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03563A -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03563A
CN115003563A CN202180011193.9A CN202180011193A CN115003563A CN 115003563 A CN115003563 A CN 115003563A CN 202180011193 A CN202180011193 A CN 202180011193A CN 115003563 A CN115003563 A CN 115003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cement member
seat
pawl
spool
sensor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111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03563B (zh
Inventor
佐野千裕
杉山元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003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3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03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03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5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to belt movement and vehic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43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with electrically actuated loc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34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 B60R22/36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 B60R22/40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 B60R2022/401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with adjustable sensor
    • B60R2022/402Belt retractors, e.g. reels self-locking in an emergency responsive only to vehicle movement with adjustable sensor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to keep a vertical position, e.g. irrespective of seat or vehicle til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安全带收卷装置具备带轴、传感器杆、螺线管。传感器杆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位移,且在传感器杆配置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允许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在传感器杆配置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锁止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若螺线管工作,则传感器杆的局部被吸附而传感器杆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位移。设定传感器杆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相对于传感器杆的局部被向螺线管吸附的方向在传感器杆上产生负的加速度时,传感器杆向第2位置侧位移。

Description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2-19285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2-23441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收卷装置,具备锁止机构,上述锁止机构在车辆的突然减速时等车辆的紧急情况时,限制安全带从带轴的拉出。
对于日本特开2012-192854号公报记载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锁止机构而言,在车辆突然减速时惯性球移动,从而杆位移而与锁止齿轮卡合。由此,带轴的旋转被锁止,限制安全带从带轴的拉出。
另外,对于日本特开2002-234417号公报所述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座椅安全带收卷装置)的锁止机构而言,棘爪因马达的电气工作而移动,与棘轮的齿啮合。由此,棘轮的旋转被锁止,限制安全带(座椅安全带)从带轴拉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状况,目的在于获得能够在车辆的紧急情况时限制安全带从带轴拉出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第1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具备:带轴,其收卷有由乘坐者佩戴的安全带,且由于上述安全带被拉出而向拉出方向旋转;位移构件,其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位移;且在位移构件配置于上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允许上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在位移构件配置于上述第2位置的状态下锁止上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以及工作部,其通过工作来吸附上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而使上述位移构件从上述第1位置向上述第2位置位移,设定上述位移构件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相对于上述位移构件的局部向上述工作部被吸附的方向上,在上述位移构件上产生负的加速度时,上述位移构件向上述第2位置侧位移。
对于第2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而言,在第1方式中,还具备被卡合构件,上述被卡合构件设置为能够与上述带轴一体旋转,且因被约束旋转而锁止上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上述位移构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位移,并且包括吸附部和卡合部而构成,上述吸附部与上述工作部相向地配置,且被工作的状态下的上述工作部吸附,在上述吸附部被上述工作部吸附时,上述卡合部与上述被卡合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卡合来约束上述被卡合构件的旋转。
对于第3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而言,在第1方式或者第2方式中,将上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上述工作部吸附的方向与交叉方向所成的角度作为交叉角度,设定上述位移构件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朝向上述交叉方向的加速度且是具有朝向上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上述工作部吸附的方向的成分的加速度产生于上述位移构件时,在上述位移构件上作用有使上述位移构件向上述第1位置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并且随着上述交叉角度增加,上述惯性力变小。
车辆用座椅具备:椅垫;座椅靠背,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上述椅垫向座椅后方侧倾斜;以及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的第1方式~第3方式中任一个方式那样的安全带收卷装置,以在施加了从座椅后方侧朝向前方侧的冲击时在所述位移构件上作用有使上述位移构件向上述第1位置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的方式,并且以随着上述座椅靠背相对于上述椅垫的向座椅后方侧的倾斜角度增加而上述惯性力变小的姿势,将上述安全带收卷装置固定于上述座椅靠背。
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中,若在车辆的紧急情况时工作部工作,则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工作部吸附。由此。位移构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位移,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锁止。作为其结果,安全带从带轴的拉出受到限制。
此处,在第1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中,设定位移构件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相对于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工作部吸附的方向上,在位移构件上产生负的加速度时,位移构件向第2位置侧位移。因此,例如,以在车辆突然减速时在位移构件上产生上述的负的加速度那样的姿势将第1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固定于车辆用座椅等。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通过作用于位移构件的惯性力,使该位移构件向第2位置侧位移或者对该位移构件向第2位置侧施力。
由此,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限制安全带从带轴的拉出。
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中,若在车辆的紧急情况时工作部工作,则位移构件的吸附部被工作部吸附。由此。位移构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旋转位移,该位移构件的卡合部与被卡合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卡合。另外,若位移构件的卡合部与被卡合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卡合,则被卡合构件的旋转受到约束,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锁止。作为其结果,安全带从带轴的拉出受到限制。
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中,在向上述的交叉方向的加速度且是具有朝向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工作部吸附的方向的成分的加速度产生于位移构件时,位移构件向第1位置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作用于位移构件。另外,随着交叉角度增加而该惯性力变小。因此,例如,以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在该位移构件上产生具有朝向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工作部吸附的方向的成分的加速度那样的姿势,并且以随着座椅靠背相对于椅垫的向后方侧的倾斜角度增加而上述的交叉角度增加那样的姿势,将第3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固定于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在该结构中,能够随着座椅靠背相对于椅垫的倾斜角度增加,使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作用于位移构件的朝向第1位置侧的惯性力变小。即,能够随着座椅靠背相对于椅垫的倾斜角度增加,使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妨碍位移构件向第2位置侧位移的惯性力变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构成安全带收卷装置的局部的带轴和主锁止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构成锁止机构的局部的螺线管、传感器杆和棘爪等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构成锁止机构的局部的螺线管、传感器杆和棘爪等的侧视图,且示出螺线管停止的状态。
图4是表示构成锁止机构的局部的螺线管、传感器杆和棘爪等的侧视图,且示出螺线管工作的状态。
图5是表示安全带收卷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且示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为0°的状态。
图6是表示安全带收卷装置设置于座椅靠背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且示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为90°的状态。
图7是表示构成锁止机构的局部的螺线管、传感器杆和棘爪等的侧视图,且示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为0°的状态。
图8是表示构成锁止机构的局部的螺线管、传感器杆和棘爪等的侧视图,且示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为90°的状态。
图9是表示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与锁止阻力G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收卷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具备带轴12、安全带14、锁止机构16。此外,以下,在仅示出轴向、径向、周向的情况下,若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带轴12的旋转轴向、旋转径向、旋转周向。
如图1所示那样,带轴12以大致圆筒状形成。该带轴12在框架18(参照图2)的一对腿片18A之间被该框架18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带轴12的内部配置有构成限力机构的公知的未图示的扭转轴。在带轴12的轴向一侧(箭头Z方向侧)设置有锁止基座20。该锁止基座20经由扭转轴而与带轴12结合。此外,带轴12通过未图示的收卷施力机构而向收卷方向被旋转施力。
安全带14佩戴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身体,其长边方向一端部亦即基端部卡止于带轴12。带轴12被构成收卷施力机构的局部的螺旋弹簧的作用力,向一个旋转方向亦即收卷方向(图1等的箭头C的方向)旋转施力。而且,带轴12向收卷方向旋转,从而安全带14从基端侧收卷于带轴12。另外,安全带14从带轴12拉出,从而带轴12向另一个旋转方向亦即拉出方向(与图1等的箭头C相反的方向)旋转。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锁止机构16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锁止机构16具备:被锁止基座20支承的主锁22和供主锁22卡合的主锁卡合部24。另外,锁止机构16具备以能够与带轴12一体旋转的方式设置的棘爪卡合构件26。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那样,锁止机构16具备:在棘爪卡合构件26的径向外侧配置的棘爪28和传感器杆30、以及与传感器杆30相向配置的螺线管32。
如图1所示那样,主锁22以大致矩形块状形成。该主锁22的基端侧被设置于锁基座20的主锁支承部支承为能够倾动。另外,在主锁22的末端侧的径向外侧形成有与后述的主锁卡合部24的主锁被卡合齿24A卡合的主锁卡合齿22A。而且,主锁22以主锁支承部作为支轴部而向径向外侧倾动(位移),从而主锁卡合齿22A与主锁卡合部24的主锁被卡合齿24A卡合。另外,在主锁22上设置有朝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圆柱状的凸部22B。
作为一例,主锁卡合部24以环状形成,在该主锁卡合部24的内周部沿着周向形成有多个主锁被卡合齿24A。此外,主锁卡合部24也可以与支承带轴12的框架18(参照图2)一体形成,也可以与框架18独立地设置。
作为被卡合构件的棘爪卡合构件26以圆板状形成。棘爪卡合构件26的径向的中心部被未图示的扭转轴、锁基座20支承为能够旋转。另外,在棘爪卡合构件26中被未图示的扭转轴、锁基座20支承的部分的径向外侧形成有供主锁22的凸部22B配置于内部的长孔状的工作槽26A。另外,在棘爪卡合构件26的外周部沿着周向形成有供后述的棘爪28的棘爪卡合齿28D卡合的多个棘爪被卡合齿26B。另外,以上说明的棘爪卡合构件26被设置于该棘爪卡合构件26与锁基座20之间的未图示的螺旋弹簧相对于锁基座20向拉出方向旋转施力,并且因螺旋弹簧产生的相对于锁基座20的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
如图2所示那样,棘爪28被壳体34支承为能够倾动(能够旋转位移)。此外,壳体34安装于框架18。在该壳体34的内部配置有主锁卡合部24和主锁22等(参照图1)。
棘爪28具备筒状部28A,上述筒状部28A通过插入有设置于壳体34的圆柱状的第1支轴部34A而能够以该第1支轴部34A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另外,棘爪28具备:从筒状部28A的轴向另一侧(与箭头Z方向相反侧)朝向该筒状部28A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臂部28B。在该第1臂部28B的末端部的靠后述的传感器杆30的第1臂部30B侧形成有供该第1臂部30B的局部抵接的棘爪第1抵接部28C。另外,在第1臂部28B的末端部的与棘爪第1抵接部28C相反侧形成有与棘爪卡合构件26的棘爪被卡合齿26B(参照图3)卡合的棘爪卡合齿28D。并且,棘爪28具备:从筒状部28A的轴向一侧(箭头Z方向侧)朝向该筒状部28A的径向外侧和与第1臂部28B突出的方向相反侧突出的第2臂部28E。在第2臂部28E的末端部形成有与壳体34的壳体第1抵接部34B(参照图3)抵接的棘爪第2抵接部28F。
作为位移构件的传感器杆30具备筒状部30A,上述筒状部30A通过插入有设置于壳体34的圆柱状的第2支轴部34C而能够以该第2支轴部34C为旋转中心旋转。另外,传感器杆30具备:从筒状部30A的轴向一侧(箭头Z方向侧)朝向该筒状部30A的径向外侧突出的第1臂部30B。在该第1臂部30B的末端部的靠棘爪28的第1臂部28B的棘爪第1抵接部28C侧形成有作为与该棘爪第1抵接部28C抵接的卡合部的传感器杆第1抵接部30C。如图3所示那样,在第1臂部30B的末端部中的与传感器杆第1抵接部30C相反侧形成有供复位弹簧36的一侧端部卡止的传感器杆侧弹簧卡止部30D。此外,复位弹簧36的另一侧端部与设置于壳体34的壳体侧弹簧卡止部34D卡止。于是,因伴随着传感器杆30的倾动(向后述的第2位置P2侧的倾动),复位弹簧36变形,从而对传感器杆30向后述的第1位置P1侧施力。
如图2所示那样,传感器杆30具备:从筒状部30A朝向该筒状部30A的径向外侧和与第1臂部30B突出的方向相反侧突出的作为吸附部的第2臂部30E。在该第2臂部30E的靠后述的螺线管32侧固定有以矩形板状形成的金属制(作为一例为铁、钢制)的板30F。此外,板30F也可以埋设于第2臂部30E的内部。如图3所示那样,在第2臂部30E的末端部并在轴向一侧(箭头Z方向侧)形成有与壳体34的壳体第2抵接部34E抵接的传感器杆第2抵接部30G。
作为工作部的螺线管32通过被通电(工作)而产生磁场。作为一例,螺线管32是通过绕铁芯卷绕有导线(绕铁芯形成有线圈)而构成的。
而且,一方面,如图3所示那样,在没有进行向螺线管32的通电(螺线管32没有工作)的状态下,传感器杆30相对于壳体34成为预定姿势。将该状态的传感器杆30的位置称为第1位置P1。另外,在传感器杆30配置于第1位置P1的状态下,成为传感器杆30的传感器杆第1抵接部30C与棘爪28的棘爪第1抵接部28C抵接的状态,并且成为棘爪28的棘爪第2抵接部28F与壳体34的壳体第1抵接部34B抵接的状态,棘爪28相对于壳体34成为预定姿势。将该状态的棘爪28的位置称为卡合解除位置P3。在棘爪28位于卡合解除位置P3的状态下,成为棘爪28的棘爪卡合齿28D无法与棘爪卡合构件26的棘爪被卡合齿26B卡合的状态(分离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那样,若螺线管32工作,则传感器杆30的第2臂部30E(板30F)被螺线管32吸附,传感器杆30从第1位置P1起绕第2支轴部34C向一侧(箭头C1方向侧)倾动。另外,若传感器杆30从第1位置P1起绕第2支轴部34C向一侧(箭头C1方向侧)倾动,则传感器杆30的第1臂部30B的传感器杆第1抵接部30C按压棘爪28的棘爪第1抵接部28C。由此,棘爪28从卡合解除位置P3起绕第1支轴部34A向一侧(箭头C2方向侧)倾动,棘爪28的棘爪卡合齿28D与棘爪卡合构件26的棘爪被卡合齿26B卡合。作为其结果,棘爪卡合构件26向拉出方向(带轴12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约束)。此外,将棘爪28的棘爪卡合齿28D能够与棘爪卡合构件26的棘爪被卡合齿26B卡合的状态的该棘爪28的位置称为卡合位置P4。另外,将棘爪28位于卡合位置P4的状态下的传感器杆30的位置称为第2位置P2。
此外,将螺线管32吸附传感器杆30的第2臂部30E(板30F)的方向称为吸附方向F,由箭头F表示。该吸附方向F与螺线管32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亦即从N极到S极的方向或者从S极到N极的方向一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传感器杆30的重心位置G,以使得在相对于上述的吸附方向F而负的加速度产生于传感器杆30时,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该重心位置G考虑到传感器杆30的材质、第1臂部30B、第2臂部30E从筒状部30A的突出量、板30F的重量等来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重心位置G位于与固定于第2臂部30E的板30F对应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安全带14被从带轴12拉出,从而安全带14佩戴于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
此处,若由设置于该车辆的传感器等检测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的车辆的减速加速度高于预定减速加速度(在车辆的紧急情况时等),则如图4所示那样,螺线管32工作。若螺线管32工作,则传感器杆30的第2臂部30E(板30F)被螺线管32吸附,传感器杆30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倾动。另外,若传感器杆30从第1位置P1向第2位置P2倾动,则传感器杆30的第1臂部30B的传感器杆第1抵接部30C按压棘爪28的棘爪第1抵接部28C。由此,棘爪28从卡合解除位置P3向卡合位置P4倾动,棘爪28的棘爪卡合齿28D与棘爪卡合构件26的棘爪被卡合齿26B卡合。作为其结果,棘爪卡合构件26向拉出方向(带轴12的拉出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
而且,如图1和图4所示那样,若由于车辆的减速,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身体向座椅前方侧移动,安全带14被从带轴12拉出,则带轴12与主锁止22一起向拉出方向旋转。由此,主锁止24的凸部22B沿着旋转受到限制的棘爪卡合构件26的工作槽26A移动,主锁止22的主锁止卡合齿22A与主锁止卡合部24的主锁止被卡合齿24A卡合。作为其结果,带轴12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受到限制(锁止),安全带14从带轴12拉出受到限制。由此,就座于车辆用座椅的乘坐者的身体由安全带14约束。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中,设定传感器杆30的重心位置G,以使得在相对于吸附方向F在传感器杆30上产生负的加速度时,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因此,例如,以在车辆的突然减速时在传感器杆30上产生上述的负的加速度那样的姿势,将安全带收卷装置10固定于车辆用座椅等。在这种情况下,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通过作用于传感器杆30的惯性力使该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或者对该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施力。由此,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使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配置或者容易使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倾动。作为其结果,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更切实地限制安全带14从带轴12拉出。另外,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能够通过作用于传感器杆30的惯性力使该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或者对该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施力,由此能够将螺线管32的吸引力(吸引传感器杆30的第2臂部30E(板30F)的力)设定得较小。由此,能够使螺线管32的驱动电力变小。
(将安全带收卷装置10设置于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构造)
接下来,对将安全带收卷装置10设置于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5和图6所示那样,在将以上说明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设置于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情况下,安全带收卷装置10的姿势根据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而变化。此外,图中所示的箭头FR表示座椅前方侧,箭头UP表示座椅上方侧。另外,座椅前方侧和座椅上方侧分别与车辆的前方侧和车辆的上方侧一致。
此处,倾斜角度θ1是指座椅靠背42相对于座椅上下方向的向座椅后方侧的倾动角度。而且,图5所示的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成为0°。另外,图6所示的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成为90°。
如图5~图8所示那样,在从座椅侧方侧观察车辆用座椅40的状态且从轴向观察安全带收卷装置10的状态下,将吸附方向F与交叉的交叉方向A所成的角度设为交叉角度θ2。而且,如图5和图7所示那样,在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成为0°的状态下,以吸附方向F与交叉方向A一致的姿势将安全带收卷装置10固定于座椅靠背42。设想这样的固定状态,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中,设定传感器杆30的重心位置G,以使得在在传感器杆30上产生了朝向上述的交叉方向A的加速度且是具有朝向吸附方向F的成分的加速度(后述的因后方碰撞产生的加速度)时,对该传感器杆30作用使传感器杆30向第1位置P1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并且该惯性力随着交叉角度θ2增加而变小。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那样,设定该重心位置G,以使得在倾斜角度θ1成为0°的状态下,重心位置G位于比经过传感器杆30的旋转中心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的线L1靠后方侧处,并且位于比经过传感器杆30的旋转中心且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线L2靠下方侧。另外,如图8所示那样,设定该重心位置G,以使得在倾斜角度θ1成为90°的状态下,重心位置G位于比经过传感器杆30的旋转中心且沿着座椅前后方向的线L3靠下方侧处,并且位于比经过传感器杆30的旋转中心且沿着座椅上下方向的线L4靠前方侧。此外,为了减小惯性力矩的影响,将重心位置G设定于传感器杆30的旋转中心附近较佳。
在以上说明的构造中,上述的交叉角度θ2随着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增加而增加。由此,随着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增加,能够使在车辆的后方碰撞(后面碰撞)时作用于传感器杆30的朝向第1位置P1侧的惯性力变小。即,随着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增加,能够使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妨碍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的惯性力变小。
此处,图9示出表示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与锁止阻力G之间的关系的坐标图。此外,锁止阻力G是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产生于安全带收卷装置10(传感器杆30)的加速度,是在产生该加速度的状态下即便螺线管32工作也无法使传感器杆30趋向第2位置P2时的加速度。而且,如图9所示那样,可知: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以前述的状态固定于车辆用座椅40的座椅靠背42的情况下,随着座椅靠背42的倾斜角度θ1增加,能够使锁止阻力G变大。即,可知:能够使在车辆的后方碰撞时妨碍传感器杆30向第2位置P2侧位移的惯性力变小。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收卷装置10中,对构成为棘爪28伴随着传感器杆30的位移而与棘爪卡合构件26卡合的例子即构成为传感器杆30经由棘爪28而间接地卡合于棘爪卡合构件26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传感器杆30直接与棘爪卡合构件26卡合。
另外,在安全带收卷装置10中,对构成为传感器杆30转动(旋转位移)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传感器杆30向棘爪卡合构件26侧和与该方向相反侧以直线状位移。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能够在不脱离该主旨的范围内除上述以外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是不言而喻的。
2020年2月7日申请的日本特许出愿2020-019938号的公开的整体通过参照而引用于本说明书。

Claims (4)

1.一种安全带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带轴,其收卷有向乘坐者佩戴的安全带,且由于所述安全带被拉出而向拉出方向旋转;
位移构件,其能够在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位移,且在该位移构件配置于所述第1位置的状态下允许所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在该位移构件配置于所述第2位置的状态下锁止所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以及
工作部,其通过工作而吸附所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而使所述位移构件从所述第1位置向所述第2位置位移,
设定所述位移构件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相对于所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所述工作部吸附的方向上,在所述位移构件上产生负的加速度时,所述位移构件向所述第2位置侧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被卡合构件,所述被卡合构件设置为能够与所述带轴一体旋转,且因被约束旋转而锁止所述带轴向拉出方向的旋转,
所述位移构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位移,并且,包括吸附部和卡合部而构成,所述吸附部与所述工作部相向地配置,且被工作的状态下的所述工作部吸附,在所述吸附部被所述工作部吸附时,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被卡合构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卡合来约束所述被卡合构件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带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所述工作部吸附的方向与交叉方向所成的角度作为交叉角度,
设定所述位移构件的重心位置,以使得在朝向所述交叉方向的加速度且是具有朝向所述位移构件的局部被向所述工作部吸附的方向的成分的加速度产生于所述位移构件时,在所述位移构件上作用有使所述位移构件向所述第1位置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并且随着所述交叉角度增加,所述惯性力变小。
4.一种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具备:
椅垫;
座椅靠背,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椅垫而向座椅后方侧倾斜;以及
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的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收卷装置,
以在施加了从座椅后方侧朝向前方侧的冲击时在所述位移构件上作用有使所述位移构件向所述第1位置侧位移那样的惯性力的方式,并且以随着所述座椅靠背相对于所述椅垫的向座椅后方侧的倾斜角度增加而所述惯性力变小那样的姿势,将所述安全带收卷装置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
CN202180011193.9A 2020-02-07 2021-01-12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15003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19938 2020-02-07
JP2020019938A JP7339177B2 (ja) 2020-02-07 2020-02-07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PCT/JP2021/000715 WO2021157292A1 (ja) 2020-02-07 2021-01-12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03563A true CN115003563A (zh) 2022-09-02
CN115003563B CN115003563B (zh) 2024-03-05

Family

ID=7720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11193.9A Active CN115003563B (zh) 2020-02-07 2021-01-12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87082A1 (zh)
JP (1) JP7339177B2 (zh)
CN (1) CN115003563B (zh)
WO (1) WO2021157292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6168A (ja) * 1982-09-24 1984-03-31 Nippon Soken Inc 衝撃感知装置
AU2022488A (en) * 1987-08-01 1989-02-02 Britax-Kolb Gmbh & Co. Acceleration sensor for safety systems and/or seat belt systems in motor vehicles
JPH10203309A (ja) * 1997-01-24 1998-08-04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H10250530A (ja) * 1997-03-14 1998-09-22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H11326362A (ja) * 1998-03-16 1999-11-26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車体加速度センサー
JP2001233171A (ja) * 2000-02-21 2001-08-28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2234417A (ja) * 2000-12-04 2002-08-20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巻き取り装置
CN101088812A (zh) * 2006-06-15 2007-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JP2012192854A (ja) * 2011-03-17 2012-10-11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US20130241187A1 (en) * 2010-12-22 2013-09-19 Takata AG Sensor
CN104039606A (zh) * 2012-01-13 2014-09-1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
CN107709103A (zh) * 2015-07-07 2018-02-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0466473A (zh) * 2018-05-09 2019-11-1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座椅安全带用卷收器
CN110745099A (zh) * 2018-07-23 2020-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带子卷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5979B2 (en) * 2003-09-29 2005-07-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Acceleration sensor assembly for restraint retractor
KR100906946B1 (ko) * 2008-04-24 2009-07-10 델파이코리아 주식회사 Mems 가속도 센서를 이용한 시트벨트 리트렉터 및 그제어방법
JP5924987B2 (ja) * 2012-03-07 2016-05-2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56168A (ja) * 1982-09-24 1984-03-31 Nippon Soken Inc 衝撃感知装置
AU2022488A (en) * 1987-08-01 1989-02-02 Britax-Kolb Gmbh & Co. Acceleration sensor for safety systems and/or seat belt systems in motor vehicles
JPH10203309A (ja) * 1997-01-24 1998-08-04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H10250530A (ja) * 1997-03-14 1998-09-22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JPH11326362A (ja) * 1998-03-16 1999-11-26 Nippon Seiko Kk シートベルト用車体加速度センサー
JP2001233171A (ja) * 2000-02-21 2001-08-28 Tokai Rika Co Ltd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02234417A (ja) * 2000-12-04 2002-08-20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巻き取り装置
CN101088812A (zh) * 2006-06-15 2007-12-19 高田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和具有该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装置
US20130241187A1 (en) * 2010-12-22 2013-09-19 Takata AG Sensor
JP2012192854A (ja) * 2011-03-17 2012-10-11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04039606A (zh) * 2012-01-13 2014-09-10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安全带卷收器
CN107709103A (zh) * 2015-07-07 2018-02-16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0466473A (zh) * 2018-05-09 2019-11-1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座椅安全带用卷收器
CN110745099A (zh) * 2018-07-23 2020-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带子卷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57292A1 (ja) 2021-08-12
JP2021123292A (ja) 2021-08-30
CN115003563B (zh) 2024-03-05
JP7339177B2 (ja) 2023-09-05
US20230087082A1 (en) 2023-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02911B1 (en) Webbing retractor device
US9694784B2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CN110466473B (zh) 座椅安全带用卷收器
US20220332280A1 (en) Belt retractor having an electrically actuatable locking device
JP7135726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12714721B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US6386472B1 (en) Acceleration sensor assembly for a restraint retractor
CN115003563A (zh) 安全带收卷装置和车辆用座椅
JPH081985Y2 (ja) プリローダセンサ
JPH09277904A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ー
CN111231887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US20220161755A1 (en) Webbing take-up device
JP4308262B2 (ja) 拘束リトラクターのための加速度センサーアッセンブリ
CN115279629B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CN115243941A (zh) 安全带卷取装置
US20210394709A1 (en) Seat belt retractor
US7392958B2 (en) Belt retractor for a safety belt
WO2019163445A1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715621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6498070B2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CN113557180A (zh) 安全带卷绕装置
JP2001213276A (ja) ウエビング巻取装置
JP2019196121A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リトラクタ
JP2019137282A (ja)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JPH082379A (ja) 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