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2612B -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2612B
CN115012612B CN202210517050.1A CN202210517050A CN115012612B CN 115012612 B CN115012612 B CN 115012612B CN 202210517050 A CN202210517050 A CN 202210517050A CN 115012612 B CN115012612 B CN 115012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buckling
aluminum square
support
squar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7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2612A (zh
Inventor
李存良
李靖滨
李广平
罗永明
朱艺锋
黄华琴
彭长征
胡军
魏广全
杨智丞
唐佳意
汤健
谢平
邓龙
邹先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70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2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2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2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2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2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5/00Flooring
    • E04F15/12Flooring or floor layers made of masses in situ, e.g. seamless magnesite floors, terrazzo gypsum fl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1/0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 E04F21/2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laying flooring
    • E04F21/24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laying flooring of masses made in situ, e.g. smoothing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21/0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 E04F21/20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laying flooring
    • E04F21/24Implements for 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for laying flooring of masses made in situ, e.g. smoothing tools
    • E04F21/241Elongated smoothing blades or plates, e.g. screed apparatu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10Devices for levelling, e.g. templates or boar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固定纵横间距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支撑钢筋,在混凝土初凝的前二次进行收面,事后依次回收U型托,最后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且整体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管理的精细化、施工工艺的精益求精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施工工艺技术,减少劳动力重复配置和资源浪费,这是创建节约、创新型社会的需要;随着城市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开发,民用建筑设置地下室车库越来越多,而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无法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国内传统做法都采用二次细石混凝土找平;由于二次找平为室内地面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
现有的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需要二次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和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且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基层结构无法循环使用,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易发生偏斜,从而无法保障混凝土成型后的整体强度和韧性,不具备防偏斜预支撑校正保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楼板混凝土浇筑后,板面混凝土平整度,需要二次找平,作业面窄、劳动强度大,且易干扰平行作业的安装工程和二次结构施工,影响施工进度,施工成本高,无法一次性浇筑成型且满足直接做地面装饰的要求,基层结构无法循环使用,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易发生偏斜,从而无法保障混凝土成型后的整体强度和韧性,不具备防偏斜预支撑校正保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固定纵横间距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支撑钢筋;
b.安装U型托,U型托水准精确超平,拧入短钢筋固定;
c.根据楼板浇筑顺序分段流水浇筑混凝土;
d.观察分段浇筑混凝土接近U型托时,安装纵向铝方通;
e.继续浇筑至混凝土面略高于铝方通底面时,采用横向铝方通延纵向铝方通依次刮平混凝土;
f.一个分区浇筑完成后,纵向铝方通拆除转移至下个区安装,直至本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
g.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收面,并依次回收U型托;
h.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
优选的,所述U型托采用套筒与底部支撑钢筋连接,通过旋转套筒调整纵向铝方通高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二次收面时可回收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纵向铝方通与U型托采用短筋固定,竖直向上未进行约束,未埋入混凝土内,导轨分离方便,不会因回收导轨破坏既有混凝土面或增加修补工作量,且每个分区可循环使用。
优选的,所述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
优选的,所述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包括支撑钢筋,所述支撑钢筋的上端安装有纵向铝方通,两组所述纵向铝方通之间安装有横向铝方通,所述横向铝方通的两端安装有角铁,所述纵向铝方通的下端安装有滑轨组件,所述支撑钢筋的上侧安装有预埋扣件,所述支撑钢筋的下侧安装有撑脚组件,所述支撑钢筋的表面靠近下侧交叉焊接有楼板底筋,所述支撑钢筋的底端设置有垫层,所述支撑钢筋的表面靠近上侧交叉焊接有楼板面筋,所述纵向铝方通的前端安装有挡块,所述纵向铝方通的内侧安装有套丝短筋,所述套丝短筋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六角块,所述滑轨组件包括U型托,所述U型托的下端安装有钢筋套筒,所述钢筋套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所述预埋扣件包括上扣斗,所述上扣斗的上端安装有倒扣筒,所述倒扣筒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短搭杆,所述倒扣筒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长搭杆,所述上扣斗与支撑钢筋焊接安装;
所述撑脚组件包括下扣斗,所述下扣斗的内部贯穿其上端表面开设有预制槽,所述下扣斗的下端安装有正扣筒,所述正扣筒的外表面呈圆形阵列连接有脚杆,所述下扣斗与支撑钢筋焊接安装。
优选的,所述角铁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下端安装有螺帽,所述上扣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卡筒,所述上扣斗的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有定型腔,所述倒扣筒通过支撑钢筋和上卡筒配合与上扣斗组合安装,所述短搭杆和长搭杆的上端与楼板面筋相对应配合,所述下扣斗的上端与楼板底筋相对应配合,可利用短搭杆与位于纵向焊接的楼板面筋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而经由长搭杆可与位于横向焊接的楼板面筋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使得楼板面筋无论是在混凝土倾倒过程中的变形还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局部凝结拉扯。
优选的,所述U型托的上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卡槽,所述限位环与卡槽相对应配合,所述钢筋套筒通过限位环和卡槽配合与U型托卡固安装,所述钢筋套筒通过限位环可绕卡槽圆心所在的中轴线旋转。
优选的,所述下扣斗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所述正扣筒的上端表面边侧开设有内螺纹槽,所述正扣筒通过内螺纹槽和外螺纹筒配合与下扣斗螺纹安装,所述正扣筒与支撑钢筋套设安装,将正扣筒通过内螺纹槽和外螺纹筒配合与下扣斗螺纹安装,其中正扣筒跟随下扣斗安装在支撑钢筋的下侧,当混凝土经由下扣斗缓慢填充进预制槽内侧时,可对支撑钢筋的下侧四周均匀施加压力。
优选的,所述挡块位于纵向铝方通的前后两端卡固安装,所述纵向铝方通通过套丝短筋和钢筋套筒配合与U型托螺纹安装,所述U型托通过钢筋套筒与支撑钢筋螺纹安装,所述角铁通过螺栓和螺帽位于横向铝方通的左右两端安装,且横向铝方通通过角铁与纵向铝方通滑动安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根据楼板浇筑顺序分段流水浇筑混凝土,观察分段浇筑混凝土接近U型托时,通过套丝短筋和钢筋套筒配合使得纵向铝方通与U型托螺纹安装,而纵向铝方通的竖直向上的方向并未进行约束,未埋入混凝土内,使得纵向铝方通分离方便且快捷,无需清理,不会因回收导轨破坏既有混凝土面或增加修补工作量,且每个分区可循环使用;通过上述描述的施工方步骤,使得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可一次成型、从而达到涂料装饰的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省时省力,节约建设成本。
2、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螺栓和螺帽配合将角铁分别位于横向铝方通的左右两端安装,此时可通过角铁将横向铝方通搭放安装在两组纵向铝方通之间,以纵向铝方通提供的纵向轨道为平移路线,前后滑动横向铝方通,利用横向铝方通的下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一个分区浇筑完成后,将纵向铝方通拆除转移至下个区安装,直至本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其中,在混凝土初凝的前二次进行收面,事后依次回收U型托,最后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且整体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3、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旋转钢筋套筒可调节改变U型托整体在支撑钢筋上端的安装高度,以此来调节U型托的下端与预计浇筑混凝土面持平,通过套丝短筋将纵向铝方通对应U型托的内侧螺纹安装,使U型托水准精确超平,利用凸出于套丝短筋上端表面的六角块为拆卸套丝短筋提供方便,改变传统的内开槽式构造,避免混凝土误入内开式槽的内侧,而造成套丝短筋拆卸不便的问题,其中,经由挡块卡固安装在纵向铝方通的两端,有效避免混凝土直接侵入纵向铝方通的内侧,而增加后期对纵向铝方通的清理工作。
4、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将上扣斗焊接安装在支撑钢筋上的适当位置,使得倒扣筒通过支撑钢筋和上卡筒配合与上扣斗组合安装,利用上扣斗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的定型腔,使得混凝土缓慢注入定型腔的内侧,增大上扣斗与混凝土接触面积的同时,当定型腔内侧渗透入的混凝土凝固时,可在上扣斗与支撑钢筋上侧的焊接位置,提供更加稳固的定位锚点,无论是混凝土是在填充过程中还是凝固后,均可对支撑钢筋的上侧位置进行辅助校正,避免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发生偏斜。
5、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倒扣筒对应上扣斗上端安装时,可利用短搭杆与位于纵向焊接的楼板面筋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而经由长搭杆可与位于横向焊接的楼板面筋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使得楼板面筋无论是在混凝土倾倒过程中的变形还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局部凝结拉扯,可有效预防楼板面筋的偏移形变,保障楼板面筋位于混凝土内部的正确位置,保障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整体强度和韧性。
6、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下扣斗与支撑钢筋的焊接安装,将正扣筒通过内螺纹槽和外螺纹筒配合与下扣斗螺纹安装,其中正扣筒跟随下扣斗安装在支撑钢筋的下侧,当混凝土经由下扣斗缓慢填充进预制槽内侧时,可对支撑钢筋的下侧四周均匀施加压力,增大支撑钢筋的下侧与混凝土有效接触面积的同时,混凝土凝结后,可在支撑钢筋与下扣斗的焊接位置,形成一个稳固的定位锚点,结合支撑钢筋的上侧的定位锚点,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使得支撑钢筋以及其上下侧表面焊接的楼板底筋和楼板面筋均位于初始的预定位置不受变动,有效降低混凝土倾倒过程中对支撑钢筋及其楼板筋安装位置的影响。
7、该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通过下扣斗的上端对应纵向焊接的楼板底筋的对应配合,为对应纵向焊接的楼板底筋提供有效支撑,避免混凝土没过楼板底筋之后,对其表面的施压而造成钢筋网片的形变偏移,通过利用正扣筒的下端与垫层底层的近似贴近,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整个钢筋网片的底部提供偏移倾斜的预支撑保护,避免钢筋网片受混凝土浇筑压迫而发生整体扭转或倾斜,确保基层结构浇筑一次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预埋扣件和撑脚组件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扣斗与倒扣筒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正扣筒与下扣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纵向铝方通与滑轨组件的局部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钢筋套筒与U型托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横向铝方通和角铁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预埋扣件和撑脚组件的局部主视图。
图中:1、纵向铝方通;2、横向铝方通;3、角铁;4、滑轨组件;41、U型托;42、钢筋套筒;43、限位环;44、卡槽;5、预埋扣件;51、上扣斗;52、倒扣筒;53、短搭杆;54、长搭杆;55、上卡筒;56、定型腔;6、撑脚组件;61、下扣斗;62、预制槽;63、正扣筒;64、脚杆;65、外螺纹筒;66、内螺纹槽;7、支撑钢筋;8、螺栓;9、楼板底筋;10、垫层;11、楼板面筋;12、挡块;13、套丝短筋;14、六角块;15、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固定纵横间距与上下层钢筋网片焊接支撑钢筋7;
b.安装U型托,U型托水准精确超平,拧入短钢筋固定;
c.根据楼板浇筑顺序分段流水浇筑混凝土;
d.观察分段浇筑混凝土接近U型托时,安装纵向铝方通;
e.继续浇筑至混凝土面略高于铝方通底面时,采用横向铝方通延纵向铝方通依次刮平混凝土;
f.一个分区浇筑完成后,纵向铝方通拆除转移至下个区安装,直至本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
g.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收面,并依次回收U型托;
h.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
U型托采用套筒与底部支撑钢筋连接,通过旋转套筒调整纵向铝方通高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二次收面时可回收重复使用。
纵向铝方通与U型托采用短筋固定,竖直向上未进行约束,未埋入混凝土内,导轨分离方便,不会因回收导轨破坏既有混凝土面或增加修补工作量,且每个分区可循环使用。
纵、横向铝方通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刚度大、轻巧,不易变形,分区间距可达4~5m,平整精度高。
施工方法使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一次成型、达到涂料装饰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
使用时,根据楼板浇筑顺序分段流水浇筑混凝土,观察分段浇筑混凝土接近U型托41时,通过套丝短筋13和钢筋套筒42配合使得纵向铝方通1与U型托41螺纹安装,而纵向铝方通1的竖直向上的方向并未进行约束,未埋入混凝土内,使得纵向铝方通1分离方便且快捷,无需清理,不会因回收导轨破坏既有混凝土面或增加修补工作量,且每个分区可循环使用;通过上述描述的施工方步骤,使得楼地面混凝土平整度可一次成型、从而达到涂料装饰的要求,无需进行二次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找平,省时省力,节约建设成本;
通过螺栓8和螺帽15配合将角铁3分别位于横向铝方通2的左右两端安装,此时可通过角铁3将横向铝方通2搭放安装在两组纵向铝方通1之间,以纵向铝方通1提供的纵向轨道为平移路线,前后滑动横向铝方通2,利用横向铝方通2的下端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一个分区浇筑完成后,将纵向铝方通1拆除转移至下个区安装,直至本次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其中,在混凝土初凝的前二次进行收面,事后依次回收U型托41,最后混凝土覆膜洒水养护,验收混凝土面平整度;
包括支撑钢筋7,支撑钢筋7的上端安装有纵向铝方通1,两组纵向铝方通1之间安装有横向铝方通2,横向铝方通2的两端安装有角铁3,纵向铝方通1的下端安装有滑轨组件4,支撑钢筋7的上侧安装有预埋扣件5,支撑钢筋7的下侧安装有撑脚组件6,支撑钢筋7的表面靠近下侧交叉焊接有楼板底筋9,支撑钢筋7的底端设置有垫层10,支撑钢筋7的表面靠近上侧交叉焊接有楼板面筋11,纵向铝方通1的前端安装有挡块12,纵向铝方通1的内侧安装有套丝短筋13,套丝短筋13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六角块14,挡块12位于纵向铝方通1的前后两端卡固安装,纵向铝方通1通过套丝短筋13和钢筋套筒42配合与U型托41螺纹安装,U型托41通过钢筋套筒42与支撑钢筋7螺纹安装,角铁3通过螺栓8和螺帽15位于横向铝方通2的左右两端安装,且横向铝方通2通过角铁3与纵向铝方通1滑动安装;
滑轨组件4包括U型托41,U型托41的下端安装有钢筋套筒42,钢筋套筒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3;U型托41的上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卡槽44,限位环43与卡槽44相对应配合,钢筋套筒42通过限位环43和卡槽44配合与U型托41卡固安装,钢筋套筒42通过限位环43可绕卡槽44圆心所在的中轴线旋转;
使用时,通过旋转钢筋套筒42可调节改变U型托41整体在支撑钢筋7上端的安装高度,以此来调节U型托41的下端与预计浇筑混凝土面持平,通过套丝短筋13将纵向铝方通1对应U型托41的内侧螺纹安装,使U型托41水准精确超平,利用凸出于套丝短筋13上端表面的六角块14为拆卸套丝短筋13提供方便,改变传统的内开槽式构造,避免混凝土误入内开式槽的内侧,而造成套丝短筋13拆卸不便的问题,其中,经由挡块12卡固安装在纵向铝方通1的两端,有效避免混凝土直接侵入纵向铝方通1的内侧,而增加后期对纵向铝方通1的清理工作。
实施例2
如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预埋扣件5包括上扣斗51,上扣斗51的上端安装有倒扣筒52,倒扣筒5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短搭杆53,倒扣筒5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长搭杆54,上扣斗51与支撑钢筋7焊接安装;角铁3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栓8,螺栓8的下端安装有螺帽15,上扣斗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卡筒55,上扣斗51的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有定型腔56,倒扣筒52通过支撑钢筋7和上卡筒55配合与上扣斗51组合安装,短搭杆53和长搭杆54的上端与楼板面筋11相对应配合,下扣斗61的上端与楼板底筋9相对应配合。
使用时,通过将上扣斗51焊接安装在支撑钢筋7上的适当位置,使得倒扣筒52通过支撑钢筋7和上卡筒55配合与上扣斗51组合安装,利用上扣斗51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的定型腔56,使得混凝土缓慢注入定型腔56的内侧,增大上扣斗51与混凝土接触面积的同时,当定型腔56内侧渗透入的混凝土凝固时,可在上扣斗51与支撑钢筋7上侧的焊接位置,提供更加稳固的定位锚点,无论是混凝土是在填充过程中还是凝固后,均可对支撑钢筋7的上侧位置进行辅助校正,避免支撑钢筋7在倾倒过程中发生偏斜;
通过倒扣筒52对应上扣斗51上端安装时,可利用短搭杆53与位于纵向焊接的楼板面筋11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而经由长搭杆54可与位于横向焊接的楼板面筋11的底部提供水平支撑,使得楼板面筋11无论是在混凝土倾倒过程中的变形还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局部凝结拉扯,可有效预防楼板面筋11的偏移形变,保障楼板面筋11位于混凝土内部的正确位置,保障混凝土一次成型的整体强度和韧性。
实施例3
如图2、图3、图5和图9所示,撑脚组件6包括下扣斗61,下扣斗61的内部贯穿其上端表面开设有预制槽62,下扣斗61的下端安装有正扣筒63,正扣筒63的外表面呈圆形阵列连接有脚杆64,下扣斗61与支撑钢筋7焊接安装;下扣斗61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65,正扣筒63的上端表面边侧开设有内螺纹槽66,正扣筒63通过内螺纹槽66和外螺纹筒65配合与下扣斗61螺纹安装,正扣筒63与支撑钢筋7套设安装。
使用时,通过下扣斗61与支撑钢筋7的焊接安装,将正扣筒63通过内螺纹槽66和外螺纹筒65配合与下扣斗61螺纹安装,其中正扣筒63跟随下扣斗61安装在支撑钢筋7的下侧,当混凝土经由下扣斗61缓慢填充进预制槽62内侧时,可对支撑钢筋7的下侧四周均匀施加压力,增大支撑钢筋7的下侧与混凝土有效接触面积的同时,混凝土凝结后,可在支撑钢筋7与下扣斗61的焊接位置,形成一个稳固的定位锚点,结合支撑钢筋7的上侧的定位锚点,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使得支撑钢筋7以及其上下侧表面焊接的楼板底筋9和楼板面筋11均位于初始的预定位置不受变动,有效降低混凝土倾倒过程中对支撑钢筋7及其楼板筋安装位置的影响;
通过下扣斗61的上端对应纵向焊接的楼板底筋9的对应配合,为对应纵向焊接的楼板底筋9提供有效支撑,避免混凝土没过楼板底筋9之后,对其表面的施压而造成钢筋网片的形变偏移,通过利用正扣筒63的下端与垫层10底层的近似贴近,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整个钢筋网片的底部提供偏移倾斜的预支撑保护,避免钢筋网片受混凝土浇筑压迫而发生整体扭转或倾斜,确保基层结构浇筑一次成型。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4)

1.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钢筋(7),所述支撑钢筋(7)的上端安装有纵向铝方通(1),两组所述纵向铝方通(1)之间安装有横向铝方通(2),所述横向铝方通(2)的两端安装有角铁(3),所述纵向铝方通(1)的下端安装有滑轨组件(4),所述支撑钢筋(7)的上侧安装有预埋扣件(5),所述支撑钢筋(7)的下侧安装有撑脚组件(6),所述支撑钢筋(7)的表面靠近下侧交叉焊接有楼板底筋(9),所述支撑钢筋(7)的底端设置有垫层(10),所述支撑钢筋(7)的表面靠近上侧交叉焊接有楼板面筋(11),所述纵向铝方通(1)的前端安装有挡块(12),所述纵向铝方通(1)的内侧安装有套丝短筋(13),所述套丝短筋(13)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六角块(14),所述滑轨组件(4)包括U型托(41),所述U型托(41)的下端安装有钢筋套筒(42),所述钢筋套筒(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3);
所述预埋扣件(5)包括上扣斗(51),所述上扣斗(51)的上端安装有倒扣筒(52),所述倒扣筒(5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短搭杆(53),所述倒扣筒(5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长搭杆(54),所述上扣斗(51)与支撑钢筋(7)焊接安装;
所述撑脚组件(6)包括下扣斗(61),所述下扣斗(61)的内部贯穿其上端表面开设有预制槽(62),所述下扣斗(61)的下端安装有正扣筒(63),所述正扣筒(63)的外表面呈圆形阵列连接有脚杆(64),所述下扣斗(61)与支撑钢筋(7)焊接安装;
所述角铁(3)的表面螺纹安装有螺栓(8),所述螺栓(8)的下端安装有螺帽(15),所述上扣斗(5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卡筒(55),所述上扣斗(51)的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有定型腔(56),所述倒扣筒(52)通过支撑钢筋(7)和上卡筒(55)配合与上扣斗(51)组合安装,所述短搭杆(53)和长搭杆(54)的上端与楼板面筋(11)相对应配合,所述下扣斗(61)的上端与楼板底筋(9)相对应配合;
通过将上扣斗焊接安装在支撑钢筋上的适当位置,使得倒扣筒通过支撑钢筋和上卡筒配合与上扣斗组合安装,利用上扣斗内部且贯穿其下端表面开设的定型腔,使得混凝土缓慢注入定型腔的内侧,增大上扣斗与混凝土接触面积的同时,当定型腔内侧渗透入的混凝土凝固时,可在上扣斗与支撑钢筋上侧的焊接位置,提供更加稳固的定位锚点,无论是混凝土是在填充过程中还是凝固后,均可对支撑钢筋的上侧位置进行辅助校正,避免支撑钢筋在倾倒过程中发生偏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托(41)的上端中部贯穿开设有卡槽(44),所述限位环(43)与卡槽(44)相对应配合,所述钢筋套筒(42)通过限位环(43)和卡槽(44)配合与U型托(41)卡固安装,所述钢筋套筒(42)通过限位环(43)可绕卡槽(44)圆心所在的中轴线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扣斗(61)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65),所述正扣筒(63)的上端表面边侧开设有内螺纹槽(66),所述正扣筒(63)通过内螺纹槽(66)和外螺纹筒(65)配合与下扣斗(61)螺纹安装,所述正扣筒(63)与支撑钢筋(7)套设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12)位于纵向铝方通(1)的前后两端卡固安装,所述纵向铝方通(1)通过套丝短筋(13)和钢筋套筒(42)配合与U型托(41)螺纹安装,所述U型托(41)通过钢筋套筒(42)与支撑钢筋(7)螺纹安装,所述角铁(3)通过螺栓(8)和螺帽(15)位于横向铝方通(2)的左右两端安装,且横向铝方通(2)通过角铁(3)与纵向铝方通(1)滑动安装。
CN202210517050.1A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Active CN115012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7050.1A CN11501261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7050.1A CN11501261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2612A CN115012612A (zh) 2022-09-06
CN115012612B true CN115012612B (zh) 2023-01-17

Family

ID=83069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7050.1A Active CN115012612B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1261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298799A (fr) * 1951-03-29 1954-05-31 Bonnet Francois Procédé de construction d'un bâtiment et bâtiment obtenu par ce procédé.
FR2683838B1 (fr) * 1991-11-19 1998-07-31 Campenon Bernard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constituer une dalle de beton arme ayant une epaisseur definie a l'avance.
CN101798873B (zh) * 2010-03-15 2011-06-22 魏勇 一种现浇式楼板混凝土浇注一次成型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3184796B (zh) * 2013-03-19 2015-11-18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现浇一次成型混凝土楼地面精确找平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3905503U (zh) * 2014-06-17 2014-10-29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大面积大截面钢筋混凝土浇筑施工上表面找平装置
CN108772946A (zh) * 2018-05-02 2018-11-09 河海大学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顶板钢筋绑扎的托架装置
CN111535545B (zh) * 2020-05-25 2022-01-28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大面积混凝土耐磨地坪施工工艺
CN112049143A (zh) * 2020-07-29 2020-12-08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四建设有限公司 大型低温储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建造方法
CN214168328U (zh) * 2020-12-25 2021-09-10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楼板浇筑用上下层钢筋保护支撑装置
CN112854607B (zh) * 2021-02-22 2022-08-30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保护层厚度调节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2612A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6353A (zh) 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CN109706846B (zh) 用于斜坡地基的高、窄桥盖梁穿心钢棒施工方法
CN105040970A (zh) 综合体育馆高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2127968A (zh) 楼板套管孔洞预留预埋模具灌浆施工方法及灌浆模具
CN107574762A (zh) 一种加强现浇梁0#块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CN106150060A (zh) 基于装配式连墙件外墙脚手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687950A (zh) 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台车及管廊预制方法
CN109440929A (zh) 一种屋盖预应力拱板高空张拉预制牵引安装施工方法
CN215632116U (zh) 一种防护栏杆装置
CN102182318A (zh) 中空内模钢网水泥内隔墙施工方法
CN203247842U (zh) 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模板的加固装置
CN115012612B (zh) 一种一次成型涂料楼地面混凝土基层的方法及基层结构
CN105696796A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钢梁锚固方法
CN206591532U (zh) 一种锚杆格构梁护坡
CN105113781A (zh) 一种悬挑架梁侧全预埋安装搭设装置
CN206016230U (zh) 基于装配式连墙件外墙脚手架体系
CN109339067B (zh)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4895014B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现浇连拱渡槽支撑模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01908439U (zh) 楼板套管孔洞预留预埋灌浆模具
CN208697691U (zh) 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台车
CN110409320A (zh) 一种可调坡度的混凝土现浇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11123U (zh) 一种可调式仰拱钢筋安装双排卡槽装置
CN115749290A (zh) 控制柱墙根部混凝土面平整度的施工方法及其装置
CN113585728B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后浇带支模系统
CN207048163U (zh) 大空间钢骨架网格吊顶转换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