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6511A -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6511A
CN115036511A CN202210962759.2A CN202210962759A CN115036511A CN 115036511 A CN115036511 A CN 115036511A CN 202210962759 A CN202210962759 A CN 202210962759A CN 115036511 A CN115036511 A CN 115036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on
negative electrode
fumed silica
electrode material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6275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6511B (zh
Inventor
罗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ulake Excellent Anode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ulake Excellent Anod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ulake Excellent Anode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ulake Excellent Anode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6275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6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65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65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8Inhibitors, e.g. gassing inhibitors, corrosion inhib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3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non-aqueous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氧化亚硅基体、以及均匀分散在氧化亚硅基体中的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氧化亚硅基体的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链状聚集体的尺寸在100nm‑500nm之间;生成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子的粒径在7nm‑40nm之间;本发明的硅基负极材料,由于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在脱嵌锂的过程中可以分散氧化亚硅体积膨胀收缩的应力,降低材料的膨胀率,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正极材料选用高克容量的三元材料,正从5系走向8系,甚至超高镍。随着4680大圆柱的催化和正极能量密度推进触及瓶颈,更高克容量的硅负极或迎来放量拐点。硅负极理论克容量是商用石墨的10倍以上,但导电性差、体积膨胀等问题制约了硅材料在负极上的商业化应用。
硅在与Li进行合金化的过程中体积膨胀可达300%以上,而氧化亚硅的膨胀率在118%左右,循环性能相对较好。这是由于氧化亚硅的结构为纳米硅团簇均匀地分散在二氧化硅基质中,首次嵌锂的过程中,二氧化硅和锂离子反应生成不可逆的金属锂氧化物LixO及锂硅化合物,可有效缓冲脱嵌锂产生的体积膨胀,从而具有相对较好的循环性能。但是氧化亚硅的膨胀依然不能满足电池日益发展的应用要求,进一步降低氧化亚硅的膨胀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性,在脱嵌锂的过程中可以分散氧化亚硅体积膨胀收缩的应力,降低材料的膨胀率,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将氧化亚硅在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沉积时,在枝状间保留了部分孔隙,也为氧化亚硅脱嵌锂时体积膨胀收缩预留了空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是通过气态的氧化亚硅沉积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实现的,因此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氧化亚硅颗粒内部分散更加均匀,进而对膨胀的缓解能力也更均匀。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所述硅基负极材料包括: 氧化亚硅基体、以及均匀分散在所述氧化亚硅基体中的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
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所述氧化亚硅基体的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
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链状聚集体的尺寸在100nm-500nm之间;
生成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子的粒径在7nm-40nm之间。
优选的,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在1nm-100μm之间;
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在0.5m2/g-50m2/g之间。
优选的,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还包括:碳包覆层,所述碳包覆层包覆在均匀分散有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氧化亚硅基体外层;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占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10%。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内,其中,所述沉积室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按比例称取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分散溶液,将所述分散溶液引入所述沉积室内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和所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所述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3小时-10小时,得到沉积物料;
将所述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所述沉积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所述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通过气相包覆、液相包覆、固相包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对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
第三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使所述气相二氧化硅处于流化态,并将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
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
所述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3-10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所述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所述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氩气和/或氮气;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所述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所述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通过气相包覆、液相包覆、固相包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对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
第五方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所述锂电池包括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负极极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通过将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由于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性,在脱嵌锂的过程中可以分散氧化亚硅体积膨胀收缩的应力,降低材料的膨胀率,提高材料本身的强度和韧性。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将氧化亚硅在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沉积时,在枝状间保留了部分孔隙,也为氧化亚硅脱嵌锂时体积膨胀收缩预留了空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是通过气态的氧化亚硅沉积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实现的,因此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氧化亚硅颗粒内部分散更加均匀,进而对膨胀的缓解能力也更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硅基负极材料的组装的全电池和对比例1的硅基负极材料组装的全电池的循环容量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说明之用,而不应理解为用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即并不意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包括: 氧化亚硅基体、以及均匀分散在氧化亚硅基体中的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硅基负极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在1nm-100μm之间,比表面积在0.5m2/g-50m2/g之间。
其中,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氧化亚硅基体的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链状聚集体的尺寸在100nm-500nm之间;生成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子的粒径在7nm-40nm之间。
由粒径在7nm -40nm之间的球状原生粒子熔接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三维枝状结构的气相二氧化硅。三维枝状结构的气相二氧化硅,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添加在基材中,其独特的三维枝状形成网状结构,可以赋予材料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
在可选的方案中,硅基负极材料还包括:碳包覆层,碳包覆层包覆在均匀分散有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氧化亚硅基体外层;碳包覆层的质量占硅基负极材料的质量的0-10%。
本发明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可以通过两种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第一种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内,其中,沉积室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其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步骤120,按比例称取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分散溶液,将分散溶液引入沉积室内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其中,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0-1:50;溶剂采用常用的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需要说明的是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是通过常用分散设备分散于溶剂中,而不是溶解。
步骤130,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和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3小时-10小时,得到沉积物料。
步骤140,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第二种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将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使气相二氧化硅处于流化态,并将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
其中,惰性气体包括:氩气和/或氮气;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步骤220,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
其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步骤230,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3-10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步骤240,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在可选的方案中,还可以对所得到硅基负极材料,通过气相包覆、液相包覆、固相包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进行碳包覆;碳包覆层的质量占硅基负极材料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10%。
本发明上述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图可见,本发明上述两种方法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具有独特的网状结构,氧化亚硅颗粒复合在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也相当于气相二氧化硅均匀分散在氧化亚硅基体中,使得氧化亚硅发挥其高容量的特性的同时,可以被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抑制其体积膨胀,因此,在脱嵌锂过程中可以使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更稳定,体积膨胀小,用于锂电池负极时,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即使在嵌锂过程中与锂发生反应,也是不可逆的,其三维枝状结构不会发生改变,依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对氧化亚硅的体积膨胀仍然具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可用于负极极片中作为负极活性材料,该负极极片可应用在锂电池中。
为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下述以多个具体实例分别说明本发明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特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10kg硅粉、15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50Pa,加热升温至13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中,其中,沉积室温度为500℃。
2)将50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5kg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溶液,将分散溶液缓慢通入到沉积室中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3)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和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4小时,混合气体在沉积室的内壁沉积,得到沉积物料。
4)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沉积物料出料后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具体为:将2kg硅基负极材料置于回转炉中,在保护气氩气环境中升温至800℃,按体积比2:1通入氩气和丙烯进行气相包覆,保温2小时关闭有机气源。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其含碳量为2.7%。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负极极片并组装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测试数据详见表1。
扣式半电池制备方法:将所得含碳包覆层的硅基复负极材料、导电添加剂炭黑、粘接剂为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按照质量比95%:2%:3%称量,用打浆机进行浆料制备,之后进行烘干、裁片,在手套箱中装配成电池。使用充放电仪进行恒流充放电模式测试,放电截至电压为0.005V,充电截至电压为2V,第一周充放电测试C/10电流密度下进行。
全电池的制备方法如下:负极极片的制备:将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与石墨配置成比容量为600mAg/h的复合体,与导电添加剂炭黑,粘接剂(质量比为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丁苯橡胶),按质量比为95%:2%:3%称取并混合;在室温下,将混合后的材料和溶剂放入打浆机中,制备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铜箔上,涂布速度为2.2m/min-3.5m/min之间,涂布机烘道温度为70-100℃之间;经涂布机双面烘干后得到负极极片。
正极极片的制备:按96%:2%:2%的质量比称取镍钴锰酸锂(NMC)三元正极材料S85E、导电添加剂炭黑、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并混合;在室温下,将混合后的材料和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放入打浆机中,制备浆料;将制备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铝箔上,在涂布速度为2.0m/min-3.0m/min之间,涂布机烘道温度为90℃-120℃之间;经涂布机双面涂布烘干后得到正极极片。
电池的制备:将正极片的正极使用铝极耳作为外露极耳,负极片的负极使用铜镀镍极耳作为外露极耳,将制备好的正、负极片与隔膜卷绕叠成裸体电芯,再通过热封工艺采用铝塑膜将电芯封装,高温真空烘烤去除电池中的水分,再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是LiPF6与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EC/DMC)的混合溶液,制成电芯,真空封口后,制备得到电池。
测试:使用充放电仪进行恒流充放电模式测试,充电截止电压为4.2 V,放电截止电压为2.75 V,第一周充放电测试在0.1C电流密度下进行,第二周及之后的充放电测试均在1C电流密度下进行。
分别在电池首圈满电、300圈满电和600圈满电状态时,对5颗电池进行拆除,取其负极极片,用测厚仪分别测量每组极片的10处不同区域的厚度,取平均值。在同样测试条件,得到极片初始状态下的厚度平均值。
计算公式为:极片满电膨胀率=(极片不同圈数满电时的平均厚度-极片初始平均厚度)/ 极片初始平均厚度。
本实施例1制备的全电池的循环容量曲线图,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制备的扣式半电池的初始效率、0.1C可逆容量,全电池首圈、300圈和600圈的极片满电膨胀率,测试和计算结果详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50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氩气使气相二氧化硅粉末呈流化态,并将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至500℃。
2)将10kg硅粉、15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50Pa,加热升温至13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
3)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4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4)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对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将2kg物料置于回转炉中,在保护气氩气环境中升温至800℃,按体积比2:1通入氩气和丙烯进行气相包覆,保温2小时关闭有机气源。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其含碳量为2.7%。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含有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20kg硅粉、15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0Pa,加热升温至12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中,其中,沉积室温度为100℃。
2)将70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28kg乙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溶液,将分散溶液缓慢通入到沉积室中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3)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和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5小时,混合气体在沉积室的内壁沉积,得到沉积物料。
4)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沉积物料出料后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具体为:将2kg物料置于回转炉中,在保护气氩围下升温至900℃,按体积比1:1.2通入氩气和与氩气等量的丙烯和甲烷混合气体进行气相包覆,其中丙烯和甲烷体积比为3:3。保温3小时关闭有机气源,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其含碳量为3.9%。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含有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2k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粉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氩气使气相二氧化硅粉末呈流化态,并将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至100℃。
2)将15kg硅粉、20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80Pa,加热升温至15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
3)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5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4)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9kg硅粉、19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Pa,加热升温至12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中,其中,沉积室温度为200℃。
2)将14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1400g丙酮溶液中利用分散盘分散均匀,得到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溶液,将分散溶液缓慢通入到沉积室中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3)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和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4小时,混合气体在沉积室的内壁沉积,得到沉积物料。
4)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沉积物料出料后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二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252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氩气使气相二氧化硅粉末呈流化态,并将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至800℃。
2)将9kg硅粉、19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40Pa,加热升温至14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
3)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3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4)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采用第一种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10kg硅粉、22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50Pa,加热升温至14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中,其中,沉积室温度为800℃。
2)将1600g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32kg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气相二氧化硅分散溶液,将分散溶液缓慢通入到沉积室中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3)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和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6小时,混合气体在沉积室的内壁沉积,得到沉积物料。
4)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沉积物料出料后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对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具体为:将2kg物料与石油沥青按照20: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置于高温炉中,氮气氛围下900℃热处理2小时,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其中总含碳量为3.5%。
使用本实施例制备的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效果,以对比例1-2同以上实施例进行对比。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常规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10kg硅粉、15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50Pa,加热升温至13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
2)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中进行化学沉积,反应4小时,氧化亚硅在沉积室的内壁沉积,得到沉积物料,其中,沉积室温度为500℃。
3)将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沉积物料出料后粉碎过筛,得到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具体为:将2kg物料置于回转炉在保护气氩围下升温至800℃,按体积比2:1通入氩气和丙烯进行气相包覆,保温2小时关闭有机气源。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氧化亚硅,其中总含碳量为2.6%。
使用本对比例制备的含碳包覆层的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本对比例1制备的全电池的循环容量曲线图,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以看出,实施例1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的全电池的循环容量保持率优于对比例1的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的全电池,例如,在300圈时,实施例1的容量保持率约为95%,对比例1的容量保持率约为85%;在600圈时,实施例1的容量保持率约为90%,对比例1的容量保持率约为78%。说明本发明的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相较于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具有更好的循环性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常规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性能测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1)将10kg硅粉、15kg二氧化硅的微米级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抽真空至50Pa,加热升温至1300℃,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
2)将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4小时,氧化亚硅在流化床内壁进行沉积,得到沉积物料。其中,流化床的温度为500℃。
3)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
对本对比例制备的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具体为:将2kg物料置于回转炉中,在保护气氩气环境中升温至800℃,按体积比2:1通入氩气和丙烯进行气相包覆,保温2小时关闭有机气源。降温出料分级后,即得到含碳包覆层的硅基负极材料,其含碳量为2.7%。
使用本对比例制备的常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制备扣式半电池和全电池进行测试,具体过程同实施例1。测试数据详见表1。
将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2中的负极材料分别进行扣式半电池的初始效率、0.1C可逆容量,全电池的负极极片膨胀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列于表1中。
Figure 434612DEST_PATH_IMAGE001
由表1实施例1-7和对比例1-2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7的首次可逆容量、初始效率与对比例1-2略低一点,但是实施例1-7负极极片膨胀率远远小于对比例1-2的负极极片膨胀率,这是因为实施例1-7将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表面,一方面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本身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可以在嵌锂过程中抑制氧化亚硅的体积膨胀;另一方面,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在其枝状间保留了部分孔隙,也为氧化亚硅脱嵌锂时体积膨胀和收缩预留了空间;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使硅基负极材料在嵌锂后的膨胀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构成的网络结构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特性,在脱嵌锂的过程中可以分散氧化亚硅体积膨胀收缩的应力,降低材料的膨胀率,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将氧化亚硅在三维枝状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沉积时,在枝状间保留了部分孔隙,也为氧化亚硅脱嵌锂时体积膨胀收缩预留了空间。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硅基负极材料是通过气态的氧化亚硅沉积在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实现的,因此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在氧化亚硅颗粒内部分散更加均匀,进而对膨胀的缓解能力也更均匀。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负极材料包括: 氧化亚硅基体、以及均匀分散在所述氧化亚硅基体中的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
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质量占所述氧化亚硅基体的质量的百分比为0.1%-10%;
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链状聚集体的尺寸在100nm-500nm之间;
生成所述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原生粒子的粒径在7nm-4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在1nm-100μm之间;
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在0.5m2/g-50m2/g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还包括:碳包覆层,所述碳包覆层包覆在均匀分散有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氧化亚硅基体外层;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占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总质量的百分比为0-10%。
4.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沉积室内,其中,所述沉积室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按比例称取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和溶剂,混合均匀得到分散溶液,将所述分散溶液引入所述沉积室内瞬间汽化,得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
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和所述含气相二氧化硅的气体在所述沉积室内混合均匀,并进行化学沉积,反应3小时-10小时,得到沉积物料;
将所述沉积室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所述沉积物料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所述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通过气相包覆、液相包覆、固相包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对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
6.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将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的粉末置于流化床反应器中,通入惰性气体,使所述气相二氧化硅处于流化态,并将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
按比例称取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混合均匀,置于真空炉中,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使硅粉和二氧化硅粉末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氧化亚硅的气体,并将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引入所述流化床反应器中;
所述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和所述氧化亚硅的气体在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3-10小时,使氧化亚硅沉积在所述流化态的气相二氧化硅的表面,得到沉积物料;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将所述沉积物料出料后进行粉碎过筛,得到氧化亚硅沉积在三维枝状的气相二氧化硅表面的硅基负极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氩气和/或氮气;
所述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升温的温度在100℃-800℃之间;
所述在减压条件下加热升温具体为,将所述真空炉抽真空至0.1Pa-150Pa;加热升温至1200℃-1500℃;
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通过气相包覆、液相包覆、固相包覆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对所述硅基负极材料进行碳包覆。
8.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
9.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包括上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
CN202210962759.2A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50365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759.2A CN115036511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62759.2A CN115036511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511A true CN115036511A (zh) 2022-09-09
CN115036511B CN115036511B (zh) 2022-11-22

Family

ID=8313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62759.2A Active CN115036511B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6511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2459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用分散剤、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用分散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WO2012165744A1 (ko) * 2011-06-02 2012-12-06 한국전기연구원 리튬이차전지용 실리콘계 나노복합 음극 활물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이차전지
JP2016164870A (ja) * 2015-02-26 2016-09-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材の製造方法
CN106058190A (zh) * 2016-07-19 2016-10-26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898762A (zh) * 2017-05-05 2017-06-27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21292A (zh) * 2017-05-05 2018-11-16 储晞 一种生产氧化亚硅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8786A (zh) * 2019-10-09 2020-02-21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长循环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00366A (zh) * 2020-07-02 2020-11-06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含锂SiOx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2086630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浙江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289993A (zh) * 2020-10-26 2021-0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核壳结构氧化亚硅/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68159A (zh) * 2017-05-03 2021-06-15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和锂电池
CN113130858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
CN113258053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220246919A1 (en) * 2021-02-01 2022-08-04 Honda Motor Co.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2459A (ja) * 2003-04-24 2004-11-18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用分散剤、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用分散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材料
WO2012165744A1 (ko) * 2011-06-02 2012-12-06 한국전기연구원 리튬이차전지용 실리콘계 나노복합 음극 활물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이차전지
JP2016164870A (ja) * 2015-02-26 2016-09-08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及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負極材の製造方法
CN106058190A (zh) * 2016-07-19 2016-10-26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968159A (zh) * 2017-05-03 2021-06-15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材料和锂电池
CN106898762A (zh) * 2017-05-05 2017-06-27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821292A (zh) * 2017-05-05 2018-11-16 储晞 一种生产氧化亚硅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28786A (zh) * 2019-10-09 2020-02-21 兰溪致德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长循环氧化亚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130858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和终端
CN111900366A (zh) * 2020-07-02 2020-11-06 有研资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含锂SiOx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12086630A (zh) * 2020-09-17 2020-12-15 浙江锂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12289993A (zh) * 2020-10-26 2021-01-29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碳包覆核壳结构氧化亚硅/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220246919A1 (en) * 2021-02-01 2022-08-04 Honda Motor Co.Ltd. Negative electrode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258053A (zh) * 2021-05-13 2021-08-13 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汇富纳米气相法白炭黑专家: "气相二氧化硅结构和性能介绍", 《知乎》 *
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 8 January 20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6511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3D holey graphene/polyacrylonitrile sulfur composite architecture for high loading lithium sulfur batteries
EP4239719A1 (en)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used for batter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thereof, and battery negative electrode and battery
Shi et al. Dual‐Functional NbN Ultrafine Nanocrystals Enabling Kinetically Boosted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CN111056555B (zh) 一种锂化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46410B (zh) 负极活性材料及电池
CN108682833B (zh) 一种磷酸铁锂基改性正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13258051B (zh) 一种均匀改性的氧化亚硅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37271B (zh) 一种均匀改性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66170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5072703B (zh)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WO2023273265A1 (zh) 一种预锂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628154A (zh) 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CN113764646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0946B (zh) 一种镁铁氢化物-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38231A (zh) 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5020688B (zh) 一种高性能硅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20682B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Fan et al. Protection of lithium anodes by fibrous silica nanospheres
CN113258053B (zh) 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14735A (zh)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硅碳复合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CN115036511B (zh) 一种低膨胀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22392B (zh) 一种高容量快充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94461B (zh) 一种碳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heng et al. Grain boundaries boost the prelithiation capability of the Li2CO3 cathode additives for high-energy-dens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5986068B (zh) 一种低极化的硅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