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3313A -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3313A
CN114873313A CN202210362756.5A CN202210362756A CN114873313A CN 114873313 A CN114873313 A CN 114873313A CN 202210362756 A CN202210362756 A CN 202210362756A CN 114873313 A CN114873313 A CN 114873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iii
longitudinal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275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胜
袁光明
辛世界
李家鹏
于皓帆
王好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Gong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275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3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3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331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7/00Loading or unloading vehicles
    • B65G67/02Loading or 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65G67/24Unloading 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00Storing articles, individually or in orderly arrangement, in warehouses or magazines
    • B65G1/02Storage devices
    • B65G1/04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 B65G1/0407Storage devices mechanical using stacker cr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1/00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 B65G41/001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 B65G41/003Supporting frames or bases for conveyors as a whole, e.g. transportable conveyor frames with the conveyor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or base mounted for linear movement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 B65G47/53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 B65G47/54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between conveyors which cross one another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a roller-w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7/00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7/02Stacking of articles by adding to the top of the stack
    • B65G57/16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 B65G57/20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three-dimensional, e.g. cubiform, cylindrical
    • B65G57/22Stacking of articles of particular shape three-dimensional, e.g. cubiform, cylindrical in layers each of predetermined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其特征在于:横向输送装置装有脚轮Ⅰ,可动底架侧面和站台固定有挂钩,装有动力辊Ⅰ和纵向移载装置的动力辊架安装在升降装置Ⅰ上;伸缩机构两端支撑在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柔性输送辊道柔性输送辊道通过长圆孔挂在横向输送装置的挂钩上;码垛装置的纵向输送装置通过输送架置于地面上,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架上装有横移机构、拨动装置和压紧装置,落料装置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上,升降装置Ⅱ的固定底架与水平架Ⅱ之间装有伸缩架Ⅲ,换盘装置的换盘架置于地面,其上装有链输送装置Ⅰ和链输送装置Ⅱ,一端设有托盘供给站。本发明效率高、结构简单,且可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属于仓储装备领域,主要用于货运列车、汽运挂车和集装箱的快速卸车、输送及码垛。
背景技术
货运列车、汽运挂车及集装箱等卸车时,多采用人工搬运和码垛的作业方式。由于需要搬运的货物数量较多、总重量较大,因此卸车、码垛效率较低。如何提高卸车和码垛效率,减轻劳动工人强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一些列车集装箱卸车设备,但由于结构复杂、效率仍然较低等原因,导致其难易推广应用。
综观仓储装备行业现状,急需一种卸车、输送和码垛速度快、效率高,装备结构简单、且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仓储装备行业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卸车、码垛效率高、装备结构简单,且能改善工作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横向输送装置、柔性输送辊道和码垛装置,横向输送装置包括升降装置Ⅰ、横向输送机构和纵向移载装置,其中升降装置Ⅰ包括可动底架、水平架Ⅰ、伸缩架Ⅰ和举升驱动装置Ⅰ,可动底架包括底架体和脚轮Ⅰ,其中底架体1100包括纵架杆11000和横架杆,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底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并通过4件脚轮Ⅰ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包括水平架体和站台,其中水平架体包括纵架杆、横架杆、立架杆和挂钩,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6件立架杆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的一端远离立架杆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的方向,站台包括台板和护栏Ⅰ,呈矩形平板形状的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的横架杆的长度相等,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未固定挂钩的1件横架杆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板面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远离水平架体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且护栏Ⅰ与4件立架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包括伸缩杆Ⅰ、铰接轴Ⅰ、滑块Ⅰ和推杆,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铰接在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且位于伸缩杆Ⅰ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2件推杆与铰接轴Ⅰ垂直、且2件推杆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上的铰接轴Ⅰ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位于2件伸缩架Ⅰ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的2件推杆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包括动力辊架和动力辊Ⅰ,其中动力辊架包括纵架杆、横架杆、护栏Ⅱ、护栏Ⅲ、支板、挡杆、护板和挂钩,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上分别装有护栏Ⅱ和护栏Ⅲ、且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的长度与横架杆的长度相等,护栏Ⅲ的长度小于横架杆的长度、且护栏Ⅲ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齐的纵架杆两端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件挡杆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远离纵架杆的末端,护栏Ⅲ靠近挡杆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一侧的支板各固定有1件护板,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的横架杆远离护栏Ⅲ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的方向,在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分别位于2件护板的外侧、且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且各动力辊Ⅰ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通过动力辊架远离护栏Ⅲ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的6件立架杆末端,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包括U形架、举升驱动装置Ⅱ、槽形架和纵移机构,其中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另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2件U形架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的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安装在2件U形架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位于2件U形架的U形内、槽形架的U形开口与U形架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的U形平面与U形架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包括带驱动装置Ⅰ、纵移轴、纵移轮和纵移带,带驱动装置Ⅰ安装在槽形架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纵移轴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一端穿过槽形架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连接,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1件纵移带,另有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柔性输送辊道包括支撑架Ⅰ、支撑架Ⅱ和伸缩机构,其中支撑架Ⅰ包括支架Ⅰ和脚轮Ⅱ,支架Ⅰ包括立柱Ⅰ、连接杆和槽板,2件立柱Ⅰ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两端,2件立柱Ⅰ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垂直,2件立柱Ⅰ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的2件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Ⅰ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件槽板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Ⅰ和1件连接杆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上各设有2个滑槽Ⅱ,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Ⅰ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Ⅰ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并通过2件脚轮Ⅱ置于地面上;支撑架Ⅱ包括支架Ⅱ和脚轮Ⅱ,支架Ⅱ包括立柱Ⅱ、连接杆和槽板,截面呈正方形形状的立柱Ⅱ的1侧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立柱Ⅱ的长度方向设有2个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立柱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且2个长圆孔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长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上的挂钩至与之对齐的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架上的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一端未设置长圆孔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两端,2件立柱Ⅱ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垂直,2件立柱Ⅱ上的长圆孔朝着同一方向、且2件立柱Ⅱ上的2个长圆孔相互对齐,2件立柱Ⅱ上相互对齐的长圆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架Ⅰ的2件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件槽板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Ⅱ和1件连接杆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上的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Ⅱ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Ⅱ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并通过2件脚轮Ⅱ置于地面上;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架Ⅱ和动力辊Ⅱ,其中伸缩架Ⅱ包括伸缩杆Ⅱ、销轴和铰接轴Ⅱ,2件伸缩杆Ⅱ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一端,另有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的另一端,依此类推,多件伸缩杆Ⅱ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Ⅱ,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另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依此类推;伸缩机构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Ⅰ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且伸缩机构的动力辊Ⅱ朝着远离支架Ⅰ的脚轮Ⅱ方向,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Ⅱ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且设置在支撑架Ⅱ的支架Ⅱ的立柱Ⅱ上的长圆孔朝着远离支撑架Ⅰ的方向,伸缩机构两端的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之间,每间隔相同件数的动力辊Ⅱ,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Ⅰ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柔性输送辊道通过设置在支撑架Ⅱ的支架Ⅱ的立柱Ⅱ上的4个长圆孔挂在设置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和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架上的4个挂钩上;码垛装置包括纵向输送装置、横向移载装置、落料装置、升降装置Ⅱ和换盘装置,其中纵向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水平输送装置Ⅰ、倾斜输送装置、水平输送装置Ⅱ和换向装置,输送架包括低架、高架和倾斜架,其中低架包括纵梁Ⅰ、托板Ⅰ和支腿Ⅰ,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Ⅰ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Ⅰ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Ⅰ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Ⅰ板面与2件纵梁Ⅰ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Ⅰ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Ⅰ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Ⅰ远离托板Ⅰ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1件支腿Ⅰ,4件支腿Ⅰ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Ⅰ板面,高架包括纵梁Ⅱ、托板Ⅱ、支腿Ⅱ、支腿Ⅲ、纵向挡板、护栏Ⅳ、安装板Ⅰ和过渡板,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Ⅱ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Ⅱ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Ⅱ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Ⅱ板面与2件纵梁Ⅱ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Ⅱ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Ⅱ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Ⅱ远离托板Ⅱ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Ⅱ长度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Ⅱ,2件支腿Ⅱ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Ⅱ板面,2件纵梁Ⅱ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中部外侧各固定1件支腿Ⅲ、且4件支腿Ⅲ均平行于支腿Ⅱ,支腿Ⅲ长度大于支腿Ⅱ的长度、且4件支腿Ⅲ朝着2件支腿Ⅱ方向伸出的一端端部与支腿Ⅱ末端平齐,纵向挡板安装在位于纵梁Ⅱ端部的2件支腿Ⅲ远离与支腿Ⅱ末端平齐端的另一端之间,且纵向挡板朝着支腿Ⅱ方向的板面垂直于纵梁Ⅱ,纵向挡板靠近托板Ⅱ一侧的边缘至托板Ⅱ之间的距离为15±5mm,2件纵梁Ⅱ外侧靠近支腿Ⅱ的一端各装有1件护栏Ⅳ、且2件护栏Ⅳ均朝着远离支腿Ⅱ末端的方向伸出,2件护栏Ⅳ远离托板Ⅱ的末端之间固定有1件安装板Ⅰ,位于1件纵梁Ⅱ端部和中部外侧的2件支腿Ⅲ之间、托板Ⅱ的远离支腿Ⅱ一侧固定有1件过渡板,且过渡板板面与托板Ⅱ板面平行,倾斜架包括斜梁和托板Ⅲ,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斜梁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Ⅲ连接在一起,2件斜梁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Ⅲ板面与2件斜梁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Ⅲ板面位于靠近2件斜梁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倾斜架的2件斜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低架的纵梁Ⅰ一端和高架的纵梁Ⅱ固定有2件支腿Ⅱ的一端,且托板Ⅲ位于靠近斜梁朝着斜上方的矩形截面短边处,输送架通过低架的4件支腿Ⅰ远离托板Ⅰ的末端、高架的2件支腿Ⅱ和4件支腿Ⅲ远离托板Ⅱ的末端置于地面上,且低架的2件纵梁Ⅰ远离倾斜架的一端与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远离支撑架Ⅱ一端的支撑架Ⅰ对齐;水平输送装置Ⅰ包括带驱动装置Ⅱ、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Ⅰ,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低架的1件纵梁Ⅰ靠近倾斜架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Ⅰ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Ⅰ的矩形截面长边,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的2件纵梁Ⅰ靠近倾斜架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的2件纵梁Ⅰ远离倾斜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Ⅰ,输送带Ⅰ上段承托在低架的托板Ⅰ上、且输送带Ⅰ上段上平面与柔性输送辊道远离横向输送机构一端的动力辊Ⅱ上母线相切,倾斜输送装置包括带驱动装置Ⅱ、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Ⅱ,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倾斜架的1件斜梁靠近高架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斜梁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斜梁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的2件斜梁靠近高架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斜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的2件斜梁远离高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Ⅱ、且输送带Ⅱ上段承托在倾斜架的托板Ⅲ上,水平输送装置Ⅱ包括带驱动装置Ⅱ、主动辊、从动辊和输送带Ⅲ,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高架的1件纵梁Ⅱ端部固定有支腿Ⅲ的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Ⅱ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Ⅱ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的2件纵梁Ⅱ端部固定有支腿Ⅲ的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Ⅱ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的2件纵梁Ⅱ靠近倾斜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Ⅲ,输送带Ⅲ上段承托在高架的托板Ⅱ上、且输送带Ⅲ上段上平面与输送架的高架的过渡板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换向装置安装在输送架的高架的安装板Ⅰ上,换向装置的伸缩杆朝着高架的托板Ⅱ方向向下伸出、且换向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垂直于托板Ⅱ板面;横向移载装置包括横移架、横移机构、拨动装置和压紧装置,其中横移架包括纵梁Ⅲ、横梁Ⅰ、支腿Ⅲ、矩形框Ⅰ、横向挡板、横移导轨和安装板Ⅱ,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2件横梁Ⅰ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Ⅲ,2件支腿Ⅲ朝着同一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2件支腿Ⅲ远离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的末端置于地面上,2件横梁Ⅰ的另一端和中部支撑在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高架的4件支腿Ⅲ上、且2件纵梁Ⅲ与高架的2件纵梁Ⅱ平行,固定在2件横梁Ⅰ一端的2件支腿Ⅲ与位于2件横梁Ⅰ中部的高架的2件支腿Ⅲ之间设有矩形框Ⅰ,矩形框Ⅰ的长边平行于纵梁Ⅲ、且矩形框Ⅰ的长边长度大于纵梁Ⅲ的长度,在纵梁Ⅲ的长度方向上,矩形框Ⅰ的长度方向中心与纵梁Ⅲ的长度方向中心对齐,横向挡板安装在矩形框Ⅰ靠近固定于2件横梁Ⅰ一端的2件支腿Ⅲ一侧的1条长边上,且横向挡板朝着横梁Ⅰ远离2件支腿Ⅲ一端的板面垂直于横梁Ⅰ,在高度方向上横向挡板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高架的纵向挡板的上下边缘对齐,2件横移导轨分别安装在2件横梁Ⅰ的上平面,2件安装板Ⅱ分别安装在矩形框Ⅰ的2条长边两端的上平面;横移机构包括带驱动装置Ⅲ、横移轴、横移轮和横移带,带驱动装置Ⅲ安装在支撑于位于纵梁Ⅱ端部的支腿Ⅲ上的横梁Ⅰ外侧、且在横梁Ⅰ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远离矩形框Ⅰ的一端端部,带驱动装置Ⅲ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横梁Ⅰ方向、且轴线平行于纵梁Ⅲ的长度方向,横移轴两端各装有1件横移轮,横移轴穿过横移轮后的两端分别支撑在2件横梁Ⅰ远离矩形框Ⅰ一端端部,横移轴一端穿过横梁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Ⅲ连接,另有2件横移轮分别铰接在2件横梁Ⅰ远离横移轴的一端端部内侧、且2件横移轮与安装在横移轴两端的2件横移轮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横移轮上各挂有1件横移带;拨动装置包括拨动架和拨动组件,其中拨动架包括纵梁Ⅳ、横梁Ⅱ、连接板、滑块Ⅱ、安装板Ⅲ、安装板Ⅳ、滑块Ⅲ和连接块Ⅰ,2件纵梁Ⅳ通过2件横梁Ⅱ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Ⅳ相互平行、且长度对齐,2件纵梁Ⅳ两端之间各装有1件连接板,2件连接板板面与2件纵梁Ⅳ的所在平面平行、且2件连接板板面的一侧板面与2件纵梁Ⅳ平行于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平面平齐,2件连接板与2件纵梁Ⅳ同一侧面平齐的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Ⅱ、且4件滑块Ⅱ的滑槽开口均朝着垂直于2件纵梁Ⅳ所在平面的同一方向,4件滑块Ⅱ的滑槽均垂直于纵梁Ⅳ的长度方向、且同1件连接板板面上的2件滑块Ⅱ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2件纵梁Ⅳ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板Ⅲ、且安装板Ⅲ板面与2件连接板板面平行,2件横梁Ⅱ远离滑块Ⅱ的一侧分别固定1件安装板Ⅳ,2件安装板Ⅳ的内侧板面均垂直于纵梁Ⅳ的长度方向、且分别与2件横梁Ⅱ的内侧面对齐,2件安装板Ⅳ的内侧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Ⅲ、且4件滑块Ⅲ的开口均朝向安装板Ⅲ一侧,4件滑块Ⅲ的滑槽均垂直于2件纵梁Ⅳ和2件横梁Ⅱ所构成的平面、且同1件安装板Ⅳ上的2件滑块Ⅲ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1件纵梁Ⅳ与连接板平齐的侧面两端、且靠近连接板处各装有1件连接块Ⅰ,拨动架通过4件滑块Ⅱ安装在横移架的2件横移导轨上、且2件安装板Ⅳ朝上,2件连接块Ⅰ分别卡紧在横移机构的2件横移带上段,拨动组件包括伸缩驱动装置、拨板和伸缩导轨,伸缩驱动装置安装在拨动架的安装板Ⅲ上、且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朝着滑块Ⅱ的开口方向,拨板的1条长边两端各固定有1件伸缩导轨,2件伸缩导轨相互平行、且与拨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拨板通过2件伸缩导轨安装在拨动架的4件滑块Ⅲ上,拨板中部与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连接;压紧装置包括压紧驱动装置、导向座、压板和导向杆,2件压紧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横移架的矩形框Ⅰ上的2件安装板Ⅱ上,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均朝着矩形框Ⅰ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且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同轴,2件安装板Ⅱ上各装有2件导向座,同1件安装板Ⅱ上的2件导向座分别对称位于压紧驱动装置两侧、且2件导向座的导向孔与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平行,压板的同一侧板面沿着压板的长度方向固定有2件导向杆、且2件导向杆轴线垂直于压板板面,2件压板通过各自板面上固定的2件导向杆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上的导向座的导向孔内、且2件压板板面均朝着矩形框Ⅰ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2件压板固定有2件导向杆一侧的板面中心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上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末端;落料装置包括带驱动装置Ⅳ、落料轴、落料轮、落料带、托料板和连接块Ⅱ,带驱动装置Ⅳ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架的矩形框Ⅰ的1条长边远离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低架一端外侧,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朝着矩形框Ⅰ的另1条长边方向、且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轴线平行于矩形框Ⅰ短边,落料轴两端各装有1件落料轮,2件各装有2件落料轮的落料轴两端穿过落料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矩形框Ⅰ的长边两端,远离低架一端的1件落料轴一端穿过矩形框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连接,位于2件落料轴同一端的2件落料轮上挂有落料带,呈U形槽形状的托料板的U形底板内表面靠近U形侧板处各装有2件连接块Ⅱ,2件托料板的U形槽底外表面朝上、通过U形侧板扣装在矩形框Ⅰ的2条长边上,2件托料板朝上的U形槽底外表面与输送架的高架的过渡板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托料板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矩形框Ⅰ长边,1件托料板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的上段,另1件托料板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的下段;升降装置Ⅱ包括固定底架、水平架Ⅱ、伸缩架Ⅲ和举升驱动装置Ⅲ,其中固定底架包括底座和凸耳Ⅰ,呈U形槽形状的底座的U形槽底内表面与一侧的U形侧壁交接处中部设有凸耳Ⅰ,底座通过U形槽底外表面置于地面上、且U形开口朝上,水平架Ⅱ包括矩形框Ⅱ、凸耳Ⅱ和滑槽Ⅲ,矩形框Ⅱ的2条长边一端各固定1件凸耳Ⅱ,2件凸耳Ⅱ轴线均平行于矩形框Ⅱ短边、且2件凸耳Ⅱ轴线同轴,矩形框Ⅱ的2条长边的另一端各固定有1件滑槽Ⅲ、且2件滑槽Ⅲ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矩形框Ⅱ长边,矩形框Ⅱ通过未固定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固定在底座朝上的U形开口端,矩形框Ⅱ的2件凸耳Ⅱ与底座的凸耳Ⅰ位于底座U形开口的同一侧、且2件凸耳Ⅱ的轴线与凸耳Ⅰ的轴线平行,伸缩架Ⅲ包括8件伸缩杆Ⅲ和8件铰接轴Ⅲ,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N 3杆……N 8轴和铰接轴Ⅲ有8件,编号为:N 1轴N 2轴N 3轴……N 8轴,2件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3杆N 4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 2件编号分别为N 5杆N 6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7杆N 8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1杆N 6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3杆N 8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5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4杆N 7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滑槽Ⅲ内,编号分别为N 1杆N 3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后的伸出端,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上方、且设有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朝下的另1件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滑槽Ⅲ内,编号分别为N 6杆N 8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后的伸出端,8件伸缩杆Ⅲ通过8件铰接轴Ⅲ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Ⅲ,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凸耳Ⅱ内,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上方的另1件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凸耳Ⅱ内,举升驱动装置Ⅲ的端部铰接在设置于固定底架的底座上的凸耳Ⅰ内,举升驱动装置Ⅲ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中部,升降装置Ⅱ位于落料装置的托料板下方,升降装置Ⅱ位于远离固定底架的、设有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朝下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平面与落料装置的2件托料板上平面平行、且矩形框Ⅱ的上平面中心与2件托料板闭合时2件托料板的接缝中心对齐;换盘装置包括换盘架、链输送装置Ⅰ、链输送装置Ⅱ、托盘供给站和托盘,其中换盘架包括纵梁Ⅴ、横梁Ⅲ、支腿Ⅳ、矩形框Ⅲ、链条导轨Ⅰ和链条导轨Ⅱ,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固定有1件支腿Ⅳ,4件支腿Ⅳ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另有2件支腿Ⅳ的一端固定在同1件横梁Ⅲ两端,2件支腿Ⅳ相互平行、对齐,且与横梁Ⅲ垂直,2件由2件支腿Ⅳ和1件横梁Ⅲ构成的组合体通过2件支腿Ⅳ固定有横梁Ⅲ的一端安装在构成矩形框架平面的2件纵梁Ⅴ中部,且4件支腿Ⅳ与位于矩形框架平面4个角固定的4件支腿Ⅳ均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同一侧,2件纵梁Ⅴ靠近一端的横梁Ⅲ处固定有1件矩形框Ⅲ,矩形框Ⅲ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支腿Ⅳ一侧、且矩形框Ⅲ的长边垂直于纵梁Ⅴ的长度方向,2件纵梁Ⅴ内侧面两端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Ⅰ,中部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Ⅱ,换盘架通过8件支腿Ⅳ远离矩形框架平面的端部置于地面上,升降装置Ⅱ的、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位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之间,矩形框Ⅱ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垂直于纵梁Ⅴ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且矩形框Ⅱ垂直于短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垂直于横梁Ⅲ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链输送装置Ⅰ包括链驱动装置、链传动轴、链轮和链条Ⅰ,2件链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换盘架的同1件纵梁Ⅴ端部和中部外侧,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且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的横梁Ⅲ的长度方向,2件链传动轴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链传动轴两端穿过链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端部和中部,链传动轴一端穿过纵梁Ⅴ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中部内侧、且在纵梁Ⅴ的长度方向2件链轮位于2件链传动轴之间,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端部的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2件链条Ⅰ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内侧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上,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远离装有链传动轴的另一端内侧,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中部的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2件链条Ⅰ上段分别承托在2件纵梁Ⅴ内侧另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上,链输送装置Ⅱ包括链驱动装置、链传动轴、链轮和链条Ⅱ,另1件链驱动装置安装在换盘架的1件纵梁Ⅴ外侧,在纵梁Ⅴ长度方向上位于纵梁Ⅴ中部的链传动轴和铰接于纵梁Ⅴ中部的2件链轮之间、且靠近铰接的2件链轮处,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且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的横梁Ⅲ的长度方向,另1件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的链传动轴两端穿过链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中部,链传动轴一端穿过纵梁Ⅴ后的伸出端与位于铰接于纵梁Ⅴ中部的2件链轮处的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2件链条Ⅱ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内侧中部的2件链条导轨Ⅱ上,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中部内侧,在纵梁Ⅴ长度方向上2件链轮位于靠近纵梁Ⅴ中部的、链输送装置Ⅰ的链传动轴处,且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Ⅱ;托盘供给站包括供给站架、举升驱动装置Ⅳ、托板Ⅳ和夹持装置,其中供给站架包括支腿Ⅴ、纵梁Ⅵ、横梁Ⅳ和限位杆,2件支腿Ⅴ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纵梁Ⅵ两端、且中部分别固定在另1件纵梁Ⅵ两端,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两两相互平行、对齐,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与另外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分别固定在2件横梁Ⅳ两端,2件横梁Ⅳ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各支腿Ⅴ和纵梁Ⅵ均位于2件横梁Ⅳ所在平面的同一侧,2件横梁Ⅳ同时垂直于4件支腿Ⅴ和4件纵梁Ⅵ,1件横梁Ⅳ位于2件支腿Ⅴ固定有纵梁Ⅵ的一端,另1件横梁Ⅳ与位于支腿Ⅴ中部的2件纵梁Ⅵ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横梁Ⅳ之间设有2件限位杆,固定于同1件支腿Ⅴ上的2件纵梁Ⅵ之间设有1件限位杆,供给站架的4件支腿Ⅴ未固定纵梁Ⅵ的一端置于地面上,且固定于2件横梁Ⅳ两端的2件支腿Ⅴ分别位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两侧,供给站架的2件纵梁Ⅵ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平行、且未与横梁Ⅳ固定连接的2件支腿Ⅴ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端部未安装链驱动装置的一端对齐,举升驱动装置Ⅳ安装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上的矩形框Ⅲ上,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朝上、且伸缩杆轴线平行于支腿Ⅴ的长度方向,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末端装有托板Ⅳ、且托板Ⅳ板面垂直于支腿Ⅴ的长度方向,供给站架的2件纵梁Ⅵ外侧各装有2件夹持装置、且4件夹持装置的伸缩杆穿过纵梁Ⅵ后均伸进供给站架内,4件夹持装置的伸缩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平行于横梁Ⅳ的长度方向;托盘供给站的托板Ⅳ上摆放有多件托盘、且各托盘均位于供给站架内。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可动底架的底架体的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底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并通过4件脚轮Ⅰ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的水平架体的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6件立架杆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的一端远离立架杆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的方向;站台的台板呈矩形平板形状,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的横架杆的长度相等,台板的长边与水平架体未固定挂钩的1件横架杆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板面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远离水平架体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且护栏Ⅰ与4件立架杆位于水平架体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的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未铰接有滑块Ⅰ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铰接在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未设置滑槽Ⅰ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水平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位于铰接轴Ⅰ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一端铰接的滑块Ⅰ分别置于底架体的2件横架杆内侧设置的滑槽Ⅰ内;铰接在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且位于伸缩杆Ⅰ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2件推杆与铰接轴Ⅰ垂直、且2件推杆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上的铰接轴Ⅰ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位于2件伸缩架Ⅰ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中心的铰接轴Ⅰ上的2件推杆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架的2件纵架杆和2件横架杆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上分别装有护栏Ⅱ和护栏Ⅲ、且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的长度与横架杆的长度相等,护栏Ⅲ的长度小于横架杆的长度、且护栏Ⅲ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对齐的纵架杆两端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件挡杆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远离纵架杆的末端,护栏Ⅲ靠近挡杆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一侧的支板各固定有1件护板;2件挂钩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的横架杆远离护栏Ⅲ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的方向,在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分别位于2件护板的外侧、且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且各动力辊Ⅰ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通过动力辊架远离护栏Ⅲ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的6件立架杆末端,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的2件挂钩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的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另1件U形架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的2件横架杆远离护栏Ⅱ和护栏Ⅲ的一侧;2件U形架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的2件护板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安装在2件U形架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位于2件U形架的U形内、槽形架的U形开口与U形架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的U形平面与U形架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的带驱动装置Ⅰ安装在槽形架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纵移轴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一端穿过槽形架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连接;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1件纵移带;另有2件纵移轮分别铰接在槽形架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轴线,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与安装在纵移轴另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柔性输送辊道的支撑架Ⅰ的支架Ⅰ的2件立柱Ⅰ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两端,2件立柱Ⅰ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垂直,2件立柱Ⅰ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的2件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Ⅰ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件槽板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Ⅰ和1件连接杆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上各设有2个滑槽Ⅱ,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Ⅰ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Ⅰ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并通过2件脚轮Ⅱ置于地面上。支撑架Ⅱ的支架Ⅱ的的立柱Ⅱ截面呈正方形形状,立柱Ⅱ的1侧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立柱Ⅱ的长度方向设有2个长圆孔,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立柱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且2个长圆孔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长圆孔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上的挂钩至与之对齐的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架上的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一端未设置长圆孔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两端,2件立柱Ⅱ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垂直,2件立柱Ⅱ上的长圆孔朝着同一方向、且2件立柱Ⅱ上的2个长圆孔相互对齐,2件立柱Ⅱ上相互对齐的长圆孔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架Ⅰ的2件挂钩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件槽板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Ⅱ和1件连接杆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上的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Ⅱ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Ⅱ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并通过2件脚轮Ⅱ置于地面上。伸缩机构的伸缩架Ⅱ的2件伸缩杆Ⅱ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一端,另有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的另一端;依此类推,多件伸缩杆Ⅱ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Ⅱ;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另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依此类推。伸缩机构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Ⅰ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且伸缩机构的动力辊Ⅱ朝着远离支架Ⅰ的脚轮Ⅱ方向;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Ⅱ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且设置在支撑架Ⅱ的支架Ⅱ的立柱Ⅱ上的长圆孔朝着远离支撑架Ⅰ的方向;伸缩机构两端的支撑架Ⅰ和支撑架Ⅱ之间,每间隔相同件数的动力辊Ⅱ,4件伸缩杆Ⅱ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支撑在支撑架Ⅰ的2件槽板的4个滑槽Ⅱ内;柔性输送辊道通过设置在支撑架Ⅱ的支架Ⅱ的立柱Ⅱ上的4个长圆孔挂在设置于横向输送装置的升降装置Ⅰ的水平架Ⅰ和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架上的4个挂钩上。码垛装置的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低架的纵梁Ⅰ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纵梁Ⅰ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Ⅰ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Ⅰ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Ⅰ板面与2件纵梁Ⅰ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Ⅰ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Ⅰ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Ⅰ远离托板Ⅰ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Ⅰ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1件支腿Ⅰ,4件支腿Ⅰ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Ⅰ板面;高架的纵梁Ⅱ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纵梁Ⅱ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Ⅱ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Ⅱ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Ⅱ板面与2件纵梁Ⅱ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Ⅱ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Ⅱ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Ⅱ远离托板Ⅱ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Ⅱ长度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Ⅱ,2件支腿Ⅱ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Ⅱ板面;2件纵梁Ⅱ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中部外侧各固定1件支腿Ⅲ、且4件支腿Ⅲ均平行于支腿Ⅱ,支腿Ⅲ长度大于支腿Ⅱ的长度、且4件支腿Ⅲ朝着2件支腿Ⅱ方向伸出的一端端部与支腿Ⅱ末端平齐;纵向挡板安装在位于纵梁Ⅱ端部的2件支腿Ⅲ远离与支腿Ⅱ末端平齐端的另一端之间,且纵向挡板朝着支腿Ⅱ方向的板面垂直于纵梁Ⅱ,纵向挡板靠近托板Ⅱ一侧的边缘至托板Ⅱ之间的距离为15±5mm;2件纵梁Ⅱ外侧靠近支腿Ⅱ的一端各装有1件护栏Ⅳ、且2件护栏Ⅳ均朝着远离支腿Ⅱ末端的方向伸出,2件护栏Ⅳ远离托板Ⅱ的末端之间固定有1件安装板Ⅰ;位于1件纵梁Ⅱ端部和中部外侧的2件支腿Ⅲ之间、托板Ⅱ的远离支腿Ⅱ一侧固定有1件过渡板,且过渡板板面与托板Ⅱ板面平行;倾斜架的斜梁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斜梁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Ⅲ连接在一起,2件斜梁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Ⅲ板面与2件斜梁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Ⅲ板面位于靠近2件斜梁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倾斜架的2件斜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低架的纵梁Ⅰ一端和高架的纵梁Ⅱ固定有2件支腿Ⅱ的一端,且托板Ⅲ位于靠近斜梁朝着斜上方的矩形截面短边处;输送架通过低架的4件支腿Ⅰ远离托板Ⅰ的末端、高架的2件支腿Ⅱ和4件支腿Ⅲ远离托板Ⅱ的末端置于地面上,且低架的2件纵梁Ⅰ远离倾斜架的一端与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远离支撑架Ⅱ一端的支撑架Ⅰ对齐。水平输送装置Ⅰ的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低架的1件纵梁Ⅰ靠近倾斜架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Ⅰ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Ⅰ的矩形截面长边;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的2件纵梁Ⅰ靠近倾斜架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的2件纵梁Ⅰ远离倾斜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Ⅰ,输送带Ⅰ上段承托在低架的托板Ⅰ上、且输送带Ⅰ上段上平面与柔性输送辊道远离横向输送机构一端的动力辊Ⅱ上母线相切;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倾斜架的1件斜梁靠近高架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斜梁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斜梁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的2件斜梁靠近高架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斜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的2件斜梁远离高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Ⅱ、且输送带Ⅱ上段承托在倾斜架的托板Ⅲ上;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安装在高架的1件纵梁Ⅱ端部固定有支腿Ⅲ的一端,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Ⅱ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Ⅱ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的2件纵梁Ⅱ端部固定有支腿Ⅲ的一端,主动辊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Ⅱ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的2件纵梁Ⅱ靠近倾斜架一端;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Ⅲ,输送带Ⅲ上段承托在高架的托板Ⅱ上、且输送带Ⅲ上段上平面与输送架的高架的过渡板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换向装置安装在输送架的高架的安装板Ⅰ上,换向装置的伸缩杆朝着高架的托板Ⅱ方向向下伸出、且换向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垂直于托板Ⅱ板面。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架的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2件横梁Ⅰ相同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Ⅲ,2件支腿Ⅲ朝着同一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2件支腿Ⅲ远离2件纵梁Ⅲ和2件横梁Ⅰ的末端置于地面上,2件横梁Ⅰ的另一端和中部支撑在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高架的4件支腿Ⅲ上、且2件纵梁Ⅲ与高架的2件纵梁Ⅱ平行;固定在2件横梁Ⅰ一端的2件支腿Ⅲ与位于2件横梁Ⅰ中部的高架的2件支腿Ⅲ之间设有矩形框Ⅰ,矩形框Ⅰ的长边平行于纵梁Ⅲ、且矩形框Ⅰ的长边长度大于纵梁Ⅲ的长度,在纵梁Ⅲ的长度方向上,矩形框Ⅰ的长度方向中心与纵梁Ⅲ的长度方向中心对齐;横向挡板安装在矩形框Ⅰ靠近固定于2件横梁Ⅰ一端的2件支腿Ⅲ一侧的1条长边上,且横向挡板朝着横梁Ⅰ远离2件支腿Ⅲ一端的板面垂直于横梁Ⅰ,在高度方向上横向挡板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高架的纵向挡板的上下边缘对齐;2件横移导轨分别安装在2件横梁Ⅰ的上平面,2件安装板Ⅱ分别安装在矩形框Ⅰ的2条长边两端的上平面。横移机构的带驱动装置Ⅲ安装在支撑于位于纵梁Ⅱ端部的支腿Ⅲ上的横梁Ⅰ外侧、且在横梁Ⅰ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远离矩形框Ⅰ的一端端部,带驱动装置Ⅲ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横梁Ⅰ方向、且轴线平行于纵梁Ⅲ的长度方向;横移轴两端各装有1件横移轮,横移轴穿过横移轮后的两端分别支撑在2件横梁Ⅰ远离矩形框Ⅰ一端端部,横移轴一端穿过横梁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Ⅲ连接;另有2件横移轮分别铰接在2件横梁Ⅰ远离横移轴的一端端部内侧、且2件横移轮与安装在横移轴两端的2件横移轮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横移轮上各挂有1件横移带。拨动装置拨动架的2件纵梁Ⅳ通过2件横梁Ⅱ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Ⅳ相互平行、且长度对齐;2件纵梁Ⅳ两端之间各装有1件连接板,2件连接板板面与2件纵梁Ⅳ的所在平面平行、且2件连接板板面的一侧板面与2件纵梁Ⅳ平行于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平面平齐;2件连接板与2件纵梁Ⅳ同一侧面平齐的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Ⅱ、且4件滑块Ⅱ的滑槽开口均朝着垂直于2件纵梁Ⅳ所在平面的同一方向,4件滑块Ⅱ的滑槽均垂直于纵梁Ⅳ的长度方向、且同1件连接板板面上的2件滑块Ⅱ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2件纵梁Ⅳ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板Ⅲ、且安装板Ⅲ板面与2件连接板板面平行;2件横梁Ⅱ远离滑块Ⅱ的一侧分别固定1件安装板Ⅳ,2件安装板Ⅳ的内侧板面均垂直于纵梁Ⅳ的长度方向、且分别与2件横梁Ⅱ的内侧面对齐;2件安装板Ⅳ的内侧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Ⅲ、且4件滑块Ⅲ的开口均朝向安装板Ⅲ一侧,4件滑块Ⅲ的滑槽均垂直于2件纵梁Ⅳ和2件横梁Ⅱ所构成的平面、且同1件安装板Ⅳ上的2件滑块Ⅲ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1件纵梁Ⅳ与连接板平齐的侧面两端、且靠近连接板处各装有1件连接块Ⅰ;拨动架通过4件滑块Ⅱ安装在横移架的2件横移导轨上、且2件安装板Ⅳ朝上,2件连接块Ⅰ分别卡紧在横移机构的2件横移带上段。拨动组件的伸缩驱动装置安装在拨动架的安装板Ⅲ上、且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朝着滑块Ⅱ的开口方向;拨板的1条长边两端各固定有1件伸缩导轨,2件伸缩导轨相互平行、且与拨板位于同一平面内;拨板通过2件伸缩导轨安装在拨动架的4件滑块Ⅲ上,拨板中部与伸缩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连接。压紧装置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于横移架的矩形框Ⅰ上的2件安装板Ⅱ上,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均朝着矩形框Ⅰ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且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同轴;2件安装板Ⅱ上各装有2件导向座,同1件安装板Ⅱ上的2件导向座分别对称位于压紧驱动装置两侧、且2件导向座的导向孔与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轴线平行;压板的同一侧板面沿着压板的长度方向固定有2件导向杆、且2件导向杆轴线垂直于压板板面;2件压板通过各自板面上固定的2件导向杆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上的导向座的导向孔内、且2件压板板面均朝着矩形框Ⅰ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2件压板固定有2件导向杆一侧的板面中心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上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末端。落料装置的带驱动装置Ⅳ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架的矩形框Ⅰ的1条长边远离纵向输送装置的输送架的低架一端外侧,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朝着矩形框Ⅰ的另1条长边方向、且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轴线平行于矩形框Ⅰ短边;落料轴两端各装有1件落料轮,2件各装有2件落料轮的落料轴两端穿过落料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矩形框Ⅰ的长边两端;远离低架一端的1件落料轴一端穿过矩形框Ⅰ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Ⅳ的输出轴连接,位于2件落料轴同一端的2件落料轮上挂有落料带;呈U形槽形状的托料板的U形底板内表面靠近U形侧板处各装有2件连接块Ⅱ,2件托料板的U形槽底外表面朝上、通过U形侧板扣装在矩形框Ⅰ的2条长边上,2件托料板朝上的U形槽底外表面与输送架的高架的过渡板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托料板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矩形框Ⅰ长边;1件托料板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的上段,另1件托料板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的下段。升降装置Ⅱ的固定底架的底座呈U形槽形状,底座的U形槽底内表面与一侧的U形侧壁交接处中部设有凸耳Ⅰ,底座通过U形槽底外表面置于地面上、且U形开口朝上;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的2条长边一端各固定1件凸耳Ⅱ,2件凸耳Ⅱ轴线均平行于矩形框Ⅱ短边、且2件凸耳Ⅱ轴线同轴;矩形框Ⅱ的2条长边的另一端各固定有1件滑槽Ⅲ、且2件滑槽Ⅲ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矩形框Ⅱ长边;矩形框Ⅱ通过未固定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固定在底座朝上的U形开口端,矩形框Ⅱ的2件凸耳Ⅱ与底座的凸耳Ⅰ位于底座U形开口的同一侧、且2件凸耳Ⅱ的轴线与凸耳Ⅰ的轴线平行;伸缩架Ⅲ的8件伸缩杆Ⅲ和8件铰接轴Ⅲ的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N 3杆……N 8轴N 1轴N 2轴N 3轴……N 8轴;2件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3杆N 4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 2件编号分别为N 5杆N 6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7杆N 8杆的伸缩杆Ⅲ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1杆N 6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3杆N 8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5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4杆N 7杆的伸缩杆Ⅲ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滑槽Ⅲ内,编号分别为N 1杆N 3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后的伸出端;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上方、且设有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朝下的另1件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滑槽Ⅲ内,编号分别为N 6杆N 8杆的伸缩杆Ⅲ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后的伸出端;8件伸缩杆Ⅲ通过8件铰接轴Ⅲ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Ⅲ,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凸耳Ⅱ内,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上方的另1件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的2件凸耳Ⅱ内;举升驱动装置Ⅲ的端部铰接在设置于固定底架的底座上的凸耳Ⅰ内,举升驱动装置Ⅲ的伸缩杆末端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中部;升降装置Ⅱ位于落料装置的托料板下方,升降装置Ⅱ位于远离固定底架的、设有凸耳Ⅱ和滑槽Ⅲ的一侧平面朝下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上平面与落料装置的2件托料板上平面平行、且矩形框Ⅱ的上平面中心与2件托料板闭合时2件托料板的接缝中心对齐。换盘装置的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固定有1件支腿Ⅳ,4件支腿Ⅳ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另有2件支腿Ⅳ的一端固定在同1件横梁Ⅲ两端,2件支腿Ⅳ相互平行、对齐,且与横梁Ⅲ垂直;2件由2件支腿Ⅳ和1件横梁Ⅲ构成的组合体通过2件支腿Ⅳ固定有横梁Ⅲ的一端安装在构成矩形框架平面的2件纵梁Ⅴ中部,且4件支腿Ⅳ与位于矩形框架平面4个角固定的4件支腿Ⅳ均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同一侧;2件纵梁Ⅴ靠近端部的横梁Ⅲ处固定有1件矩形框Ⅲ,矩形框Ⅲ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支腿Ⅳ一侧、且矩形框Ⅲ的长边垂直于纵梁Ⅴ的长度方向,2件纵梁Ⅴ内侧面两端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Ⅰ,中部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Ⅱ;换盘架通过8件支腿Ⅳ远离矩形框架平面的端部置于地面上,并调整位置使得升降装置Ⅱ的、与固定底架的底座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的矩形框Ⅱ位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和2件横梁Ⅲ之间,矩形框Ⅱ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垂直于纵梁Ⅴ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且矩形框Ⅱ垂直于短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垂直于横梁Ⅲ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链输送装置Ⅰ的2件链驱动装置分别安装在换盘架的同1件纵梁Ⅴ端部和中部外侧,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且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的横梁Ⅲ的长度方向;2件链传动轴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链传动轴两端穿过链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端部和中部,链传动轴一端穿过纵梁Ⅴ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中部内侧、且在纵梁Ⅴ的长度方向2件链轮位于2件链传动轴之间,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端部的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2件链条Ⅰ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内侧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上;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远离装有链传动轴的另一端内侧,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中部的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2件链条Ⅰ上段分别承托在2件纵梁Ⅴ内侧另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上。另1件链驱动装置安装在换盘架的1件纵梁Ⅴ外侧,在纵梁Ⅴ长度方向上位于纵梁Ⅴ中部的链传动轴和铰接于纵梁Ⅴ中部的2件链轮之间、且靠近铰接的2件链轮处,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且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的横梁Ⅲ的长度方向;另1件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的链传动轴两端穿过链轮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中部,链传动轴一端穿过纵梁Ⅴ后的伸出端与位于铰接于纵梁Ⅴ中部的2件链轮处的链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中部内侧,在纵梁Ⅴ长度方向上2件链轮位于靠近纵梁Ⅴ中部的、链输送装置Ⅰ的链传动轴处,且2件链轮分别与安装在链传动轴两端的2件链轮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上各挂有1件链条Ⅱ,2件链条Ⅱ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内侧中部的2件链条导轨Ⅱ上。托盘供给站的供给站架的2件支腿Ⅴ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纵梁Ⅵ两端、且中部分别固定在另1件纵梁Ⅵ两端,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两两相互平行、对齐;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与另外2件支腿Ⅴ和2件纵梁Ⅵ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分别固定在2件横梁Ⅳ两端,2件横梁Ⅳ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各支腿Ⅴ和纵梁Ⅵ均位于2件横梁Ⅳ所在平面的同一侧,2件横梁Ⅳ同时垂直于4件支腿Ⅴ和4件纵梁Ⅵ,1件横梁Ⅳ位于2件支腿Ⅴ固定有纵梁Ⅵ的一端,另1件横梁Ⅳ与位于支腿Ⅴ中部的2件纵梁Ⅵ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横梁Ⅳ之间设有2件限位杆,固定于同1件支腿Ⅴ上的2件纵梁Ⅵ之间设有1件限位杆;供给站架的4件支腿Ⅴ未固定纵梁Ⅵ的一端置于地面上,且固定于2件横梁Ⅳ两端的2件支腿Ⅴ分别位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两侧,供给站架的2件纵梁Ⅵ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平行、且未与横梁Ⅳ固定连接的2件支腿Ⅴ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端部未安装链驱动装置的一端对齐。举升驱动装置Ⅳ安装在固定于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上的矩形框Ⅲ上,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朝上、且伸缩杆轴线平行于支腿Ⅴ的长度方向;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末端装有托板Ⅳ、且托板Ⅳ板面垂直于支腿Ⅴ的长度方向;供给站架的2件纵梁Ⅵ外侧各装有2件夹持装置、且4件夹持装置的伸缩杆穿过纵梁Ⅵ后均伸进供给站架内,4件夹持装置的伸缩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平行于横梁Ⅳ的长度方向。托盘供给站的托板Ⅳ上摆放有多件托盘、且各托盘均位于供给站架内。
其工作原理为:启动各动力辊Ⅰ和动力辊Ⅱ以及除带驱动装置Ⅲ和带驱动装置Ⅳ之外的所有带驱动装置。将待卸车、输送、入库码垛或出库装车的袋装、箱装等货物放置于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的横向输送装置的横向输送机构的动力辊Ⅰ上,然后被输送至横向输送机构的靠近纵向移载装置一端。当货物输送至纵向移载装置上方时,纵向移载装置的举升驱动装置Ⅱ通过槽形架将纵移机构连同货物向上顶起,并朝着柔性输送辊道方向纵向输送。通过升降装置Ⅰ的举升驱动装置Ⅰ可调整横向输送机构的高低位置,以便于往横向输送装置的横向输送机构上放置货物。
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可随意改变形态,即在水平面内或铅垂面内均可改变某一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相对位置,以达到柔性输送之目的。由于柔性输送辊道的支撑架Ⅱ挂接在横向输送装置的水平架Ⅰ和动力辊架上,因此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靠近横向输送装置的一端可以与横向输送装置一同改变高低位置,从而将横向输送装置上的货物顺利地输送到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上。然后,可根据场地位置实时调整伸缩机构在水平面内的形态,将货物输送至码垛装置。
货物到达码垛装置之前,码垛装置的横向移载装置的拨动装置处于拨动起始状态、即位于纵向输送装置的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远离换盘装置一侧,拨动装置的伸缩驱动装置将拨板推出至拨动状态,压紧装置的2件压板退回至非压紧状态,落料装置的2件落料托料板处于闭合状态。
待货物到达纵向输送装置的水平输送装置Ⅰ之后,再经倾斜输送装置向斜上方输送到水平输送装置Ⅱ上。当被输送的货物需横向码垛、即货物的包装箱或包装袋的长边与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方向垂直时,则纵向输送装置的换向装置的伸缩杆缩回,货物在水平输送装置Ⅱ上继续向前至货物的长边与输送架的高架的纵向挡板板面接触时停止;待后续2件货物依次与前面的货物接触、即连续3件货物由于纵向挡板的阻碍作用而依次码垛在一起时,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机构的带驱动装置Ⅲ正向启动,并通过横移带驱动拨动装置的拨动组件的拨板将3件货物朝着落料装置方向拨动至货物与横移架的横向挡板接触时为止。之后,拨动装置的伸缩驱动装置将拨板缩回至非拨动状态;与此同时,带驱动装置Ⅲ反向启动,通过横移带驱动拨动装置再次返回至拨动起始状态。
水平输送装置Ⅱ连续通过3件货物之后,换向装置的伸缩杆伸出,后续货物由于换向装置伸缩杆的阻碍,在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带Ⅲ上旋转90°,即货物的长边由与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方向垂直改为平行,货物在水平输送装置Ⅱ上继续向前至货物的短边与纵向挡板板面接触时停止;待后续1件货物与前面的货物接触、即连续2件货物由于纵向挡板的阻碍作用而依次码垛在一起时,带驱动装置Ⅲ再次启动,并通过拨板将2件货物朝着落料装置方向拨动至此的2件纵向货物与前序拨动的3件横向货物接触时为止。之后,拨动装置再次返回至拨动起始状态。
然后,压紧装置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正向启动,压紧驱动装置的伸缩杆伸出,并通过2件压板将5件货物压紧;落料装置的带驱动装置Ⅳ正向启动,并通过落料带打开2件托料板,压紧装置的压板阻挡着货物,以避免被托料板带着外移。然后,压紧驱动装置反向启动,5件货物同时下落至位于换盘装置的升降装置Ⅱ的水平架Ⅱ上的托盘上。之后,升降装置Ⅱ的举升驱动装置Ⅲ适当缩回,使得托盘下降1倍的托盘厚度。
横向移载装置的横移机构驱动拨动装置拨动2件货物与前序的3件货物接触之后,水平输送装置Ⅱ继续输送2件货物至纵向挡板;拨动装置拨动2件货物至横向挡板时,再次返回至拨动起始状态。与此同时,水平输送装置Ⅱ连续通过2件货物之后,换向装置的伸缩杆再次,后续货物由于失去换向装置伸缩杆的阻碍,货物的长边再次改为与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方向垂直;待其中1件货物的短边与纵向挡板接触时,拨动装置拨动3件货物与前序的2件货物接触之后,再次返回至拨动起始状态。
然后,压紧装置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再次正向启动,并通过2件压板将5件货物压紧;落料装置的带驱动装置Ⅳ再次正向启动,并打开落料托料板;同时,压紧驱动装置再次反向启动,5件货物同时下落至位于托盘上不同码垛方向的前序货物上方。之后,升降装置Ⅱ的举升驱动装置Ⅲ再次适当缩回,托盘再次下降1倍的托盘厚度。
货物经前序的输送、码垛方式,即依次为3件横向、2件纵向和2件纵向、3件横向之后,货物在托盘上码垛了2层,且码垛方向不同。之后,按相同的码垛方式继续输送和码垛。
当托盘上的货物码垛至所设置的最大层数时,纵向输送装置停止输送,升降装置Ⅱ的举升驱动装置Ⅲ缩回至极限位置,承托着码垛了货物的托盘的水平架Ⅱ上平面下降至换盘装置的链输送装置Ⅱ的链条Ⅱ上段之下,码垛了货物的托盘则落在了链条Ⅱ上段。链输送装置Ⅱ的链驱动装置和远离托盘供给站一侧的链输送装置Ⅰ的链驱动装置启动,链输送装置Ⅱ承托在链条导轨Ⅱ上的链条Ⅱ上段连同码垛了货物的托盘一起朝着远离托盘供给站的方向移动;货物和托盘移动到远离托盘供给站一侧的链输送装置Ⅰ承托在链条导轨Ⅰ上的链条Ⅰ上方时,货物和托盘便一起承托在链条Ⅰ上继续朝着远离托盘供给站的方向移动;移动至托盘远离托盘供给站的侧面靠近换盘架的2件纵梁Ⅴ端部时停止,叉车将托盘和货物一起转移至指定位置。
与此同时,位于托盘供给站一端的链输送装置Ⅰ的链驱动装置启动,托盘供给站的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伸出,并将安装在伸缩杆末端的托板Ⅳ向上顶起;当托板Ⅳ上平面接触到托盘供给站内最底层的托盘时,便将托盘供给站内的所有托盘向上顶起,同时托盘供给站的夹持装置的伸缩杆缩回;托板Ⅳ继续上移至将托盘供给站内最底层的上一层、即倒数第2层的高度高于托盘供给站的夹持装置的伸缩杆时,夹持装置的伸缩杆伸出,将托盘供给站内倒数第2层的托盘卡住。然后,举升驱动装置Ⅳ的伸缩杆缩回,并带动托板Ⅳ和1件托盘下降,当托板Ⅳ上平面下降至低于位于托盘供给站一端的链输送装置Ⅱ的链条Ⅱ上段时停止;托盘则落在了链条Ⅱ上段,链输送装置Ⅱ承托在链条导轨Ⅱ上的链条Ⅱ上段连同托盘一起朝着换盘架中部移动;当托盘移动至换盘架中心、并正对于托料板下方时停止。
然后,升降装置Ⅱ的举升驱动装置Ⅲ的伸缩杆伸出,并通过位于升降装置Ⅱ上方的水平架Ⅱ将托盘推送至靠近落料装置的托料板时停止;纵向输送装置重新开始输送货物,并按前述相同的码垛方式继续输送和码垛作业。以此类推,重复输送和码垛作业。当托盘供给站内的托盘用尽时,叉车将托盘供给站设定的最大件数的托盘从托盘供给站远离升降装置Ⅱ一侧送到托盘供给站内。
本发明与现有本领域现状相比,由于设有横向输送机构和纵向移载装置的位置高低可调的横向输送装置,通过升降装置Ⅰ的举升驱动装置Ⅰ适时调整横向输送机构的高低位置,以满足横向输送装置的横向输送机构的位置适应货物垛高度的变化;由于横向输送机构的升降装置Ⅰ设有带脚轮Ⅰ的可动底架,因此可根据货物垛所在场地的情况适时调整横向输送机构位置,以满足横向输送装置的横向输送机构的位置适应货物垛位置的变化;由于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可随意改变形态,即在水平面内或铅垂面内均可改变某一部分的相对位置,因此可实现柔性输送;由于柔性输送辊道的支撑架Ⅱ挂接在横向输送装置的水平架Ⅰ和动力辊架上,因此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靠近横向输送装置的一端可与横向输送装置一同改变高低位置,从而可将横向输送装置上的货物顺利地过渡到柔性输送辊道的伸缩机构上;由于设置了高自动化程度的码垛装置,货物从在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带Ⅲ上调整姿态、在横向移载装置的纵向挡板和横向挡板处的集结、压紧货物与打开落料装置的托料板时对货物的阻挡、自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输送带Ⅲ到落料装置的拨动、落料装置的托料板打开与闭合、到升降装置Ⅱ的同步下降及满托盘货物的输出及空托盘的更换,实现全程自动化作业,因此可替代人工、节约大量劳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另一方向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纵向移载装置的举升驱动装置Ⅱ将纵移机构下降至纵移带处于退回状态时横向输送装置的轴测图;
图4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举升驱动装置Ⅱ将纵移机构举升至纵移带处于工作状态时横向输送装置的轴测图;
图5是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升降装置Ⅰ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可动底架的轴测图;
图7是本发明图6所示实施例底架体的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水平架Ⅰ的轴测图;
图9是本发明图8所示实施例水平架体的轴测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所示实施例站台的轴测图;
图11是本发明图5所示实施例伸缩架Ⅰ的轴测图;
图12是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横向输送机构的轴测图;
图13是本发明图12所示实施例动力辊架的轴测图;
图14是本发明图3所示实施例纵向移载装置的轴测图;
图15是本发明图14所示实施例槽形架的轴测图;
图16是本发明图14所示实施例纵移机构的轴测图;
图17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柔性输送辊道的轴测图;
图18是本发明图17所示实施例支撑架Ⅰ的轴测图;
图19是本发明图18所示实施例支架Ⅰ的轴测图;
图20是本发明图17所示实施例支撑架Ⅱ的轴测图;
图21是本发明图20所示实施例支架Ⅱ的轴测图;
图22是本发明图17所示实施例伸缩机构的轴测图;
图23是本发明图22所示实施例伸缩架Ⅱ的轴测图;
图24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横向移载装置的拨动装置处于拨动起始状态、拨动装置的伸缩驱动装置将拨板推出至拨动状态、压紧装置的2件压板退回至非压紧状态、落料装置的2件落料托料板处于闭合状态时码垛装置的轴测图;
图25是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横向移载装置的拨动装置将货物拨动至与横向挡板接触状态、拨动装置的伸缩驱动装置将拨板缩回至非拨动状态、压紧装置的2件压板伸出至压紧状态、落料装置的2件落料托料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码垛装置的轴测图;
图26是本发明图24所示实施例纵向输送装置的轴测图;
图27是本发明图26所示实施例输送架的轴测图;
图28是本发明图27所示实施例低架的轴测图;
图29是本发明图27所示实施例高架的轴测图;
图30是本发明图27所示实施例倾斜架的轴测图;
图31是本发明图26所示实施例水平输送装置Ⅰ的轴测图;
图32是本发明图26所示实施例倾斜输送装置的轴测图;
图33是本发明图26所示实施例水平输送装置Ⅱ的轴测图;
图34是本发明图24所示实施例横向移载装置的轴测图;
图35是本发明图34所示实施例横移架的轴测图;
图36是本发明图34所示实施例横移机构的轴测图;
图37是本发明图34所示实施例拨动装置的轴测图;
图38是本发明图37所示实施例拨动架的轴测图;
图39是本发明图37所示实施例拨动组件的轴测图;
图40是本发明图34所示实施例压紧装置的轴测图;
图41是本发明图24所示实施例落料装置的轴测图;
图42是本发明图24所示实施例升降装置Ⅱ的轴测图;
图43是本发明图42所示实施例固定底架的轴测图;
图44是本发明图42所示实施例水平架Ⅱ的轴测图;
图45是本发明图42所示实施例伸缩架Ⅲ的轴测图;
图46是本发明图24所示实施例换盘装置的轴测图;
图47是本发明图46所示实施例换盘架的轴测图;
图48是本发明图46所示实施例链输送装置Ⅰ的轴测图;
图49是本发明图46所示实施例链输送装置Ⅱ的轴测图;
图50是本发明图46所示实施例托盘供给站的轴测图;
图51是本发明图50所示实施例供给站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横向输送装置 11、升降装置Ⅰ 110、可动底架 1100、底架体11000、纵架杆11001、横架杆 11002、滑槽Ⅰ 1101、脚轮Ⅰ 111、水平架Ⅰ1110、水平架体 11100、立架杆11101、挂钩 1111、站台 11110、台板11111、护栏Ⅰ 112、伸缩架Ⅰ 1120、伸缩杆Ⅰ 1121、铰接轴Ⅰ 1122、滑块Ⅰ1123、推杆 113、举升驱动装置Ⅰ 12、横向输送机构 120、动力辊架1200、护栏Ⅱ 1201、护栏Ⅲ 1202、支板 1203、挡杆 1204、护板121、动力辊Ⅰ 13、纵向移载装置130、U形架 131、举升驱动装置Ⅱ132、槽形架 133、纵移机构 1330、带驱动装置Ⅰ 1331、纵移轴 1332、纵移轮1333、纵移带 2、柔性输送辊道 21、支撑架Ⅰ 210、支架Ⅰ 2100、立柱Ⅰ2101、连接杆 2102、槽板 21021、滑槽Ⅱ 211、脚轮Ⅱ 22、支撑架Ⅱ220、支架Ⅱ 2200、立柱Ⅱ 22001、长圆孔 23、伸缩机构 230、伸缩架Ⅱ2300、伸缩杆Ⅱ 2301、销轴 2302、铰接轴Ⅱ231、动力辊Ⅱ 3、码垛装置31、纵向输送装置 310、输送架 3100、低架 31000、纵梁Ⅰ31001、托板Ⅰ31002、支腿Ⅰ 3101、高架 31010、纵梁Ⅱ 31011、托板Ⅱ 31012、支腿Ⅱ31013、支腿Ⅲ 31014、纵向挡板 31015、护栏Ⅳ 31016、安装板Ⅰ31017、过渡板 3102、倾斜架31020、斜梁 31021、托板Ⅲ 311、水平输送装置Ⅰ3110、带驱动装置Ⅱ 3111、主动辊 3112、从动辊 3113、输送带Ⅰ312、倾斜输送装置 3120、输送带Ⅱ 313、水平输送装置Ⅱ 3130、输送带Ⅲ314、换向装置 32、横向移载装置 320、横移架 3200、纵梁Ⅲ 3201、横梁Ⅰ3202、矩形框Ⅰ 3203、横向挡板 3204、横移导轨 3205、安装板Ⅱ321、横移机构 3210、带驱动装置Ⅲ3211、横移轴 3212、横移轮 3213、横移带322、拨动装置 3220、拨动架 32200、纵梁Ⅳ32201、横梁Ⅱ 32202、连接板32203、滑块Ⅱ 32204、安装板Ⅲ 32205、安装板Ⅳ 32206、滑块Ⅲ32207、连接块Ⅰ 3221、拨动组件 32210、伸缩驱动装置 32211、拨板32212、伸缩导轨323、压紧装置 3230、压紧驱动装置 3231、导向座 3232、压板3233、导向杆 33、落料装置330、带驱动装置Ⅳ 331、落料轴 332、落料轮333、落料带 334、托料板 335、连接块Ⅱ 34、升降装置Ⅱ 340、固定底架3400、底座 3401、凸耳Ⅰ 341、水平架Ⅱ 3410、矩形框Ⅱ 3411、凸耳Ⅱ3412、滑槽Ⅲ 342、伸缩架Ⅲ 3420、伸缩杆Ⅲ 3421、铰接轴Ⅲ343、举升驱动装置Ⅲ35、换盘装置 350、换盘架 3500、纵梁Ⅴ 3501、横梁Ⅲ3502、支腿Ⅳ 3503、矩形框Ⅲ 3504、链条导轨Ⅰ 3505、链条导轨Ⅱ351、链输送装置Ⅰ 3510、链驱动装置 3511、链传动轴 3512、链轮 3513、链条Ⅰ352、链输送装置Ⅱ 3520、链条Ⅱ 353、托盘供给站 3530、供给站架35300、支腿Ⅴ 35301、纵梁Ⅵ 35302、横梁Ⅳ 35303、限位杆3531、举升驱动装置Ⅳ 3532、托板Ⅳ 3533、夹持装置 354、托盘。
在图1-图51所示的实施例中: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可动底架110的底架体1100的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底架体110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1101,并通过4件脚轮Ⅰ1101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111的水平架体1110的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11100,6件立架杆11100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11001的一端远离立架杆11100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11100的方向;站台1111的台板11110呈矩形平板形状,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的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未固定挂钩11101的1件横架杆11001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11110板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11110远离水平架体1110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11111、且护栏Ⅰ11111与4件立架杆11100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112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1120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1122;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铰接在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且位于伸缩杆Ⅰ1120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1123,2件推杆1123与铰接轴Ⅰ1121垂直、且2件推杆1123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112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1100上的铰接轴Ⅰ1121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位于2件伸缩架Ⅰ112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的2件推杆1123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的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11001上分别装有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且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1200的长度与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护栏Ⅲ1201的长度小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且护栏Ⅲ1201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11000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1201对齐的纵架杆11000两端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202,1件挡杆1203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1202远离纵架杆11000的末端,护栏Ⅲ1201靠近挡杆1203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1201一侧的支板1202各固定有1件护板1204;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1201的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1201的方向,在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11101分别位于2件护板1204的外侧、且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11001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121、且各动力辊Ⅰ12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121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12通过动力辊架120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1110的6件立架杆11100末端,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13的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另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120的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131安装在2件U形架130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132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132位于2件U形架130的U形内、槽形架132的U形开口与U形架130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132的U形平面与U形架130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133的带驱动装置Ⅰ1330安装在槽形架1321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1330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1331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1332,纵移轴1331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132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1331一端穿过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1330连接;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1件纵移带1333;另有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1333。柔性输送辊道2的支撑架Ⅰ21的支架Ⅰ210的2件立柱Ⅰ2100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Ⅰ21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Ⅰ2100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Ⅰ21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Ⅰ21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各设有2个滑槽Ⅱ21021,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Ⅰ21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Ⅰ21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的立柱Ⅱ2200截面呈正方形形状,立柱Ⅱ2200的1侧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设有2个长圆孔22001,长圆孔2200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2个长圆孔22001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长圆孔22001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上的挂钩11101至与之对齐的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一端未设置长圆孔22001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Ⅱ22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同一方向、且2件立柱Ⅱ2200上的2个长圆孔22001相互对齐,2件立柱Ⅱ2200上相互对齐的长圆孔22001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Ⅱ22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的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Ⅱ22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伸缩机构23的伸缩架Ⅱ230的2件伸缩杆Ⅱ2300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一端,另有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的另一端;依此类推,多件伸缩杆Ⅱ2300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Ⅱ230;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另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依此类推。伸缩机构23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伸缩机构23的动力辊Ⅱ231朝着远离支架Ⅰ210的脚轮Ⅱ211方向;伸缩机构23的另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Ⅱ22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远离支撑架Ⅰ21的方向;伸缩机构23两端的支撑架Ⅰ21和支撑架Ⅱ22之间,每间隔10件动力辊Ⅱ231,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柔性输送辊道2通过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4个长圆孔22001挂在设置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和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4个挂钩11101上。码垛装置3的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低架3100的纵梁Ⅰ31000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纵梁Ⅰ3100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Ⅰ3100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Ⅰ3100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Ⅰ31001板面与2件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Ⅰ3100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Ⅰ3100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托板Ⅰ3100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Ⅰ31000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1件支腿Ⅰ31002,4件支腿Ⅰ3100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Ⅰ31001板面;高架3101的纵梁Ⅱ31010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纵梁Ⅱ3101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Ⅱ3101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Ⅱ3101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Ⅱ31011板面与2件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Ⅱ3101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Ⅱ3101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Ⅱ31010远离托板Ⅱ3101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Ⅱ31012,2件支腿Ⅱ310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2件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中部外侧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且4件支腿Ⅲ31013均平行于支腿Ⅱ31012,支腿Ⅲ31013长度大于支腿Ⅱ31012的长度、且4件支腿Ⅲ31013朝着2件支腿Ⅱ31012方向伸出的一端端部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纵向挡板31014安装在位于纵梁Ⅱ31010端部的2件支腿Ⅲ31013远离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端的另一端之间,且纵向挡板31014朝着支腿Ⅱ31012方向的板面垂直于纵梁Ⅱ31010,纵向挡板31014靠近托板Ⅱ31011一侧的边缘至托板Ⅱ31011之间的距离为15±5mm;2件纵梁Ⅱ31010外侧靠近支腿Ⅱ31012的一端各装有1件护栏Ⅳ31015、且2件护栏Ⅳ31015均朝着远离支腿Ⅱ31012末端的方向伸出,2件护栏Ⅳ31015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之间固定有1件安装板Ⅰ31016;位于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和中部外侧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托板Ⅱ31011的远离支腿Ⅱ31012一侧固定有1件过渡板31017,且过渡板31017板面与托板Ⅱ31011板面平行;倾斜架3102的斜梁31020截面呈矩形形状,2件斜梁3102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Ⅲ31021连接在一起,2件斜梁3102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Ⅲ31021板面与2件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Ⅲ31021板面位于靠近2件斜梁3102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低架3100的纵梁Ⅰ31000一端和高架3101的纵梁Ⅱ31010固定有2件支腿Ⅱ31012的一端,且托板Ⅲ31021位于靠近斜梁31020朝着斜上方的矩形截面短边处;输送架310通过低架3100的4件支腿Ⅰ31002远离托板Ⅰ31001的末端、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Ⅱ31012和4件支腿Ⅲ31013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且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的一端与柔性输送辊道2的伸缩机构23远离支撑架Ⅱ22一端的支撑架Ⅰ21对齐。水平输送装置Ⅰ311的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低架3100的1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Ⅰ3100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长边;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Ⅰ3100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Ⅰ3113,输送带Ⅰ3113上段承托在低架3100的托板Ⅰ31001上、且输送带Ⅰ3113上段上平面与柔性输送辊道2远离横向输送机构12一端的动力辊Ⅱ231上母线相切;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倾斜架3102的1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斜梁3102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斜梁3102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远离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Ⅱ3120、且输送带Ⅱ3120上段承托在倾斜架3102的托板Ⅲ31021上;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高架3101的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Ⅱ3101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Ⅱ3101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Ⅲ3130,输送带Ⅲ3130上段承托在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上、且输送带Ⅲ3130上段上平面与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过渡板31017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换向装置314安装在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安装板Ⅰ31016上,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朝着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方向向下伸出、且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轴线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横向移载装置32的横移架320的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2件横梁Ⅰ3201相同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2件支腿Ⅲ31013朝着同一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2件支腿Ⅲ31013远离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2件横梁Ⅰ3201的另一端和中部支撑在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4件支腿Ⅲ31013上、且2件纵梁Ⅲ3200与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平行;固定在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与位于2件横梁Ⅰ3201中部的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设有矩形框Ⅰ3202,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平行于纵梁Ⅲ3200、且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长度大于纵梁Ⅲ3200的长度,在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上,矩形框Ⅰ3202的长度方向中心与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中心对齐;横向挡板3203安装在矩形框Ⅰ3202靠近固定于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一侧的1条长边上,且横向挡板3203朝着横梁Ⅰ3201远离2件支腿Ⅲ31013一端的板面垂直于横梁Ⅰ3201,在高度方向上横向挡板3203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纵向挡板31014的上下边缘对齐;2件横移导轨3204分别安装在2件横梁Ⅰ3201的上平面,2件安装板Ⅱ3205分别安装在矩形框Ⅰ3202的2条长边两端的上平面。横移机构321的带驱动装置Ⅲ3210安装在支撑于位于纵梁Ⅱ31010端部的支腿Ⅲ31013上的横梁Ⅰ3201外侧、且在横梁Ⅰ320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远离矩形框Ⅰ3202的一端端部,带驱动装置Ⅲ32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横梁Ⅰ3201方向、且轴线平行于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横移轴3211两端各装有1件横移轮3212,横移轴3211穿过横移轮3212后的两端分别支撑在2件横梁Ⅰ3201远离矩形框Ⅰ3202一端端部,横移轴3211一端穿过横梁Ⅰ3201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Ⅲ3210连接;另有2件横移轮3212分别铰接在2件横梁Ⅰ3201远离横移轴3211的一端端部内侧、且2件横移轮3212与安装在横移轴3211两端的2件横移轮3212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横移轮3212上各挂有1件横移带3213。拨动装置322拨动架3220的2件纵梁Ⅳ32200通过2件横梁Ⅱ3220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Ⅳ32200相互平行、且长度对齐;2件纵梁Ⅳ32200两端之间各装有1件连接板32202,2件连接板32202板面与2件纵梁Ⅳ32200的所在平面平行、且2件连接板32202板面的一侧板面与2件纵梁Ⅳ32200平行于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平面平齐;2件连接板32202与2件纵梁Ⅳ32200同一侧面平齐的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Ⅱ32203、且4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开口均朝着垂直于2件纵梁Ⅳ32200所在平面的同一方向,4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均垂直于纵梁Ⅳ32200的长度方向、且同1件连接板32202板面上的2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2件纵梁Ⅳ32200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板Ⅲ32204、且安装板Ⅲ32204板面与2件连接板32202板面平行;2件横梁Ⅱ32201远离滑块Ⅱ32203的一侧分别固定1件安装板Ⅳ32205,2件安装板Ⅳ32205的内侧板面均垂直于纵梁Ⅳ32200的长度方向、且分别与2件横梁Ⅱ32201的内侧面对齐;2件安装板Ⅳ32205的内侧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Ⅲ32206、且4件滑块Ⅲ32206的开口均朝向安装板Ⅲ32204一侧,4件滑块Ⅲ32206的滑槽均垂直于2件纵梁Ⅳ32200和2件横梁Ⅱ32201所构成的平面、且同1件安装板Ⅳ32205上的2件滑块Ⅲ32206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1件纵梁Ⅳ32200与连接板32202平齐的侧面两端、且靠近连接板32202处各装有1件连接块Ⅰ32207;拨动架3220通过4件滑块Ⅱ32203安装在横移架320的2件横移导轨3204上、且2件安装板Ⅳ32205朝上,2件连接块Ⅰ32207分别卡紧在横移机构321的2件横移带3213上段。拨动组件3221的伸缩驱动装置32210安装在拨动架3220的安装板Ⅲ32204上、且伸缩驱动装置32210的伸缩杆朝着滑块Ⅱ32203的开口方向;拨板32211的1条长边两端各固定有1件伸缩导轨32212,2件伸缩导轨32212相互平行、且与拨板32211位于同一平面内;拨板32211通过2件伸缩导轨32212安装在拨动架3220的4件滑块Ⅲ32206上,拨板32211中部与伸缩驱动装置32210的伸缩杆连接。压紧装置323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安装在固定于横移架320的矩形框Ⅰ3202上的2件安装板Ⅱ3205上,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均朝着矩形框Ⅰ3202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且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轴线同轴;2件安装板Ⅱ3205上各装有2件导向座3231,同1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2件导向座3231分别对称位于压紧驱动装置3230两侧、且2件导向座3231的导向孔与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轴线平行;压板3232的同一侧板面沿着压板3232的长度方向固定有2件导向杆3233、且2件导向杆3233轴线垂直于压板3232板面;2件压板3232通过各自板面上固定的2件导向杆3233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导向座3231的导向孔内、且2件压板3232板面均朝着矩形框Ⅰ3202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2件压板3232固定有2件导向杆3233一侧的板面中心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末端。落料装置33的带驱动装置Ⅳ330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32的横移架320的矩形框Ⅰ3202的1条长边远离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低架3100一端外侧,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朝着矩形框Ⅰ3202的另1条长边方向、且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轴线平行于矩形框Ⅰ3202短边;落料轴331两端各装有1件落料轮332,2件各装有2件落料轮332的落料轴331两端穿过落料轮33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两端;远离低架3100一端的1件落料轴331一端穿过矩形框Ⅰ3202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连接,位于2件落料轴331同一端的2件落料轮332上挂有落料带333;呈U形槽形状的托料板334的U形底板内表面靠近U形侧板处各装有2件连接块Ⅱ335,2件托料板334的U形槽底外表面朝上、通过U形侧板扣装在矩形框Ⅰ3202的2条长边上,2件托料板334朝上的U形槽底外表面与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过渡板31017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托料板334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矩形框Ⅰ3202长边;1件托料板334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335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332的上段,另1件托料板334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335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332的下段。升降装置Ⅱ34的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呈U形槽形状,底座3400的U形槽底内表面与一侧的U形侧壁交接处中部设有凸耳Ⅰ3401,底座3400通过U形槽底外表面置于地面上、且U形开口朝上;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的2条长边一端各固定1件凸耳Ⅱ3411,2件凸耳Ⅱ3411轴线均平行于矩形框Ⅱ3410短边、且2件凸耳Ⅱ3411轴线同轴;矩形框Ⅱ3410的2条长边的另一端各固定有1件滑槽Ⅲ3412、且2件滑槽Ⅲ34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矩形框Ⅱ3410长边;矩形框Ⅱ3410通过未固定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固定在底座3400朝上的U形开口端,矩形框Ⅱ3410的2件凸耳Ⅱ3411与底座3400的凸耳Ⅰ3401位于底座3400U形开口的同一侧、且2件凸耳Ⅱ3411的轴线与凸耳Ⅰ3401的轴线平行;伸缩架Ⅲ342的8件伸缩杆Ⅲ3420和8件铰接轴Ⅲ3421的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N 3杆……N 8轴N 1轴N 2轴N 3轴……N 8轴;2件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3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 2件编号分别为N 5杆N 6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3421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7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1杆N 6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3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5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4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滑槽Ⅲ3412内,编号分别为N 1杆N 3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3412后的伸出端;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上方、且设有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朝下的另1件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滑槽Ⅲ3412内,编号分别为N 6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3412后的伸出端;8件伸缩杆Ⅲ3420通过8件铰接轴Ⅲ3421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Ⅲ342,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凸耳Ⅱ3411内,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上方的另1件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凸耳Ⅱ3411内;举升驱动装置Ⅲ343的端部铰接在设置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上的凸耳Ⅰ3401内,举升驱动装置Ⅲ343的伸缩杆末端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中部;升降装置Ⅱ34位于落料装置33的托料板334下方,升降装置Ⅱ34位于远离固定底架340的、设有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朝下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平面与落料装置33的2件托料板334上平面平行、且矩形框Ⅱ3410的上平面中心与2件托料板334闭合时2件托料板334的接缝中心对齐。换盘装置35的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固定有1件支腿Ⅳ3502,4件支腿Ⅳ350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另有2件支腿Ⅳ3502的一端固定在同1件横梁Ⅲ3501两端,2件支腿Ⅳ3502相互平行、对齐,且与横梁Ⅲ3501垂直;2件由2件支腿Ⅳ3502和1件横梁Ⅲ3501构成的组合体通过2件支腿Ⅳ3502固定有横梁Ⅲ3501的一端安装在构成矩形框架平面的2件纵梁Ⅴ3500中部,且4件支腿Ⅳ3502与位于矩形框架平面4个角固定的4件支腿Ⅳ3502均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同一侧;2件纵梁Ⅴ3500靠近端部的横梁Ⅲ3501处固定有1件矩形框Ⅲ3503,矩形框Ⅲ3503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支腿Ⅳ3502一侧、且矩形框Ⅲ3503的长边垂直于纵梁Ⅴ3500的长度方向,2件纵梁Ⅴ3500内侧面两端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Ⅰ3504,中部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Ⅱ3505;换盘架350通过8件支腿Ⅳ3502远离矩形框架平面的端部置于地面上,并调整位置使得升降装置Ⅱ34的、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位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之间,矩形框Ⅱ3410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350垂直于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且矩形框Ⅱ3410垂直于短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350垂直于横梁Ⅲ3501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链输送装置Ⅰ351的2件链驱动装置3510分别安装在换盘架350的同1件纵梁Ⅴ3500端部和中部外侧,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3500、且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350的横梁Ⅲ3501的长度方向;2件链传动轴3511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3512,链传动轴3511两端穿过链轮351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3500端部和中部,链传动轴3511一端穿过纵梁Ⅴ3500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内侧、且在纵梁Ⅴ3500的长度方向2件链轮3512位于2件链传动轴3511之间,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3500端部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3513,2件链条Ⅰ3513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内侧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3504上;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远离装有链传动轴3511的另一端内侧,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3513,2件链条Ⅰ3513上段分别承托在2件纵梁Ⅴ3500内侧另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3504上。另1件链驱动装置3510安装在换盘架350的1件纵梁Ⅴ3500外侧,在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上位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传动轴3511和铰接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2件链轮3512之间、且靠近铰接的2件链轮3512处,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3500、且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350的横梁Ⅲ3501的长度方向;另1件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3512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穿过链轮351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链传动轴3511一端穿过纵梁Ⅴ3500后的伸出端与位于铰接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2件链轮3512处的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内侧,在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上2件链轮3512位于靠近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输送装置Ⅰ351的链传动轴3511处,且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Ⅱ3520,2件链条Ⅱ3520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内侧中部的2件链条导轨Ⅱ3505上。托盘供给站353的供给站架3530的2件支腿Ⅴ35300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纵梁Ⅵ35301两端、且中部分别固定在另1件纵梁Ⅵ35301两端,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35300与另外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35300分别固定在2件横梁Ⅳ35302两端,2件横梁Ⅳ3530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各支腿Ⅴ35300和纵梁Ⅵ35301均位于2件横梁Ⅳ35302所在平面的同一侧,2件横梁Ⅳ35302同时垂直于4件支腿Ⅴ35300和4件纵梁Ⅵ35301,1件横梁Ⅳ35302位于2件支腿Ⅴ35300固定有纵梁Ⅵ35301的一端,另1件横梁Ⅳ35302与位于支腿Ⅴ35300中部的2件纵梁Ⅵ35301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横梁Ⅳ35302之间设有2件限位杆35303,固定于同1件支腿Ⅴ35300上的2件纵梁Ⅵ35301之间设有1件限位杆35303;供给站架3530的4件支腿Ⅴ35300未固定纵梁Ⅵ35301的一端置于地面上,且固定于2件横梁Ⅳ35302两端的2件支腿Ⅴ35300分别位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两侧,供给站架3530的2件纵梁Ⅵ35301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平行、且未与横梁Ⅳ35302固定连接的2件支腿Ⅴ35300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端部未安装链驱动装置3510的一端对齐。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安装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上的矩形框Ⅲ3503上,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的伸缩杆朝上、且伸缩杆轴线平行于支腿Ⅴ35300的长度方向;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的伸缩杆末端装有托板Ⅳ3532、且托板Ⅳ3532板面垂直于支腿Ⅴ35300的长度方向;供给站架3530的2件纵梁Ⅵ35301外侧各装有2件夹持装置3533、且4件夹持装置3533的伸缩杆穿过纵梁Ⅵ35301后均伸进供给站架3530内,4件夹持装置3533的伸缩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平行于横梁Ⅳ35302的长度方向。托盘供给站353的托板Ⅳ3532上摆放有多件托盘354、且各托盘354均位于供给站架3530内。

Claims (1)

1.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包括横向输送装置(1)、柔性输送辊道(2)和码垛装置(3),其特征在于:横向输送装置(1)包括升降装置Ⅰ(11)、横向输送机构(12)和纵向移载装置(13),其中升降装置Ⅰ(11)包括可动底架(110)、水平架Ⅰ(111)、伸缩架Ⅰ(112)和举升驱动装置Ⅰ(113),可动底架(110)包括底架体(1100)和脚轮Ⅰ(1101),其中底架体(1100)包括纵架杆(11000)和横架杆(110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底架体(110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装有1件脚轮Ⅰ(1101),并通过4件脚轮Ⅰ(1101)置于地面上;水平架Ⅰ(111)包括水平架体(1110)和站台(1111),其中水平架体(1110)包括纵架杆(11000)、横架杆(11001)、立架杆(11100)和挂钩(111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且2件横架杆(11001)的同一端内侧均设有滑槽Ⅰ(11002),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各固定有1件立架杆(11100),6件立架杆(11100)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呈L形状的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同1件横架杆(11001)的一端远离立架杆(11100)一侧的侧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立架杆(11100)的方向,站台(1111)包括台板(11110)和护栏Ⅰ(11111),呈矩形平板形状的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的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台板(11110)的长边与水平架体(1110)未固定挂钩(11101)的1件横架杆(11001)外侧固定连接、且台板(11110)板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台板(11110)远离水平架体(1110)的另1条长边固定有护栏Ⅰ(11111)、且护栏Ⅰ(11111)与4件立架杆(11100)位于水平架体(1110)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伸缩架Ⅰ(112)包括伸缩杆Ⅰ(1120)、铰接轴Ⅰ(1121)、滑块Ⅰ(1122)和推杆(1123),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一端,另有2件伸缩杆Ⅰ(1120)中心铰接在铰接轴Ⅰ(1121)的另一端,4件伸缩杆Ⅰ(1120)的一端均铰接有1件滑块Ⅰ(1122),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未铰接有滑块Ⅰ(1122)的一端分别通过另1件铰接轴Ⅰ(1121)铰接在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未设置滑槽Ⅰ(11002)的一端内侧,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内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位于铰接轴Ⅰ(1121)两端外侧的2件伸缩杆Ⅰ(1120)一端铰接的滑块Ⅰ(1122)分别置于底架体(1100)的2件横架杆(11001)内侧设置的滑槽Ⅰ(11002)内,铰接在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且位于伸缩杆Ⅰ(1120)的内侧固定有2件推杆(1123),2件推杆(1123)与铰接轴Ⅰ(1121)垂直、且2件推杆(1123)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端部铰接在铰接于2件伸缩架Ⅰ(112)端部、且铰接于底架体(1100)上的铰接轴Ⅰ(1121)上,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位于2件伸缩架Ⅰ(112)内侧,2件举升驱动装置Ⅰ(113)的伸缩杆的末端分别铰接在固定于伸缩杆Ⅰ(1120)中心的铰接轴Ⅰ(1121)上的2件推杆(1123)的末端;横向输送机构(12)包括动力辊架(120)和动力辊Ⅰ(121),其中动力辊架(120)包括纵架杆(11000)、横架杆(11001)、护栏Ⅱ(1200)、护栏Ⅲ(1201)、支板(1202)、挡杆(1203)、护板(1204)和挂钩(11101),2件纵架杆(11000)和2件横架杆(110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2件横架杆(11001)上分别装有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且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伸出方向均与矩形平板框架平面垂直,护栏Ⅱ(1200)的长度与横架杆(11001)的长度相等,护栏Ⅲ(1201)的长度小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且护栏Ⅲ(1201)的1条短边与纵架杆(11000)对齐,矩形平板框架的另1条未与护栏Ⅲ(1201)对齐的纵架杆(11000)两端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各伸出1件支板(1202),1件挡杆(1203)两端分别固定在2件支板(1202)远离纵架杆(11000)的末端,护栏Ⅲ(1201)靠近挡杆(1203)的一端和靠近护栏Ⅲ(1201)一侧的支板(1202)各固定有1件护板(1204),2件挂钩(11101)的1段直杆固定在护栏Ⅲ(1201)的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表面上,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位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外侧、2件挂钩(11101)的另1段直杆相互平行、且朝着护栏Ⅲ(1201)的方向,在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上,2件挂钩(11101)分别位于2件护板(1204)的外侧、且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动力辊架(120)的矩形平板框架的2件横架杆(11001)之间均匀装有多件动力辊Ⅰ(121)、且各动力辊Ⅰ(121)均位于同一平面内,各动力辊Ⅰ(121)轴线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横向输送机构(12)通过动力辊架(120)远离护栏Ⅲ(1201)一侧的矩形框架平面的4个角和横架杆(11001)中部安装在水平架体(1110)的6件立架杆(11100)末端,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位于同一侧、且动力辊架(12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与水平架体(1110)的2件挂钩(11101)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纵向移载装置(13)包括U形架(130)、举升驱动装置Ⅱ(131)、槽形架(132)和纵移机构(133),其中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另1件U形架(130)的U形开口端分别固定在动力辊架(120)的2件横架杆(11001)远离护栏Ⅱ(1200)和护栏Ⅲ(1201)的一侧,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横架杆(11001)的长度方向、且2件U形架(130)的U形平面的对称面与动力辊架(120)的2件护板(1204)的对称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举升驱动装置Ⅱ(131)安装在2件U形架(130)的U形底面中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动力输出轴方向垂直于动力辊架(120)的矩形框架平面、且朝着护栏Ⅱ(1200)的伸出方向,呈U形形状的槽形架(132)的U形槽底外表面中心固定在举升驱动装置Ⅱ(131)的伸缩杆末端,槽形架(132)位于2件U形架(130)的U形内、槽形架(132)的U形开口与U形架(130)的开口方向相同、且槽形架(132)的U形平面与U形架(130)的U形平面垂直,纵移机构(133)包括带驱动装置Ⅰ(1330)、纵移轴(1331)、纵移轮(1332)和纵移带(1333),带驱动装置Ⅰ(1330)安装在槽形架(132)1侧的U形侧壁外表面中部,带驱动装置Ⅰ(1330)的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且朝着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方向,纵移轴(1331)两端各安装1件纵移轮(1332),纵移轴(1331)两端的伸出端支撑在槽形架(132)的2个U形侧壁上,纵移轴(1331)一端穿过槽形架(132)的U形侧壁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Ⅰ(1330)连接,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同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1件纵移带(1333),另有2件纵移轮(1332)分别铰接在槽形架(132)的另1U形侧壁内表面两端、且2件纵移轮(1332)的轴线平行于纵移轴(1331)轴线,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的1件纵移轮(133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纵移轮(1332)的连心线平行于槽形架(132)的U形底面,2件纵移轮(1332)与安装在纵移轴(1331)另一端、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1件纵移轮(1332)上挂有另1件纵移带(1333);柔性输送辊道(2)包括支撑架Ⅰ(21)、支撑架Ⅱ(22)和伸缩机构(23),其中支撑架Ⅰ(21)包括支架Ⅰ(210)和脚轮Ⅱ(211),支架Ⅰ(210)包括立柱Ⅰ(2100)、连接杆(2101)和槽板(2102),2件立柱Ⅰ(2100)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Ⅰ(21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Ⅰ(2100)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Ⅰ(21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Ⅰ(21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各设有2个滑槽Ⅱ(21021),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Ⅰ(21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Ⅰ(21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支撑架Ⅱ(22)包括支架Ⅱ(220)和脚轮Ⅱ(211),支架Ⅱ(220)包括立柱Ⅱ(2200)、连接杆(2101)和槽板(2102),截面呈正方形形状的立柱Ⅱ(2200)的1侧面宽度方向的中心处、沿着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设有2个长圆孔(22001),长圆孔(22001)的长度方向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2个长圆孔(22001)位于同一直线上,2个长圆孔(22001)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上的挂钩(11101)至与之对齐的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一端未设置长圆孔(22001)的侧面分别固定在同1件连接杆(2101)两端,2件立柱Ⅱ(2200)平行、对齐,且与连接杆(2101)垂直,2件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同一方向、且2件立柱Ⅱ(2200)上的2个长圆孔(22001)相互对齐,2件立柱Ⅱ(2200)上相互对齐的长圆孔(22001)之间的距离等于水平架Ⅰ(111)的2件挂钩(11101)之间的距离,2件立柱Ⅱ(2200)远离连接杆(2101)的一端内表面各固定1件槽板(2102),2件槽板(2102)板面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立柱Ⅱ(2200)和1件连接杆(2101)构成的平面,2件槽板(2102)上的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且2个滑槽Ⅱ(2102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立柱Ⅱ(2200)的长度方向,2件立柱Ⅱ(2200)与连接杆(2101)固定连接的一端端部各装有1件脚轮Ⅱ(211),并通过2件脚轮Ⅱ(211)置于地面上;伸缩机构(23)包括伸缩架Ⅱ(230)和动力辊Ⅱ(231),其中伸缩架Ⅱ(230)包括伸缩杆Ⅱ(2300)、销轴(2301)和铰接轴Ⅱ(2302),2件伸缩杆Ⅱ(2300)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一端,另有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铰接在铰接轴Ⅱ(2302)的另一端,依此类推,多件伸缩杆Ⅱ(2300)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Ⅱ(230),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与另外2件中心通过销轴(2301)铰接在一起的伸缩杆Ⅱ(2300)的另一端通过动力辊Ⅱ(231)另一端的轴铰接在一起,依此类推;伸缩机构(23)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伸缩机构(23)的动力辊Ⅱ(231)朝着远离支架Ⅰ(210)的脚轮Ⅱ(211)方向,伸缩机构(23)的另一端未与其他伸缩杆Ⅱ(2300)铰接的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Ⅱ(22)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且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长圆孔(22001)朝着远离支撑架Ⅰ(21)的方向,伸缩机构(23)两端的支撑架Ⅰ(21)和支撑架Ⅱ(22)之间,每间隔相同件数的动力辊Ⅱ(231),4件伸缩杆Ⅱ(2300)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2301)支撑在支撑架Ⅰ(21)的2件槽板(2102)的4个滑槽Ⅱ(21021)内,柔性输送辊道(2)通过设置在支撑架Ⅱ(22)的支架Ⅱ(220)的立柱Ⅱ(2200)上的4个长圆孔(22001)挂在设置于横向输送装置(1)的升降装置Ⅰ(11)的水平架Ⅰ(111)和横向输送机构(12)的动力辊架(120)上的4个挂钩(11101)上;码垛装置(3)包括纵向输送装置(31)、横向移载装置(32)、落料装置(33)、升降装置Ⅱ(34)和换盘装置(35),其中纵向输送装置(31)包括输送架(310)、水平输送装置Ⅰ(311)、倾斜输送装置(312)、水平输送装置Ⅱ(313)和换向装置(314),输送架(310)包括低架(3100)、高架(3101)和倾斜架(3102),其中低架(3100)包括纵梁Ⅰ(31000)、托板Ⅰ(31001)和支腿Ⅰ(31002),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Ⅰ(3100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Ⅰ(3100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Ⅰ(3100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Ⅰ(31001)板面与2件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Ⅰ(3100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Ⅰ(3100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托板Ⅰ(3100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Ⅰ(31000)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固定1件支腿Ⅰ(31002),4件支腿Ⅰ(3100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Ⅰ(31001)板面,高架(3101)包括纵梁Ⅱ(31010)、托板Ⅱ(31011)、支腿Ⅱ(31012)、支腿Ⅲ(31013)、纵向挡板(31014)、护栏Ⅳ(31015)、安装板Ⅰ(31016)和过渡板(31017),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纵梁Ⅱ(3101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Ⅱ(3101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Ⅱ(3101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Ⅱ(31011)板面与2件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Ⅱ(31011)板面位于靠近2件纵梁Ⅱ(3101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2件纵梁Ⅱ(31010)远离托板Ⅱ(31011)一侧的矩形截面短边平面、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Ⅱ(31012),2件支腿Ⅱ(310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2件纵梁Ⅱ(31010)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和中部外侧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且4件支腿Ⅲ(31013)均平行于支腿Ⅱ(31012),支腿Ⅲ(31013)长度大于支腿Ⅱ(31012)的长度、且4件支腿Ⅲ(31013)朝着2件支腿Ⅱ(31012)方向伸出的一端端部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纵向挡板(31014)安装在位于纵梁Ⅱ(31010)端部的2件支腿Ⅲ(31013)远离与支腿Ⅱ(31012)末端平齐端的另一端之间,且纵向挡板(31014)朝着支腿Ⅱ(31012)方向的板面垂直于纵梁Ⅱ(31010),纵向挡板(31014)靠近托板Ⅱ(31011)一侧的边缘至托板Ⅱ(31011)之间的距离为15±5mm,2件纵梁Ⅱ(31010)外侧靠近支腿Ⅱ(31012)的一端各装有1件护栏Ⅳ(31015)、且2件护栏Ⅳ(31015)均朝着远离支腿Ⅱ(31012)末端的方向伸出,2件护栏Ⅳ(31015)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之间固定有1件安装板Ⅰ(31016),位于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和中部外侧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托板Ⅱ(31011)的远离支腿Ⅱ(31012)一侧固定有1件过渡板(31017),且过渡板(31017)板面与托板Ⅱ(31011)板面平行,倾斜架(3102)包括斜梁(31020)和托板Ⅲ(31021),截面呈矩形形状的2件斜梁(31020)通过呈矩形形状的托板Ⅲ(31021)连接在一起,2件斜梁(31020)的2个矩形截面短边位于同一平面内,托板Ⅲ(31021)板面与2件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短边平行、且托板Ⅲ(31021)板面位于靠近2件斜梁(31020)的同一侧矩形截面短边处,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低架(3100)的纵梁Ⅰ(31000)一端和高架(3101)的纵梁Ⅱ(31010)固定有2件支腿Ⅱ(31012)的一端,且托板Ⅲ(31021)位于靠近斜梁(31020)朝着斜上方的矩形截面短边处,输送架(310)通过低架(3100)的4件支腿Ⅰ(31002)远离托板Ⅰ(31001)的末端、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Ⅱ(31012)和4件支腿Ⅲ(31013)远离托板Ⅱ(3101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且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的一端与柔性输送辊道(2)的伸缩机构(23)远离支撑架Ⅱ(22)一端的支撑架Ⅰ(21)对齐;水平输送装置Ⅰ(311)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Ⅰ(3113),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低架(3100)的1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Ⅰ(3100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Ⅰ(31000)的矩形截面长边,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Ⅰ(3100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低架(3100)的2件纵梁Ⅰ(31000)远离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Ⅰ(3113),输送带Ⅰ(3113)上段承托在低架(3100)的托板Ⅰ(31001)上、且输送带Ⅰ(3113)上段上平面与柔性输送辊道(2)远离横向输送机构(12)一端的动力辊Ⅱ(231)上母线相切,倾斜输送装置(312)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Ⅱ(3120),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倾斜架(3102)的1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斜梁(3102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斜梁(3102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靠近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斜梁(3102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倾斜架(3102)的2件斜梁(31020)远离高架(3101)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Ⅱ(3120)、且输送带Ⅱ(3120)上段承托在倾斜架(3102)的托板Ⅲ(31021)上,水平输送装置Ⅱ(313)包括带驱动装置Ⅱ(3110)、主动辊(3111)、从动辊(3112)和输送带Ⅲ(3130),另1件带驱动装置Ⅱ(3110)安装在高架(3101)的1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Ⅱ(31010)方向、且输出轴轴线垂直于纵梁Ⅱ(31010)的矩形截面长边,另1件主动辊(3111)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端部固定有支腿Ⅲ(31013)的一端,主动辊(3111)的轴的一端穿过纵梁Ⅱ(31010)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Ⅱ(3110)的输出轴连接,另1件从动辊(3112)两端分别支撑在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靠近倾斜架(3102)一端,主动辊(3111)和从动辊(3112)上挂有同1件输送带Ⅲ(3130),输送带Ⅲ(3130)上段承托在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上、且输送带Ⅲ(3130)上段上平面与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过渡板(31017)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换向装置(314)安装在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安装板Ⅰ(31016)上,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朝着高架(3101)的托板Ⅱ(31011)方向向下伸出、且换向装置(314)的伸缩杆轴线垂直于托板Ⅱ(31011)板面;横向移载装置(32)包括横移架(320)、横移机构(321)、拨动装置(322)和压紧装置(323),其中横移架(320)包括纵梁Ⅲ(3200)、横梁Ⅰ(3201)、支腿Ⅲ(31013)、矩形框Ⅰ(3202)、横向挡板(3203)、横移导轨(3204)和安装板Ⅱ(3205),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2件横梁Ⅰ(3201)一端各固定1件支腿Ⅲ(31013),2件支腿Ⅲ(31013)朝着同一方向、相互平行、且垂直于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2件支腿Ⅲ(31013)远离2件纵梁Ⅲ(3200)和2件横梁Ⅰ(3201)的末端置于地面上,2件横梁Ⅰ(3201)的另一端和中部支撑在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4件支腿Ⅲ(31013)上、且2件纵梁Ⅲ(3200)与高架(3101)的2件纵梁Ⅱ(31010)平行,固定在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与位于2件横梁Ⅰ(3201)中部的高架(3101)的2件支腿Ⅲ(31013)之间设有矩形框Ⅰ(3202),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平行于纵梁Ⅲ(3200)、且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长度大于纵梁Ⅲ(3200)的长度,在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上,矩形框Ⅰ(3202)的长度方向中心与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中心对齐,横向挡板(3203)安装在矩形框Ⅰ(3202)靠近固定于2件横梁Ⅰ(3201)一端的2件支腿Ⅲ(31013)一侧的1条长边上,且横向挡板(3203)朝着横梁Ⅰ(3201)远离2件支腿Ⅲ(31013)一端的板面垂直于横梁Ⅰ(3201),在高度方向上横向挡板(3203)的上下边缘分别与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纵向挡板(31014)的上下边缘对齐,2件横移导轨(3204)分别安装在2件横梁Ⅰ(3201)的上平面,2件安装板Ⅱ(3205)分别安装在矩形框Ⅰ(3202)的2条长边两端的上平面;横移机构(321)包括带驱动装置Ⅲ(3210)、横移轴(3211)、横移轮(3212)和横移带(3213),带驱动装置Ⅲ(3210)安装在支撑于位于纵梁Ⅱ(31010)端部的支腿Ⅲ(31013)上的横梁Ⅰ(3201)外侧、且在横梁Ⅰ(320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远离矩形框Ⅰ(3202)的一端端部,带驱动装置Ⅲ(32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横梁Ⅰ(3201)方向、且轴线平行于纵梁Ⅲ(3200)的长度方向,横移轴(3211)两端各装有1件横移轮(3212),横移轴(3211)穿过横移轮(3212)后的两端分别支撑在2件横梁Ⅰ(3201)远离矩形框Ⅰ(3202)一端端部,横移轴(3211)一端穿过横梁Ⅰ(3201)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Ⅲ(3210)连接,另有2件横移轮(3212)分别铰接在2件横梁Ⅰ(3201)远离横移轴(3211)的一端端部内侧、且2件横移轮(3212)与安装在横移轴(3211)两端的2件横移轮(3212)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横移轮(3212)上各挂有1件横移带(3213);拨动装置(322)包括拨动架(3220)和拨动组件(3221),其中拨动架(3220)包括纵梁Ⅳ(32200)、横梁Ⅱ(32201)、连接板(32202)、滑块Ⅱ(32203)、安装板Ⅲ(32204)、安装板Ⅳ(32205)、滑块Ⅲ(32206)和连接块Ⅰ(32207),2件纵梁Ⅳ(32200)通过2件横梁Ⅱ(32201)连接在一起,2件纵梁Ⅳ(32200)相互平行、且长度对齐,2件纵梁Ⅳ(32200)两端之间各装有1件连接板(32202),2件连接板(32202)板面与2件纵梁Ⅳ(32200)的所在平面平行、且2件连接板(32202)板面的一侧板面与2件纵梁Ⅳ(32200)平行于所在平面的同一侧平面平齐,2件连接板(32202)与2件纵梁Ⅳ(32200)同一侧面平齐的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Ⅱ(32203)、且4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开口均朝着垂直于2件纵梁Ⅳ(32200)所在平面的同一方向,4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均垂直于纵梁Ⅳ(32200)的长度方向、且同1件连接板(32202)板面上的2件滑块Ⅱ(32203)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2件纵梁Ⅳ(32200)中部之间固定有安装板Ⅲ(32204)、且安装板Ⅲ(32204)板面与2件连接板(32202)板面平行,2件横梁Ⅱ(32201)远离滑块Ⅱ(32203)的一侧分别固定1件安装板Ⅳ(32205),2件安装板Ⅳ(32205)的内侧板面均垂直于纵梁Ⅳ(32200)的长度方向、且分别与2件横梁Ⅱ(32201)的内侧面对齐,2件安装板Ⅳ(32205)的内侧板面上各装有2件滑块Ⅲ(32206)、且4件滑块Ⅲ(32206)的开口均朝向安装板Ⅲ(32204)一侧,4件滑块Ⅲ(32206)的滑槽均垂直于2件纵梁Ⅳ(32200)和2件横梁Ⅱ(32201)所构成的平面、且同1件安装板Ⅳ(32205)上的2件滑块Ⅲ(32206)的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1件纵梁Ⅳ(32200)与连接板(32202)平齐的侧面两端、且靠近连接板(32202)处各装有1件连接块Ⅰ(32207),拨动架(3220)通过4件滑块Ⅱ(32203)安装在横移架(320)的2件横移导轨(3204)上、且2件安装板Ⅳ(32205)朝上,2件连接块Ⅰ(32207)分别卡紧在横移机构(321)的2件横移带(3213)上段,拨动组件(3221)包括伸缩驱动装置(32210)、拨板(32211)和伸缩导轨(32212),伸缩驱动装置(32210)安装在拨动架(3220)的安装板Ⅲ(32204)上、且伸缩驱动装置(32210)的伸缩杆朝着滑块Ⅱ(32203)的开口方向,拨板(32211)的1条长边两端各固定有1件伸缩导轨(32212),2件伸缩导轨(32212)相互平行、且与拨板(32211)位于同一平面内,拨板(32211)通过2件伸缩导轨(32212)安装在拨动架(3220)的4件滑块Ⅲ(32206)上,拨板(32211)中部与伸缩驱动装置(32210)的伸缩杆连接;压紧装置(323)包括压紧驱动装置(3230)、导向座(3231)、压板(3232)和导向杆(3233),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安装在固定于横移架(320)的矩形框Ⅰ(3202)上的2件安装板Ⅱ(3205)上,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均朝着矩形框Ⅰ(3202)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且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轴线同轴,2件安装板Ⅱ(3205)上各装有2件导向座(3231),同1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2件导向座(3231)分别对称位于压紧驱动装置(3230)两侧、且2件导向座(3231)的导向孔与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轴线平行,压板(3232)的同一侧板面沿着压板(3232)的长度方向固定有2件导向杆(3233)、且2件导向杆(3233)轴线垂直于压板(3232)板面,2件压板(3232)通过各自板面上固定的2件导向杆(3233)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导向座(3231)的导向孔内、且2件压板(3232)板面均朝着矩形框Ⅰ(3202)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2件压板(3232)固定有2件导向杆(3233)一侧的板面中心分别安装在位于2件安装板Ⅱ(3205)上的2件压紧驱动装置(3230)的伸缩杆末端;落料装置(33)包括带驱动装置Ⅳ(330)、落料轴(331)、落料轮(332)、落料带(333)、托料板(334)和连接块Ⅱ(335),带驱动装置Ⅳ(330)安装在横向移载装置(32)的横移架(320)的矩形框Ⅰ(3202)的1条长边远离纵向输送装置(31)的输送架(310)的低架(3100)一端外侧,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朝着矩形框Ⅰ(3202)的另1条长边方向、且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轴线平行于矩形框Ⅰ(3202)短边,落料轴(331)两端各装有1件落料轮(332),2件各装有2件落料轮(332)的落料轴(331)两端穿过落料轮(33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矩形框Ⅰ(3202)的长边两端,远离低架(3100)一端的1件落料轴(331)一端穿过矩形框Ⅰ(3202)后的伸出端与带驱动装置Ⅳ(330)的输出轴连接,位于2件落料轴(331)同一端的2件落料轮(332)上挂有落料带(333),呈U形槽形状的托料板(334)的U形底板内表面靠近U形侧板处各装有2件连接块Ⅱ(335),2件托料板(334)的U形槽底外表面朝上、通过U形侧板扣装在矩形框Ⅰ(3202)的2条长边上,2件托料板(334)朝上的U形槽底外表面与输送架(310)的高架(3101)的过渡板(31017)上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2件托料板(334)的U形平面均垂直于矩形框Ⅰ(3202)长边,1件托料板(334)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335)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332)的上段,另1件托料板(334)通过U形底板内表面上的4件连接块Ⅱ(335)分别卡紧在2件落料轮(332)的下段;升降装置Ⅱ(34)包括固定底架(340)、水平架Ⅱ(341)、伸缩架Ⅲ(342)和举升驱动装置Ⅲ(343),其中固定底架(340)包括底座(3400)和凸耳Ⅰ(3401),呈U形槽形状的底座(3400)的U形槽底内表面与一侧的U形侧壁交接处中部设有凸耳Ⅰ(3401),底座(3400)通过U形槽底外表面置于地面上、且U形开口朝上,水平架Ⅱ(341)包括矩形框Ⅱ(3410)、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矩形框Ⅱ(3410)的2条长边一端各固定1件凸耳Ⅱ(3411),2件凸耳Ⅱ(3411)轴线均平行于矩形框Ⅱ(3410)短边、且2件凸耳Ⅱ(3411)轴线同轴,矩形框Ⅱ(3410)的2条长边的另一端各固定有1件滑槽Ⅲ(3412)、且2件滑槽Ⅲ(34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矩形框Ⅱ(3410)长边,矩形框Ⅱ(3410)通过未固定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固定在底座(3400)朝上的U形开口端,矩形框Ⅱ(3410)的2件凸耳Ⅱ(3411)与底座(3400)的凸耳Ⅰ(3401)位于底座(3400)U形开口的同一侧、且2件凸耳Ⅱ(3411)的轴线与凸耳Ⅰ(3401)的轴线平行,伸缩架Ⅲ(342)包括8件伸缩杆Ⅲ(3420)和8件铰接轴Ⅲ(3421),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N 3杆……N 8轴N 1轴N 2轴N 3轴……N 8轴,2件编号分别为N 1杆N 2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3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 2件编号分别为N 5杆N 6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3421)一端,2件编号分别为N 7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中心铰接在编号为N 2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1杆N 6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3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3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5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一端,编号分别为N 4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一端铰接在编号为N 4轴的铰接轴Ⅲ(3421)的另一端,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滑槽Ⅲ(3412)内,编号分别为N 1杆N 3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6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3412)后的伸出端,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分别支撑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上方、且设有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朝下的另1件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滑槽Ⅲ(3412)内,编号分别为N 6杆N 8杆的伸缩杆Ⅲ(342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编号为N 8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2件滑槽Ⅲ(3412)后的伸出端,8件伸缩杆Ⅲ(3420)通过8件铰接轴Ⅲ(3421)铰接在一起而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的伸缩架Ⅲ(342),编号为N 5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2杆N 4杆的伸缩杆Ⅲ(3420)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凸耳Ⅱ(3411)内,编号为N 7轴的铰接轴Ⅲ(3421)两端穿过编号分别为N 5杆N 7杆的伸缩杆Ⅲ(3420)后的伸出端分别铰接在设置于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上方的另1件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的2件凸耳Ⅱ(3411)内,举升驱动装置Ⅲ(343)的端部铰接在设置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上的凸耳Ⅰ(3401)内,举升驱动装置Ⅲ(343)的伸缩杆的末端铰接在编号为N 1轴的铰接轴Ⅲ(3421)中部,升降装置Ⅱ(34)位于落料装置(33)的托料板(334)下方,升降装置Ⅱ(34)位于远离固定底架(340)的、设有凸耳Ⅱ(3411)和滑槽Ⅲ(3412)的一侧平面朝下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上平面与落料装置(33)的2件托料板(334)上平面平行、且矩形框Ⅱ(3410)的上平面中心与2件托料板(334)闭合时2件托料板(334)的接缝中心对齐;换盘装置(35)包括换盘架(350)、链输送装置Ⅰ(351)、链输送装置Ⅱ(352)、托盘供给站(353)和托盘(354),其中换盘架(350)包括纵梁Ⅴ(3500)、横梁Ⅲ(3501)、支腿Ⅳ(3502)、矩形框Ⅲ(3503)、链条导轨Ⅰ(3504)和链条导轨Ⅱ(3505),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构成矩形平板框架结构,矩形平板框架平面的同一侧的4个角各固定有1件支腿Ⅳ(3502),4件支腿Ⅳ(350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由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构成的矩形框架平面,另有2件支腿Ⅳ(3502)的一端固定在同1件横梁Ⅲ(3501)两端,2件支腿Ⅳ(3502)相互平行、对齐,且与横梁Ⅲ(3501)垂直,2件由2件支腿Ⅳ(3502)和1件横梁Ⅲ(3501)构成的组合体通过2件支腿Ⅳ(3502)固定有横梁Ⅲ(3501)的一端安装在构成矩形框架平面的2件纵梁Ⅴ(3500)中部,且4件支腿Ⅳ(3502)与位于矩形框架平面4个角固定的4件支腿Ⅳ(3502)均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同一侧,2件纵梁Ⅴ(3500)靠近一端的横梁Ⅲ(3501)处固定有1件矩形框Ⅲ(3503),矩形框Ⅲ(3503)位于矩形框架平面的支腿Ⅳ(3502)一侧、且矩形框Ⅲ(3503)的长边垂直于纵梁Ⅴ(3500)的长度方向,2件纵梁Ⅴ(3500)内侧面两端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Ⅰ(3504),中部各固定1件链条导轨Ⅱ(3505),换盘架(350)通过8件支腿Ⅳ(3502)远离矩形框架平面的端部置于地面上,升降装置Ⅱ(34)的、与固定底架(340)的底座(3400)固定连接的水平架Ⅱ(341)的矩形框Ⅱ(3410)位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和2件横梁Ⅲ(3501)之间,矩形框Ⅱ(3410)垂直于长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350)垂直于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且矩形框Ⅱ(3410)垂直于短边方向的对称面与换盘架(350)垂直于横梁Ⅲ(3501)长度方向的对称面对齐;链输送装置Ⅰ(351)包括链驱动装置(3510)、链传动轴(3511)、链轮(3512)和链条Ⅰ(3513),2件链驱动装置(3510)分别安装在换盘架(350)的同1件纵梁Ⅴ(3500)端部和中部外侧,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3500)、且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350)的横梁Ⅲ(3501)的长度方向,2件链传动轴(3511)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3512),链传动轴(3511)两端穿过链轮(351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3500)端部和中部,链传动轴(3511)一端穿过纵梁Ⅴ(3500)后的伸出端分别与2件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内侧、且在纵梁Ⅴ(3500)的长度方向2件链轮(3512)位于2件链传动轴(3511)之间,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3500)端部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3513),2件链条Ⅰ(3513)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内侧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3504)上,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远离装有链传动轴(3511)的另一端内侧,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Ⅰ(3513),2件链条Ⅰ(3513)上段分别承托在2件纵梁Ⅴ(3500)内侧另一端的2件链条导轨Ⅰ(3504)上,链输送装置Ⅱ(352)包括链驱动装置(3510)、链传动轴(3511)、链轮(3512)和链条Ⅱ(3520),另1件链驱动装置(3510)安装在换盘架(350)的1件纵梁Ⅴ(3500)外侧,在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上位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传动轴(3511)和铰接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2件链轮(3512)之间、且靠近铰接的2件链轮(3512)处,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朝着另1件纵梁Ⅴ(3500)、且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平行于换盘架(350)的横梁Ⅲ(3501)的长度方向,另1件两端各装有1件链轮(3512)的链传动轴(3511)两端穿过链轮(3512)后的伸出端分别支撑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链传动轴(3511)一端穿过纵梁Ⅴ(3500)后的伸出端与位于铰接于纵梁Ⅴ(3500)中部的2件链轮(3512)处的链驱动装置(3510)的输出轴连接,另有2件链轮(3512)分别铰接在2件纵梁Ⅴ(3500)中部内侧,在纵梁Ⅴ(3500)长度方向上2件链轮(3512)位于靠近纵梁Ⅴ(3500)中部的、链输送装置Ⅰ(351)的链传动轴(3511)处,且2件链轮(3512)分别与安装在链传动轴(3511)两端的2件链轮(3512)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的2件链轮(3512)上各挂有1件链条Ⅱ(3520),2件链条Ⅱ(3520)上段分别承托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内侧中部的2件链条导轨Ⅱ(3505)上;托盘供给站(353)包括供给站架(3530)、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托板Ⅳ(3532)和夹持装置(3533),其中供给站架(3530)包括支腿Ⅴ(35300)、纵梁Ⅵ(35301)、横梁Ⅳ(35302)和限位杆(35303),2件支腿Ⅴ(35300)一端分别固定在同1件纵梁Ⅵ(35301)两端、且中部分别固定在另1件纵梁Ⅵ(35301)两端,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两两相互平行、对齐,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35300)与另外2件支腿Ⅴ(35300)和2件纵梁Ⅵ(35301)组合体的1件支腿Ⅴ(35300)分别固定在2件横梁Ⅳ(35302)两端,2件横梁Ⅳ(35302)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各支腿Ⅴ(35300)和纵梁Ⅵ(35301)均位于2件横梁Ⅳ(35302)所在平面的同一侧,2件横梁Ⅳ(35302)同时垂直于4件支腿Ⅴ(35300)和4件纵梁Ⅵ(35301),1件横梁Ⅳ(35302)位于2件支腿Ⅴ(35300)固定有纵梁Ⅵ(35301)的一端,另1件横梁Ⅳ(35302)与位于支腿Ⅴ(35300)中部的2件纵梁Ⅵ(35301)位于同一平面内,2件横梁Ⅳ(35302)之间设有2件限位杆(35303),固定于同1件支腿Ⅴ(35300)上的2件纵梁Ⅵ(35301)之间设有1件限位杆(35303),供给站架(3530)的4件支腿Ⅴ(35300)未固定纵梁Ⅵ(35301)的一端置于地面上,且固定于2件横梁Ⅳ(35302)两端的2件支腿Ⅴ(35300)分别位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两侧,供给站架(3530)的2件纵梁Ⅵ(35301)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平行、且未与横梁Ⅳ(35302)固定连接的2件支腿Ⅴ(35300)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端部未安装链驱动装置(3510)的一端对齐,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安装在固定于换盘架(350)的2件纵梁Ⅴ(3500)上的矩形框Ⅲ(3503)上,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的伸缩杆朝上、且伸缩杆轴线平行于支腿Ⅴ(35300)的长度方向,举升驱动装置Ⅳ(3531)的伸缩杆末端装有托板Ⅳ(3532)、且托板Ⅳ(3532)板面垂直于支腿Ⅴ(35300)的长度方向,供给站架(3530)的2件纵梁Ⅵ(35301)外侧各装有2件夹持装置(3533)、且4件夹持装置(3533)的伸缩杆穿过纵梁Ⅵ(35301)后均伸进供给站架(3530)内,4件夹持装置(3533)的伸缩杆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均平行于横梁Ⅳ(35302)的长度方向;托盘供给站(353)的托板Ⅳ(3532)上摆放有多件托盘(354)、且各托盘(354)均位于供给站架(3530)内。
CN202210362756.5A 2022-04-08 2022-04-08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Withdrawn CN114873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2756.5A CN114873313A (zh) 2022-04-08 2022-04-08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2756.5A CN114873313A (zh) 2022-04-08 2022-04-08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3313A true CN114873313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68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2756.5A Withdrawn CN114873313A (zh) 2022-04-08 2022-04-08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331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913A (zh) * 2022-12-13 2023-01-13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n) 上下料装置、上下料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上下料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3913A (zh) * 2022-12-13 2023-01-13 苏州维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n) 上下料装置、上下料系统及其调节方法和上下料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87992A (en) Material transfer apparatus
CN106629138B (zh) 整垛箱体同步自动装车系统的使用方法
CN107963470B (zh) 一种货物自动码放装置
CN114212440B (zh) 自动化物流装卸运输平台
CN210028803U (zh) 一种用于货物装卸的农村物流仓储架
CN113200373A (zh) 自动装车装置
CN106698016A (zh) 货物装卸平台
CN114852702A (zh) 一种卷烟包装箱自动码垛系统
CN114873313A (zh) 多用途卸车输送码垛机
CN214166637U (zh) 一种卷烟包装箱自动码垛系统
CN114655714A (zh) 并联式连续卸车码垛机
JPH07117815A (ja) 自動倉庫
CN215159357U (zh) 自动装车装置
CN214086761U (zh) 厢式货车袋装物品装车机
CN212150694U (zh) 一种箱货装车装置
CN113104608A (zh) 一种高效日用瓷装卸窑机
CN213444764U (zh) 车架转运装置
CN216807114U (zh) 一种门架式垂直转料装置
CN220283492U (zh) 一种移动液压装卸平台
CN218619265U (zh) 一种自动码垛装车系统
CN220765896U (zh) 一种带托盘的成垛物料整车装卸装置
CN114955595B (zh) 一种物流货物自动装载系统
CN219859086U (zh) 一种行走小车装车码垛设备
CN219173280U (zh) 一种用于堆垛机的搬运装置
CN219216672U (zh) 一种轿厢式提升机的自动出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