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39067B -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39067B
CN109339067B CN201811383998.2A CN201811383998A CN109339067B CN 109339067 B CN109339067 B CN 109339067B CN 201811383998 A CN201811383998 A CN 201811383998A CN 109339067 B CN109339067 B CN 109339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scaffold
concrete
integral
curv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839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39067A (zh
Inventor
王新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ang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839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39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339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9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39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39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18Making embankments, e.g. dikes, d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包括: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采用锚固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内外脚手架分别挂安全网;混凝土坝护面加固采用植整体式筋架,以及开定型化槽对裂缝缺陷和局部破损区的复合式修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模板体系采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模板、顶模移动轨道、移动式混凝土串筒以及定型化曲面振捣梁进行施工。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增加了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采用的移动式模板加快了施工进度,简化了施工工序,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并且安装方便,技术可靠,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安全性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的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适用于混凝土坝护面加高工程。
背景技术
病险水库大坝不仅影响工程安全,还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及安全,往往需要对大坝进行加高,以防止水位升高对下游产生的危害,坝面加高需要进行严谨的施工,对脚手架的搭设以及裂缝的处理等都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鉴于此,针对以往混凝土坝护面加高施工中的不足,急需一种新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改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并节约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坝面脚手架施工搭设的稳定性,有效改善坝面裂缝和局部破损区的修复,混凝土坝护面快速加高,提高施工效率,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施工安全性高等特点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根据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整体式筋架、环氧砂浆、拉接固定短锚杆、预制免拆模板、微膨胀混凝土、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底板侧板、底板带套丝连接筒、安全防护网、微膨胀砂浆、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移动式混凝土串筒、定型化曲面振捣梁。
步骤二,脚手架搭设:在混凝土坝面上进行坝体钻孔,安装固定内侧脚手架和外侧脚手架,固定后施工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并在内侧脚手架和外侧脚手架外侧用螺钉固定安全防护网。
步骤三,整体式底板施工:在内侧脚手架上安装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和底板侧板,并用底板固定锚杆一段固定在混凝土坝面上将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固定,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上锚杆处设置底板分割肋板,并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上预留底板留孔,采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将底板侧板固定于内侧脚手架上。
步骤四、操作平台施工:通过底板留孔将微膨胀砂浆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内,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其上搭设操作平台,并用螺杆固定。
步骤五,局部加高:在混凝土坝面上钻植筋孔并进行植筋,然后采用砂浆找平层进行找平,最后安放整体式筋架达到坝面加高层。
步骤六,裂缝处理:对于坝面裂缝缺陷采用开槽工具开凿定型化槽,在其中填充环氧砂浆,并在缺陷部位安放整体并缝筋架,最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七,局部破损区处理:在坝体局部破损区处安放并固定破损区整体式筋架,在破损区整体式筋架上施工带孔肋梁,并在坝体局部破损区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安装预制免拆模板两端搭接在模板搁置槽口上,用拉接固定短锚杆拉接固定预制免拆模板和带孔肋梁,在预制免拆模板上端留混凝土溢流口,下端留压罐混凝土口,在压罐混凝土口处灌注微膨胀混凝土,最后对局部破损区整体进行砂浆封层。
步骤八,模板施工:在需要加高区两侧安装顶模移动轨道,并在其上安装L型侧模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L型侧模一端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通过模板固定筋固定,并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
步骤九,支架搭设:在加高区两端安装固定门型支架、在门型支架上安装支架横梁、支架纵梁,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分别通过串筒挂架和振捣梁挂架挂于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上。
步骤十,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将移动式操作平台下端安装平台架,并在平台架下安装滑轮以及平台搁置支腿,将移动式操作平台放于施工人员施工位置并移动。
步骤十一,移动牵引卷扬操作:将移动牵引卷扬放于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滑动方向一边,随着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的移动先牵引移动式混凝土串筒来浇筑混凝土,后牵引定型化曲面振捣梁用于振捣混凝土。
步骤十二:刮平:待振捣完毕后,用滑动测量曲杆在顶模移动轨道上滑动刮平。
步骤十三:支架拆除:依次将门型支架、支架横梁、支架纵梁以及安全防护网、内侧脚手架、外侧脚手架安全拆除。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模板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安全可靠等优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以及护面加高模板体系。
1、一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和护面加高模板体系,所述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包括所述混凝土坝面上设有多个植筋孔,混凝土坝面上具有坝面裂缝缺陷和坝体局部破损区,所述植筋孔内设有植筋,所述植筋上设有整体式筋架,整体式筋架上设有坝面加高层,所述混凝土坝面上的坝面裂缝缺陷开设有开凿定型化槽,开凿定型化槽中填充环氧砂浆,缺陷部位设有整体并缝筋架,所述混凝土坝面上的坝体局部破损区设有破损区整体式筋架、带孔肋梁和预制免拆模板,通过拉接固定短锚杆固定,灌注微膨胀混凝土;
所述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包括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底板固定锚杆、底板分割肋板、底板侧板、底板带套丝连接筒、安全防护网、操作平台、内侧脚手架、外侧脚手架和微膨胀砂浆,所述内侧脚手架和外侧脚手架均设置在混凝土坝面上,内侧脚手架和外侧脚手架外分别挂有安全防护网,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通过底板带套丝连接筒连接在内侧脚手架上,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通过底板固定锚杆进行固定,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上设有底板分割肋板,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两侧设有底板侧板,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上搭设有操作平台,所述微膨胀砂浆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中。
所述护面加高模板体系包括L型侧模、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门型支架、移动式混凝土串筒、顶模移动轨道、定型化曲面振捣梁、移动牵引卷扬、滑动测量曲杆以及移动式操作平台,外部搭设门型支架,安装支架横梁、支架纵梁并固定,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和滑动测量曲杆在顶模移动轨道上移动,通过移动牵引卷扬带动移动式混凝土串筒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移动,移动式操作平台根据需要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砂浆找平层,当植筋完成后,混凝土坝面上设置砂浆找平层进行找平,所述坝体局部破损区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所述预制免拆模板上端设有混凝土溢流口,下端设有压罐混凝土口,灌注微膨胀混凝土,最后通过砂浆封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土坝面上设有坝体钻孔,所述底板固定锚杆一端固定于坝体钻孔内,另一端固定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底部,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上设置底板留孔,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固定连接底板侧板和内侧脚手架,最外侧安装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
在一些实施例中,L型侧模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均通过模板固定筋固定在顶模移动轨道上,所述串筒挂架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挂于支架横梁上,所述振捣梁挂架将定型化曲面振捣梁挂于支架纵梁上,移动式混凝土串筒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均可在支架横梁和支架纵梁进行上下左右移动,所述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所述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所述移动式操作平台通过下端安装平台架和平台搁置支腿进行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钻孔、植筋以及安设整体式筋架等,使得裂缝及缺陷处可以很好的得以修复,施工速度快,效果好,安全可靠。
(2)通过内外脚手架以及安全防护网的搭设以及底板带套丝连接筒的施工,使得脚手架体系稳定牢靠,确保施工安全,安装方便。
(3)通过顶模移动轨道以及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的施工,现场施工速度快,质量好,模板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混凝土坝护面局部加高示意图
图2是混凝土坝护面裂缝处理示意图
图3是混凝土坝护面局部破损区处理示意图
图4是混凝土坝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示意图
图5是混凝土坝护面加高模板体系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坝面、2-植筋孔、3-植筋、4-整体式筋架、5-砂浆找平层、6-坝面加高层、7-裂缝缺陷、8-开凿定型化槽、9-环氧砂浆、10-整体并缝筋架、11-坝体局部破损区、12-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3-拉接固定短锚杆、14-预制免拆模板、15-带孔肋梁、16-微膨胀混凝土、17-压罐混凝土口、18-混凝土溢流口、19-砂浆封层、20-模板搁置槽口、21-坝体钻孔、22-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3-底板固定锚杆、24-底板分割肋板、25-底板侧板、26-底板留孔、27-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8-安全防护网、29-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30-操作平台、31-内侧脚手架、32-外侧脚手架、33-微膨胀砂浆、34-L型侧模、35-模板固定筋、36-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7-门型支架、38-支架横梁、39-支架纵梁、40-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1-串筒挂架、42-顶模移动轨道、43-顶模溢浆孔、44-顶模补料孔、45-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6-振捣梁挂架、47-移动牵引卷扬、48-滑动测量曲杆、49-移动式操作平台、50-平台架、51-平台搁置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该说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是混凝土坝护面局部加高示意图,图2是混凝土坝护面裂缝处理示意图,图3是混凝土坝护面局部破损区处理示意图,图4是混凝土坝加固定型化脚手架示意图,图5是混凝土坝护面加高模板体系示意图,具体参照图1~图5。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和护面加高模板体系,所述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包括混凝土坝面1钻植筋孔2并进行植筋3,然后安放整体式筋架4达到坝面加高层6,对于坝面裂缝缺陷7采用开凿定型化槽8,在其中填充环氧砂浆9,并在缺陷部位安放整体并缝筋架10,对于坝体局部破损区11,安放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带孔肋梁15和预制免拆模板14,用拉接固定短锚杆13固定,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
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包括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底板固定锚杆23、底板分割肋板24、底板侧板25,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连接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和内侧脚手架31,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搭设操作平台30,在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外分别挂安全防护网28,将微膨胀砂浆33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中。
护面加高模板体系包括L型侧模34、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门型支架37、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顶模移动轨道42、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移动牵引卷扬47、滑动测量曲杆48以及移动式操作平台49,外部搭设门型支架37,安装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并固定,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和滑动测量曲杆48在顶模移动轨道42上移动,通过移动牵引卷扬47带动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移动,移动式操作平台49根据需要移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混凝土坝面1上植筋孔2、植筋3完成后采用砂浆找平层5进行找平,在坝体局部破损区11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20,在预制免拆模板14上端留混凝土溢流口18,下端留压罐混凝土口17,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最后进行砂浆封层19。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混凝土坝面1进行坝体钻孔21,底板固定锚杆23一段固定于坝体钻孔21内,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设置底板留孔26,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固定连接底板侧板25和内侧脚手架31,最外侧安装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29。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模板固定筋35固定L型侧模34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用串筒挂架41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挂于支架横梁38上,用振捣梁挂架46将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挂于支架纵梁39上,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均可在支架横梁38和支架纵梁39上上下左右移动,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43,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44,移动式操作平台49通过下端安装平台架50和平台搁置支腿51进行移动。
混凝土坝面加高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根据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整体式筋架4、环氧砂浆9、拉接固定短锚杆13、预制免拆模板14、微膨胀混凝土16、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底板侧板25、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安全防护网28、微膨胀砂浆33、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
步骤二,脚手架搭设:在混凝土坝面1上进行坝体钻孔21,安装固定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固定后施工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29,并在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外侧用螺钉固定安全防护网28。
步骤三,整体式底板施工:在内侧脚手架31上安装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和底板侧板25,并用底板固定锚杆23一段固定在混凝土坝面1上将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固定,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锚杆处设置底板分割肋板24,并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预留底板留孔26,采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将底板侧板25固定于内侧脚手架31上。
步骤四、操作平台施工:通过底板留孔26将微膨胀砂浆33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内,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其上搭设操作平台30,并用螺杆固定。
步骤五,局部加高:在混凝土坝面1上钻植筋孔2并进行植筋3,然后采用砂浆找平层5进行找平,最后安放整体式筋架4达到坝面加高层6。
步骤六,裂缝处理:对于坝面裂缝缺陷7采用开槽工具开凿定型化槽8,在其中填充环氧砂浆9,并在缺陷部位安放整体并缝筋架10,最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七,局部破损区处理:在坝体局部破损区11处安放并固定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在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上施工带孔肋梁15,并在坝体局部破损区11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20,安装预制免拆模板14两端搭接在模板搁置槽口20上,用拉接固定短锚杆13拉接固定预制免拆模板14和带孔肋梁15,在预制免拆模板14上端留混凝土溢流口18,下端留压罐混凝土口17,在压罐混凝土口17处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最后对局部破损区整体进行砂浆封层19。
步骤八,模板施工:在需要加高区两侧安装顶模移动轨道42,并在其上安装L型侧模34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L型侧模34一端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通过模板固定筋35固定,并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43,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44。
步骤九,支架搭设:在加高区两端安装固定门型支架37、在门型支架37上安装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分别通过串筒挂架41和振捣梁挂架46挂于支架横梁38和支架纵梁39上。
步骤十,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将移动式操作平台49下端安装平台架50,并在平台架50下安装滑轮以及平台搁置支腿51,将移动式操作平台49放于施工人员施工位置并移动。
步骤十一,移动牵引卷扬操作:将移动牵引卷扬47放于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滑动方向一边,随着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的移动先牵引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来浇筑混凝土,后牵引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用于振捣混凝土。
步骤十二:刮平:待振捣完毕后,用滑动测量曲杆48在顶模移动轨道42上滑动刮平。步骤十三:支架拆除:依次将门型支架37、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以及安全防护网28、内侧脚手架31、外侧脚手架32安全拆除。

Claims (5)

1.一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和护面加高模板体系,所述混凝土坝加固结构包括所述混凝土坝面(1)上设有多个植筋孔(2),混凝土坝面(1)上具有坝面裂缝缺陷(7)和坝体局部破损区(11),所述植筋孔(2)内设有植筋(3),所述植筋(3)上设有整体式筋架(4),整体式筋架(4)上设有坝面加高层(6),所述混凝土坝面(1)上的坝面裂缝缺陷(7)开设有开凿定型化槽(8),开凿定型化槽(8)中填充环氧砂浆(9),缺陷部位设有整体并缝筋架(10),所述混凝土坝面(1)上的坝体局部破损区(11)设有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带孔肋梁(15)和预制免拆模板(14),通过拉接固定短锚杆(13)固定,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
所述加固定型化脚手架体系包括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底板固定锚杆(23)、底板分割肋板(24)、底板侧板(25)、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安全防护网(28)、操作平台(30)、内侧脚手架(31)、外侧脚手架(32)和微膨胀砂浆(33),所述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均设置在混凝土坝面(1)上,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外分别挂有安全防护网(28),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通过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连接在内侧脚手架(31)上,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通过底板固定锚杆(23)进行固定,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设有底板分割肋板(24),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两侧设有底板侧板(25),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搭设有操作平台(30),所述微膨胀砂浆(33)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中;
所述护面加高模板体系包括L型侧模(34)、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门型支架(37)、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顶模移动轨道(42)、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移动牵引卷扬(47)、滑动测量曲杆(48)以及移动式操作平台(49),外部搭设门型支架(37),安装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并固定,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和滑动测量曲杆(48)在顶模移动轨道(42)上移动,通过移动牵引卷扬(47)带动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移动,移动式操作平台(49)根据需要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砂浆找平层(5),当植筋(3)完成后,混凝土坝面(1)上设置砂浆找平层(5)进行找平,所述坝体局部破损区(11)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20),所述预制免拆模板(14)上端设有混凝土溢流口(18),下端设有压罐混凝土口(17),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最后通过砂浆封层(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坝面(1)上设有坝体钻孔(21),所述底板固定锚杆(23)一端固定于坝体钻孔(21)内,另一端固定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底部,所述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设置底板留孔(26),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固定连接底板侧板(25)和内侧脚手架(31),最外侧安装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2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其特征在于,L型侧模(34)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均通过模板固定筋(35)固定在顶模移动轨道(42)
上,串筒挂架(41)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挂于支架横梁(38)上,振捣梁挂架(46)将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挂于支架纵梁(39)上,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均可在支架横梁(38)和支架纵梁(39)进行上下左右移动,所述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43),所述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44),所述移动式操作平台(49)通过下端安装平台架(50)和平台搁置支腿(51)进行移动。
5.一种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根据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整体式筋架(4)、环氧砂浆(9)、拉接固定短锚杆(13)、预制免拆模板(14)、微膨胀混凝土(16)、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底板侧板(25)、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安全防护网(28)、微膨胀砂浆(33)、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
步骤二,脚手架搭设:在混凝土坝面(1)上进行坝体钻孔(21),安装固定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固定后施工挂网安全防护手脚架(29),并在内侧脚手架(31)和外侧脚手架(32)外侧用螺钉固定安全防护网(28);
步骤三,整体式底板施工:在内侧脚手架(31)上安装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和底板侧板(25),并用底板固定锚杆(23)一段固定在混凝土坝面(1)上将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固定,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锚杆处设置底板分割肋板(24),并在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上预留底板留孔(26),采用底板带套丝连接筒(27)将底板侧板(25)固定于内侧脚手架(31)上;
步骤四、操作平台施工:通过底板留孔(26)将微膨胀砂浆(33)灌注于脚手架整体式底板(22)内,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在其上搭设操作平台(30),并用螺杆固定;
步骤五,局部加高:在混凝土坝面(1)上钻植筋孔(2)并进行植筋(3),然后采用砂浆找平层(5)进行找平,最后安放整体式筋架(4)达到坝面加高层(6);
步骤六,裂缝处理:对于坝面裂缝缺陷(7)采用开槽工具开凿定型化槽(8),在其中填充环氧砂浆(9),并在缺陷部位安放整体并缝筋架(10),最后浇筑混凝土;
步骤七,局部破损区处理:在坝体局部破损区(11)处安放并固定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在破损区整体式筋架(12)上施工带孔肋梁(15),并在坝体局部破损区(11)两侧预留模板搁置槽口(20),安装预制免拆模板(14)两端搭接在模板搁置槽口(20)上,用拉接固定短锚杆(13)拉接固定预制免拆模板(14)和带孔肋梁(15),在预制免拆模板(14)上端留混凝土溢流口(18),下端留压罐混凝土口(17),在压罐混凝土口(17)处灌注微膨胀混凝土(16),最后对局部破损区整体进行砂浆封层(19);
步骤八,模板施工:在需要加高区两侧安装顶模移动轨道(42),并在其上安装L型侧模(34)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L型侧模(34)一端和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通过模板固定筋(35)固定,并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下端的上部设置顶模溢浆孔(43),在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上端设置顶模补料孔(44);
步骤九,支架搭设:在加高区两端安装固定门型支架(37)、在门型支架(37)上安装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将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和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分别通过串筒挂架(41)和振捣梁挂架(46)挂于支架横梁(38)和支架纵梁(39)上;
步骤十,移动式操作平台安装:将移动式操作平台(49)下端安装平台架(50),并在平台架(50)下安装滑轮以及平台搁置支腿(51),将移动式操作平台(49)放于施工人员施工位置并移动;
步骤十一,移动牵引卷扬操作:将移动牵引卷扬(47)放于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滑动方向一边,随着定型化加强型曲面顶模(36)的移动先牵引移动式混凝土串筒(40)来浇筑混凝土,后牵引定型化曲面振捣梁(45)用于振捣混凝土;
步骤十二:刮平:待振捣完毕后,用滑动测量曲杆(48)在顶模移动轨道(42)上滑动刮平;
步骤十三:支架拆除:依次将门型支架(37)、支架横梁(38)、支架纵梁(39)以及安全防护网(28)、内侧脚手架(31)、外侧脚手架(32)安全拆除。
CN201811383998.2A 2018-11-20 2018-11-20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09339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3998.2A CN109339067B (zh) 2018-11-20 2018-11-20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83998.2A CN109339067B (zh) 2018-11-20 2018-11-20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9067A CN109339067A (zh) 2019-02-15
CN109339067B true CN109339067B (zh) 2021-01-15

Family

ID=65316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83998.2A Active CN109339067B (zh) 2018-11-20 2018-11-20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39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1968B (zh) * 2021-12-31 2023-08-15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块石混凝土堰坝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6856635A (zh) * 2023-07-08 2023-10-10 泰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楼梯间滴水线槽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012A (zh) * 2003-02-26 2004-09-0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重力坝加高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防裂方法
CN1776108A (zh) * 2005-11-22 2006-05-24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人工键槽施工方法
CN102011377A (zh) * 2010-09-02 2011-04-13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砌石重力坝后帮式加高所采用的新型键槽
CN203229927U (zh) * 2013-03-21 2013-10-09 河海大学 一种坝体上游迎水面浅层温度裂缝处理结构
JP201324174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盛土補強土壁工法による耐震性防潮堤防の構築方法
CN103981839A (zh) * 2014-06-05 2014-08-13 凌贤长 Frp修复带裂缝的老旧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固定方法
CN106284374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旧坝整体加高结构及新旧坝的连接结构
CN107326868A (zh) * 2017-07-17 2017-11-07 江苏艺博防水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库混凝土坝体裂缝堵漏方法
CN207904933U (zh) * 2018-02-23 2018-09-25 广东中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域堤坝加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012A (zh) * 2003-02-26 2004-09-0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重力坝加高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防裂方法
CN1776108A (zh) * 2005-11-22 2006-05-24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人工键槽施工方法
CN102011377A (zh) * 2010-09-02 2011-04-13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砌石重力坝后帮式加高所采用的新型键槽
JP201324174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Railway Tech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盛土補強土壁工法による耐震性防潮堤防の構築方法
CN203229927U (zh) * 2013-03-21 2013-10-09 河海大学 一种坝体上游迎水面浅层温度裂缝处理结构
CN103981839A (zh) * 2014-06-05 2014-08-13 凌贤长 Frp修复带裂缝的老旧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固定方法
CN106284374A (zh) * 2016-09-26 2017-01-04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旧坝整体加高结构及新旧坝的连接结构
CN107326868A (zh) * 2017-07-17 2017-11-07 江苏艺博防水防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水库混凝土坝体裂缝堵漏方法
CN207904933U (zh) * 2018-02-23 2018-09-25 广东中沃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小流域堤坝加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39067A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7050B (zh) 一种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8004928B (zh) 一种非对称式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
CN106702910A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CN102493341A (zh) 铁路空心薄壁高墩无支架翻模的施工方法
CN104631512A (zh) 吊模法后浇带梁板施工方法
CN107905111B (zh) 一种刚构连续梁边跨施工工艺
CN113235472A (zh)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CN107905124B (zh) 一种对称式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
CN105178244A (zh) 一种现浇防浪墙快速立模施工方法
CN109339067B (zh) 混凝土坝护面加高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951840B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112211113A (zh) 高桥墩大跨度钻石造型盖梁现浇施工方法
CN111749714A (zh) 一种圆形输水隧洞洞壁逐窗分层浇筑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9799969U (zh) 一种用于快速施工竖井衬砌的整体提升悬臂模板装置
CN107419746A (zh) 一种移动模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24722A (zh) 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及施工方法
CN102828506A (zh) 超深大截面方形支护桩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89214A (zh) 核心筒竖向与水平结构的平层施工方法
CN109610354B (zh) 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及应用现浇盖板涵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CN107558483A (zh) 一种安装墙板的建筑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208697691U (zh) 一种综合管廊预制台车
CN207727440U (zh) 用于桥塔施工的整体自爬式集成平台
CN109944164A (zh) 自升式空心薄壁墩辊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4993219U (zh) 一种盖板涵混凝土浇筑台车
CN109812001A (zh) 一种超高层双层工字钢悬挑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