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8892A -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8892A
CN114898892A CN202210423690.6A CN202210423690A CN114898892A CN 114898892 A CN114898892 A CN 114898892A CN 202210423690 A CN202210423690 A CN 202210423690A CN 114898892 A CN114898892 A CN 1148988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dical institution
medical
internet
th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36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8892B (zh
Inventor
翟炯
兰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ule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98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8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8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8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8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e.g. flu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60Healthcare; Welfar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20/0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 G16Y20/40Information sensed or collected by the things relating to personal data, e.g. biometric data, records or preference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10Detection; Monito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20Analytics; Diagno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eth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属于医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医共体组织内的牵头医疗机构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信息,通过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第一医疗机构发送第一疫情防控指示、向第二医疗机构发送第二疫情防控指示;其中,第一医疗机构为医共体组织内曾接诊确诊病例的基层医疗机构,第二医疗机构为医共体内与第一医疗机构邻近的基层医疗机构;第一医疗机构根据第一疫情防控指示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防疫等级;第二医疗机构根据第二疫情防控指示提高防疫等级。本发明基于医共体组织控制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感染风险,进而提升农村的疫情防控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医共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重点探索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一体化管理,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医共体实现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县,就医更方便、看病更省钱。各地将全面推进医共体内涵建设,持续深化综合医改,为老百姓提供更便捷、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
医共体组织管理构架包括若干级医疗机机构,所述医疗机构包括县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和村级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和村级医疗机构依次存在上下级关系,且所述县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和村级医疗机构形成一医疗共同体服务网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应用于医共体组织,所述医共体组织内的每一医疗机构均设有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通过网络互联,用于所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包括以下步骤:
医共体组织内的牵头医疗机构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第一医疗机构发送第一疫情防控指示、向第二医疗机构发送第二疫情防控指示;其中,所述第一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组织内曾接诊确诊病例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第二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内与所述第一医疗机构邻近的基层医疗机构;
所述第一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一疫情防控指示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防疫等级;
所述第二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二疫情防控指示提高防疫等级。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所述诊疗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症状和健康数据,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年龄、居住地址和活动轨迹;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发送所述预警信息,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居住地址和/或活动轨迹确定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预警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年龄确定的年龄段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症状确定参考症状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健康数据确定的参考健康数据;
其中,所述健康数据为医疗检测仪器检测到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之前,还包括: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生工作平台和/或护士工作平台和/或挂号系统发送的所述年龄、居住地址、症状和活动轨迹。
可选的,所述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搜索触发指令在所述医疗机构的局域网内搜索所述医疗检测仪器;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绑定请求;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在接收到所述绑定请求后发送的确认反馈,所述确认反馈是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生成并发送;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基于所述确认反馈建立与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以传输所述健康数据。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的症状和/或健康参数,确定传染病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所述活动轨迹,确定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确定传染病的传染风险;
根据所述影响程度和所述传染风险确定传染病的风险等级,并将所述风险等级加入所述预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根据信息种类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对应关系调用对应的统计分析算法,对所述有限集表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格式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清洗和格式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针对处理后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根据参数映射格式进行映射。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包括:
获取使用先验数据建立的贝叶斯网络;
将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输入至所述贝叶斯网络,计算传染病的风险等级;
在所述风险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预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建立与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的TCP连接;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之前,还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存储空间内建立信息种类列表,并在所述种类列表中建立多个数据项,每一所述数据项用于存储一项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数据项中建立刻面列表,在所述刻面列表中建立多个刻面,每一所述刻面用于存储不同区间内的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包括: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数据,根据所属的区间存储至对应的所述数据项中的对应刻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在医共体组织架构下,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情况,及时对相关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邻近的相关基层医疗机构的防疫等级,防止传染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传播,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医共体组织内牵头医疗机构针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预警方法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除非上下文明确指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等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使用“包括”和/或“包含”等术语时,是意图说明存在该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他组合的存在或增加。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应用于医共体组织,所述医共体组织内的每一医疗机构均设有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通过网络互联,用于所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医共体组织内的牵头医疗机构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第一医疗机构发送第一疫情防控指示、向第二医疗机构发送第二疫情防控指示;其中,所述第一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组织内曾接诊确诊病例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第二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内与所述第一医疗机构邻近的基层医疗机构;
S2:所述第一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一疫情防控指示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防疫等级;
S3:所述第二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二疫情防控指示提高防疫等级。
本实施例中,在医共体组织架构下,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情况,及时对相关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邻近的相关基层医疗机构的防疫等级,防止传染病在基层医疗机构传播,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风险。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
S4: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
S5: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所述诊疗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症状和健康数据,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年龄、居住地址和活动轨迹;
S6: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发送所述预警信息,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居住地址和/或活动轨迹确定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预警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年龄确定的年龄段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症状确定参考症状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健康数据确定的参考健康数据;
其中,所述健康数据为医疗检测仪器检测到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医共体组织内的牵头医疗机构针对服务区域已经核实的确诊病例搜集其相关信息(包括健康参数数据、基本信息和流调所需信息),包括从曾接诊确诊病例的基层医疗机构搜集相关信息,从而可以快速分析出传染病的风险等级等,从而及时向基层医疗机构发出预警,以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传染风险。
具体的,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例如可以包括血压仪、心电图仪、体温计、超声检测仪、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X射线检测设备等。所述健康数据也可以称为健康指标参数数据,例如包括体温、血压、心电信息、通过实验室检测仪器得到的血常规数据和尿常规等,还可以包括影像检测得到的数据等,这里不作详举。
所述健康数据还可以包括各项健康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信息,即传染病的病程进展情况。第一信息还可以包括性别、既往病史、工作地址等等,这里不再详举。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是指牵头医疗机构直接从接诊病人获取的信息,而不是其他医疗机构通过接诊收集然后传输过来的信息。
具体的,各医疗机构的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包括人机交互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接收各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或就诊者输入的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通信模块可以定期或受事件触发将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发送至其他医疗机构的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通信模块还可以接收其他医疗机构的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数据或信息(例如疫情防控指示)。
另外,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医疗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医疗机构。当然,还可以发送至医共体组织内的其他基层医疗机构。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之前,还包括: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生工作平台和/或护士工作平台和/或挂号系统发送的所述年龄、居住地址、症状和活动轨迹。
本实施例中,各医疗机构内的各种医疗检测仪器均通过网络与该医疗机构内的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通信连接,在使用医疗检测仪器检测后,该医疗检测仪器会将检测到的健康数据与检测对象的标识发送至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检测对象的标识例如可以是检测对象在该医疗机构内的就诊编号、身份证号或社保编号等,检测对象的标识可以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输入至医疗检测仪器,也可以是通过射频识别检测对象的就诊卡(可以是社保卡或医院内部的就诊卡)输入至医疗检测仪器。
另外,医疗检测仪器还会记录检测时间,并与检测到的健康数据绑定,从而在向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检测到的健康数据时还包括对应的检测时间。
本实施例中,每一医疗机构实时搜集就诊者的相关信息,并存储,从而可以在需要时及时调用,节省时间。
可选的,所述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搜索触发指令在所述医疗机构的局域网内搜索所述医疗检测仪器;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绑定请求;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在接收到所述绑定请求后发送的确认反馈,所述确认反馈是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生成并发送;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基于所述确认反馈建立与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以传输所述健康数据。
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还会向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秘钥,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在发送所述健康数据时先使用所述秘钥进行加密再发送。
另外,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还根据所述医疗检测仪器检测的健康数据类型和检测操作规范,确定针对所述医疗检测仪器的数据传输限制,例如数据传输速率上限、数据量上限等,以避免医疗检测仪器向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非正常传输大量数据。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的症状和/或健康参数,确定传染病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所述活动轨迹,确定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确定传染病的传染风险;
根据所述影响程度和所述传染风险确定传染病的风险等级,并将所述风险等级加入所述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历史记录的诊疗信息确定传染病对人体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各医疗机构历史记录的第一信息确定传染病的传染风险,从而确定传染病的风险等级,并根据传染病的风险等级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相应的预警,使得预警更加准确。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根据信息种类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对应关系调用对应的统计分析算法,对所述有限集表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步骤可以由牵头医疗机构的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执行,也可以由牵头医疗机构内的服务器执行。
本实施例中,对医共体组织内汇总的信息进行处理,便于后续的自动化分析处理,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可选的,所述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格式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清洗和格式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针对处理后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根据参数映射格式进行映射。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处理,使得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格式统一,方便后续的统计。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包括:
获取使用先验数据建立的贝叶斯网络;
将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输入至所述贝叶斯网络,计算传染病的风险等级;
在所述风险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预警信息。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贝叶斯算法进行传染病的风险等级的确定,使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也更加准确。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建立与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的TCP连接;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之前,还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存储空间内建立信息种类列表,并在所述种类列表中建立多个数据项,每一所述数据项用于存储一项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数据项中建立刻面列表,在所述刻面列表中建立多个刻面,每一所述刻面用于存储不同区间内的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包括: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数据,根据所属的区间存储至对应的所述数据项中的对应刻面。
本实施例中,在存储时即对数据进行分类、分项和分区间存储,从而方便后续统计时的数据调取,提供统计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在医共体组织下,牵头医疗机构实时收集基层医疗机构采集的接诊者的医疗信息、以及接诊者的基本信息和流调所需要的活动轨迹信息等,从而节省信息收集所需花费的时间,进而在出现确诊病例后自动、及时地执行疫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医共体组织,所述医共体组织内的每一医疗机构均设有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通过网络互联,用于所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包括以下步骤:
医共体组织内的牵头医疗机构根据确诊的传染病例信息,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第一医疗机构发送第一疫情防控指示、向第二医疗机构发送第二疫情防控指示;其中,所述第一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组织内曾接诊确诊病例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第二医疗机构为所述医共体内与所述第一医疗机构邻近的基层医疗机构;
所述第一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一疫情防控指示进行全面消杀并提高防疫等级;
所述第二医疗机构根据所述第二疫情防控指示提高防疫等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所述诊疗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症状和健康数据,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确诊病例的年龄、居住地址和活动轨迹;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发送所述预警信息,所述第三医疗机构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居住地址和/或活动轨迹确定的基层医疗机构;所述预警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年龄确定的年龄段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症状确定参考症状和/或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确诊病例的健康数据确定的参考健康数据;
其中,所述健康数据为医疗检测仪器检测到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以及第三医疗机构之前,还包括: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
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生工作平台和/或护士工作平台和/或挂号系统发送的所述年龄、居住地址、症状和活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医疗机构内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与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网络互联的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的所述健康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搜索触发指令在所述医疗机构的局域网内搜索所述医疗检测仪器;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向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发送绑定请求;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医疗检测仪器在接收到所述绑定请求后发送的确认反馈,所述确认反馈是基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生成并发送;
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基于所述确认反馈建立与所述医疗检测仪器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以传输所述健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诊疗信息中的症状和/或健康参数,确定传染病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中确诊病例的所述活动轨迹,确定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根据所述确诊病例之间的关系确定传染病的传染风险;
根据所述影响程度和所述传染风险确定传染病的风险等级,并将所述风险等级加入所述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头医疗机构根据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以及所述牵头医疗机构自身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确定预警信息,包括:
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根据信息种类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对应关系调用对应的统计分析算法,对所述有限集表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
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随机有限集统计模型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进行统一建模与表示,得到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有限集表示数据之前,还包括:
根据预设格式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进行清洗和格式归一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针对处理后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根据参数映射格式进行映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统计结果确定所述预警信息,包括:
获取使用先验数据建立的贝叶斯网络;
将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信息对应的统计结果,输入至所述贝叶斯网络,计算传染病的风险等级;
在所述风险等级大于预设等级的情况下,生成所述预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头医疗机构通过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获取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信息和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建立与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之间的TCP连接;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接收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发送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之前,还包括: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存储空间内建立信息种类列表,并在所述种类列表中建立多个数据项,每一所述数据项用于存储一项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在所述数据项中建立刻面列表,在所述刻面列表中建立多个刻面,每一所述刻面用于存储不同区间内的数据;
所述牵头医疗机构的所述物联网信息交互平台将接收到的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存储至对应的存储空间内,包括:
针对所述诊疗信息和所述第一信息中的每一项数据,根据所属的区间存储至对应的所述数据项中的对应刻面。
CN202210423690.6A 2021-12-30 2022-04-22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8988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7136X 2021-12-30
CN202111637136 2021-12-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8892A true CN114898892A (zh) 2022-08-12
CN114898892B CN114898892B (zh) 2024-02-13

Family

ID=82717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3690.6A Active CN114898892B (zh) 2021-12-30 2022-04-22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889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2627A (ja) * 2000-02-07 2001-08-17 Toshikimi Sakaemoto 医療機関の検索、予約及び診療進行状況の確認、通知システム
JP2001344347A (ja) * 2000-06-02 2001-12-14 Motohisa Ota ネットワーク・メディカルケア・システム
CN105468884A (zh) * 2014-09-02 2016-04-06 扬州市三园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协同医疗平台
CN111383762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李大旭 一种全民健康数据监管平台
CN113053514A (zh) * 2021-03-26 2021-06-29 嘉兴市第二医院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城市医联体系统
WO202118441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吴刚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统
CN113627746A (zh) * 2021-07-21 2021-11-09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医共体新发重大传染病管理指挥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22627A (ja) * 2000-02-07 2001-08-17 Toshikimi Sakaemoto 医療機関の検索、予約及び診療進行状況の確認、通知システム
JP2001344347A (ja) * 2000-06-02 2001-12-14 Motohisa Ota ネットワーク・メディカルケア・システム
CN105468884A (zh) * 2014-09-02 2016-04-06 扬州市三园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协同医疗平台
CN111383762A (zh) * 2018-12-29 2020-07-07 李大旭 一种全民健康数据监管平台
WO2021184411A1 (zh) * 2020-03-20 2021-09-23 吴刚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统
CN113053514A (zh) * 2021-03-26 2021-06-29 嘉兴市第二医院 基于5g通信技术的智慧城市医联体系统
CN113627746A (zh) * 2021-07-21 2021-11-09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 医共体新发重大传染病管理指挥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HAMMAD MERAJ等: "《A Critical Review of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 using IOT Sensors》",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余文;刘桂珍;黄寅朔;: "基于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平台的慢性传染病患者的后续治疗", 中国卫生统计, no. 05, pages 887 - 889 *
贺永超等: "《探讨移动互联网结合区块链技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医联体联合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卫生职业教育 *
郗群;王绍军;: "基于云平台的"医联体"运营模式", 中国集体经济, no. 31 *
黄尚武;孙利玲;王文芬;罗东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医疗"对颈腰痛患者指导实践与讨论", 颈腰痛杂志, no. 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8892B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3513B (zh) 在实时监视系统中基于病例的效果预测
US6278999B1 (e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personal health digitizers
CN1541612B (zh) 用于从远程站点提供医生援助的电子医院系统
US628392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asthma severity
KR101051263B1 (ko) 만성질환자를 위한 재택 원격 가정 간호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500654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aptur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during a 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procedure
US20040153341A1 (en) System for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orders related to healthcare treatment or services
US2011021593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preting medical image data
CN106169022A (zh) 全科医生健康管理系统
KR100691513B1 (ko) 유무선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의료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방법
JP2005527884A (ja) 生物学的データ管理およびデータ解析ツール提供用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70028931A (ko) 조영제-기반의 의료 절차에서 부작용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8209891A (zh) 远程健康医疗监测方法及系统
KR100737382B1 (ko) 의료 진단 데이터 연산방법
Balkrishnan et al. Capitation payment, length of visit, and preventive services: evidence from a national sample of outpatient physicians
US201300356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igital health screening form
CN115240801A (zh) 基于智慧化问卷调查的医疗满意度监管系统及方法
KR101225553B1 (ko) 의료기기의 의료 기록과 피검사자 id를 맵핑하는 전자의무기록 시스템
KR101992919B1 (ko) 관절 검진 시스템
JP2004258978A (ja) バーチャルペーシェントシステム、情報提供システム及び医療情報提供方法
CN114898892B (zh) 基于物联网系统的基层医共体医疗机构感染风险控制方法
JP2000099605A (ja) 健診情報分析サーバ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健康情報システム
KR20120072464A (ko) 환자 및 의료진을 위한 모바일 기반 천식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60060807A (ko) 환자관리 시스템, 환자관리 서버, 환자단말기 및 그 환자관리 방법
JP2002269231A (ja) 臨床データ解析処理方法、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6

Address after: 100162 201-2, Floor 2, Building 1, Hongkun Financial Valley, Xihongmen Town,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Fule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62 3rd floor, building 7, yard 2, Hongye East Roa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Fu Yun Cloud Data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