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5574B -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45574B
CN115045574B CN202210735950.3A CN202210735950A CN115045574B CN 115045574 B CN115045574 B CN 115045574B CN 202210735950 A CN202210735950 A CN 202210735950A CN 115045574 B CN115045574 B CN 115045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rm
shell
transmission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359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45574A (zh
Inventor
王强
张静
方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359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45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45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45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45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7Pop-out handles, e.g. sliding outwardly before rotation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包括壳体、手柄、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均位于壳体内,所述手柄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且其外立面与车门外板平齐,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手柄以其轴线为转轴朝向车门外板外侧转动。本发明中,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带动手柄转动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采用转动的传动方式以及蜗轮蜗杆的高精度传动,有效降低了出现卡滞的风险,同时通过向外翻转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提高了操作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对于汽车外观及性能需求的提升,隐藏式外把手结构应运而生,外把手隐藏有利于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噪,同时使汽车外观更加整洁,自动弹开的过程也让车辆更有科技感。目前市场上的隐藏式外把手主要有水平旋转开启与四连杆平推开启两种方式,水平旋转开启方式虽然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但开启后手柄与车身呈现一定角度,使开启操作方便性变差;四连杆平推开启方式在手柄打开后与车身平行,有良好的操作方便性,但四连杆结构复杂,对零件制造精度要求也更高。
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 108843162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隐藏式外拉手柄,包括安装骨架,所述安装骨架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安装骨架的凹槽内部通过旋转轴安装有把手本体,所述安装骨架内部安装有控制器、驱动电机、转换臂,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转换臂下方设置有第三微动开关,所述安装骨架表面一侧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安装骨架的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微动开关和机械锁芯。其主要特点在于:驱动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带动转换臂旋转,从而带动把手本体围绕旋转轴旋转,实现把手本体的伸缩,便于实现把手本体的隐藏。
但其旋转为水平方向打开,开启后手柄与车身呈现一定角度,使开启操作方便性变差。
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1810905890.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门把手,包括车门钣金和把手,所述的车门钣金上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设有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隐藏槽,所述的把手位于所述的隐藏槽中并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连接,所述的把手的一端设有把手顶出机构,另一端设有锁止机构。
但其采用平出方式,在手柄打开后与车身平行,有良好的操作方便性,但四连杆结构复杂,通过滑动的传动方式,对零件制造精度要求也更高,相较于转动传动,外把手开启过程中出现卡滞或间隙不均等问题的风险更高。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降低车门外把手在开启过程中出现卡滞的风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包括壳体、手柄、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均位于壳体内,所述手柄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且其外立面与车门外板平齐,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手柄以其轴线为转轴朝向车门外板外侧转动。
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带动手柄转动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采用转动的传动方式以及蜗轮蜗杆的高精度传动,有效降低了出现卡滞的风险,同时通过向外翻转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提高了操作品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蜗杆、传动齿轮、驱动齿轮轴,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推动臂、从动臂、第一转轴,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且其输出端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旋合连接有驱动齿轮轴,所述驱动齿轮轴顶部安装有推动臂,所述从动臂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推动臂传动配合。
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机构转动,且驱动电机、蜗杆、传动齿轮、驱动齿轮轴、推动臂、从动臂之间均采用转动连接方式进行传动,在开启和关闭时,降低了出现卡滞现象的风险,同时仅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即可精确控制手柄的启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臂的自由端成型有两个拨叉,所述推动臂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拨叉分别伸入连接孔内,并与其孔壁相贴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摆臂、转动块和门锁拉线,所述解锁摆臂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解锁摆臂上转动连接有开设有调角槽的转动块,所述手柄通过推动台与调角槽传动连接,所述门锁拉线与解锁摆臂底部绕接,通过在解锁摆臂上转动连接转动块,并在转动块上开设调角槽,可保证手柄骨架弹开角度与弹起开度更为合理,调角槽可同时满足手柄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解锁摆臂可以同时绕第二转轴转动,降低了因为运行轨迹不同而产生卡滞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骨架、壳体底板,所述壳体骨架与壳体底板卡接连接,并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包括手柄盖、手柄骨架,所述手柄盖与手柄骨架一体成型,且其围合形成的腔体内设有感应天线,所述手柄骨架上成型有吊臂,所述推动台一端与吊臂固接,另一端伸入调角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壳体骨架顶部固定,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与从动臂抵接,通过复位弹簧可实现从动臂的复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齿轮轴顶部成型有法兰边,并通过堵盖与推动臂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底板上设有装饰挡板,通过装饰挡板可防止手柄弹开后能直接看到车门内的零件,起到美观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底板上设有电机固定台及传动齿轮承接台,所述电机固定台与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承接台与驱动齿轮轴转动配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带动手柄转动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采用转动的传动方式以及蜗轮蜗杆的高精度传动,有效降低了出现卡滞的风险,同时通过向外翻转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提高了操作品质。
(2)本发明中,通过在解锁摆臂上转动连接转动块,并在转动块上开设调角槽,可保证手柄骨架弹开角度与弹起开度更为合理,调角槽可同时满足手柄绕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解锁摆臂可以同时绕第二转轴转动,降低了因为运行轨迹不同而产生卡滞的风险。
(3)本发明中,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驱动转动机构转动,且驱动电机、蜗杆、传动齿轮、驱动齿轮轴、推动臂、从动臂之间均采用转动连接方式进行传动,在开启和关闭时,均不易产生卡滞现象,同时仅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即可精确控制手柄的启闭,相对于现有结构更为简单,成本更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车门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手柄开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驱动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推动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从动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解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解锁摆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壳体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传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驱动齿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的壳体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壳体骨架;111、支撑吊耳;112、安装孔;113、预挂孔;2、壳体底板;21、装饰挡板;22、电机固定台;23、传动齿轮承接台;3、手柄;31、手柄盖;32、手柄骨架;321、吊臂;322、推动台;33、感应天线;4、车门外板;5、驱动电机;6、蜗杆;7、传动齿轮;8、驱动齿轮轴;9、推动臂;91、连接孔;10、从动臂;101、拨叉;11、解锁摆臂;12、转动块;13、门锁拉线;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调角槽;17、复位弹簧;18、堵盖;19、手柄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包括壳体、手柄3、车门外板4、蜗轮蜗杆传动结构、转动机构、解锁装置,手柄3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蜗轮蜗杆传动结构、解锁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以驱动手柄3转动,壳体包括壳体骨架1、壳体底板2、手柄面板19,壳体骨架1两端分别与壳体底板2和手柄面板19固定,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带动手柄3转动的方式实现手柄3的开启,采用转动的传动方式以及蜗轮蜗杆的高精度传动,降低了出现卡滞现象的风险,同时通过向外翻转的方式实现手柄的开启,提高了操作品质。
参阅图2,车门外板4上开设有与手柄面板19相适配的安装槽,手柄面板19与车门外板4卡接连接,手柄面板19与车门外板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手柄面板19上成型有与手柄3相适配的过孔(图未标示),手柄面板19与壳体骨架1固定连接,壳体骨架1与壳体底板2卡接连接,壳体骨架1与壳体底板2围合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结构。
参阅图4,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蜗杆6、传动齿轮7、驱动齿轮轴8、堵盖18,壳体底板2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6,壳体底板2竖直方向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7,蜗杆6与传动齿轮7啮合传动,传动齿轮7为内外双螺纹结构,其中外圈上的齿轮与蜗杆6啮合,内圈上的齿轮与驱动齿轮轴8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传动齿轮7上旋合连接有驱动齿轮轴8,驱动齿轮轴8顶部成型有法兰边,驱动齿轮轴8顶部固定连接有堵盖18。
参阅图4,转动机构包括推动臂9、从动臂10、第一转轴14、复位弹簧17,第一转轴14转动连接在壳体骨架1上,第一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从动臂10,两者轴线同轴且采用花键连接,驱动齿轮轴8通过堵盖18与推动臂9传动连接,推动臂9上成型有凹槽台面,堵盖18为T型结构,堵盖18与驱动齿轮轴8连接后形成与推动臂9凹槽台面适配的工字型装配结构,驱动齿轮轴8的法兰边与推动臂9上的凹槽台面进行配合,其中工字型结构的竖直端贯穿推动臂9的凹槽台面,且其顶部的水平端与推动臂9上的凹槽台面贴靠,驱动齿轮轴8与推动臂9为间隙配合,推动臂9与从动臂10传动连接,参阅图5,第一转轴14通过复位弹簧17与壳体骨架1弹性连接,初始状态下,手柄3外立面与车门外板4为平齐状态,驱动电机5可带动手柄3转动,即向上翻转,高出车门外板4并为用户提供出手部操作空间以便用户打开车门。
参阅图6、图7,从动臂10的自由端成型有两个拨叉101,推动臂9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91,拨叉101分别伸入连接孔91内,并与其孔壁相贴靠,当推动臂9带动拨叉101行走一定行程后(即手柄3向上翻转),拨叉101即将脱离推动臂9,在继续拉动手柄3向上翻转后,拨叉101与推动臂9脱离。
参阅图8、图9,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摆臂11、转动块12、第二转轴15,壳体骨架1内壁通过两个支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5,参阅图4,壳体骨架1内通过第二转轴15转动连接有解锁摆臂11,解锁摆臂11底部绕接有门锁拉线13,解锁摆臂11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2,解锁摆臂11侧壁上成型有凸块,并与转动块12转动连接,转动块12上开设有调角槽16,调角槽16内滑动连接有推动台322,推动台322与手柄3固定连接,凸块的顶部与调角槽16内壁平齐,以保证凸块不会阻挡推动台322的滑动,调角槽16用于保证手柄3弹开角度与弹起开度更为合理。
参阅图10,复位弹簧17为双扭簧结构,复位弹簧17一端分别与壳体底板2顶部固定,壳体骨架1内固定连接有装饰挡板21,装饰挡板21位于手柄3右侧,双扭簧的连接部与装饰挡板21相抵,装饰挡板21可防止手柄3弹开后能直接看到车门内的零件,起到美观作用,另一端与装饰挡板21抵接,参阅图12,壳体底板2上固定连接有电机固定台22和传动齿轮承接台23,电机固定台22与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传动齿轮承接台23与传动齿轮7转动连接,壳体底板2上开设有一个葫芦孔,用于卡接装配门锁的门锁拉线13。
参阅图13,手柄3包括手柄盖31、手柄骨架32,手柄盖31与手柄骨架32一体成型,且其围合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感应天线33,感应天线33与驱动电机5的控制端通信连接,手柄骨架32上成型有两个吊臂321,一个吊臂321与推动台322一端固接,另一个吊臂321上开设有开孔,为安装在手柄骨架32与手柄盖31中间的感应天线33提供线束通道;其中调角槽16的槽长等于手柄骨架32解锁时转动角度的弧度数与第一转轴14中心点到推动台322中心点距离的乘积,手柄骨架32围绕第一转轴14与解锁摆臂11围绕第二转轴15转动轨迹并不相同,调角槽16的作用就在于同时满足手柄骨架32绕第一转轴14转动的同时解锁摆臂11可以同时绕第二转轴15转动,降低了因为运行轨迹不同而出现卡滞的风险。
参阅图16,壳体骨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吊耳111,用于支撑第一转轴14,壳体骨架1顶部固定有两个安装孔112和两个预挂孔113,壳体骨架1底部固定有两个安装孔112,壳体骨架1左侧设有电机固定安装位,为驱动电机5安装预留孔位,壳体骨架1右侧端面开设有过孔,用于驱动电机5及感应天线33线束的走线。
使用方法:驱动电机5为整个外把手提供动力,用户接触手柄3时,驱动电机5的控制端接受到感应天线33的信号,驱动电机5执行正向转动,通过输出轴上的蜗杆6带动传动齿轮7转动,传动齿轮7一端由壳体底板2上的传动齿轮承接台23托举,另一端通过传动齿轮7的内齿结构与驱动齿轮轴8旋合连接,进而带动驱动齿轮轴8的转动,驱动齿轮轴8在传动齿轮7的转动带动下,驱动齿轮轴8转动的同时实现下降过程,由于驱动齿轮轴8与推动臂9为间隙配合,推动臂9自身并不随着驱动齿轮轴8转动,而是随着驱动齿轮轴8下降,在推动臂9下降的过程中,推动臂9两个连接孔91的表面推动从动臂10的拨叉101的上表面进而带动从动臂10转动,从动臂10与第一转轴14采用花键连接,因此从动臂10转动即第一转轴14也转动,同时通过花键与第一转轴14连接的手柄骨架32也跟随转动,从而实现手柄骨架32的打开,手柄骨架32弹开的过程中,手柄骨架32转动过程中,手柄骨架32上设置的推动台322在调角槽16内从一端滑动到另一端(靠近车门外板4端,在此过程中,转动块12理论上与解锁摆臂11不发生转动),手柄骨架32弹开后,拨叉101即将脱离推动臂9,操作手柄骨架32斜向上拉动,拨叉101与推动臂9脱离,手柄骨架32上的推动台322带动转动块12与解锁摆臂11绕第二转轴15转动,进而拉动门锁拉线13移动,达到解锁行程后实现车门锁的解锁,在此过程中,在转动块12与解锁摆臂11绕第二转轴15转动的过程中,转动块12同时也绕解锁摆臂11上的凸轴转动,其目的是降低手柄骨架32绕第一转轴14旋转而解锁摆臂11绕第二转轴15旋转的过程中因转动轨迹不同出现卡滞现象的风险。门锁解锁后,施加在手柄3上的外力移除后,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弹簧17推动从动臂10带动手柄3回复到弹开位置;
外把手关闭的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驱动电机5接受到外把手关闭信号后执行反转动作,驱动电机5输出轴上的蜗杆6带动传动齿轮7反向转动,传动齿轮7的内齿结构带动驱动齿轮轴8转动的同时驱动齿轮轴8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推动臂9向上运动,推动臂9与拨叉101重新接触,推动臂9上两个连接孔91的下表面推动从动臂10上两个拨叉101的下表面,从而带动第一转轴14反向转动,进而实现手柄3的回缩。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包括壳体、手柄(3)、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均位于壳体内,所述手柄(3)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在壳体上,且其外立面与车门外板(4)平齐,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转动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手柄(3)以其轴线为转轴朝向车门外板(4)外侧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蜗杆(6)、传动齿轮(7)、驱动齿轮轴(8),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推动臂(9)、从动臂(10)、第一转轴(14),所述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在壳体内,且其输出端与蜗杆(6)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有与蜗杆(6)啮合的传动齿轮(7),所述传动齿轮(7)上旋合连接有驱动齿轮轴(8),所述驱动齿轮轴(8)顶部安装有推动臂(9),所述从动臂(10)通过第一转轴(14)与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推动臂(9)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臂(10)的自由端成型有两个拨叉(101),所述推动臂(9)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91),所述拨叉(101)分别伸入连接孔(91)内,并与其孔壁相贴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摆臂(11)、转动块(12)和门锁拉线(13),所述解锁摆臂(11)通过第二转轴(15)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解锁摆臂(11)上转动连接有开设有调角槽(16)的转动块(12),所述手柄(3)通过推动台(322)与调角槽(16)传动连接,所述门锁拉线(13)与解锁摆臂(11)底部绕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体骨架(1)、壳体底板(2),所述壳体骨架(1)与壳体底板(2)卡接连接,并围合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包括手柄盖(31)、手柄骨架(32),所述手柄盖(31)与手柄骨架(32)一体成型,且其围合形成的腔体内设有感应天线(33),所述手柄骨架(32)上成型有吊臂(321),所述推动台(322)一端与吊臂(321)固接,另一端伸入调角槽(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4)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复位弹簧(17)一端与壳体骨架(1)顶部固定,所述复位弹簧(17)另一端与从动臂(10)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轴(8)顶部成型有法兰边,并通过堵盖(18)与推动臂(9)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板(2)上设有装饰挡板(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板(2)上设有电机固定台(22)及传动齿轮承接台(23),所述电机固定台(22)与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承接台(23)与驱动齿轮轴(8)转动配合。
CN202210735950.3A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Active CN115045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5950.3A CN11504557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35950.3A CN11504557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574A CN115045574A (zh) 2022-09-13
CN115045574B true CN115045574B (zh) 2023-12-12

Family

ID=83163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35950.3A Active CN115045574B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455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0572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Woobo Tech Co., Ltd.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02020207532A1 (de) * 2020-06-18 2021-12-2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ürgriffvorrichtung, Türgriffanordn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59641B2 (en) * 2003-12-08 2006-06-1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xterior door handle assembly
EP3498953B1 (en) * 2017-12-14 2021-06-16 U-Shin Deutschland Zugangssysteme GmbH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90572A1 (en) * 2017-04-13 2018-10-18 Woobo Tech Co., Ltd.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DE102020207532A1 (de) * 2020-06-18 2021-12-23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ürgriffvorrichtung, Türgriffanordn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45574A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47523A (zh) 一种新型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组件
CN201106350Y (zh) 汽车后尾门的电动启闭机构
CN107901738B (zh) 一种新型剪刀门
CN208686235U (zh) 一种新型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组件
CN115045574B (zh) 一种翻转式隐藏外把手
CN114737833A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把手结构
CN209469218U (zh) 车门开启机构
CN210948182U (zh) 汽车电动滑移门驱动机构
CN212317699U (zh) 一种汽车盖门门锁结构
CN216886406U (zh) 一种电动升降杯托及具有该杯托的汽车扶手和汽车
CN217652537U (zh) 一种向上翻转式车门外把手
CN113085505A (zh) 一种汽车用侧门驱动
CN106285285A (zh) 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控制器
CN2205947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扶手箱
CN221002384U (zh) 一种剪刀门铰链系统的执行器机构
CN217495990U (zh) 对开门储物盒及汽车
CN218092568U (zh) 一种隐藏式平出车门把手
CN219672438U (zh) 全自动外推平移门系统
CN212802933U (zh) 一种汽车内饰开合件的电动升降开合机构
CN212802932U (zh) 一种汽车内饰开合件的电动摇臂滑块开合机构
CN213015914U (zh) 车箱后板铰链系统及汽车
CN212198331U (zh) 一种货车门窗的动力升降机
CN217652536U (zh) 一种便于解锁的隐藏外把手
CN216788135U (zh) 一种具有电磁制动功能的车用执行器
CN208745852U (zh) 座椅扶手用酒杯置杯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