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75535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75535A
CN114975535A CN202210361557.2A CN202210361557A CN114975535A CN 114975535 A CN114975535 A CN 114975535A CN 202210361557 A CN202210361557 A CN 202210361557A CN 114975535 A CN114975535 A CN 114975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ubstrate
display area
display pan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15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15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75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75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75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6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comprising getter material or desicc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主要对显示面板中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而言,平坦层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而像素定义层同样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当中并且层叠在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界定出了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所形成的整体在基板上处于显示区域外侧的边缘部位,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从而使得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所形成整体的边缘部位具有一定的阻水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水气从显示面板的边缘沿侧向侵入至显示区域,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因具有着结构简单、自发光、响应速度快、超轻薄、低功耗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应用。对于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环境当中水氧容易导致OLED显示面板内部OLED器件的失效,所以目前,在基板上制作完OLED器件后需要设置封装膜层,以避免水氧侵蚀OLED器件,
在传统方式当中,OLED的基板上会设置以TFE封装膜层,封装膜层具体由依次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无机膜层、有机膜层和第二无机膜层所构成。第一无机膜层和第二无机膜层起到水氧阻隔的作用,而有机膜层则主要起到延长水汽透过路径和释放其他膜层应力的作用,对水氧阻隔效果贡献较小。整个封装膜层呈现为第一无机膜层、第二无机膜层将有机膜层包覆的形态。为使得封装膜层能够呈现为这一形态,基板非显示区域边沿的内侧会设置挡墙部,以避免用于成型有机膜层的流动性有机材料沿非预期的方向流动,进而移动至非显示区域的外侧。
目前,随着用户对OLED显示面板显示效果要求的不断提升。现有技术当中出现了一些采用窄边框设计的OLED显示面板,这些OLED显示面板在制作时,制作有机膜层的流动性有机材料最终的流动截止位置会比较靠近第一无机膜层和第二无机膜层的边界位置。这会导致第一无机膜层和第二无机膜层彼此间直接交叠的部位尺寸较小,水气容易从显示面板边缘沿侧向侵入至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使得整个显示面板具有较高的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综上,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气侧向入侵能力较强的显示面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形成有显示区域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基板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层叠在所述第一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挡墙部,所述挡墙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所述挡墙部内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挡墙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一挡墙层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挡墙层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第一面具有界定出其边沿的侧边以及由两道相交的所述侧边所界定出的边角,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处于所述侧边内侧的侧边部分和处于所述边角内侧的边角部分,所述侧边部分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内侧,所述边角部分处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大于第二部分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平坦层还具有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三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并且层叠在所述第三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内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形成有显示区域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层叠在所述第一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还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三光阻层,以形成构成所述平坦层一部分并且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三部分;
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还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四光阻层,以形成构成所述像素定义层一部分并且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四部分。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上涂布第一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对所述第一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以及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挡墙层,所述第一挡墙层至少构成挡墙部的一部分。
可选地,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对所述第二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以及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挡墙层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层和所述第二挡墙层所形成的整体至少构成挡墙部的一部分。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第一方面所述显示面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采用如第二方面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包括有益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主要对显示面板中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具体而言,平坦层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而像素定义层同样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当中并且层叠在第一部分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界定出了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所形成的整体在基板上处于显示区域外侧的边缘部位,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从而使得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所形成整体处于显示区域外侧的边缘部位具有一定的阻水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水气从显示面板的边缘沿侧向侵入至显示区域,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中基板上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一光阻层图案化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中第二光阻层图案化处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中侧边部分、边角部分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实施例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进一步细化后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板,110-第一面,110a-侧边,110b-边角;
200-平坦层,210-第一部分,210a-侧边部分,210b-边角部分,220-第三部分;
300-像素定义层,310-第二部分,320-第四部分;
400-挡墙部,410-第一挡墙,420-第二挡墙,430-第一挡墙层,440-第二挡墙层;
500-封装膜层,510-第一无机膜层,520-有机膜层,530-第二无机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独特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他实例中,不会对已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主体是一种显示面板。请结合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面板中基板100第一面110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中A-A处的断面示意图。可以看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100,基板100的第一面110上形成有显示区域AA以及环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
平坦层200,平坦层200设置于基板100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一部分210;
像素定义层300,像素定义层300设置于基板100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二部分310,第二部分310层叠在第一部分21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
其中,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当中,主要对平坦层200和像素定义层300所形成整体进行了结构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平坦层200所具有的、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一部分210,以及像素定义层300所具有的、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二部分310彼此层叠,从而使得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20界定或者至少部分界定出平坦层200、像素定义层300所形成整体处于显示区域AA外侧的边缘部位,并且两者的内部同时设置有干燥剂颗粒(例如氧化钙颗粒、氧化铝颗粒等等)。如此,平坦层200、像素定义层300所形成整体处于显示区域AA外侧的边缘部位具有较强的防止水气侵入的能力,保障了处于非显示区域NA内侧的显示区域AA正常运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发明目的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以及具体需求而对应调整上述干燥剂颗粒于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内部的分布形式。干燥剂颗粒可以是如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均匀地混杂在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当中,也可以是不均匀地混杂在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中。本申请对干燥剂颗粒分布于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内部的具体情形不做特别限定。但可以理解的,只要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内部混杂有干燥剂颗粒,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作为具有一定水气通过性的膜层结构,其阻水性能即会提升。此外,上述干燥剂颗粒可以选用纳米干燥剂颗粒,以期提高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的阻水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与仅在第一部分210中设置干燥剂颗粒以及仅在第二部分310中设置干燥剂颗粒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同时在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内设置干燥剂颗粒,有效保障了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层叠界面处,即平坦层200和像素定义层300层叠界面边缘部位的防止水气侵入能力。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基板100主要是指用于构成发光器件的阵列基板100,基板100上第一面110对应于显示面板上进行画面显示的部位构成基板100第一面110的显示区域AA,而基板100上第一面110对应于显示面板上未对应进行画面显示的部位则构成基板100第一面110的非显示区域NA;上述平坦层200主要是基板100上用于向像素定义层300等其他膜层提供机械支撑、平坦度的膜层;而上述像素定义层300主要是用于形成容置发光器件层的像素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300设置于平坦层20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0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大于第二部分310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其中,由于第一部分210与基板100彼此层叠,水气在入侵时,会有存在一些水气沿第一部分210与基板100层叠界面处侵入。而对于第二部分310而言,由于第一无机膜层510层叠在第二部分310之上,第一无机膜层510自身具有良好的水气阻隔性,第一无机膜层510能够有效防止水气沿第二部分310和第一无机膜层510的层叠界面处侵入。所以,第一部分210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可以大于第二部分310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以降低水气沿第一部分210与基板100层叠界面处侵入的风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还可以自非显示区域NA而延伸至显示区域AA当中,覆盖掉显示区域AA,也即第一部分210构成平坦层,第二部分310构成像素定义层300。在该情形下,平坦层200和像素定义层300所形成整体处于显示区域AA外侧的边缘部位依然具有较高的阻水能力。但是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内部的干燥剂颗粒较为活泼,可能与发光器件层发生意外反应,影响发光器件层于对应像素开口当中成型,或者影响发光器件层的正常运作。
对应于此,请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平坦层200还具有处于显示区域AA当中的第三部分220,像素定义层300具有处于显示区域AA当中并且层叠在第三部分22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的第四部分320,第三部分220和第四部分320内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第三部分220与第一部分210彼此相连,第四部分320与第二部分310彼此相连。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平坦层200分为第一部分210和第三部分220,将像素定义层300分为第二部分310和第四部分320,第四部分320上设置像素开口用于容置发光器件层。作为处于显示区域AA当中的膜层,第三部分220和第四部分320内部未设置干燥剂颗粒,从而避免了干燥剂颗粒对发光器件层沉积造成影响,保障了发光器件层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上还设置有封装膜层500,封装膜层500包括依次设置在基板100上的第一无机膜层510、有机膜层520和第二无机膜层530,第一无机膜层510覆盖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第三部分220和第四部分320所形成的整体。其中,有机膜层520采用溶液法沉积而成,所以为了限制形成有机膜层520的流动性有机材料流动边界范围,如图1和图2所展示的,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墙部400,挡墙部400设置于非显示区域NA,并且位于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远离于显示区域AA一侧。
对于挡墙部400而言,挡墙部400主要用于限制形成有机膜层520的流动性有机材料流动边界范围,而为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侧部防水气侵入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挡墙部400内设置有干燥剂颗粒。其中,由于挡墙部400处于显示区域AA的外侧的非显示区域NA当中,而挡墙部400又因为自身内部所存在的干燥剂颗粒而被赋予以较高的阻水性能,所以挡墙部400能够有效防止水气从显示面板的边缘沿侧向侵入至显示区域AA当中。与前文描述相一致的,上述干燥剂颗粒可以是均匀地混杂在挡墙部400内,上述干燥剂颗粒还可以是非均匀地混杂在挡墙部400内。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挡墙部400中挡墙的组件数为两组,分别为第一挡墙410和第二挡墙420,第一挡墙410和第二挡墙420于非显示区域NA沿背离于显示区域AA的方向依次排布。可以理解的,这里对挡墙部400的描述仅为一种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挡墙部400可以包括第一挡墙410和第二挡墙420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挡墙部400还可以包括除了第一挡墙410、第二挡墙420之外的其他挡墙,也即本申请对挡墙部400中挡墙的组件数并不做特别限制。
关于挡墙部400的布置方式,在不影响发明目的的前提下,实施人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而对应选择上述挡墙部400的布置方式。例如,采用独立制程形成挡墙部400。而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挡墙部400的成型,第二挡墙420包括与第一部分210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一挡墙层430以及与第二部分310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二挡墙层440,第二挡墙层440层叠在第一挡墙层43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而第一挡墙410则仅包括第一挡墙层430。
请结合图3和图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挡墙层430和第一部分210配置成同层并且相邻的,以使得两者能够通过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简化挡墙部400的成型制程;相同原理的,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将第二挡墙层440和第二部分310配置成同层并且相邻的,以使得两者也能够通过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进而进一步简化了挡墙部400的成型制程。同时,第一挡墙410和第二挡墙420还能够随着制程而自然地形成一定高度差。
进一步的,在常规的显示面板当中,基板100的第一面110以及显示区域AA一般呈两个同侧边沿平行的矩形或者方形。此时,请再次参见图1,可以看出的是,基板100上第一面110界定出其边沿的侧边110a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1、由彼此相交两侧边110a所界定的边角110b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2大小不一致。具体是侧边110a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1小于边角110b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2。由于侧边110a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1小于边角110b至显示区域AA的直线间距D2,所以在遭受水气侵入时,水气更加容易沿着侧边110a至显示区域AA的路径侵入至显示区域AA内。如果第一部分210在环绕显示区域AA的方向上,各处的宽度均一致,则与水气侵入的具体情形不适配,这会导致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下降。
所以,请参见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10又包括处于侧边110a内侧的侧边部分210a和处于边角110b内侧的边角部分210b,侧边部分210a延伸至显示区域AA的内侧,边角部分210b处于显示区域AA的外侧。由于侧边部分210a自非显示区域NA而延伸至了显示区域AA的内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相较于仅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边角部分210b,侧边部分210a防止水气侵入的能力更强,能够有效防止水气自显示面板边缘的侧边110a处沿侧向侵入至显示区域AA当中,使得第一部分210的布置方式能够与水气侵入的具体情形相适配,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下面将进一步介绍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请参见图6,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S100、提供一基板100,基板100的第一面110上形成有显示区域AA以及环绕显示区域AA的非显示区域NA;
S200、在基板100上设置平坦层200,平坦层200至少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一部分210,第一部分210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S300、在基板100上设置像素定义层300,像素定义层300至少具有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的第二部分310,第二部分310层叠在第一部分21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第二部分310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平坦层200和像素定义层300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彼此层叠并且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从而使得平坦层200、像素定义层300所形成整体处于显示区域AA外侧的边缘部位以及两者层叠界面处均具有较强的防止水气侵入的能力,保障了处于非显示区域NA内侧显示区域AA的正常运作,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更为详细的,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所提供显示面板制作方法进一步细化后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0在基板100上设置平坦层200,包括:
S210、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以形成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第一部分210;
S220、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三光阻层,以形成构成平坦层200一部分并且处于显示区域AA当中的第三部分220;
而步骤S300、在基板100上设置像素定义层300,包括:
S310、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以形成处于非显示区域NA当中第二部分310。
S320、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四光阻层,以形成构成像素定义层300一部分并且处于显示区域AA当中的第四部分320。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光阻层来构成部分平坦层200,从而形成第一部分210,采用了第二光阻层来构成部分像素定义层300,从而形成第二部分310,相较于其他第一部分210和第二部分310成型的技术手段,形成光阻层的流动性有机材料在进行涂布前能够直接填充干燥剂颗粒,而使得最终所获得的光阻层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这使得内部混杂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部分210、第二部分310成型更为容易。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于步骤S210和步骤S220,本实施例采用了分次涂布的方式来形成平坦层200,实施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选择第一部分210和第三部分220的成型顺序,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先成型第一部分210再成型第三部分220。对于步骤S310和步骤S320也是如此,实施人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而选择第二部分310和第四部分320的成型顺序,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先成型第二部分310再成型第四部分320。
另外,请参见图3,针对于步骤S21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10具体包括:
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对第一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一部分210以及处于非显示区域NA的第一挡墙层430;
同时,请参见图4,步骤S310具体包括:
在基板100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对第二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第二部分310以及处于非显示区域NA的第二挡墙层440,第二挡墙层440层叠在第一挡墙层430背向于基板100一侧。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墙层430由第一光阻层图案化所形成,与第一部分210彼此间隔,而第二挡墙层440由第二光阻层图案化后所性,与第三部分220彼此间隔,从而在简化挡墙部400成型方式的基础上,使得挡墙部400内部能够混杂以干燥剂颗粒,提升显示面板边缘防止水气侵入的能力。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光阻层、第二光阻层均采用曝光、显影、蚀刻的方式进行图案化处理。在不影响发明目的的前提下,实施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上述第一光阻层、第二光阻层的图案化处理方式。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主体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为如实施例1所描述的显示面板,或者采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制作而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是手机、电视机、平板电脑、显示器、VR/AR装置、电脑、车载显示器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实施人员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而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特别限定。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了描述成分、属性数量的数字,应当理解的是,此类用于实施例描述的数字,在一些示例中使用了修饰词“大约”、“近似”或“大体上”来修饰。除非另外说明,“大约”、“近似”或“大体上”表明数字允许有±%的变化。相应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该近似值根据个别实施例所需特点可以发生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值参数应考虑规定的有效数位并采用一般位数保留的方法。尽管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用于确认其范围广度的数值域和参数为近似值,在具体实施例中,此类数值的设定在可行范围内尽可能精确。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但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形成有显示区域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于基板上并且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层叠在所述第一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挡墙部,所述挡墙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于所述显示区域一侧,所述挡墙部内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一挡墙层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由同一膜层图案化后所形成的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挡墙层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第一面具有界定出其边沿的侧边以及由两道相交的所述侧边所界定出的边角,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处于所述侧边内侧的侧边部分和处于所述边角内侧的边角部分,所述侧边部分延伸至所述显示区域的内侧,所述边角部分处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大于第二部分内所设置干燥剂颗粒的密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层还具有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三部分,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并且层叠在所述第三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内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7.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面上形成有显示区域以及环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至少具有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层叠在所述第一部分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二部分内部设置有干燥剂颗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平坦层,还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三光阻层,以形成构成所述平坦层一部分并且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三部分;
所述在所述基板上设置像素定义层,还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未设置有干燥剂颗粒的第四光阻层,以形成构成所述像素定义层一部分并且处于所述显示区域当中的第四部分。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上涂布第一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一光阻层,对所述第一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一部分以及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挡墙层,所述第一挡墙层至少构成挡墙部的一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包括:
在所述基板上涂布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颗粒的第二光阻层,对所述第二光阻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形成所述第二部分以及处于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挡墙层,所述第二挡墙层层叠在所述第一挡墙层背向于所述基板一侧,所述第一挡墙层和所述第二挡墙层所形成的整体至少构成挡墙部的一部分。
1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显示面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采用如权利要求7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CN202210361557.2A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975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1557.2A CN114975535A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1557.2A CN114975535A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75535A true CN114975535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7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1557.2A Pending CN114975535A (zh) 2022-04-07 2022-04-0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755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65834B2 (ja) 薄膜パッケージング構造、薄膜パッケージ方法及び表示パネル
TWI634468B (zh) 透明顯示裝置
JP6965235B2 (ja) 有機電界発光ダイオード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
CN109671870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2021531610A (ja)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パネル
TWI443784B (zh) 環境敏感電子元件之封裝體及其封裝方法
CN11014868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920937B (zh) 一种显示面板
WO2022083321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695739B1 (ko)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03748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137375B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装置及方法
WO2020077839A1 (zh) 有机自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EP4106033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88357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1796718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5358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97553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18131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047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97553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8936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524440B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148433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029483B (zh) Oled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