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8956B -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8956B
CN114858956B CN202210057934.3A CN202210057934A CN114858956B CN 114858956 B CN114858956 B CN 114858956B CN 202210057934 A CN202210057934 A CN 202210057934A CN 114858956 B CN114858956 B CN 1148589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tests
test
execution
evaluation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79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8956A (zh
Inventor
赤井祐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8589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89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8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89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65Signal analysis for calibrating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6Signal analysis
    • G01N30/8675Evaluation, i.e. decoding of the signal into analytic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version control, e.g. updating test cases to a new software ver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88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 G01N2030/8804Integrated analysi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groups G01N30/04 - G01N30/86 automated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合格性评估装置包括:受理部,构成为能够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获取部,获取由受理部所受理的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提示部,基于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执行控制部,在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来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及输出部,输出执行控制部所进行的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Description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安置好分析装置后,由现场工程师(field engineer)(以下称作检查作业者)进行确认分析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的合格性评估测试。合格性评估测试被称作验证(validation)。提出有使合格性评估测试的一部分自动化的各种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4-2928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执行分析装置的验证的分析装置验证装置。而且,在国际公开2020/065804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构成分析系统的组件的动作合格性判定自动化的合格性自动判定系统。进而,在国际公开2020/04451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进行分析控制软件的验证的验证装置。
发明内容
近年来,开发出一种软件,其在自动进行了运转时合格性评估后制作报告书。在使用此种软件的情况下,需要用于评估的各种溶液以及标准试料的准备、以及执行文件的选择等的事先准备作业。检查作业者在执行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软件之前,必须实施事先准备作业。
有时会在一台分析装置中安装多个检测器,以构成多个分析系统。在使用所述软件等来进行这样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情况下,在各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前,检查作业者要进行事先准备作业,因此例如难以在夜晚自动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由此,对于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整体效率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一形态的合格性评估装置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所述合格性评估装置包括:受理部,构成为能够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获取部,获取由受理部所受理的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提示部,基于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执行控制部,在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来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及输出部,输出执行控制部所进行的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另一形态的合格性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所述合格性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获取所受理的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基于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在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来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及输出所执行的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分析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由合格性评估装置显示于显示部的多个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由合格性评估装置显示于显示部的多个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由合格性评估装置显示于显示部的多个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由合格性评估装置显示于显示部的多个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合格性评估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图2的合格性评估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2的合格性评估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2的合格性评估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并列执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合格性评估装置。
(1)分析装置以及分析控制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中,分析装置20为液相色谱仪。分析装置20包括泵PM1、泵PM2、试料导入部SI、切换阀SW1、分离管柱CL、第一阻力管R1、第二阻力管R2、柱温箱CO、切换阀SW2、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
泵PM1、泵PM2将收容在流动相容器VE1、流动相容器VE2中的流动相导入至试料导入部SI。试料导入部SI将试料导入至所引导的流动相内。试料导入部SI例如为自动采样器。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阀SW1具有一个液体入口以及三个液体出口。试料导入部SI将流动相以及试料供给至切换阀SW1的液体入口。
分离管柱CL将流动相内的试料分离为每种成分。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被用于检测器DA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时。本例中,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构成为,在分离管柱CL中并列地安装在切换阀SW1与切换阀SW2之间。检查作业者在检测器DA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时,将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安装于切换阀SW1以及切换阀SW2。分离管柱CL、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被收容在柱温箱CO内。
在切换阀SW1的三个液体出口,分别连接有将液体导向分离管柱CL、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的三个配管。切换阀SW1构成为,可进行切换,以将从试料导入部SI供给的流动相以及试料选择性地导入至三个配管中的任一个。
本实施方式中,切换阀SW2具有三个液体入口以及两个液体出口。在切换阀SW2的三个液体入口,分别连接有对从分离管柱CL、第一阻力管R1以及第二阻力管R2导出的液体进行引导的三个配管。在切换阀SW2的两个液体出口,分别连接有将液体导向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的两个配管。切换阀SW2构成为,可进行切换,以将由分离管柱CL、第一阻力管R1或第二阻力管R2所引导的流动相以及试料选择性地导入至检测器DA或检测器DB。
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对通过切换阀SW2而导入的试料的成分进行检测。图1的分析装置20中,构成有使用检测器DA的第一分析系统以及使用检测器DB的第二分析系统。检测器DA、检测器DB例如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导电率检测器、示差折射率检测器以及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等。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器DA为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器DB为荧光检测器。
此处,将用于进行第一分析系统以及第二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测试称作系统测试。本实施方式中,系统测试例如包含吸光度线性测试、梯度(gradient)浓度测试、注入线性测试、延滞(carryover)测试以及再现性测试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测试。吸光度线性测试是用于确认被导入至检测器DA、检测器DB的试料的浓度与信号强度成比例的测试。梯度浓度测试是用于确认洗脱液的成分的最佳性的测试。所谓注入线性测试,是指确认从试料导入部SI导入的试料的量与检测器DA、检测器DB中的信号强度成比例的测试。所谓延滞测试,是指用于检测延滞值的测试。所谓再现性测试,是指用于确认试料分析结果的再现性的测试。
本实施方式中,将进行包含检测器DA的第一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系统测试的一个称作第一系统测试,将进行包含检测器DB的第二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系统测试的一个称作第二系统测试。
分析控制装置10控制泵PM1、泵PM2、试料导入部SI、切换阀SW1、柱温箱CO、切换阀SW2、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的动作。分析控制装置10包含用于自动进行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后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100。
图2是表示图1的分析控制装置10的结构的图。分析控制装置10包含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11、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1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13、存储部14、操作部15、显示部16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nterface,I/F)17。CPU11、RAM12、ROM13、存储部14、操作部15、显示部16以及输入/输出I/F17连接于总线18。CPU11、RAM12以及ROM13构成合格性评估装置100。
RAM12被用作CPU11的作业区域。在ROM13中存储有系统程序。存储部14包含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存储介质。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分析控制程序。通过CPU11在RAM12上执行被存储在存储部14等中的分析控制程序,从而进行分析装置20的控制。而且,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合格性评估程序。另外,合格性评估程序也可被存储在与存储部14不同的存储介质中。CPU11在RAM12上执行被存储在存储部14等中的合格性评估程序。由此,由分析控制装置10通过输入/输出I/F17来进行图1的分析装置20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操作部15为键盘、鼠标或触控面板等的输入设备。显示部16为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显示设备。检查作业者能够使用操作部15来对合格性评估装置100进行各种指示。显示部16显示用于合格性评估装置100所进行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的各种画面等。输入/输出I/F17向分析装置20输出来自CPU11或操作部15的各种指令,并且从分析装置20将各种数据输入至CPU11。
(2)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
图3~图6是表示由合格性评估装置100显示于显示部16的多个操作画面的一例的图。图3中表示了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如图3所示,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包含选择按钮121、选择按钮122、多个选择栏123、选择按钮124、选择按钮125、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7、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8以及完成按钮129。
选择按钮121、选择按钮122是为了选择是否连续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而操作。当检查作业者指定了选择按钮121时,连续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当检查作业者指定了选择按钮122时,执行单一的系统测试。本例中,选择了选择按钮121。
检查作业者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选择栏123来选择作为执行对象的系统测试。本例中,通过两个选择栏123而选择了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在执行对象测试的选择时,例如在各选择栏123中,通过下拉菜单来显示可选择的系统测试。
选择按钮124、选择按钮125仅在选择按钮121被选择时可选择。选择按钮124、选择按钮125是为了选择多个系统测试的并列执行或串列执行而操作。所谓并列执行,是指在时间上并列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所谓串列执行,是指在时间上串列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7、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8显示可否进行并列执行。若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7点亮,则可进行并列执行。若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8点亮,则无法进行并列执行。本例中,显示了无法进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并列执行。此时,检查作业者只能对选择按钮125进行选择。
若并列执行可否显示部127点亮,则检查作业者可对选择按钮124、选择按钮125中的任一个进行选择。另外,也可基于通过选择栏123而选择的多个系统测试,来对选择按钮124、选择按钮125中的其中任一个进行自动选择。
当选择按钮125受到选择时,在图1的分析装置20中,切换阀SW2依序切换,以将流动相以及试料导入至检测器DA或检测器DB的任一个。由此,依序进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另一方面,当选择按钮124受到选择时,在图1的分析装置20中,切换阀SW2进行切换,以将流动相以及试料同时导入至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在此状态下,同时进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
当检查作业者操作完成按钮129时,在显示部16上显示图4所示的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如图4所示,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包含第一确认窗口131、第二确认窗口132、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33以及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34。在第一确认窗口131以及第二确认窗口132中,显示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各自的评估条件。
本例的第一系统测试的评估条件中,作为检测器,显示“检测器DA”。作为泵PM1、泵PM2的送液模式,显示“高压梯度”。作为检测器内的流动单元(flow cell),显示“标准单元”。本例中,在分析装置20中未使用混合器(mixer),因此试料导入部SI的混合器容量显示为“无”。作为吸光度线性测试、梯度浓度测试以及注入线性测试的标准溶液(标准试料),显示“咖啡因”。
本例的第二系统测试的评估条件中,作为检测器,显示“检测器DB”。作为泵PM1、泵PM2的送液模式,显示“高压梯度”。作为检测器内的流动单元,显示“标准单元”。试料导入部SI的混合器容量显示为“无”。作为吸光度线性测试以及注入线性测试的标准溶液,显示“咖啡因”。
检查作业者根据第一确认窗口131以及第二确认窗口132的显示,来确认图1的分析装置20的评估条件。当评估条件的确认结束时,检查作业者操作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34。另外,要变更在图3的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中所选择的事项时,操作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33。当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33受到操作时,在显示部16上再次显示图3的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
当检查作业者操作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34时,在显示部16上显示图5所示的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如图5所示,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包含第一文件选择窗口141、第二文件选择窗口142、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43以及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44。
此处,对执行文件进行说明。本例中,执行文件为批处理文件。批处理文件是包含多个命令的文本文件。本实施方式中,各执行文件是为了执行系统测试而使用。例如,为了执行吸光度线性测试,准备有执行文件B1~执行文件B3。而且,为了执行再现性测试,准备有执行文件B4。进而,为了执行注入线性测试,准备有执行文件B5。
在第一文件选择窗口141以及第二文件选择窗口142中,显示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执行文件的多个选择栏141a、142a。当选择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作为图3的执行对象测试时,自动选择被用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执行的执行文件。检查作业者通过对与第一文件选择窗口141以及第二文件选择窗口142内的所期望的执行文件对应的选择栏142a、选择栏142b进行操作,从而能够变更被用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执行文件。
本例的第一系统测试中,选择的是吸光度线性测试的执行文件B1、执行文件B2、再现性测试的执行文件B4以及注入线性测试的执行文件B5。本例的第二系统测试中,选择的是吸光度线性测试的执行文件B3以及注入线性测试的执行文件B5。
当第一文件选择窗口141以及第二文件选择窗口142内的执行文件的确认或变更结束时,检查作业者操作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44。另外,在图4的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中,当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43受到操作时,在显示部16上再次显示图4的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
当检查作业者操作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44时,在显示部16上显示图6所示的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如图6所示,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包含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53以及执行按钮154。
在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以及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中,显示在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之前检查作业者应进行的准备程序。准备程序包含流动相的准备、阻力管的准备、流路的准备以及试料的准备等。检查作业者根据显示在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以及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中的准备程序,进行图1的分析装置20的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准备。
本例的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中,作为第一系统测试的准备程序,显示有:调制流动相M1、流动相M2以及淋洗液RI;连接图1的阻力管R1、阻力管R2;设置好流动相M1、流动相M2以及淋洗液RI之后,利用淋洗液来冲洗残存在包含检测器DA的流路中的液体,将淋洗液置换为流动相;以及准备试料。作为试料的准备,显示有:在试料导入部SI中准备收容不同浓度的线性标准溶液的多个小瓶V1、V2、V3。
本例的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中,作为第二系统测试的准备程序,显示有:利用淋洗液来冲洗包含检测器DB的流路,将淋洗液置换为流动相;以及准备试料。作为试料的准备,显示有:在试料导入部SI中准备收容不同浓度的直线性标准溶液的多个小瓶V11、V12、V13。
检查作业者根据显示在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以及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中的准备程序来进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当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结束时,检查作业者操作执行按钮154。由此,开始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连续测试。另外,在图6的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中,当返回上一画面的按钮153受到操作时,在显示部16上再次显示图5的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
(3)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功能结构
图7是表示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合格性评估装置100包括显示控制部101、系统测试选择部102、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元信息提取部104、执行文件获取部105、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合格与否判定部107、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以及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构成要素(101~109)是通过图2的CPU11执行存储在存储部14中的合格性评估程序而实现。另外,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构成要素(101~109)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通过电子电路等的硬件来实现。
显示控制部101使图3~图6的操作画面显示于显示部16。而且,显示控制部101判定在图3~图6的操作画面中应选择的选择按钮是否受到选择、以及应操作的按钮是否受到操作。系统测试选择部102基于检查作业者对操作部15的操作,从预先准备的多个系统测试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图3的示例中,系统测试选择部102选择在图3的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的选择栏123中所选择的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
在存储部14中,存储有与多个系统测试对应的多个报告书文件,并且存储有多个执行文件。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从存储部14获取与由系统测试选择部102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报告书文件。各报告书文件包含表示对应的系统测试的结果的未记录的报告书区域以及元信息。元信息包含对应的系统测试中的评估内容、应使用的执行文件以及准备程序等的评估信息。评估内容包含评估项目、评估程序、评估条件值以及基准值等。图3的示例中,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获取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对应的报告书文件。
元信息提取部104提取由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报告书文件中所含的元信息。图3的示例中,分别提取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对应的元信息。执行文件获取部105基于由元信息提取部104所提取的元信息,从存储部14中获取在由系统测试选择部102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中应使用的执行文件。图5的示例中,执行文件获取部105获取在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上所选择的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中应使用的执行文件。
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基于由执行文件获取部105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执行文件以及由元信息提取部104所提取的元信息,控制分析装置20来执行由系统测试选择部102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合格与否判定部107根据通过分析装置20的检测器DA、检测器DB的输出信号而生成的色谱,来判定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的合格与否。
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在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被合格与否判定部107判定为合格时,将结果记录到由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所获取的报告书文件的未填入的报告书区域中。由此来制作报告书文件。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在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被合格与否判定部107判定为不合格时,制作后述的偏差报告书文件。
(4)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动作
图8~图10是表示图2的合格性评估装置1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首先,如图8所示,显示控制部101使显示部16显示图3的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步骤S1)。系统测试选择部102基于使用者对操作部15的操作来选择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继而,系统测试选择部102判定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上的选择是否已完成(步骤S2)。此时,系统测试选择部102基于图3的完成按钮129是否受到操作,来判定选择是否已完成。若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上的选择尚未完成,则系统测试选择部102重复步骤S1的判定。
若连续执行选择画面120上的选择已完成,则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从存储部14获取与由系统测试选择部102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报告书文件(步骤S3)。图3的示例中,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获取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分别对应的第一报告书文件以及第二报告书文件。另外,在存储部14存储有用于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一个报告书文件的情况下,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也可获取所述报告书文件。
元信息提取部104提取由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所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报告书文件中所含的元信息(步骤S4)。图3的示例中,元信息提取部104提取第一报告书文件以及第二报告书文件中所含的第一元信息以及第二元信息。
显示控制部101基于由元信息提取部104所提取的元信息,使显示部16显示图4的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步骤S5)。图4的示例中,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包含第一确认窗口131以及第二确认窗口132。
显示控制部101判定显示在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上的评估内容的确认是否已完成(步骤S6)。此时,显示控制部101基于图4的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34是否受到操作,来判定评估内容的确认是否已完成。若显示在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上的评估内容的确认尚未完成,则显示控制部101重复步骤S5的判定。
若显示在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上的评估内容的确认已完成,则显示控制部101使图5的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显示于显示部16(步骤S7)。图5的示例中,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包含第一文件选择窗口141以及第二文件选择窗口142。检查作业者对显示在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上的多个执行文件进行确认或变更。显示控制部101判定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的确认或变更是否已完成(步骤S8)。此时,显示控制部101基于图5的前进到下一画面的按钮144是否受到操作,来判定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的确认或变更是否已完成。若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的确认或变更尚未完成,则显示控制部101重复步骤S7的判定。
若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的确认或变更已完成,则执行文件获取部105从存储部14中获取在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上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执行文件(步骤S9)。
随后,显示控制部101使图6的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显示于显示部16(步骤S10)。图6的示例中,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包含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以及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检查作业者根据显示在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上的准备程序来进行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图6的示例中,检查作业者根据第一准备程序窗口151的显示内容来进行第一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并且根据第二准备程序窗口152的显示内容来进行第二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显示控制部101基于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的显示内容来判定事先准备是否已完成(步骤S11)。此时,显示控制部101基于图6的执行按钮154是否受到操作,来判定事先准备是否已完成。若事先准备尚未完成,则显示控制部101重复步骤S10的判定。
若已根据显示在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上的事先准备程序而完成了分析装置20的准备,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合格与否判定部107、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以及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控制分析装置20来执行一个或多个系统测试(步骤S12)。图3~图6的示例中,执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
图9以及图10表示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串列执行的动作。本例中,第一系统测试包含测试A以及测试B这两者或者仅包含测试B。在测试A中,使用图1的第二阻力管R2。在测试B中,使用图1的第一阻力管R1。在第二系统测试中,使用图1的第一阻力管R1。
首先,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开始第一系统测试(图9的步骤S21)。在第一系统测试的开始时,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对切换阀SW2进行切换,以将图1的检测器DA连接于第一阻力管R1。
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判定第一系统测试是否包含测试A(步骤S22)。若第一系统测试不含测试A,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27。若第一系统测试包含测试A,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对切换阀SW1、切换阀SW2进行切换,以将第二阻力管R2连接于试料导入部SI以及检测器DA(步骤S23)。在此状态下,测试执行控制部106控制分析装置20来执行测试A(步骤S24)。合格与否判定部107判定测试A的结果是否合格(步骤S25)。
若测试A的结果不合格,则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进行第一系统测试的偏差处理(步骤S31)。系统测试的偏差处理包含表示测试A的结果不合格的偏差报告书文件的制作。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使偏差报告书文件存储到存储部14中。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判定能否重新执行第一系统测试(步骤S32)。若可重新执行第一系统测试,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进行复原处理后,返回步骤S21。由此,重新执行测试A。
此处,对复原处理的一例进行说明。例如,若在通过测试A而生成的色谱内出现钉状的噪声信号,则测试A的结果为不合格。钉状的噪声信号被判定是因配管内的气泡所引起。因此,判定为可重新执行第一系统测试。此时,作为复原处理,在泵PM1、泵PM2的供给压力上升的状态下对配管内供给流动相。由此,配管内的气泡被去除。在步骤S32中,若不能重新执行第一系统测试,则前进至后述的步骤S41。
在步骤S25中,若测试A的结果为合格,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对切换阀SW1、切换阀SW2进行切换,以将第二阻力管R2连接于试料导入部SI以及检测器DA(步骤S26)。在此状态下,测试执行控制部106控制分析装置20来执行测试B(步骤S27)。合格与否判定部107判定测试B的结果是否合格(步骤S28)。若测试B的结果不合格,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前进至步骤S31。此时,制作表示测试B的结果为不合格的偏差报告书文件,并使所述偏差报告书文件存储到存储部14中。
若测试B的结果为合格,则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将第一系统测试的结果记录到报告书文件中(步骤S29)。此时,在报告书文件中记录第一系统测试的结果为合格。
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开始第二系统测试(图10的步骤S41)。此时,通过步骤S26,将第一阻力管R1连接于试料导入部SI。在第二系统测试的开始时,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对切换阀SW2进行切换,以将检测器DB连接于第一阻力管R1。在此状态下,测试执行控制部106控制分析装置20来执行第二系统测试。
合格与否判定部107判定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步骤S42)。若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则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进行第二系统测试的偏差处理(步骤S51)。第二系统测试的偏差处理包含表示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偏差报告书文件的制作。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使偏差报告书文件存储到存储部14中。测试执行控制部106判定能否重新执行第二系统测试(步骤S52)。若可重新执行第二系统测试,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进行所述复原处理后,返回步骤S41。
若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为合格,则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将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记录到报告书文件中(步骤S43)。此时,在报告书文件中记录第二系统测试的结果为合格。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使报告书文件存储到存储部14中。
在步骤S52中,若不能重新执行第二系统测试,则测试执行控制部106结束第二系统测试。
(5)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在显示部16上,显示关于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图4)、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图5)以及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图6)。检查作业者能够根据由显示部16所显示的图4~图6的操作画面的内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连续执行前一次性进行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因此,检查作业者不需要在一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后进行用于另一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因此,例如即便像夜晚或休息日那样检查作业者不在时,也能够执行多个系统测试。由此,能够连续且自动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其结果,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进而,由于显示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内容(图4~图6),因此检查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方式来认知事先准备的内容。其结果,检查作业者的负担得以减轻。
而且,多个系统测试中所使用的分离管柱CL或阻力管R1、阻力管R2被自动且选择性地连接于检测器DA以及检测器DB的任一个。由此,检查作业者不需要进行在多个系统测试的其中一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后为了另一个系统测试而连接分离管柱CL或各阻力管R1、R2中的任一个的作业。因此,即便在检查作业者不在时,也能够自动执行需要切换分离管柱CL或各阻力管R1、R2的多个系统测试。
进而,即便在多个系统测试中的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也能够继续其他系统测试。由此,可更有效率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
而且,在多个系统测试中的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将自动地重新执行不合格的系统测试,因此不需要检查作业者来重新执行不合格的系统测试。由此,不需要检查作业者的作业,便可自动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使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变得合格。其结果,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而且,多个系统测试被控制为,可在时间上并列或串列地执行,因此可根据多个系统测试的内容来削减多个系统测试所需的整体时间。
(6)其他实施方式
(a)图9以及图10的示例中,作为多个系统测试的连续执行,是串列执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但作为多个系统的连续执行,也可并列执行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图11是表示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的并列执行的流程图。如图11所示,在并列执行中,在时间上并列地执行第一系统测试(步骤S61)以及第二系统测试(步骤S62)。
此时,即便在第一系统测试以及第二系统测试中的其中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也能继续另一个系统测试。而且,在所有的系统测试的结束后,进行对系统测试的不合格的确认。本例中,多个系统测试整体的执行时间得以缩短。
(b)所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报告书文件以及多个执行文件被存储在存储部14中,但多个报告书文件以及多个执行文件也可被存储在外部的服务器或国际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等中。此时,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从外部的服务器或国际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等获取报告书文件。执行文件获取部105从外部的服务器或国际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等获取执行文件。
(c)所述实施方式中,分析装置20为液相色谱仪,但分析装置20也可为超临界流体色谱仪或离子色谱仪等其他色谱仪,还可为质量分析装置等其他分析装置。
(7)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部的对应关系
以下,对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要素的对应例进行说明。所述实施方式中,系统测试选择部102为受理部的示例,报告书文件获取部103为获取部的示例,显示部16为提示部的示例,测试执行控制部106为执行控制部的示例。而且,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8以及偏差报告书文件制作部109为输出部的示例,评估条件确认画面130、执行文件选择画面140以及事先准备程序画面150为表示事先准备的内容的图像的示例。
(8)形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当理解,所述的多个例示性的实施方式为以下形态的具体例。
(第一项)一形态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也可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所述合格性评估装置包括:
受理部,构成为能够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获取部,获取由受理部所受理的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
提示部,基于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
执行控制部,在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来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及
输出部,输出执行控制部所进行的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根据一形态的合格性评估装置,通过提示部,对基于由获取部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检查作业者能够根据由提示部所提示的事先准备的内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一次性进行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因此,检查作业者不需要在各系统测试的执行后进行用于其他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由此,能够连续且自动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其结果,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第二项)第一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事先准备的内容包含:多个系统测试中的评估条件的确认、对应于多个系统测试而在分析装置中应进行的准备作业、以及被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执行文件的确认或变更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第二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能够一次性进行为了多个系统测试而由检查作业者应进行的作业。检查作业者不需要在各系统测试的执行后进行用于其他系统测试的作业。
(第三项)第二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
提示部对表示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内容的图像进行提示。
根据第三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检查作业者能够通过视觉方式来认知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内容。因此,检查作业者的负担得以减轻。
(第四项)第二项或第三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
分析装置包含分离管柱以及多个检测器,
多个分析系统分别包含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准备作业包含:准备一个或多个阻力管;以及使分离管柱以及各阻力管能够选择性地连接于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执行控制部根据各系统测试的内容来控制分析装置,以将分离管柱或各阻力管的任一个选择性地连接于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根据第四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时,根据提示部来自动地将分离管柱或各阻力管的任一个连接于检测器。由此,检查作业者不需要进行在各系统测试的执行后为了其他系统测试而连接分离管柱或各阻力管中的任一个的作业。由此,检查作业者的负担得以减轻。
(第五项)第一项至第四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执行控制部控制分析装置,以使多个系统测试在时间上并列或串列地执行。
根据第五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能够根据多个系统测试的内容来削减多个系统测试所需的整体时间。
(第六项)第五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执行控制部控制分析装置,以使不论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合格与否,均执行其他的系统测试。
根据第六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即便在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仍继续其他系统测试。由此,可更有效率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
(第七项)第五项或第六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
执行控制部控制分析装置,以使在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重新执行至少一个系统测试。
根据第七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在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将自动重新执行不合格的系统测试,因此不需要检查作业者来重新执行不合格的系统测试。由此,不需要检查作业者的作业,便可自动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使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变得合格。其结果,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第八项)第一项至第七项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中,也可为,
执行控制部在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以使多个系统测试在时间上并列或串列地执行。
根据第八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能够根据多个系统测试的内容而在时间上串列或并列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其结果,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第九项)另一形态的合格性评估方法也可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所述合格性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获取所受理的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
在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分析装置来执行多个系统测试;以及
输出所执行的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根据第九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方法,通过提示部,对基于由获取部所获取的多个评估信息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检查作业者能够根据由提示部所提示的事先准备的内容,在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一次性进行用于多个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因此,检查作业者不需要在各系统测试的执行后进行用于其他系统测试的事先准备。由此,能够连续且自动地执行多个系统测试。其结果,能够有效率地进行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Claims (9)

1.一种合格性评估装置,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性评估装置包括:
受理部,构成为能够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所述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获取部,获取由所述受理部所受理的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
提示部,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多个评估信息,对在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
执行控制部,在用于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所述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所述分析装置来执行所述多个系统测试;以及
输出部,输出所述执行控制部所进行的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事先准备的内容包含:所述多个系统测试中的评估条件的确认、对应于所述多个系统测试而在所述分析装置中应进行的准备作业、以及被用于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执行文件的确认或变更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示部对表示用于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所述事先准备的内容的图像进行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装置包含分离管柱以及多个检测器,
所述多个分析系统分别包含所述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所述准备作业包含:准备一个或多个阻力管;以及使所述分离管柱及各阻力管能够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所述执行控制部根据各系统测试的内容来控制所述分析装置,以将所述分离管柱或各阻力管的任一个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多个检测器的任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控制部控制所述分析装置,以使所述多个系统测试在时间上并列或串列地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控制部控制所述分析装置,以使不论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合格与否,均执行其他的系统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控制部控制所述分析装置,以使在至少一个系统测试的结果不合格的情况下,重新执行所述至少一个系统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合格性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执行控制部在所述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所述分析装置,以使所述多个系统测试在时间上并列或串列地执行。
9.一种合格性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装置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格性评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受理多个系统测试的选择,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用于进行包含所述分析装置的多个分析系统的运转时合格性评估;
获取所受理的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评估内容来作为多个评估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所述多个评估信息,对在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执行前应进行的事先准备的内容进行提示;
在用于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所述事先准备的完成后,控制所述分析装置来执行所述多个系统测试;以及
输出所执行的所述多个系统测试的结果。
CN202210057934.3A 2021-02-03 2022-01-19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Active CN1148589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15562 2021-02-03
JP2021015562A JP2022118813A (ja) 2021-02-03 2021-02-03 適格性評価装置および適格性評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8956A CN114858956A (zh) 2022-08-05
CN114858956B true CN114858956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612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7934.3A Active CN114858956B (zh) 2021-02-03 2022-01-19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45061A1 (zh)
JP (1) JP2022118813A (zh)
CN (1) CN1148589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8199A (ja) * 2007-11-26 2009-06-11 Shimadzu Corp 分析処理システム
JP2011017606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用設計・分析支援プログラム
CN110146640A (zh) * 2019-06-03 2019-08-2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微量氮同位素的分析系统和方法
WO2020044517A1 (ja) * 2018-08-30 2020-03-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バリデーション装置、バリデ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バリデ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11060701A (zh) * 2018-10-16 2020-04-2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前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前处理装置的分析系统
TW202026638A (zh) * 2018-09-03 2020-07-16 日商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氣相層析裝置以及氣相層析裝置的分析支援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0009A (en) * 1994-04-28 1999-01-1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rogramming method for concurrent programs and program supporting apparatus thereof
JP3650585B2 (ja) * 2001-02-02 2005-05-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薬据付方法および試薬据付処理装置
DE10105728B4 (de) * 2001-02-08 2005-09-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gaschromatographischen Analyse einer Probe
US20090307763A1 (en) * 2008-06-05 2009-12-10 Fiberlink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Automated Tes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2014029282A (ja) * 2012-07-31 2014-02-13 Shimadzu Corp 分析装置バリデ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該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
US11669436B2 (en) * 2021-01-04 2023-06-0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tools for design, te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architectur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8199A (ja) * 2007-11-26 2009-06-11 Shimadzu Corp 分析処理システム
JP2011017606A (ja) * 2009-07-08 2011-01-27 Shimadzu Corp ガスクロマトグラフ分析装置用設計・分析支援プログラム
WO2020044517A1 (ja) * 2018-08-30 2020-03-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バリデーション装置、バリデー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バリデ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TW202026638A (zh) * 2018-09-03 2020-07-16 日商島津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氣相層析裝置以及氣相層析裝置的分析支援方法
CN111060701A (zh) * 2018-10-16 2020-04-24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前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前处理装置的分析系统
CN110146640A (zh) * 2019-06-03 2019-08-2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微量氮同位素的分析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45061A1 (en) 2022-08-04
JP2022118813A (ja) 2022-08-16
CN114858956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69993A (en) Chromatographic instrument with command sequencing
US9546987B2 (en)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hromatograph
US5039409A (en)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EP0899566B1 (en) Analytical apparatus,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alyzer and a method therefor
US20080142444A1 (en) Liquid chromatograph apparatus
CN104897788B (zh) 液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分析方法
US20100064770A1 (en) Gas chromatography apparatus
CN111060701B (zh) 前处理装置以及具备该前处理装置的分析系统
Craik et al. MOLDYN: a generalized program for the evaluation of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s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in-relaxation data
Grant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small molecule analyt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S20060231471A1 (en) Liquid chromatograph control apparatus, method for perfoming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a liquid chromatograph
CN114858956B (zh) 合格性评估装置以及合格性评估方法
EP2998736A1 (en) An automated method of calibrating a chromatography system and analysis of a sample
JPH0310161A (ja) 再検査指示方式
US11448625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chromatograph apparatus
CN107615059B (zh)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US20200158698A1 (en) Controll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hromatograph,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iquid chromatograph, and liquid-chromatographic analyzing system
JP2002229538A (ja) 分析機器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10967439A (zh) 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及液相色谱分析装置
JP4687416B2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JPH05142222A (ja) クロマトグラフ用データ処理装置
US20060167661A1 (en) Data processor for use i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JP2518256B2 (ja) バニリルマンデル酸、ホモバニリン酸およびクレアチニンの同時分析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0954637A (zh) 色谱仪及色谱分析的定量方法
CN112585471A (zh) 合格性自动判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