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2395A -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2395A
CN114852395A CN202210113309.6A CN202210113309A CN114852395A CN 114852395 A CN114852395 A CN 114852395A CN 202210113309 A CN202210113309 A CN 202210113309A CN 114852395 A CN114852395 A CN 114852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d
strands
pair
knotter
clamp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33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2395B (zh
Inventor
K·巴尔德西芬
F·霍勒
B·M·克尼格
A·阿茨马斯
M·弗兰哈德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sspe Systemtechnik & CoK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asspe Systemtechnik & CoK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sspe Systemtechnik & CoKg GmbH filed Critical Rasspe Systemtechnik & CoK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4852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23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3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3/00Bundling articles
    • B65B13/18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used in, bundling machines or bundling tools
    • B65B13/24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 B65B13/26Securing ends of binding material by knot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5/00Baling presses for straw, hay or the like
    • A01F15/08Details
    • A01F15/14Ty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ling presses
    • A01F15/145Twine kno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08Bundling paper sheets, envelopes, bags, newspapers, or other thin flat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27/00Bundling particular articles presenting special problems using string, wire, or narrow tape or band; Baling fibrous material, e.g. pea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B27/10Bundling rods, sticks, or like elongated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1/00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 B65B61/04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 B65B61/06Auxiliary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perating on sheets, blanks, webs, binding material, containers or packages for severing webs, or for separating joined packages by c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用于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结的绳线打结器,包括:驱动滑轮,其绕驱动轴线被间歇旋转地驱动;喙钩,其由驱动滑轮绕打结器轴线旋转地驱动,以通过在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中喙钩的两圈完整旋转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相继的结;绳线保持装置,用于在其第一夹持元件与第二夹持元件之间夹持成对绳线线股,第二夹持元件由驱动滑轮旋转地驱动;和绳线刀,用于切割成对的绳线线股;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二夹持元件由驱动滑轮绕绳线保持件轴线旋转地驱动,使得第二夹持元件对于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完成两圈旋转;在驱动轴线的方向上,绳线保持件轴线与打结器轴线彼此封围小于45°的角度。

Description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结的绳线打结器,该绳线打结器包括绕驱动轴线被间歇地旋转地驱动的驱动滑轮以及由驱动滑轮绕打结器轴线旋转地驱动的喙钩,从而通过在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中喙钩的两圈完整旋转而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相继的结。此外,绳线打结器包括:绳线保持装置,用于将成对绳线线股夹持在由驱动滑轮旋转地驱动的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元件与第二夹持元件之间;以及绳线刀,用于切断成对绳线线股。
背景技术
绳线打结器或捆结机器主要用在移动包装压力机中,用于形成秸秆、干草、青贮饲料和类似材料的捆束,以及用于例如捆束纸、纺织品、薄金属板等可回收材料的使用。配备有这种绳线打结器的捆绑或捆束设备还可以形成包装机械的一部分,用于捆扎适合于该目的的其他材料的包装、捆包或捆束。
在固定式或移动式包装压力机中,待压制的材料在横截面通常为矩形的压制通道中被压紧,并压制成矩形材料股束。材料股束被分为立方体包装,通常也使用术语方形捆包,其顶部侧和底部侧及其外侧在捆包通道的纵向方向上用几条绳线线股捆扎,在包装被排出之前对这几条绳线线股进行打结。
例如,从EP 1 745 691 B1中已知开头描述的绳线打结器。这些绳线打结器中的几个共同通过一根打结器轴驱动。每个绳线打结器具有安装在打结器轴上并以旋转固定的方式与其连接的驱动盘。驱动滑轮在部分周缘处具有多个带齿部段,这些带齿部段与诸如是喙钩和绳线保持装置的可旋转夹持元件之类的驱动部件的小齿轮啮合,从而旋转地驱动它们。带齿部段组合成两组带齿部段,使每组带齿部段用于形成两个结中的一个。一组各带齿部段布置在不同直径上并且在周缘上彼此偏移。各驱动部件的小齿轮也在周缘上彼此偏移并布置在相应的带齿部段的直径上。用于驱动绳线保持装置的带齿部段布置成使得,在通向驱动喙钩的带齿部段的驱动滑轮的旋转方向上,当形成结时,保持装置在喙钩之前开始旋转。
利用这种布置,可以在驱动滑轮的一圈完整旋转中打两个结。使用了具有驱动器和绳线保持件的绳线保持装置。驱动器由彼此间隔布置的几个驱动器盘制成,在它们之间接合有梳状的绳线保持件。驱动器被驱动绕驱动器轴线旋转,该驱动器轴线大致对齐在将绳线馈送到打结器的方向上。然后将绳线夹持在驱动器与绳线保持件之间。
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绳线打结器的缺点是,在两个结的形成之间会产生绳线废料,该绳线残余物不会在捆束处被打结到成对绳线线股,而是作为废料松散地落到捆束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绳线打结器以及一种通过避免绳线废料而形成结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一种绳线打结器来实现,该绳线打结器包括绕驱动轴线被间歇地旋转地驱动的驱动滑轮以及由该驱动滑轮绕打结器轴线可旋转地驱动的喙钩,从而通过在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中该喙钩的两圈完整旋转而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相继的结。此外,绳线打结器包括:绳线保持装置,用于将成对绳线线股夹持在由驱动滑轮旋转地驱动的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元件与第二夹持元件之间;以及绳线刀,用于切断成对绳线线股。绳线保持装置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通过驱动滑轮绕绳线保持件轴线被旋转地驱动,使得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对于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完成两次旋转。此外,当在驱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绳线保持件轴线与打结器轴线彼此形成小于45°的角度。
在这种在驱动滑轮的一圈完整旋转中对打两个结的双打结器形式的绳线打结器中,使用了绳线保持装置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与已知的绳线打结器相反,该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绕绳线保持件轴线被旋转地驱动,该绳线保持件轴线与打结器轴线封围小于45°的夹角。绳线保持件轴线横向于成对绳线线股的馈送方向布置。在绳线保持装置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对于驱动滑轮的一圈完整旋转完成两圈完整旋转的绳线打结器的这种设计中,绳线刀在形成第二个结后将成对绳线线股从绳线保持装置中拉出而没有切断它们。这是通过当绳线刀在形成第二个结之后到达成对绳线线股时将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完整旋转来实现的。因为这样该成对绳线线股不再被夹持在夹持装置中,而是可以通过绳线刀从绳线保持装置中拉出。
另一个优点是,在两个结的同一方向上旋转地驱动喙钩,使得两个结在同一方向上打结。优选地,使用扭转的绳线,该扭转的绳线在喙钩的预定旋转方向上反向于绳线的扭转方向被略微扭开。在形成结的期间没有绳线废料这一事实意味着,当将环越过喙钩拉出以形成结时,可以有更长的绳线端部。这允许两个环结一个接一个地被捆结,这比拉结更牢固。
在这种布置中,在绳线打结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驱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绳线保持件轴线和打结器轴线彼此可能形成小于40°、尤其是小于35°的角度。
此外,在绳线打结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在驱动轴线的方向上观察时,绳线保持件轴线和打结器轴线彼此可能包括大于15°、尤其是大于20°的角度。
绳线保持件轴线可能与驱动轴线相交或相隔一定距离交叉,该距离小于驱动滑轮的外直径。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绳线打结器还可以包括结拉出臂,用于在喙钩的一圈完整旋转之后形成第一个结以及拉出成对绳线线股中的第一个环。因此,可以主动地将用于形成结的环从喙钩拉出,以确保安全地形成结。
用于切断成对绳线线股的绳线刀可以设置在结拉出臂上,使得在将环拉出以形成第一个结的期间或之后可以切断成对绳线线股。
替代地,绳线刀可以设置在绳线保持装置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上,使得切断成对绳线线股可以独立于拉出环以形成第一个结来执行。
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元件可以是静止的。绳线保持装置的静止的第一夹持元件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可各自具有凹部,该凹部相对于绳线保持件轴线径向行进,用于接纳成对绳线线股。
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一夹持元件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可各自具有彼此面对的夹持表面,用于夹持成对绳线线股。在绳线保持件轴线的方向上彼此面对的夹持表面可以是锥形的并且彼此互补。彼此面对的夹持表面也可以是平坦的,例如与绳线保持件轴线成直角。
为了驱动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二夹持元件,驱动滑轮可以具有两个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每个带齿部段绕驱动轴线部分地周向延伸并且具有距驱动轴线相同的径向距离。为了驱动喙钩,驱动滑轮可以具有两个喙钩带齿部段,每个喙钩带齿部段绕驱动轴线部分地周向延伸并且具有距驱动轴线相同的径向距离。
当驱动滑轮被旋转地驱动时,在对应的旋转角度范围内,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与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二夹持元件的小齿轮重叠并与之啮合,从而驱动该绳线保持装置。在不同的半径上,在对应的旋转角度范围内,喙钩带齿部段与喙钩的小齿轮重叠从而与其啮合并驱动它。
将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和喙钩带齿部段分成一个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与一个喙钩带齿部段的多个组,分别用以形成两个结中的其中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成组的带齿部段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布置,从而在驱动滑轮的一圈旋转期间相继地分别对第二夹持元件和喙钩间歇地驱动两次,以相继形成两个结。
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和喙钩带齿部段可各自以不同的距离与驱动轴线间隔开。
替代地,可以设置成,用于形成结中的一个的成组带齿部段中的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和喙钩带齿部段中的每一个是由共同的带齿部段形成的。这意味着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和喙钩带齿部段布置在与驱动轴线相同的距离处。由此,两个带齿部段分别用于驱动绳线保持装置的第二夹持元件和喙钩两者。共同的带齿部段绕周缘彼此偏移。
此外,该目的通过一种借助于上述绳线打结器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实现,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顺序:
1、借助于绳线馈送装置越过喙钩向绳线保持装置馈送成对绳线线股;
2、使喙钩进行一圈完整旋转,以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用于第一个结的第一个环;
3、使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旋转,以在绳线保持装置中夹持成对绳线线股,其中,所述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的所述旋转在至少部分旋转所述喙钩以及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个环之后开始;
4、在成对绳线线股已经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中后,在喙钩与绳线保持装置之间切割成对绳线线股;
5、从喙钩拉出第一个环以形成第一个结;
6、借助于绳线馈送装置将成对绳线线股从绳线保持装置越过喙钩上方馈送;
7、使喙钩进行一圈完整旋转,以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用于第二个结的第二个环;
8、使所述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旋转,以从所述绳线保持装置释放成对绳线线股,所述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的所述旋转在至少部分旋转所述喙钩以及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个环之后开始;
9、从喙钩拉出第二个环以形成第二个结。
这样,在至少部分旋转喙钩以及至少部分形成用于第二个结的环之后,通过可旋转的夹持元件的旋转将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中的成对绳线线股释放,这确保了绳线刀再也不能切断该成对绳线线股。相反,该成对绳线线股由绳线刀从释放的绳线保持装置中拉出。这样,避免了绳线废料。
可以通过继续旋转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而在形成第二个结之后完成对该成对绳线线股的切割,其中,绳线刀布置在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上并切割该成对绳线线股。
拉出第一个环以形成第一个结以及拉出第二个环以形成第二个结是可以通过移动结拉出臂来完成的。
当将环从喙钩拉出时,也可以借助于结拉出臂上的绳线刀来切割绳线对。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在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上布置绳线刀。替代地,可以通过在打结器框架上的固定的绳线刀来切割成对绳线线股。
在该方法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成,第一夹持元件是静止的,并且与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一样具有相对于绳线保持件轴线径向延伸的凹部,用于接纳成对绳线线股。为了在至少部分形成第一个环后夹持成对绳线线股,将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旋转到旋转位置,在该旋转位置,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的凹部和第一夹持元件的凹部以彼此重叠的关系定向。然后将成对绳线线股馈送到两个夹持元件的凹部中,并且最后使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进一步旋转,直到该成对绳线线股被夹持在夹持元件的夹持表面之间为止。
在切断成对绳线线股之后,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可以进一步旋转,直至到达旋转开始时的旋转位置为止并暂停旋转。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根据本发明的绳线打结器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中:
图1示出了在绳线打结器的打结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侧视图,该绳线打结器附接到捆包机以形成两个结;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其中,当成对绳线线股借助于捆包机针馈送时,喙钩和绳线保持装置处于初始位置;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在馈送成对绳线线股之后,喙钩处于中间位置,且绳线保持装置处于初始位置;
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且喙钩在完整旋转之后形成用于第一个结的环,并且绳线保持装置处于中间位置;
图5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其处于在喙钩与绳线保持装置之间的成对绳线线股已被切割之后;
图6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其中,当将来自绳线保持装置的成对绳线线股再次馈送越过喙钩时,喙钩和绳线保持装置处于初始位置;
图7示出了根据图1的绳线打结器,其处于将第二个结拉出之前不久;
图8示出了绳线保持装置的立体图;
图9示出了绳线保持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10示出了用绳线捆扎的捆包的侧视图;以及
图11示出了替代实施例的绳线打结器的打结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侧视图,该绳线打结器附接到捆包机以形成两个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捆包通道2的上壁1,将诸如秸秆的待捆包材料通过该捆包通道2在输送方向3上输送,其中,捆包29由已捆包材料形成。在上壁1上方,横跨捆包通道2的宽度延伸的打结器轴4绕驱动轴线A可旋转地安装,根据捆包通道2的宽度,可以在该捆包通道2上布置多个绳线打结器10。每个绳线打结器10与绳线环或由第一绳线线股5和第二绳线线股7制成的捆扎带相关联,该第一绳线线股5和该第二绳线线股7在与驱动轴线A成直角的竖直纵向平面中绕捆包29铺放,在图1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绳线环或捆扎带通过形成两个结来封闭,这两个结由绳线打结器10产生。越过捆包29顶部行进的绳线的第一绳线线股5来自在输送方向3上的捆包29的前侧(未示出),该前侧位于图1中所示图示中的绳线打结器10的右侧。通过图1中未示出的装置将第一绳线线股5绷紧,这些装置位于绳线打结器10的左侧。通过布置在绳线打结器10外侧的装置来张紧股线部段。绳线馈送装置的捆包机针6在箭头8的方向上从下方绕捆包29的后端面引导绳线的第二绳线线股7,使得第二绳线线股7可以与第一绳线线股5在绳线打结器10的区域内被带到一起,以形成成对绳线线股5、7且可以打结。
绳线打结器10包括喙钩9,如图1中斜向上所示,该喙钩9可在打结器框架11中绕打结器轴线K横向地旋转、优选径向地旋转,并且该喙钩9经由小齿轮12绕该打结器轴线K被驱动。
绳线刀13可横向于绳线线股5、7移动地布置,以便在结形成后切割绳线。
结拉出臂14绕轴颈15的轴线E可枢转地安装在打结器框架11中的轴承中,并因此通过辊子运动,该辊子在图1中位于轴颈15后方,因此是不可见的,该结拉出臂14在被驱动绕驱动轴线A旋转的驱动滑轮20的凹槽17中被引导。偏离圆形的凹槽17走向导致了结拉出臂14枢转,以从喙钩9拉出结。
在喙钩9和绳线刀13的某些作业阶段,绳线保持装置18将绳线线股5、7保持在适当位置。绳线保持装置18包括第一夹持元件21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元件21相对于打结器框架11是静止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可绕绳线保持件轴线G旋转。在驱动轴线A的方向上观察,绳线保持件轴线G与打结器轴线K彼此形成大约22°的角度。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通过柄部36支承在打结器框架11上的轴承中。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由小齿轮19驱动。
在根据图1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双打结器的情况下,驱动盘20的每圈完整旋转会产生两个结。在此,小齿轮12、19分别由两组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成对的带齿部段23、24和25、26驱动,该成对的带齿部段23、24和25、26布置在驱动盘20面向图1中观察者的平坦侧上该驱动盘的外边缘区域。用于驱动绳线保持装置18的两个带齿部段24、26(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彼此相同地形成并且具有距驱动滑轮20的驱动轴线A相同的径向距离,使得当驱动滑轮20旋转时,它们只能与小齿轮19接合来用于驱动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用于驱动喙钩9的两个带齿部段23、25(喙钩带齿部段)也彼此相同地形成并且具有距驱动滑轮20的驱动轴线A相同的径向距离,用于驱动喙钩9的带齿部段23、25(喙钩带齿部段)比用于驱动绳线保持装置18的带齿部段24、26(绳线保持件带齿部分)进一步径向地向外布置。用于驱动喙钩9的两个带齿部段23、25(喙钩带齿部段)布置成仅驱动用于驱动喙钩9的小齿轮12。
图11示出了带齿部段的替代实施例,其中,与根据图1至图7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部件相对应的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根据替代实施例,小齿轮12、19由具有距驱动轴线A相同距离的两个单独的带齿部段38、39驱动。每组的绳线保持件带齿部段与喙钩带齿部段由单个共同的带齿部段38、39形成。换言之,根据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每个单个共同的带齿部段因此替代了成组带齿部段24、25、26、27。在此,每个单独的带齿部段均与小齿轮19啮合以驱动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并且与小齿轮12啮合以驱动喙钩9。这是尤其可能的,因为如下文将更详细阐述的,当结形成时,首先喙钩9开始旋转,然后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开始旋转。用于驱动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的小齿轮19和用于驱动喙钩9的小齿轮12布置在距驱动轴线A相同的距离处。
图1中所示的绳线打结器10在驱动滑轮20的一圈旋转期间一个接一个地制作两个结。第一个结将从捆包29后端的后方上来的下部第二绳线线股7与上部第一绳线线股5进行连接,形成绕捆包29缠绕的闭合绳线环。第二个结将从后续捆包的正面上来的绳线线股与在后续捆包的顶面上行进的绳线线股进行连接,形成新绳线环,该新绳线环用于待形成的新捆包,捆包被压制到该新绳线环中。将结之间的绳线切断,从而将相继的捆包分开。
喙钩具有喙钩爪,该喙钩爪由钩状部分27和喙钩舌部28形成。喙钩舌部28形成可以绕枢转轴线枢转的两臂杆,其中一个臂(舌部部分)与喙钩9的钩状部分27协配以形成喙钩爪,在其另一个臂上可旋转地安装舌部辊子(此处未示出)。
喙钩爪的打开是通过以下事实实现的:在喙钩9旋转期间舌部辊子在凸轮表面(此处未示出)上方行进,由此将舌部辊子提升并且将舌部部段从钩状区域27提升。
图2至图7示出了借助于图1所示的绳线打结器10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16、33的过程。
首先,由第一绳线线股5和第二绳线线股7组成的成对绳线线股借助于绳线馈送装置的捆包机针6在绳线保持装置18的方向上越过钩状部分27以及越过喙钩9的喙钩舌部28铺放,具体如在图2可见的。在图2所示的位置中,喙钩9处于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喙钩9的钩状部分27至少大致平行于打结器轴4的驱动轴线A布置。此外,绳线保持装置18、特别是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相对于静止的第一夹持元件21处于初始位置。
然后,如图3所示,喙钩在喙钩9的钩状部分27最初运动离开绳线保持装置18的方向上绕打结器轴线K旋转,形成第一个环,从而在绕喙钩9的成对绳线线股5、7中形成第一个结16。通过捆包机针6馈送的成对绳线线股5、7已经在绳线保持装置的捕获臂30的捕获区域内,该捕获臂被紧固到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并在绕绳线保持件轴线G的周向方向上形成周向捕获区域,在该捕获区域中可以接纳成对绳线线股5、7。
于是,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开始相对于固定的第一夹持元件21绕绳线保持件轴线G旋转。因此,成对绳线线股5、7被保持在捕获臂30与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之间的区域中,并被插入到静止的第一夹持元件21上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上的径向凹部31、32中。通过进一步旋转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然后将成对绳线线股5、7夹持在静止的第一夹持元件21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上的彼此面对的两个夹持表面34、35之间。
尤其在图8和图9中可以看到径向凹部31、32。图8和图9以立体图示出了绳线保持装置18,其中,静止的第一夹持元件21和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示出为沿绳线保持件轴线G部分地拉开。在此,可以看出,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具有柄部36,第二夹持元件22借助该柄部36绕绳线保持件轴线G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夹持元件21的轴承孔37中以及在此未示出的打结器框架11的轴承孔中。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表面是锥形的。在另一个可设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对夹持表面进行不同的设计,例如设计成垂直于绳线保持件轴线G的平坦表面。
此时,喙钩9已经旋转回其原始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喙钩舌部28被钩状部分27短暂地抬起,使得位于喙钩9与绳线保持装置18之间的成对绳线线股5、7的部分被接纳在喙钩爪中,术语喙钩爪指的是钩状部分27与相对于钩状构件27抬起的打开的喙钩舌部28之间的区域。在图4中,喙钩舌部28再次以其相对于钩状部分27处于闭合位置示出,其中,成对绳线线股5、7被夹持到喙钩9。
喙钩9最初保持在该初始位置,且绳线保持装置18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进一步旋转,使得附接到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的绳线刀13通过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的旋转切断在喙钩9与绳线保持装置18之间的成对绳线线股5、7,如图5所示。在该位置,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回到其原始位置,且成对绳线线股5、7的第一部分被夹持到喙钩9,而成对绳线线股5、7的第二部分被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
现在,捆包机针6运动回它的远离绳线打结器10的初始位置,留下由捆包机针6引导的被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的绳线对5、7的部段。
随后,结拉出臂14在喙钩9的钩状部分27对齐的方向上枢转,从而将喙钩9上的环拉动越过被喙钩舌部28夹持住的成对绳线线股5、7的部分,从而形成第一个结16。
捆包机针6的进一步运动导致将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的成对绳线线股5、7的部分越过钩状部分27以及喙钩9的喙钩舌部28铺放。结拉出臂14运动回其原始位置。
此后,为了形成第一个结16,旋转喙钩9以在成对绳线线股5、7中形成第二个环。在部分旋转喙钩9以及至少部分形成第二个环之后,绳线保持装置18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再次旋转,直到将夹持在钩状部分27与喙钩舌部28之间的成对绳线线股5、7再次释放为止。这是通过使预先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的成对绳线线股5、7的端部位于夹持元件21、22的径向凹部31、32中来实现的。这确保了当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进一步旋转时,附接到该第二夹持元件22的绳线刀13不能再切割成对绳线线股5、7,而是在不切割的情况下被迫离开绳线保持装置18。接着,结拉出臂14再次朝向钩状部分27运动,以移出第二个结33。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绳线打结器可构造成使得在馈送成对绳线线股5、7之后,首先驱动绳线保持装置18,而不是开始旋转喙钩9。因此,在将成对绳线线股5、7夹持到喙钩9之前,首先将成对绳线线股5、7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这可以通过对驱动滑轮20上的带齿部段23、24、25、26进行适当的设计和定位来实现。
在该实施例中,绳线刀13不附接到绳线保持装置18的可旋转的第二夹持元件22,而是附接到结拉出臂14,使得在结拉出臂14向前枢转以拉出第一个结16期间,在喙钩9与绳线保持装置18之间切断成对绳线线股5、7。当用于第二个结33的环形成之后再次向前枢转时,在绳线刀13到达成对绳线线股5、7之前,绳线保持装置18被转移一个位置,在该位置,成对绳线线股5、7不再被夹持在绳线保持装置18中。因此,绳线刀13不再切割成对绳线线股5、7,而只是将它们拉出绳线保持装置18却不切割它们。
图10示出了捆包29的示意性侧视图,捆包29完全由绳线线股5、7所包围。在打结操作期间或在绳线打结器的完整操作期间,首先对第一个结16进行打结,以完成捆包29的捆扎。然后以相同的操作对第二个结33进行打结,以形成环,另一个捆包可以被压制在其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壁
2 捆包通道
3 输送方向
4 打结器轴
5 第一绳线线股
6 捆包机针
7 第二绳线线股
8 箭头
9 喙钩
10 绳线打结器
11 打结器框架
12 小齿轮
13 绳线刀
14 结拉出臂
15 轴颈
16 第一个结
17 凹槽
18 绳线保持装置
19 小齿轮
20 驱动滑轮
21 第一夹持元件
22 第二夹持元件
23 带齿部段
24 带齿部段
25 带齿部段
26 带齿部段
27 钩状区域
28 喙钩舌部
29 捆包
30 捕获臂
31 凹部
32 凹部
33 第二个结
34 夹持表面
35 夹持表面
36 柄部
37 轴承孔
38 共同的带齿部段
39 共同的带齿部段
A 驱动轴线
E 轴线
G 绳线保持件轴线
K 打结器轴线

Claims (16)

1.用于在成对绳线线股中形成两个结(16、33)的绳线打结器(10),包括:
驱动滑轮(20),所述驱动滑轮绕驱动轴线(A)被间歇地旋转地驱动;
喙钩(9),所述喙钩由所述驱动滑轮(20)绕打结器轴线(K)旋转地驱动,以通过在所述驱动滑轮(20)的一圈旋转中所述喙钩(9)的两圈完整旋转而在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中形成两个相继的结(16、33);
绳线保持装置(18),用于在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第一夹持元件(21)与第二夹持元件(22)之间夹持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所述第二夹持元件由所述驱动滑轮(20)旋转地驱动;以及
绳线刀(13),用于切割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通过所述驱动滑轮(20)绕绳线保持件轴线(G)被旋转地驱动,使得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对于所述驱动滑轮(20)一圈旋转完成两圈旋转,以及
在所述驱动轴线(A)的方向上观察,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与所述打结器轴线(K)彼此封围小于45°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轴线(A)的方向看,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与所述打结器轴线(K)彼此封围小于40°、尤其是小于35°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驱动轴线(A)的方向看,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与所述打结器轴线(K)彼此封围大于15°、尤其是大于20°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与所述驱动轴线(A)相交或相隔一定距离交叉,所述距离小于所述驱动滑轮(20)的最大外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线打结器还包括结拉出臂(14),用于在所述喙钩(9)的一圈完整旋转后在成对绳线线股(5、7)中拉出环并形成结(16、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切断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的绳线刀(13)布置在所述结拉出臂(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用于切断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的绳线刀(13)布置在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是静止的;并且
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静止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和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各自具有凹部(31、32),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径向延伸,用于接纳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和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各自具有相互面对的夹持表面(34、35),用于夹持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以及
彼此面对的所述夹持表面(34、35)是锥形的,并且彼此是互补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绳线打结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滑轮(20)具有两个带齿部段(38、39),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和用于驱动所述喙钩(9),每个带齿部段绕所述驱动轴线(A)在周向方向上部分地延伸。
11.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线打结器(10)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16、33)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顺序的方法步骤:
1)借助于绳线馈送装置(6)将成对绳线线股(5、7)越过所述喙钩(9)馈送向所述绳线保持装置;
2)使所述喙钩(9)旋转一个整圈,以在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中形成用于第一个结(16)的第一个环;
3)使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旋转,以在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中夹持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其中,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的所述旋转在至少部分旋转所述喙钩(9)以及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个环之后开始;
4)在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已经夹持在所述绳线保持装置中后,在所述喙钩(9)与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之间切割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
5)从所述喙钩(9)拉出所述第一个环以形成所述第一个结(16);
6)借助于所述绳线馈送装置(6)将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从所述绳线保持装置越过所述喙钩(9)馈送;
7)使所述喙钩(9)旋转一个整圈,以在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中形成用于第二个结(33)的第二个环;
8)使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旋转,以从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释放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的所述旋转在至少部分旋转所述喙钩(9)以及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个环之后开始;
9)从所述喙钩(9)拉出所述第二个环以形成所述第二个结(3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切断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是通过用附接到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的绳线刀(13)对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的进一步扭转来实现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拉出用于形成所述结(16、33)中的一个的环是通过结拉出臂(14)实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将环从所述喙钩(9)拉出以形成所述结(16、33)中的一个时,切断所述成对绳线线股(13)是借助于所述结拉出臂(14)上的绳线刀实现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是静止的;并且
所述绳线保持装置(18)的静止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和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各自具有凹部(31、32),所述凹部相对于所述绳线保持件轴线(G)径向延伸,用于接纳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
为了在至少部分形成所述第一个环后夹持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将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旋转到旋转位置,在所述旋转位置中,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的凹部和静止的所述第一夹持元件(21)的凹部以彼此重叠的关系定向;
然后将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馈送到两个夹持元件(21、22)的所述凹部中;并且
最后将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进一步旋转,直到将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夹持在所述两个夹持元件(21、22)的夹持表面(34、35)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已经切断所述成对绳线线股(5、7)后,能旋转的所述第二夹持元件(22)继续旋转,直到达到旋转开始时的旋转位置为止并暂停所述旋转。
CN202210113309.6A 2021-02-04 2022-01-30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Active CN1148523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55180.9 2021-02-04
EP21155180.9A EP4039081A1 (de) 2021-02-04 2021-02-04 Garnknoter und verfahren zur bildung zweier knoten in einem gar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395A true CN114852395A (zh) 2022-08-05
CN114852395B CN114852395B (zh) 2024-04-02

Family

ID=74553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3309.6A Active CN114852395B (zh) 2021-02-04 2022-01-30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0540B2 (zh)
EP (1) EP4039081A1 (zh)
CN (1) CN11485239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17302U1 (de) * 2003-11-07 2005-03-17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Garnknoter
EP1745691A1 (de) * 2005-07-21 2007-01-24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Garnknoter, insbesondere für Ballenpressen
DE102010038590A1 (de) * 2010-07-28 2012-02-02 Raussendorf Maschinen- und Gerätebau GmbH Doppelknoteranordnung zur Bildung von Schlaufenknoten
WO2015112621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Agco Corporation Single cam double bow knotter for baler
US9883633B2 (en) * 2012-10-16 2018-02-06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CN109110174A (zh) * 2018-11-05 2019-01-01 广西大学 一种捆绳打结器
CN110834750A (zh) * 2019-11-25 2020-02-2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端面凸轮支撑和非完整空心齿轮纳绳的打结装置及成环穿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74623A (en) * 1976-11-16 1978-02-21 Hesst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binding a crop bale
DE20110161U1 (de) * 2001-06-21 2002-10-31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noterhaken und damit ausgerüsteter Garnknoter
GB0407858D0 (en) * 2004-04-07 2004-05-12 Cnh Belgium Nv Double knotting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baler
GB2451826A (en) * 2007-08-14 2009-02-18 Cnh Belgium Nv Square Baler for forming sliced bales
WO2013185832A2 (de) * 2012-06-14 2013-12-19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Garnknoter
BE1021117B1 (nl) * 2012-10-16 2015-11-16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Verbeterd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BE1023911B1 (nl) * 2016-11-10 2017-09-11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BE1024808B1 (nl) * 2017-05-02 2018-07-03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DE202018101650U1 (de) * 2018-03-23 2019-06-27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Garnknoteranordnung zum Knoten von Garn und Ballenpressvorrichtung
BE1026246B1 (nl) * 2018-05-03 2019-12-02 Cnh Ind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US20200178471A1 (en) * 2018-10-30 2020-06-11 Gfc Twine Shifter Assembly for Hay Bal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317302U1 (de) * 2003-11-07 2005-03-17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Garnknoter
EP1745691A1 (de) * 2005-07-21 2007-01-24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KG Garnknoter, insbesondere für Ballenpressen
DE102010038590A1 (de) * 2010-07-28 2012-02-02 Raussendorf Maschinen- und Gerätebau GmbH Doppelknoteranordnung zur Bildung von Schlaufenknoten
US9883633B2 (en) * 2012-10-16 2018-02-06 Cnh Industrial America Llc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WO2015112621A1 (en) * 2014-01-22 2015-07-30 Agco Corporation Single cam double bow knotter for baler
CN109110174A (zh) * 2018-11-05 2019-01-01 广西大学 一种捆绳打结器
CN110834750A (zh) * 2019-11-25 2020-02-2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端面凸轮支撑和非完整空心齿轮纳绳的打结装置及成环穿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50540B2 (en) 2024-04-09
US20220240454A1 (en) 2022-08-04
EP4039081A1 (de) 2022-08-10
CN114852395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1021116B1 (nl)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US4366665A (en) Plastic film dispenser for round baler
US4167902A (en) Baling press with bale binding device and operation thereof
US9832932B2 (en) Twine knotter
EP2108247B1 (en) Knotter for a baler
CN110248537B (zh)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
KR20120103631A (ko) 바인딩 장치 및 베일을 바인딩하기 위한 방법
CA1094876A (en) Knotting mechanism
RU2419279C1 (ru) Обвяз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пресса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крупных тюков
CN111902041B (zh) 用于打结绳线和打捆装置的绳线打结器结构
EP1645509B1 (en) Device for holding twines in a knotter
CN114852395B (zh) 绳线打结器以及在绳线中形成两个结的方法
US5070779A (en) Tying mechanism
CN112455760B (zh) 捆绳打结器和用于捆绳打结的方法
US5012733A (en) Method for binding of round bales of harvested agricultural crops
RU2779597C1 (ru) Узловязатель шпагата и способ выполнения двух узлов в шпагате
CN114056688A (zh) 捆绳打结器及具有捆绳打结器的捆包机
CA1116934A (en) Knotter mechanism
US4506920A (en) Knotter for baling machine
RU2793402C2 (ru) Узловязатель шпагата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узла в шпагате
CN114051841A (zh) 用于捆包机的捆绳打结器的打结器钩
BE1026246B1 (nl)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US5009154A (en) Twine feeding apparatus for round hay balers
EP3672394B1 (en)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ound baler and a round baler
US4372589A (en) Knotter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