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7363A -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7363A
CN114897363A CN202210521325.9A CN202210521325A CN114897363A CN 114897363 A CN114897363 A CN 114897363A CN 202210521325 A CN202210521325 A CN 202210521325A CN 114897363 A CN114897363 A CN 114897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th
employee
enterprise
analysis
atten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13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ch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ch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ch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ch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13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7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7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8Performance of employee with respect to a job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5Human resources
    • G06Q10/1053Employment or hi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涉及企业管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登记记录,并将信息记录到分析模块内;S2:通过考勤模块对企业员工进行考勤,考勤模块能够将考勤数据发送给分析主机。本发明,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然后通过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并在员工后续工作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在月底时,通过分析模块计算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防止企业管理出现波动,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企业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其每月的任务量往往直接由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预估,这导致每月的任务量与完成量会出现较大偏差,导致企业需要通过加班或是加订单的方式进行调整,不便于管理人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登记记录,并将信息记录到分析模块内;
S2:通过考勤模块对企业员工进行考勤,考勤模块能够将考勤数据发送给分析主机;
S3:通过分析模块对各个员工的考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表格;
S4: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并通过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平均工作效率及该月的工作时长,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然后通过分配模块将该月的任务量分配给各员工;
S5:通过分配模块对各个员工该月的任务量进行分配,将其分为每日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当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将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
S6:管理人员能够对各个员工每日的工作量进行人工调整,分析模块能够记录管理人员调整后的各个员工的工作量,并在后续重新分配调整各个员工的工作量;
S7:该月结束后,分析模块能够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判断各个员工的工作量是否达标,并分析生成表格,以便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奖惩处理。
S8:在生成表格的同时,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同时在后续分配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分配。
为了获取足够信息,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1中员工信息包括职位、年龄、工龄、指纹、面部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为了进行考勤,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2中考勤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打卡设备和面部识别打卡设备。
为了方便管理人员查看员工上班时间,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3中生成的表格需要显示各个员工每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工作时长和每月的平均工作时长及该月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迟到早退时间。
为了方便管理人员及时管理考勤异常的员工,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3中在员工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早退时间超出预设值后,分析主机能够将考勤不合格人员的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管理。
为了准确计算工作时长,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4中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需根据该月的日数、法定节假日、每日的工作时长,以及企业在该月开展的活动综合分析计算该月的工作时长。
为了准确计算企业该的任务量,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4中计算企业该月的任务量时,对于新员工可以采用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进行计算,而对于老员工,则采用前月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
为了防止员工未能完成该月的工作量,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5分析模块能够分析判断各个员工每周内完成当日工作量的数量,当员工于一周内多次未完成每日的工作量时,分析模块能够将该员工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为了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看,本发明的改进有,所述S7中生成的表格内容包括各个员工该月的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考勤模块对员工进行考勤,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各个员工的考勤数据,在员工考勤数据发送异常时,能够将员工信息及时发送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管理,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然后通过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并在员工后续工作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在月底时,通过分析模块计算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防止企业管理出现波动,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登记记录,并将信息记录到分析模块内。
登记的员工信息包括职位、年龄、工龄、指纹、面部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登记的员工信息判断员工的状态,以及及时联系员工,对员工进行管理。
S2:通过考勤模块对企业员工进行考勤,考勤模块能够将考勤数据发送给分析主机。
考勤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打卡设备和面部识别打卡设备,以便达到较好的考勤效果,方便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工作时长进行管理。
S3:通过分析模块对各个员工的考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表格。
生成的表格需要显示各个员工每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工作时长和每月的平均工作时长及该月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迟到早退时间,在员工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早退时间超出预设值后,分析主机能够将考勤不合格人员的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管理,以便员工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考勤状态。
S4: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并通过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平均工作效率及该月的工作时长,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然后通过分配模块将该月的任务量分配给各员工。
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需根据该月的日数、法定节假日、每日的工作时长,以及企业在该月开展的活动综合分析计算该月的工作时长,计算企业该月的任务量时,对于新员工可以采用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进行计算,而对于老员工,则采用前月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能够精准的计算出该月的任务量,从而方便管理人员对企业进行管理。
S5:通过分配模块对各个员工该月的任务量进行分配,将其分为每日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当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将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
分析模块能够分析判断各个员工每周内完成当日工作量的数量,当员工于一周内多次未完成每日的工作量时,分析模块能够将该员工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处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对未能完成工作量的员工进行管理,以便企业该月的任务量能够完成。
S6:管理人员能够对各个员工每日的工作量进行人工调整,分析模块能够记录管理人员调整后的各个员工的工作量,并在后续重新分配调整各个员工的工作量。
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调整各个员工的工作量,防止部分员工无法完成工作量,或是工作量较少,以便整个企业的任务量能够被完成。
S7:该月结束后,分析模块能够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判断各个员工的工作量是否达标,并分析生成表格,以便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奖惩处理。
生成的表格内容包括各个员工该月的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以便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表格查看各个员工的工作状态,从而方便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处。
S8:在生成表格的同时,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同时在后续分配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分配。
以便后续计算企业的月任务量时,能够计算的更加准确,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工作原理:通过考勤模块对员工进行考勤,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各个员工的考勤数据,在员工考勤数据发送异常时,能够将员工信息及时发送给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进行管理,并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然后通过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并在员工后续工作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每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在月底时,通过分析模块计算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防止企业管理出现波动,以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企业员工的信息进行登记记录,并将信息记录到分析模块内;
S2:通过考勤模块对企业员工进行考勤,考勤模块能够将考勤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
S3:通过分析模块对各个员工的考勤数据进行处理,并生成表格;
S4:通过分析模块,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并通过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然后根据平均工作效率及该月的工作时长,计算生成企业该月的任务量,然后通过分配模块将该月的任务量分配给各员工;
S5:通过分配模块对各个员工该月的任务量进行分配,将其分为每日的工作量,同时通过记录模块记录各个员工当日完成的工作量,并将数据发送给分析模块;
S6:管理人员能够对各个员工每日的工作量进行人工调整,分析模块能够记录管理人员调整后的各个员工的工作量,并在后续重新分配调整各个员工的工作量;
S7:该月结束后,分析模块能够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判断各个员工的工作量是否达标,并分析生成表格,以便管理人员对员工进行奖惩处理;
S8:在生成表格的同时,生成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在后续再次计算企业的当月的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以便计算结果较为精准,同时在后续分配任务量时,能够根据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员工信息包括职位、年龄、工龄、指纹、面部信息、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考勤模块包括指纹识别打卡设备和面部识别打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生成的表格需要显示各个员工每日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工作时长和每月的平均工作时长及该月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迟到早退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员工的考勤不合格次数及早退时间超出预设值后,分析主机能够将考勤不合格人员的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管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分析该月的工作时长需根据该月的日数、法定节假日、每日的工作时长,以及企业在该月开展的活动综合分析计算该月的工作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计算企业该月的任务量时,对于新员工可以采用网络大数据获取同类型企业员工的平均工作效率进行计算,而对于老员工,则采用前月的工作效率进行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分析模块能够分析判断各个员工每周内完成当日工作量的数量,当员工于一周内多次未完成每日的工作量时,分析模块能够将该员工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进行人工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生成的表格内容包括各个员工该月的总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CN202210521325.9A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Pending CN114897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1325.9A CN114897363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1325.9A CN114897363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7363A true CN114897363A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2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1325.9A Pending CN114897363A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73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2771A (zh) * 2022-09-16 2022-11-25 亿家商业科创产业管理(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内企业效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502806A (zh) * 2023-06-26 2023-07-28 辰风策划(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企业信息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17455181A (zh) * 2023-11-09 2024-01-26 济南源天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企业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2771A (zh) * 2022-09-16 2022-11-25 亿家商业科创产业管理(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内企业效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502806A (zh) * 2023-06-26 2023-07-28 辰风策划(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企业信息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16502806B (zh) * 2023-06-26 2023-09-05 辰风策划(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企业信息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CN117455181A (zh) * 2023-11-09 2024-01-26 济南源天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企业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9736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US10657499B1 (en) Time tracking device and method
US73674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ttendance of a group of employees
CN110751741A (zh) 建筑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CN106600734A (zh) 一种考勤打卡的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移动端和服务端
CN209657363U (zh) 一种考勤管理系统
CN111898995A (zh) 考勤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12132535A (zh) 一种智慧生产园区管理系统
CN108241529A (zh) 薪资计算方法、应用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712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07610261B (zh) 一种能够进行工地进退场管理的系统
CN113849737A (zh) 一种画像数据处理方法
CN107564118A (zh) 一种智能手机指纹考勤系统
CN116611792A (zh)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用全过程追踪系统
CN115907704A (zh)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548563A (zh) 员工状态判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5345587A (zh) 一种基于bim和大数据的工程成本管控系统
CN115422421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用智慧校园数据管理平台系统
CN113642977A (zh) 一种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管控系统和方法
CN111461947A (zh) 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矫正自助服务系统
CN107833018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企业管理系统
CN111667251A (zh) 一种基于实名制考勤数据的工资发放方法及装置
CN109949003A (zh) 一种数字签名技术的政务办理时限管理方法
CN216118844U (zh) 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CN117709911B (zh) 一种考勤管理系统和考勤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