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5541A - 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55541A
CN114955541A CN202210757058.5A CN202210757058A CN114955541A CN 114955541 A CN114955541 A CN 114955541A CN 202210757058 A CN202210757058 A CN 202210757058A CN 114955541 A CN114955541 A CN 114955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ay
battery
module
batteries
acu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70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55541B (zh
Inventor
范元瑞
杨晓振
范振东
王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70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55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55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55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8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with at least two picking-up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其中电池转移模组包括来料变距模组和变阵模组,来料变距模组包括载座以及设于载座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载块,每一载块设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各载块上的第一穴位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至少部分载块活动设于载座,并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与载座活动连接的载块移动,以调节各载块之间的间距;变阵模组包括位移机构和与位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取料组件,取料组件设有少于第一穴位的数量的多个第一吸头,各第一吸头排列组成第一吸头阵列,位移机构驱动第一吸头阵列吸取和转移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本发明中的电池转移模组能够更高效地在不同规格的电池容器中实现电池转移。

Description

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耳机、智能眼镜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为了实现电子产品的轻量化设计,电子产品内会集成纽扣电池等小型电池,为保证电池的抗干扰性能,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表面材料较为敏感。电池作为一种半成品在进入产线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基本参数测试。该类测试一般操作简单、测试时间短,但是由于电池的体积小加之电池的产量需求高,如果由人工来完成电池测试,不仅对作业人员操作水平要求高,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大;并且,人手触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表面时极易导致电池的测试结果不准确。如此一来,电池来料测试的自动化是电池生产的必经之路。
在相关自动化电池测试技术中,由于电池供应方、测试设备提供方以及电池采购方的设计标准不同,电池上料容器、电池测试容器以及电池收料容器的尺寸规格多样,导致电池上料阵行、电池测试阵行、电池收料阵行均不相同。具体表现为,不同种类的电池容器可容纳的电池行数、单行电池数以及每行电池之间的间距可能不同。然而,目前的电池测试设备无法兼容各种不同规格的电池容器,电池在不同规格的电池容器之间转移难以顺畅实现,电池测试设备的电池转移效率低,电池测试环节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池转移模组,旨在提升批量电池在不同容器之间的转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转移模组,所述电池转移模组包括:
来料变距模组,所述来料变距模组包括载座以及设于所述载座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载块,每一所述载块设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各所述载块上的第一穴位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至少部分所述载块活动设于所述载座,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与所述载座活动连接的载块移动,以调节各所述载块之间的间距;和
变阵模组,所述变阵模组包括位移机构和与所述位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设有少于所述第一穴位的数量的多个第一吸头,各所述第一吸头排列组成第一吸头阵列,所述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吸头阵列吸取和转移所述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载座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
一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两个所述载块连接,并驱动两个所述载块相向或相离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料组件包括:
取料座;
补料座,所述补料座活动设于所述取料座,多个所述第一吸头设于所述补料座,其余所述第一吸头设于所述取料座;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取料座,并与所述补料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包括取料穴位阵列和补料穴位阵列,所述取料穴位阵列和补料穴位阵列均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穴位;所述位移机构驱动所述取料座上的第一吸头吸取和转移所述取料穴位阵列内的电池,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补料座上的第一吸头吸取和转移所述补料穴位阵列内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转移模组还包括上料模组和分料模组;
所述上料模组包括第一传输模组和设于所述第一传输模组的上料容器,所述上料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二穴位,多个所述第二穴位排列组成第二穴位阵列;所述第一传输模组驱动所述上料容器靠近或远离所述分料模组移动;
所述分料模组包括第二传输模组和设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的多个第二吸头,各所述第二吸头排列组成第二吸头阵列,所述第二吸头的数量小于所述所述第二穴位的数量;所述第二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二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二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三驱动件;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多个所述第二吸头连接,并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吸头升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抓取机构;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输出端连接的第四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四驱动件连接的夹爪,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夹爪抓取和转移已清空电池的所述上料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测试设备,所述电池设备包括:
测试模组,所述测试模组包括测试台和设于所述测试台的测试容器,所述测试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三穴位,各所述第三穴位排列组成第三穴位阵列,所述测试台用于测试所述第三穴位阵列中的电池;
上述的电池转移模组,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三穴位阵列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测试台的下料容器,所述下料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四穴位,各所述第四穴位排列组成第四穴位阵列;
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取料组件还设有多个第三吸头,多个所述第三吸头排列组成第三吸头阵列,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三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三穴位阵列内已测试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四穴位阵列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补料模组、供料容器以及废料容器;
所述补料模组位于所述测试模组的一侧,所述补料模组包括第三传输模组和与所述第三传输模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四吸头;
所述第三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四吸头吸取所述第四穴位阵列中测试不良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废料容器内,所述第三传输模组还驱动所述第四吸头吸取所述供料容器中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四穴位阵列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收料变距模组和收料容器;
所述收料变距模组包括第四传输模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连接块,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传输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所述连接块设有多个第五吸头,各所述第五吸头排列组成第五吸头阵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至少部分连接块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块移动,以调节各所述连接块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四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五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四穴位阵列中的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收料容器内。
本发明通过在来料变距模组内设置载座,在载座上设置可活动的多个载块,使每一载块具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将各第一穴位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至少部分载块在载座上移动,调整载块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之间的间距。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在变阵模组内设置位移机构以及由多个第一吸头组成的第一吸头阵列,使第一吸头阵列中的第一吸头数量小于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的数量,通过位移机构驱动第一吸头阵列从第一穴位阵列中吸取部分经过间距调整后的电池,同时维持电池之间的间距并转移到下一级的电池容器中,如此可通过多次提取和转移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实现下一级电池容器中电池数量和排布方式的控制。以此,通过本发明的电池转移模组能够实现批量电池转移过程中电池之间的间距、电池的数量以及电池排布方式的调整,使批量的电池能够同时向不同规格的容器中顺利转移,提升批量电池在不同规格的容器之间的转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池测试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池测试设备的电池转移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料变距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来料变距模组在移除第五传输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变阵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变阵模组内取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上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分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分料模组在移除第二传输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测试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补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收料变距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收料变距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722921150000051
Figure BDA000372292115000006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的含义相同,均表示包括三个并行的方案,以“A且/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池转移模组,该电池转移模组用于实现电池在不同规格的电池容器之间转移。电池容器用于容纳电池,依据对电池的不同操作阶段,以下实施例将电池容器至少分为上料容器、测试容器以及收料容器8,其中上料容器用于电池的来料供应和向测试模组输送的操作阶段,测试容器用于电池的测试操作阶段,收料容器用于电池测试后的下料和收集阶段。处于不同操作阶段的电池容器因成本、品控、操作效率的需要而一般具有不同的规格,该不同规格包括电池的排列方式不同和可容纳的电池数量不同。为实现批量电池的高效转移,上述电池容器也具有共性即他们均设置有阵列式排布的穴位,因此在电池容器内装满电池时,电池容纳于电池容器的各个穴位内因而也呈阵列式排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以及图5所示,上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包括来料变距模组1和变阵模组2,其中,来料变距模组1包括载座11以及设于载座11的第一驱动机构12和多个载块13,每一载块13设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13a,各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13a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至少部分载块13活动设于载座11,并与第一驱动机构1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2驱动与载座11活动连接的载块13移动,以调节各载块13之间的间距;变阵模组2包括位移机构21和与位移机构21的输出端连接的取料组件22,取料组件22设有少于第一穴位13a的数量的多个第一吸头221,各第一吸头221排列组成第一吸头阵列,位移机构21驱动第一吸头阵列吸取和转移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来料变距模组1和变阵模组2可安装固定于一电池操作架或操作台上。来料变距模组1用于实现电池来料阵列内不同行的电池间的间距调节。具体地,在来料变距模组1的载座11上设置有多个载块13,每一载块13设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13a,每一载块13在容纳电池后相当于上述第一穴位阵列中的一行。各载块13可为长条状的方形结构、腰形结构等。以载块13为长条状的方形结构为例,此时各载块13并行设置;当载块13的数量为奇数时,位于最中间的载块13可固定于载座11,其余载块13可通过轨槽配合、丝杆与丝杆螺母配合等方式与载座11活动连接,上述居中的载块13在载座11上的位置保持固定,其余载块13与气缸、电机等第一驱动机构12传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靠近或远离居中的载块13移动,如此实现各载块13之间的间距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13a之间的间距调节,进而实现第一穴位阵列内的不同行的电池间距调节。当载块13的数量为偶数时,各载块13可与不同的第一驱动机构12传动连接;或者,载块13两两对配并与一第一驱动机构12传动连接,以此实现上述第一穴位阵列内不同行的电池间距调节。
变阵模组2用于实现电池转移时的排布阵列的调整。具体地,变阵模组2内的取料组件22在位移机构21的驱动下吸取第一穴位阵列内的部分电池,并将之向下一级的电池容器内转移,因为取料组件22内的第一吸头阵列取出的电池数量小于第一穴位阵列能够容纳的电池数量,因此允许电池由来料变距模组1进行变距调整后向下一级电池容器转移时进行电池排布方式的调整,从而能够改变电池转移后的排布阵列并维持电池排布阵列在变距调节后的行间距。以图2所示的电池通过变阵模组2在来料变距模组1和测试模组5的测试容器52之间转移为例,其中来料变距模组1的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排布阵列为6×5,其中5为电池排布阵列的行数,6为阵列中每行内的电池数,以下同理不再赘述。测试模组5内的测试容器52作为来料变距模组1的下一级电池容器,测试容器52内的电池排布阵列为6×3,那么取料组件22可一次取出6×3电池转移至测试容器52内,也可以通过第一次转移5×3个电池至测试容器52内,再转移3×1个电池到测试容器52内等方式转移电池,以从第一穴位阵列中转移出总计6×3个电池到测试容器52内,使电池在第一穴位13a内的6×3电池排布阵列调节为5×3的电池排布阵列。其中第一吸头阵列内的吸头可安装固定于基板上并呈阵列式排布,位移机构21可为三维移动平台、机械臂等,位移机构21与基板连接并驱动基板带动第一吸头阵列靠近或远离第一穴位阵列移动,以通过第一吸头阵列吸取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
本实施例通过在来料变距模组1内设置载座11,在载座11上设置可活动的多个载块13,使每一载块13具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13a,将各第一穴位13a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2驱动至少部分载块13在载座11上移动,调整载块13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13a之间的间距。此外,本发明还通过在变阵模组2内设置位移机构21以及由多个第一吸头221组成的第一吸头阵列,使第一吸头阵列中的第一吸头221数量小于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13a的数量,通过位移机构21驱动第一吸头阵列从第一穴位阵列中吸取部分经过间距调整后的电池,同时维持电池之间的间距并转移到下一级的电池容器中,如此可通过多次提取和转移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实现下一级电池容器中电池数量和排布方式的控制。以此,通过本发明的电池转移模组能够实现批量电池转移过程中电池之间的间距、电池的数量以及电池排布方式的调整,使批量的电池能够同时向不同规格的容器中顺利转移,提升批量电池在不同规格的容器之间的转移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所示,上述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设于载座11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121;一第一驱动件121与两个载块13连接,并驱动两个载块13相向或相离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各载块13并行设置,每一第一驱动件121与两个载块13连接,并驱动两个载块13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调节该两个载块13之间的间距。为实现各载块13之间的间距调节,当载块13的数量为奇数时,位于最中间的载块13固定设置在载座11上而不与第一驱动件121连接,其余载块13每两个与一第一驱动件121连接。以图3所示的5个载块13为例,5个载块13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5号,那么3号载块13固定设置于载座11,2号和4号载块13可与一第一驱动件121连接,1号和5号载块13可与另一第一驱动件121连接,通过两个第一驱动件121驱动2号和4号载块13以及1号和5号载块13同步地远离或靠近3号载块13移动,能够实现五个载块13之间的间距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载块13上的电池之间的间距调节。当载块13的数量为偶数时,第一驱动件121的数量和载块13的数量比为1:2,每一第一驱动件121对应连接两个载块13,并驱动该两个载块13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以实现不同载块13之间的间距调节,从而实现不同载块13上的电池之间的间距调节。以此,本实施例可通过设置尽可能少的第一驱动件121来实现多个载块13之间的间距调节,降低本电池转移模组的制造成本。其中,第一驱动件121包括但不限于为薄型气爪、气动滑台,以采用薄型气爪作为第一驱动件121为例,薄型气爪的输出端为两个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移动的气爪,将薄型气爪的两个气爪分别与两个载块13连接即可驱动两个载块13的相向或相离移动。
可选地,为实现第一驱动机构12相对于来料变距模组1的移动,第一驱动机构12可设置于第五传输模组14上,第五传输模组14朝向来料变距模组1延伸设置,并驱动第一驱动机构12带动各载块13靠近或远离来料变距模组1移动,以使变阵模组2的位移机构21能够驱动第一吸头阵列吸取和转移载块13上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上述取料组件22包括取料座222、补料座223以及第二驱动件224;补料座223活动设于取料座222,多个第一吸头221设于补料座223,其余第一吸头221设于取料座222;第二驱动件224设于取料座222,并与补料座223连接;其中,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第一穴位阵列包括取料穴位阵列13b和补料穴位阵列13c,取料穴位阵列13b和补料穴位阵列13c均包括多个第一穴位13a;位移机构21驱动取料座222上的第一吸头221吸取和转移取料穴位阵列13b内的电池,第二驱动件224驱动补料座223上的第一吸头221吸取和转移补料穴位阵列13c内的电池。
在本实施例中,补料座223可设置于取料座222的一侧,并可通过轨槽配合等方式与取料座222连接,补料座223在气缸、电机等第二驱动件224的驱动下相对于取料座222移动,以使补料座223上的第一吸头221能够相对于取料座222独立活动。在将电池从第一穴位阵列向下一级电池容器转移时,因为下一级电池容器内的电池排布阵列与第一穴位阵列可能不匹配,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取料组件22的取料座222上设置多个第一吸头221,并在取料组件22的补料座223上设置多个第一吸头221,如此可通过取料座222上的多个第一吸头221吸取取料穴位阵列13b中的电池转移至下一级电池容器中,并通过补料座223上的多个第一吸头221吸取补料穴位阵列13c中的电池补齐下一级电池容器中的电池空缺。以此,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穴位阵列划分为取料穴位阵列13b和补料穴位阵列13c,确定电池的取料和补料区域,先在取料穴位阵列13b中转移部分电池进入下一级电池容器内形成基础电池阵列,再在补料穴位阵列13c中转移部分电池进入下一级电池容器与基础电池阵列配合组成完整的电池阵列,通过填补缺料的方式实现电池在第一穴位阵列和下一级电池容器之间的转移,如此可根据下一级电池容器内的电池排布阵列灵活地调整每次转移的电池数量,有条不紊地实现电池在不同规格的容器间的转移,有利于提升电池在不同规格的容器间的转移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7和图8所示,上述电池转移模组还包括上料模组3和分料模组4;上料模组3包括第一传输模组31和设于第一传输模组31的上料容器32,上料容器32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二穴位32a,多个第二穴位32a排列组成第二穴位阵列;第一传输模组31驱动上料容器32靠近或远离分料模组4移动;分料模组4包括第二传输模组41和设于第二传输模组41的多个第二吸头42,各第二吸头42排列组成第二吸头阵列,第二吸头42的数量小于第二穴位32a的数量;第二传输模组41驱动第二吸头阵列吸取第二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第一穴位阵列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料模组3和分料模组4可于来料变距模组1的一侧设置,其中,上料模组3用于实现电池供料,上料模组3中的第一传输模组31驱动上料容器32靠近分料模组4移动,使上料容器32从上游传输线体或远离分料模组4的远端承载来料电池后向分料模组4传输。分料模组4用于实现上料容器32上的电池向来料变距模组1的分次转移,分料模组4中的第二吸头阵列在第二传输模组41的驱动下靠近上料容器32移动,在第二吸头阵列吸取第二穴位阵列中的电池后,第二传输模组41驱动第二吸头阵列靠近来料变距模组1移动,使第二吸头阵列能够将吸取到的电池置入来料变距模组1的第一穴位阵列中,实现电池由上料模组3向来料变距模组1的转移。因为第二吸头阵列中的第二吸头42的数量小于第二穴位阵列中的第二穴位32a的数量,因此第二吸头阵列每次只吸取第二穴位阵列中部分第二穴位32a内的电池并转移至第一穴位阵列内,如此便于通过多次转移来灵活调整每次转移的电池数量,使第二穴位32a中的电池能够在多次转移中拼凑组成第一穴位13a中的电池,将电池由第二穴位阵列的排布方式转变为第一穴位阵列的排布方式,实现电池的灵活供料和电池排布阵列的转变。示例性地,进一步结合图2所示,上料容器32的第二穴位阵列中第二穴位32a的排布阵列为5×5,来料变距模组1的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13a的排布为6×5,第一穴位阵列可拆分为两个5×3的第一穴位阵列,可通过向两个不同的上料容器32内各提取5×3个电池放入第一穴位阵列中,来实现上料容器32向来料变距模组1的灵活供料,提升电池的转移效率。其中,第一传输模组31和第二传输模组41包括但不限于为同步带传输模组。
可选地,电池转移模组还包括设于上料模组3的压料模组33,压料模组33包括第五驱动件和压块,第五驱动件驱动压块挤压固定上料模组3的上料容器32的边缘。为保护电池,上料容器32的材质为柔性材质,因此在第二吸头阵列下压吸取上料容器32上的电池时,第二吸头阵列挤压上料容器32,使上料容器32易于形变,上料容器32上的部分第二穴位32a将偏离初始位置,而容易导致第二吸头阵列中的部分第二吸头42无法准确吸取到电池。因此,本实施例通过第五驱动件驱动压块压紧上料容器32的边缘,使上料容器32的边缘部位固定,从而避免了上料容器32的中部被第二吸头阵列挤压时应力集中而边缘部位内翻的变形现象,使第二吸头阵列下压上料容器32时能够准确吸取第二穴位阵列内的电池,提升了电池转移的可靠性和效率。其中,第五驱动件可为气缸、气动滑台等,压块可为框形或U形结构,压块的形状和尺寸可与上料容器32的边缘部位相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上述分料模组4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43和与第一升降机构43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三驱动件44;第一升降机构43与第二传输模组41的输出端连接,每一第三驱动件44的输出端与多个第二吸头42连接,并驱动多个第二吸头42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43用于驱动第三驱动件44带动第二吸头阵列升降,以使第二吸头阵列可同时升降移动并同步吸取或释放电池,如此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3对第二吸头阵列的驱动实现与第二吸头42数量相等的电池的转移。
第三驱动件44的输出端与多个第二吸头42连接,每一第三驱动件44可驱动多个第二吸头42升降,如此与同一第三驱动件44连接的各第二吸头42能够同步升降移动,不同的第三驱动件44可各自驱动第二吸头阵列中的部分第二吸头42升降移动,来实现少于第二吸头阵列中的第二吸头42的数量的电池的转移,如此分料模组4能够以一次转移小于第二吸头42数量的电池或者等于第二吸头42数量的电池,来使本分料模组4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池容器内的电池阵列排布,分料模组4对电池的转移更为灵活。示例性地,上料容器32的第二穴位阵列中第二穴位32a的排布阵列为5×5,来料变距模组1的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13a的排布阵列为6×5,分料模组4内与每一第三驱动件44连接的第二吸头42的排布阵列为5×1,第三驱动件44的数量为三个。那么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3驱动三个第三驱动件44同步升降同时从一个第二穴位阵列中吸取和转移5×3个电池至第一穴位阵列内,再通过第一升降机构43驱动三个第三驱动件44同步升降,同时从另一第二穴位阵列中吸取和转移5×3个电池至第一穴位阵列内,来实现电池在上料容器32和来料变距模组1之间的转移;或者,可通过三个第三驱动件44依次交替动作,每次通过一个第三驱动件44驱动与其连接的5×1个第二吸头42吸取和转移5×1个电池至第一穴位阵列内,持续操作6次,来实现电池在上料容器32和来料变距容器之间的转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的分料模组4还包括抓取机构45;抓取机构45包括与第二传输模组41输出端连接的第四驱动件451以及与第四驱动件451连接的夹爪452,第四驱动件451驱动夹爪452抓取和转移已清空电池的上料容器32。
在本实施例中,上料容器32传输到分料模组4供电池取料时,上料容器32可能为空料即上料容器32内没有电池,此时抓取机构45内的第四驱动件451驱动夹爪452抓取空料的上料容器32并在第二传输模组41的驱动下将上料容器32转移出去,以便于上料模组3重新供应放置好电池的上料容器32,实现空料的上料容器32的自动清理。其中第四驱动件451包括但不限于为薄型气爪,夹爪452包括但不限于为与薄型气爪的两个气爪连接的两个夹板,薄型气爪驱动两个夹板开合以抓取和释放上料容器32。其中,第二传输模组41包括但不限于为同步带传输模组。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池测试设备,该电池测试设备用于实现电池的自动测试。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10所示,该电池设备包括测试模组5和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转移模组,测试模组5包括测试台51和设于测试台51的测试容器52,测试容器52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三穴位52a,各第三穴位52a排列组成第三穴位阵列,测试台51用于测试第三穴位阵列中的电池;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21驱动第一吸头阵列吸取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第三穴位阵列内。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台51用于实现电池测试,测试台51可包括底座、设于底座的扫码装置54、电极探针板55以及电控装置56,上述测试容器52也设于底座,并可位于扫码装置54的下方,扫码装置54和电极探针板55与电控装置56电连接。在位移机构21驱动第一吸头阵列吸取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测试容器52内时,电控装置56控制扫码装置54识别测试容器52内的电池上的出厂标识,配合相关测试软件系统实现电池登记入库。电控装置56还控制电极探针板55移动,使电极探针板55上的正极和负极探针与不同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接触,实现各电池的电性测试。以此,本电池测试设备能够实现电池向测试容器52内的自动上料以及电池的自动化测试,提升电池的测试效率。其中,该电池转移模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池测试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6以及图11所示,上述测试模组5还包括设于测试台51的下料容器53,下料容器53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四穴位53a,各第四穴位53a排列组成第四穴位阵列;电池转移模组的取料组件22还设有多个第三吸头225,多个第三吸头225排列组成第三吸头阵列,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21驱动第三吸头阵列吸取第三穴位阵列内已测试的电池并转移至第四穴位阵列内。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容器52上的第三穴位阵列用于存放待测试的电池,下料容器53上的第四穴位阵列用于存放已测试的电池,第四穴位阵列可与第三穴位阵列的穴位排布相同。在测试容器52内的电池测试完毕时,通过位移机构21驱动取料组件22内的第三吸头阵列一次性将测试完毕的多个电池转移至下料容器53内,以供测试结果为不良品的电池在后续操作程序中移除,如此便于保留测试合格的电池进入下一级电池容器中,实现良品电池的筛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11所示,上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补料模组6、供料容器(图未示)以及废料容器(图未示);补料模组6位于测试模组5的一侧,补料模组6包括第三传输模组61和与第三传输模组61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四吸头62;第三传输模组61驱动第四吸头62吸取第四穴位阵列中测试不良的电池并转移至废料容器内,第三传输模组61还驱动第四吸头62吸取供料容器中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第四穴位阵列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测试容器52内的电池测试完毕并转移至下料容器53后,下料容器53内可能同时存在测试不良的电池和测试合格的电池。本实施通过在测试模组5的一侧设置补料模组6,使补料模组6内的第三传输模组61能够驱动第四吸头62吸取下料容器53内测试不良的电池并转移至废料容器内,实现测试不合格的电池的回收。此外,第三传输模组61还可以驱动第四吸头62从供料容器中吸取已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下料容器53上空缺的第四穴位53a内,以补齐第四穴位阵列内的电池阵列,使下料容器53的第四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均为测试合格的电池,便于测试合格的电池统一向下一级电池容器转移和输送,提升电池转移效率。其中,第三传输模组61可包括同步带传输模组和设于同步带传输模组输出端的升降模组,同步带传输模组驱动升降模组带动各第四吸头62在下料容器53和供料容器,或下料容器53和废料容器之间移动,以实现电池在下料容器53和供料容器,或下料容器53和废料容器之间转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12以及图13所示,上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收料变距模组7和收料容器8;收料变距模组7包括第四传输模组71、第二升降机构72、第二驱动机构73以及多个连接块74,第二升降机构72与第四传输模组7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机构73、各连接块74与第二升降机构72的输出端连接;每一连接块74设有多个第五吸头75,各第五吸头75排列组成第五吸头阵列;第二驱动机构73与至少部分连接块74连接,并驱动连接块74移动,以调节各连接块74之间的间距;第四传输模组71驱动第五吸头阵列吸取第四穴位阵列中的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收料容器8内。
在本实施例中,收料容器8内可设置用于存放电池的多个第五穴位,各第五穴位排列组成第五穴位阵列,第五穴位阵列与下料容器53上的第四穴位阵列的穴位排布不同。收料变距模组7用于实现电池由测试模组5向收料容器8内转移时电池阵列的间距调节。具体地,第四传输模组71驱动第二升降机构72带动第五吸头75在下料容器53和收料容器8之间移动,第二升降机构72驱动连接块74带动第五吸头75升降,使第五吸头75能够吸取下料容器53内的电池向收料容器8内转移。第五吸头阵列吸取转移第四穴位阵列中测试合格的电池的过程中,第二驱动机构73驱动至少部分连接块74移动,以带动不同连接块74上的第五吸头75移动,使不同连接块74上的第五吸头75上吸取的电池的间距改变,从而实现在电池转移过程中电池阵列的间距调节。在电池阵列的间距调节完成时,将电池转移至收料容器8内的第五穴位阵列中存放,以此实现批量电池在穴位排布不同的下料容器53和收料容器8之间的高效转移。其中,第二驱动机构73可为薄型气爪或气动滑台等,以采用薄型气爪作为第二驱动机构73为例,薄型气爪具有两个活动气爪,薄型气爪的两个气爪分别与两个连接块74连接,即可驱动两个连接块74相互靠近或远离。如此,通过多个薄型气爪可驱动多个连接块74移动,来调节不同连接块74上第五吸头75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被不同连接块74上的第五吸头75吸取的电池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述的测试设备包括上料容器32、测试容器52、废料容器(图未示),供料容器(图未示)、下料容器53以及收料容器8,其中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阵列中第一穴位13a的排布阵列为6×5,其中5为阵列中的行数,6为阵列中每行内的第一穴位13a的数量,以下同理;第一穴位阵列内的行间距为20mm;上料容器32的第二穴位阵列中第二穴位32a的排布阵列为5×5,第二穴位阵列内的行间距为20mm;测试容器52上的第三穴位阵列的中第三穴位52a的排布阵列为6×3,第三穴位阵列内的行间距为17mm;下料容器53上的第四穴位阵列中的第四穴位53a的排布阵列为6×3,第四穴位阵列内的行间距为17mm;收料容器8上的第五穴位阵列中的第五穴位排布阵列为12×9,第五穴位阵列内的行间距为36mm。
本实施例中批量电池在上述不同的电池容器间的转移实现过程如下:
通过分料模组4从上料容器32的第二穴位阵列中每次吸取5×1个电池并转移至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阵列中,执行共计6次电池转移,使第一穴位阵列放满6×5个电池;或者,通过分料模组4从两个上料容器32中各取5×3个电池并转移至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阵列中,执行共计2次电池转移,使第一穴位阵列放满6×5个电池。
通过来料变距模组1调节载块13之间的间距,使载块13上的第一穴位阵列的行间距由20mm转变为17mm,以便于第一穴位13a内的电池向行间距为17mm的第三穴位阵列中转移。
通过变阵模组2从载块13的取料穴位阵列13b中吸取3×5个电池并转移至测试容器52上的第三穴位阵列中,通过变阵模组2从载块13的补料穴位阵列13c中吸取3×1个电池并转移至测试容器52内补齐第三穴位阵列的穴位空缺,使第三穴位阵列放满6×3个电池。
对测试容器52上的第三穴位阵列内的电池进行测试,在第三穴位阵列中的电池测试完毕时,通过变阵模组2将第三穴位阵列中的6×3个电池一次性转移至第四穴位阵列中。
通过补料模组6将第四穴位阵列中测试不良的电池转移至废料容器内,并通过补料模组6从供料容器中吸取已测试合格的电池转移至第四穴位阵列的空缺穴位内,使第四穴位阵列中的电池均为已测试合格的电池。
通过收料变距模组7一次性取出第四穴位阵列中的所有电池,同时在转移电池的过程中调节电池间距,使每行的电池间距由17mm变成36mm,将电池向行间距为36mm的第五穴位阵列中转移,执行共计6次测试合格的电池的转移,使收料容器8放满12×9个电池,完成电池在不同容器间转移的全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电池转移流程是根据上述测试设备结构和电池容器规格,并在充分考虑电池测试设备中各模组的实际运行效率和运行节拍设计,以尽可能地提升电池测试和转移的效率。上述部分电池转移的环节并没有在一次转移中完成电池在不同容器间的转移,是因为不同的模组执行单次动作的时间不同,不同模组之间需要考虑运行协同,单次动作耗时短的模组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多执行几次动作来保证单次动作耗时长的模组能够与之协同配合,以尽量降低单位时间内出现模组暂停等待的时间,让各模组尽量能够同时运作,提升本电池测试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移模组包括:
来料变距模组,所述来料变距模组包括载座以及设于所述载座的第一驱动机构和多个载块,每一所述载块设有能够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一穴位,各所述载块上的第一穴位排列组成第一穴位阵列;至少部分所述载块活动设于所述载座,并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与所述载座活动连接的载块移动,以调节各所述载块之间的间距;和
变阵模组,所述变阵模组包括位移机构和与所述位移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设有少于所述第一穴位的数量的多个第一吸头,各所述第一吸头排列组成第一吸头阵列,所述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吸头阵列吸取和转移所述第一穴位阵列中的电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载座的至少一个第一驱动件;
一所述第一驱动件与两个所述载块连接,并驱动两个所述载块相向或相离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包括:
取料座;
补料座,所述补料座活动设于所述取料座,多个所述第一吸头设于所述补料座,其余所述第一吸头设于所述取料座;以及
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取料座,并与所述补料座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包括取料穴位阵列和补料穴位阵列,所述取料穴位阵列和补料穴位阵列均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穴位;所述位移机构驱动所述取料座上的第一吸头吸取和转移所述取料穴位阵列内的电池,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补料座上的第一吸头吸取和转移所述补料穴位阵列内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移模组还包括上料模组和分料模组;
所述上料模组包括第一传输模组和设于所述第一传输模组的上料容器,所述上料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二穴位,多个所述第二穴位排列组成第二穴位阵列;所述第一传输模组驱动所述上料容器靠近或远离所述分料模组移动;
所述分料模组包括第二传输模组和设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的多个第二吸头,各所述第二吸头排列组成第二吸头阵列,所述第二吸头的数量小于所述所述第二穴位的数量;所述第二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二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二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三驱动件;
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每一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多个所述第二吸头连接,并驱动多个所述第二吸头升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模组还包括抓取机构;
所述抓取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传输模组输出端连接的第四驱动件以及与所述第四驱动件连接的夹爪,所述第四驱动件驱动所述夹爪抓取和转移已清空电池的所述上料容器。
7.一种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设备包括:
测试模组,所述测试模组包括测试台和设于所述测试台的测试容器,所述测试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三穴位,各所述第三穴位排列组成第三穴位阵列,所述测试台用于测试所述第三穴位阵列中的电池;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转移模组,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一穴位阵列内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三穴位阵列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测试台的下料容器,所述下料容器设有可容纳电池的多个第四穴位,各所述第四穴位排列组成第四穴位阵列;
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取料组件还设有多个第三吸头,多个所述第三吸头排列组成第三吸头阵列,所述电池转移模组的位移机构驱动所述第三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三穴位阵列内已测试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四穴位阵列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补料模组、供料容器以及废料容器;
所述补料模组位于所述测试模组的一侧,所述补料模组包括第三传输模组和与所述第三传输模组输出端连接的多个第四吸头;
所述第三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四吸头吸取所述第四穴位阵列中测试不良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废料容器内,所述第三传输模组还驱动所述第四吸头吸取所述供料容器中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第四穴位阵列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测试设备还包括收料变距模组和收料容器;
所述收料变距模组包括第四传输模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多个连接块,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四传输模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各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每一所述连接块设有多个第五吸头,各所述第五吸头排列组成第五吸头阵列;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至少部分连接块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块移动,以调节各所述连接块之间的间距;
所述第四传输模组驱动所述第五吸头阵列吸取所述第四穴位阵列中的测试合格的电池并转移至所述收料容器内。
CN202210757058.5A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测试设备 Active CN114955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7058.5A CN114955541B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7058.5A CN114955541B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541A true CN114955541A (zh) 2022-08-30
CN114955541B CN114955541B (zh) 2024-04-09

Family

ID=82967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7058.5A Active CN114955541B (zh) 2022-06-30 2022-06-30 电池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55541B (zh)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0489A (en) * 1977-05-09 1978-07-11 Dale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al resistor testing fixture and testing chamber
US4561541A (en) * 1983-09-26 1985-12-31 Spectrolab, Incorporated Carrier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cells
US5227717A (en) * 1991-12-03 1993-07-13 Sym-Tek Systems, Inc. Contact assembly for automatic test handler
JPH11271409A (ja) * 1998-03-23 1999-10-08 Sony Corp 電池トレイ及び電池の試験方法
KR20000000491U (ko) * 1998-06-11 2000-01-15 윤종용 핸들러 시스템용 픽 앤 플레이스의 픽업 헤드피치 가변용 링크조립체
KR20080015622A (ko) * 2006-08-16 2008-02-20 미래산업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테스트 핸들러
US20080238470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Techwing Co., Ltd. Operating method of test handler
US20090053018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in-Hwan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test handler
US20090050448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in-Hwan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itch of buffer tray in test handler having rack and pinion means
WO2009144790A1 (ja) * 2008-05-28 2009-12-03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電子部品ハンドリング装置、電子部品試験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保持トレイ
CN101819238A (zh) * 2004-07-23 2010-09-01 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 电子器件试验装置
CN101836286A (zh) * 2007-08-22 2010-09-15 赛科隆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盘间距调节装置及用该缓冲盘传送半导体器件的装置
TW201130726A (en) * 2010-03-12 2011-09-16 Hon Tech Inc Testing machine for electronic elements
CN202189069U (zh) * 2011-09-07 2012-04-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应电路板的治具、测试电路板的治具及散热治具
US20120133371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Erik Toom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a Battery Module
KR20120105217A (ko) * 2011-03-15 2012-09-25 세크론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들을 픽업하기 위한 장치
CN208394334U (zh) * 2018-06-13 2019-01-1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抓取分料机构
CN111239619A (zh) * 2020-03-16 2020-06-05 慧诚自动化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水平式双工位电池测试机
WO2021006627A1 (ko) * 2019-07-08 2021-01-14 (주)제이티 소자검사장치
CN112265810A (zh) * 2020-09-25 2021-01-26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WO2021109126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模组的间距快速调节机构及化成针床
CN214191407U (zh) * 2020-11-06 2021-09-14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变距送料设备
KR20210131543A (ko) * 2020-04-24 2021-11-03 (주)테크윙 전자부품 테스트 핸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부품 이송 방법
CN215005781U (zh) * 2021-05-19 2021-12-03 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电芯性能的新型夹具板
CN113752286A (zh) * 2021-09-26 2021-12-07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适应锂电池快速换型的变距夹爪
CN215827694U (zh) * 2021-07-05 2022-02-15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变距移载模组及收料设备
CN114194809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US20220128599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Teradyne, Inc. Automated test system
US20220128598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Teradyne, Inc. Modular automated test system
CN216464688U (zh) * 2021-11-12 2022-05-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芯变距抓取夹具
WO2022136531A2 (de) * 2020-12-23 2022-06-30 Bausch + Ströbel Maschinenfabrik Ilshofen Gmbh+Co. Kg Handhabungsvorrichtung für pharmazeutische behälter und verarbeitungssystem für pharmazeutische behälter mit einer handhabungsvorrichtung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0489A (en) * 1977-05-09 1978-07-11 Dale Electronics, Inc. Electrical resistor testing fixture and testing chamber
US4561541A (en) * 1983-09-26 1985-12-31 Spectrolab, Incorporated Carrier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cells
US5227717A (en) * 1991-12-03 1993-07-13 Sym-Tek Systems, Inc. Contact assembly for automatic test handler
JPH11271409A (ja) * 1998-03-23 1999-10-08 Sony Corp 電池トレイ及び電池の試験方法
KR20000000491U (ko) * 1998-06-11 2000-01-15 윤종용 핸들러 시스템용 픽 앤 플레이스의 픽업 헤드피치 가변용 링크조립체
CN101819238A (zh) * 2004-07-23 2010-09-01 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 电子器件试验装置
KR20080015622A (ko) * 2006-08-16 2008-02-20 미래산업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테스트 핸들러
US20080238470A1 (en) * 2007-03-28 2008-10-02 Techwing Co., Ltd. Operating method of test handler
US20090050448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in-Hwan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itch of buffer tray in test handler having rack and pinion means
US20090053018A1 (en) * 2007-08-22 2009-02-26 Jin-Hwan Le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test handler
CN101836286A (zh) * 2007-08-22 2010-09-15 赛科隆股份有限公司 缓冲盘间距调节装置及用该缓冲盘传送半导体器件的装置
WO2009144790A1 (ja) * 2008-05-28 2009-12-03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テスト 電子部品ハンドリング装置、電子部品試験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保持トレイ
TW201130726A (en) * 2010-03-12 2011-09-16 Hon Tech Inc Testing machine for electronic elements
US20120133371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Erik Toomre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embling a Battery Module
KR20120105217A (ko) * 2011-03-15 2012-09-25 세크론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들을 픽업하기 위한 장치
CN202189069U (zh) * 2011-09-07 2012-04-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对应电路板的治具、测试电路板的治具及散热治具
CN208394334U (zh) * 2018-06-13 2019-01-1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抓取分料机构
WO2021006627A1 (ko) * 2019-07-08 2021-01-14 (주)제이티 소자검사장치
WO2021109126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探针模组的间距快速调节机构及化成针床
CN111239619A (zh) * 2020-03-16 2020-06-05 慧诚自动化技术(宁波)有限公司 水平式双工位电池测试机
KR20210131543A (ko) * 2020-04-24 2021-11-03 (주)테크윙 전자부품 테스트 핸들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부품 이송 방법
CN112265810A (zh) * 2020-09-25 2021-01-26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设备
US20220128599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Teradyne, Inc. Automated test system
US20220128598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Teradyne, Inc. Modular automated test system
CN214191407U (zh) * 2020-11-06 2021-09-14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变距送料设备
WO2022136531A2 (de) * 2020-12-23 2022-06-30 Bausch + Ströbel Maschinenfabrik Ilshofen Gmbh+Co. Kg Handhabungsvorrichtung für pharmazeutische behälter und verarbeitungssystem für pharmazeutische behälter mit einer handhabungsvorrichtung
CN215005781U (zh) * 2021-05-19 2021-12-03 江西厚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电芯性能的新型夹具板
CN215827694U (zh) * 2021-07-05 2022-02-15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变距移载模组及收料设备
CN113752286A (zh) * 2021-09-26 2021-12-07 浙江杭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适应锂电池快速换型的变距夹爪
CN216464688U (zh) * 2021-11-12 2022-05-10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电芯变距抓取夹具
CN114194809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55541B (zh) 202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99075A (zh)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CN111146489A (zh) 一种电芯压扁下料一体机
CN108067436B (zh) 一种电芯ocv测试设备
CN211180090U (zh) 全自动笔电上料测试喷码机构
CN214358795U (zh) 一种刷毛自动抓取装置
CN114955541A (zh) 电池转移模组和电池测试设备
CN211768166U (zh) 一种具有补料机构的输送装置
CN210730227U (zh) 全自动笔电上料测试分选储存一体机
CN217443512U (zh) 锂电池性能测试设备
CN218840656U (zh) 一种电子产品自动化测试设备
CN109216751B (zh) 电芯配组装置
CN111703866A (zh) 一种多功能一体机
CN112024428A (zh) Ocv测试机及电池
CN114725524B (zh) 一种锂电池fpc自动折叠及性能测试设备
CN108942144B (zh) 一种电磁阀组件装配方法
CN110918487A (zh) 一种接插件成型后的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CN110615247A (zh) 一种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212093019U (zh) 一种接线盒整形组装设备
CN218637967U (zh) 料盘传输装置及芯片测试分选机
CN211217314U (zh) 一种计算机外壳的全自动点胶设备
CN217595235U (zh) 电池检测用分流机构及具有该分流机构的电池检测设备
CN219030710U (zh) 一种自动摆盘机
CN217544879U (zh) 一种循环补液设备及自动注液机
CN217444464U (zh) 一种锂电池fpc全自动折叠设备
CN218890860U (zh) 一种电芯分选配对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