部931c用的贯通槽943,其从基座框架93延伸且用于与下基座94结合;以及通孔944,其使壳体55的排气口55b与基座框架93的下水平部931的通孔931b连通。
贯通槽943对应于可旋转的送风功能部8而呈圆弧状。基座框架93的凸台部931c从上侧贯通贯通槽943,在下基座框架94的下侧以基座框架93能够旋转的状态固定。由此,基座框架93可旋转地支撑在下基座94上,通过旋转机构部91而旋转。
上罩95覆盖配置在上水平部933的上表面的操作部92。前罩96覆盖一对立设部932的前侧且左右方向的外侧。后罩97覆盖一对立设部932之间且后侧。后罩97具有用于向送风功能部8侧供给空气的通孔971。横罩98从左右两侧覆盖下水平部931和上水平部933之间。
<变形例>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但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是以下的变形例。另外,也可以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变形例彼此组合。
另外,在实施方式或变形例中没有记载的例子,不脱离主旨的范围的设计变更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1.送风功能部
在实施方式中,具备送风部B,但也可以是不具备送风部的除湿机。在具备送风部B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配合除湿功能部1的运转使送风功能部8运转,也可以即使除湿功能部1不运转也仅使送风功能部8运转。
2.整流部件
(1)位置
在实施方式中,在加热件壳体内具备整流部件163,但也可以在加热件壳体外具备整流部件163。另外,实施方式的加热件壳体是容纳加热件160的壳体,由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和加热件壳体盖体162构成。
(1-1)例1
例如,也可以具备接收送入加热件壳体的空气(来自送风单元的空气)的壳体,和在该壳体的下游侧且与壳体的流出口对向的位置具有接收口的加热件壳体,在上游侧的壳体的流出口设置整流部件。即,是以下方式:在实施方式的整流部件163的上游侧和下游侧设置独立的壳体,在上游侧的壳体的流出口配置整流部件,在下游侧的壳体容纳加热件。
(1-2)例2
例如,也可以具备接收送入加热件壳体的空气(来自送风单元的空气)并且容纳加热件的加热件壳体,和在该加热件壳体的下游侧接收加热后的空气的壳体,在下游侧的壳体上设置整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整流部件可以在下游侧的壳体的接收口附近、流出口附近、接收口和流出口之间的任意一处配置,也可以在接收口附近、流出口附近、中间的至少两处配置。
(1-3)例3
也可以组合上述例1和例2,具有在中央容纳加热件的壳体、配置在容纳加热件的壳体的上游侧的上壳体,和配置在容纳加热件的壳体的下游侧的下壳体这三个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具备整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整流部件可以是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2)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容纳在加热件壳体主体161内的整流部件163以与从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流入口161d流入的空气的行进方向平行的状态配置,但也可以使整流部件为板状,以与流入加热件壳体主体161的空气的行进方向正交的状态配置,也可以以与行进方向交叉的状态配置。
(3)形状
实施方式的通孔为圆形,但也可以是矩形、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椭圆、长圆、星形等其他形状,也可以组合这些形状。
实施方式的通孔全部为圆形状,但也可以是从圆形状和上述其他形状中选择的两种以上的形状(例如,圆形状和方形状这两种),也可以是从上述其他形状中选择的两种以上的形状(例如,方形状、三角形以及五边形这三种)。
(4)开口面积(开口率)
在实施方式中,使用大小不同的通孔163c~163f,使整流部件的上游侧区域的开口面积比下游侧区域的开口面积大。但是,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增大开口面积。
例如,也可以通过使通孔的形状和大小全部相同,改变设置通孔的密度来实施。另外,也可以利用通孔的形状的不同引起的面积的不同,使密度相同,根据场所改变通孔的形状来实施。
3.加热件
(1)结构
在实施方式中,利用利用了镍·铬线或铁·铬线的线状类型,形成为周向的两端折回的锯齿状,但例如也可以是在径向的两端折回的锯齿状,也可以是涡旋状。
(2)在实施方式中,具备两个加热件160a、160b,但在不着眼于两个加热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一个加热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根据除湿模式切换施加电力的设定来应对。
(3)在实施方式中,靠近除湿转子11一侧的加热件(下加热件160b)的输出比远离除湿转子11一侧的加热件(上加热件160a)的输出大,但根据除湿运转的加热件的设定,也可以使靠近一侧的加热件的输出比远离一侧的加热件的输出小,也可以相同。
4.控制部
(1)在实施方式中,当选择除湿弱模式时,控制部在例如每1小时除湿转子11至少旋转1周的时间内打开下加热件160b,但例如也可以配合除湿弱模式的结束,在规定时间(例如1小时左右)内打开下加热件160b,也可以与除湿模式的运转无关地,自动地在1日或数日(2、3日)内打开下加热件160b1~2小时。由此,能够使除湿转子所吸附的有机物挥发。
(2)在实施方式中,以在除湿弱模式时打开下加热件160b的方式进行了设置,但例如也可以由使用者操作操作部92来使有机物挥发。即,除湿机也可以将使有机物挥发的挥发模式与除湿模式或冷却模式分开设置。
(3)在实施方式中,当选择除湿弱模式时,控制部使下加热件160b打开规定时间,但例如也可以仅在规定时间内使上加热件160a的施加电力提高到有机物挥发的温度以上。另外,在设置挥发模式的情况下,可以打开下加热件160b,也可以提高上加热件160a的施加电力。
5.热交换单元
实施方式的树脂管21例如利用了PP(聚丙烯)树脂,但也可以在树脂材料中添加热交换促进成分。另外,树脂管21例如通过挤压成型来制造。即,树脂管21是挤压成型品。
热交换促进成分由热传导率比构成树脂管的树脂材料(PP树脂)高的材料构成。作为热交换促进成分,例如可以利用铝、铁、铜、镁等金属粒子或将这些多种组合的物质,从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铝粒子。此外,热交换促进成分也可以含有多种金属粒子或金属氧化物。
热交换促进成分的添加率优选为30~50%(重量%)的范围,优选为35~45%(重量%)的范围。粒径也可以是树脂管21的板厚的1/100倍的粒径,但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由此,树脂管的热传导率提高,热交换率提高,结果能够增加除湿量。
6.流路体
实施方式的流路体27具有连接热交换单元20和加热器16的流路26,但也可以具有调整流入加热器16的空气的流动的流动调整部。
主要利用图19及图20对具有调整部的流路体进行说明。
流路体1027由多个部件构成,在此具有第一部件271和第二部件1273。第一部件271如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即,在此,流动调整部设置在第二部件1273上。
此外,在第二部件1273中,在使用与实施方式相同的名称及符号的情况下,其结构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相同,有时省略其说明。
如图20所示,第二部件1273具有与第一部件271的第一板状部271a(参照图13)的除了上端以外的周边部抵接的第二板状部273a,和从第二板状部273a向与第一部件271相反的一侧凹入的凹入部1273b,在凹入部1273b设置有流动调整部1273h。此外,也可以使实施方式的第一部件271和第二部件273前后反转,在板状的第一部件上设置流动调整部。
第二部件1273相对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二部件273设置有流动调整部1273h。此外,凹入部1273b具有容纳部分273d、流路部分273e。第二板状部273a具有与第一板状部271a的分离部分271c对应的凹入部分273f。
如图20所示,凹入部1273b具有底壁部分1273j和一对侧壁部分1273k。底壁部分1273j与第一部件271大致平行地设置。换而言之,底壁部分1273j与第一部件271对向。
流动调整部1273h设置在凹入部1273b的底壁部分1273j侧。此外,如图19中的(a)所示,底壁部分1273j是配置有加热器16内的整流部件163的一侧。
流动调整部1273h由从底壁部分1273j向第一部件271呈板状延伸的立起壁构成。流动调整部1273h的侧壁部分1273k侧的端部可以与侧壁部分1273k连结,也可以不连结。在此,侧壁部分1273k侧的端部与侧壁部分1273k连结。由此,流路1026内的空气在宽度方向(与一对侧壁部分1273k正交的方向)上以稳定的状态流动。另外,通过连结,能够加强流动调整部1273h。
第二部件1273由树脂材料构成,流动调整部1273h与凹入部1273b一体设置,因此能够作为一体成型品容易地实施。另外,也可以将流动调整部以分体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部件271或第二部件273上。
如图19中的(a)所示,流动调整部1273h的延伸前端到达从整流部件163向送风器28侧(图中下方侧)延伸的假想线L1的附近。这里的附近包括超过假想线L1的情况、与假想线L1一致的情况、不超过假想线L1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在流路1026中流动的空气直接流入整流部件163和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底壁部分161e(准确地说是隔热部件165)之间。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流入加热件容纳部161a的空气偏向外周壁部分161g的流入里侧,通过整流部件163的通孔163c~163f的空气量在整个区域均匀化,能够减小加热温度的偏差。
另外,通过设置流动调整部1273h,从整流部件163供给且通过加热件160的空气的流速变慢,且高效地被加热。
流动调整部1273h位于流路1026的下游侧,即加热器16侧的开口(流出口)侧。由此,能够有效地调整流动。流路1026的中间部分1026a与除湿转子11分离,其下游侧(加热器16侧)部分再次接近除湿转子11侧。流动调整部1273h设置在中间部分1026a的下游侧且中间部分1026a侧。由此,能够减小流动调整部1273h的延伸端与在延伸方向上对向的第一部件271之间的间隔,能够有效地减弱在流路1026的中间部分1026a中流动的空气的势头(速度)。
板状的流动调整部1273h的厚度优选为1~10mm的范围,从底壁部分1273j的延伸量(主体部分1273m)优选为3~15mm的范围。通过设定为该范围,能够有效地变更空气的流动。
如图19中的(a)所示,从构成流路1026的中间部分1026a的第二部件1273的底壁部分1273j到流动调整部1273h的延伸端的距离D4是流路1026的中间部分1026a的底壁部分1273j和第一部件271的间隔D5的大致一半。这里的大致一半是指相对于一半的值在0.7~1.3倍的范围内。
从构成流路1026的中间部分1026a的第二部件1273的底壁部分1273j到流动调整部1273h的延伸端的距离D4与加热器16中的隔热部件165和整流部件163的距离D6大致相等。这里的大致相等是指相对于相等的值在0.7~1.3倍的范围内。
如图19中的(b)所示,流动调整部1273h与整流部件163的流入口侧的端缘163h的距离D7相对于从流动调整部1273h的底壁部分1273j开始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距离D8大致为70%。这里的大致70%是指相对于70%的值在0.7~1.3倍的范围内。由此,由流动调整部1273h进行的流动调整能够在加热器16的流入口的大致整个范围内进行。
流动调整部1273h具有:主体部分1273m,其在图20中的(b)和(c)中从凹入部1273b的底壁部分1273j延伸的延伸量大致一定;以及延伸部1273n,其相对于主体部分1273m从侧壁部分1273k的至少一侧的端部进一步向第一部件271侧延伸。由此,能够加强流动调整部1273h。
7.其他
在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中,具有以下特征:与整流部件相关的特征;与能够比现有产品限制除湿转子的有机物的堆积的加热器的配置和输出相关的特征;与使除湿转子的有机物挥发的控制部相关的特征;与能够比现有产品提高热效率的接收件的反射部件相关的特征;与能够快速降低除湿转子的温度而比现有产品提高吸附效率的除湿转子和送风单元相关的特征;与以往产品相比能够减少贮存在接收件内的结露水的接收件及排水通路相关的特征;与以往产品相比能够减少吸排单元的驱动电机的温度上升的驱动电机相关的特征;与送风功能部的朝向无关而能够使送风效率一定的送风功能部相关的特征;与以往相比提高密封性而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空气泄漏、漏水的热交换单元相关的特征;记载了本项目中未列举的其他特征等。
在着眼于这些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的除湿机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所着眼的特征以外的其他特征,也可以不具有。

Claims (7)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除湿转子,所述除湿转子被可旋转地支撑;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对所述除湿转子进行加热;
冷却器,所述冷却器对由所述加热器加热且通过了所述除湿转子的空气进行冷却;以及
送风器,所述送风器向所述加热器送入空气,
所述加热器具备整流部件,所述整流部件对由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进行整流并向加热件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部件为具有多个通孔的板状,在从所述送风器送入的空气所流动的流路中,上游侧区域的由所述通孔形成的开口面积比下游侧区域的由所述通孔形成的开口面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件在相对于所述除湿转子远离和接近的方向上有两个,
靠近所述除湿转子的一侧的加热件的每单位面积的瓦特密度被设定为6~8W/cm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所述除湿转子在所述加热器的相反一侧具备接收件,
所述接收件内置有与所述除湿转子的厚度方向正交的反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器具有流路体,所述流路体在内部具有将由送风风扇送出的空气向所述加热器引导的引导流路,该流路体具有与所述除湿转子分离的分离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所述送风器将空气送入所述加热器的流路中设置有立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器具备热交换用的多根树脂管,
所述树脂管包含由比构成该树脂管的树脂材料的热传导率更高的材料构成的热交换促进成分。
CN202180012891.0A 2020-03-24 2021-03-01 除湿机 Pending CN1150662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3343 2020-03-24
JP2020-053343 2020-03-24
JP2020166327A JP2021151648A (ja) 2020-03-24 2020-09-30 除湿機
JP2020-166327 2020-09-30
PCT/JP2021/007674 WO2021192825A1 (ja) 2020-03-24 2021-03-01 除湿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66287A true CN115066287A (zh) 2022-09-16

Family

ID=77887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2891.0A Pending CN115066287A (zh) 2020-03-24 2021-03-01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51648A (zh)
CN (1) CN115066287A (zh)
TW (1) TW202140131A (zh)
WO (1) WO202119282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513A (ja) * 2001-02-22 2002-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ごみ処理装置
JP2004216229A (ja) * 2003-01-10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並びに該装置の結露水処理方法
JP2007098261A (ja) * 2005-10-04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機
CN101184547A (zh) * 2005-07-26 2008-05-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CN101274201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霓佳斯株式会社 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JP2009189944A (ja) * 2008-02-14 2009-08-27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0096454A (ja) * 2008-10-17 2010-04-30 Denso Corp 除加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7808B2 (ja) * 1998-04-27 2006-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転式除湿材への再生空気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除湿機
JP2004239600A (ja) * 2003-01-17 2004-08-26 Usui Kokusai Sangyo Kaisha Ltd 樹脂材製フィン部材を外装した伝熱管
JP2011036782A (ja) * 2009-08-10 2011-02-24 Zojirushi Corp 除湿機及びその運転制御方法
JP6411617B1 (ja) * 2017-11-20 2018-10-24 アイリスオーヤマ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39513A (ja) * 2001-02-22 2002-08-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生ごみ処理装置
JP2004216229A (ja) * 2003-01-10 2004-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並びに該装置の結露水処理方法
CN101184547A (zh) * 2005-07-26 2008-05-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除湿装置
JP2007098261A (ja) * 2005-10-04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機
CN101274201A (zh) * 2007-03-30 2008-10-01 霓佳斯株式会社 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JP2009189944A (ja) * 2008-02-14 2009-08-27 Panasonic Corp 除湿装置
JP2010096454A (ja) * 2008-10-17 2010-04-30 Denso Corp 除加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51648A (ja) 2021-09-30
TW202140131A (zh) 2021-11-01
WO2021192825A1 (ja)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281190A (ja) 除湿ローター式除湿装置の電熱構造
CN108105881B (zh) 柜机
KR101824145B1 (ko) 환기장치
JP2004225945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CN115066287A (zh) 除湿机
EP1598600A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humidity adjusting apparatus.
TWI292810B (en) Air conditioner
EP2436996B1 (en) Ventilating apparatus
EP1318356B1 (en) Air conditioner
JP7015844B2 (ja) 床置き式エアコン
JP2002089902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476117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TWI291006B (en) Air conditioner
JP2006078159A (ja) 空気調和機
JP433854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2071171A (ja) 加湿ユニット
JP4226012B2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607816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7004738U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2274236B1 (ko) 공기송풍장치, 공기송풍장치를 포함하는 공기송풍 시스템
JP200607815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641247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0850944B1 (ko) 환기장치
JP200209835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950017A (zh) 加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