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7419B -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87419B CN114987419B CN202210819950.1A CN202210819950A CN114987419B CN 114987419 B CN114987419 B CN 114987419B CN 202210819950 A CN202210819950 A CN 202210819950A CN 114987419 B CN114987419 B CN 1149874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parking
- air chamber
- air
- solenoid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3/0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10—Transmitting braking action from initiating means to ultimate brake actuator with power assistance or drive; Brake systems incorporating such transmitting means, e.g. air-pressure brake systems with fluid assistance, drive, or release
- B60T13/66—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 B60T13/68—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 B60T13/683—Electrical control in fluid-pressure brake systems by electrically-controlled valves in pneumatic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7/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ower brake system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60T8/00, B60T13/00 or B60T15/00, or presenting other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 B60T17/18—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 B60T17/22—Devices for monitoring or checking brake systems; Sig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电磁阀包括:壳体,壳体设置有通气接口、气室接口和控制接口,控制接口选择性地控制通气接口和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与通气接口连通;驻车灯信号传感器,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可以集成在壳体上,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的响应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商用车联网、智能化的发展,车辆通信对于制动系统信号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常规的电磁阀,无法提供相关信号。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驻车制动系统多采用手制动阀与继动阀或差继阀搭配,车辆的驻车信号灯、低气压报警等功能的实现,均需要采集管路中的气压信号,为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在制动管路中增加多个传感器。但是,管路布置比较繁琐,增加了管路漏气风险,且降低了响应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响应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驻车制动系统,
本发明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通气接口、气室接口和控制接口,所述控制接口选择性地控制所述通气接口和所述气室接口连通;低气压报警传感器,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与所述通气接口连通;驻车灯信号传感器,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所述气室接口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阀,低气压报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驻车灯信号传感器设置于壳体,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可以集成在壳体上,与壳体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的响应时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通气接口、所述气室接口、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的周侧,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和所述通气接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相对的一侧,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和所述气室接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电磁阀还包括:第一故障检测接口,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的上端,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与所述控制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与外部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控制接口与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且所述控制接口位于所述通气接口的上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电磁阀还包括:第二故障检测接口,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与所述气室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与所述气室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与外部管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气室接口包括:第一气室接口和第二气室接口,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气室接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与所述第二气室接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驻车制动系统,包括:驻车储气筒;驻车气室;手制动阀,所述手制动阀的一端与所述驻车储气筒连接;以上所述的电磁阀,所述通气接口与驻车储气筒连接,所述气室接口与驻车气室连接,所述控制接口与手制动阀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驻车气室包括:第一驻车气室和第二驻车气室,所述气室接口包括:第一气室接口和第二气室接口,所述第一气室接口与所述第一驻车气室连接,所述第二气室接口与所述第二驻车气室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驻车气室和所述第二驻车气室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驻车气室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驻车气室并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驻车制动系统。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第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的第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驻车制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电磁阀;
10、壳体;11、通气接口;12、气室接口;13、控制接口;14、第一气室接口;15、第二气室接口;20、低气压报警传感器;30、驻车灯信号传感器;40、第一故障检测接口;50、第二故障检测接口;2、驻车制动系统;60、驻车储气筒;70、驻车气室;71、第一驻车气室;72、第二驻车气室;80、手制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电磁阀1连接于驻车制动系统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磁阀1,包括:壳体10、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壳体10形成电磁阀1的整体框架结构,而且壳体10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气体在经过电磁阀1时出现泄漏。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主要可以检测驻车制动系统2中驻车储气筒60的气压变化,并且在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提供报警信号,警示驾驶员驻车储气筒60的气压过低,需尽快停车并排查故障,保障行车安全。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则可以检测电磁阀1到驻车制动系统2中驻车气室70的气压变化,并在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提供驻车信号,进而点亮尾灯,提醒后方车辆,前车正在减速,注意保持行车距离,保障行车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0设置有通气接口11、气室接口12和控制接口13,通气接口11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气室接口12与驻车气室70连接,控制接口13与驻车制动系统2中手制动阀80连接。控制接口13选择性地控制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连通,也就是说,当需要驻车时,操作手制动阀80,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连通,驻车储气筒60中的气体通过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最终通入到驻车气室70,实现车辆的驻车,当需要解除驻车时,操作手制动阀80,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连通,驻车气室70中的气体通过气室接口12和通气接口11,最终回到驻车储气筒60,从而可以解除驻车。
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与通气接口11连通,而通气接口11又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可以通过通气接口11检测驻车储气筒60的气压变化,在驻车储气筒60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提供警示信号,警示驾驶员气压过低,需尽快停车并排查故障,保障行车安全。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与气室接口12连通,而气室接口12又与驻车气室70连接,在驾驶员操控手制动阀80的过程中,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可以检测气室接口12到驻车气室70的气压变化,在气压低于设定值时,提供驻车信号,进而点亮尾灯,提醒后方车辆,前车正在减速,注意保持行车距离,保障行车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设置于壳体10,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设置于壳体10,这样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可以集成在壳体10上,与壳体10形成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减少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器件,从而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1的响应时间。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通气接口11、气室接口12、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位于壳体10的周侧,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通气接口11分别位于壳体10相对的一侧,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气室接口12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将通气接口11、气室接口12、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周侧,这样便于电磁阀1的设置,便于电磁阀1与周侧不同部件的连接。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通气接口11分别位于壳体10相对的一侧,这样便于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通气接口11在壳体10内连通,从而可以检测驻车储气筒60的气压变化,而且这样不会干涉通气接口11与驻车储气筒60的连接。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气室接口12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当然,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气室接口12之间间隔设置,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可以与位于同一侧的气室接口12连通,从而可以检测气室接口12到驻车气室70的气压变化。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电磁阀1还包括: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壳体10,而且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位于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的上端,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控制接口13连通,而且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外部管路连接。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可以检测驻车制动系统2中的故障,将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壳体10,这样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可以与壳体10形成一体结构,减少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器件,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1的响应时间。而且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位于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的上端,这样可以避免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和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之间的干涉,使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和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均能正常工作。
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控制接口13连通,而且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外部管路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可以通过外部管路实现充放气的功能,而且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可以检测控制接口13处的气压,例如,当手制动阀80失效,无法操作时,可以临时将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连接外部管路,给控制接口13充气,这样控制接口13可以控制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连通,起到临时驻车的作用,当手制动阀80失效,操作手制动阀80,控制接口13处的气体无法释放时,也可以临时通过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放气,查看能否解除驻车,如此,可以帮助排查驻车制动系统2中的故障点。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接口13与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而且控制接口13位于通气接口11的上端。控制接口13与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壳体10的顶部,而且控制接口13位于通气接口11的上端,而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位于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的上端,这样设置合理,便于控制接口13与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的连通,而且可以避免与通气接口11和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的连通干涉。
另外,如图2所示,电磁阀1还包括: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设置于壳体10,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连通,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外部管路连接。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检测驻车制动系统2中的故障,将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设置于壳体10,这样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与壳体10形成一体结构,减少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壳体10之间的连接器件,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漏气点,提升电磁阀1的响应时间。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当然,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之间间隔设置,这样便于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与其他部件连接,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与位于同一侧的气室接口12连通。
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气室接口12连通,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外部管路连接,也就是说,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通过外部管路实现充放气的功能,而且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检测气室接口12处的气压,例如,操作手制动阀80时,驻车无法解除,可临时通过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放气,查看能否解除驻车,从而帮助判断电磁阀1的排气是否正常,在操作手制动阀80后仍无法驻车时,也可以临时通过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充气,查看能否驻车,进而帮助判断手制动阀80是否失效,或者电磁阀1内部是否存在故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气室接口12包括:第一气室接口14和第二气室接口15,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第一气室接口14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第二气室接口15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第一气室接口14和第二气室接口15均与驻车气室70连接,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第一气室接口14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这样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可以与第一气室接口14连通,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第二气室接口15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可以与第二气室接口15连通,这样设置方便,可以避免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的设置与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的设置产生干涉。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驻车制动系统2,包括:驻车储气筒60、驻车气室70、手制动阀80和以上所述的电磁阀1,手制动阀80的一端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通气接口11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气室接口12与驻车气室70连接,控制接口13与手制动阀80的另一端连接。手制动阀80的一端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控制接口13与手制动阀80的另一端连接,在操作手制动阀80后,驻车储气筒60内的气体可以通过手制动阀80通入到控制接口13,控制接口13控制通气接口11和气室接口12连通,通气接口11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气室接口12与驻车气室70连接,这样驻车储气筒60内的气体同样可以通入到通气接口11,并且通过气室接口12进入到驻车气室70,从而可以实现驻车,同样,驻车气室70内的气体也可以返回到驻车储气筒60,解除驻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驻车气室70包括:第一驻车气室71和第二驻车气室72,气室接口12包括:第一气室接口14和第二气室接口15,第一气室接口14与第一驻车气室71连接,第二气室接口15与第二驻车气室72连接。第一驻车气室71和第二驻车气室72中的一个位于车辆的前侧,另一个位于车辆的后侧,可以分别对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刹车,实现驻车效果。而第一气室接口14与第一驻车气室71连接,第二气室接口15与第二驻车气室72连接,这样部分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气室接口14通入到第一驻车气室71,另一部分气体可以通过第二气室接口15通入到第二驻车气室72,从而可以实现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均制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驻车。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驻车气室71和第二驻车气室72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驻车气室71并排设置,两个第二驻车气室72并排设置。设置两个第一驻车气室71和两个第二驻车气室72,而且两个第一驻车气室71和两个第二驻车气室72均并排设置,两个第一驻车气室71和两个第二驻车气室72分别对应车辆的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这样两个第一驻车气室71和两个第二驻车气室72可以对车辆的两个前车轮和两个后车轮进行制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驻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驻车制动系统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置有通气接口(11)、气室接口(12)和控制接口(13),所述控制接口(13)选择性地控制所述通气接口(11)和所述气室接口(12)连通;
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与所述通气接口(11)连通;
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与所述气室接口(12)连通;
其中,所述通气接口(11)、所述气室接口(12)、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位于所述壳体(10)的周侧,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和所述通气接口(11)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相对的一侧,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所述气室接口(12)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且位于所述低气压报警传感器(20)的上端,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所述控制接口(13)连通,且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与外部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口(13)与所述第一故障检测接口(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且所述控制接口(13)位于所述通气接口(11)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且与所述气室接口(12)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所述气室接口(12)连通,且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外部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接口(12)包括:第一气室接口(14)和第二气室接口(15),所述驻车灯信号传感器(30)和所述第一气室接口(14)位于壳体(10)的同一侧,所述第二故障检测接口(50)与所述第二气室接口(15)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一侧。
6.一种驻车制动系统(2),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车储气筒(60);
驻车气室(70);
手制动阀(80),所述手制动阀(80)的一端与所述驻车储气筒(60)连接;
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阀(1),所述通气接口(11)与驻车储气筒(60)连接,所述气室接口(12)与驻车气室(70)连接,所述控制接口(13)与手制动阀(80)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制动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气室(70)包括:第一驻车气室(71)和第二驻车气室(72),所述气室接口(12)包括:第一气室接口(14)和第二气室接口(15),所述第一气室接口(14)与所述第一驻车气室(71)连接,所述第二气室接口(15)与所述第二驻车气室(7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制动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驻车气室(71)和所述第二驻车气室(72)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驻车气室(71)并排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驻车气室(72)并排设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驻车制动系统(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19950.1A CN114987419B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19950.1A CN114987419B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87419A CN114987419A (zh) | 2022-09-02 |
CN114987419B true CN114987419B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3020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19950.1A Active CN114987419B (zh) | 2022-07-13 | 2022-07-13 |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87419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92854U (zh) * | 2010-05-07 | 2011-04-1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总阀 |
CN202608761U (zh) * | 2012-06-01 | 2012-12-19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一种自卸车驻车制动回路 |
CN206841417U (zh) * | 2017-03-02 | 2018-01-05 | 南京理工大学 | 继动阀及基于继动阀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
CN207157194U (zh) * | 2017-06-15 | 2018-03-30 | 南京理工大学 | 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集成阀 |
CN207565448U (zh) * | 2017-12-13 | 2018-07-03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驻车灯控制系统 |
CN214775841U (zh) * | 2021-02-18 | 2021-11-19 |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驻车制动控制电路 |
-
2022
- 2022-07-13 CN CN202210819950.1A patent/CN11498741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92854U (zh) * | 2010-05-07 | 2011-04-13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制动总阀 |
CN202608761U (zh) * | 2012-06-01 | 2012-12-19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一种自卸车驻车制动回路 |
CN206841417U (zh) * | 2017-03-02 | 2018-01-05 | 南京理工大学 | 继动阀及基于继动阀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 |
CN207157194U (zh) * | 2017-06-15 | 2018-03-30 | 南京理工大学 | 气压式电子驻车制动集成阀 |
CN207565448U (zh) * | 2017-12-13 | 2018-07-03 |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商用车驻车灯控制系统 |
CN214775841U (zh) * | 2021-02-18 | 2021-11-19 | 雷沃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驻车制动控制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87419A (zh) | 2022-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598347B1 (en) | Constant pressure pneumatic balancing tire inflation system | |
US5934768A (en) | Brake control apparatus | |
CN103221238B (zh) | 轮胎管理系统 | |
CN104608571B (zh) | 基于阀杆的空气维持轮胎及方法 | |
US9493042B2 (en) | Method of venting a tire infl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unit utilized therein | |
CN104608569B (zh) | 空气维持轮胎和阀组件和方法 | |
US20060208865A1 (en) | Bluetooth tire pressure monitor system | |
US20050279160A1 (en) | Tire pressure adjustment system | |
CN114987419B (zh) | 电磁阀、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 |
CN110822133A (zh) | 一种复合式电磁阀、泵阀模组及汽车座椅 | |
CN210760703U (zh) | 一种便捷式轮胎充气装置 | |
CN210760098U (zh) | 一种内置式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 |
CN109094305B (zh) | 车用供气组件及其供气方法、配置有该供气组件的车辆 | |
CN210310369U (zh) | 一种无轨电车制动系统及无轨电车 | |
CN207224993U (zh) | 挂车轮胎充气系统 | |
CN212242846U (zh) |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 |
KR100766856B1 (ko) | 타이어 공기압 자동 조정장치 | |
CN2614962Y (zh) | 轮式战车及轮式越野车辆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装置 | |
US20210031571A1 (en) | Central Tire Deflation/Inflation System | |
CN210565820U (zh) | 一种贯通式轴承总成 | |
CN209479330U (zh) | 带挂车的牵引车用轮胎充放气系统 | |
CN215435869U (zh) | 轮胎充放气系统和车辆 | |
CN219706569U (zh) | 轮胎充气系统及车辆 | |
CN217455945U (zh) | 一种aebs辅助刹车制动装置及其车身连接管路 | |
CN115303248B (zh) | 驻车制动系统、车辆及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