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1449A -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1449A
CN114891449A CN202210438574.1A CN202210438574A CN114891449A CN 114891449 A CN114891449 A CN 114891449A CN 202210438574 A CN202210438574 A CN 202210438574A CN 114891449 A CN114891449 A CN 114891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nded
piece
adhesive film
laser
b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85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1449B (zh
Inventor
窦荣洋
宋吉智
冯宗东
王鹏
任强
赵安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385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1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1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1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1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1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C09J5/06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involving heating of the applied adhesive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DAPPARATUS OR TOOL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MAKING OR MAINTAINING CLOCKS OR WATCHES
    • G04D1/00Gripping, hol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G04G21/025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模组部件组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该方法包括:将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并根据激光胶膜在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将第一待粘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件上;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相互定位的条件下,将激光胶膜粘接在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去除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之间的粘接;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相互粘接,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本申请先粘接激光胶膜和第一辅助件再形成第一定位结构,降低激光胶膜和第一定位结构的定位难度,并借助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相互定位,解决了激光胶膜粘接偏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模组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激光胶膜是一种胶膜材料,在受到激光照射或者加热时,可以熔融软化并产生较强的粘接能力;常用作各种电子设备中零部件的粘接封装。
参照图1,在利用激光胶膜10对两个部件进行粘接的常规技术中,一般是先将两个部件中的部件一11和激光胶膜10贴合放置后,通过加热的方式实现激光胶膜10和部件一11之间的粘接;再将部件二12放置于激光胶膜10背离部件一11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挤压的方式实现部件一11、激光胶膜10以及部件二12之间的紧固粘接。
对于图1中所示的粘接方式而言,能够满足对两个部件之间粘接的位置没有较高的精度下的粘接需求,而不能满足两个部件之间高精度粘接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激光胶膜粘接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包括:
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并根据所述激光胶膜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
将所述第一待粘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件上,且所述第二辅助件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
在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并去除所述第一辅助件和所述激光胶膜之间的粘接;
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所述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可选地,根据所述激光胶膜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
将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至少两个定位通孔作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可穿插在所述定位通孔中的定位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辅助件为离型膜。
可选地,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包括:
将所述第一辅助件贴合设置在加热工件上;
将加工成型的所述激光胶膜置于所述第一辅助件上;
通过所述加热工件的加热作用,使得所述激光胶膜和所述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
可选地,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包括:
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相贴合;
通过压合工件从所述第一辅助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表面将所述第一辅助件、所述激光胶膜向所述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以实现所述激光胶膜和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可选地,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包括:
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贴合于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
通过压合工件从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表面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向所述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且通过加热工件从所述第一待粘接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一侧对所述激光胶膜加热,以实现所述第一待粘接件和所述第二待粘接件通过所述激光胶膜相互粘接。
可选地,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贴合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包括:
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和第三辅助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在所述第三辅助件和所述第二辅助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相互定位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区域面形结构为台阶凹槽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待粘接件为智能手表下壳;所述第二待粘接件为心率镜片。
一种智能手表,包括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其中所述智能手表下壳和所述心率镜片按照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相互粘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包括: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并根据激光胶膜在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将第一待粘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件上,且第二辅助件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激光胶膜背离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并去除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之间的粘接;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背离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本申请中在将激光胶膜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过程中,借助了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之间可相互定位的作用,将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之间,以及第二辅助件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分别相互定位,最后利用第一辅助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辅助件上的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的相互定位的功能,实现激光胶膜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高精度粘接,避免激光胶膜的粘接位置存在偏移量;并且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之间相对定位时,在激光胶膜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之后,再对第一辅助件加工第一定位结构,降低激光胶膜和第一辅助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相对位置的定位难度,进而降低整个粘接工艺的难度。
由此可见,本申请在保证激光胶膜和待粘接部件之间相互粘接的粘接精度的基础上,简化了粘接操作的难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的剖面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激光胶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激光胶膜的原始材料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柔性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依据需粘接部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形状,切割成和粘接面的面形相同或类似的形状的膜层结构。但切割后的激光胶膜在和需粘接部件粘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沿需粘接部件的表面出现左右前后的偏移量;要实现激光胶膜完全无偏移或偏移可忽略的粘接,就需要对激光胶膜贴合需粘接部件的表面的位置进行精准控制,这对激光胶膜这一细小而柔软的胶膜而言,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并且,激光胶膜在粘接两个不同的需粘接部件时,需要将激光胶膜进行加热软化后,将两个需粘接部件进行相互挤压,此时激光胶膜覆盖需粘接部件表面的面积或存在一定程度的扩展,如果激光胶膜和需粘接部件之间的对位精度不高,则可能使得激光胶膜相对于需粘接部件的粘接面区域外溢,进而影响需粘接部件的粘接精度。
此外,如果需粘接部件的粘接面的面形是不规则图形或特征结构的面形,激光胶膜也需要切割成对应的形状结构,在实际粘接过程中对激光胶膜的粘接方位也均在一定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激光胶膜的粘接方位是指前后左右的方位,或者是说对激光胶膜的粘接方向限制;例如若是激光胶膜存在一个尖角部位,该尖角部位是应当朝左、朝右还是朝前或朝后,都需要基于实际的粘接面的面形和激光胶膜的形状结构之间对位确定。
以正方形粘接面的面形为例,就相应的需要加工形成一个正方形的激光胶膜,且激光胶膜的顶点对准粘接面的面形的顶点,激光胶膜的边对准粘接面的边,一旦激光胶膜和粘接面的面形之间的方位对位存在偏差,也同样影响粘接精度。类似地,可以想到,对于粘接面的面形的表面可能为其他特定面形甚至为非平面时,都需要对激光胶膜和需粘接部件之间的粘接进行高精度的定位粘接。但显然,目前常规的粘接方式要满足这一高精度定位粘接的需求的操作难度大。
为此,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激光胶膜粘接精度的技术方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的剖面结构流程示意图。该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可以包括:
S11: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并根据激光胶膜在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
S12:将第一待粘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件上,且第二辅助件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
对于步骤S11和步骤S12之间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
S13:在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激光胶膜背离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并去除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之间的粘接。
S14: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背离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激光胶膜的加工成型的过程主要是对激光胶膜材料进行切割加工的过程,通过对激光胶膜材料进行切割加工,形成和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相配合的激光胶膜。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即为和激光胶膜相互粘接的表面的面形。
参照图3,图3中示出的是以第一待粘接件为智能手表下壳101,第二待粘接件为心率镜片102的实施例。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该智能手表下壳101上具有台阶面侧壁的通光孔1011中粘接心率镜片102为例进行说明的。智能手表下壳101上粘接激光胶膜10的面形是一个圆环形的粘接面的面形。而在实际加工激光胶膜10过程中,参照图4,图4为图3中激光胶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加工形成的环形激光胶膜10的宽度比圆环形粘接面的面形需要略窄,这也就造成激光胶膜10在和智能手表下壳101相互粘接过程中,容易沿水平方向产生偏移,使得激光胶膜10的中心和通光孔1011的中心不重合。进而在后续激光胶膜10软化粘接过程中,对心率镜片102产生一定程度的遮挡。
为了解决激光胶膜10在智能手表下壳101,也即相当于上述的第一待粘接部件上的粘接位置存在偏移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利用了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的相互定位实现了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相互粘接。
本实施例中先分别实现激光胶膜10和第一辅助件之间、以及第二辅助件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相互连接,而第一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上分别具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激光胶膜和第一定位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而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因此,只需设定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相互定位位置,与激光胶膜10无偏移的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连接位置相对应即可。
显然,要达到上述要求,激光胶膜10和第一定位结构之间,以及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定位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至关重要。为此,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激光胶膜和第一定位结构之间的定位难度;先将激光胶膜10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之后,基于激光胶膜10在第一辅助件上的粘接方位和位置,在第一辅助件上加工形成第一定位结构。显然,如果第一辅助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是预先加工好的,那么在激光胶膜10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时,就需要基于第一定位结构位置对激光胶膜10的粘接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同样存在操作难度大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中在激光胶膜10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完成之后,再将第一辅助件上加工设置第一定位结构。
而对于第一辅助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可以存在多种不同的结构形成,例如,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之间可以是一个为通孔或凹槽另一个则相应的可以是可贯穿通孔的竖杆或卡入凹槽的凸起等。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一辅助件可以采用离型膜21等易于加工打孔的薄膜结构。
参照图3中即是以第一辅助件上的第一定位结构为定位通孔211为例进行说明的。图3中的离型膜21也即相当于第一辅助件,且在离型膜上加工形成两个定位通孔211。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定位精度,该定位通孔211的数量应当不少于两个。
在此基础上,第二定位结构可以为设置在第二辅助件22上的竖杆221。该竖杆221的数量和定位通孔211的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应。当然,对于第一待粘接件而言,其结构体积本身相对于激光胶膜10更大,在和第二辅助件22之间定位连接更易于实现,可以在第二辅助件22上设置卡位槽,或其他限位部件,对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定位结构之间进行相互定位。
参照图3,图3中的第二辅助件22为设置在智能手表下壳101下方的板状结构,且第二辅助件22上设置有竖杆221,该竖杆221贯穿智能手表下壳101上的通光孔211,当离型膜21携带激光胶膜10和智能手表下壳101相互粘接时,即可通过该竖杆221贯穿离型膜21上的定位通孔211,实现激光胶膜10和智能手表下壳101之间的相互定位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该竖杆221也并不必然从智能手表下壳101中心的通光孔211穿过,也可以将竖杆221设置的智能手表下壳101的外侧位置,相应的离型膜21上的定位通孔211也相对应的设置在离型膜21粘接激光胶膜10位置的一侧。
在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10之间的相互粘接之后,再将激光胶膜10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即可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之间的粘接。因为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已经完成定位粘接,由此,在实现激光胶膜10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过程中,只需要对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进行相对定位粘接即可。例如,可以借助第三辅助件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之间的相对定位粘接。
具体地,可以在第二辅助件和第三辅助件上分别设置相互配合定位的定位结构,并将第三辅助件和第二待粘接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固定;在第三辅助件和第二辅助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相互定位贴合。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在利用激光胶膜将两个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激光胶膜发生粘接位置偏移引起的粘接精度不足的问题,借助两个不同的辅助件上的定位结构实现激光胶膜和其中一个待粘接件的定位粘接,保证激光胶膜的粘接精度;且激光胶膜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之后,再对第一辅助件加工形成第一定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光胶膜和第一定位结构之间的定位难度,从而降低激光胶膜高精度定位粘接的难度,有利于激光胶膜粘接工艺的广泛应用。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在本申请的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于上述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相互粘接的过程,可以包括:
S21: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区域面形结构加工成型激光胶膜。
S22:将第一辅助件贴合设置在加热工件上。
S23:将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置于第一辅助件上。
S24:通过加热工件的加热作用,使得激光胶膜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激光胶膜10、第一辅助件以及加热工件31三者逐层设置,加热工件31通过第一辅助件的热传递作用对激光胶膜10贴合第一辅助件的表面进行加热软化,进而增强激光胶膜10和第一辅助件之间的粘接性。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加热工件的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加热温度不应过高,以免在后续完成第一待粘接件和激光胶膜10相互粘接的之后,除去第一辅助件的难度加大;只要保证激光胶膜不会轻易从第一辅助件上脱落即可。
在本申请的另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激光胶膜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过程可以包括:
S31:将激光胶膜背离第一辅助件的表面和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相贴合;
S32:通过压合工件从第一辅助件背离激光胶膜的表面将第一辅助件、激光胶膜向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以实现激光胶膜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为了增加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表面的黏着性,可以利用压合工件32将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10整体向第一待粘接件挤压。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并不排除对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相贴合的表面进行加热的方式来实现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紧固粘接;但显然,这一实施例也同样需要经过第一待粘接件的热传导,因此,可以基于第一带粘接件的厚度大小、以及是否透明(可通过激光加热)等因素选择合理的方式增强激光胶膜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黏着力。
在完成激光胶膜10和第一待粘接件之间的相互粘接之后,即可将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进行相互分离去除。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离型膜等薄膜结构的第一辅助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辅助件的去除难度。在第一辅助件和激光胶膜相互分离之后,即可在激光胶膜原本和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的表面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激光胶膜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的过程可以包括:
S41:将第二待粘接件贴合于激光胶膜背离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
S42:通过压合工件从第二待粘接件背离激光胶膜的表面将第二待粘接件向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且通过加热工件从第一待粘接件背离激光胶膜的一侧对激光胶膜加热,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通过激光胶膜相互粘接。
在第二待粘接件、激光胶膜10以及第一待粘接件依次逐层贴合后,即可同时通过加热和挤压的方式实现三者之间的紧固粘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压合工件32和第二待粘接件相互贴合,而加热工件31和第一待粘接件相互贴合,但也并不排除将压合工件32和加热工件31的位置互换的实施例;甚至也可以考虑同时在第一待粘接件和第二待粘接件背离激光胶膜的表面设置加热工件,并进一步地在两个加热工件外侧均设置压合工件32;还可以考虑采用压合工件32和加热工件31合二为一的工件实现对第二待粘接件、激光胶膜以及第一待粘接件的加热和挤压,最终实现三者之间的相互粘接。
下面以第一待粘接件为智能手表下壳101、第二待粘接件为心率镜片102为例进行说明。智能手表下壳101上设置有侧壁为台阶面侧壁的通光孔1011,该通光孔101侧壁的台阶面形成一个容纳心率镜片102的凹槽,同时允许光线从心率镜片102和通光孔1011通过。在心率镜片102和智能手表下壳101相互粘接之后,检测光线可以通过心率镜片102和通光孔1011实现对智能手表佩戴者的心率检测。
对于智能手表下壳101和心率镜片102之间利用激光胶膜10相互粘接的过程可以包括:
S51:按照智能手表下壳的台阶面加工形成圆环结构的激光胶膜。
S52:将激光胶膜置于离型膜上,并通过和离型膜相贴合的加热工件对激光胶膜贴合离型膜的表面进行加热。
S53:在离型膜上加工至少两个定位通孔。
S54:将智能手表下壳和第二辅助件可拆卸的相互连接,并使得定位工件上的竖杆从智能手表下壳的通光孔穿过。
S55:在离型膜上的定位通孔和第二辅助件上的竖杆相互穿插的基础上,激光胶膜背离离型膜一侧的表面和智能手表下壳的台阶面相互贴合。
S56:通过压合工件加离型膜和激光胶膜共同向智能手表下壳挤压,使得激光胶膜和智能手表下壳紧固粘接。
S57:去除离型膜,并将心率镜片贴合于激光胶膜背离智能手表下壳一侧的表面。
S58:通过压合工件从心率镜片背离激光胶膜的表面将心率镜片向智能手表下壳挤压,且通过加热工件从智能手表下壳背离激光胶膜的一侧对激光胶膜加热,以实现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通过激光胶膜相互粘接。
本实施例中在智能手表下壳101和心率镜片102通过激光胶膜10相互粘接的过程中,在激光胶膜10和离型膜10相互粘接后再在离型膜21上加工形成定位通孔211,简化激光胶膜10和定位通孔211之间的定位难度,并利用定位通孔211和第二辅助件22上的竖杆221可相互穿插的作用实现激光胶膜10和智能手表下壳101之间的定位粘接,避免了激光胶层10的位置偏移,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智能手表的部件组装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手表中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之间通过激光胶膜相互粘接是上述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的一种具体的应用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是,该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还可以用于实现各种其他精细部件的粘接,例如,手机、电话手表中显示屏部件的粘接、微型摄像头的各个镜片部件的粘接等等,对此,本申请中不一一列举。
此外,对于上述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均可以将图3中的智能手表下壳101作为第一待粘接件、心率镜片102作为第二待粘接件、以及离型膜21为第一辅助件等等作为参照理解,对此,本申请中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的实施例,该智能手表包括智能手表下壳101和心率镜片102,该智能手表下壳101具体可以为陶瓷下壳。
该智能手表下壳101和心率镜片102之间通过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相互粘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并根据所述激光胶膜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
将所述第一待粘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件上,且所述第二辅助件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
在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并去除所述第一辅助件和所述激光胶膜之间的粘接;
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以实现第一待粘接件和所述第二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激光胶膜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的粘接位置和方位在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第一定位结构,包括:
将所述第一辅助件上加工至少两个定位通孔作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可穿插在所述定位通孔中的定位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件为离型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辅助件和按照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的面形加工成型的激光胶膜相互粘接,包括:
将所述第一辅助件贴合设置在加热工件上;
将加工成型的所述激光胶膜置于所述第一辅助件上;
通过所述加热工件的加热作用,使得所述激光胶膜和所述第一辅助件相互粘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粘接在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上,包括:
将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辅助件的表面和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面相贴合;
通过压合工件从所述第一辅助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表面将所述第一辅助件、所述激光胶膜向所述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以实现所述激光胶膜和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相互粘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相互粘接,包括:
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贴合于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
通过压合工件从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表面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向所述第一待粘接件挤压,且通过加热工件从所述第一待粘接件背离所述激光胶膜的一侧对所述激光胶膜加热,以实现所述第一待粘接件和所述第二待粘接件通过所述激光胶膜相互粘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贴合所述激光胶膜背离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表面,包括:
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和第三辅助件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在所述第三辅助件和所述第二辅助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定位的条件下,将所述第二待粘接件和所述激光胶膜相互定位贴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粘接件的粘接区域面形结构为台阶凹槽面。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待粘接件为智能手表下壳;所述第二待粘接件为心率镜片。
10.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手表下壳和心率镜片,其中所述智能手表下壳和所述心率镜片按照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相互粘接。
CN202210438574.1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Active CN114891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8574.1A CN114891449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8574.1A CN114891449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1449A true CN114891449A (zh) 2022-08-12
CN114891449B CN114891449B (zh) 2024-02-02

Family

ID=827167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8574.1A Active CN114891449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14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3943A (ja) * 2007-09-20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 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CN104227879A (zh) * 2014-07-17 2014-12-24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软模辅助rtm成型中金属预埋件的定位方法
DE102016214481A1 (de) * 2016-08-04 2016-09-29 Carl Zeiss Smt Gmbh Klebeverfahren und werkzeug hierfür
CN106102327A (zh) * 2016-08-12 2016-11-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胶膜的粘接方法
WO2017022500A1 (ja) * 2015-08-04 2017-0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組立体の接着固定方法および光学組立体
CN109476088A (zh) * 2016-04-12 2019-03-15 伍德韦尔丁公司 将物体彼此紧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3943A (ja) * 2007-09-20 2009-04-09 Seiko Epson Corp 接合方法および接合体
CN104227879A (zh) * 2014-07-17 2014-12-24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一种用于软模辅助rtm成型中金属预埋件的定位方法
WO2017022500A1 (ja) * 2015-08-04 2017-02-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光学組立体の接着固定方法および光学組立体
CN109476088A (zh) * 2016-04-12 2019-03-15 伍德韦尔丁公司 将物体彼此紧固
DE102016214481A1 (de) * 2016-08-04 2016-09-29 Carl Zeiss Smt Gmbh Klebeverfahren und werkzeug hierfür
CN106102327A (zh) * 2016-08-12 2016-11-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胶膜的粘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1449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96594B (zh) 一种指纹盖板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70761A (zh)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4349632A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67523B1 (ko) 광전기 혼재 기판 및 그 제법
CN105489620A (zh) 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JP2015064431A (ja)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891449A (zh) 一种激光胶膜粘接工艺方法以及智能手表
EP1297364B1 (en) Parabolic reflectors
JP2788099B2 (ja) 多層リードフレームの製造方法
US20030093891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peaker
CN112911809B (zh) 一种多层印制电路板盲槽结构的加工方法和装置
US8343600B2 (en) Case modu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using thermal adhesive tape
CN114446155B (zh) 一种四面曲柔性屏、显示终端及其贴合方法
CN113411973A (zh) 应用于激光纤焊类fpc的高对位精度处理工艺和制作工艺
CN105487147A (zh) 镜头及其切割方法
CN205946110U (zh) 一种复合3d网纱组件
CN114241916B (zh) 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CN216434489U (zh) 一种不受胶水固化时间影响的镜片装配结构
KR20160002560A (ko)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219055680U (zh) 一种异型屏toca贴合治具
CN217196928U (zh) 一种透镜膜片贴合辅助工装
CN216250688U (zh) 图像传感器封装加固结构
CN217085378U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摄像头
WO2022078101A1 (zh)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KR20120078247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