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8656B -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8656B
CN114548656B CN202210006176.2A CN202210006176A CN114548656B CN 114548656 B CN114548656 B CN 114548656B CN 202210006176 A CN202210006176 A CN 202210006176A CN 114548656 B CN114548656 B CN 114548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scheduling
analysis
result
safety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61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48656A (zh
Inventor
陈友良
张秋
陈慧
康荣学
李全明
李海港
王守印
褚衍玉
田向亮
郭庞锋
李天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cadem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Safety Emergency Drill Center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cadem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Safety Emergency Drill Center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cadem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enio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Safety Emergency Drill Center Of State Drug Administration, China Academy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ST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cadem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Priority to CN2022100061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8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8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8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48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8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平台,用于判断用户账号是否可以获取系统权限并管理对应用户账号;事前排查平台,用于获取并分析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基于分析结果发出预警指令;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收集应急资源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获得资源管理结果;应急决策平台,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或报警指令时,生成最佳调派方案和现场调度指令;复盘评估平台,用于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演练,基于复盘演练结果生成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用以实现对险情的态势掌控、动态感知、灾情形势精准化决策、应急资源的可视化动态展示以及应急复盘模拟。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安全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部门和主题企业一项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高对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抗风险的能力,并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快捷的紧急救助服务,日益成为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式依然严峻,利用科技手段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科学、高效的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是亟需企业解决的重大问题。
按照应急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在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化、专业化方面,绘制企业重大风险等级和重大隐患“一张图”,实现各类风险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让各类风险时刻处于受控状态;“一盘棋”布设安全应急资源,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做到应急基础和能力建设有的放矢;“一平台”构建应急指挥系统,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应急管理的事前(战备值守、可视化分析、预测预警、视频巡查)、事中(应急指挥一张图、预案调度、事故后果分析、视频会商、辅助决策)、事后(应急指挥评估、复盘演练)等功能。
针对以上需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用以实现对险情的态势掌控、动态感知、灾情形势精准化决策、应急资源的可视化动态展示以及应急复盘模拟。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包括:
系统管理平台,用于判断用户账号是否可以获取系统权限,基于判断结果管理对应用户账号;
事前排查平台,用于获取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发出预警指令;
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收集应急资源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获得资源管理结果;
应急决策平台,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或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基于所述资源管理结果生成最佳调派方案,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现场调度指令;
复盘评估平台,用于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演练,基于复盘演练结果生成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优选的,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
授权管理模块,用于验证每个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是否安全,若是,则向对应用户账号提供系统权限,否则,向对应用户账号发送系统权限获取失败指令;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对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执行相应的管理指令,获得对应的组织用户名单;
操作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操作请求指令,基于所述操作请求指令为对应用户账号提供对应的操作许可权限,并记录所述用户账号的操作记录,基于所述操作记录生成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操作日志;
状态管理模块,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基于系统状态管理每个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
优选的,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
信息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信息的获取时间,当所述获取时间超过有效期时,则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最新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判断对应用户账号是否存在所属机构,若是,则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更新对应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否则,将对应用户账号删除;
所述信息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获取时间未超过有效期时,则判定所述身份信息有效;
信息匹配单元,用于从所述身份信息中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所属机构,将所述所属机构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匹配,获得对应用户账号的应在分组;
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应在分组和对应的当前分组是否一致,若是,则将对应用户账号保留,否则,将所述用户账号更新至所述应在分组。
优选的,所述状态管理模块,包括:
状态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获取在线用户名单;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系统的系统状态;
状态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应急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当所述第一在线用户总数超过应急状态时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阈值时,则确定出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所述状态管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预防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判断所述第二在线用户总数是否超过预防状态时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阈值,若是,则确定出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优选的,所述事前排查平台,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每个机构的值班排班信息,并获取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重点关注信息;
信息融合模块,用于从所述地理信息平台调取出三维地图,基于每个机构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值班排班信息与所述三维地图进行融合,获得对应的初步可视化结果;
所述信息融合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重点关注信息中解析出重点关注位置和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将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在所述值班信息地图中的对应位置进行高亮标注,并基于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将所述重点关注项目标记于所述值班信息地图中,获得可视化结果;
风险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风险标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和预设的风险等级列表,确定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风险等级,基于所述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标记方法将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对应区域进行标记,获得对应的可视化标记结果;
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
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当所述预测危险指数大于预设危险指数或所述预测危险时间小于预设危险时间时,向对应区域发出预警指令。
优选的,所述风险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排班信息,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密度,基于值班密度和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
第二分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是否存在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若是,则基于重点关注程度列表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中每个重点关注项目对应的重点关注程度,基于所述重点关注程度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否则,将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为0;
第三分析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所述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优选的,所述综合分析模块,包括:
第四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基于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拟合获得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曲线,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曲线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将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作为对应的第一分析结果;
第五分析单元,用于将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构成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确定出与每个机构所在区域相邻的所有相邻区域,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和对应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将所述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作为对应的第二分析结果;
其中,所述分析结果包括:第一分析结果、第二分析结果。
优选的,所述资源管理平台,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应急资源信息,解析所述应急资源信息获得对应的资源所在位置和应急资源数据,基于所述资源所在位置将所述应急资源数据标记于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中,获得对应的资源管理结果;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场调度指令获得对应的资源调度结果,基于所述资源调度结果和实时接收的应急资源信息实时更新所述资源管理结果。
优选的,所述应急决策平台,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警指令和所述报警指令;
实时指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建立所有在线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接,获得通信网络,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实时发送至每个在线用户端,并接收所述在线用户端的应急指挥指令;
预警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时,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基于所述分析数据将所述分析结果和预案库中的历史预案进行智能关联,获得对应的历史预案,分析所述历史预案获得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以及所述资源管理结果改进所述历史预案对应的执行方案,获得最佳调派方案;
应急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解析所述报警指令获得对应的现场数据,以所述现场数据中的现场位置为中心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划分成多个调度区域,基于预设确定方法和所述调取区域确定出多个调度方案,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和所述调度方案中每个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计算出每个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评估值,将最大调度评估值对应的调度方案作为最佳调派方案;
现场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对应的现场调度指令。
优选的,所述复盘评估平台,包括:
复盘模拟模块,用于实时记录应急全程的监控视频,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模拟,记录所述复盘模拟过程中的执行数据,将所述执行数据与预设时间轴融合,获得对应的复盘模拟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复盘模拟结果和预设评估方式生成对应的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系统管理平台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状态管理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事前排查平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风险分析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综合分析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资源管理平台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应急决策平台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复盘评估平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参考图1,包括:
系统管理平台,用于判断用户账号是否可以获取系统权限,基于判断结果管理对应用户账号;
事前排查平台,用于获取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发出预警指令;
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收集应急资源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获得资源管理结果;
应急决策平台,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或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基于所述资源管理结果生成最佳调派方案,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现场调度指令;
复盘评估平台,用于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演练,基于复盘演练结果生成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该实施例中,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等技术,依托于专网和电子地图,强化“纵向贯通”基础上,重点强化与政府有关部门数据的“横向交换”,形成外部数据“为我所用”、输送数据“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通过数据的融合,形成一体化、智能化、扁平化、实战化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调度体系,实现指挥调度“一张图”,实现对综合警情的态势掌控、动态感知、灾情形势精准化研判、相关资源的可视化动态展示。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研发基于android平台以标准化,规范化,便携化,可扩展化为基本理念,设计出应急指挥“移动APP系统”,并创新性的将评估决策功能应用到日常监管中,全面提升社会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和监督执法效能。
该实施例中,权限配置管理主要包括:提供对客户端IP地址授权、用户授权、用户访问权限校验管理、可分角色授权,支持用户单点登录管理、登录权限(即用户登录进入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的权限)、操作许可权限、对用户账号的状态管理。
该实施例中,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主要包括:各机构值班排班信息、重点关注信息、灾情预警、要事提示、待办事项、值班文件,统计结果以统计图、趋势图、地图等形式展现。
该实施例中,可视化分析即将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与三维地图结合进行分析。
该实施例中,分析结果即为对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可视化分析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预警指令即为用于为情报分析人员、指挥决策人员等提供预警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应急资源信息包括:应急物资、应急专家信息、应急设备设施,专业相关技术资料等内容。
该实施例中,地理信息平台即为包含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监管范围内的电子地图。
该实施例中,资源管理结果即为集成当地政府、企业周边相关的应急资源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进行融合管理的结果,用于在应急模拟演练或者应急指挥调度时统一调度使用。
该实施例中,报警指令即为用户输入报警险情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最佳调派方案即为基于资源管理结果生成的效率最高、应急效果最好的应急资源调派方案。
该实施例中,现场调度指令即为基于应急资源调派方案控制现场执行人员调度应急资源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应急全程资料即为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应急指挥或者应急演练各阶段作战情况,收集全过程音视频和文字资料,并按照应急指挥行动时间,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
该实施例中,复盘演练结果即为基于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模拟演练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即为评估安全应急调度过程的报告表,为后续指挥调度工作进行有效指导。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基于系统管理平台、事前排查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应急决策平台、复盘评估平台,实现对险情的态势掌控、动态感知、灾情形势精准化决策、应急资源的可视化动态展示以及应急复盘模拟;实现科学、高效的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满足了应急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实现了各类风险识别、评估、监控、预警、处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让各类风险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做到应急基础和能力建设有的放矢;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应急管理的的事前(战备值守、可视化分析、预测预警、视频巡查)、事中(应急指挥一张图、预案调度、事故后果分析、视频会商、辅助决策)、事后(应急指挥评估、复盘演练)等功能,实现了即时、交互的指挥调度功能,满足应急指挥调度的真实需求;通过关联多业务系统的信息交互、资源综合展示,实现情报感知多样化、情指联动一体化,利用智能分析决策最终实现精准指挥,极大降低人员伤亡快速控制事件影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参考图2,包括:
授权管理模块,用于验证每个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是否安全,若是,则向对应用户账号提供系统权限,否则,向对应用户账号发送系统权限获取失败指令;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对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执行相应的管理指令,获得对应的组织用户名单;
操作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操作请求指令,基于所述操作请求指令为对应用户账号提供对应的操作许可权限,并记录所述用户账号的操作记录,基于所述操作记录生成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操作日志;
状态管理模块,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基于系统状态管理每个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
该实施例中,验证每个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是否安全,例如:获取用户账号对应的身份证号,判断对应的身份证号是否有效,若有效,则表示对应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安全,否则,表示对应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不安全。
该实施例中,系统权限即为登录进入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的权限。
该实施例中,系统权限获取失败指令用于提示对应用户账号未获取系统权限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即各机构人员的人员结构(组织管理结构),组织结构从高到低依次表示对应人员在系统中的权限从高到低。
该实施例中,管理指令即包括对用户账号的删除、保留、重新分组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组织用户名单即为对用户账号进行管理后获得的与组织结构对应的用户名单。
该实施例中,操作请求指令即为用户账号向系统获取对应操作许可权限的指令,具体包括:请求修改密码、输入数据等。
该实施例中,操作许可权限即为用户账号获取的可执行对应操作的权限。
该实施例中,操作记录即为存储对应用户账号执行的操作的记录。
该实施例中,操作日志包含对应用户账号执行的所有操作以及操作对应的执行时间。
该实施例中,账号状态即包括:用户账号在线、用户账号不在线。
该实施例中,系统状态即包括:应急状态、预防状态。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用户登录操作等一系列业务流程的日志进行记录管理。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参考图3,包括:
信息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信息的获取时间,当所述获取时间超过有效期时,则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最新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判断对应用户账号是否存在所属机构,若是,则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更新对应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否则,将对应用户账号删除;
所述信息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获取时间未超过有效期时,则判定所述身份信息有效;
信息匹配单元,用于从所述身份信息中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所属机构,将所述所属机构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匹配,获得对应用户账号的应在分组;
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应在分组和对应的当前分组是否一致,若是,则将对应用户账号保留,否则,将所述用户账号更新至所述应在分组。
该实施例中,获取时间即为获取身份信息的时间。
该实施例中,有效期即为身份信息更新期限。
该实施例中,最新身份信息即为当前获取的身份信息。
该实施例中,所属机构即为对应用户账号的用户的所属工作单位或者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工作中的工作部门。
该实施例中,预设的组织结构即为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中每个工作部门包含的人员信息以及工作部门之间的关联关系。
该实施例中,应在分组即为对应用户账号在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中的当前实际所属工作部门。
该实施例中,当前分组即为对应用户账号在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分组中的当前所属工作部门。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了自动校正用户账号所在分组,既保护了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也保证了用户账号可以正确获取安全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维护了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秩序。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状态管理模块,参考图4,包括:
状态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获取在线用户名单;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系统的系统状态;
状态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应急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当所述第一在线用户总数超过应急状态时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阈值时,则确定出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所述状态管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预防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判断所述第二在线用户总数是否超过预防状态时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阈值,若是,则确定出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该实施例中,在线用户名单即为系统当前所有在线用户的名单。
该实施例中,应急状态即为在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的监管范围内出现险情时。
该实施例中,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即为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处于应急状态时的在线用户总人数。
该实施例中,第一在线用户总数阈值即为保证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在应急状态时可正常运行时,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可承载的最大在线总人数。
该实施例中,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即为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和第一在线用户总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该实施例中,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即为从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的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个在线用户。
该实施例中,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即为基于预设的组织结构将当前在线用户表现出的在线人户名单形式。
该实施例中,第二在线用户总数即为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处于预防状态时的在线用户总人数。
该实施例中,第二在线用户总数阈值即为保证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在预防状态时可正常运行时,安全应急指挥管理调度系统可承载的最大在线总人数。
该实施例中,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即为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和第二在线用户总数阈值之间的差值。
该实施例中,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即为从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的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个在线用户。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事前排查平台,参考图5,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每个机构的值班排班信息,并获取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重点关注信息;
信息融合模块,用于从所述地理信息平台调取出三维地图,基于每个机构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值班排班信息与所述三维地图进行融合,获得对应的初步可视化结果;
所述信息融合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重点关注信息中解析出重点关注位置和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将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在所述值班信息地图中的对应位置进行高亮标注,并基于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将所述重点关注项目标记于所述值班信息地图中,获得可视化结果;
风险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风险标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和预设的风险等级列表,确定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风险等级,基于所述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标记方法将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对应区域进行标记(用红、橙、黄、蓝四色表示),,获得对应的可视化标记结果;
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
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当所述预测危险指数大于预设危险指数或所述预测危险时间小于预设危险时间时,向对应区域发出预警指令。
该实施例中,值班排班信息即对应机构的值班信息和排班信息,值班信息即为值班时间和对应的值班人员、排班信息即为排班时间和对应的排班人员。
该实施例中,重点关注信息即为包含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的管控范围内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以及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
该实施例中,三维地图即为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的管控范围内的电子三维地图。
该实施例中,初步可视化结果即为将每个机构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值班排班信息与所述三维地图进行融合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重点关注项目即为例如:易发生火灾事故、易发生塌方事故等。
该实施例中,可视化结果即为将重点关注位置在值班信息地图中的对应位置进行高亮标注,并基于重点关注位置将重点关注项目标记于值班信息地图中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安全风险因子即为表征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危险程度的值。
该实施例中,预设的风险等级列表即为包含安全风险因子和风险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列表。
该实施例中,可视化标记结果即为基于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标记方法将可视化结果中的对应区域进行标记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分析结果即为对可视化标记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包括:
基于第一分析结果获得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基于安全因子变化函数确定出安全风险因子达到1时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前的时间间隔,将对应的时间间隔作为预测危险时间。
基于第二分析结果获得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同时,获得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基于所有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确定出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
Figure BDA0003456843450000161
式中,α为预测危险指数,i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第i个相邻区域,A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Bi为第i个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D(A,Bi)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与第i个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之间的欧氏距离,n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相邻区域总个数,D0为预设欧式距离值;
例如,D(A,B1)为10,D(A,B2)为15,D(A,B3)为15,D(A,B4)为20,D0为20,则α为0.75。
该实施例中,预设危险指数当需要发出预警指令时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阈值。
该实施例中,预设危险时间当需要发出预警指令时对应的预测危险时间阈值。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构建完整的安全风险数据库,开发与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适应的处理模块和表单,将风险类型、风险等级和相应管控措施清单,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安全风险辨识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和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流程包含其中,实现有关部门对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实时监控,以及对企业安全风险的实时感知,实现事故后治理向事故前风险管控的转变,基于地理信息平台,可视化展示企业风险分布情况及风险等级,结合安全风险因子,及时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对于系统基础数据,对各要素进行多维度的规律性分析,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宏观数据,同时揭示事件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风险分析模块,参考图6,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排班信息,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密度,基于值班密度和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
第二分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是否存在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若是,则基于重点关注程度列表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中每个重点关注项目对应的重点关注程度,基于所述重点关注程度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否则,将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为0;
第三分析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所述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该实施例中,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密度:包括:获取每个单位日的值班非空档时间,基于所述值班非空档时间和单位日总时长之间的比值获得对应的值班密度。
该实施例中,值班密度和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具体根据情况设置,值班密度与安全风险因子成反比。
该实施例中,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基于值班排班信息确定的对应机构所属区域的安全风险因子。
该实施例中,重点关注程度列表即为包含每个重点关注项目的重要程度的列表。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重点关注程度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将对应机构所属区域包含的所有重点关注项目对应的重点关注程度值相加获得重点关注总程度值,基于重点关注总程度值和第二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其中,重点关注总程度值和第二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为重点关注总程度值和第二安全风险因子成正比。
该实施例中,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基于重点关注信息确定的对应机构所属区域的安全风险因子。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所述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将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准确计算出每个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实现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以现有的资源为核心,对基础数据、业务数据、政府和社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信息等进行有效采集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时序分析、聚类分类、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挖掘,为构建预测预警、可视化指挥等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最终为情报分析人员、指挥决策人员等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在应急指挥过程中对灾情态势进行有效的评估,为灾情救援实战指挥提供辅助决策服务,提高决策指挥的科学性;对汇集整合的物联数据进行分析,自动识别安全隐患并对安全态势进行预测,同时通过平台打造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机制,实现重点防控,从而提高社企单位灾情防控能力,为各执法部门的监管指导方向。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综合分析模块,参考图7,包括:
第四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基于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拟合获得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曲线,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曲线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将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作为对应的第一分析结果;
第五分析单元,用于将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构成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确定出与每个机构所在区域相邻的所有相邻区域,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和对应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将所述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作为对应的第二分析结果;
其中,所述分析结果包括:第一分析结果、第二分析结果。
该实施例中,安全风险因子曲线即为反映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
该实施例中,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即为基于安全风险因子曲线获得的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随时间变化趋势地函数。
该实施例中,第一分析结果即为对应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
该实施例中,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即为将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构成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集合。
该实施例中,相邻区域即为与对应机构所属区域相邻的其他机构所属区域。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和对应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即为将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作为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的第一列,按照与对应机构所属区域连接部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从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的第二列开始排序,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
该实施例中,第二分析结果即为对应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基于关联规则分析、时序分析、聚类分类、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挖掘,为构建预测预警、可视化指挥等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撑,最终为情报分析人员、指挥决策人员等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支撑和决策支持。提供基于电子地图实现各类集成资源的一张图展示,能够准确掌握周边资源分布及相关信息,精准调度,快速展开救援工作。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提供直观的分析手段。
实施例8: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资源管理平台,参考图8,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应急资源信息,解析所述应急资源信息获得对应的资源所在位置和应急资源数据,基于所述资源所在位置将所述应急资源数据标记于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中,获得对应的资源管理结果;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场调度指令获得对应的资源调度结果,基于所述资源调度结果和实时接收的应急资源信息实时更新所述资源管理结果。
该实施例中,应急资源数据即为应急资源的数量。
该实施例中,资源管理结果即为基于资源所在位置将应急资源数据标记于可视化标记结果中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资源调度结果即为基于现场调度指令确定出的调度资源后剩余的应急资源相关信息。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应急资源管理发布工作所需的应急资源信息,方便用户账号在工作或者应急救援过程中查询、调度、参阅所用;将图表数据和图表地址进行导入,进行统一管理,实时更新资源管理结果实现资源管理数据的动态管理,然后针对不同组织结构所整合的资源,灵活配置图表,用于分析展示,为应急指挥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
实施例9:
在实施例8的基础上,所述应急决策平台,参考图9,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警指令和所述报警指令;
实时指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建立所有在线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接,获得通信网络,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实时发送至每个在线用户端,并接收所述在线用户端的应急指挥指令;
预警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时,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基于所述分析数据将所述分析结果和预案库中的历史预案进行智能关联,获得对应的历史预案,分析所述历史预案获得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以及所述资源管理结果改进所述历史预案对应的执行方案,获得最佳调派方案;
应急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解析所述报警指令获得对应的现场数据,以所述现场数据中的现场位置为中心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划分成多个调度区域,基于预设确定方法和所述调取区域确定出多个调度方案,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和所述调度方案中每个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计算出每个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评估值,将最大调度评估值对应的调度方案作为最佳调派方案;
现场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对应的现场调度指令。
该实施例中,通信网络用于在处理警情过程中,根据中心下发的视频组会邀请,参加视频会议,实时直播现场画面,实现语音交流,实时指挥,提高指挥沟通的效率。完成专家远程协同、现场视频调阅、指挥中心连线等功能。
该实施例中,应急指挥指令即为用户账号发出的指挥现场执行人员执行调度的指令。
该实施例中,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包括:
按照预设周期获取预设个数分析结果,并获得预设个数个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获得对应的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一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一减少速度作为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
其中,分析要素即为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
该实施例中,第一分析数据即为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的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分析数据。
该实施例中,历史预案即为历史执行应急管理指挥调度案件。
该实施例中,分析所述历史预案获得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包括:获取历史预案中记录的对应的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二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二减少速度作为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
该实施例中,第二分析数据即为分析历史预案获得的对应的分析数据。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以及所述资源管理结果改进所述历史预案对应的执行方案,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增长速度和第二增长速度的第一差值,获得第一减少速度和第二减少速度之间的第二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以及最新获取的预测危险时间确定对应的当前执行时间:
Figure BDA0003456843450000221
式中,t为当前执行时间,t0为最新获取的预测危险时间,a为第一差值,a′为第一预设差值(即为误差范围内的第一差值阈值),b为第二差值,b′为第二预设差值(即为误差范围内的第二差值阈值);
例如:t0为10,a为10,a′为20,b为10,b′为20,则t为9。
将历史预案中的执行时间修改为当前执行时间获得对应的执行方案。
该实施例中,调度区域即为所述现场数据中的现场位置为中心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划分获得的区域。
该实施例中,预设确定方法例如最近原则确定方法、资源最多原则确定方法。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和所述调度方案中每个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计算出每个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评估值,包括:
Figure BDA0003456843450000231
式中,γ为调度评估值,i为当前调度方案中的第i个调度区域,n为调度区域总个数且n的取值范围为(1,5],Li为第i个调度方案中的调度总路程,L为标准调度路程,lg为对数函数,w0为当前所需应急资源总数,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用集合表示),max(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中的最大值,min(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中的最小值,Si为第i个调度方案中调度路程对应的拥挤程度值,S为标准拥挤程度值;
例如,n为2,w0为100,L1为50,L2为50,L为100,w为(40,50,60,70,90,),max(w)为90,min(w)为40,S1为0.5,S2为0.5,S为1,则B为2.3。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形成智能化的应急网络体系,实现各类信息的快速报送,利用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各种决策和调度,形成一个覆盖整个机构的信息化应急决策网络实现突发事件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支持等功能的应急指挥系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多警种合成作战的扁平化指挥,打通了各级部门指挥调度业务系统壁垒,建成融合汇聚、主动管控、协同指挥的运营管理型的指挥中心,实现了智能化的指挥与管理,对接数字预案平台,通过大数据应用对当前应急指挥各要素信息进行分析,与相关预案进行智能关联,根据执行方案生成最佳调派方案,各参战单元接收指令,快速响应。在处理应急事件的过程中,以事故发生位置为中心,自动在地图上搜寻附近的资源,包括重点单位、联动单位、应急资源、危险单位等,同时实时显示附近的救援力量、物资、外协力量部署情况,使指挥者直观,全面的掌握周边的整体态势,借助应急指挥系统,各部门协调各级部门规范应急启动流程,建立启动机制,及时调动各级应急指挥相关人员,随时将事故现场信号实时传送到各级领导,可有效实施应急预案、资源共享、事件上报、协调处置、事故灾害评估和应急演练。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复盘评估平台,参考图10,包括:
复盘模拟模块,用于实时记录应急全程的监控视频,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模拟,记录所述复盘模拟过程中的执行数据,将所述执行数据与预设时间轴融合,获得对应的复盘模拟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复盘模拟结果和预设评估方式生成对应的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该实施例中,应急全程资料即为应急调度过程中的全过程音视频和文字资料。
该实施例中,复盘模拟即为模拟应急调度过程。
该实施例中,执行数据即为执行对应现场调度指令的相关数据,例如:调度时间等。
该实施例中,复盘模拟结果即为将执行数据与预设时间轴融合获得的结果。
该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复盘模拟结果和预设评估方式生成对应的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包括:
基于所述复盘模拟结果获取此次应急调度过程中的实际执行时间、实际资源调度数据等现场实际数据;
获得实际执行时间和计划执行时间的偏差时间;
获得实际资源调度数据和计划资源调度数据之间的偏差数据;
基于现场实际数据(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和计划实际数据(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之间的偏差值(例如:偏差时间、偏差数据)构建获得对应的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以上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应急指挥或者应急演练各阶段作战情况,收集全过程音视频和文字资料,并按照应急指挥行动时间,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根据指挥调度全过程数据信息,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真实还原资源部署、救援态势,模拟各类突发事件,可全要素的检验应急救援的响应、指挥、处置、保障等各阶段任务,为日后应急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素材和参考,生成了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为后续指挥调度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可对案例进行回顾、复盘,从而分析出预案执行的问题,不断总结改进,帮助用户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系统管理平台,用于判断用户账号是否可以获取系统权限,基于判断结果管理对应用户账号;
事前排查平台,用于获取日常值守的统计结果,对所述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基于所述分析结果发出预警指令;
资源管理平台,用于收集应急资源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平台,获得资源管理结果;
应急决策平台,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或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输入的报警指令时,基于所述资源管理结果生成最佳调派方案,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现场调度指令;
复盘评估平台,用于基于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演练,基于复盘演练结果生成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所述事前排查平台,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每个机构的值班排班信息,并获取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重点关注信息;
信息融合模块,用于从所述地理信息平台调取出三维地图,基于每个机构的位置信息将所述值班排班信息与所述三维地图进行融合,获得对应的初步可视化结果;
所述信息融合模块,还用于从所述重点关注信息中解析出重点关注位置和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将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在值班信息地图中的对应位置进行高亮标注,并基于所述重点关注位置将所述重点关注项目标记于所述值班信息地图中,获得可视化结果;
风险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结果进行分析,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风险标注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和预设的风险等级列表,确定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风险等级,基于所述风险等级和对应的标记方法将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对应区域进行标记,获得对应的可视化标记结果;
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进行多维度分析,获得对应的分析结果;
预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析结果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当所述预测危险指数大于预设危险指数或所述预测危险时间小于预设危险时间时,向对应区域发出预警指令;
所述资源管理平台,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接收所有用户账号输入的应急资源信息,解析所述应急资源信息获得对应的资源所在位置和应急资源数据,基于所述资源所在位置将所述应急资源数据标记于所述可视化标记结果中,获得对应的资源管理结果;
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现场调度指令获得对应的资源调度结果,基于所述资源调度结果和实时接收的应急资源信息实时更新所述资源管理结果;
所述应急决策平台,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预警指令和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输入的报警指令;
实时指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建立所有在线用户端之间的通信链接,获得通信网络,基于所述通信网络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实时发送至每个在线用户端,并接收所述在线用户端的应急指挥指令;
预警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预警指令时,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将所述分析结果和预案库中的历史预案进行智能关联,获得对应的历史预案,分析所述历史预案获得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分析数据和所述第二分析数据以及所述资源管理结果改进所述历史预案对应的执行方案,获得最佳调派方案;
应急决策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报警指令时,解析所述报警指令获得对应的现场数据,以所述现场数据中的现场位置为中心将所述资源管理结果划分成多个调度区域,基于预设确定方法和所述调度区域确定出多个调度方案,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和所述调度方案中每个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计算出每个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评估值,将最大调度评估值对应的调度方案作为最佳调派方案;
现场调度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最佳调派方案生成对应的现场调度指令;
其中,安全风险因子即为表征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危险程度的值;
基于第一分析结果获得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基于安全因子变化函数确定出安全风险因子达到1时对应的时间点与当前时间点之前的时间间隔,将对应的时间间隔作为预测危险时间;
基于第二分析结果获得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同时,获得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基于所有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确定出对应的预测危险指数:
Figure FDA0003802116590000031
式中,α为预测危险指数,i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第i个相邻区域,A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Bi为第i个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D(A,Bi)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与第i个相邻区域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之间的欧氏距离,n为当前机构所属区域对应的相邻区域总个数,D0为预设欧式距离值;
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即为:将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作为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的第一列,按照与对应机构所属区域连接部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将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从关联安全风险矩阵的第二列开始排序,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
第一分析数据即为对所述分析结果中的分析要素进行二次分析获得的每个分析要素对应的分析数据;
按照预设周期获取预设个数分析结果,并获得预设个数个预测危险指数和预测危险时间,获得对应的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一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一减少速度作为对应的第一分析数据;
第二分析数据即为分析历史预案获得的对应的分析数据;
获取历史预案中记录的对应的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二增长速度以及预测危险时间的第二减少速度作为对应的第二分析数据;
基于所述现场数据和所述调度方案中每个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计算出每个调度方案对应的调度评估值,包括:
Figure FDA0003802116590000041
式中,γ为调度评估值,i为当前调度方案中的第i个调度区域,n为调度区域总个数且n的取值范围为(1,5],Li为第i个调度方案中的调度总路程,L为标准调度路程,lg为对数函数,w0为当前所需应急资源总数,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用集合表示),max(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中的最大值,min(w)为当前调度方案中所有调度区域对应的应急资源数据中的最小值,Si为第i个调度方案中调度路程对应的拥挤程度值,S为标准拥挤程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管理平台,包括:
授权管理模块,用于验证每个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是否安全,若是,则向对应用户账号提供系统权限,否则,向对应用户账号发送系统权限获取失败指令;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预设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对已获取系统权限的用户账号执行相应的管理指令,获得对应的组织用户名单;
操作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操作请求指令,基于所述操作请求指令为对应用户账号提供对应的操作许可权限,并记录所述用户账号的操作记录,基于所述操作记录生成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操作日志;
状态管理模块,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基于系统状态管理每个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
信息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身份信息的获取时间,当所述获取时间超过有效期时,则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最新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判断对应用户账号是否存在所属机构,若是,则基于所述最新身份信息更新对应用户账号的身份信息,否则,将对应用户账号删除;
所述信息判断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获取时间未超过有效期时,则判定所述身份信息有效;
信息匹配单元,用于从所述身份信息中获取对应用户账号的所属机构,将所述所属机构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匹配,获得对应用户账号的应在分组;
位置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账号对应的应在分组和对应的当前分组是否一致,若是,则将对应用户账号保留,否则,将所述用户账号更新至所述应在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管理模块,包括:
状态监控单元,用于监控所述组织用户名单中所有用户账号的账号状态,获取在线用户名单;
状态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系统的系统状态;
状态管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应急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当所述第一在线用户总数超过应急状态时对应的第一在线用户总数阈值时,则确定出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一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所述状态管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系统状态为预防状态时,基于所述在线用户名单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判断所述第二在线用户总数是否超过预防状态时对应的第二在线用户总数阈值,若是,则确定出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获取与预设的组织结构对应的在线用户组织结构,基于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总数从所述在线用户组织结构最末端开始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并将所述第二待注销在线用户强制注销,否则,保留所有在线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分析模块,包括:
第一分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排班信息,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密度,基于值班密度和第一安全风险因子之间的预设关系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
第二分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可视化结果中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是否存在对应的重点关注项目,若是,则基于重点关注程度列表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中每个重点关注项目对应的重点关注程度,基于所述重点关注程度确定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否则,将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为0;
第三分析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所述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其中,获得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值班密度:包括:获取每个单位日的值班非空档时间,基于所述值班非空档时间和单位日总时长之间的比值获得对应的值班密度,值班密度即为所述值班非空档时间和单位日总时长之间的比值;
安全风险因子即为表征对应机构所在区域的危险程度的值;
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基于值班排班信息确定的对应机构所属区域的安全风险因子;
第二安全风险因子即为基于重点关注信息确定的对应机构所属区域的安全风险因子;
将第一安全风险因子和第二安全风险因子的平均值作为对应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分析模块,包括:
第四分析单元,用于按照预设周期获取所述可视化结果中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基于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拟合获得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曲线,基于所述安全风险因子曲线确定出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将所述安全风险因子变化函数作为对应的第一分析结果;
第五分析单元,用于将最新获取的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预设个数安全风险因子构成每个机构所在区域对应的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确定出与每个机构所在区域相邻的所有相邻区域,基于所述第一安全风险因子集和对应所有相邻区域的第二安全风险因子集,获得对应的关联安全风险矩阵,将所述关联安全风险矩阵作为对应的第二分析结果;
其中,所述分析结果包括:第一分析结果、第二分析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盘评估平台,包括:
复盘模拟模块,用于实时记录应急全程的监控视频,基于所述监控视频确定出对应的应急全程资料,基于所述应急全程资料进行复盘模拟,记录所述复盘模拟过程中的执行数据,将所述执行数据与预设时间轴融合,获得对应的复盘模拟结果;
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复盘模拟结果和预设评估方式生成对应的应急指挥处置评估报告表。
CN202210006176.2A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Active CN114548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6176.2A CN114548656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6176.2A CN114548656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8656A CN114548656A (zh) 2022-05-27
CN114548656B true CN114548656B (zh) 2022-11-01

Family

ID=81669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6176.2A Active CN114548656B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8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1339B (zh) * 2023-09-08 2023-11-10 深圳时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触控查询及指挥调度系统
CN117273348B (zh) * 2023-09-25 2024-03-05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重点应急队伍调派系统及方法
CN117114376B (zh) * 2023-10-25 2024-03-29 广州汇通国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监控反馈的电厂安全管理可视化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8000A (zh) * 2016-07-01 2017-04-26 北京华科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调度与安全管控系统
CN107369123A (zh) * 2017-08-24 2017-11-21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应急模拟演练方案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77168A (zh) * 2018-09-29 2019-02-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运行方式审批和业务量的配网调度操作风险分析方法
CN110009185A (zh) * 2019-02-21 2019-07-12 辽宁金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调度指挥平台系统
CN111882141A (zh) * 2020-04-22 2020-11-03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能炸药制备系统的安全管控系统
CN113256102A (zh) * 2021-05-20 2021-08-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高风险工艺过程风险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727320A (zh) * 2021-08-25 2021-11-30 儒安物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7407A (zh) * 2016-09-28 2017-01-11 北京远通信德科技有限公司 城市综合应急平台
CN106991633A (zh) * 2017-03-31 2017-07-28 江苏远望神州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9636131A (zh) * 2018-11-21 2019-04-16 北京域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通信智能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CN110070263A (zh) * 2019-03-15 2019-07-30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决策流程的电网强降雨及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8000A (zh) * 2016-07-01 2017-04-26 北京华科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调度与安全管控系统
CN107369123A (zh) * 2017-08-24 2017-11-21 东莞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应急模拟演练方案生成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377168A (zh) * 2018-09-29 2019-02-2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运行方式审批和业务量的配网调度操作风险分析方法
CN110009185A (zh) * 2019-02-21 2019-07-12 辽宁金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i调度指挥平台系统
CN111882141A (zh) * 2020-04-22 2020-11-03 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高能炸药制备系统的安全管控系统
CN113256102A (zh) * 2021-05-20 2021-08-1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高风险工艺过程风险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727320A (zh) * 2021-08-25 2021-11-30 儒安物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融合通信的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体化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和调度指挥平台架构研究;王栋等;《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115(第11期);全文 *
可靠性知识与最优评估配电网故障恢复(二)最优评估;孙雅明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0715(第13期);全文 *
地震期间应急资源调度方案的优化选取;徐伟;《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0323;全文 *
基于三维GIS的油罐区应急管理平台研究与实现;易高翔等;《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1130(第11期);全文 *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可视化方式研究;方毅芳;《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20160415;全文 *
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配方案研究;张涛;《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社会科学I辑》;20150415;全文 *
非煤矿山三维预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现;张保;《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0130;全文 *
非煤矿山双重预防信息流转系统开发与应用;梁玉霞;《矿业安全玉环保》;20200629;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8656A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48656B (zh) 一种安全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系统
CN108319234B (zh) 安全管理系统、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信息处理云平台
CN107909238A (zh) 一种城市协同处理与联动指挥系统及指挥大厅
CN111242574A (zh) 一种基于gps技术的智慧工地现场巡检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2598368A (zh) 污水处理在线监管平台
CN109670771A (zh) 一种电力工程基建项目管理系统
CN111792487A (zh)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1598411A (zh) 变电站作业现场智能化安全管控系统
CN113469633A (zh) 一种安全监管智慧云平台
CN116957341A (zh) 基于钢厂的安全风险智能管控系统
CN115130807A (zh) 一种药业生产安全智慧监管方法
CN113469544A (zh) 一种安全作业的风险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2633695A (zh) 一种智慧安全管理系统
CN114841660A (zh) 一种基于现场信息的企业智慧安全管控云平台
CN114444932A (zh) 区域安全应急一体化平台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4943428A (zh) 一种用于危化品安全生产的应急综合管理系统
CN115239144A (zh) 一种基于区域风险管理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系统
CN114519490A (zh) 一种社区风险防范的多部门网格化协同系统及方法
CN110782378A (zh) 一种社区运营服务平台、社区治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29438A (zh) 一种救援现场风险评估与资源管理系统
CN112085341A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生产作业全过程风险管控的主站系统
CN11288429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矿山人员移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0852629A (zh) 用于环保网络监察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7078174A (zh) 基于ai与大数据的安监数字系统、介质及装置
CN117474210A (zh) 一种城市管理智慧执法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