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8803B -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8803B
CN114908803B CN202210573329.1A CN202210573329A CN114908803B CN 114908803 B CN114908803 B CN 114908803B CN 202210573329 A CN202210573329 A CN 202210573329A CN 114908803 B CN114908803 B CN 1149088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pipe column
pair
adjustment mechanism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332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8803A (zh
Inventor
张国强
付春青
张功
王秋生
王贺旺
凌立静
王登寿
杨超
胡祖军
郝志刚
曹帅
吴立山
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332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8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8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8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8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8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Making large underground spaces, e.g. for underground plants, e.g. stations of underground railways; Construction or layou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尤其是用于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调节的钢管柱施工系统,所述施工系统包括操作台和第二对中部,所述施工系统通过所述操作台滑动,根据所述钢管柱和工程参数调节所述操作台与所述第二对中部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扭矩大小对所述钢管柱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所述操作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对中部彼此平行的第一对中部,在使用时,所述钢管柱先后穿过所述第一对中部和所述第二对中部。本发明通过可移动的对中部完成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调节,使得本发明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调节更加精准,且调节操作简便,节约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分案说明
本分案申请的原始基础是申请号为202110181319.9,申请日为2021年2月9日,发明名称为“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背景技术
盖挖法由于其自身可以有效减少对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对地面交通影响和对临近建筑影响的特点,在地铁车站工程中逐渐普及。在盖挖逆作法施工的车站工程中,通常采用钢管柱浇筑混凝土作为永久性中间立柱,并最终承受主纵梁传递的竖向荷载。钢管柱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HPE液压垂直插入法。HPE液压垂直插入法是通过HPE液压插入仪器,将空的钢管柱下放至设计标高处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通过HPE液压插入仪器控制钢管柱垂直度。但是HPE液压垂直插入法使用的机器设备成本高、插入耗时长、压力装置噪音大以及对施工场地的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重力自沉式下放钢管柱,能够降低场地要求、缩短工期并降低成本,但是如何控制重力下沉式钢管柱的垂直度是当前工程面对的主要问题。
例如,公开号为CN100537905C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逆作法一柱一桩的施工工艺及其校正装置。具体地,校正装置包括设置在混凝土底板上的钢护筒。钢护筒底部配合设置校正支架,钢护筒上方通过路基板对应设置外校正支架。外校正支架和内校正支架对称定位固定。外校正支架、内校正支架上分别设置调节螺栓。该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利用两点一线的数学基本原理,在保证钢管柱垂直度加工精度的基础上,通过上下两套校正装置,对钢管柱的轴线位置和垂直度进行校正并固定钢管柱。
例如,公开号为CN110863495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钢管柱插入精确定位结构,包括连接钢管柱外侧的工具节;还包括设置于预设孔内的护筒和定位平台;护筒的一端露出地面;定位平台位于预设孔的孔口上方,通过螺纹钢与地面连接。定位平台包括底座、支架、用于稳定支架的横撑和可调横杆。支架的一端与底座连接。支架设有带滑槽的轨道横杆。可调横杆与轨道横杆滑动连接。定位平台还设置有用于对钢管柱限位的定位销。定位销设置于可调横杆。支架设置两个可调横杆,可调横杆设置两个定位销。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四个定位销即可定位钢管柱的一端。该专利文献中,钢管柱的定位是通过两点定位法安装:一点在地表,一点在预设孔内。地表点利用定位平台对钢管柱顶端高程和地面位置定位。预设孔内的定位点利用固定件与混凝土平面固定。在封底时只需要通过调节轨道横杆,配合垂准仪,就可以不断地确保钢管柱的位置。
但是以上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没有考虑到使用两点一线原理进行垂直度调节时,由于受力不均衡可能吊装的钢管柱会产生扭转和不平稳状态,而这种扭转和不平稳状态会加剧垂直度调节误差的累积,进而需要反复多次调节才可能达到垂直度要求,存在劳动力配置量过大、系统误差叠加效应显著、人为操作主观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不足,不利于大自重钢管柱的安装。而且针对重力自沉式下放钢管柱的安装方式,在钢管柱下沉的过程中垂直度调节装置对钢管柱的作用力和彼此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也会对钢管柱自身结构产生损伤,并且影响钢管柱下沉速度。
公开号为CN10937197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沉桩稳固平台,包括船体一、船体二、沉桩导向架、稳桩架、卷扬机和液压扶正机构,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相对设置,沉桩导向架设置在船体一和船体二中间,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上均设有卷扬机和稳桩架,稳桩架的侧面设置液压扶正机构,稳桩架顶部设有滑轮,卷扬机的钢绳一端穿过滑轮后与桩体上的吊装耳板连接。沉桩导向架能够在沉桩过程中对钢管桩进行导向定位,不受风浪影响,并且能够通过液压扶正机构对调整钢管桩的垂直度进行调整,弥补了目前海上风电沉桩施工方法的不足,提高了单桩基础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但是该发明无法解决对钢管柱施工时的便捷对中问题。但是该发明通过液压扶正机构对钢管柱进行垂直度调节,调节精准度不够高,且在停电后通过人工对钢管柱垂直度进行调节,十分不便。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彼此间隔的第一对中部和第二对中部。所述第一对中部和/或第二对中部沿所述第一支撑体移动。优选地,第一对中部和第二对中部均设置在地表。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点一线数学原理对钢管柱调节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对中部和第二对中部之间的高度差产生扭矩进而实现钢管柱垂直度的调节。高度差决定产生扭矩的大小,如果扭矩过小使得第一调节机构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能推动钢管柱,使得钢管柱局部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一方面,尽管钢管柱属于刚性较强的建筑构件,局部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不会产生结构性损伤,但是在第一调节机构与钢管柱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下,这种较大的作用力会加剧钢管柱自身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钢管柱自身扭转和不平稳。另一方面,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也会对第一调节机构产生较大的磨损。本发明通过第一对中部和/第二对中部沿第一支撑体滑动,可以根据钢管柱和工程参数调节第一对中部与第二对中部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扭矩的大小,使得第一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实现对钢管柱垂直度的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对中部。所述第一对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受力面积的长度元件。在使用第一调节机构对钢管柱的位置进行限位时,在第一调节机构与钢管柱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下,第一调节机构的作用力会加剧钢管柱自身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钢管柱自身扭转和不平稳。钢管柱的非平稳状态自然会增加垂直度调节的难度,特别是这种非平稳状态产生的误差是累积叠加的。本发明通过长度元件增加钢管柱的受力面积改善其局部受力状态。此外,多个长度元件本身与钢管柱表面的摩擦力也能够减缓钢管柱受力而扭转的程度。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对中部设置的多个第一调节机构沿所述第一支撑体周向以彼此间隔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端部设置的多个长度元件以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端部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长度元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段。所述第一区段的一端和/或两端设置有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用于与钢管柱表面抵靠。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的中间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一侧凸起。凸起部分与钢管柱表面形成第一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区段的凸起部分设置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将所述第一区段分为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分别朝向钢管柱一侧转动。或者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分别朝向远离钢管柱一侧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区段、第一分段和/或第二分段连接的推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分段和/或第二分段具有弧度。在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分别朝向远离钢管柱一侧转动的情况下,所述铰接件朝向钢管柱一侧移动且不接触钢管柱。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一分段/第二分段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夹角随所述长度元件沿钢管柱周向延伸的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使用上述适用于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对钢管柱进行下放和垂直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作平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纵向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操作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底座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长度元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长度元件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长度元件覆盖钢管柱表面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区段的一种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工作平台使用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步骤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支撑体 2:操作台 3:支撑环
4:第一横撑 5:第二对中部 6:底座
7:第二支撑体 8:护栏 9:第一对中部
10:板体 11:第二横撑 12:第一槽体
13:第一调节机构 14:第二槽体 15:滑动体
16:架体 17:第四横撑 18:调平装置
19:开口 20:第三横撑 21:钢管柱
22:长度元件 23:第一区段 24:第二区段
25:第一空间 26:铰接件 27:推杆
231:第一分段 232:第二分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包括第一支撑体1、操作台2和底座6。优选地,第一支撑体1可以是多边形体或者圆柱体。第一支撑体1可以采用钢框架结构。例如,第一支撑体1可以是四边形体,采用矩形钢框架搭建。比如第一支撑体1是由四根H型钢构建。底座6位于第一支撑体1的底部。第一支撑体1相对底座6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台2。优选地,操作台2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的顶部。操作台2可以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朝向底座6移动。优选地,基于钢管柱21长度和工程参数调节操作台2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两点式钢管柱21垂直度调节原理,其通过在钢管柱21的轴线方向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的两个调节位置产生扭矩,进而实现对钢管柱21垂直度的调节。具体而言,两个调节位置分别是操作台2和第二对中部5,扭矩的产生会对钢管柱21产生作用力,进而迫使钢管柱21改变自身倾斜状态,从而使得钢管柱21与自然地坪垂直。而高度差决定产生扭矩的大小,如果扭矩过小使得垂直度调节装置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能推动钢管柱21,使得钢管柱21局部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垂直度调节装置可以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一方面,尽管钢管柱21属于刚性较强的建筑构件,局部承受较大的作用力不会产生结构性损伤,但是在垂直度调节装置与钢管柱21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下,这种较大的作用力会加剧钢管柱21自身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钢管柱21自身扭转和不平稳。另一方面,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也会对垂直度调节装置产生较大的磨损,并且对垂直度调节装置本身的要求规格过高,进而增加成本。本实施例通过操作台2沿第一支撑体1滑动,可以根据钢管柱21和工程参数调节操作台2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扭矩的大小,使得垂直度调节装置能够通过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实现对钢管柱21垂直度的调节。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工作平台还包括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分别设置在操作台2与底座6之间。支撑环3和第一横撑4用于稳定第一支撑体1。
优选地,操作台2设置有第一对中部9,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对中部9与底座6之间设置有第二对中部5,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钢管柱21先后穿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如图1所示,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彼此平行。通过该设置方式,可以根据两点一线的数学原理通过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操作台2可以不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对中部9沿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或者第一对中部9位置固定,第二对中部5沿第一支撑体1移动。或者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均可以沿第一支撑体1移动。通过该设置方式,操作台2不移动可以观察钢管柱21的标高情况,而第一对中部9移动可以实现根据钢管柱21和工程参数调节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进而控制扭矩的大小,使得垂直度调节装置能够通过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实现对钢管柱21垂直度的调节。
优选地,操作台2设置有板体10。板体10用于承载操作人员和第一对中部9。优选地,板体10可以采用花纹钢板制作。
优选地,操作台2还包括护栏8。护栏8环绕板体10的边沿。优选地,护栏8的高度不低于0.8m。
优选地,板体10设置有开口19。开口19用于钢管柱21的通过。开口19的横截面大于钢管柱21的横截面。开口19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开口19处设置有第一对中部9。第一对中部9以可拆卸的方式在开口19处与板体10连接。可拆卸的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铰接、卡扣连接等。
优选地,第一对中部9包括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和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横撑11设置于开口19处的板体10上。第二横撑11与板体10可拆卸地连接。第二横撑11可以是H型钢。第二横撑11设置有第一槽体12。第三横撑20通过第一槽体12与第二横撑11连接。第三横撑20可以通过第一槽体12以沿第三横撑20长度方向移动。例如,第三横撑20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槽体12螺栓连接,进而使得第三横撑20固定于第二横撑11。优选地,在开口19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分别以对称的方式设置在开口19的四周,如图3所示。例如,第二横撑11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开口19相对的两侧。第三横撑20以对称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开口19相对的两侧。优选地,第三横撑20的两个端部与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端部上的第一槽体12连接。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钢管柱21的位置。第一调节机构13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上。优选地,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机构13连接的第二槽体14。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沿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调节机构13通过第二槽体14螺栓连接第二横撑11/第三横撑20。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通过第二槽体14调节位置。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是千斤顶、调节螺杆等。第一调节机构13的数量可以是四个,分别设置在第二横撑11和第三横撑20上,如图3所示。通过该设置方式,在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时,可以通过多个第一调节机构13推动钢管柱21或者与钢管柱21抵靠/不抵靠来进行限位,进而通过对钢管柱21的定位来实现垂直度的调节。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的受力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体15。滑动体15可以保证接触面做平面方向移动。通过该设置方式,滑动体15的设置使得第一调节机构13与钢管柱21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显著减少了磨损和对钢管柱21的摩擦力,进而当钢管柱21自重下沉时,第一调节机构13可以在对钢管柱21限位的同时使其下沉更为流畅。
优选地,第二对中部5设置在支撑环3与底座6之间。第二对中部5可以对钢管柱21进行限位。优选地,第二对中部5与第一对中部9的结构相同。例如,第二对中部5设置有与第一调节机构13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机构。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以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优选地,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的方式调节钢管柱21的垂直度。优选地,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与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自然地坪垂直的方式调节钢管柱21的垂直度。
优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体1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第二支撑体7。第二支撑体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体1连接。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与底座6连接。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可以不与底座6连接。比如,第二支撑体7相对第一支撑体1的一端可以与自然地坪连接。第一方向是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第一支撑体1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1相对的两侧。第二支撑体7能够对第一支撑体1起到支撑作用。例如,第二支撑体7可以是H型钢。第一支撑体1每一侧的第二支撑体7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优选地,在底座6为矩形的情况下,第二支撑体7的端部可以设置在底座6的每个边及其延长线上。
优选地,如图4所示,底座6包括架体16和第四横撑17。优选地,底座6可以是矩形。架体16为两根平行设置的金属体。例如,架体16可以由两根H型钢。架体16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第四横撑17。多个第四横撑17之间可以平行设置或不平行设置。优选地,第二支撑体7的端部可以设置在架体16或第四横撑17上。
优选地,底座6设置有调平装置18。调平装置18可以设置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连接处。例如,可以设置4根第四横撑17。如图4所示,调平装置18设置在第四横撑17与架体16连接处的底部。调平装置18可以是千斤顶。调平装置18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工作平台的垂直度调整原理进行说明。
在钢管柱21自沉下放施工前,首先将工作平台吊放至桩孔上方。通过设置在底座6处的调平装置18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
钢管柱21吊放至工作平台中央。具体而言,可以在钢管柱21的端部标记十字中心,将钢管柱21的十字中心与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的十字中心对准后下放钢管柱21。钢管柱21依次穿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后,通过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调整钢管柱21位置,并将钢管柱21限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调节完成后,钢管柱21继续下放,通过上部操作台2的标高控制钢管柱21标高,将钢管柱21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固定。
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作平台不设置压力装置,靠灌注混凝土后的钢管柱21自重完成下沉,工作平台自身具有调平与定位功能,同时又能通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以两点原理控制钢管柱21的插入位置,并以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而且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设置有滑动体15,可以使钢管柱21下放更加流畅。此外,通过操作台2倒测标高以控制钢管柱21到达设计标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补充/改进,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实施例1中通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对钢管柱21进行垂直度调整,采用的是两点一线原理。两点一线的原理是通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高度差产生扭矩,进而通过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以限制钢管柱21位置移动的方式控制钢管柱21的垂直度。在对钢管柱21调节的过程中,钢管柱21承受两种作用力。一种作用力是钢管柱21因为处于倾斜状态,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分别与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抵靠,进而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对钢管柱21产生支撑作用力。另一种作用力是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调节钢管柱21的倾斜状态,主动对钢管柱21施加的作用力。由于钢管柱21自身重力较大,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才能够改变钢管柱21的倾斜状态。但是在第一调节机构13/第二调节机构与钢管柱21接触面积过小的情况下,这种较大的作用力会加剧钢管柱21自身受力不均衡,进而导致钢管柱21自身扭转和不平稳。如果此时钢管柱21处于吊装状态下,其自身扭转必然会导致吊装装置扭转,可能造成吊装装置的损坏。而且,吊装装置抵抗扭转的作用力也会反馈至钢管柱21,进而造成钢管柱21处于非平稳状态。由于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与钢管柱21接触,非平稳状态产生的作用力会反馈到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一方面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受到冲击,可能产生磨损进而造成误差;另一方面受到冲击可能导致工作平台已经调平的状态被破坏,进而使得多个误差累积叠加,需要多次重复调平和调节才能达到垂直度调节的要求。而且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的受力面,即与钢管柱21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滑动体15。滑动体15的设置使得钢管柱21的下放更为顺畅,但是也更容易导致钢管柱21沿自身轴线转动。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中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调节机构进行改进和补充。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长度元件22,如图5所示。长度元件22用于覆盖并接触钢管柱21表面。长度元件22可以增加第一调节机构13与钢管柱21的接触面积。长度元件22可以增加第一调节机构13的受力面积。
如图5所示,长度元件22可以设置多个,例如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优选地,多个长度元件22可以以第一调节机构13的端部为中心呈放射状的方式设置。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在进一步增加第一调节机构13与钢管柱21接触面积的同时,可以使得钢管柱21在其径向方向受力均衡,进而能够减缓钢管柱21的扭转。
参见图6,长度元件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段23。第一区段23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两个第一区段23之间设置有第二区段24。或者第一区段23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第二区段24。第二区段24用于与钢管柱21的表面抵靠,进而增加钢管柱21的受力面积。优选地,第一区段23的中间部分朝向第一调节机构13凸起,如图6所示。在第一调节机构13驱动长度元件22抵靠钢管柱21的情况下,第一区段23至少其凸起部分不抵靠钢管柱21表面,如图7所示。第一区段23的凸起部分与钢管柱21表面形成第一空间25,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空间25用于容纳钢管柱21表面的突起物和棱角。
优选地,第一区段23的凸起部分设置有铰接件26。第一区段23通过铰接件26分为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可以通过铰接件26彼此转动,如图7所示。优选地,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可以朝向钢管柱21一侧转动。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可以朝向远离钢管柱21一侧转动。通过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的相对转动可以使得第二区段24抵靠在钢管柱21的表面,进而使得长度元件22覆盖钢管柱21的表面,增加钢管柱21的受力面积,从而减缓钢管柱21受力不平衡的程度。
优选地,铰接件26设置有弹簧。通过该设置方式,能够通过弹簧的弹性势能保持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具有朝向钢管柱21一侧转动的作用力,进而在第一调节机构13推动长度元件22接触钢管柱21表面时,第二区段24能够在弹簧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自动抵靠钢管柱21的表面。
优选地,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具有一定的弧度。通过该设置方式,在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朝向远离钢管柱21一侧转动时,第一区段23的凸起部分与钢管柱21表面还能够形成第一空间25。同时第一空间25还能够用于保护铰接件26,避免铰接件26与钢管柱21的表面接触,从而铰接件26不会因为在第一调节机构13的推动下直接抵靠在钢管柱21的表面,进而产生磨损或变形。
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设置有至少一个推杆27。推杆27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机构13连接。推杆27的另一端与第二区段24连接。优选地,推杆27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分段231和/或第二分段232连接。优选地,推杆27的一端可以分别与第二区段24、第一分段231和/或第二分段232连接。推杆27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3个或者更多个。优选地,推杆27能够在第一调节机构13的控制下伸缩。通过该设置方式,第一调节机构13能够通过推杆27对第二区段24施加作用力,进而推动改变钢管柱21的垂直度,或改变钢管柱21的位置。同时,该设置方式也能够增加对钢管柱21的作用力点,进而有利于钢管柱21的受力平衡。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具有一定的弧度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转动时,铰接件26能够朝向钢管柱21一侧移动,避免阻挡推杆27。
参见图6和图7,第二区段24与第一区段23之间具有夹角。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优选地,夹角位于[90°,160°]区间内。由于第一调节机构13通过推杆27对第二区段24施加作用力,因此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朝向远离钢管柱21一侧转动,如图7所示。这种设置方式,能够避免第一区段23的凸起部分与推杆27相互阻挡。而当夹角位于[90°,160°]区间内时,有利于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朝向远离钢管柱21一侧转动。
优选地,夹角随长度元件22沿钢管柱21周向延伸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该设置方式,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即使在钢管柱21为圆柱体的情况下,夹角的逐渐减小也能够使得第二区段24贴合钢管柱21的表面,从而增加钢管柱21的受力面积。
优选地,长度元件22沿远离第一调节机构13端部的方向其宽度逐渐增加。第二区段24沿远离第一调节机构13端部的方向其宽度逐渐增加。通过该设置方式,远离施加作用力的中心方向,其与钢管柱21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增加其抵抗钢管柱21自身扭转的作用力。
参见图8,第二区段24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体15。滑动体15可以是球体。为了避免滑动体15的设置使得钢管柱21更容易扭转,滑动体15可以是圆柱体。通过该设置方式,在避免钢管柱21更容易扭转的同时也使得钢管柱21下放更为顺畅。
优选地,第二调节机构的端部同样设置有长度元件22。长度元件22的结构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相同,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平台的使用方法。该工作平台用于自重下沉式钢管柱的施工。该使用方法可以由本发明的工作平台和/或其他可替代的零部件实现。在不发生冲突/矛盾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工作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通过实施例1所提供的工作平台实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的使用方法,使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工作平台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如图9所示,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通过底座6设置的调平装置18对工作平台进行调平。
S200:在钢管柱21的中心对准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的中心后下放钢管柱21以使得钢管柱21依次穿过第一对中部9和第二对中部5。优选地,通过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和第二对中部5的第二调节机构调整钢管柱21位置,并将钢管柱21限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误差允许范围小于1/300。优选地,第一调节机构13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长度元件22。长度元件22的结构和实施方式与实施例2提供的长度元件22相同,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S300:对钢管柱21的垂直度调节完成后,钢管柱21继续下放,通过上部操作台2的标高控制钢管柱21标高,将钢管柱21下放至指定位置后固定。
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本发明说明书包含多项发明构思,诸如“优选地”、“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或“可选地”均表示相应段落公开了一个独立的构思,申请人保留根据每项发明构思提出分案申请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发明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3),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的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增加受力面积的长度元件(22),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系统包括操作台(2)和第二对中部(5),所述施工系统通过所述操作台滑动,根据所述钢管柱(21)和工程参数调节所述操作台(2)与所述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扭矩大小对所述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
所述长度元件(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区段(23),所述第一区段(23)的一端和/或两端设置有第二区段(24),所述第二区段(24)用于与钢管柱(21)表面抵靠;
所述第一区段(23)的中间部分朝向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一侧凸起,并且所述凸起部分与所述钢管柱(21)表面形成第一空间(25);
所述第一区段(23)的所述凸起部分设置有铰接件(26),所述铰接件(26)将所述第一区段(23)分为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其中,
所述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分别朝向所述钢管柱(21)一侧移动;或者,
所述第一分段(231)和第二分段(232)分别朝向远离所述钢管柱(21)一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对中部(5)彼此平行的第一对中部(9),在使用时,所述钢管柱(21)先后穿过所述第一对中部(9)和所述第二对中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部(9)包括多个第一调节机构(13),在对所述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时,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调节机构(13)推动所述钢管柱(21)或者与所述钢管柱(21)抵靠和/或不抵靠来进行限位,进而通过对所述钢管柱(21)的定位对所述垂直度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的受力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动体(15),所述滑动体(15)能够保证接触面做平面方向移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至4之一所述的钢管柱施工系统的钢管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通过钢管柱施工系统对钢管柱的垂直度进行调节,该方法包括:
通过操作台滑动,根据所述钢管柱(21)和工程参数调节所述操作台(2)与第二对中部(5)之间的距离,以控制扭矩大小对所述钢管柱(21)的垂直度进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中部(9)包括第一调节机构(13),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用于调节所述钢管柱(21)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中部(5)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结构相同的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以限制位移的方式控制所述钢管柱(21)的垂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对中部(9)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与所述第二对中部(5)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第一支撑体(1)的轴线平行的方式调节钢管柱(21)的垂直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所述第一调节机构(13)和/或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以使得所述第一对中部(9)的第一调节机构(13)与所述第二对中部(5)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连线与自然地坪垂直的方式调节所述钢管柱(21)的垂直度。
CN202210573329.1A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Active CN114908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3329.1A CN11490880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3329.1A CN11490880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CN202110181319.9A CN1129626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19.9A Division CN1129626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8803A CN114908803A (zh) 2022-08-16
CN114908803B true CN114908803B (zh) 2024-02-27

Family

ID=762846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19.9A Active CN1129626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10579205.4A Active CN11492222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地下施工平台
CN202210573329.1A Active CN114908803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319.9A Active CN112962668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自重下沉式钢管柱施工的工作平台及其使用方法
CN202210579205.4A Active CN114922225B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地下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29626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0532A (ko) * 2005-03-17 2006-09-21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지하 기둥의 수직도 조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기둥의시공방법
CN205421366U (zh) * 2015-11-03 2016-08-03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逆作法立柱垂直度调整的叠拼式加强型调垂机构
CN108930271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上海雄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打桩施工中的工程桩导向装置
CN110016914A (zh) * 2019-05-06 2019-07-16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逆作法钢管柱垂直度校正装置及钢管柱施工方法
CN111502307A (zh) * 2020-05-01 2020-08-0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地下预埋钢管柱的多向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092245A1 (ru) * 1982-09-02 1984-05-15 Специаль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Главморречстроя"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огружени свай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п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 в водной акватории
KR101436119B1 (ko) * 2012-09-11 2014-09-01 주식회사 씨엠파트너스건축사사무소 Cft 원형강관 기둥용 거치대와 이를 이용한 cft 원형강관 기둥의 설치방법
CN109371970B (zh) * 2018-11-13 2023-11-07 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沉桩稳固平台及其定位方法
CN109707175A (zh) * 2018-12-28 2019-05-0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逆作法超长钢柱高精度的自动定位调垂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863495A (zh) * 2019-12-24 2020-03-06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钢管柱插入精确定位结构及精确定位的工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00532A (ko) * 2005-03-17 2006-09-21 삼성물산 주식회사 지하 기둥의 수직도 조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하 기둥의시공방법
CN205421366U (zh) * 2015-11-03 2016-08-03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逆作法立柱垂直度调整的叠拼式加强型调垂机构
CN108930271A (zh) * 2017-05-26 2018-12-04 上海雄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打桩施工中的工程桩导向装置
CN110016914A (zh) * 2019-05-06 2019-07-16 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逆作法钢管柱垂直度校正装置及钢管柱施工方法
CN111502307A (zh) * 2020-05-01 2020-08-07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地下预埋钢管柱的多向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2225B (zh) 2024-02-27
CN114908803A (zh) 2022-08-16
CN114922225A (zh) 2022-08-19
CN112962668B (zh) 2022-06-21
CN112962668A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4003B (zh) 一种重型双肢钢柱施工工艺
CN111877345B (zh) 用于水域内钢栈桥施工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2663613A (zh) 一种格构柱的垂直度控制装置及垂直度控制方法
CN114908803B (zh) 一种钢管柱施工系统
CN109179222B (zh) 一种塔式起重机预埋节斜度及水平度控制施工方法
US7055251B1 (en) Column placement template
CN110886332A (zh) 墙体基础托换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KR100302871B1 (ko) 지하 철골빔 수직도 조정 장치
CN113356185B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车站钢管柱及其精确安装方法
CN114737607B (zh) 一种地下支撑结构施工方法
JP2002097643A (ja) スリップフォーム工法における型枠上昇制御方法
CN104047276B (zh) 一种格型钢板桩大圆筒主格板桩1/4圆筒现场拼接方法
CN219364613U (zh) 一种桩位测量定位用悬臂导向架
CN218346180U (zh) 一种smw工法桩型钢垂直度控制装置
JPH1161812A (ja) 構真柱の建て入れ装置
CN112726670B (zh) 一种适用于钢管柱工作平台的自动调平系统及方法
CN215801654U (zh) 一种单钢管立柱的精确定位可调节支架
CN212375847U (zh) 一种基坑逆作法钢构柱的定位平台
CN220687269U (zh) 逆作法钢管柱与工具柱自调式对接平台
CN216476504U (zh) 一种古建筑的整体加固结构
CN219298162U (zh) 用于沉桩导向控制的作业平台
CN220568145U (zh) 一种工程检测用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14143309U (zh) 钢桁梁落梁精确调整对位装置
CN116771365A (zh) 掘进机的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1733642A (zh) 一种基于调节机构的轨道预埋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