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10408B -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10408B
CN115010408B CN202210639598.3A CN202210639598A CN115010408B CN 115010408 B CN115010408 B CN 115010408B CN 202210639598 A CN202210639598 A CN 202210639598A CN 115010408 B CN115010408 B CN 115010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ture
parts
surface layer
tunnel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395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10408A (zh
Inventor
左小红
李长亮
李峰
邓钦
刘战刚
刘永杰
王辉
顾杰
卫秀坡
王凯
赵绍君
郑润泽
何曦
宋博
孔令辉
肖俊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106395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104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10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10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10408B/zh
Priority to JP2023042114A priority patent/JP7285422B1/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26Bituminous materials, e.g.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2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in mining operations, e.g. for backfilling; in making tunnels or galle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75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for road constr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8Fire resistance, i.e. materials resistant to accidental fires or high temperatu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91Use of waste materials as fillers for mortars or concret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SBS改性沥青4‑7份、粗集料70‑90份、细集料10‑15份、矿粉6‑10份、水泥1‑3份、复合纤维0.2‑0.5份、阻燃剂8‑12份、抗剥离剂0.5‑1份和表面活性剂0.3‑0.6份。本发明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为沥青混合料,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混合料中各个原料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易分散,不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路面性能,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公路隧道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级公路隧道可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必要时刻采用阻燃性能好、有利用光电照明、反光特性良好的沥青面层结构。目前,隧道采用抗滑性好、噪音小、行车舒适的阻燃沥青路面铺装已成为发展趋势,其中,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采用沥青混合料,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不能兼顾良好的阻燃性能和路面性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以解决目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应用中存在的不能兼顾良好阻燃性能和路面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
SBS改性沥青4-7份、粗集料70-90份、细集料10-15份、矿粉6-10份、水泥1-3份、复合纤维0.2-0.5份、阻燃剂8-12份、抗剥离剂0.5-1份和表面活性剂0.3-0.6份。
可选地,所述粗集料包括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其中,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的质量比为(35-40):(30-34):(5-9);
所述细集料为机制砂,机制砂的粒径不大于3mm。
可选地,所述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15):2:1:1。
可选地,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的质量比为1:1-1.5:1。
可选地,所述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可选地,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还包括耐老化剂0.1-0.3份和稳定剂0.1-0.3份。
可选地,所述耐老化剂为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其中,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1.5):1:1;所述稳定剂为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其中,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1.5。
可选地,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5-6.5%。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得到热改性沥青;
步骤三,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三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
可选地,步骤一中的加热温度为190-200℃;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为170-180℃;步骤四中的保温温度为170-185℃;步骤三的第二混合物中还加入了耐老化剂和稳定剂。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为沥青混合料,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混合料中各个原料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易分散,不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路面性能,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其中采用矿粉和水泥作为填料,无需添加减水剂即可满足混合料的各项技术要求;复合纤维、阻燃剂、抗剥离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阻燃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分散性能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针对目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应用中存在的不能兼顾良好阻燃性能和路面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本发明的混合料为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各个原料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易分散,不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路面性能,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按照重量份数计,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
SBS改性沥青4-7份(比如4份、5份、6份、7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粗集料70-90份(比如70份、75份、80份、85份、90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细集料10-15份(比如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矿粉6-10份(比如6份、7份、8份、9份、10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水泥1-3份(比如1份、2份、3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复合纤维0.2-0.5份(比如0.2份、0.3份、0.4份、0.5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阻燃剂8-12份(比如8份、9份、10份、11份、12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抗剥离剂0.5-1份(比如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和表面活性剂0.3-0.6份(比如0.3份、0.4份、0.5份、0.6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采用矿粉和水泥作为填料,无需添加减水剂即可满足混合料的各项技术要求;复合纤维、阻燃剂、抗剥离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以保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阻燃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分散性能和力学性能。矿粉与沥青拌合形成的沥青胶浆提供了沥青混合料骨架间良好的粘结力,对沥青混合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SBS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SBS(I-D)型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PG76-10的技术指标要求。
表1SBS改性沥青的质量技术要求
Figure BDA0003681902900000041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采用级配分布的碎石,以保证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能力,即粗集料包括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其中,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的质量比为(35-40):(30-34):(5-9),比如质量比为35:30:5、38:32:7、38:33:8、40:34:9。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为机制砂,机制砂的粒径不大于3mm。优选地,机制砂的粒径不大于2.36mm。为了保证细集料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力,机制砂优选为碱性石料机制砂,其质量技术符合表2的质量技术要求。
表2混合料用细集料的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位 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sup>3</sup> 2.50
坚固性(>0.3mm部分),不小于 12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 3
砂当量,不小于 60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矿粉可选为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极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的质量技术应符合表3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
表3混合料用矿粉的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t/m3 2.5
含水量,不大于 1
粒度范围
<0.6mm 100
<0.15mm 90~100
<0.075mm 75~100
外观 无团料结块
亲水系数 <1
塑性指数 - <4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15):2:1:1(比如10:2:1:1、11:2:1:1、12:2:1:1、13:2:1:1、14:2:1:1、15:2:1:1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其中,纳米氢氧化铝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能够增强界面作用,改善无机物和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对阻燃效果起主导作用。可选地,纳米氢氧化铝的粒径为30-60nm(比如30nm、40nm、50nm、60nm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水滑石类化合物的阻燃机理是气相阻燃,其受热分解产生的惰性气体可起到吸热、稀释、阻隔等多重作用。硅石的加入能够强化阻燃剂的抑烟效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填充分散作用。硅烷偶联剂的加入能够改善各个组分之间的界面作用,提高各个组分之间的分散性和粘合力。本发明上述的阻燃剂能与混合料中各个原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且易于分散,在提高混合料阻燃效果的同时,能够保证具有良好的路面性能。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复合纤维包括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的质量比为1:1-1.5:1(比如1:1、1.1:1、1.2:1、1.3:1、1.4:1、1.5:1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其中,矿物纤维可选为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纤维,玄武岩纤维具有紧密的晶体结构,表面具有很好的浸润性,可以与沥青、水泥等其他原料紧密结构;且玄武岩纤维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及适宜的断裂延伸率,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凝土弹性变形恢复能力。木质纤维是一种天然木材经过加工而成的有机纤维,加入后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油稳定性和吸附左右,从而提高沥青路面工程质量及耐久性;聚酰亚胺纤维中聚酰亚胺的主链上含有大量的芳基,燃烧是可缩合成芳构型碳,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可燃性产物较少,故具有优异的阻燃效果,且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能够使得沥青、矿粉及其他原料之间较好的分散;同时聚酰亚胺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加入后能吸附沥青,使得沥青的用量增加,集料表面的结构沥青膜增厚,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面性能;此外,聚酰亚胺纤维能增加沥青和集料之间的粘附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黏度,加强集料间的粘结能力。
可选地,聚酰亚胺纤维的长度为3-6mm(比如3mm、4mm、5mm、6mm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复合纤维的加入可以增加混合料施工后所得路面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且纤维表面能够很好的吸附沥青从而沥青的析漏。同时,复合纤维对原料中集料分散问题起到有效抑制,且不会填堵骨架空间而导致空隙率减小,在不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同时增强其耐高温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添加复合纤维的沥青路面的寿命是未加沥青路面的2-3倍。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
本发明的沥青混合料中,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压实工作鞋,减少老化,改善粘附的多种功能。
进一步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还包括耐老化剂0.1-0.3份(比如0.1份、0.2份、0.3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和稳定剂0.1-0.3份(比如0.1份、0.2份、0.3份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耐老化剂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耐磨性和耐久性。稳定剂的加入可以使得混合料具有较佳的耐候性和耐拉性,使得产品质量稳定。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耐老化剂为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其中,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1.5):1:1(比如1:1:1、1.2:1:1、1.3:1:1、1.5:1:1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本实施例的耐老化剂具有交联作用,使得混合料中各组分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使得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耐磨性更强,更耐用。
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稳定剂为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其中,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1.5(比如1:1、1:1.2、1:1.3、1:1.4、1:1.5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本发明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5-6.5%(比如5.5%、5.7%、6.0%、6.2%、6.5%以及任意两端点之间的区间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油石比为SBS改性沥青与矿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一中的加热温度为190-200℃(比如190℃、192℃、194℃、196℃、198℃、200℃以及任意两端点之间的区间值)。
步骤二,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得到热改性沥青。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为170-180℃(比如170℃、172℃、174℃、176℃、178℃、180℃以及任意两端点之间的区间值)。
步骤三,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三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步骤四中的保温温度为170-185℃(比如170℃、175℃、180℃、185℃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进一步地,步骤三的第二混合物中还加入了耐老化剂和稳定剂。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SBS改性沥青6份、粗集料70份、细集料15份、矿粉8份、水泥2份、复合纤维0.2份、阻燃剂10份、抗剥离剂0.5份、表面活性剂0.3份、耐老化剂0.1份和稳定剂0.2份。其中,粗集料包括质量比为36:30:7的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阻燃剂包括质量比为10:2:1:1的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复合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1的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为质量比为1:1:1的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稳定剂为质量比为1:1.5的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混合料的油石比为6.5%。
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加入温度为190℃,得到第一混合物;
(2)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加入温度为175℃得到热改性沥青;
(3)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4)先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在170℃下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
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SBS改性沥青6.5份、粗集料90份、细集料10份、矿粉6份、水泥1份、复合纤维0.5份、阻燃剂8份、抗剥离剂1份、表面活性剂0.5份、耐老化剂0.3份和稳定剂0.1份。其中,粗集料包括质量比为38:32:7的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阻燃剂包括质量比为15:2:1:1的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复合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5:1的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为质量比为1:1:1的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稳定剂为质量比为1:1的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混合料的油石比为6.1%。
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加入温度为195℃,得到第一混合物;
(2)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加入温度为180℃得到热改性沥青;
(3)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4)先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在170℃下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
实施例3
按照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SBS改性沥青5.5份、粗集料80份、细集料12份、矿粉8份、水泥3份、复合纤维0.4份、阻燃剂12份、抗剥离剂0.7份、表面活性剂0.6份、耐老化剂0.2份和稳定剂0.3份。其中,粗集料包括质量比为40:34:9的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阻燃剂包括质量比为12:2:1:1的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复合纤维包括质量比为1.3:1的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为质量比为1:1:1的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稳定剂为质量比为1:1.1的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5%。
本实施例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加入温度为200℃,得到第一混合物;
(2)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加入温度为170℃得到热改性沥青;
(3)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表面活性剂、耐老化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4)先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2)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在185℃下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合料原料中,复合纤维只采用了矿物纤维,而并非采用聚酰亚胺纤维,其他原料及生产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混合料采用采用现有市场销售的阻燃沥青。
将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生产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分别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耐火性能和抑烟性的测试,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所得混合料的性能数据
Figure BDA0003681902900000111
从表4的性能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得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兼顾良好的阻燃性能和路面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包括如下组分的原料:
SBS改性沥青4-7份、粗集料70-90份、细集料10-15份、矿粉6-10份、水泥1-3份、复合纤维0.2-0.5份、阻燃剂8-12份、抗剥离剂0.5-1份和表面活性剂0.3-0.6份;
所述阻燃剂包括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其中,纳米氢氧化铝、水滑石类化合物、硅石和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15):2:1:1;
所述复合纤维包括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其中,矿物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的质量比为1:1-1.5: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包括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其中,粒径为11-15mm的碎石、粒径为6-11mm的碎石和粒径为3-6mm的碎石的质量比为(35-40):(30-34):(5-9);
所述细集料为机制砂,机制砂的粒径不大于3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剥离剂为硬脂酸铝;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硫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还包括耐老化剂0.1-0.3份和稳定剂0.1-0.3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老化剂为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混合,其中,硅橡胶、异戊橡胶和顺丁橡胶的质量比为(1-1.5):1:1;
所述稳定剂为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混合,其中,硅酸钠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1.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油石比为5.5-6.5%。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配比称取粗集料和细集料,加热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步骤二,按照配比称取SBS改性沥青,并进行加热,得到热改性沥青;
步骤三,按照配比称取矿粉、水泥、复合纤维、阻燃剂和表面活性剂,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物;
步骤四,先将步骤一得到的第一混合物和步骤三得到的第二混合物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三混合物,然后将步骤二得到的热改性沥青加入至第三混合物中,继续搅拌混合,并保温,得到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加热温度为190-200℃;步骤二中的加热温度为170-180℃;步骤四中的保温温度为170-185℃;
步骤三的第二混合物中还加入了耐老化剂和稳定剂。
CN202210639598.3A 2022-06-07 2022-06-07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Active CN115010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598.3A CN115010408B (zh) 2022-06-07 2022-06-07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JP2023042114A JP7285422B1 (ja) 2022-06-07 2023-03-16 トンネルの複合面層における上面層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39598.3A CN115010408B (zh) 2022-06-07 2022-06-07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408A CN115010408A (zh) 2022-09-06
CN115010408B true CN115010408B (zh) 2023-01-24

Family

ID=8307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39598.3A Active CN115010408B (zh) 2022-06-07 2022-06-07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85422B1 (zh)
CN (1) CN1150104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5184B2 (ja) * 2001-07-18 2008-07-0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
JP4841073B2 (ja) * 2001-08-13 2011-12-21 日本エラストマー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及びアスファルト改質用ブロック共重合体
CN100424134C (zh) * 2003-08-06 2008-10-08 深圳市海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阻燃改性沥青混合料
CN101671991B (zh) * 2009-08-10 2011-06-0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路面组合铺装层的铺装方法
CN103553441B (zh) * 2013-10-17 2016-01-20 王朝辉 一种低碳环保型改性沥青路面材料及其施工拌和方法
JP2016210876A (ja) * 2015-05-07 2016-12-15 旭化成株式会社 改質アスファルトマスターバッチ、改質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及び改質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並びに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5585280B (zh) * 2016-01-28 2017-11-24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隧道沥青路面的复配阻燃矿粉及阻燃沥青混合料
JP6577975B2 (ja) * 2017-05-26 2019-09-18 シンレキ工業株式会社 酸化反応あるいは酸化重合反応性の常温アスファルト混合物
CN108250778A (zh) * 2018-01-15 2018-07-06 长安大学 隧道沥青路面用环保复合分阶段阻燃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JP7075823B2 (ja) * 2018-06-05 2022-05-26 花王株式会社 アスファルト組成物
JP7257259B2 (ja) * 2019-06-03 2023-04-13 三菱ケミカルインフラ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水材用樹脂組成物、床版防水構造、および、床版防水構造の施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10408A (zh) 2022-09-06
JP2023179355A (ja) 2023-12-19
JP7285422B1 (ja)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04650B (zh) 一种耐磨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0535056C (zh) 一种隧道沥青路面专用阻燃型填料
CN109650781B (zh) 一种中低温温拌高摩阻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760279A (zh) 一种防火降噪防滑隧道路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650783B (zh) 一种净化型再生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7473635B (zh) 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6904891A (zh) 防碳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30012A (zh) 一种玄武岩复合纤维及含玄武岩复合纤维的沥青混合料
KR102159995B1 (ko) 배수성 아스팔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 방법
CN110981285A (zh) 用于重载交通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的加工工艺
CN108373283B (zh) 一种利用钢渣尾渣制备的沥青混合料抗剥落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CN101724277B (zh) 一种路用阻燃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281B (zh) 一种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0770A (zh) 一种双纤维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8138B (zh) 一种rap高掺量的再生混合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010408B (zh) 隧道复合面层上面层混合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7265926A (zh) 一种掺入北美孚玄武岩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
CN111995296B (zh) 一种自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747A (zh) 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5974457B (zh) 高强度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97964A (zh) 一种基于煤矸石的废弃煤矿填充料
CN110272230B (zh) 一种高性能稀浆封层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03395A (zh) 阻燃温拌自愈合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04722A (zh) 一种基于软硬沥青复配的高性能橡胶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11588B (zh) 一种阻燃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