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6009A -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6009A
CN114976009A CN202210666357.8A CN202210666357A CN114976009A CN 114976009 A CN114976009 A CN 114976009A CN 202210666357 A CN202210666357 A CN 202210666357A CN 114976009 A CN114976009 A CN 114976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ion
conductive agent
ion battery
battery conductive
nano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63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佑生
张岳钰
寇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xi Nan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xi Nan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xi Nan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xi Nan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63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6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6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6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58Carbon nanotubes
    • C01B32/168After-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2/00Carb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2/15Nano-sized carbon materials
    • C01B32/182Graphene
    • C01B32/194After-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氧化气体对纳米碳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步骤2,使用氧化性酸对步骤1产物进行捏合,捏合产物与水混合后,在温度70~100℃条件下反应,反应产物水洗至中性;步骤3,步骤2产物与胺类化合物在温度100~140℃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步骤4,将步骤3产物与溶剂混合并均质,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导电剂。采用化学物理改性方法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官能团修饰,并使得纳米碳材料表面被高分子聚合物充分包裹,得到的改性纳米碳材料作为导电剂可以直接用在锂离子电池中。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常用导电剂包括:炭黑、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碳纤维、科琴黑、乙炔黑等,这些导电剂均属于纳米碳材料,直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中,至少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
(1)纳米碳材料在合成过程中往往会引入少量Fe,Co,Cu,Zn,Cr,Ni等磁性金属杂质,上述磁性金属杂质引入电池中会溶解到电解液之后沉积在隔膜上,刺穿隔膜,加剧电池自放电,甚至引起短路,造成安全事故;
(2)纳米碳材料主要由碳碳共价键组成,颗粒之间由于范德华力形成团聚体,与正负极活性材料相容性差,在正负极合浆过程中,纳米碳导电剂无法对正负极活性材料形成有效包覆,导致电池导电性差,内阻高,电池性能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化学物理改性方法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官能团修饰,并使得纳米碳材料表面被高分子聚合物充分包裹,得到的改性纳米碳材料作为导电剂可以直接用在锂离子电池中。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采用氧化气体对纳米碳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2,使用氧化性酸对步骤1产物进行捏合,捏合产物与水混合后,在温度70~100℃条件下反应,反应产物水洗至中性;
步骤3,步骤2产物与胺类化合物在温度100~140℃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
步骤4,将步骤3产物与溶剂混合并均质,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导电剂。
所述纳米碳材料为纳米炭黑、碳纳米管、纳米石墨烯、纳米碳纤维中的一种,纳米碳黑包括:普通纳米碳黑、纳米科琴黑、纳米乙炔黑。
本申请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反应进程:
Figure BDA0003691739960000021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原理如下:
步骤1,采用氧化气体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处理,在纳米碳材料表面修饰羰基以及羟基官能团;
步骤2,通过氧化性酸进一步将羰基以及羟基官能团氧化为羧基官能团,同时氧化性酸溶解纳米碳材料中的金属杂质,得到高纯度的羧基改性纳米碳材料,使纳米碳材料具有两亲性;
步骤3,通过羧基与氨基进行酰胺反应得到氨基改性的纳米碳材料。
氨基改性的纳米碳材料在溶剂(例如:NMP、DMF、水、DMSO)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通过砂磨、锥体磨、球磨、高速分散、高速剪切以及高压均质等设备可以得到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纳米碳导电添加剂)。
纳米碳材料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8~9。纳米碳材料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4~9。
砂磨机分散的条件为:转速400-650rpm,线速度12-20m/s,时间4-6小时。
锥体磨分散的条件为:转速800-1000rpm,线束度12-20m/s,时间4-6小时。
本申请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具有非常好的单一分散性,可以直接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材料混合,得到完整的导电网络,显著降低电池的内阻。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步骤1中,使用氧化气体作为弱氧化剂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有效去除纳米碳材料中的不定型碳,同时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弱氧化,修饰部分羰基以及羟基官能团。
将纳米碳材料置于氧化气体氛围下,加热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可以根据氧化气体以及纳米碳材料的不同进行调整,一般不少于30min。
可选的,步骤1中,表面处理在温度400~800℃条件下进行。
可选的,步骤1中,氧化气体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
第一组分为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组分为氮气。
可选的,步骤1中,氧化气体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其中:
第一组分为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组分为氮气。
可选的,步骤1中,氧化气体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体积比为1:1~9。
步骤2中,使用氧化性酸作为强酸氧化剂对纳米碳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有效去除纳米碳材料中的金属杂质,并在纳米碳材料表面修饰羧基官能团。
可选的,步骤2中,氧化性酸为硝酸、盐酸、双氧水、醋酸、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步骤2中,氧化性酸与纳米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00:7~20,氧化性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8~1.2。
可选的,步骤2中,氧化性酸对步骤1产物的捏合时间为1~10小时。
可选的,步骤2中,捏合产物与水混合后,反应时间为至少12小时。
步骤2中,反应产物水洗至中性,并干燥后进行步骤3。
步骤3,采用多元胺在纳米碳材料表面进一步进行氨基修饰,氨基改性纳米碳材料在溶剂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通过物理改性可以剥离得到氨基改性纳米碳材料。
步骤3中羧基官能团与胺类化合物发生酰胺化反应,酰胺化反应时间至少为24小时,反应结束后,羧基官能团含量控制在5wt%以内,可以在不降低导电性的情况下,显著改善纳米材料的分散性。
可选的,步骤3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十八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产物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50~200。
步骤3中加入缩合剂,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0:50~200。
步骤3中加入缩合剂,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5~100。
步骤3中加入缩合剂,缩合剂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1:10~25。
步骤3中,进行酰胺化反应时,根据需要加入缩合剂。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采用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氧化性酸对纳米碳材料进行处理,有效去除纳米碳材料中的金属杂质,避免金属杂质引入电池中,造成安全事故;
(2)在纳米碳材料表面修饰氨基基团,氨基改性纳米碳材料在溶剂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导电性;
(3)纳米碳材料表面的羧基官能团含量控制在5wt%以内,可以在不降低导电性的情况下,显著改善纳米材料的分散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1制备的纳米导电剂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示意图;
图3为对比例1和实施例1制备导电剂添加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进行扣电EIS测试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取一定量纳米炭黑在氮气保护下加热至550℃,按照氮气:氧气=8:2比例通入混合气体(即氧化气体),反应30分钟后取出,得到羟基化炭黑;
步骤2:将羟基化炭黑与氧化性酸(硝酸:硫酸=1:3体积比混合作为氧化性酸)进行捏合(氧化性酸与羟基化炭黑的质量比为100:7),捏合至半干泥沙状,捏合产物与去离子水(去离子水:氧化性酸=1:1体积比)混合,加热至80℃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到羧基化炭黑;
步骤3:取羧基化炭黑加入10%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为缩合剂,加入乙二胺(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乙二胺的质量比为1:20)在120℃反应24小时,用无水乙醇清洗多余产物,过滤后干燥,得到氨基改性碳黑;
步骤4:将氨基改性炭黑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氨基改性炭黑与NMP的质量比为2:9),使用高压均质机,在150MPa-80MPa压力下循环4遍,得到锂离子电池导电剂。
导电剂的外观参见图2所示,导电剂外观有镜面光泽,粘度低,说明产品流动性好,粒径小,加工性能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步骤1氧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8:2体积的混合气体,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步骤2氧化性酸为硝酸:盐酸=1:3体积比的混合酸,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步骤2氧化性酸为硫酸:盐酸=3:1体积比的混合酸,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步骤3乙二胺换为十八胺,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步骤4高压均质分散更换为砂磨机分散,转速650rpm,线速度20m/s,时间6小时,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步骤4高压均质分散更换为锥体磨分散,锥体磨转速1000rpm,线束度20m/s,时间6小时,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步骤4中加入0.05%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后采用高压均质分散,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9
上述方案中,步骤4加入0.05%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去离子水作为溶剂,炭黑、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水的质量比为:20:0.05:79.95。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中,纳米炭黑更换为碳纳米管,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中,纳米炭黑更换为科琴黑,其余实验条件同实施例1。
对比例1
将导电纳米炭黑与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加入0.05%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分散剂,炭黑、聚乙烯吡咯烷酮、NMP的质量比为20:0.05:79.95。
使用高压均质机,在150MPa-80MPa压力下循环4遍,得到纳米导电剂。
纳米导电剂的外观如图1所示,纳米导电剂外观粘稠,无光泽,说明产品流动性差,粒径大。
性能测试
分别将对比例1制备的导电剂与实施例1制备的导电剂、与正极磷酸铁锂(LFP)、粘结剂PVDF、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LFP:导电剂:PVDF:NMP=100:2:2.5:83的比例投料,在双行星搅拌中混合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得到锂电池正极集流体,采用该正极集流体与金属锂组成扣式电池,电解液为1M LiPF6 EC:DMC:EMC(1:1:1),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电池阻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69173996000008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Fe含量显著低于对比例1,炭黑纯度高,锂离子电池自放电下降,实施例1的分散液粘度远小于对比例1,加工性能更好,锂离子电池正极合浆固含量提高。
参见图3所示,对比例1和实例1制备导电剂添加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进行扣电EIS测试数据,可以看到实施例1与对比例1相比,具有更低的阻抗,导电性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采用氧化气体对纳米碳材料进行表面处理;
步骤2,使用氧化性酸对步骤1产物进行捏合,捏合产物与水混合后,在温度70~100℃条件下反应,反应产物水洗至中性;
步骤3,步骤2产物与胺类化合物在温度100~140℃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
步骤4,将步骤3产物与溶剂混合并均质,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导电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表面处理在温度400~800℃条件下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氧化气体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
第一组分为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组分为氮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氧化气体中第一组分与第二组分的体积比为1: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性酸为硝酸、盐酸、双氧水、醋酸、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性酸与纳米碳材料的质量比为100:7~20,氧化性酸与水的体积比为1:0.8~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氧化性酸对步骤1产物的捏合时间为1~10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捏合产物与水混合后,反应时间为至少12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十八胺、乙二胺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产物与胺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50~200。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CN202210666357.8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976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6357.8A CN11497600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6357.8A CN11497600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6009A true CN114976009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6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6357.8A Pending CN114976009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6009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811A (zh) * 2012-07-03 2014-01-2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811A (zh) * 2012-07-03 2014-01-22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觉等: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 vol. 1,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18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9544B (zh) 一种超高纯度/超细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2331380B (zh) 一种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un et al.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ternary Cu2O-CuO-RGO composites as anode materials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258261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67134B (zh) 一种碳纳米管-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036143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3436779A (zh) 一种复合导电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KR20170037509A (ko) 카본블랙 분산액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2024045445A (ja)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分散液およびその利用
CN108511760A (zh) 一种锂电池用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66984B (zh)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860506A (zh) 经表面处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77715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导电剂、导电剂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976009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36510B (zh) 一种无添加石墨烯/炭黑复合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71422A (zh) 改性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镍正极浆料、电芯、锂离子电池及用电设备
CN107256966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95851B (zh)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负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8791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浆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516630A (zh) 一种提高碳纳米管的分散性的方法
CN112713265A (zh) 适用于硅基负极的复合导电粘结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86158A (zh) 一种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20314B (zh) 具有多孔碳包覆层的负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16581292A (zh) 一种改性碳纳米管/炭黑复合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387524A (zh)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液、电极用混合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