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42846U -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42846U
CN212242846U CN202021359145.8U CN202021359145U CN212242846U CN 212242846 U CN212242846 U CN 212242846U CN 202021359145 U CN202021359145 U CN 202021359145U CN 212242846 U CN212242846 U CN 212242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vehicle
round bar
air cavit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591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涛
孙俊杰
陈运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3591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42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42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42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充气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中转气腔套设在一垂直于车轮且可跟随车轮同步旋转的圆杆外周,中转气腔连接在车辆上且不跟随圆杆转动,圆杆上开设气体通入口和气体排出口,气体通入口被中转气腔覆盖,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之间设有第一进气管,圆杆气体排出口和轮胎气门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和/或第二进气管上设有换向阀。装置安装至车辆上后无需拆卸,不会对车辆的运行产生任何影响,无论是应急还是轮胎发生日常的气体损耗,装置都可在轮胎需要充气时及时响应补气;装置适用性强,可装在两轮、三轮、四轮和四轮以上的任意车辆上,装置安装在轮胎内侧时,完全不会影响车辆的外观。

Description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充气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大力普及,大部分家庭都配备了汽车,但汽车作为一种消耗品,各部件需要经常维护,其中轮胎慢跑气是经常发生的,汽车在定期维护时,胎压是必检项目,因此轮胎的充气量多少对于汽车的行驶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汽车处于非维护时间时,汽车轮胎由于慢跑气或者被扎或其它情况导致漏气时,会给汽车的行驶带来安全隐患,当遇到这种情况且无法及时更换备胎、无法及时找到车辆维修地时,则只能等待救援人员的帮助,造成一种被动的局面,给车主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占空间、可全程与轮胎连接对轮胎即时补气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包括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中转气腔套设在一垂直于车轮且可跟随车轮同步旋转的圆杆外周,中转气腔连接在车辆上且不跟随圆杆转动,圆杆上开设气体通入口和气体排出口,气体通入口被中转气腔覆盖,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之间设有第一进气管,圆杆气体排出口和轮胎气门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和/或第二进气管上设有换向阀。
进一步地,中转气腔和圆杆位于轮胎内侧。
更进一步地,圆杆为车轴。
同时更进一步地,圆杆固定在轮毂上。
进一步地,中转气腔内壁与圆杆外周之间设有轴承和油封。
进一步地,气体排出口设置在圆杆端面。
进一步地,气体排出口设置在圆杆外周。
进一步地,轮胎上还配备有胎压检测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充气装置还包括与胎压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与充气泵、换向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轮胎对应安装一个胎压检测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装置安装至车辆上后无需拆卸,不会对车辆的运行产生任何影响,无论是应急还是轮胎发生日常的气体损耗,装置都可在轮胎需要充气时及时响应补气;装置适用性强,可装在两轮、三轮、四轮和四轮以上的任意车辆上,装置安装在轮胎内侧时,完全不会影响车辆的外观;
2)直接利用车辆的车轴作为装置的一部分,无需额外增设圆杆,大大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和成本支出;
3)将圆杆安装至轮毂上可充分避免装置对车轴可能产生的负担或影响,同时也无需对车轴进行钻孔加工,不用改变车辆原本构造;
4)轮胎上配备胎压检测传感器,电磁继电器对胎压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及时响应并控制对应的换向阀打开,使充气泵内气体进入对应轮胎,实现对轮胎气量的即检即充效果,全程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参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提供一种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可应用在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和各类工程车等车型上,本实施例针对汽车充气进行阐述,如图1所示,其包括充气泵1和中转气腔2,充气泵1一般安置在汽车前舱内,中转气腔2套设在车轴3外周,中转气腔2固定在汽车其它静止结构上,车轴3在带动轮胎A旋转的过程中中转气腔2不跟随车轴3转动,具体来说,中转气腔2内壁与车轴3外周之间设有轴承4,满足车轴3在中转气腔2内灵活转动而不受任何影响,车轴3上开设相互连通的气体通入口31和气体排出口32,气体通入口31被中转气腔2覆盖,保证从充气泵1进入中转气腔2的气体顺利进入气体通入口31,充气泵1和中转气腔2之间设有第一进气管5,车轴上气体排出口32和轮胎气门A1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8,第一进气管5上设置换向阀7对进气进行控制。
充气装置直接利用汽车的车轴2作为充气装置的一部分,可大大简化装置结构,也可降低成本支出。
中转气腔2内壁与车轴3外周之间在轴承处还设有油封8,两个油封将从充气泵1进入中转气腔2的气体进一步局限在一个封闭腔体内,确保气体不发生泄漏,最大限度满足轮胎充气需求。
其中,车轴上气体排出口32既可设置在车轴端面,也可设置在车轴外周,只需气体排出口32的设置位置方便第二进气管6连接即可,一般来说,其设置在车轴端面更好,此时第二进气管可直接从轮毂内侧走线与轮胎气门接通,第二进气管无需暴露在轮胎外部,可免受风雨侵蚀等各种外部因素干扰,降低后续维护频次,大大提升充气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为进一步提升本申请充气装置的自动化性能,还可在每个轮胎A上配备一个胎压检测传感器(未示出),实时监测轮胎气量,同时设置与轮胎数量相等的中转气腔2在车轴3上,充气泵1上接出多根与各中转气腔一一对应的第一进气管5,此时每个轮胎都由对应的中转气腔2提供气体;此外还设置有一个与各胎压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继电器(未示出),电磁继电器与充气泵1及各第一进气管上的换向阀7电连接,电磁继电器根据胎压检测传感器传送的检测结果信号来控制充气泵及对应的换向阀工作,确保轮胎在有充气需求时及时补充气量。
当然,中转气腔的数量、第一进气管的数量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本实施例中汽车而言,同一车轴上也可仅设置一个中转气腔来供应车轴两端轮胎的充气,第一进气管也可只设置一根,只需在与每个轮胎对应设置的第二进气管上也设置与电磁继电器电连接的换向阀即可,当轮胎A的胎压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其需要充气时,电磁继电器收到该对应轮胎气压不足的信号后,在控制充气泵打开的同时控制第一进气管和对应第二进气管上的换向阀打开,使气体通入,而在轮胎A气压稳定后,胎压检测传感器又能及时指示电磁继电器工作使得各对应换向阀关闭停止充气。
本申请的充气装置安装至车辆上后无需拆卸,不会对车辆的运行产生任何影响,无论是应急还是轮胎发生日常的气体损耗,装置都可在轮胎需要充气时及时响应补气;通过配备胎压检测传感器,使充气泵、换向阀、电磁继电器在轮胎气压不够时能及时响应并控制对应的换向阀打开充气,实现对轮胎气量的即检即充效果,自动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参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中转气腔2不是设置在车轴上,而是在轮毂上垂直安装一根圆杆9,如图2所示,圆杆9位于轮胎A内侧,中转气腔2套设在圆杆9外周,圆杆上的气体通入口设计与实施例1相同,气体排出口设置在圆杆外周,第二进气管6裸露在轮胎外侧;充气装置中其它部件的配置均参考实施例1的相关记载。
额外设置圆杆安装至轮毂上,相对于实施例1来说,可充分避免充气装置对车轴可能产生的负担或影响,同时也无需对车轴进行钻孔加工,不用改变车辆原本构造。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是:中转气腔和圆杆位于轮胎外侧,也可以实现轮胎即时充气,不过本方案相对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来说,会影响汽车的外观,还会占用轮胎外侧的空间,不是最优选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中转气腔套设在一垂直于车轮且可跟随车轮同步旋转的圆杆外周,中转气腔连接在车辆上且不跟随圆杆转动,圆杆上开设气体通入口和气体排出口,气体通入口被中转气腔覆盖,充气泵和中转气腔之间设有第一进气管,圆杆气体排出口和轮胎气门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和/或第二进气管上设有换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中转气腔和圆杆位于轮胎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杆为车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杆固定在轮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中转气腔内壁与圆杆外周之间设有轴承和油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排出口设置在圆杆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排出口设置在圆杆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轮胎上还配备有胎压检测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充气装置还包括与胎压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的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与充气泵、换向阀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随车轮胎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轮胎对应安装一个胎压检测传感器。
CN202021359145.8U 2020-07-10 2020-07-10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Active CN212242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145.8U CN2122428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59145.8U CN2122428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42846U true CN21224284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59145.8U Active CN212242846U (zh) 2020-07-10 2020-07-10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428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789A (zh) * 2020-07-10 2020-10-27 陈运生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23789A (zh) * 2020-07-10 2020-10-27 陈运生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0960U (zh)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
CN212242846U (zh)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CN209920959U (zh) 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
CN210760703U (zh) 一种便捷式轮胎充气装置
CN110154653B (zh) 一种车辆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23789A (zh) 随车轮胎充气装置
CN207120624U (zh) 一种轮胎自动监测充气系统
CN102218977A (zh) 用于轮边减速器总成的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装置
CN103112322B (zh) 用于汽车行驶过程中自动平衡轮胎气压的装置
CN205951629U (zh) 免拆式胎压传感器
CN100355590C (zh) 安全轮
CN109094305B (zh) 车用供气组件及其供气方法、配置有该供气组件的车辆
CN207224993U (zh) 挂车轮胎充气系统
CN108372756A (zh) 一种防突爆轮胎及其专用轮毂
CN109927495B (zh) 汽车轮胎内置充气装置
CN209051245U (zh) 一种外挂式轮胎自动充气系统
CN103253094A (zh) 一种自供能量式轮胎
CN208101592U (zh) 一种防突爆轮胎及其专用轮毂
CN203427767U (zh) 一种车载式充气系统
CN203543528U (zh) 一种分隔式多气室防爆胎
CN215435869U (zh) 轮胎充放气系统和车辆
CN210565820U (zh) 一种贯通式轴承总成
CN212446984U (zh) 一种防爆车轮
CN109606032A (zh) 一种轮胎自动补气装置
CN2429353Y (zh) 改进的汽车轮胎充放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