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7704A -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7704A
CN115907704A CN202211564928.3A CN202211564928A CN115907704A CN 115907704 A CN115907704 A CN 115907704A CN 202211564928 A CN202211564928 A CN 202211564928A CN 115907704 A CN115907704 A CN 1159077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endance
data
transmission channel
unit
r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49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忠
刘利敏
郭清龙
李嘉婧
张昌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dao Xinzhi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dao Xinzhi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dao Xinzhi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dao Xinzhi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649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77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7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77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考勤管理技术领域,为了利用解决现有的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因此对于员工日常工作、上工情况的管理较为薄弱,也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纠纷的问题。通过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防止出现打卡遗漏,提高打卡的准确性,有效管理员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提出对于员工考勤管理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工打卡制度,记录员工上工详细情况,已达到对员工行为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考勤打卡业务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信息丢失,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考勤记录的真实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考勤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进城务工人员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许多进城务工人员进入黄金工业,承包各项工程,由于民工的流动性大、季节性强,而且技术水平低、安全素质差,在安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为加强民工的安全管理,特制订本制度,建立施工企业支付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约束和保障机制。
由于目前对于建筑承包商、劳务公司、员工管理形式过于简单、缺少有效的监管制度,因此对于员工日常工作、上工情况的管理较为薄弱,也因此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社会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防止出现打卡遗漏,提高打卡的准确性,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有效管理员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提出对于员工考勤管理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工打卡制度,记录员工上工详细情况,已达到对员工行为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考勤打卡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丢失,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考勤记录的真实准确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包括考勤管理系统和请假申请管理系统,所述考勤管理系统分为监控系统、范围确定系统、加密系统和考勤记录系统,范围确定系统用于总包方设置考勤打卡范围,监控系统分布在范围确定系统确认的范围内,考勤记录系统用于记录在工人员的出勤记录,并通过加密系统对在工人员的考勤打卡业务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监控系统针对范围确定系统确认的范围内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并对施工进度进行监察;
监控系统由多组摄像设备组成,多组摄像设备均与用于监控管理的系统进行对接,并将每天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存储;
范围确定系统对施工场地的考勤范围进行计算规划,并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内。
进一步地,考勤记录系统包括考勤方式设置单元、范围变更单元、数据记录单元、查勤单元、考勤数据修改单元、组织机构化分单元和考勤规则设定单元;
所述考勤方式设置单元分别与数据记录单元、范围变更单元和考勤数据修改单元连接,考勤数据修改单元与数据记录单元连接;
范围变更单元对确定考勤后的范围进行规定,且可对确定后的考勤范围进行更改;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记录考勤方式设置单元确定考勤方式后的考勤数据,考勤数据修改单元可对数据记录单元内记载的考勤记录进行修正;
考勤规则设定单元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
进一步地,考勤方式设置单元分为拍照考勤、定位考勤和打卡考勤,拍照考勤依托成熟的互联网、3G通信技术,使用虹膜或面部识别议,采集建筑工人的虹膜或面部生物部位图像信息,做到上下班考勤,并将考勤时间及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提供有效的出勤管理依据,在工作时,通过拍照进行面部识别对比进行上班打卡;
所述定位打卡通过网络信号进行实时定位,当网络定位器锁定识别的位置与上班的考勤位置相同时完成考勤;
所述打卡考勤通过准备多组电子识别卡,并在每组电子识别卡内储存每位工人的信息,在考勤处设置有考勤打卡机,通过考勤打卡机对不同员工的电子识别卡进行识别记录打卡。
进一步地,组织机构化分单元根据改进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而设计,并重点利用了角色,密级和范畴的概念,设计了不仅能根据角色来控制用户所能操作的模块,而且还可以根据操作范围来控制在这个模块中的权限大小,实现了权限的二级联合控制,权限访问控制的功能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角色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用户特权等。
进一步地,请假申请管理系统分为申请提交系统、审批单元和上传单元,申请提交系统分别与审批单元和上传单元连接,工人可通过申请提交系统提高请假或者退工申请,由直接管理人员通过审批单元进行审批,当审批成功后将,请假或者退工人员信息通过上传单元传输到考勤管理系统内进行考勤计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范围确定系统基于多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内;所述范围确定系统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
将建立传输通道请求基于透传的传输方式传输至所述考勤记录系统;
接收所述考勤记录系统对所述建立传输通道请求的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建立若干个传输通道;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各个传输信道的信道带宽并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生成信道优先级表;
筛选模块,用于:
确定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根据所述信道优先级表确定各个第一目标传输信道的带宽,并计算出总带宽;
根据考勤范围数据的属性信息及预设的传输规则,确定标准总带宽;
将考勤范围数据基于第一目标传输信道进行划分,将第一划分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
将所述总带宽与所述标准总带宽进行比较,在确定所述总带宽小于标准总带宽且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预设时间段后,对除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外的其他传输信道获取接收功率值,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功率值;筛选出所述接收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二目标传输信道;
划分模块,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在预设时间段的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数据及所述考勤记录系统对预设时间段获取的接收数据,确定重传数据;
根据所述已传输数据及考勤范围数据,确定未传输数据;
将所述重传数据及所述未传输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及所述第二目标传输信道的信道数量之和进行重新划分,将第二划分数据基于分配的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或第二目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范围确定系统基于优选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内;所述范围确定系统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
在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前,确定传输信道集合;
获取所述考勤范围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在预设测试数据库中,确定测试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基于传输信道集合中的各个传输信道分别进行传输,获取每个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信息,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筛选出最大的评估值对应的传输信道,作为优选传输信道;
将所述考勤范围数据基于所述优选传输信道传输至考勤记录系统;
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包括:
计算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V:
其中,D1为传输信道的可用带宽;P1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信号功率;P2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噪声功率;
根据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计算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G:
其中,f()为标准高斯分布的微积分函数;L为测试数据的大小;D2为传输信道的总带宽;n为检测时刻的数量;ti为在第i时刻检测到的丢包数。
本发明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包括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
S2: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内,加密系统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
S4: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
S5: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
S6:在施工人员中分组,并对每组施工人员中选出一人当班组长、实现对每组施工人员进行管控,当施工人员需要请假时,需向班组长、或直属上级工长、领队提交请假申请,班组长、工长或者领队可以审批通过和拒绝,通过后请假成功,拒绝后请假不生效。
进一步地,针对S2中加密系统的加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考勤打卡分若干个业务单元,以工程项目每个工作日为一个业务单元;
S202:在每个业务单元内部可有多个员工打卡,在该项目当日第一次打卡发生时,系统根据对应数据采用MD5的方式进行加密并存入下次打卡中,以此类推,直至本单元内所以有打卡完成,并生成整个单元的业务key值;
S203:每个单元产生的业务key值,下一单元业务产生时将上一单元的key值写入本单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范围确定系统对施工场地的考勤范围进行计算规划,并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内,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防止出现打卡遗漏,提高打卡的准确性;
2、本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考勤规则设定单元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内,加密系统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有效管理员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提出对于员工考勤管理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工打卡制度,记录员工上工详细情况,已达到对员工行为情况的监督管理;
3、本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在每个业务单元内部可有多个员工打卡,在该项目当日第一次打卡发生时,系统根据对应数据采用MD5的方式进行加密并存入下次打卡中,以此类推,直至本单元内所以有打卡完成,并生成整个单元的业务key值,每个单元产生的业务key值,下一单元业务产生时将上一单元的key值写入本单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考勤打卡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丢失,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考勤记录的真实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考勤管理系统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的考勤记录系统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的考勤管理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请假申请管理系统模块图;
图6为本发明的请假申请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加密系统加密流程图。
图中:1、考勤管理系统;11、监控系统;12、范围确定系统;13、加密系统;14、考勤记录系统;141、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2、范围变更单元;143、数据记录单元;144、查勤单元;145、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6、组织机构化分单元;147、考勤规则设定单元;2、请假申请管理系统;21、申请提交系统;22、审批单元;23、上传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包括考勤管理系统1和请假申请管理系统2,考勤管理系统1分为监控系统11、范围确定系统12、加密系统13和考勤记录系统14,范围确定系统12用于总包方设置考勤打卡范围,监控系统11分布在范围确定系统12确认的范围内,考勤记录系统14用于记录在工人员的出勤记录,并通过加密系统13对在工人员的考勤打卡业务进行加密。
监控系统11针对范围确定系统12确认的范围内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并对施工进度进行监察;
监控系统11由多组摄像设备组成,多组摄像设备均与用于监控管理的系统进行对接,并将每天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存储;
范围确定系统12对施工场地的考勤范围进行计算规划,并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防止出现打卡遗漏,提高打卡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3-图4,考勤记录系统14包括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范围变更单元142、数据记录单元143、查勤单元144、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组织机构化分单元146和考勤规则设定单元147;
所述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分别与数据记录单元143、范围变更单元142和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连接,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与数据记录单元143连接;
范围变更单元142对确定考勤后的范围进行规定,且可对确定后的考勤范围进行更改;
数据记录单元143用于记录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确定考勤方式后的考勤数据,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可对数据记录单元143内记载的考勤记录进行修正;
考勤规则设定单元147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14内,加密系统13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有效管理员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提出对于员工考勤管理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工打卡制度,记录员工上工详细情况,已达到对员工行为情况的监督管理。
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分为拍照考勤、定位考勤和打卡考勤,拍照考勤依托成熟的互联网、3G通信技术,使用虹膜或面部识别议,采集建筑工人的虹膜或面部生物部位图像信息,做到上下班考勤,并将考勤时间及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提供有效的出勤管理依据,在工作时,通过拍照进行面部识别对比进行上班打卡;
定位打卡通过网络信号进行实时定位,当网络定位器锁定识别的位置与上班的考勤位置相同时完成考勤;
打卡考勤通过准备多组电子识别卡,并在每组电子识别卡内储存每位工人的信息,在考勤处设置有考勤打卡机,通过考勤打卡机对不同员工的电子识别卡进行识别记录打卡,有效地提高人员信息识别、考勤、门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远距离无接触自动识别,通过设置多种考勤方式,提高考勤精确性,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提高考勤方式的适配性。
组织机构化分单元146根据改进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而设计,并重点利用了角色,密级和范畴的概念,设计了不仅能根据角色来控制用户所能操作的模块,而且还可以根据操作范围来控制在这个模块中的权限大小,实现了权限的二级联合控制,权限访问控制的功能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角色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用户特权等。
请参阅图5-图6,请假申请管理系统2分为申请提交系统21、审批单元22和上传单元23,申请提交系统21分别与审批单元22和上传单元23连接,工人可通过申请提交系统21提高请假或者退工申请,由直接管理人员通过审批单元22进行审批,当审批成功后将,请假或者退工人员信息通过上传单元23传输到考勤管理系统1内进行考勤计算,通过系统可以在线上进行请假和退工,避免了走线下流程和审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基于多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
将建立传输通道请求基于透传的传输方式传输至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
接收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对所述建立传输通道请求的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建立若干个传输通道;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各个传输信道的信道带宽并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生成信道优先级表;
筛选模块,用于:
确定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根据所述信道优先级表确定各个第一目标传输信道的带宽,并计算出总带宽;
根据考勤范围数据的属性信息及预设的传输规则,确定标准总带宽;
将考勤范围数据基于第一目标传输信道进行划分,将第一划分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
将所述总带宽与所述标准总带宽进行比较,在确定所述总带宽小于标准总带宽且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预设时间段后,对除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外的其他传输信道获取接收功率值,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功率值;筛选出所述接收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二目标传输信道;
划分模块,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在预设时间段的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数据及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对预设时间段获取的接收数据,确定重传数据;
根据所述已传输数据及考勤范围数据,确定未传输数据;
将所述重传数据及所述未传输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及所述第二目标传输信道的信道数量之和进行重新划分,将第二划分数据基于分配的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或第二目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建立模块,用于:将建立传输通道请求基于透传的传输方式传输至所述考勤记录系统;接收所述考勤记录系统对所述建立传输通道请求的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建立若干个传输通道;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各个传输信道的信道带宽并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生成信道优先级表;筛选模块,用于:确定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根据所述信道优先级表确定各个第一目标传输信道的带宽,并计算出总带宽;总带宽为各个第一目标传输信道的带宽之和。根据考勤范围数据的属性信息及预设的传输规则,确定标准总带宽;属性信息包括大小、类型等。预设的传输规则为属性信息-带宽对应表。将考勤范围数据基于第一目标传输信道进行划分,将第一划分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将所述总带宽与所述标准总带宽进行比较,在确定所述总带宽小于标准总带宽且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预设时间段后,对除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外的其他传输信道获取接收功率值,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功率值;筛选出所述接收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二目标传输信道;划分模块,用于:获取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在预设时间段的已传输数据;根据所述传输数据及所述考勤记录系统对预设时间段获取的接收数据,确定重传数据;根据所述已传输数据及考勤范围数据,确定未传输数据;将所述重传数据及所述未传输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及所述第二目标传输信道的信道数量之和进行重新划分,将第二划分数据基于分配的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或第二目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基于透传的传输方式,保证建立传输通道请求快速也准确的传输,基于考勤记录系统对所述建立传输通道请求的验证结果,实现传输通道的建立。基于当前的总带宽进行传输,但是在基于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预设时间段后,确定第二目标传输信道。第二目标传输信道为在预设时间段内结束传输任务的传输信道。实现带宽的增加,便于提高传输速率,同时对传输过程中需要重传数据进行不断修正及传输,避免现有技术中对整个数据完成传输后,才确定重传数据进行重新传输,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基于多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提高了各个传输通道的利用率,实现多传输通道的协作性,便于均衡各传输通道的负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基于优选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
在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前,确定传输信道集合;
获取所述考勤范围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在预设测试数据库中,确定测试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基于传输信道集合中的各个传输信道分别进行传输,获取每个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信息,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筛选出最大的评估值对应的传输信道,作为优选传输信道;
将所述考勤范围数据基于所述优选传输信道传输至考勤记录系统14;
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包括:
计算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V:
其中,D1为传输信道的可用带宽;P1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信号功率;P2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噪声功率;
根据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计算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G:
其中,f()为标准高斯分布的微积分函数;L为测试数据的大小;D2为传输信道的总带宽;n为检测时刻的数量;ti为在第i时刻检测到的丢包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测试数据的类型与考勤范围数据的数据类型一致。将所述测试数据基于传输信道集合中的各个传输信道分别进行传输,获取每个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信息,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筛选出最大的评估值对应的传输信道,作为优选传输信道;将所述考勤范围数据基于所述优选传输信道传输至考勤记录系统;便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在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时,首次计算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进而准确计算出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在计算评估值时,考虑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丢包数等参数的影响,提高了计算的评估值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筛选出最大的评估值,提高确定的优选传输信道的准确性。基于优选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便于保证将考勤范围数据进行传输的准确性,根据不同数据的类型确定不同的优选传输通道,实现对不同数据的高效传输。
请参阅图7,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
S2: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14内,加密系统13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
S4: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
S5: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
S6:在施工人员中分组,并对每组施工人员中选出一人当班组长、实现对每组施工人员进行管控,当施工人员需要请假时,需向班组长、或直属上级工长、领队提交请假申请,班组长、工长或者领队可以审批通过和拒绝,通过后请假成功,拒绝后请假不生效。
请参阅图8,针对S2中加密系统13的加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考勤打卡分若干个业务单元,以工程项目每个工作日为一个业务单元;
S202:在每个业务单元内部可有多个员工打卡,在该项目当日第一次打卡发生时,系统根据对应数据采用MD5的方式进行加密并存入下次打卡中,以此类推,直至本单元内所以有打卡完成,并生成整个单元的业务key值;
S203:每个单元产生的业务key值,下一单元业务产生时将上一单元的key值写入本单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考勤打卡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丢失,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考勤记录的真实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范围确定系统12对施工场地的考勤范围进行计算规划,并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防止出现打卡遗漏,提高打卡的准确性,考勤规则设定单元147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14内,加密系统13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有效管理员工这一庞大社会群体,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特提出对于员工考勤管理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上工打卡制度,记录员工上工详细情况,已达到对员工行为情况的监督管理,在每个业务单元内部可有多个员工打卡,在该项目当日第一次打卡发生时,系统根据对应数据采用MD5的方式进行加密并存入下次打卡中,以此类推,直至本单元内所以有打卡完成,并生成整个单元的业务key值,每个单元产生的业务key值,下一单元业务产生时将上一单元的key值写入本单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通过对考勤打卡业务信息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信息丢失,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考勤记录的真实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包括考勤管理系统(1)和请假申请管理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管理系统(1)分为监控系统(11)、范围确定系统(12)、加密系统(13)和考勤记录系统(14),范围确定系统(12)用于总包方设置考勤打卡范围,监控系统(11)分布在范围确定系统(12)确认的范围内,考勤记录系统(14)用于记录在工人员的出勤记录,并通过加密系统(13)对在工人员的考勤打卡业务进行加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系统(11)针对范围确定系统(12)确认的范围内工程项目进行监管,并对施工进度进行监察;
监控系统(11)由多组摄像设备组成,多组摄像设备均与用于监控管理的系统进行对接,并将每天记录的数据进行系统存储;
范围确定系统(12)对施工场地的考勤范围进行计算规划,并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包括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范围变更单元(142)、数据记录单元(143)、查勤单元(144)、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组织机构化分单元(146)和考勤规则设定单元(147);
所述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分别与数据记录单元(143)、范围变更单元(142)和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连接,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与数据记录单元(143)连接;
范围变更单元(142)对确定考勤后的范围进行规定,且可对确定后的考勤范围进行更改;
数据记录单元(143)用于记录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确定考勤方式后的考勤数据,考勤数据修改单元(145)可对数据记录单元(143)内记载的考勤记录进行修正;
考勤规则设定单元(147)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勤方式设置单元(141)分为拍照考勤、定位考勤和打卡考勤,拍照考勤依托成熟的互联网、3G通信技术,使用虹膜或面部识别议,采集建筑工人的虹膜或面部生物部位图像信息,做到上下班考勤,并将考勤时间及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提供有效的出勤管理依据,在工作时,通过拍照进行面部识别对比进行上班打卡;
所述定位打卡通过网络信号进行实时定位,当网络定位器锁定识别的位置与上班的考勤位置相同时完成考勤;
所述打卡考勤通过准备多组电子识别卡,并在每组电子识别卡内储存每位工人的信息,在考勤处设置有考勤打卡机,通过考勤打卡机对不同员工的电子识别卡进行识别记录打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机构化分单元(146)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权限访问控制的功能包括身份认证,角色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用户特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请假申请管理系统(2)分为申请提交系统(21)、审批单元(22)和上传单元(23),申请提交系统(21)分别与审批单元(22)和上传单元(23)连接,工人可通过申请提交系统(21)提高请假或者退工申请,由直接管理人员通过审批单元(22)进行审批,当审批成功后,请假或者退工人员信息通过上传单元(23)传输到考勤管理系统(1)内进行考勤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基于多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
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
将建立传输通道请求基于透传的传输方式传输至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
接收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对所述建立传输通道请求的验证结果,在验证结果为验证成功时,建立若干个传输通道;
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各个传输信道的信道带宽并进行排序,基于排序结果生成信道优先级表;
筛选模块,用于:
确定当前处于空闲状态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根据所述信道优先级表确定各个第一目标传输信道的带宽,并计算出总带宽;
根据考勤范围数据的属性信息及预设的传输规则,确定标准总带宽;
将考勤范围数据基于第一目标传输信道进行划分,将第一划分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
将所述总带宽与所述标准总带宽进行比较,在确定所述总带宽小于标准总带宽且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传输预设时间段后,对除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外的其他传输信道获取接收功率值,并判断是否小于预设功率值;筛选出所述接收功率值小于预设功率值的传输信道,作为第二目标传输信道;
划分模块,用于:
获取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在预设时间段的已传输数据;
根据所述传输数据及所述考勤记录系统(14)对预设时间段获取的接收数据,确定重传数据;
根据所述已传输数据及考勤范围数据,确定未传输数据;
将所述重传数据及所述未传输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目标传输信道及所述第二目标传输信道的信道数量之和进行重新划分,将第二划分数据基于分配的第一目标传输信道或第二目标传输信道进行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基于优选传输通道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内;
所述范围确定系统(12)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
在将考勤范围数据传输给考勤记录系统(14)前,确定传输信道集合;
获取所述考勤范围数据的数据类型,根据所述数据类型在预设测试数据库中,确定测试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基于传输信道集合中的各个传输信道分别进行传输,获取每个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信息,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筛选出最大的评估值对应的传输信道,作为优选传输信道;
将所述考勤范围数据基于所述优选传输信道传输至考勤记录系统(14);
根据所述传输信息确定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包括:
计算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V:
Figure FDA0003985811050000041
其中,D1为传输信道的可用带宽;P1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信号功率;P2为测试数据传输时的噪声功率;
根据传输信道对测试数据的传输速率,计算对传输信道的评估值G:
Figure FDA0003985811050000042
其中,f()为标准高斯分布的微积分函数;L为测试数据的大小;D2为传输信道的总带宽;n为检测时刻的数量;ti为在第i时刻检测到的丢包数。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施工量确认施工人员的数量,确定好人数后根据施工场地确认施工范围和考勤范围,制定好考勤制度和考勤方式,并通过组织机构化分进行管控责任划分;
S2:施工人员根据考勤方式和时间,到点进行上下班考勤打卡,并记录到考勤记录系统(14)内,加密系统(13)对考勤信息进行加密,当出现在考勤规定范围内忘记打卡的员工,在系统规则范围内,对于缺卡的员工可进行补卡,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一线工人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
S4: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可以通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
S5: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可以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总包方及劳务方可查看相应项目的考勤打卡情况,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结算及发放;
S6:在施工人员中分组,并对每组施工人员中选出一人当班组长、实现对每组施工人员进行管控,当施工人员需要请假时,需向班组长、或直属上级工长、领队提交请假申请,班组长、工长或者领队可以审批通过和拒绝,通过后请假成功,拒绝后请假不生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S2中加密系统(13)的加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考勤打卡分若干个业务单元,以工程项目每个工作日为一个业务单元;
S202:在每个业务单元内部可有多个员工打卡,在该项目当日第一次打卡发生时,系统根据对应数据采用MD5的方式进行加密并存入下次打卡中,以此类推,直至本单元内所以有打卡完成,并生成整个单元的业务key值;
S203:每个单元产生的业务key值,下一单元业务产生时将上一单元的key值写入本单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CN202211564928.3A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59077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4928.3A CN115907704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4928.3A CN115907704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7704A true CN115907704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87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4928.3A Pending CN115907704A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770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3968A (zh) * 2023-06-28 2023-07-28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发电企业远距离打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3968A (zh) * 2023-06-28 2023-07-28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发电企业远距离打卡方法及装置
CN116503968B (zh) * 2023-06-28 2024-01-02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一种发电企业远距离打卡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0127A (zh) 一种电力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
CN113205415B (zh) 基于rpa和区块链技术的财务流程自动化方法和系统
CN109102289A (zh) 一种互联网劳务交易系统及方法
CN112749877A (zh) 一种智慧社区日常巡查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52997A (zh) 一种大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方法
CN111598411A (zh) 变电站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CN114548656B (zh)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CN11112688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进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907704A (zh) 一种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150618A (zh) 输电网工作计划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11461570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及相关智能设备的建筑施工评价系统
CN11397127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12288282A (zh)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07693997B (zh) 一种消防设备检测与维护保养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489736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企业管理方法
Herrgoß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Blockchain concept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N11278527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责险投保系统及方法
CN112598275A (zh) 一种基于结合区块链和大数据的企业管理系统
CN103279839A (zh) 一种基于活动的战略计划执行与预算分析信息控制系统
CN111667243A (zh) 一种基于erp系统的业务审计系统
CN107679841A (zh) 一种基于施工现场实名登记的定向工资支付系统
CN116384702A (zh) 一种企业人事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40962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碳资产交易方法
CN114997974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会计管理系统
CN11426663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的加油站涉税监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