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6244A -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6244A
CN115016244A CN202110246981.8A CN202110246981A CN115016244A CN 115016244 A CN115016244 A CN 115016244A CN 202110246981 A CN202110246981 A CN 202110246981A CN 115016244 A CN115016244 A CN 115016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rocessor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edetermined event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69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6244B (zh
Inventor
石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698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6244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506 priority patent/WO20221838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6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6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6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04G21/025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4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radio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系统,该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其中,预定事件基于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本公开可以提高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以智能手表为例,不仅可以显示出日期和时间,还能够对例如心率、血压等生物特征进行检测。
然而,目前,可穿戴设备在检测生物特征方面,仍可能出现检测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可穿戴设备生物特征检测困难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可穿戴系统,该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其中,预定事件基于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检测生物特征信息;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基于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确定出预定事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由第二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的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由此,在第二模块出现检测失灵或者无法检测的时候,启动第一模块,实现对用户生物特征信息的有效检测。。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确定预定事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方案中各系统之间的交互图;
图7以智能手表为例示出了本公开方案所涉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另外,下面所有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是为了区分的目的,不应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其中,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可以配置在同一设备上,也可以配置在不同设备上。例如,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均配置于智能手表的表体(又可称为表头、表盘)。又例如,第一模块11配置于智能手环,第二模块12配置于智能手表的表体,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以分别佩戴于用户的两个手腕上。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模块11与第二模块12可以通过蓝牙的方式通信连接。另外,还可以通过WiFi或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模块11和第二模块12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模块12可以是对应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的单核系统,由该单核系统执行生物特征的检测以及分析、展示、告警等处理过程。
在可穿戴系统为智能手表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由表体和表带组成,第一模块11可以配置在表带上,第二模块12可以配置于表体。容易理解的是,相比于表体,表带通常与生物体(如人体皮肤)的接触面大,即,第一模块11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模块12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第一模块11的生物特征检测面积大于第二模块12的生物特征检测面积,由此,第一模块11的生物特征检测准确度大于第二模块12的生物特征检测准确度。
在应用于上述可穿戴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可以启用第一模块1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预定事件基于第二模块12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例如,预定事件可以包括第二模块1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块12可以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模块1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在第二模块1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的情况下,确定出预定事件发生。
又例如,预定事件还可以包括时间事件,如预定事件可以包括处于目标时间段内,该目标时间段基于第二模块12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块12可以被配置为预先从第二模块12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当到达目标时间段时,确定出预定事件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在预定事件发生时,第一模块1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的准确度可以优于第二模块12检测生物特征信息的准确度。
此外,在启用第一模块1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之后,第二模块12可以获取第一模块11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并控制其进行展示。
如果第一模块11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第二模块12可以发出健康告警提示。其中,本公开对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不做限制,例如,第二阈值范围可以包含于第一阈值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模块12还可以将第一模块11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或健康告警提示发送给例如手机的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执行展示和/或告警的操作。
图2示出了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的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可穿戴系统可以包括第一模块21和第二模块22。其中,第二模块22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221和第二处理器222。
第一模块21和第二模块22可以配置在同一设备上,也可以配置在不同设备上。例如,第一模块21和第二模块22均配置于智能手表的表体。又例如,第一模块21配置于智能手环,第二模块22配置于智能手表的表体,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可以分别佩戴于用户的两个手腕上。
第一模块21与第二模块22可以通过蓝牙的方式通信连接。另外,还可以通过WiFi或有线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具体的,第一模块21可以与第二模块22中的第一处理器221进行通信连接,而第一处理器221和第二处理器222往往配置于同一设备中,它们之间可以通过接口的方式实现数据传递。
第一处理器221和第二处理器222可以对应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的双核系统。具体的,第一处理器221可以对应设备的小核系统,如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实时操作系统),用于执行生物特征的检测过程;第二处理器222可以对应设备的大核系统,如安卓系统,用于执行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展示、告警等过程。
在可穿戴系统为智能手表的情况下,智能手表可以由表体和表带组成,第一模块21可以配置在表带上,第二模块22可以配置于表体。容易理解的是,相比于表体,表带通常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大,也就是说,第一模块21的生物特征检测面积大于第二模块22的生物特征检测面积,由此,第一模块21的生物特征检测准确度大于第二模块22的生物特征检测准确度。
在应用于上述可穿戴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可以启用第一模块2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预定事件基于第二模块22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例如,预定事件可以包括第二模块2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块22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模块1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在第二模块22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的情况下,确定出预定事件发生。
又例如,预定事件还可以包括时间事件,如预定事件可以包括处于目标时间段内,该目标时间段基于第二模块22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模块22被配置为预先从第二模块22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当到达目标时间段时,确定出预定事件发生。
此外,在启用第一模块21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之后,第二处理器222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221获取第一模块21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并进行展示。
如果第一模块21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第二处理器222可以发出健康告警提示。其中,本公开对第一阈值范围和第二阈值范围不做限制,例如,第二阈值范围可以包含于第一阈值范围之内。
另外,第二处理器222还可以将第一模块21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或健康告警提示发送给例如手机的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执行展示和/或告警的操作。
在建立第一模块21与第一处理器221之间通信连接方面,可以在预定事件发生前就预先建立了连接,或者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建立连接。无论何种情况,第二处理器222均还可以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经由第一处理器221向第一模块21发送启用指令,以便第一模块21响应该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此外,第二模块22还被配置为:监测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和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如果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或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于接触面积阈值,则控制第一模块停止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智能手表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智能手表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公开的智能手表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可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参照图3,智能手表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04,用户接口303,存储器3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02以及显示屏306。
通信总线3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3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通信接口3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如数据线接口、网线接口等)、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讯接口等)。存储器3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301的存储装置。另外,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5,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控制程序。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智能手表30的具体限定。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3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本公开实施例中描述的智能手表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智能手表中。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智能手表执行时,使得该智能手表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可穿戴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该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4,该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2.基于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确定出预定事件;
S44.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本公开对检测的生物特征的类型不做限制,可以例如包括心率、心电、血压、血氧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预定事件为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其中,此处所说的超出指的是小于第一阈值范围的最小值或大于第一阈值范围的最大值。以第一阈值范围为[a,b]为例,小于a或大于b均属于超出第一阈值范围的情况。
具体的,可以获取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将获取到的生物特征信息与第一阈值范围进行比较,如果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确定预定事件发生。
以心率为例,第一阈值范围可以被设置为[30,150],如果第二模块检测到的心率为5,则可以确定第二模块检测异常,预定事件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预定事件为预定的时间事件,即,预定事件为处于目标时间段内,该目标时间段基于第二模块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
参考图5进行说明。在步骤S502中,可以预先从第二模块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
具体的,一方面,可以取距当前一定时间段(如一个月等)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可以人为定义何种情况是检测结果异常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得到偏离平均数据较远的一些检测点作为检测结果异常的检测点,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步骤S504中,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
具体的,可以对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点进行统计,确定出检测结果异常次数大于预定次数的时间点,作为异常时间点,再利用这些异常时间点确定目标时间段。例如,在异常时间点之后的预定时间(例如,10秒、1分钟等)内,仍出现另一异常时间点,则将这两个异常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确定为目标时间段。
例如,确定出的目标时间段为早上6点至7点,分析可能由于用户正在晨练,可能导致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皮肤接触不紧密,造成检测结果异常。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502和步骤S504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过程。
在步骤S506中,当处于目标时间段时,预定事件发生。此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在第二模块对应单核系统的情况下,可以由第二模块向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第一模块响应该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另外,在建立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之间通信连接方面,可以在预定事件发生前就预先建立了连接,或者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建立连接。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第二模块可以获取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如果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发出健康告警提示。该健康告警提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提示、声音提示、光提示、屏幕样式变化提示等。
其中,第二阈值范围可以包含于第一阈值范围之内。仍以心率为例,第二阈值范围可以为[60,100]。
第二模块还可以将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进行展示,并在超出第二阈值范围时,发出健康告警提示。该终端设备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以及/或者,第二模块不是将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而是将健康告警提示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进行告警。
在本公开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模块为双核系统,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处理器可以获取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由第一处理器将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对该信息进行展示。如果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由第二处理器发出健康告警提示。该健康告警提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提示、声音提示、光提示、屏幕样式变化提示等。
另外,在预定事件发生时,第二处理器可以经由第一处理器向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第一模块响应该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处理器还可以将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进行展示,并在超出第二阈值范围时,发出健康告警提示。以及/或者,第二处理器不是将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而是将健康告警提示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进行告警。
此外,就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而言,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通常大于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
针对可穿戴系统,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用户未佩戴或佩戴不牢情况下依然利用第一模块进行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的情况,第二模块可以监测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和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如果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或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于接触面积阈值,则控制第一模块停止在检测生物特征信息。例如,第二模块可以断开与第一模块的通信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模块自动停止检测。又例如,第二模块向第一模块发送停止检测的指令,第一模块响应该指令停止检测。另外,本公开对接触面积阈值的取值不做限制。
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方案中各系统之间的交互图。
参考图6,在步骤S602中,第二处理器可以通知第一处理器建立与第一模块的通信连接。在步骤S604中,第一处理器与第一模块建立蓝牙连接。在步骤S606中,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反馈连接状态信息,也就是说,由第一处理器向第二处理器发送第一处理器与第一模块之间的连接状态信息。
在步骤S608中,可以响应用户的操作启动心率/血压App。应当理解的是,图6中心率/血压仅是本公开生物特征的示例,不应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在步骤S610中,在第二模块检测出心率/血压数据异常时,启用第一模块,由第一模块开始检测。
在步骤S612中,第一模块检测出的心率/血压数据可以经由第一处理器发送给第二处理器,进行展示和/或分析。
图7以智能手表为例示出了本公开方案所涉设备的示意图。在图7中,健康模块对应于上述第一模块,智能手表中的实时操作系统对应于上述第一处理器,智能手表中的安卓系统对应于上述第二处理器。
其中,健康模块通过蓝牙与智能手表的实时操作系统连接。对于双核的智能手表,实时操作系统相当于小核,安卓系统相当于大核,实时操作系统可以例如通过串行外设接口与安卓系统进行通信。
另外,智能手表还可以与手机进行通信。具体的,智能手表的安卓系统与手机通过蓝牙进行连接。
除上面描述的内容外,本公开对启用健康模块的时机不做限制,还包括:例如,当智能手表上检测到的心率达到一阈值时,启用健康模块对心电进行检测;又例如,当智能手表的运动加速度达到一阈值时,启用健康模块对心率进行检测;再例如,当智能手表上数据显示处于睡眠状态或智能手表正在被佩戴时,启动健康模块对血压进行检测,等等。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可以配置于可穿戴设备中,例如配置在上述智能手表中。
具体的,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其中,预定事件基于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获取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果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确定出预定事件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预先从第二模块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当处于目标时间段,预定事件发生。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二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将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经由第一处理器发送给第二处理器,以便第二处理器控制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预先建立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通信连接。其中,在预定事件发生时,由第二处理器经由第一处理器向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第一模块响应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建立第一模块与第一处理器的通信连接。其中,在预定事件发生时,由第二处理器经由第一处理器向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第一模块响应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被配置为如果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发出健康告警提示。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该信息处理装置还可以被配置为:监测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和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如果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或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于接触面积阈值,则控制第一模块停止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24)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可穿戴系统,所述可穿戴系统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预定事件基于所述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而确定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
如果所述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则确定出所述预定事件发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预先从所述第二模块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
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
当处于所述目标时间段,所述预定事件发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展示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其中,展示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将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器,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将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处理器,以便所述第二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预先建立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通信连接;
在所述预定事件发生时,由所述第二处理器经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所述第一模块响应所述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启用第一模块检测生物特征信息,包括:
在预定事件发生时,建立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通信连接;
由所述第二处理器经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所述第一模块响应所述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建立所述第一模块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的通信连接之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模块之间的连接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发出健康告警提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
如果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或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于接触面积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模块停止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12.一种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块,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模块的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确定出所述预定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二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一阈值范围的情况下,确定出所述预定事件发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被配置为预先从所述第二模块的历史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中,确定出生物特征信息检测结果异常的时间段,对确定出的时间段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结果从确定出的时间段中确定目标时间段,当处于目标时间段,确定出所述预定事件发生。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模块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处理器获取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预先与所述第一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事件发生时,经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所述第一模块响应所述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被配置为在预定事件发生时,与所述第一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所述预定事件发生时,经由所述第一处理器向所述第一模块发送启用指令,以便所述第一模块响应所述启用指令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在建立与所述第一模块的通信连接之后,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模块之间的连接状态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模块检测出的生物特征信息超出第二阈值范围,则发出健康告警提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还被配置为:监测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和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如果所述第一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或所述第二模块的检测端与生物体的接触面积小于接触面积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模块停止检测生物特征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穿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系统被配置为智能手表;其中,所述第一模块被配置在所述智能手表的表带上。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CN202110246981.8A 2021-03-05 2021-03-05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16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6981.8A CN11501624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073506 WO2022183872A1 (zh) 2021-03-05 2022-01-24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6981.8A CN11501624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6244A true CN115016244A (zh) 2022-09-06
CN115016244B CN115016244B (zh) 2023-06-27

Family

ID=83064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6981.8A Active CN115016244B (zh) 2021-03-05 2021-03-05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6244B (zh)
WO (1) WO2022183872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4616A1 (en) * 2015-02-03 2016-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s, systems, and wearable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multiple health parameters
CN106037706A (zh) * 2016-07-11 2016-10-26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法的心率监测可穿戴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07137066A (zh) * 2017-03-31 2017-09-08 西藏喜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终端
CN109480828A (zh) * 2018-12-24 2019-03-19 深圳市瑞康宏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1749586U (zh) * 2019-08-01 2020-10-27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心电监测手表及切换系统
CN112244800A (zh) * 2020-11-18 2021-01-22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手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7122A (zh) * 2015-04-01 2016-11-23 时云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体征检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66780A (zh) * 2015-11-24 2016-0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生物特征信息的检测方法
US11051760B2 (en) * 2016-05-09 2021-07-06 Belu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Wearable device for healthcar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6214122A (zh) * 2016-07-18 2016-12-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监护和分析人体多个器官健康状况的可穿戴设备
CN207370703U (zh) * 2017-03-27 2018-05-18 成都心吉康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检测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US10524735B2 (en) * 2017-03-28 2020-01-07 Apple Inc. Detecting conditions using heart rate sensors
FI128143B (en) * 2017-06-15 2019-10-31 Bittium Biosignals Oy Method and portable control unit for monitoring a person's electrical biosignals
CN107510447A (zh) * 2017-07-31 2017-12-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测量心率的可穿戴设备及测量心率方法
CN107569219A (zh) * 2017-10-20 2018-01-12 福建工程学院 一种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US11147463B2 (en) * 2017-11-03 2021-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accuracy photoplethysmogram based atrial fibrillation detection using wearable device
NL2020993B1 (nl) * 2018-05-28 2019-12-03 N V Nederlandsche Apparatenfabriek Nedap Meetapparaat en werkwijze voor het meten van fysiologische gegevens van een zoogdier
CN210931379U (zh) * 2019-07-31 2020-07-07 深圳市友宏科技有限公司 具备心率心电功能的智能手环及智能监测系统
CN112190247A (zh) * 2020-10-30 2021-01-08 苏州多感科技有限公司 心率检测方法、心率检测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4616A1 (en) * 2015-02-03 2016-08-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thods, systems, and wearable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multiple health parameters
CN106037706A (zh) * 2016-07-11 2016-10-26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光电容积法的心率监测可穿戴设备及监测方法
CN107137066A (zh) * 2017-03-31 2017-09-08 西藏喜年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终端
CN109480828A (zh) * 2018-12-24 2019-03-19 深圳市瑞康宏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心电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和存储介质
CN211749586U (zh) * 2019-08-01 2020-10-27 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心电监测手表及切换系统
CN112244800A (zh) * 2020-11-18 2021-01-22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手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83872A1 (zh) 2022-09-09
CN115016244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213416B2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Stress Level and Stress Resilience Level Information for an Individual
KR20160004679A (ko) 낙상 감지를 위한 웨어러블 모션 센서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낙상 감지 시스템 및 낙상 감지 방법
US20210038143A1 (en) Seizure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biomedical signals
KR20190021113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스트레스 측정 방법
EP37385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health information on basis of plurality of biosignals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20120908A (ja) 精神状態推定システム、精神状態推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450898A (zh) 生命体征参数监测方法
CN109394207A (zh) 情绪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WO2016048520A1 (en) System method for assessing fitness state via a mobile device
CN115016244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可穿戴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7339005B2 (ja) 生体情報監視システム
JP201816012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22516035A (ja) 患者における脳卒中を検出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RU2712949C2 (ru) Портативный прибор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мониторирования, показывающих содержание аналита в физ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жидкости, медицин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и машиночитаемый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CN113497850B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071503B2 (e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display methods and systems
KR20170006151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상에서 획득된 생체 정보 분석을 통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CN117100219A (zh) 双芯片穿戴设备、传感数据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59293A (zh) 日常生活的健康管理可穿戴系统
CN111700602A (zh) 生理指标异常报警方法、装置、智能穿戴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047187A (ko) 피처 결합을 이용한 인지 기능 검사 방법 및 서버
CN115486817A (zh) 健康检测方法和健康检测装置
CN114120586A (zh) 报警方法、监护设备、监护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188494A (zh) 运动监测方法、装置、可穿戴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758746A (zh) 确定神经病变类药物剂量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