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511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511A
CN114883511A CN202210601425.2A CN202210601425A CN114883511A CN 114883511 A CN114883511 A CN 114883511A CN 202210601425 A CN202210601425 A CN 202210601425A CN 114883511 A CN114883511 A CN 1148835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on
frame
display
sub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1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14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51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2255 priority patent/WO20232311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5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4Encapsul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封装保护件,显示面板包括支撑层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的面板主体,封装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层和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所述边框连接;通过在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设置保护层,并使保护层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边框连接,在不降低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实现了对面板主体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件由于其超高对比度,广色域,快速响应,主动发光、柔性可弯曲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显示装置中的OLED显示器件侧边位置设置有诸如栅极信号线。点压信号线、驱动信号线等走线,并且,通常OLED显示器件的侧边位置较容易受到外力冲击或刮擦而造成损坏,尤其是可弯折或可折叠的OLED显示器件中经常出现跌落而导致侧边损坏的情况,因此,显示装置中通常会采用一前框结构对OLED显示器件进行保护,然而,此种前框结构与OLED显示器件装配后会在显示装置的边缘位置占据一定空间而出现屏占比降低的问题,也影响了显示装置整体的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前框结构与OLED显示器件装配后会在显示装置的边缘位置占据一定空间而出现屏占比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支撑层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的面板主体;
封装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层和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所述边框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保护层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的主体保护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保护部的周侧的边缘保护部,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设置的侧边保护子部、以及由所述侧边保护子部远离所述主体保护部一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面板主体一侧的连接子部,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子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封装保护组件至少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弯折显示部和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两侧的两平面显示部;
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面板呈间隔设置,且所述边框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第一隔断开口;
所述边缘保护部与所述显示面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第二隔断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两侧边的两第一保护段、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保护段、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各拐角位置的多个拐角保护段;
一所述第一保护段与一所述第二保护段之间设有一所述拐角保护段,所述拐角保护段与所述第一保护段呈间隔设置,所述拐角保护段与所述第二保护段呈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保护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显示部包括一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弯折轴,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方向呈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隔断开口包括两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的子开口,一所述第一保护段上设有一所述子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绕所述弯折轴弯折的弯折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呈弯折态时,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的一侧边处,所述支撑层的端面到所述主体保护部端面所在平面的错位间距小于或等于一预设间距,所述第一保护段与所述拐角保护段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边框包括两子边框,一所述子边框对应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设置,且两所述子边框在所述第一隔断开口的位置呈间隔设置;
两所述平面显示部中,其中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的一端设置有柔性线路板;
两所述第二保护段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所述第二保护段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应的预置开口;
两所述子边框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所述子边框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开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子边框呈U型,且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一侧的边缘处。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弯折铰链以及分别与所述弯折铰链连接的两框体,所述弯折铰链包括两活动端,所述弯折铰链的一所述活动端上连接有一所述框体;
所述框体包括连接凸部和与所述子边框相配合的容置槽,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子部和所述子边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中框呈间隔设置,所述子边框与所述中框呈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框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侧边保护子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侧边框部,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侧边框部之间,所述侧边保护子部与所述侧边框部呈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连接凸部靠近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连接凸部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支撑层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主体保护部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主体保护部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面板主体粘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支撑层之间,且所述边框一侧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所述边框另一侧与所述连接子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设置保护层,并使保护层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边框连接,在不降低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实现了对面板主体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中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呈弯折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三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100,包括支撑层110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10上的面板主体120;
封装保护组件200,包括保护层210和边框220,所述边框220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所述保护层21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210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与所述边框22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目前,显示装置中的OLED显示器件侧边位置设置有诸如栅极信号线。点压信号线、驱动信号线等走线,并且,通常OLED显示器件的侧边位置较容易受到外力冲击或刮擦而造成损坏,尤其是可弯折或可折叠的OLED显示器件中经常出现跌落而导致侧边损坏的情况,因此,显示装置中通常会采用一前框结构对OLED显示器件进行保护,然而,此种前框结构与OLED显示器件装配后会在显示装置的边缘位置占据一定空间而出现屏占比降低的问题,也影响了显示装置整体的视觉体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设置保护层210,并使保护层210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与边框220连接,在不降低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实现了对面板主体120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中,所述保护层210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也即是用于对所述面板主体120的出光一侧的表面进行保护,所述边框220位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用于与所述边缘保护部212的所述连接子部2122连接,在不影响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保证了对所述面板主体120周侧封装的边缘保护部212的支撑刚度;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热塑成型或胶粘贴合的方式使所述边缘保护部212的所述连接子部2122与所述边框220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210不仅具备较好的抗刮擦和抗磨损性能,还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具体的,所述保护层210的材料可以是超薄柔性玻璃(Ultra Thin Glass,UTG)、透明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thalate,PET)中的一种,所述边框220可以采用冲压成型工艺制作形成,所述边框220的材料可以包括钛合金、镁合金和铝合金中的至少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是不可弯折的非柔性显示面板100,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可以用于对非柔性显示面板100的表面和侧边进行封装和保护,当然,所述封装保护组还可以用于对可弯折或可折叠的柔性显示面板100进行封装和保护,无论所述显示面板100为非柔性显示面板100和柔性显示面板100,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至少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连接,以实现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所述保护层210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的主体保护部2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保护部211的周侧的边缘保护部212,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绕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设置的侧边保护子部2121、以及由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远离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一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110背离所述面板主体120一侧的连接子部2122,所述边框220与所述连接子部2122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
其中,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至少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保护层210划分为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的主体保护部2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保护部211的周侧的边缘保护部212,并且,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绕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设置的侧边保护子部2121、以及由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远离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一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110背离所述面板主体120一侧的连接子部2122,所述边框220与所述连接子部2122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从而在不影响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实现对所述面板主体120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同时,通过所述边框220与所述连接子部2122在位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连接,保证了对所述面板主体120周侧封装的边缘保护部212的支撑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边框220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2122与所述支撑层110之间,且所述边框220一侧与所述支撑层110连接,所述边框220另一侧与所述连接子部212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显示面板100为非柔性显示面板100时,所述支撑层110可以直接与所述支撑层110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层110和所述保护层210可以通过所述边框220连为一体,实现对所述面板主体120全方位的封装和保护。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一弯折显示部130和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130两侧的两平面显示部140;
所述边框2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间隔设置,且所述边框220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一隔断开口221;
所述边缘保护部212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间隔设置,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二隔断开口2123。
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显示面板100为柔性显示面板100时,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一弯折显示部130,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在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位置进行弯折,所述边框220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一隔断开口221,且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二隔断开口2123,也即是所述边框220和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在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位置断开,避免所述边框220或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在所述显示面板100弯折的过程中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互干涉,此外,所述边框2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间隔设置,且所述边缘保护部212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间隔设置,显然,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仅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连接,而通过将所述边框22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设置呈间隙配合,同时,所述边缘保护部212也与所述显示面板100呈间隙配合,避免了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弯折的过程中,所述边框220或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受到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影响而导致主体保护部211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剥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边框220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一隔断开口221,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第二隔断开口2123,在实现所述边框220和所述边缘保护部212不会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弯折造成影响的条件下,所述第一隔断开口221和所述第二隔断开口2123的开口大小不做具体限制。
承上,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所述面板主体12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10上的柔性衬底121、显示功能层122、偏光片123和超薄柔性玻璃盖板124等,所述支撑层110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位置设置有降应力结构111,所述降应力结构111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层110的多个通孔或开槽,从而便于所述支撑层110在所述显示面板100弯折的过程中释放应力,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可以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211与所述超薄柔性玻璃盖板124连接,以实现所述封装保护组件2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组装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边缘保护部212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对两侧边的两第一保护段2124、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保护段2125、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各拐角位置的多个拐角保护段2126;
一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与一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之间设有一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与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呈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沿第一方向10延伸,所述弯折显示部130包括一沿第二方向20延伸的弯折轴,所述第二方向20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方向10呈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隔断开口2123包括两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子开口21231,一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上设有一所述子开口21231。
可以理解的是,诸如支撑层110、柔性衬底121、显示功能层122和偏光片123等不同功能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100弯折的过程中会发生滑移变形,导致不同膜层之间出现一定的错位,通过将所述边缘保护部212设置成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对两侧边的两第一保护段2124、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保护段2125、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100各拐角位置的多个拐角保护段2126,并且结合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与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和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均呈间隔设置的结构,为各功能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100弯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滑移变形提供足够的空间余量,从而避免各功能膜层产生滑移变形对所述边缘保护部212造成干涉而导致主体保护部211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剥离,具体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视角下,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可以呈圆弧型,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可以用于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与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之间的过渡,以实现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拐角位置的封装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沿第一方向10延伸,所述弯折显示部130包括一沿第二方向20延伸的弯折轴,所述第二方向20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方向10呈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隔断开口2123包括两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子开口21231,一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上设有一所述子开口212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的长度,所述子开口21231在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将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划分为两部分,所述第一方向10与所述第二方向20的夹角可以设置成90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绕所述弯折轴弯折的弯折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100呈弯折态时,一所述平面显示部140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一侧边处,所述支撑层110的端面到所述主体保护部211端面所在平面的错位间距小于或等于一预设间距a,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与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a。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平面态和弯折态,当所述显示面板100呈弯折态时,所述显示面板100绕所述弯折轴进行弯折,此时,诸如支撑层110、柔性衬底121、显示功能层122和偏光片123等不同功能膜层在所述显示面板100弯折的过程中会发生滑移变形,导致不同膜层之间出现一定的错位,显然,相对于其它各功能膜层之间,位于所述面板主体120相对两侧的所述支撑层110和所述主体保护部211所产生的错位间距较大,如图5所示,所述预设间距a为所述显示面板100在弯折角度最大状态下所述支撑层110与所述主体保护部211所产生的错位间距,所述错位间距小于或等于一预设间距a,且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与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a,从而可以很好的避免各功能膜层产生滑移变形对所述边缘保护部212造成干涉而导致主体保护部211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剥离,具体的,所述预设间距a等于0.32mm,所述第一保护段2124与所述拐角保护段2126之间的间距b的范围值为0.35mm~0.5mm。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所述边框220包括两子边框222,一所述子边框222对应一所述平面显示部140设置,且两所述子边框222在所述第一隔断开口221的位置呈间隔设置;
两所述平面显示部140中,其中一所述平面显示部140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一端设置有柔性线路板150;
两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位置相对应的预置开口(图中未出示);
两所述子边框222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所述子边框222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开口2221。
可以理解的是,两所述平面显示部140中,其中一所述平面显示部140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130的一端设置有柔性线路板150,显然,所述柔性线路板150通过绑定端子弯曲绑定至所述平面显示部140远离所述主体保护部211的一侧,两所述子边框222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所述子边框222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开口2221,通过所述避让开口2221的设置,从而为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弯曲绑定留有足够的避让空间,此外,两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的位置相对应的预置开口,通过所述预置开口的设置,便于为后续在显示装置对应预置开口的位置设置电源接线或音频接线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置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段2125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相对应的位置,具体所述预置开口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所述避让开口2221设置于所述子边框222上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相对应的位置,在实现避免所述子边框222与所述柔性线路板150造成干涉的条件下,所述避让开口2221的大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所述子边框222呈U型,且设置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一侧的边缘处。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子边框222呈U型且沿所述显示面板100的边缘设置,很好的保证了对所述面板主体120周侧封装的边缘保护部212的支撑刚度。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9,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300,所述中框300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130设置的弯折铰链310以及分别与所述弯折铰链310连接的两框体320,所述弯折铰链310包括两活动端311,所述弯折铰链310的一所述活动端311上连接有一所述框体320;
所述框体320包括连接凸部321和与所述子边框222相配合的容置槽322,所述连接凸部321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子部2122和所述子边框22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322内,所述连接子部21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隔设置,所述子边框2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框体320包括连接凸部321和与所述子边框222相配合的容置槽322,所述连接凸部321与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连接,也即是所述中框300通过所述连接凸部321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连接,所述容置槽322的形状与所述子边框222的形状相配合,以便于所述子边框22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322内,并且,通过将所述子边框2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隔设置,所述连接子部21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隔设置,使得所述子边框2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隙配合,所述连接子部2122与所述中框300呈间隙配合,降低了所述封装组件与所述中框300的装配难度,也使得所述中框300与所述子边框222之间具备一定的避让空间,避免所述显示装置在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框体320与所述子边框222相互干涉而导致主体保护部211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剥离。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框体320还包括位于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一侧的侧边框部323,所述容置槽322位于所述连接凸部321与所述侧边框部323之间,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与所述侧边框部323呈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框体320还包括位于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一侧的侧边框部323,显然,通过所述侧边框部323可以更好的实现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的保护,此外,所述容置槽322位于所述连接凸部321与所述侧边框部323之间,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与所述侧边框部323呈间隔设置,在通过所述侧边框部323对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将所述侧边保护子部2121与所述侧边框部323呈间隔设置,也避免所述显示装置在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框体320与所述子边框222相互干涉而导致主体保护部211从所述显示面板100上剥离。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连接凸部321靠近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160,所述连接凸部321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160与所述支撑层11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凸部32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160与所述支撑层110连接,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中所述中框30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装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具体的,所述第一粘接层160可以是网格胶、框胶或易拉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9,所述主体保护部211靠近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170,所述主体保护部211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170与所述面板主体120粘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主体保护部211可以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170与所述面板主体120粘接,从而提高了显示装置中所述保护层210与所述显示面板100装配的便捷性和可靠性,具体的,所述第二粘接层170的材料可以是光学胶。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面板主体120远离所述支撑层110的一侧设置保护层210,并使保护层210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110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20的一侧与边框220连接,在不降低显示装置屏占比的条件下,实现了对面板主体120表面和周侧的封装和保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支撑层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层上的面板主体;
封装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层和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的侧边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与所述边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包括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支撑层的一侧的主体保护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保护部的周侧的边缘保护部,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绕所述显示面板的周侧设置的侧边保护子部、以及由所述侧边保护子部远离所述主体保护部一侧延伸至所述支撑层背离所述面板主体一侧的连接子部,所述边框与所述连接子部连接且位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封装保护组件至少通过所述主体保护部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一弯折显示部和位于所述弯折显示部两侧的两平面显示部;
所述边框与所述显示面板呈间隔设置,且所述边框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第一隔断开口;
所述边缘保护部与所述显示面板呈间隔设置,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第二隔断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保护部包括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两侧边的两第一保护段、分别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保护段、以及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各拐角位置的多个拐角保护段;
一所述第一保护段与一所述第二保护段之间设有一所述拐角保护段,所述拐角保护段与所述第一保护段呈间隔设置,所述拐角保护段与所述第二保护段呈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保护段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弯折显示部包括一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弯折轴,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成与所述第一方向呈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隔断开口包括两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的子开口,一所述第一保护段上设有一所述子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绕所述弯折轴弯折的弯折态;
当所述显示面板呈弯折态时,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的一侧边处,所述支撑层的端面到所述主体保护部端面所在平面的错位间距小于或等于一预设间距,所述第一保护段与所述拐角保护段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预设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两子边框,一所述子边框对应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设置,且两所述子边框在所述第一隔断开口的位置呈间隔设置;
两所述平面显示部中,其中一所述平面显示部远离所述弯折显示部的一端设置有柔性线路板;
两所述第二保护段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所述第二保护段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应的预置开口;
两所述子边框中,其中一靠近所述柔性线路板的所述子边框上设有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边框呈U型,且设置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一侧的边缘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中框,所述中框包括对应所述弯折显示部设置的弯折铰链以及分别与所述弯折铰链连接的两框体,所述弯折铰链包括两活动端,所述弯折铰链的一所述活动端上连接有一所述框体;
所述框体包括连接凸部和与所述子边框相配合的容置槽,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子部和所述子边框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中框呈间隔设置,所述子边框与所述中框呈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侧边保护子部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侧边框部,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连接凸部与所述侧边框部之间,所述侧边保护子部与所述侧边框部呈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部靠近所述支撑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粘接层,所述连接凸部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支撑层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保护部靠近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粘接层,所述主体保护部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面板主体粘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连接子部与所述支撑层之间,且所述边框一侧与所述支撑层连接,所述边框另一侧与所述连接子部连接。
CN202210601425.2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8835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1425.2A CN114883511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显示装置
PCT/CN2022/102255 WO2023231117A1 (zh) 2022-05-30 2022-06-29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1425.2A CN114883511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511A true CN114883511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1425.2A Pending CN114883511A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511A (zh)
WO (1) WO202323111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7825B2 (ja) * 2017-09-22 2021-09-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2309254A (zh) * 2020-10-29 2021-02-0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112835222A (zh) * 2021-01-05 2021-05-2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14033A (zh) * 2021-05-20 2021-08-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707031A (zh) * 2021-09-10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038338B (zh) * 2021-12-09 2024-03-1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31117A1 (zh) 2023-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5101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0597420B (zh) 触控组件和显示装置
US8665393B2 (en)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with grounded PCB
US20090256471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KR20200053354A (ko) 표시 장치
US200900733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9031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20258890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88471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模组、电子装置
JP2007156492A (ja) 信号伝送用フィルムの保護カバー、及びそ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KR102177834B1 (ko) 표시장치
US1105457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joint portion of a wiring substrate extending from an inside to an outside of the case
KR20210027699A (ko) 표시 장치
CN112114452B (zh) 显示模组
US10509436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643106B2 (en) Display module
JP2003167230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40146442A1 (en) Display Device
US7463326B2 (en) Tape carrier packag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4883511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847197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156881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171931A1 (en) Display device, bent spacer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20230343722A1 (en) Display device
EP39620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