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97850B -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97850B
CN113497850B CN202010277636.6A CN202010277636A CN113497850B CN 113497850 B CN113497850 B CN 113497850B CN 202010277636 A CN202010277636 A CN 202010277636A CN 113497850 B CN113497850 B CN 113497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event
reminding
signal corresponding
bioelectrica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76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97850A (zh
Inventor
郑战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76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97850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76065 priority patent/WO202120383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97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7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97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97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6/00Tactile signalling systems, e.g.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方法、事件提醒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该事件提醒方法包括: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本公开可以实现静音提醒。

Description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事件提醒方法、事件提醒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设备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相关的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使得其逐渐被应用于健康医疗监测、社交通信、视听娱乐等众多领域。
例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之一是提供来电提醒。目前,提醒的方式包括声音提醒和振动提醒,然而,无论是声音提醒还是振动提醒,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声音,无法真正实现静音的提醒,均会影响到他人。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事件提醒方法、事件提醒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目前设备无法实现静音提醒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事件提醒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信号确定模块,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并基于生物电信号发送控制指令;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响应控制指令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上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并向人体发送该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本公开通过生物电信号实现提醒,生物电信号只有用户自身能感知到,实现了真正的静音提醒,尤其可以利用在环境噪声较大或用户无法充分感知设备振动的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事件提醒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来电提醒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步骤。例如,有的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另外,下面所有的术语“第一”、“第二”仅是为了区分的目的,不应作为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事件提醒方案的示例性系统架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第一设备11和第二设备12。其中,第一设备11可以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第二设备12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其中,第一设备11与第二设备12可以通过例如蓝牙、WiFi热点等方式进行通信连接。
在第二设备12接收到来电、短信等提醒时,可以由第一设备11对用户进行提醒。具体的,第一设备11可以确定与该提醒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并向人体发送该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可以理解的是,生物电信号是作用于人体神经的生物信号,是与体感提醒对应的伪信号,例如,生物电信号可以使用户产生冷或热的感觉,而现实世界的温度并未发生变化。
在一个实例中,当手机接收到来电提醒时,智能手表可以获知该来电提醒,并确定出该来电提醒对应的生物电信号,该生物电信号是与用户产生冷的感觉对应的生物信号。随后,智能手表将该生物电信号发送给人体,使人体与智能手表接触或邻近的部位产生冷的感觉,以实现静音的来电提醒。
除图1所示的实例外,第一设备还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等的电子设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上可以配置有用于发射生物电信号的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
例如,在来电时,手机可以确定出与来电提醒对应的生物电信号,通过配置于手机背面的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向人手发送生物电信号,以进行来电提醒。另外,在发送生物电信号之前,手机还可以判断其是否与人手接触,在接触时,发送生物电信号,如果未接触,则切换为声音提醒或振动提醒。
此外,第一设备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在第一设备配置有SIM卡或安装有能够产生消息推送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直接响应提醒事件的触发,确定出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并向人体发送该生物电信号。此过程的应用场景没有例如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
图2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设备可以被配置为该电子设备的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的电子设备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00和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201。其中,处理器200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处理器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20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另外,处理器20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具体的,处理器200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该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并基于该生物电信号发送控制指令。
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201可以配置于信号能够发送至人体的位置,以电子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201可以配置于表盘相对于显示屏的另一侧。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201用于响应处理器200发送的控制指令向人体发送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在生物电信号是表征温度的生物信号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202。首先,温度传感器202检测人体的体温,并将体温信息发送给处理器200,以便处理器200结合人体的体温确定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203,用于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被用户穿戴。容易理解的是,以智能手表为例,用户穿戴时检测出的电容与未穿戴时检测出的电容是不同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仅在检测出电子设备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处理器200才执行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操作。
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心率传感器204、屏幕205、电池206、加速度传感器207、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模块208、无线网络模块209、存储器(未示出)、红外传感器(未示出)等。
其中,针对确定电子设备是否被穿戴的过程,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结合电容传感器203与心率传感器204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出,或者,可以结合电容传感器203与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出,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可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方法。
无线网络模块209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实现如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应用于第一设备的事件提醒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3,该事件提醒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2.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醒事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来电、短信、各种应用程序的信息推送、闹钟、心率提示等。另外,提醒事件被触发可以对应接收来电、接收短信、接收应用程序推送的信息、闹钟到时、心率达到阈值等。
生物电信号可以是与人体触觉相关的信号,例如,使人体感知毛绒触感的信号、使人体感知轻微针扎的信号。另外,生物电信号还可以是与温度感知相关的信号,例如,使人体感知冷或热的信号,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针对此方面,早在几年前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已得出了实验结论:通过向人体施加生物电信号使大脑产生适宜温度的感觉,可以减轻身处极端温度(过热或过冷)环境下士兵的痛苦。
需要说明的是,生物电信号所对应的体感是模拟出的,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以针扎的体感为例,是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针扎的触感,而现实中并不存在针状物的触摸事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设备配置有SIM卡或安装有能够产生消息推送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当提醒事件被触发时,可以确定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设备可以响应第二设备发送的提醒事件被触发的指令,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例如,手机有来电时,可以通过蓝牙、WiFi热点的方式向智能手表发送指令,该指令包含与来电对应的标识信息,以便智能手表能够确定出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针对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数据表中存在提醒事件对于对应生物电信号类型的对应关系,例如,在提醒事件为来电时,生物电信号可以是与温度升高对应的信号;在提醒事件为来短信时,生物电信号可以是与温度降低对应的信号;在提醒事件为接收到应用程序的信息推送时,生物电信号可以是与毛绒触感对应的信号,等等。
应当理解的是,提醒事件与生物电信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由用户根据习惯自行配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在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第一设备可以自行检测其是否被穿戴,并在检测出其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第一设备为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的可穿戴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到第二设备(例如,手机)发送的提醒事件被触发的指令后,第一设备可以检测其是否被穿戴,并在检测出其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利用其配备的电容传感器检测第一设备是否被穿戴,也可以结合电容传感器与心率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出是否被穿戴,例如,在电容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属于人体穿戴时的数据范围,并且心率检测结果属于人体心率范围的情况下,确定出第一设备被穿戴。
另外,还可以结合电容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出第一设备是否被穿戴,本公开对穿戴检测的过程不做限制。
下面以提醒事件对应温度类型的生物电信号为例,对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第一设备检测人体的温度,容易理解的是,这里检测的是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例如,可以借助于第一设备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与第一设备接触的人体皮肤表面的温度。
接下来,第一设备将检测出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其中,温度阈值可以例如为30℃,然而,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值,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该温度阈值,则将第一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也就是第一设备输出的生物电信号,其中,第一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低。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小于该温度阈值,则将第二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也就是第一设备输出的生物电信号,其中,第二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高。
具体的,在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作为第一温度。其中,可以将第一预设温度设定为10℃。例如,在温度阈值为30℃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的人体皮肤温度为32℃,则第一温度为22℃。也就是说,可以给人体一个冷的信号,以便提醒用户。
在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可以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的和,作为第二温度。其中,可以将第二预设温度设定为与第一预设温度相同,均为10℃。例如,在温度阈值为30℃的情况下,如果检测出的人体皮肤温度为27℃,则第二温度为37℃。也就是说,可以给人体一个热的信号,以便提醒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阈值、第一预设温度、第二预设温度可以根据人体感知程度的不同,由用户自行设定,并且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取值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设备还可以判断该提醒事件是否属于预设事件集合。该预设事件集合中所包含的事件可以是对用户而言重要的事件,例如,可以将家人、同事的来电作为预设事件集合中的事件,或者用户着重关注的应用程序的信息推送,等等,这些均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
在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上述第一温度可以被配置为第一固定值,其中,第一固定值可以是能明显让人体感受冷意的温度值,例如,0℃。上述第二温度可以被配置为第二固定值,其中,第二固定值可以是能明显让人体感受热意的温度值,例如,45℃。本公开对第一固定值和第二固定值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目的是能够让用户明显感知到提醒,以免错过重要的事件。
容易理解的是,根据本方案的构思,在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生物电信号还可以是对应于触觉感知的信号,例如,针扎、按压触感等,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在预先配置生物电信号时,可以将生物电信号配置为周期性信号,以便用户能够感知到体感的变化,更好地实现了提醒的目的。其中,周期性信号可以是以一定周期发出的脉冲信号,也可以是由强到弱再到强不断反复的信号,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生物电信号为周期性信号的一些实施例中,生物电信号对应的温度在第三温度至第四温度之间(第三温度小于第四温度),且生物电信号的周期为一预设时间。例如,生物电信号对应的温度在0℃至40℃之间,信号的周期为4秒,也就是说,生物电信号对应的温度可以是2秒由0℃升至40℃且又2秒由40℃降至0℃的周期性变化的温度,以使用户明显感知温度冷热的变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还可以是周期性变化的温度。
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可以是温度较低的周期性变化的温度,也就是说,可以将一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例如,在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温度阈值(如30℃)的情况下,将在0℃至20℃之间且周期为4秒的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容易看出,此处所说的第一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低,指的是第一温度在不同时间上的温度值均比检测出的温度低。
第二温度可以是温度较高的周期性变化的温度,也就是说,可以将另一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例如,在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如30℃)的情况下,将在35℃至45℃之间且周期为4秒的周期性变化的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容易看出,此处所说的第二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高,指的是第二温度在不同时间上的温度值均比检测出的温度高。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周期性温度的温度范围及周期仅是示例性的描述,本公开对这些参数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制。
S34.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在确定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之后,第一设备可以向人体发送(或称为发射)该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另外,在用户感知到体感提醒后,用户可以发出语音或点击第一设备上的控件来对提醒事件进行处理,以来电为例,这种处理涉及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接听电话、挂断电话、忽略电话等。
例如,当用户感知到穿戴第一设备的部分温度变化时,可以发出例如“接听”的语音指令,第一设备的麦克风获取到该语音后,可以实现电话的接听。同时,第一设备停止生物电信号的发送操作。
下面将参考图4,以第一设备为智能手表为例,对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来电提醒过程进行说明。
在步骤S402中,提醒事件被触发,也就是说,有来电的事件发生;在步骤S404中,智能手表判断是否佩戴于手腕上,在确定出未佩戴于手腕上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06,在确定出佩戴于手腕上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08。
在步骤S406中,智能手表利用声音或振动的方式进行提醒。
在步骤S408中,智能手表检测皮肤温度。在步骤S410中,判断检测出的温度是否大于温度阈值(例如,30℃),在检测出的温度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12,在检测出的温度不大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414。
在步骤S412中,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差,以向人体皮肤施加低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在步骤S414中,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和,以向人体皮肤施加高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应当注意,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进一步的,本示例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第一设备的事件提醒装置。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装置的方框图。参考图5,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装置5可以包括信号确定模块51和信号发送模块53。
具体的,信号确定模块51可以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信号发送模块53可以用于向人体发送生物电信号,以便人体感知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本公开通过生物电信号实现提醒,生物电信号只有用户自身能感知到,实现了真正的静音提醒,尤其可以利用在环境噪声较大或用户无法充分感知设备振动的场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信号确定模块5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响应第二设备发送的提醒事件被触发的指令,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设备为可穿戴设备,信号确定模块5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检测第一设备是否被穿戴;在检测出第一设备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提醒事件对应温度类型的生物电信号的情况下,信号确定模块51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检测人体的温度;将检测出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信号确定模块51根据比较的结果确定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过程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温度阈值,则将第一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第一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低;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则将第二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第二温度比检测出的温度高。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信号确定模块51还可以配置为执行:在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之间的差,作为第一温度;在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计算检测出的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和,作为第二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在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第一温度为预设的第一固定值,并且第二温度为预设的第二固定值。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生物电信号为周期性信号。
由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事件提醒装置的各个功能模块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9)

1.一种事件提醒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检测人体的温度,将检测出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一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一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低;
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二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二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高;
向所述人体发送所述生物电信号,以便所述人体感知所述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其中,在所述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温度为预设的第一固定值,并且所述第二温度为预设的第二固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为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事件提醒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设备是否被穿戴;
在检测出所述第一设备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电信号为周期性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执行确定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过程包括:
响应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提醒事件被触发的指令,执行确定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的过程。
5.一种事件提醒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确定模块,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检测人体的温度,将检测出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一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一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低;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二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二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高;
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人体发送所述生物电信号,以便所述人体感知所述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其中,在所述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温度为预设的第一固定值,并且所述第二温度为预设的第二固定值。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温度;
处理器,用于在一提醒事件被触发时,获取所述人体的温度,将检测出的温度与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一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一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低;如果检测出的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则将第二温度对应的生物电信号作为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所述第二温度比所述检测出的温度高;以及基于所述生物电信号发送控制指令;
生物电信号发射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控制指令向人体发送所述生物电信号,以便所述人体感知所述生物电信号模拟出的体感提醒;
其中,在所述提醒事件属于预设事件集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温度为预设的第一固定值,并且所述第二温度为预设的第二固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穿戴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穿戴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穿戴;
其中,在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被穿戴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确定与所述提醒事件对应的生物电信号。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事件提醒方法。
CN202010277636.6A 2020-04-08 2020-04-08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497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636.6A CN113497850B (zh) 2020-04-08 2020-04-08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CT/CN2021/076065 WO2021203830A1 (zh) 2020-04-08 2021-02-08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7636.6A CN113497850B (zh) 2020-04-08 2020-04-08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97850A CN113497850A (zh) 2021-10-12
CN113497850B true CN113497850B (zh) 2022-06-21

Family

ID=77994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7636.6A Active CN113497850B (zh) 2020-04-08 2020-04-08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97850B (zh)
WO (1) WO20212038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816A (zh) * 2021-12-03 2022-03-15 北京声智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内容管理的信息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601A (zh) * 2014-07-03 2014-10-08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07508962A (zh) * 2017-07-04 2017-12-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免打扰功能的提醒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037715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提醒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07473B2 (en) * 2015-04-03 2018-03-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ersonal monitoring system
KR102313220B1 (ko) * 2015-01-09 2021-10-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5242778A (zh) * 2015-09-22 2016-01-13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提醒装置及方法
CN107682568A (zh) * 2017-11-20 2018-02-0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方法和设备、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09549B (zh) * 2019-05-13 2022-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应用通知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225200B (zh) * 2019-06-10 2021-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提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0601A (zh) * 2014-07-03 2014-10-08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N107508962A (zh) * 2017-07-04 2017-12-22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实现免打扰功能的提醒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037715A (zh) * 2019-04-25 2019-07-23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穿戴式设备的提醒方法、装置、穿戴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3830A1 (zh) 2021-10-14
CN113497850A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308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P2937844B1 (en) Monitoring a driver of a vehicle
KR101809131B1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것의 동작방법
RU2712819C2 (ru) Стандарт медицинского браслета
US98487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dia play device
US20150187188A1 (en) Communications using tactile stimuli on wearable devices
US1062059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5198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nsory feedback
EP2591408B1 (en) Using bio-signals for controlling a user alert
US20210272672A1 (en) Personalized pain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7968885B (zh) 闹钟提醒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277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peripheral device
KR2015011262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KR20160024627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수면 모니터링 방법
KR102135351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 방법
KR20160143373A (ko) 알림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9394207A (zh) 情绪识别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
CN112956220A (zh) 跌倒检测–音频循环
CN113497850B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eutsch et al. A Smartwatch-Based Assistance System for the Elderly Performing Fall Detection, Unusual Inactivity Recognition and Medication Reminding.
JP5498329B2 (ja)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120105A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스트레스 해소를 위한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CN108837271B (zh) 电子装置、提示信息的输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431857A (zh) 按摩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JP5451564B2 (ja) サー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