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0073B -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0073B
CN114920073B CN202210674870.1A CN202210674870A CN114920073B CN 114920073 B CN114920073 B CN 114920073B CN 202210674870 A CN202210674870 A CN 202210674870A CN 114920073 B CN114920073 B CN 1149200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wire
wheel
gear
sha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748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0073A (zh
Inventor
李建军
王彦华
杨光明
秦岚
刘文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Stro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Stro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Stro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Stro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748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00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0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0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0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0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02Rotary devices, e.g. with helical forwarding surfaces
    • B65H51/04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 B65H51/08Rollers, pulleys, capstans, or intermeshing rotary elements arranged to operate in groups or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1/00Forwar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1/32Supporting or driving arrangements for forward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3/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 Quality control of the pac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其中,金属丝输出机构包括:输出架;两个齿轮套,齿轮套包括套体以及位于套体上的传动齿轮,套体上具有与套体轴线偏心设置的偏心孔;两个齿轮套相互啮合,两个齿轮套分别为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输出轴,穿设在第一齿轮套的偏心孔上,输出轴通过单向轴承与套体配合;主动输出轮,固定在输出轴上;从动输出轮,转动安装在第二齿轮套上;输出电机,用于驱动输出轴转动;扭簧,用于使第一齿轮套具有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转动趋势。本申请金属丝输出机构能够使金属丝非常容易的插入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能够稳定可靠的输送塑形好的金属丝。

Description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耗材领域,具体涉及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背景技术
介入手术中的微导管需要借助塑形针把微导管塑造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在介入手术中使用。通常情况下,塑形针是一段挠性金属丝。现有技术在对塑形针进行塑形加工时,大部分都是临床医生手动对塑形针进行弯折,把塑形针加工成需要的形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且精度低。
为了实现更可靠的塑形,可以采用塑形针塑形设备对金属丝进行了塑形,但塑形完成后如何将塑形好的金属丝可靠的输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丝输出机构,包括:
输出架;
两个齿轮套,所述齿轮套包括套体以及位于套体上的传动齿轮,所述套体上具有与套体轴线偏心设置的偏心孔;两个齿轮套分别为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两个齿轮套均转动安装在输出架上,两个齿轮套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输出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齿轮套的偏心孔上,输出轴通过单向轴承与套体配合;
主动输出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从动输出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齿轮套上,从动输出轮的轴伸入第二齿轮套的偏心孔中;以及
输出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当输出轴绕A方向转动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当输出轴绕B方向转动时,输出轴不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所述A方向和B方向相反;
两个齿轮套转动时,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x,最大值为y;两个齿轮套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在第二配合状态时,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具有空隙,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y。
本申请金属丝输出机构的工作原理:两个齿轮套在第一配合状态,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为x,当需要输送金属丝时,输出电机绕A方向转动,单向轴承锁死,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套通过传动齿轮同步带动第二齿轮套转动,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直至距离为y(即处于二配合状态),此时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具有空隙,方便金属丝放入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的空隙,然后输出电机继续绕A方向转动,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距离重新变为x或略大于x,此时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能够夹紧金属丝;输出电机绕B方向转动,此时输出轴能够相对第一齿轮套转动,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能够带动金属丝移动。
本申请金属丝输出机构能够使金属丝非常容易的插入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能够稳定可靠的输送塑形好的金属丝。
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均设置有偏心孔,这样通过传动齿轮的啮合转动时,两个偏心孔轴线可以同步远离或同步接近,偏心孔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更大。
A方向和B方向,他们其中一个为顺时针,另一个为逆时针。
本申请所说的“主动输出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既包括了两者为两个零部件的情况,也包括了两者为一体件的情况。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金属丝输出机构还包括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套配合,另一端与输出架配合,所述扭簧用于使第一齿轮套具有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转动趋势。
安装扭簧后,金属丝输出机构的工作原理改变为:两个齿轮套在第一配合状态,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为x,当需要输送金属丝时,输出电机绕A方向转动,单向轴承锁死,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套通过传动齿轮同步带动第二齿轮套转动,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直至距离为y(即处于二配合状态),此时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具有空隙,方便金属丝放入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的空隙,然后输出电机绕B方向转动,因为扭簧的作用,此时,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会向初始位置转动,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即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的空隙变小直至夹紧金属丝,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能够带动金属丝移动。
因为扭簧的存在,第一齿轮套根据受力情况能够自适应转动,从而可以自适应的调节两个偏心孔轴线之间的距离,保证可靠稳定的输送金属丝,有效防止卡死情况发生。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电机通过带传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配合,所述带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带轮,与输出轴同轴线固定;
第二带轮,与所述输出电机的动力轴同轴线固定;
传动带,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带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张紧传动带的弹性张紧装置。
第一齿轮套转动时会使输出轴的轴线位置变动,即第一带轮的轴线会变动,通过设置弹性张紧装置能够保证传动带可靠工作。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金属丝输出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带轮配合的触发传感器,在第一配合状态下,在第一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与触发传感器接触或间隙配合,触发传感器未被触发,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压向触发传感器,第一带轮对触发传感器的作用力变大,触发传感器被触发。
通过设置触发传感器能够判断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已经达到设定要求,此时可以控制金属丝放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塑形针塑形设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上文所述的金属丝输出机构;所述机架或输出架上安装有下料漏斗,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用于将塑形好的金属丝输送至所述下料漏斗。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输送金属丝的金属丝输送机构以及用于对金属丝进行塑形的金属丝塑形机构;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金属丝输送机构安装在移动组件上,塑形机构完成塑形工作后,所述移动组件带动金属丝输送机构向金属丝输出机构一侧移动,使金属丝置于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丝杠座,安装在机架上;
丝杠,转动安装在丝杠座上;
导轨,设置在机架上;
移动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且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所述金属丝输送机构安装在移动座上;
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移动座沿导轨方向移动。
于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电机直接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或者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金属丝输出机构能够使金属丝非常容易的插入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能够稳定可靠的输送塑形好的金属丝。
附图说明
图1是金属丝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丝输出机构的省略示意图;
图3是齿轮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金属丝输出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塑形针塑形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金属丝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金属丝输送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金属丝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金属丝输送机构的剖视图;
图10是金属丝送料盒的示意图;
图11是金属丝送料盒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是第一带轮、放大杠杆和触发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机架;4、退盒齿轮;41、齿部;5、齿轮驱动电机;6、下料漏斗;8、挡块;10、金属丝送料盒;11、送料盒本体;111、容纳空间;112、导向通道;113、条形孔;114、齿条;115、定位面;12、推出件;121、凸块;122、推块;20、金属丝输送机构;21、输送架;211、送料滑槽;22、转动轴;23、主动输送轮;231、环形凹槽;24、输送电机;25、调节轴;251、偏心部;26、从动输送轮;27、第二扭簧;28、调节套;29、第二单向轴承;30、调节电机;31、塑形嘴;40、金属丝塑形机构;50、金属丝输出机构;51、输出架;52a、第一齿轮套;52b、第二齿轮套;521、套体;522、传动齿轮;523、偏心孔;53、第一扭簧;54、输出轴;541、主动输出轮;542、第一单向轴承;55、从动输出轮;56、输出电机;571、第一带轮;572、第二带轮;58、触发传感器;59、放大杠杆;591、短边;592、长边;60、移动组件;61、丝杠;62、导轨;63、移动座;64、移动电机;65、丝杠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金属丝输出机构50,包括:
输出架51;
两个齿轮套,齿轮套包括套体521以及位于套体521上的传动齿轮522,套体521上具有与套体521轴线偏心设置的偏心孔523;两个齿轮套分别为第一齿轮套52a和第二齿轮套52b,两个齿轮套均转动安装在输出架51上,两个齿轮套的传动齿轮522相互啮合;
输出轴54,穿设在第一齿轮套52a的偏心孔523上,输出轴54通过第一单向轴承542与套体521配合;
主动输出轮541,固定在输出轴54上;
从动输出轮55,转动安装在第二齿轮套52b上,从动输出轮55的轴伸入第二齿轮套52b的偏心孔523中;以及
输出电机56,用于驱动输出轴54转动,当输出轴54绕A方向转动时,输出轴54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52a同步转动,当输出轴54绕B方向转动时,输出轴54不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52a同步转动,A方向和B方向相反;
两个齿轮套转动时,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x,最大值为y;两个齿轮套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第一配合状态时,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在第二配合状态时,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具有空隙,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y。
如图2和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金属丝输出机构50还包括第一扭簧53,第一扭簧53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套52a配合,另一端与输出架51配合,第一扭簧53用于使第一齿轮套52a具有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转动趋势。
金属丝输出机构50的工作原理为:两个齿轮套在第一配合状态,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为x,当需要输送金属丝时,输出电机56绕A方向转动,第一单向轴承542锁死,输出轴54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52a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套52a通过传动齿轮522同步带动第二齿轮套52b转动,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直至距离为y(即处于二配合状态),此时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具有空隙,方便金属丝放入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的空隙,然后输出电机56绕B方向转动,因为第一扭簧53的作用,此时,第一齿轮套52a和第二齿轮套52b会向初始位置转动,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即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的空隙变小直至夹紧金属丝,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能够带动金属丝移动。
因为第一扭簧53的存在,第一齿轮套52a根据受力情况能够自适应转动,从而可以自适应的调节两个偏心孔523轴线之间的距离,保证可靠稳定的输送金属丝,有效防止卡死情况发生。
本申请金属丝输出机构50能够使金属丝非常容易的插入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能够稳定可靠的输送塑形好的金属丝。
第一齿轮套52a和第二齿轮套52b均设置有偏心孔523,这样通过传动齿轮522的啮合转动时,两个偏心孔523轴线可以同步远离或同步接近,偏心孔523之间的距离变化可以更大。
A方向和B方向,他们其中一个为顺时针,另一个为逆时针。
本申请所说的“主动输出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既包括了两者为两个零部件的情况,也包括了两者为一体件的情况。于本实施例中,两者为一体件。
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一扭簧53,此时,金属丝输出机构50的工作原理变为:两个齿轮套在第一配合状态,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最小为x,当需要输送金属丝时,输出电机56绕A方向转动,第一单向轴承542锁死,输出轴54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52a同步转动,第一齿轮套52a通过传动齿轮522同步带动第二齿轮套52b转动,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直至距离为y(即处于二配合状态),此时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具有空隙,方便金属丝放入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的空隙,然后输出电机56继续绕A方向转动,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距离重新变为x或略大于x,此时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能够夹紧金属丝;输出电机56绕B方向转动,此时输出轴54能够相对第一齿轮套52a转动,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能够带动金属丝移动。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输出电机56通过带传动组件与输出轴54配合,带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带轮571,与输出轴54同轴线固定;
第二带轮572,与输出电机56的动力轴同轴线固定;
传动带(图中省略未画出),绕设在第一带轮571和第二带轮572上。
实际运用时,带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张紧传动带的弹性张紧装置。第一齿轮套52a转动时会使输出轴54的轴线位置变动,即第一带轮571的轴线会变动,通过设置弹性张紧装置能够保证传动带可靠工作。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金属丝输出机构50还包括与第一带轮571配合的触发传感器58,在第一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571与触发传感器58接触配合或间隙配合(优选为接触配合),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571压向触发传感器58,第一带轮571对触发传感器58的作用力变大,触发传感器58被触发。通过设置触发传感器58能够判断两个偏心孔52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已经达到设定要求,此时可以控制金属丝放入。
图1中,触发传感器58直接与第一带轮571配合,因为第一带轮571的偏移距离很小,触发传感器58可能存在不能可靠触发的问题,实际运用时还可以采用图12的结构形式,即金属丝输出机构50还包括放大杠杆59、弹性复位件以及触发传感器58;放大杠杆59转动安装在输出架51上,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放大杠杆59不受压时进行复位,放大杠杆59具有位于自身转动轴22线一端的短边591以及位于自身转动轴22线另一端的长边592,短边591用于与第一带轮571配合,长边592用于与触发传感器58配合,在第一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571与短边591间隙配合,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571与短边591接触并带动长边592转动,触发触发传感器58。通过设置放大杠杆59与第一带轮571配合,能够放大第一带轮571的偏移量,从而能够可靠的触发触发传感器58。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塑形针塑形设备,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本实施例的金属丝输出机构50;机架1或输出架51上安装有下料漏斗6,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用于将塑形好的金属丝输送至下料漏斗6。
如图5所示,塑形针塑形设备还包括用于输送金属丝的金属丝输送机构20以及用于对金属丝进行塑形的金属丝塑形机构40;
机架1上安装有移动组件60,金属丝输送机构20安装在移动组件60上,塑形机构完成塑形工作后,移动组件60带动金属丝输送机构20向金属丝输出机构50一侧移动,使金属丝置于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
如图5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移动组件60包括:
丝杠座65,安装在机架1上;
丝杠61,转动安装在丝杠座65上;
导轨62,设置在机架1上;
移动座63,滑动安装在导轨62上,且与丝杠61螺纹配合,金属丝输送机构20安装在移动座63上;
移动电机64,用于驱动丝杠61转动,带动移动座63沿导轨62方向移动,实际运用时,移动电机64直接驱动丝杠61转动或者通过传动机构驱动丝杠61转动。
如图5、6、7、8和9所示,本实施例的金属丝输送机构20包括:
输送架21,固定在移动座63上;
转动轴22,转动安装在输送架21上;
主动输送轮23,同轴线的固定在转动轴22上;
输送电机24,用于驱动转动轴22转动;
调节轴25,转动安装在输送架21上,调节轴25的轴线与转动轴22的轴线平行,调节轴25的一端具有偏心设置的偏心部251;
从动输送轮26,转动安装在偏心部251上,从动输送轮26用于与主动输送轮23配合,输送金属丝;
第二扭簧27,外套在调节轴25上,一端与调节轴25配合,另一端与输送架21配合,第二扭簧27用于使调节轴25具有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转动趋势;
调节套28,通过第二单向轴承29安装在调节轴25上,调节套28绕C方向转动时,调节套28能够带动调节轴25同步转动,调节套28绕D方向转动时,调节套28不能够带动调节轴25同步转动,C方向和D方向相反;
调节电机30,用于驱动调节套28转动;
中空的塑形嘴31,安装在输送架21上,塑形嘴31的入口端对准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区域,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相互配合,用于将金属丝送入塑形嘴31,金属丝塑形机构40用于与塑形嘴31配合,将从塑形嘴31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塑形;
初始位置时,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相互接触配合,当调节套28绕C方向转动时,带动调节轴25转动,使从动输送轮26的轴线位置发生偏转,从动输送轮26与主动输送轮23之间形成供金属丝插入的空隙,当调节套28绕D方向转动时,在第二扭簧27的作用下,调节轴25向初始位置转动,从动输送轮26的轴线位置发生偏转,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空隙变小直至夹紧金属丝。
金属丝输送机构20的工作原理:初始位置时,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相互接触配合,当金属丝要输入时,调节电机30工作,带动调节套28绕C方向转动,此时第二单向轴承29锁死,调节套28带动调节轴25同步转动,从而使从动输送轮26的轴线位置发生偏转,从动输送轮26与主动输送轮23之间形成供金属丝插入的空隙,当金属丝插入空隙后,调节电机30复位(即调节套28绕D方向转动),此时在第二扭簧27的作用下,调节轴25向初始位置转动,从动输送轮26的轴线位置发生偏转,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空隙变小直至夹紧金属丝,在输送电机24工作的作用下,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转动,将金属丝向前输送至塑形嘴31。金属丝输送机构20因为第二扭簧27的存在,调节轴25根据受力情况能够自适应转动,从而可以自适应的调节主动输送轮23的轴线位置,保证可靠稳定的输送金属丝,有效防止卡死情况发生。
本申请金属丝输送机构20能够使金属丝非常容易的插入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能够稳定可靠的输送金属丝。
从动输送轮26的轴线位置即偏心部251的轴线位置,C方向和D方向,他们其中一个为顺时针,另一个为逆时针。
如图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从动输送轮26通过转动轴承转动安装在偏心部251上。
于本实施例中,输送电机24直接驱动转动轴22转动或者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转动轴22转动;调节电机30直接驱动调节套28转动或者通过传动结构驱动调节套28转动。
如图5所述,实际工作时,一种工作方式:当金属丝塑形机构40与塑形嘴31配合完成塑形工作后,还有部分金属丝还在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此时移动组件60工作带动金属丝输送机构20向金属丝输出机构50移动设定距离,然后输送电机24工作,将剩下的未塑形的部分向外移出,同时输出电机56工作,使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具有空隙,然后移动组件60带动金属丝输送机构20继续向金属丝输出机构50移动,直至未塑形的金属丝部分至于主动输出轮541和从动输出轮55之间的空隙中,然后金属丝输送机构20工作,夹紧金属丝,最终输送至下料漏斗6中。
如图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至少有一个具有环形凹槽231。设置环形凹槽231能够与金属丝配合,能够更好的输送金属丝。
如图6和9所示,输送架21上具有送料滑槽211,送料滑槽211的一端对准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的区域。金属丝输送机构20还包括退盒齿轮4和驱动退盒齿轮4转动的齿轮驱动电机5,退盒齿轮4的齿部41位于送料滑槽211中。
本实施例的塑形针塑形设备还包括用于安装金属丝的金属丝送料盒10,金属丝送料盒10能够滑动插入送料滑槽211,金属丝送料盒10用于将金属丝送入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
如图10和11所示,本实施例中,金属丝送料盒10,包括:
长条形的送料盒本体11,送料盒本体11具有容纳空间111,送料盒本体11的前端具有导向通道112,导向通道112与容纳空间111连通;
推出件12,滑动安装在送料盒本体11上,推出件12具有位于容纳空间111的凸块121,当推出件12带动凸块121向靠近送料盒本体11前端的一侧移动时,能够将位于容纳空间111的金属丝通过导向通道112向前推出。
送料盒本体11能够容纳金属丝,使用时,通过推动推出件12能够将金属丝向前推出,因为导向通道112的限位作用,能够保证金属丝稳定无弯曲的移出,可靠的将金属丝送入对应机构中。
实际运用时,金属丝装入送料盒本体11后,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111,另一部分位于导向通道112中。
如图1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送料盒本体11上具有条形孔113,推出件12具有穿出条形孔113的推块122。设置推块122方便手动推动推出件12,条形孔113的设置能供推块122无干涉的移动。
如图10所示,于本实施例中,送料盒本体11的外侧壁具有沿送料盒本体11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114,该齿条114用于与退盒齿轮4配合。
使用时,将金属丝送料盒10插入送料滑槽211中,然后推动推出件12将金属丝从送料盒本体11进一步向前推出,送入主动输送轮23和从动输送轮26之间,金属丝送料盒10工作完成后,无需人工取出,通过退盒齿轮4与金属丝送料盒10的齿条114配合,能够实现自动将金属丝送料盒10从送料滑槽211退出。
如图6和11所示,本实施例中塑形针塑形设备还包括设置在送料滑槽211上的挡块8,送料盒本体11具有定位面115,挡块8与定位面115配合,限定送料盒本体11滑入送料滑槽211位的最大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塑形好的金属丝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架;
两个齿轮套,所述齿轮套包括套体以及位于套体上的传动齿轮,所述套体上具有与套体轴线偏心设置的偏心孔;两个齿轮套分别为第一齿轮套和第二齿轮套,两个齿轮套均转动安装在输出架上,两个齿轮套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输出轴,穿设在所述第一齿轮套的偏心孔上,输出轴通过单向轴承与套体配合;
主动输出轮,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
从动输出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齿轮套上,从动输出轮的轴伸入第二齿轮套的偏心孔中;以及
输出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输出轴转动,当输出轴绕A方向转动时,输出轴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当输出轴绕B方向转动时,输出轴不能够带动第一齿轮套同步转动,所述A方向和B方向相反;
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第一齿轮套配合,另一端与输出架配合,所述扭簧用于使第一齿轮套具有向初始位置复位的转动趋势;
两个齿轮套转动时,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化,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为x,最大值为y;两个齿轮套具有第一配合状态和第二配合状态,在第一配合状态时,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相互接触配合,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x,在第二配合状态时,所述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具有空隙,两个偏心孔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y;
所述输出电机通过带传动组件与所述输出轴配合,所述带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带轮,与输出轴同轴线固定;
第二带轮,与所述输出电机的动力轴同轴线固定;
传动带,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塑形好的金属丝输出机构还包括与第一带轮配合的触发传感器,在第一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与触发传感器接触或间隙配合,触发传感器未被触发,在第二配合状态下,第一带轮压向触发传感器,第一带轮对触发传感器的作用力变大,触发传感器被触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形好的金属丝输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张紧传动带的弹性张紧装置。
3.一种塑形针塑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塑形好的金属丝输出机构;所述机架或输出架上安装有下料漏斗,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用于将塑形好的金属丝输送至所述下料漏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形针塑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金属丝的金属丝输送机构以及用于对金属丝进行塑形的金属丝塑形机构;
所述机架上安装有移动组件,所述金属丝输送机构安装在移动组件上,塑形机构完成塑形工作后,所述移动组件带动金属丝输送机构向塑形好的金属丝输出机构一侧移动,使金属丝置于主动输出轮和从动输出轮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形针塑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丝杠座,安装在机架上;
丝杠,转动安装在丝杠座上;
导轨,设置在机架上;
移动座,滑动安装在导轨上,且与所述丝杠螺纹配合,所述金属丝输送机构安装在移动座上;
移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杠转动,带动所述移动座沿导轨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形针塑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机直接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或者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丝杠转动。
CN202210674870.1A 2022-06-14 2022-06-14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Active CN1149200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870.1A CN114920073B (zh) 2022-06-14 2022-06-14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74870.1A CN114920073B (zh) 2022-06-14 2022-06-14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0073A CN114920073A (zh) 2022-08-19
CN114920073B true CN114920073B (zh) 2023-10-13

Family

ID=82815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74870.1A Active CN114920073B (zh) 2022-06-14 2022-06-14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007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457A (ja) * 1989-06-02 1991-01-22 Jinho Chin 同調式糸送り装置
JPH0513986A (ja) * 1991-07-04 1993-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線材供給装置
CN204057452U (zh) * 2014-09-24 2014-12-31 温州赛金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输送装置
CN107986081A (zh) * 2017-12-18 2018-05-04 新乡市新兴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线生产的放线压线机构
CA3050958A1 (en) * 2018-08-03 2020-02-03 Schmale-Holding Gmbh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loop
CN211281598U (zh) * 2019-12-09 2020-08-18 唐山中科领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打捆送丝压紧装置
CN111762629A (zh) * 2020-07-20 2020-10-13 曹凯雷 一种滴灌带收集设备
CN112372145A (zh) * 2020-11-03 2021-02-19 张卫社 一种带缺口的通断型探测线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2608659U (zh) * 2020-06-04 2021-02-26 沈传良 卷管包装机的摆动式自动理料送料机构
CN112938618A (zh) * 2021-02-01 2021-06-11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的牵引装置
CN214652670U (zh) * 2021-04-13 2021-11-09 上杭县紫金佳博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滚筒式双牵拉机构的键合金丝收卷装置
CN215666334U (zh) * 2021-06-17 2022-01-28 张家港市阿莱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机穿鼻线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44982A1 (en) * 2004-12-31 2006-07-06 Rafael Fernandez-Sei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atheter threader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3457A (ja) * 1989-06-02 1991-01-22 Jinho Chin 同調式糸送り装置
JPH0513986A (ja) * 1991-07-04 1993-0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線材供給装置
CN204057452U (zh) * 2014-09-24 2014-12-31 温州赛金电工合金有限公司 一种线材输送装置
CN107986081A (zh) * 2017-12-18 2018-05-04 新乡市新兴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包芯线生产的放线压线机构
CA3050958A1 (en) * 2018-08-03 2020-02-03 Schmale-Holding Gmbh &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loop
CN211281598U (zh) * 2019-12-09 2020-08-18 唐山中科领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钢材打捆送丝压紧装置
CN212608659U (zh) * 2020-06-04 2021-02-26 沈传良 卷管包装机的摆动式自动理料送料机构
CN111762629A (zh) * 2020-07-20 2020-10-13 曹凯雷 一种滴灌带收集设备
CN112372145A (zh) * 2020-11-03 2021-02-19 张卫社 一种带缺口的通断型探测线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12938618A (zh) * 2021-02-01 2021-06-11 浙江正泰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的牵引装置
CN214652670U (zh) * 2021-04-13 2021-11-09 上杭县紫金佳博电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滚筒式双牵拉机构的键合金丝收卷装置
CN215666334U (zh) * 2021-06-17 2022-01-28 张家港市阿莱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机穿鼻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0073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29005B2 (ja) 装着装置並びに締結要素を供給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14920073B (zh) 金属丝输出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KR20120093883A (ko) 재료 공급 장치
CN112091895A (zh) 打入工具
CN101304827B (zh) 用于安置紧固件的装置
KR102012040B1 (ko) 호스 체결밴드 자동조립장치 및 그 조립공정
CN209830058U (zh) 一种缩口机的上料装置
CN107710902B (zh)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的供给方法
CN218777737U (zh) 一种烟包装盒包装设备
US5142771A (en) Spring powered feeder for feed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from a tube magazine
JP699519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US5165837A (en) Apparatu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tube magazines
CN115055604B (zh) 金属丝塑形设备以及金属丝塑形方法
KR102004051B1 (ko) 너트 태핑 장치
CN115055603A (zh) 一种金属丝塑形机构以及塑形针塑形设备
EP2786841A1 (en) Screw driver for collated screws and screw feeding machanism of screw driver
KR101963037B1 (ko) 봉재 반송 장치
CN114555172A (zh) 丝材送出装置
KR101617996B1 (ko) 봉재 공급기
CN215315432U (zh) 劈槽收口机
CN217891822U (zh) 一种吹瓶机的送料装置
WO2018154671A1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11824746B (zh) 部件供给装置、部件安装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CN219538450U (zh) 具有快拆结构的穿刺装置及穿刺设备
WO2022219715A1 (ja) 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